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信息技術 >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15篇)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15篇)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1

一、教材分析

《裝飾幻燈片》是閩教版國小信息技術六年級上冊第九課的內容。課文由三個活動板塊組成:感受“藝術字”,寫成語故事,為成語配圖。學生學習本課前,已經學會了幻燈片文字效果的處理,學會在Word中使用插入藝術字和圖片的功能。而PoewerPoint與Wotd的插入圖片、藝術字的功能相似。可見,《裝飾幻燈片》這一課是綜合運用已學的這三種知識,並在這基礎上進一步加工,合理安排畫面,凸現幻燈片的主題。通過本課的學習,又將為後續學習成語故事集的製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學習對象是六年級學生。這樣的學習對象都具有較好的信息技術基礎和較強的操作能力。所以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大膽組織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取新知,掌握技能。同時要兼顧學生的能力差異,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個別後進生的指導。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排特點、學生情況和新課程理念,確定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通過師生互動方式,讓學生學會運用插入藝術字、文本框、圖片的功能裝飾幻燈片,靈活運用操作技能,個性化創作。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情感與價值:通過多元化評價,讓學生感受學習信息技術的樂趣,陶冶審美情操。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要求我認為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學會利用插入藝術字、文本框、圖片的功能裝飾幻燈片。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操作方法,個性化裝飾幻燈片。

教學關鍵:裝飾幻燈片要注重整體效果,強調合理安排畫面,使畫面既漂亮又凸顯主題。

五、説教法、學法。

信息技術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知識的覆蓋面非常廣。教學時要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探索創新的能力。

針對信息技術學科的這個特點和新課程理念,本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法是:

1、説教法。

整個教學過程,努力創設輕鬆、快樂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提高操作技能,培養創新精神,並獲得價值體驗,真正落實以上的教學三維目標。用簡單的三句話概括就是:

導探究,重自主

導方法,重創新

導過程,重體驗

2、説學法。

學生學習的活動形式多樣,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組際交流,並且穿插進行。使學生在濃濃的探究氛圍中深入學習,自我挑戰,充分體驗實踐過程。

六、師生互動説流程

根據以上的教法和學法進行教學活動,接下來是師生互動,説流程。

本節課分五個環節進行教學:導入課題--自主探索--組際交流—個性創作--全課總結

(一)聯繫生活導入課題

課伊始,教師談社會流行的服飾、髮型的實例激趣學生。

接着,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説説身邊所看到的一些裝飾現象,比如街上的廣告牌等。

然後,出示課件讓學生對比兩張幻燈片(有裝飾與無裝飾)。請學生談談觀看後的感受。

最後小結並自然地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新課程強調緊密聯繫生活實際。課伊始,從風趣的社會話題入手,緊密結合學生身邊現象,然後回到課堂對比兩張幻燈片,最後自然地導入課題。這樣做,不僅讓學生認識到裝飾現象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還體驗到有幻燈片通過裝飾有畫面漂亮、主題突出的效果。這樣切實可行的形式導入課題,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

(二)自主學習探索新知

課題導入後,首先讓學生啟動PowerPoint新建一張空白演示文稿。

接着,讓學生對照書本嘗試操作,自主探究操作的基本方法。有不理解的可以鄰桌互相交流探討,也可以舉手示意請教老師。這時教師進行巡視,特別要留意後進生,並進行個別指導。

(設計意圖:新課程倡導自主學習。這環節,教師就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操作方法,充分體現自主探究過程。教師扮演組織者、指導者、旁觀者的角色,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主動幫助後進生,真正做到面向全體,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這樣,指導自主學習也更加到位。)

(三)組際交流深化理解

這個環節,我主要組織分兩大塊進行交流,一是分別交流書上三塊內容,二是整體評價。書上三塊內容均不作太細的交流,因為都曾學過類似的,只是組織學生用不同的形式進行演示,回顧一下操作步驟就

。整體評價這一塊要做重點交流,因為這是裝飾幻燈片的關鍵,要注重整體效果。

現在先分別交流書上三塊的內容。這環節我不準備按照教材的順序組織交流,否則學生會覺得枯燥,容易分心。而是根據學生實踐的體驗靈活重組教材。先讓學生説一説“三種方法中你認為哪一種最有趣味?”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教師相機組織學生交流。教材的安排是“藝術字”-“文本框”-“圖片”的順序,而我預設的是把“圖片”提到“文本框”的前面,也説是“藝術字”-“圖片”-“文本框”這樣的順序,當然這只是我的預設,但最後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現在就根據我的預設順序進行説課。

(1)插入藝術字。

1、指名一位學生根據書上插入藝術字“鐵杵磨成針”(大屏幕演示),邊演示邊介紹操作步驟。

2、組織學生評價,並説説還有什麼補充或建議?

3、展示多位學生藝術字不同處理效果的作品。

4、師生共同評價。評價時鼓勵學生靈活使用工具欄上的各種功能。

(設計意圖:PowerPoint中“插入藝術字”的功能其實與第四冊第十一課“藝術字的使用”相類似。所以教師不用太多的講解和示範,而是大膽放手讓學生演示操作,回顧操作方法。讓學生觀看到更多藝術字不同的處理效果,學會觸類旁通,增加創新意識,為後面的個性創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2)插入圖片。

“插入圖片”較簡單,沒有太多的處理功能,所以我只是指名兩位學生合作演示,一位説操作步驟,另一個學生演示。找到合適的圖片插入,並進行大小和位置的調整。如果時間允許可以請多組學生合作演示。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應該重視學生的體驗和感悟。這個環節,我安排兩位學生合作演示,一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樂趣;二是培養合作意識;三是讓更多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享受成功的喜悦,獲得更多的價值體驗過程。)

(3)插入文本框。

1、組織欣賞幾幅學生文本框的作品,並説説作品的優點。

2、指名學生簡介操作過程,教師演示。

3、鄰桌相互欣賞文本框的作品,從中發現不同的文字處理效果。

(設計意圖:因為上一節課剛學過“文字效果處理”,而且根據書上插入文本框的內容較多,所以這環節“插入文本框”就不作重點講解,也不指名學生演示,只是展示幾幅不同文字處理效果的作品,組織學生觀看、評析,重要的是多鼓勵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4)整體評價。

這環節主要是評價整體效果,畫面是否漂亮?色彩搭配是否協調?主題是否突出?

1、組織觀看大屏幕,老師回放幾幅學生的作品。

2、請該生自我評價。引導評價主題是否突出?如從字號大小的安排是否合理?位置的安排是否突出?色彩是否協調?

3、學生互相評價。根據學生的評價情況師適時幫助調整看看效果如何?

4、組織學生在網上鄰居中自由瀏覽其它同學的作品。

5、指名説説感受。

6、保存。

(設計意圖:新課程強調多元化評價。這環節主要針對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學生,讓學生獲得成功喜悦的同時增強自信心,並且充分激發創新意識,為下一環節的個性創作做好鋪墊。)

(四)合作探究個性創意。

1、自由組合小組。

2、小組合作設計。

3、展示交流,主要展示創意點。

(設計意圖:新課程強調個性發展,信息技術重視強調創新能精神。組織學生進行個性化創作,讓學生在合作的氛圍中大膽構思,注重發揮學生的特長,讓學生個性發展。同時提高創新能力。當然,這環節不要太過分追求結果的完美,只要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就達到目的了。)

(五)全課總結延伸課後

首先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穫。然後簡要概括。最後説:“同學們,下節課我們要設計一套漂亮的成語集。喜歡嗎?那就請同學們收集更多的成語做好準備吧!”

(設計意圖:眾所周知,預習是良好的學習方法。本節課即將結束時,不但讓學生回顧這節課的收穫,還做下節課的預告。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有種想學想知的慾望,更重要的是促使學生自覺預習,培養學生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同時把課內與課外緊密相結合起來。)

七、回顧流程説亮點

本節課是依託教材,用全新的課程理念,將“信息技術”與“生活、科學、美術”有機地融為一體,靈活重組教材。學生經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實踐過程學會裝飾幻燈片;學生親身經歷創作過程充分發展學生個性。一句話:收穫盡在過程中。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2

各位評委、各位同行大家好:

我是富拉爾基區和平街國小校的參賽選手李明遠,今天我説課的內容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編寫的《信息技術》三年級下冊第三課《保存資料》。

一、教材分析

從新理念的角度審視、分析教材,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和實踐,學生學會了如何用瀏覽器上網以及查找網絡信息,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着鋪墊作用。而且學生對於探索網絡世界的興趣得到了激發,學習興趣變得更加濃厚了,誇美鈕斯説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所以他們想更深一步地去挖掘新的知識,這樣就可以自然地揭開新課的面紗,這節課是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掌握保存網頁、圖片以及部分文字等信息,這是學生上網所必需掌握的基本操作。因此,本節課在本學期的學習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和合作意識。加之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動教學情境的創設,他們將會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經歷體驗中產生需求,探究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依據教學內容與學生特點,立足學情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掌握保存網頁、網頁上圖片以及網頁上部分文字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和創造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點,培養成功感,為今後學會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親歷、體驗、探索,掌握保存網頁上圖片、文字及整個網頁的方法。

