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有關讀後感的作文彙總九篇

有關讀後感的作文彙總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讀後感的作文彙總九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夏令營中的較量》,記得初讀這篇文章時,是在十多年前我念國中時,當時讀完這篇文章後我就被深深的震撼了.十多年後的今晚,正值9.18紀念日,當我根據幼兒園的要求再次讀到這篇文章時,我思緒萬千,不禁對當前國內的教育體制,對當前國內孩子的素質進行了重新的審視.感慨頗多,下面略談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吧.

一、談談傳統的中國式教育

我個人認為要評論一國教育水平的高與低,優與劣,首先應該看其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是什麼?我個人認為當前國內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無非就是兩個字――“分數”!小升中、初升高、高升大學,哪一樣能離開“分數”.對於教師、家長、學生來説,什麼最重要,當然非“分數”莫屬啦!除了分數,別無他求.有了高分,你就是好學生,就能進到重點學校;有了高分,你就是好孩子,家長也就放了心;有了高分,老師考核的重點指標――“升學率”也就有了保障,有“高分數,高升學率”,老師的待遇等各方面也將得到質的提升,那不追求高分還追求什麼呢?但細想一下,為了高分,我們犧牲的卻是什麼呢?不言而喻.

二、談談當前中國的'孩子

近日,看到報紙上有這樣一篇報道:在南開大學召開的全國高校體育工作座談會上,教育部體育衞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第九界大運會組委會祕書長王登峯先生列舉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數字:在半個月前,王司長出席北京大學20xx級學生軍訓結業典禮時瞭解到,短短兩週軍訓期間,有近3500名學生累計看病超過6000人次,特別是第一週,暈倒者眾多.到底是什麼造就了當下這些孩子們風吹必倒的羸弱,成為人們稱的“軍訓中的玻璃人”的呢??社會、學校、家庭又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呢?引人深思.其實在中國的傳統教育中,儒家提倡的教育模式是以“六藝”為基礎課程的,分別為“禮、樂、射、御、書、數”,其中體能相關的就有兩項.古人尚知如此,那當今的現代教育如何呢?據我的瞭解,現在部分學校由於過分崇尚升學率,大幅減少體育課的課程,更有甚者,甚至直接把體育課改成別的課程,讓學生們整體埋頭讀書.為了追逐高分,家長們竟然對此也視而不見.這真是一大悲哀啊!此外,因計劃生育影響,當前國內家庭多為“421”式家庭,這也在一家程度上造成了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而其結果就是在助長孩子依賴性的同時,進一步減弱了孩子們的適應能力、抵抗力及耐受能力.使我們的孩子在綜合素質上遠遠落後於他國孩子.

綜上,我個人認為提倡素質教育已勢在必行了,並且必須是紮紮實實的落實,這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

其實要説國內現在沒有素質教育嗎?有,肯定是有,但是太少.但我很慶幸把孩子放到了諾貝爾搖籃,因為這裏就是國內少數幾家一直堅持素質教育的教育機構,因為在這裏有謝氏教育理念,因為這裏有一批深受謝氏教育思想影響的好老師.在這裏,我看到了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快樂的,健康的.所以作為家長,我也是放心的!

衷心的感謝各位為了孩子辛勤付出,為了改變中國式教育模式而堅持不懈的諾貝爾人!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泥泥是一位公主,可她沒有童話公主所擁有的一切:沒有金色的長髮、白皙的皮膚、美麗的面貌和動人的歌喉,父親早早去世、迷信的媽媽認為父親是被她“剋死”的,所以不許她叫自己“媽媽”,只能叫“阿姨”。這還不算什麼,媽媽還總是懲罰泥泥做家務,不許她參加自己再婚時的婚禮,硬拉着她陪自己賣假冒皮包……這個泥泥的親生媽媽簡直比童話裏的後媽還叫人可惡。但是泥泥憑着一顆善良的心,堅強的成長。最後實現了自己最大的願望。