教學難點:保存整個網頁。

五、教學方法

本節課採用的教學方法是情景導學法和任務驅動法

⑴情景導學法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本節課的內容,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我在本節課的開始環節設計了一個實例,在真實的情景中將學生引入到所要學習的內容中來,這樣的設計不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⑵任務驅動法

為了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增強,所以本課中我使用了“任務驅動法”,教師佈置任務,並給出提示與指導,學生通過分析、討論,找出解決辦法,學生完成了一個任務,伴隨着的就是一種成就感,這樣可以更加激發學生的對於學習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也避免了傳統教學方法“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給學生的茫然的感覺。

六、教學流程

圍繞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立足反思重建,我先後三次修改和完善教學設計,聽取他人的建議,加之兩次教學實踐,最後確定教學流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信息技術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

所以我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上節課學會了如何在網絡世界裏暢遊穿梭,你們覺得有趣嗎?同學們看,我們的學校是由老師、同學和校舍組成,那同學們想想在訪問的網站中都是由什麼組成的呢?同學們回答:網頁。那網頁又是由什麼組成啊?文章、圖片、動畫……。繼續設問:那你們有辦法把漂亮的圖片、好看的文章或你喜歡的網頁保存起來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探討一下。

有目的地提出問題,學生的回答循序漸進的自然過渡到新課,並且使學生自發地產生學習新知的興趣。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便是成功的一半,為新課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探索新知,完成任務

立足原有平台,抓住新舊銜接,創設需求,探索問題方法,這一環節我循序漸進的設計了3個遞進性活動:

1、教師引導,學習新知

保存一個網頁。以網頁為例,該網頁主要介紹一些關於花朵方面的知識,與科學課有聯繫。

訪問網站-—單擊相關鏈接——顯示相應的網頁——打開“文件”菜單——單擊“另存為”——指定名稱是“我的文檔”的文件夾——可以命名,單擊“保存”按鈕

此過程講授後請學生上台操作以鞏固新知,操作時教師適時評價,也可找學生進行評價,適當運用鼓勵的語言:“看,這個小同學真像個小老師呀”、“這位同學講述得比老師還明白”。同時提醒學生在引用他人著作時要註明出處,以提高國小生對知識產權的認知。

“保存網頁”的步驟非常簡單,但對於孩子來説是第一次接觸稍有困難,在這裏,我設計“教師示範、學生示範、小組合作示範”等幾種形式,鞏固新知。

2、小組合作、共同學習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從而促使學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學習和團體協作達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目的。此環節我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在這個環節中,作為教師的我們也要參與到學習中去,參與到每個小組的學習和討論,在巡查時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進一步提出循序漸進的問題,從而解決學生的困惑。在交流時,注重學生的認知特點,做到學生能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能掌握的知識,如果在遇到困惑時組織小組的學生共同思考,共同努力,解決問題,此時的教師只是一個參與者。在學習新知時,首先給一個提示:保存網頁上圖片的方法與我們學習的畫圖中圖片的複製與粘貼很相似。並且告訴他們,四人一組,分工明確,給他們一些分工的建議,成員可以分成組長、調查員、操作員、彙報員。但並不是説每個成員都自己做自己的事,還是需要共同討論,接受組內的其他同學的意見,商議解決問題。此時教師,走進學生的小組中去,瞭解學生的疑惑,從點播的角度促使學生進行學習。如果遇到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我就順勢點播,激發學生的知識潛能,從已有的知識中尋求新的途徑,激勵學生從多條路經出發,或者自己開闢蹊徑,利用小組長的組織建立可行的學習過程。

保存方法:

打開網頁—選定圖片—右擊圖片另存為—輸入文件名—保存圖片。

這個過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3、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本環節是在前兩個環節和以前的知識基礎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以及小組合作的形式,對本課知識點有了深刻的理解,加之保存網頁上的文字的操作方法與前兩個知識點有相近之處,所以趁熱打鐵,為學生提供自學課件,讓學生自主探究,掌握保存網頁上文字的方法。

教師引出:有的時候網頁上既有圖片又有文字,如果你不想要圖片,只想要文字,那該怎麼辦呢?這個一定更簡單吧!試試看吧!

學生自主探究,教師指導。

保存方法:

訪問網站——選文字——複製——單擊“記事本”——粘貼——保存文件

(三)佈置任務、綜合練習

為了更好的使學生體會到網絡世界的精彩和掌握本節的教學內容,並且能夠體現學科整合的特點,即: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體現語文教學,向同學佈置了下面的任務,讓學生查找語文課本中的相關的圖片信息,並且把它們收藏起來。課前學生把語文課本帶來,把涉及到的圖片分類,然後通過網絡,利用本節課掌握的知識點,把圖片、相關的文字資料保存起來,並且告訴學生,如果在以後的語文教學中用到這些圖片,可以到這裏來查找,有條件的話,可以打印出來。

教是為了學生的學,計算機的教學應以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主,因此學過之後,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操作,以達到鞏固、熟練操作的目的,並且讓同學們明確學知識的真正目的,是運用。而不是擺設。

(四)、課堂小結、自我評價

給出一張評價表。讓學生認真填寫。並且彙報自己的填寫情況,説説你填寫後的感受,你有什麼想法?

學生自評、互評,衡量自己的學習情況,瞭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所在,取他人之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促進自己進步。

讓學生感到學習知識的快樂與輕鬆,原來自己比想像中的更強。

七、教學反思

1、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不斷變幻的形式和輕鬆的課堂氛圍中完成了學習任務。

2、在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環節中,小組成員的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學習效果很好。

3、運用了舊知遷移新知的方法,撞擊新舊知識的契合點,不知不覺將新知掌握。

4、佈置任務環節中,學生將所用的涉及的語文方面的圖片保存,真正地做到了知識的學以至用。

5、在最後的評價環節中,時間顯得有些不充分,評價環節也很重要,應在這一部分再多留一些時間。

6、在彙報學習、操作情況時,學生有隻會做不會説的現象,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註重學生表達方面的訓練,讓學生能有更多的交流機會,有條理的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以上是我的説課,謝謝各位評委和網友的聆聽!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3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製作簡單的表格》甘肅省國小信息技術教材第二冊模塊一第六課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金山文字20xx基本的編輯和排版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本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製作表格的方法,為以後學習調整表格及表格的數據計算作好輔墊。

(二)學生分析

我們學校的學生一般學習興趣不高,好玩好動,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學生整體素質比較差,技能基礎和個性差異較大。所以我儘量不使用演示法,而是利用信息技術本身的優勢及網絡環境,創設信息化的教與學環境,利用優美、生動的畫面,豐富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從親身的感受中説、做、學。通過優化教學過程,改進學習方式,使教學內容形象直觀,有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表格中一些常用名詞(行線、列線、一行、一列、單元格)

2、學會製作簡單的表格,在表格中輸入文字及裝飾文字。

3、感知生活中應用表格的知識;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能力;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製作簡單的表格及美化表格

難點:用不同的方法來製作表格。

二、説教法與學法

信息技術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作為老師,我採用情境的創設和任務的設置,先把問題靈巧地拋給學生,引導學生來嘗試解決。製作課件利用網絡的優勢,為學生提供動態的,豐富的信息;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創設空間;同時老師也是知識反饋的調整者,在此過程中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激活學生積極探索的自信心。

作為學生,他們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師的幫助下,採用探究式學習,從老師創設的網絡環境中最大力度地獲取信息,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及利用動手操作探索,完成老師的佈置的任務。在此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發現新知,通過操作提高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要為大家介紹幾位新朋友,一會兒它們出場的時候,如果大家認識它們,請同學們大聲的它們的名字,好不好?

從剛才同學們的表現可以看出大家非常的熟悉也非常的喜歡它們。今天,羊村裏的小羊給我們帶來了兩份羊羊運動會的資料,我們一起去看看。

課件出示兩份資料,一份為文本形式,一份為表格形式。

問: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份資料,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不同之處有哪些?

比如我想知道喜羊羊的射擊成績排第幾名,你願意從第一份資料裏查看還是第二份資料?為什麼?

通過提問:生活中還能見到什麼要的表格?(搶答)

在此過程中,讓學生領悟表格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學習的意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授過程

1、學習表格的常用名詞。(教學課件、搶答)

既然大家都想學習好表格的製作,今天為大家帶好一個很好的學習軟件,大家可要認真學習它。

2、生嘗試着自己完成插入表格

學生通過不同的學習方式來插入表格

師相機板書:

創建表格:表格/插入/表格。

3、插入行、列

4、刪除行和列

展示個別學生作業,師生互相評價,評出優秀作業及優秀小組。學生彙報自學的情況,,每種方法在介紹的時候我注意其中知識點的講解,使學生會用不同的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徵,讓每一個學生提出自己的方法,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討論、去爭辯、去探索。這樣教學不僅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也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了發展,這樣水到渠成的突破了教學難點。在掌握方法的基礎上讓學生再任意製作一個幾行幾列的表格,充分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鞏固練習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如何在WORD文檔中插入表格,掌握瞭如何插入和刪除多餘的行和列,希望同學們能將我們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現在就請同學們製作一張我們班的課程表,看誰完成的又快又好,看看那個小級成員率先完成,大家開始吧!既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又注意了分層次教學,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説評價

教學評價方式多樣化,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小組評價等多種方式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4

各位領導、專家,大家好!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山西省統編教材國小版《信息技術》課本第一冊第一單元——《身臨其境話信息》。具體從以下六個方面介紹本節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二、學情分析;

三、目標分析;

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五、教學程序;

六、教學評價。

一、教材分析——闡述我對教材的理解

本冊教材共分三個單元:分別是進入信息王國、 親密接觸Windows和魔力畫室。“身臨

其境話信息”是這套教材的第一節課時,是學生首次接觸信息技術這門學科。是否能夠讓學生產生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行為習慣,至關重要。它是讓學生初步瞭解這門課的窗口,同時為這門課程的學習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所以説,意義重大。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1.“信息”、“信息處理”、“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

2.體驗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教學難點:是“信息”的概念。

二、學情分析

1、本教材所面對的是國小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信息”、“信息處理”、“信息技術”等抽象概念,還沒真正意義上的接觸。

2、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能力遠遠高於抽象思維能力,興趣是他們最好的老師。

3、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還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

根據這種情況,我設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三、目標分析

(一)知識與技能:

1、初步瞭解信息、信息處理、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

2、熟悉簡單的觀察、收集、處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3、選用簡單的信息處理的方法,解決適合三年級學生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徵的實際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閲讀課本和參與“你做我猜”、“小小傳令兵”、“逛超市”三個活動。對信息、信息處理、信息技術形成一定的感性認識,並初步理解相關的概念;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親歷活動過程,增強體驗,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

2、感受信息處理與信息技術在日常學習生活的緊密聯繫;

3、初步形成應用信息技術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1、懸念教學法:聯繫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設置懸念。拉近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2、遊戲學習法:以學生為主體,通過遊戲等活動,從形象的事物中總結出抽象的概念;

3、實踐教學法:先讓學生模仿練習,然後放手讓學生親身實踐。從而達到讓學生學會基本的信息處理的方法。

五、教學程序——介紹教學過程的設計

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五大模塊:導入、基本活動、拓展活動、小結和作業。

(一)導入

設計本模塊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知道要學什麼課,並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

本模塊的第一個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同學們:你有沒有發現這學期你書包裏的課本有什麼變化?(對了,多了一本“信息技術”課本).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在信息技術的海洋裏一起遨遊,去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這樣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觀察、發現自己書包裏課本的變化,多了一本書!從而讓學生明白我們今後將多一門“信息技術”課程。但什麼是信息技術課呢?學生並不瞭解,所以我接下來設計了這樣的環節:

我出示了一張“三年二班學生在電腦教室的座位順序表”,然後問到:你們相信不相信只要你指一個座位號老師就能馬上告訴你這個座位上的同學的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等信息?學生會覺得好奇,老師是怎麼做到的呢?引出本節課題“身臨其境話信息”,並板書課題,同時提出“信息”、“信息處理”、“信息技術”這幾個名詞,告訴學生:學習了本課以後,你也能象老師一樣。從而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基本活動

設計本模塊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遊戲,突破“信息”、“信息處理”、“信息技術”三個概念的教學難點,同時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養成注意觀察、積累信息的好習慣。活動是師生共同乘坐“信息快車”進行旅行,途中要停靠三站。第一站:你做我猜;第二站:小小傳令兵;第三站:逛超市。通過這三個活動最終達到完成“信息”、“信息處理”、“信息技術”概念的學習任務。

1、你做我猜

這個遊戲是:把全班同學按座位分成四個小組,讓學生熟悉遊戲規則以後,出示

我為他們準備的“動物”、“電器”、“球類運動”、“辦公用品”四大類題目以供選擇。遊戲開始前先選擇猜哪一類。下面,我以球類運動為例做簡單説明:比如説:猜“籃球”這個內容時,可以表演投籃的動作,也可説這項運動每隊由五人蔘加,或以人物説明,比如説姚明是什麼運動員等等。學生通過這些信息,可以猜到是“籃球”這個內容。最後要評出猜得最多的組,以示鼓勵;遊戲做完之後,我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剛才你們的動作、語言要表達什麼?目的是什麼?答案是很顯然,就是圍繞屏幕上所寫的內容。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信息的存在以及它的存在方式,同時也感受到信息傳播和信息處理的過程,為後面信息、信息處理這兩個概念的介紹做了很好的鋪墊。

接下來再請同學們看課本第二頁。(投影展示)

從這幾幅圖你們看到了什麼?學生的回答是:

(1)我看到的第一幅圖是一張照片,是兩個小孩拿着水槍和一個大人在河裏遊戲;

(2)我看到了兩個小孩:一個是女孩,一個是男孩,男孩穿着藍短褲。

(3)我看到了第二幅圖是一部電話,我知道用電話可以和朋友交流。

(4)我看到了第三幅畫是報紙,從報紙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新聞。

(5)我看到了第四幅圖是一台電視機,電視屏幕上顯示的是一幅風景畫。

……

再請看下面這些標誌,你在哪裏見過?猜猜它們的含義?

學生的回答是:

(1)第一個是“禁止吸煙”的標誌;

(2)第二個標誌是“人行橫道”的意思;

(3)第三個是“工商銀行”的標誌;

(4)第四個是“紅十字會”的標誌。

通過觀察、思考、總結等環節,讓學生感受到信息可以依附於文字、符號、聲音、圖形、圖像等媒體,從而總結出“信息”的概念:“用文字、符號、聲音、圖形、圖像等方式傳送的叫做信息。為了鞏固學生對信息這個概念的理解,可以讓學生説説在生活學習中遇到過哪些信息?

比如:上課的鈴聲、120救護車的警報、教學樓裏的“別把樓梯當滑梯”“別把樓道當跑道”……等等。

那信息又是怎樣傳播的呢?

接着進入第二站:小小傳令兵

我是這樣設計的:按學生的座位每行分成一組。請一位同學讀“遊戲規則”讓大家瞭解。在遊戲過程中,由於內容的難易不同,傳遞的效果也有差別。比如,第一組內容,每個組都能傳得準確快速;可是第三組內容,大家都出現了漏字或改變句意的現象。這時我立即把握時機進行總結:大家剛才都實踐了一次“信息處理”的過程:第一位同學看紙條和後一位同學聽前一位同學傳內容的過程,就是一個信息“採集”的過程;要把自己得到的信息傳遞給他人,必須先經過自己大腦的存儲和加工,這就是信息的“加工”和“存儲”。那什麼是傳遞呢?同學們之間相互轉告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什麼是輸出呢?前一位同學告訴後一位同學的過程及最後一位同學把信息寫在紙上呈現出來就是信息的“輸出”。

這時總結並板書:“採集”、“存儲”、“加工”、“傳遞”、“輸出”,最後得出“信息處理”的概念。

信息處理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學習中隨處可見,接下來進入我們的第三站:逛超市

先請同學們看課本第3頁問:誰知道這幾幅圖的意思是什麼呢?同學們很快地回答出,是逛超市。於是,大家聯繫實際生活,説出了逛超市的一系列活動。從而引出“信息技術”的概念--------“在信息的採集、存儲、加工、傳遞、輸出過程中所涉及的技術都叫信息技術”。

為了加深學生對“信息技術”概念的理解,我播放了一段有關生活、學習中“信息技術”應用的視頻,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時時刻刻都伴隨着“信息技術”的身影。

通過以上三個活動,把“信息”、“信息處理”、“信息技術”這三個概念掌握以後,我設計了第三個模塊:拓展練習。

(三)拓展活動

本模塊我設計了兩個環節:

1、呼應導課內容解決學生的困惑

在引課時,學生選一個座位號,我馬上就能説出這個座位號上學生的相關信息。現在學生了解了什麼是“信息”、“信息處理”、“信息技術”概念之後,就可以明確地告訴學生這實際上就是一個“信息處理”的過程,老師在課前採集了三年二班同學的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重這些信息,然後根據座位號,對應做成這張表格,同學們的信息就一目瞭然了。

2、拓展練習

我是這樣組織的:(出示公交車站牌)

下個星期天,班裏要組織一項社會活動,大家分成三個小組,分別去動物園、汾河公園、迎澤公園。現在我給大家提供離我們學校最近的三條公交車的運行線路,請同學們根據站牌提示,設計一下你們需乘坐哪路公交車,乘車路線,算出要乘坐幾站,分別經過哪些站點?設計完成之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彙報,同一個組的可以進行補充、完善。

通過這個練習,學生親身實踐了信息處理的過程,加深了對“信息”、“信息處理”、“信息技術”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學會了信息處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為今後信息素養的培養起到了拋磚引玉的效果。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什麼是“信息”、“信息處理”、“信息技術”三個概念。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到處都有“信息”與“信息技術”的身影,在接觸“信息”與“信息技術”的同時,也無時無刻不在處理信息。大家不僅要學好我們的“信息技術”課,而且要養成認真收集信息、正確處理、應用信息的良好習慣。