讀完這本書,使我懂得了:不管在怎樣的環境裏,我們都應該有一顆善良的心、樂於助人的心。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學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堅強的'成長。當我們快樂時,不但自己快樂,也要把快樂播撒給別人。當我們面對放在自己面前的機會時也應該毫不猶豫地去爭取。總之,我們應該保持着一股快樂、積極向上的勁頭,健康快樂的成長,並且為實現自己的願望而努力。我相信最終我們的願望一定會實現的。。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這是這個學期馬原課上,我讀到的第二本書,與第一本《馬克思為什麼是對的》的風格確實有很大的區別,雖然都是將問題最後總結成一種高度,以全社會,或者是以人類的性格,社會的要求作為探求的對象,但是第一本書就像是一杯陳年老酒,在一個黃昏中,坐在大海邊大口喝着,而《愛的藝術》則給人一種在清晨靜靜坐在花園中,外面陽光明媚的感覺。

這本書要告訴讀者:感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這本書要説服讀者: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到達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潛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感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弗洛姆在這本書中提到的很多看法其實和我想的是一樣的,只但是我的想法平時更加幼稚一些,因為我覺得確實,愛到底是什麼,其實是一種潛力,是一種對你愛的人的職責心,是一種能夠愛別人,愛社會,愛生活,的潛力。從這一點來看,如果具備了愛人之心,具備了愛的潛力,那麼獲得感情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但是根據作者的觀點,社會上很多人對感情的三個錯誤看法

1、大多數人認為感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潛力愛的問題。因此對他們來説,關鍵是:我會被人愛嗎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愛為了到達這一目的,他們採取了各種途徑。男子通常採取的方法是在其社會地位所允許的範圍內,儘可能地去獲得名利和權力,而女子則是透過持續身段和服飾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歡採用的方式則是使自己具有文雅的舉止,搞笑的談吐,樂於助人,謙虛和謹慎。

其實這些舉止都是正常的,畢竟人的認知規律就是先從外在開始,然後隨着接觸的增加,而彼此互相瞭解,然後才能將自己內在的一面展現出來,所以我覺得如果是在現實中,衣着,舉止,談吐,是人們展示愛的潛力的一種手段,但也僅僅是一種手段了,如果一個男生,衣着糟蹋的走到你面前,談吐中髒話的次數可能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有多少,那這樣一個人即使內涵錦繡,性格謙虛,有着強烈的職責心以及高於他人的潛力,那麼他也不會吸引到他面前的人。

2、很多人認為在愛這件事上一無可學,他們認為愛的問題是一個對象問題,而不是潛力問題。他們認為愛本身十分簡單,困難在於找到愛的對象或被愛的對象。感情中最大的潛力是什麼,其實就像是弗洛姆所説,應當是給與,而不是獲得,為了自己愛的人去付出,去帶給她一種陽光,一種活力,這種給,才是感情中最完美的.一種因素之一。

當然給的目的有所不同,也決定了給予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從心裏出發的,那種人格成熟的給與,以後很多人想着,這種給與,時應有回報的,而這種回報是對方也就應給與我什麼,或者説是要給我以更多,但這種或許不叫感情,而是一種很幼稚的生意罷了。真正的感情的給與是一種,因為“我”富有活力,我能夠是一座大山,讓你登到山頂,去看看這個世界有個多麼的光明和完美,去感受這山峯是多麼的清爽,透過這種給,展示了我的力量。透過這種給,展示了我的這種完全的人格。在生活中,如果你的好朋友請你喝了一杯飲料,即使是小孩子都能感覺得到,他是對我好的,於是下一次他渴了的時候,我也邀請他喝一杯,我們是朋友。這種友愛,可能便是因為一方挨着另一方的行動喚起類另一方“給”的行為,不是報答,而是真心期望對方也能夠好好的,能夠和我一樣的開開心心的,口渴了也有飲料能夠喝,這種單純的行為,或許也是愛的一種表達。

當代文化是以購買慾以及互利互換的觀念為基礎。現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賞櫥窗,用現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他力所能及的物品。感情的產生往往是以權衡對方及本人的交換價值為前提,我想做一筆交易,那我既要思考從社會價值的角度出發,對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思考基於我的一目瞭然的實力以及潛在的實力,對方會不會看中我。在這筆交易中,如同購買地皮一樣,對方的有發展前途的潛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一個商業化佔統治地位以及把物質成功看得高於一切的文化中,事實上是沒有理由對下列事實抱有吃驚的態度: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關係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勞動力市場一樣的基本原則。但實際狀況中,總會有那種“看着她的笑臉,我不禁也笑出來的”狀況,原因並不是説什麼我被這種笑容感染了,而是我真的為他的這種小兒感到開心,而感到幸福,期望他多笑一笑,“快樂這麼你的快樂,幸福着你的幸福”與他分享着這個世界上的歡樂與憂愁。