(五)課後作業

根據這節課的內容,我設計了課後作業:

請同學們蒐集、整理一個有關奧運會的、你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在下節課上,我們請大家做三分鐘的介紹。

到此結束本節課。

六、教學評價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採用的評價方法是:

1、觀察評價法:就是觀察學生的學習,對積極參與活動的學生及時給予鼓勵,對有創造性思維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表揚;(情感)

2、過程性評價:對學生理解的問題、彙報的結果要進行及時的點評。並且認真關注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與人交流的態度、合作的意識、表達的方式。(能力)

3、實踐活動(作品)評價:主要是針對學生活動的效率、成果做及時的評價;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不妥之處,請各位領導、專家不吝賜教。非常感謝!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5

一、説教材

本課選自順德國小信息技術教材,第一冊第三單元第五課《Wimdows畫筆》。主要是面向國小四年級和初學畫圖軟件的學生。《Wimdows畫筆》在第三單元“電腦小畫家”中佔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在本單元的第一到第四課,學生學了用“金山畫王”進行繪畫,初步領略了電腦繪畫的神奇,對學習用電腦繪畫有着濃厚的興趣。本課是學習畫圖軟件的第一課,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畫圖軟件的操作簡單易用,非常適合初學電腦繪畫創作,學好畫圖軟件的使用,可以為學生將來學習專業繪畫軟件打下良好的基礎。本課包括六個內容:1。啟動“畫圖”軟件;2。認識“畫圖”軟件的窗口;3。用“鉛筆”畫山景;4。用“顏色填充”工具着色;5。用橢圓工具畫圓;6。畫直線。教學內容由淺入深,讓學生更容易地掌握畫圖軟件的使用。本課的教學目的是:1。掌握畫圖軟件的啟動和退出,並熟悉畫圖軟件的窗口;2。熟練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3。能用“鉛筆”、“橢圓”、“直線”和“用顏色填充”工具畫出山景和太陽;4。通過進行模仿作品和圖畫創作,激發學生對學習電腦繪畫的興趣。根據以上的教學目的,把熟練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作為重點,難點是用“鉛筆”、“橢圓”、“直線”和“用顏色填充”工具畫出山景和太陽,而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引導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掌握。

二、説教法

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又因為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如果用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方法,效果肯定不佳,我在課堂教學中使用“任務驅動法”,應用WebQuest教學模式給予學生自學自練的時間和空間,鍛鍊學生信息處理的思維和習慣,這一種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自學,協作學習和發展學生的創作能力,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先讓學生明確任務,再採用“試一試——説一説——練一練”的方法,讓學生在自學、質疑中學習使用畫圖軟件,整個過程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

三、説學法

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生是活動的主人,如果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發現知識,創造更美的東西,那將是我們信息技術課教學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們開展素質教育的最迫切要求。心理學家皮亞傑説得好“一切真理都要讓學生自己去獲得,由他重新發明,而不是草率地傳遞給他”。因此,我在教學中讓學生用“問一問,説一説,做一做”的方法來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問”自己不懂的地方;“説”自己理解的內容;“做”自己喜歡的圖畫。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其中還安排了質疑、互幫、討論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慾望。

一、明確本課的幾個學習任務

二、通過WEBQUEST下的引言,簡單介紹畫圖軟件

三、試一試啟動“畫圖”軟件

1。先讓學生試一試

2。共同總結方法(電腦顯示步驟)

3。小比賽,看誰最快能啟動畫圖程序

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讓他們在學習中有方向性,更易掌握。

四、認識“畫圖”軟件的窗口

1。利用WEBQUEST的幫助,先讓學生自學

2。及時反饋,顯示“畫圖”軟件窗口,讓學生説出各個部分名稱

3。“找朋友”遊戲:把各部分名稱發給學生,讓學生把黑板上的窗口貼好

4。質疑:工具箱、顏色盒不見了,怎麼辦?

5。學生練一練:顯示及隱藏工具箱、顏料盒、狀態欄

通過遊戲,使課堂氣氛活躍,又能讓學生投入到教學中,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五、用“鉛筆”畫山景

1。先把任務交給學生:使用鉛筆工具,畫一幅山景

有學生可能會問:怎麼選擇了鉛筆工具在畫紙上卻畫不出線條來;畫錯了怎麼辦(這時我讓其他同學幫助他解決問題,或者在軟件的電子書中找答案)

通過學生問一問,説一説,做一做,變被動為主動學習,能形成一個協作學習的氛圍,使學生投入到學習中。

六、用顏色填充工具着色

引導學生如果塗上顏色,山景就更美麗了,激發學習興趣

1。讓學生試一試,給山景填色。

2。質疑:為什麼我的整張畫紅都會變色的呢?

3。教師點撥:只能在封閉的區域內填充顏色,否則,顏料桶內的顏料就會“流”出來

七、用橢圓工具畫圓

1。先讓學生試一試畫圓,他們畫的圓大部分是橢圓。

2。師顯示一個圓,問學生你想畫這麼一個圓嗎?師介紹方法

3。試一試給圓塗色

八、畫直線

放手讓學生完成,看誰畫得最好

創作性練習,鞏固新知

比一比,看誰是“電腦小畫家”

1。作品模仿練習,培養觀察力和鞏固新知

2。讓學生髮揮個人或小組的才華進行創作

3。顯示一些優秀作品,讓學生自己評出“電腦小畫家”

4。把優秀作品打印出來獎給“電腦小畫家”

江曾説過“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通過練習培養學生在創作中求價值,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九、總結全文

1.讓學生説一説本節課的收穫

2.讓學生説一説感受

引導學生説,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較系統的認識,通過説感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6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是***中心國小的信息技術教師,很榮幸與大家共同交流使用新教材的思路和具體做法。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美化計劃文字》。下面我將圍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和説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美化計劃文字》是省《信息技術》教材國小版第三冊的第4課。教學對象是國小四年級學生。本課內容是文檔處理知識鋪墊的延伸,也是形成學生“瞭解熟悉——技巧掌握——綜合運用”這一合理知識鏈的必要環節。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如何改變字體、字號、顏色、字符等使得文章更加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豐富的文字變化既可以美化畫面,還可以讓人感受理性美的薰陶,尤其是學生在學習了新的一種文字修飾的基本操作要領之後,學習興趣更是被大大激發,學習熱情也空前高漲,表現慾望極其強烈。在此過程中,還可結合美育進行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學生的需要就是我們教學的動力。基於此,我設計了這一課時,進一步讓學生掌握WPS的使用,同時培養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並使學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這節課是整合美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的文檔處理知識的教學綜合課。

單就內容而言,對已掌握了一定的WPS操作技能的四年級學生來説並不難,而且也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東西,因此在課堂上只需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重難點知識讓學生通過自己探索、自主實踐或通過互相協作或教師作適當個別指導幫助解決。

二、説教法

本課採用的主要教法有任務驅動法、示範操作法、創設情境法等。

信息技術教學新課程標準提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通過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下,藉助其他的幫助,利用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方式獲得的。從而表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知識獲得的方法是學生去發現,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知識的獲得創設情境,引導和幫助學生通過意義建構獲得知識,讓學生在意義建構的過程中進行創造。因此,本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教學中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地學習,讓課堂洋溢着人文氣息。

三、説學法

在學習方法上,本課主要讓學生運用嘗試法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對於出現的問題,同桌之間相互討論,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實現信息與思想的交換,以求得問題的解決和認識的深入,並能鍛鍊學生歸納、分析和表達的能力,培養學生敢説、敢探索的優良品質。

四、説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已有知識基礎和生活情感,設計本教學流程。

(一)設計理念

為您服務!

為您服務!

1.注重學生興趣的引導,實現教學目標。在本節課中,我注重“因勢利導”,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重學科整合。更新觀念,踐行新課程,依據大教育觀。本課我整合了美術、信息技術等學科,同時注意了信息技術知識內部的有機整合。

3.講練結合。單就內容而言,對已掌握了一定wps操作技能的四年級學生來説並不難,而且也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內容。因此在教學中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精講重難點,擠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上機操作,提高技能。

4.改變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學習,並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等),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5.分層教學的實施。學生不僅有鮮明的個性,而且有差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因此分層教學,照顧學生個體差異,使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都能達到自己的“最近發展區”。

6.調動積極因素,促進學生學習。現在的學生一般都有很強的表現欲,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在實踐中的成就感,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

(二)教學目標與要求

1.掌握修飾文字的字號、字體、字形、顏色以及字符間距離等其他格式的操作方法。

2.通過教師的演示和學生的練習,在掌握文字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能夠使顏色搭配合理、字號大小搭配適當,編排美觀,進而得到美的教育。

3.注重對學生審美的培養;注重學生的個性的發展;繼續培養學生“先選定,後操作”的操作習慣。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文字字體、字號的設置方法;字號的表示方法及大小比較。

2.文字顏色的設置方法。

難點

字符間距的設置方法;通過字體對話框美化文字的方法。

(四)説教學流程

1.放大沖突,生成問題

首先展示一個未經過文字修飾的排版不合理的文檔,而後以變魔術的方式把這個文檔變成文字修飾過的文檔作品,讓學生評判。學生通過已有生活體驗肯定會發表自己的評價,認識到未經過文字修飾的文檔作品由於缺乏變化而顯得單調、不“美”。最後教師抓住時機提出教學內容:你們想學會讓文章變得漂亮起來的本領嗎?那好這節課我們大家一起來研究、學習如何美化計劃文字。

此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巧妙設計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缺憾,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樂學。同時也為後面的教學打下鋪墊。

為您服務!

為您服務!

2.策略導航,自主建構

本環節分三個層次展開:

第一層次:點擊工具,認識菜單。

我們要想把《課餘計劃》也變得那麼漂亮,就得先認識格式工具欄的各種菜單,尤其是字號、字體、字形、顏色等工具欄的使用。教師一一介紹菜單的作用,介紹時邊演示邊介紹。

本環節我先讓學生熟悉各種文字修飾的方法,積蓄經驗,為培育學生的成功學習奠定基礎。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重視雙基的教學理念。

第二層次:嘗試操作,合作交流。

教師選定一個文件,根據文件的特徵,讓學生提出文字修飾方法,而後學生嘗試自主操作。學生操作完成後,小組合作交流,修改修飾。

教師通過示範性的操作、教學媒體的演示使學生了解計算機操作的過程,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為創新動機的形成奠定物化的基礎。特別是為學生形成操作策略提供幫助。

第三層次:分步跟練,嘗試使用

推選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點,各自修改。

1.美化標題:選中標題文字,設置其字號為“一號”。字體為“華文彩雲”還有顏色設置為“綠色”。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審美觀進行文字修飾。

2.正文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

集體探究,提出修飾的最佳方案。教師組織學生操作。學生操作中教師巡視,並進行個別輔導。

實踐操作是信息技術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在整個課堂結構中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進行上機操作,提高操作能力。同時,學習環境是學習者可以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的場所。在以學生為中心思想指導下,我的設計側重學習的設計,讓學生有更多的主動與自由。

3.提升技能,合作探究

選定一篇未修飾、編排的文章,讓學生嘗試解決。遇到問題,學生自主探索,合作解決。

(根據電腦教學的實際情況,一般都是學生幾人一組,合用一台電腦,這就要求學生自覺地學會與人合作。在與同伴合作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別人的優點,同時鼓勵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多向其它同學去學習。讓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來解決新問題。)

4.梳理經驗,達成自構

幫助學生輸理知識,歸納總結。

讓學生互相説説是怎樣給《課餘計劃》“化裝”的。

5.課外延伸,整合學習

選定自己的一篇作文,進行文字修飾,文章編排,然後打印,交給家長評價。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7

一、説教材

1、教學背景

本課是湖北省中國小《信息技術》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從教材的分佈情況來看,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幻燈片中文本和圖片的添加、設置動畫效果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為幻燈片設置背景和幻燈片之間切換的方法,從而對演示文稿的整體進行美化。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為作品設置背景的方法以及幻燈片之間切換的方法。

能力目標: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為幻燈片設置合適的背景和切換效果,對作品進行有個性的合理美化。

情感目標:通過作品的製作與展示,培養學生的自信與成就感。

3、教學重難點

重點:為幻燈片設置背景以及幻燈片之間切換的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這是因為一個作品是否美觀與背景和幻燈片之間的切換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

難點:使用填充效果為幻燈片設置背景。之所以把一部分作為本節課的難點,是因為填充效果涉及到了四個選項卡,設計的方法非常的靈活多樣,對學生來説是最容易迷惑的,我把這一部份做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説教學方法

1、教法

任務驅動法、範例分析法、媒體演示講解法、分層教學法

本節課主要通過任務驅動的方法開展教學,並綜合運用了範例分析法、媒體演示講解法,分層教學法。

2、學法

學習信息技術是學會學習的過程

主要採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成果展示法。

在教學中,學生分析範例,學會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質疑和解疑中發展思維能力,提高發現和應用能力。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後,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習慣。

三、説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發現問題,呈現任務

課始我為學生演示兩個幻燈片的例子。其中一個是學生上節課的作品,另外一個是設置了背景和切換效果的。“哪一個作品更加引人入勝?”學生圍繞教師給出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討論,在觀察、比較、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要解決的問題,界定學習目標---為作品設置背景和幻燈片的切換。

(設計意圖:在範例分析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最後在實際學習中去學會解決問題。)

第二環節: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將本節課的內容分為兩大任務:為作品設置背景;為作品設置切換效果。學生繼續對自己前幾節課製作的《詩仙李白》作品進行設置。

任務一:為作品設置背景,被分解為三個子任務。

子任務A:直接用背景顏色設置背景。具體要求:請用這種方法為第一張幻燈片選擇一種合適的背景顏色。由於這子任務比較簡單,我採用學生自主探究在前,出現問題,我個別指導的方針。

子任務B:用填充效果設置背景。具體要求:將第2張幻燈片的背景設置為漸變:預設-雨後初晴,底紋樣式"斜上"、最後一種變形。這一部分是本課的難點。我將會這樣突破:首先,鼓勵學生按照大屏幕顯示的步驟自己進行製作,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當大部分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就會給學生演示事先錄製好的操作步驟。採用這種方法的好處有兩個:第一,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能夠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第二,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能夠節省重複操作的時間,讓教師可以更多地關注課堂的效果。當子任務B完成之後,我會進一步引導學生:“如果我們需要製作一個風格統一的作品,要求每張幻燈片不僅背景要相同,而且排版的方式也要相同,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子任務C:用設計模板設計背景。具體要求:請用設計模板的方式,給所有的幻燈片設置統一的背景。在前兩個任務完成的基礎之上,這個任務就變得非常簡單。所以,我將會採用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然後找學生演示的方法,這樣,給更多的學生表現的機會。

在學生完成三個子任務的過程中,在屏幕上展示三者關係圖表。為學生自主探究提供幫助。

任務二:為作品設置切換效果。具體要求:請為《詩仙李白》作品的每一張幻燈片設置一個切換效果。這一部分是本節課的重點。我將會採用分層教學法。學生每六個人分成一組,讓學生動手製作,然後找製作比較好的同學指導其他的學生。這樣,就能夠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之上有所提高。分組合作,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在任務二完成後,採用組間評和組內評相結合的方法,評出優勝組。遊戲比賽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設計意圖:任務由簡到難,學生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大大降低了學習難度,為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打好基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能力。)

第三個環節:交流評價分享成功。

從學生的作品中選出幾個有代表的作品進行展示,供大家學學習。教師可適時地參加討論,對於有閃光點的作品要及時予以鼓勵和表揚。

(設計意圖:通過作品展示,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同時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作品評價。)

第四個環節:學以致用課後延伸。

為了讓學生把課堂的知識真正的運用到實踐的當中,做到學以致用,我設計了以下內容:學生自己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資料,製作一個演示文稿《我最喜歡的一位詩人》,要求能夠恰當地運用多媒體的設置方法,內容豐富,美觀大方。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8

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電子工業出版社國小信息技術第四冊第三課《美化班級課程表》,本節課是在前一節“編輯課程表”的基礎上進行人為的修飾和加工,是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的內容,也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課,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體驗成功的樂趣,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此外,還能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精神。

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能夠更加熟悉的使用文字的修飾,理解它們的作用,掌握邊框顏色、線型的設置以及底紋的應用。

2。通過學習和操作,培養學生的創新、合作、實踐和自學能力。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學會各種字體、字號、字體顏色的綜合運用,以及各種邊框和底紋的特殊效果的知識。

教學難點:設置邊框和底紋的具體方法以及創造性地美化表格

課前準備:課件 教案 素材 多媒體演示軟件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採用了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把本課的新知由易到難,層層設疑,讓學生在問題中合作、探究,不斷掌握本課的教學重點,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從而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基於這點。我開課前,創設有趣的問題環境,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我讓學生多觀察欣賞,討論後回答,演示講解過程,小組合作等形式,使學生在情境中主動、積極的接受任務,從而樂學。

本節課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

一、導入新課 激發情趣

首先,播放《西遊記》主題曲,學生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來。

我抓住時機:看了這組圖片都知道是西遊記的故事,同學們知道他們闖了多少關嗎?我設計的意圖:以《西遊記》的主題曲開頭,讓會唱的學生跟着唱,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利用學生對動畫片的熱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境中主動、積極的接受任務,從而樂學。

二、學習新知 任務驅動

同學們,老師帶領你們進入第一關(自主闖關)

(師演示)提示打開————課程表,選中課程表第一行,選擇“格式”—————“字體”命令,設置文字的字體、字形、字號和顏色。

下面我們進入闖關遊戲第一關:“設置表格文字格式”

請學生分小組探究設置文字格式的方法,如果有問題,你們可以求救,求救方法:向教師求救,但是機會只有一次。

步驟:1、選中課程表的字體

2、選擇“格式”——————“字體”命令,設置文字的字體、字形和顏色,

看誰最先闖關成功,老師贈送你們精美的書籤。我巡視並指導。

下面我們進入闖關遊戲第二關:(修飾邊框)(老師帶着大家來闖關)

同學們知道孫悟空最大本領是什麼啊?七十二變,同學們想不想把你的表格變得更加美觀,我們一同進入闖關遊戲第二關:我先演示操作:

1、 單擊課程表中的任意位置,使光標停留在課程表中。

2、選擇“格式”——————“邊框和底紋”命令,設置課程表的表格線。

3、 設置完成後,請查看設置效果 同學們知道孫悟空有隱藏功能是嗎?