作者提出的第三個錯誤是人們不瞭解“墮入情網”同“持久的愛”這兩者的區別。如果我們用fallinginlove和beinginlove這兩個英文搭配也許就能更清楚地區分這兩個概念。兩個相互陌生的人,當他和她突然決定拆除使他和她分隔的那堵高牆,相許對方,融為一體時,他倆相結合的一剎那就成為最幸福、最激動人心的經歷。這一經歷對那些沒有享受過感情的孤獨者來説就更顯完美和不可思議。這種男女之間突如其發的奇蹟般的親密之所以容易發生,往往是同異性的吸引力密切相關或者恰恰是由此而引起的。但這種類型的感情就其本質來説不可能持久。這兩個人雖然慢慢熟諳對方,但他倆之間的信任會越來越失去其奇蹟般的特點,一向到隔閡、失望和無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為止。當然一開始雙方都不會想到這點。事實是:人們往往把這種如痴如醉的入迷,瘋狂的愛戀看作是強烈感情的表現,而實際上這只是證明了這些男女過去是多麼地寂寞。

所以,當再也找不出一種行為或一項行動像感情那樣以如此巨大的期望開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敗而告終。如果是別的事,人們會想方設法找出失敗的原因,吸取教訓,以利再戰或者永遠洗手不幹。但因為人們不可能永遠放下感情,所以看起來只有一條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感情的挫折,找到原因並去探究感情的好處。這一段出現的時候,我在想許多讀者都會產生共鳴,到底時遇上了對的人,沒有抓住機會,還是在不正確的場合遇上了他,更或者是遇到了錯的人,這些問題從古至今,甚至到未來,都會被人們不停地討論下去,但是,我只是想説,無論如何,坦然的去看待給予,去付出,因為你會真的感覺到很快樂。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今天爸爸提議帶我去看電影了,因為我要過生日了,爸爸説最近新上映的丁丁歷險記很好看,丁丁歷險記演的是關於水手的故事,丁丁是一位自由記者,他的'小狗叫白雪,他們倆見到了一位大鬍子船長,他們又遇到了一位大壞蛋,大鬍子船長和大壞蛋為了很多年前遺留的一筆財富打了一打仗又打一丈,總之他們的仇就是解不開,最後大鬍子船長贏了,真好看還是3D的。

丁丁是個很勇敢的男子漢,因為他打敗了壞人,還幫助船長找到了寶藏。他還有一隻聰明的小狗叫白雪,白雪和丁丁一起幫助警察抓到了壞人。我要像丁丁一樣做個勇敢聰明的人。這真是個有趣的電影啊! 我喜歡主角丁丁,他很帥,而且既聰明又勇敢!他有一隻善解人意的小狗他叫白雪。劇中還有兩個搞笑的人物,他們是:“肚胖”和“肚棒”,好像是“雙胞胎”他們是糊塗的警察!還經常弄巧成拙。他們還有長長的鼻子、圓圓的鼻頭。劇中還有一個主要人物:阿道克船長,他是一個“酒鬼”,他是阿道克家族唯一的後代。還有一個壞蛋是:紅色拉克姆,他很惡毒。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我從小就愛看書,每天必看書。書給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快樂,在我孤單的時候它陪伴着我。黑夜,在我最孤單的時候也是它在默默伴隨着我,陪我度過一個又一個無眠之夜,所以我徹徹底底地成了書的忠實粉絲。每次出去的時候,都要帶回來幾本有趣的課外書,豈今為止,我家的書數量較多,在這麼多的課外讀物當中,最令我難忘的一本書是陽光姐姐寫的《單翼天使不孤單》。書中敍述了一位名叫張小偉的優秀學生,他是一個失去單翼,性格內向的小男孩。他的內心是一口永遠沒有底的深井,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他的心底始終暗藏着悲傷,孤獨、憂傷的他時常想起自己死去的父親。他盡力表現的很乖巧,確實想讓老師喜歡他,因為他要演飾自己揮之不去的悲傷,他渴望和睦,幸福。是班上新來的胡老師,讓他抹去、擦掉了自己的抑鬱,變得開朗起來,讓他覺得即使不顯得那麼乖巧,也能獲得別人的關心與愛護。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得知,自己的周圍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的“單翼天使”。他表面上很懂事、早熟,可這卻是他最虛偽最無奈的一面,漸漸的,張小偉知道,“單翼天使”只有互相“擁抱”才可以在天空中更好地飛翔。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地懂得了:不管自己是否是一位失去單翼的孩子,家和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好的港灣,永遠給我們數不盡的温暖。不要因為自己是“單翼天使”,從而感到深深的'自卑與傷感。因為在生活中,有許多人在默默地關心、支持着你;有人一直在做你心中的“太陽花”,給你希望與自信,讓你去追尋、實現理想;有人在向你伸出最温暖的臂膀。等待着你的是美好的明天……正因如此,我們才更要展現自己最陽光、無瑕的一面,與周圍的夥伴更好地相處在一起。讓自己與他們緊緊擁抱在一起,更好地飛翔,去尋找屬於自己的一片快樂的藍天……