接下來請同學們進入第三關(填充底紋)(一起遊戲來闖關)

出示填充畫板,讓學生自己嘗試填充顏色,填充底紋。

1、選中表格第一行。

2、設置課程表第一行“你喜 歡的顏色(注意審美)”底紋效果

3、按照步驟2操作方法,設置課程表其他單元格的底紋。

4、保存,課程表。

我設計第三關的意圖是:通過遊戲填充顏色,引出課程表的填充顏色設置,在設置顏色,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三、課堂評價 展現自我

1、對課上表現好的同學給予加分;

2、用屏幕廣播對作業進行公開評價。我設計的意圖是:一課一評,讓學生重視課堂表現,以進一步培養課堂意識,並對最終的綜合評價成績提供較好的根據。

四、課堂回味 暢談收穫

我們連闖三關,你們都有收穫,一起回顧學習知識點,現在同學們能告訴我該如何美化班級課程表?(課件出示知識總結問答題)我設計的意圖是:在前面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自主闖關、老師帶着闖關、遊戲闖關自然流暢,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前後統一,培養學生觀察、審美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最後出示完善好的課程表為下一節做好鋪墊。

謝謝大家!我的説課完了。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9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是省編信息技術教材第三冊第七課,是在學生掌握了用wps軟件進行簡單文字處理的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操作的基礎上學習的,主要讓學生了解表格在文檔中的作用,表格的組成,以及插入表格、在表格中輸入內容的操作。通過本課學習,激發學生對錶格製作的學習熱情,為後面製作電子版報的學習打下基礎。

2、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瞭解表格和單元格,學會插入空白表格和輸入內容。

②技能性目標:在教師演示、教學之後,學生在練習中要熟練掌握插入表格的方法,鞏固輸入文字的方法技巧,學會利用課本的工具性學習。

③情感性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表格製作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記筆記、記問題;養成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素養,如:主動探索學習,與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分享。

3、教學重、難點。

①插入空白表格。

②在表格的單元格中輸入內容。

③表格中的光標定位。

④複製與多次粘貼。

二、教法與培養目標。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技術課,它有本身的特質——技術學習。而技術學習在中國的精髓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就告訴我們,在信息技術課中,教師要把握好一個“領”字,因此,我在本節課的基礎操作要領上沒有做其他教學形式的處理,而是單刀直入,演示、精講、記筆記,讓絕大部分學生能夠直接上手操作,把時間留給學生多做紮實的操作訓練;與此同時,我還考慮了學生“修行”的空間,一些延伸的技巧、操作方法等,我都沒有過多地講解,而是留給學生自學、自悟,在學中悟,在悟中學。例如:表格刪除,插入、刪除行列,複製與多次粘貼等知識,均是這樣處理的。

在具體的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學習習慣與信息技術素養的培養,課堂中讓學生反覆接觸課本,並且要做筆記。這些都是在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讓他們明白信息技術課本的工具性;其次,我在教學中的兩次練習裏都強調了“要記錄自己新的發現及遇到的問題”,這就是信息技術素養形成的要點,“探索、發現、知識內化、自我學習、螺旋提升”,從而為今後的信息技術學習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我還注重培養他們的合作、交流、互助、分享等現代社會人必要的工作觀念,為他們今後的人生給出一定的指導。

三、學法。

1、學生現狀分析。

學生經過了三年級的基礎知識學習和wps文字錄入的學習,在文字輸入、修改、複製、粘貼、換行等基本操作上比較熟悉。

2、學習方法。

任務驅動,模仿嘗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

四、教學過程。

1、教學設想。

從情景創設引出新課,教師多角度立體的“領”,學生踏踏實實的“修”,緊接着,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課本的工具性,再加上自主的探究,達到一定的“悟”,之後通過成果展示、相互交流、討論、分享,進而“融會貫通,運用自如”。

2、教學環節描述。

(1)導課。(創設情景、明確任務)

課件展示:開學之初,我校四(1)班,王亞東生病住院了,雖然生病了,但他還是特別想上學,同學們把嶄新的課本帶到了病房,王亞東非常開心,他對班長説:“下次幫我打印一張課程表,我在牀上也能夠跟大家一起學了。”這一下,可把班長難住了,因為它不會用電腦製作課程表。同學們你們願意幫幫他嗎?

(情境導入,打動學生,培養助人為樂,關心同學的風尚)

生:……

師:下面我就來教大家怎樣創建一個課程表,希望大家學會後幫助班長解決這個難題。

(任務驅動,明確這節課學習的內容。)

(2)新授。

師:請大家打開課本,邊看屏幕演示,邊在課本上標註出相應的步驟。

(通過筆記、標註來輔助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發現課本的工具性。)

示範:1、運行wps。

2、輸入“四(一)班”

3、插入表格,單元格的概念。

(針對這個重難點,我運用演示、學生標註來進行突破,同時要求學生記住撤銷的操作,確保學生在嘗試失敗之後可以反覆操作。對於單元格的概念,我運用建樓房來打比方,進行突破,幫助學生理解概念。)

4、輸入文字。

(對於光標定為這一難點,教師只演示鼠標光標定位,其他的光標定位,tab鍵移位留給學生通過交流或者探究課本來自主發現、學習。)

5、保存。

(以上演示步驟着重體現教師的引領作用,通過教師的講細、講透、示範到位,來促進、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的能力。)

板書:(操作步驟)

(3)嘗試操作。(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①教師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瀏覽課本,劃出你認為的要點,以及教師沒有説到的,你認為可能用到的知識。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增強學生對課本工具性的認識。)

②給出材料一(班長手抄的課程表),讓學生自己操作,創建課程表。鄰近的同學間可以相互討論、交流,有收穫的、有疑問的請記在課本上,在交流時間裏一起研究、解決、分享。

(材料一是手工繪製的課程表,這樣更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

(4)成果展示與交流提高。

①通過廣播系統,展示學生成果,讓學生自己談方法、技巧、收穫、問題,其他同學進行相應的記錄、幫助解答和評價。

(通過學生間的相互學習,互相評價,培養他們的分享意識,互助精神,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通過自己學習,是能夠獲得成功的。)

②教師對學生講解的相應知識點給與一定的補充或説明,確保知識的準確性,並對發言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

③學生結合展示的成果,小結知識點。

(5)鞏固練習。

情境:王亞東收到課表以後非常開心,不但躺在牀上認真學習,還利用課餘時間讀了不少課外書,其中有兩本書他特別感動,於是就畫了兩張表,希望我們能幫助它他出來交給班長給全班同學,大家願不願意在幫個忙?

①給出材料二(我國第三季度水電使用情況),材料三(我國近三屆來的奧運獎牌統計),學生任意選擇其中一個製表。

(學生自主選擇,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練習的需要。)

②通過廣播系統,展示學生成果,教師對學生講解的相應知識點給與一定的補充或説明,同時,通過這些數據,教育學生增強環保意識,體會國家自豪感。

(6)課堂總結。

通過一張完整的處理過的課表與今天學生自己做的課表對比,讓學生自己説出今天的學習內容和今後還要學習的知識。

(培養學生歸納、小結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激發學生今後的學習興趣。)

五、總結。

以上就是我的説課內容,望各位專家、同仁能給出寶貴的意見,謝謝!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10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掌握了Internet的基本操作方法,如:瀏覽器的打開,網址的輸入,搜索引擎等操作的基礎上而設立的學習任務,是教會學生把 Internet上信息下載到本機的方法,以及對下載的壓縮文件進行解壓縮的處理能力。分為圖片下載、網頁下載、軟件下載三個學習任務。通過任務的完成,來驅動下載方法的學習,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能力的培養。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在網上信息下載的意義,瞭解下載的基本方法。

2、掌握圖片、網頁、軟件的保存方法與壓縮軟件的解壓縮方法,培養學生養成分類保存網上下載的資料的好習慣,提高學生信息的綜合素養。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交流、師生交流、人機交流、學生活動等形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成就感,為今後學會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方法】

1、任務驅動法

2、分層教學法

3、賞識教育法

【教學過程】

1、任務的啟動

興趣是學生積極求知的誘因,當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時,自然便能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首先,老師在老師機的“我的文檔”文件夾裏打開一個網頁文件,該網頁是XXX上當日頭條新聞。然後提問:

師:“老師剛才有沒有上網?”。生:“沒有”。

師:“那我們怎麼看到了XX上今天的頭條新聞呢?”。生:“老師已經下載了”。

師:“對,老師已經把這條新聞的網頁下載保存到了老師的電腦裏面了。你們也想不想把你們從網上找到的感興趣的東西保存到你們自己的電腦裏呢?”。生:“想”。

師:“好,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怎樣保存網上找到的信息,要求三個人為一個學習小組,通過交流討論,互相幫助,以自學的方式學會網上圖片、網頁、軟件的下載與分類保存”。

2、任務一—圖片的下載

通過打開“圖片下載方法”網頁學會網上圖片下載的操作步驟,然後單擊“試一試”網頁,練習從該網頁上下載一張圖片並保存到“我的文檔”的“圖片”文件夾裏。老師巡視指導。

老師根據學生的操作進行點評。

3、任務二—網頁的下載

先指導學生閲讀“網頁的下載”,瞭解網頁下載保存的步驟,然後進入某一個網站下載一篇童話故事。

學生演示操作:請一個學生演示網頁的下載操作。

老師根據學生的演示操作進行點評,並提問:“網頁的下載與圖片的下載有什麼不同”。

4、軟件的下載

請全體學生練習:點擊“下載一”,並將下載內容保存到“我的文檔”中的“軟件”文件夾裏,然後點擊“下載二”。

請學生根據下載內容思考,“下載一”下載的是什麼軟件?“下載二”呢?

引出壓縮包的解壓縮,老師先示範怎樣解壓縮軟件,然後由學生解壓縮已下載的壓縮軟件。

5、綜合練習

進入某一個資源網頁,按要求完成三個下載任務。

6、總結:

①、請學生説一説,下載了什麼?

②、對於下載和解壓縮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11

一、説教材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上午好!

我説課的題目是《感受千變萬化》,《感受千變萬化》是省國小信息技術教材四年級上冊第2單元“電子作文”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改變字體、字號、字型是以後學習的基礎。本節課的資料如果掌握好會大大節省今後的學習時間,為自由創作打下良好基礎。

根據本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制定了教學目標為:

1、(知識和技能)學會用格式工具欄為文本設置字體、字號和字型。

2、(潛力)透過學生的觀察、分析、創作培養學生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潛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同學的互助下交流合作中,培養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透過格式工具進行字體、字號、字型的設置

教學難點:怎樣透過文字的設置體現出文章編排的美。

信息技術課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潛力。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而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理論指出學生獲取知識不是透過教師教育,而是學習者在必須情境中,藉助他人的幫忙,利用必要學習資料,能透過自我建構重組的方式獲得知識。因此,為實現教學目標我設計的設計時準備以學生“任務驅動”為主線,透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二、説教法、學法

本課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

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因此本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透過學生已經受過的美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創設一個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設置一個個任務,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自己動手,有機進行對字體、字號、字型的各種設置(任務驅動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查漏補缺,使教學資料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用心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搞笑、高效中進行。

學法指導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理解任務——思考討論——合作學習”。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因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着一個個任務透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三、説教學流程

1、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以“你明白孫悟空有什麼本事嗎?學生明白,有七十二變。那麼這天我們也就來在計算機上讓它變一變。設這樣情境的意圖是激發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興趣,孫悟空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形象,容易激發學生的情緒。

2、講解重點、點拔難點

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務必有必須基礎知識背景,否則就只能盲目嘗試。對文字進行字體、字號、字型的設置並不是新的知識資料,在學生學習漢字輸入時,能夠把這3種設置組合起來,抓住設置時的共同點展開教學。教學中鼓勵學生嘗試用不同的選中方法,體會不同選字方法的優缺點,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完成任務帶給基礎。

3、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在明確了教學任務,創設情境後,這時就應大膽的讓學生嘗試練習。在操作過程中學生有一學生有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想能夠透過對範例激趣——個案示範——小組合作——教師指點——展示作品等,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中得到新知。

這個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不斷嘗試中得到新知。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把教材、同學、教師都作為學習的幫忙者,目的是為了自我學習,同時也可照顧學生之間的差異。讓先完成教學任務的同學幫忙學習慢的同學。

4、千變萬化,互評互學活動。

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後,掌握必須技法,就有一種創作慾望。這時教師讓學生自主創作,充分利用本節課學習資料,設置自己喜歡的字體、字號、字體,然後教師引導同學從技法的運用是否合理等幾個方面,讓同學之間展開互評。教師選幾個好的畫讓全班評。

評價本着發展學生個性和創新精神有利原則,評價方法要靈活多樣,鼓勵學生創新。上面的評價方法,旨在使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結果的多樣化,不再是單一的好和不好而是用鼓勵性活動給予肯定性評價。

這樣設計,能夠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辨別的潛力。讓學生不要單一的只用好和不好,而是説出好在哪裏,實現主體的多元化。評價的結果多樣化。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潛力,提高信息的辨別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這正在我們信息技術所致力求的目標。

(突出説課中的亮點)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感覺比較有特色的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學習由被動理解變為愉快的學習。體此刻自主學習,教師沒有把教學任務一一講解,而是讓學生自主完成任務。合作學習,交流的方式只是教師,學生之間互學。創造學習,即鞏固所學的知識,對貼近生活,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12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教育部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實驗區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五課。本節課是在學生對畫圖程序和畫圖工具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深入學習電腦繪畫,學會曲線的三種畫法,學會靈活運用曲線來畫圖。本課是三年級教材中的一節實用課。

2、教學目標

本節資料側重於學生的實踐潛力的鍛鍊,為使學生有效將知識聯繫於實踐,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根據本人對教學資料的理解、分析,並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①透過自主探究,掌握運用曲線工具繪製單弧曲線、雙弧曲線和封閉曲線的方法,能根據主題繪製曲線。

②根據實際狀況和需要繪製適宜的曲線,在實踐中觀察、思考,繼而創作。

③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體驗繪畫創作的樂趣,培養用心探索、不斷進取的精神。

3、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掌握一些繪圖工具的基本操作(如:直線、多個幾何圖形工具的繪製等),但對如何使用曲線的繪製不甚瞭解。而透過使用曲線工具繪製曲線方法是本課的重點。本課教學中將曲線為三種形態:一個彎的單弧曲線、兩個彎的雙弧曲線、封閉曲線,用簡潔、易懂的方式,為學生講述曲線畫法的基本要領。透過本課的學習,我期望能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自我創新潛力,學會曲線的三種畫法,學會靈活運用曲線來畫圖。

重點:單弧曲線、雙弧曲線和封閉曲線的繪製方法

難點: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運用曲線工具繪圖

二、説教法、學法

本節課主要以“任務驅動法”為主,“講練結合”、“學生自主探究”為輔,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現方法、解決問題,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用心性。

本節課我主要培養學生“理解任務—探索嘗試—綜合運用—自主創新”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發展學生的創造潛力、訓練學生的思維潛力。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注意培養學生大膽動手、善於探索新知的潛力,在教學設計上,我把新知細化成多個任務,讓學生在完成每一個小任務中品嚐到收穫的快樂,成功的喜悦。課堂上教師要把握精講多練的原則,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去實踐和探究,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自主探究。

三、説教學過程

教材中曲線的學習是以畫柳樹為載體進行學習,但基於我們學生的認知特點及生活地域的不同,加上本節課是初學曲線工具,本節課讓學生畫柳樹難度較大,因此,我並沒有採用畫柳樹作為製作主題。我認為從認知上思考,要注意傳授知識的科學性;從技能上要求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畫圖方法;從學生思想上思考,要注意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現設計如下教學過程:創設情境,揭示課題——探索新知,實踐運用——拓展提升,深化知識——歸納小結,知識內化。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老師課前準備一幅繪畫作品,因為針對的是國小生,所以作品色彩要鮮豔,作品資料包含了本節課要講的主要知識技能,亮麗的圖畫能夠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明確本節課就應學會並掌握的學習資料,從而揭示課題。

(二)探索新知,實踐運用

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把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貫穿於教學中,三種曲線形態繪製方法的學習均採用導學案輔助學生自學,提高學生自學潛力。

1、認識曲線工具圖標及工具樣式

2、學習單弧曲線

先出示兩個表情圖(微笑的表情、難過的表情),提出任務一:運用曲線工具完成表情圖,進而要求學生利用導學案自學單弧曲線,完成表情圖。學生理解任務後,便探索嘗試,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師生共同小結單弧曲線的畫法。

聯繫生活:大家想想還有哪些事物能夠用曲線工具繪製?

在學生單弧曲線繪製的基礎上,聯繫生活實際,抽象生活中的曲線,為後繼的創作奠定基礎,也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過渡到雙弧曲線的學習。

3、學習雙弧曲線

事物的外表呈現出彎曲的線條,我們能夠嘗試用曲線工具繪製,除了靜態事物,還有很多事物總是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儘管它本來是直線條的,但是運動起來的時候還會是直線條嗎?

出示《氣球圖》,觀察氣球的拉線和剛才所畫的單弧曲線有什麼不同?

理解什麼是雙弧曲線,利用導學案二,學生自學雙弧曲線,最後師生共同小結畫法,並完成《氣球圖》。

4、提出問題:比較單弧曲線和雙弧曲線的畫法有什麼異同點?

學習完單弧曲線和雙弧曲線,透過比較形態和畫法,加深對這兩種曲線形態的畫法。

5、學習封閉曲線

教師出示封閉曲線圖,學生觀察封閉曲線,想想像什麼?透過學生的想象,聯繫生活,擴展曲線工具的應用範圍,再利用導學案自學封閉曲線,最後畫水滴來鞏固封閉曲線的畫法。

6、小結曲線工具三種形態的畫法

(三)拓展提升,深化知識

按要求作畫:利用曲線工具創編表情

(四)歸納小結,知識內化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

本堂課主要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透過老師的補充講解完成所學知識的資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集中,興趣濃厚,遇到困難時能向其他同學求助,相互協作,很好的完成了學習任務。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一學、想一想、畫一畫掌握畫曲線的方法。給予學生親身實踐操作,從實踐中學會調整線段彎曲,從而突破教學難點,最終實現“做中學,學中做”的目標。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13

此課選自湖北省華師大版國小信息技術教材第六冊第10課。是讓學生熟練運用Powerpoint的動畫效果製作演示文稿,為後面幻燈片切換、設置自動放映等學習內容提供基礎。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國小6年級的學生,大多數學生能熟練操作計算機,有一定的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會下載網頁上的圖片、文字等。他們經過前面2個課時的學習,會在Powerpoint中給圖片加入簡單的動畫效果,為本課的學習探究奠定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儲備,並且學習興趣濃厚。

教師根據中國小生信息技術指導綱要和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指導思想,為給學生營造一個好的學習和體驗環境,提高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探究能力,對本課的教學目標作以下梳理:

知識與技能:學會應用設計模板快速製作演示文稿;能給對圖文對象加上動畫效果;獲得技能,探索學習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任務驅動和開展製作賀卡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交流能力,提升信息素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體驗自主探究和合作成功的喜悦,培養團隊精神和創新實踐精神。

確定教學重、難點為:給圖文對象加上動畫效果;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出色完成電子賀卡的製作任務。

為教學準備了:一張端午節和一張兒童節電子賀卡,一些節日圖片和文字素材,提供多媒體網絡教學環境。

課中採用“主導—主體”的教學結構,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為主,以創設情境法、分層教學法為輔,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觀察分析、協作學習、體驗交流的學法。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情感,以製作一張生動有趣的電子賀卡為任務主線,設計了“談話導入,激發情感;自主探究,掌握新知;分組活動,集思廣益;展示交流,評價欣賞;再創情景,拓展延伸”五個教學環節,實現學生的探究學習從易到難,螺旋上升,逐級發展。其中,知識與技能目標在第2個教學環節體現中,過程與方法目標主要落實在第2個和第3個教學環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滲透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14

一、説教材

“網頁製作與發佈”是蘇科版信息技術下冊的課程,主要是學習frontpage的基本操作。這一部分學習內容的重點是:瞭解什麼是網頁,編輯屬於自己的信息,製作一個圖文並茂的網頁。主要涉及:文本信息的處理、信息素材的整理、對象的插入設置、網頁效果的瀏覽等相關方面的內容。這章是屬於在綜合運用以前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習。《網頁製作入門》這一節是本章的基礎、入門課程。

二、説學生

學生通過前面各章節內容的學習,對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等多媒體信息的處理技術有了一定的使用經驗,掌握了一些信息的蒐集、整理、加工等方面實際處理能力,特別是通過對Internet相關知識的介紹及大量網站的瀏覽,對網頁內容、結構、效果等設計的優劣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並且有了一定的分析、評判的能力,基本上完成了知識和能力的積累。

三.説教學目標:

通過本章的教學,使學生獲取、分析、處理、發佈、應用等信息處理能力得到提高。特別注意培養學生通過網絡發佈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探索精神和分工合作意識。結合這個總的教學目標制定本節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熟悉frontpage的界面環境;

(2)瞭解frontpage的菜單、屬性面板、對象面板、快速啟動面板中主要功能及用法;

(3)掌握超級鏈接的概念。

能力目標:

(1)掌握文本網頁的製作技術,會設置字體、字號、顏色及超級鏈接,

(2)提高對信息的處理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教學重點和難點:文本屬性面板的使用。

二、教學過程:

1.教學任務的設計:

總任務:設計一個內容文明健康、圖文並茂、效果豐富的網頁。

由於學生在基礎知識、認知能力;個人的興趣、愛好、性格、動機等方面存在個體差異,要求學生完成同一個任務、達到相同的學習效果,既不現實也不科學,反而會大大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學生學習本章的所有內容之前,先讓學生了解這一章的教學目標和最終所要完成的總的任務、達到的要求。在學生明確自己所面臨的學習任務之後,以此擬定自己要設計的網頁的主題、結構、內容;蒐集並準備相關素材,然後在每節課開始向學生介紹本節課應達到的的教學目標及所要完成的任務,學生去完成階段性的工作任務。

2.教學模式:“教師演示——自學——指導”式教學模式。

其流程為:

創設情境——提出任務

自主學習——積極探索

幫助指導——完成任務

展示作品——交流評議

創設情景、提出任務:通過對典型的網頁作品的展示與回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明確提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

自主學習、積極探索:根據要完成的本節課的任務,選擇學習資源中相關的學習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從簡單的模仿開始,大膽進行探索實踐,通過多種渠道尋求問題的解決。

幫助指導、完成任務:對自主學習、探索問題解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及時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各種功能進行幫助、指導;鼓勵學生開展協作學習拓展思路,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向目標邁進。

展示作品、交流評議:選擇學生製作的具有代表性作品進行展示,由師生共同參與點評,對學生中體現出來的好的製作經驗和體會,給予肯定;對不足的地方提出指導性的意見,使學生的階段性的作品逐步趨於完善。

3.教學策略: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教師指導相結合。

三、教學手段:

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室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的播放、監控、反饋、討論、傳輸等功能完成教學任務。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15

一,説教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上網的基本操作的基礎上設立的高層次的學習任務,就是將所需要的網頁上的圖片、文字等材料下載到本計算機上的方法。然後再在word中對下載的圖片和文字進行組合,排版。這一課將綜合運用到WORD中所學的各種操作。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從網上下載圖片和文字的基本操作,學會把網頁上的一段文字保存到自己的計算機上。

2、培養學生從網上獲取信息,並能簡單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課外閲讀和蒐集的興趣,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重點:圖片和文字下載的基本操作。

難點:把下載的文字保存到本地計算機上的方法。

二,説教法和學法

針對本課操作性技能較強的特點,我採用了以啟發式教學、實驗法和評價促進法為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明確任務的前提下,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來解決實際碰到的困難,老師起到一個引路的作用,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練中學”,只有在反覆的練習中,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才能進一步深化。

三,説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所以在導入時,要儘量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

先播放《侏羅紀公園》中關於恐龍片斷的錄像,然後問:大家知道錄像上的是什麼動物嗎?因為學生在三年級語文課本上學過《恐龍》。老師接着問,同學們,我們在三年級曾學過一篇課文《恐龍》,你們能記得恐龍有哪些種類嗎?你想更多的瞭解恐龍嗎?你能做一個有關恐龍的電子小報,幫助現在的三年級同學來認識恐龍嗎?現在就請大家從網上先找出恐龍的圖片來,比一比,哪個同學找的多。

在這裏把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進行整合,通過錄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自主探索,合作解決

1、教學圖片的下載。

我們找到了那麼多的恐龍圖片,如何想辦法把它們保存到我們自己的計算機裏呢?

邊看書,邊操作。對學生不明白的地方先在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如果學生不能解決的共性問題,全班進行彙報解答。 教師強調關鍵點:指向,右擊。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剛保存的圖片找不到了,那麼教師在練習前要提醒學生注意保存的位置。要把自己的下載的圖片放在自己的文件夾內,養成良好的使用計算機的習慣。

2、教學文字的下載

文字的下載這一內容由於涉及到前面所學的word知識,主要用的是文字的複製和粘貼的方法,找出了已經學過知識與今天要學習的知識之間的聯繫了,這樣有利於學生教學重難點,老師只要告訴學生,請你們把有關恐龍的文字複製後粘到word就行,其它的工作,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去做。

讓學生自由討論,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比較本課與WORD的聯繫,突破教學難點。

3、利用掌握的操作完成任務。

把所學知識綜合的創造性應用是我們的目的。在學生掌握了完成任務的技能方法後,立即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這些知識,去完成老師開始提出的任務:作一份圖文並茂的電子作品向三年級同學介紹“恐龍”。任務有了,學生就要對下載保存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整理與組合,以完成自己的作品。

對於小組內做得好的,對整個小組都進行表揚,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強化學生集體主義榮譽感。當學生自己完成較為滿意的作品時,對學生恰如其分的鼓勵,並讓其作品得以展示,學生自己會有一種特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而同學們的稱讚,更可讓他們感受到信息課帶給他們的自信,培養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四,説小結

在國小信息技術教學中,更多的是培養學生操作能力。培養他們他們學習計算機的興趣。針對信息技術知識更新快的特點,要着重交給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用信息技術來幫助其它學科的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xinxi/w5kl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