也許你失去了一段美好、珍貴的父愛或母愛,但上天總會送一段新的愛來作為補償還給你,請不要拒絕,因為這是你和你的家人,撫平傷口的一劑良藥。你們將永遠地幸福並快樂下去,試着讓自己接受另一隻新的翅膀,或許剛開始將飛得不怎麼好,但只要堅信自己能行,相信時間會讓一切永遠的美好下去......

真誠地祝願大家永遠地幸福且快樂下去,與夥伴們在屬於自己的天穹中自由自在地翱翔 。直至飛向天空的最高點,讓別人看到現在的你是最優秀最美好的!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在林語堂的閒談散文中,我們讀到了自我,從他的漫不經心,語而不論和厚實平易的閒談中,我們看到很高的知識文化含量、超越的觀念、過人的智慧以及較為恬淡的心境、閒情逸致的濃濃的生活趣味,融成了林語堂閒談散文的整體風貌。

林語堂為文一生,獨尊“閒談體”,一個“閒”字標榜了它的.情調,一個“談”字表明瞭它與讀者的關係,與20世紀中國文學中另外兩類文體即啟蒙式與自語式鼎足而立。林語堂也許算不上特別偉大,但他在百年文學史上獨具一格,而獨特本身就是一種貢獻,不可重複本身就有一種永久的生命力。

林語堂的閒談散文內容豐富,識見卓著、極見靈氣,才氣橫流、心態平正、語言優美,如一桌滿漢全席可令人盡情欣賞和品味。越是到了人生的中年和晚年,這種文體越是受到歡迎,因為它包含了人生成熟的智慧,那是看透一切表面的浮華,領悟到生命的真諦之後,產生的一種自信、雍容、平淡和寧靜的心情。在這方面,林語堂圓熟的閒談散文會給人教益良多,也會令人終生受益的。

最後,筆者引用美國波士頓西門斯學院圖書館學專家安德森對林語堂有一段這樣的讚詞作結:“他一身融匯了東西的智慧。只要將他的著作讀上數頁,誰也會覺得與高人雅士相接,智者之言,親切有味。其思想合理中節,謙虛而寬容,開朗而友善,熱情而明智。其風度,其氣質,古之仁人,不能過也。其寫作著述,機智而優美,巧慧而閒適,不論涉及人生哪方面,莫不如此。於人生則因林見樹,由大識小,辨別重輕,洞悉本末。若尋一詞足以形容林氏,只有‘學養”一詞。若謂文化人中之龍鳳,林氏當之無愧也。”

筆者很清楚、很明白,用自己侷限去讀林語堂閒談散文的豐富,很難“論”出他的千姿百態。僅僅想從“我”的冰山一角,道出一點寒,讀出千萬個林語堂中的“我”那獨有的一個。

讀是體驗,感是收穫,思是觸動,悟才是智慧的果子。用感性去讀,用理性去感,用智慧去悟,想必這樣讀林語堂才會通達,也應該是最閒適不過的。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我們大多數人都習慣於有爸爸有媽媽的生活,對於在單親家庭中孩子的生活並不熟悉。或許我們同學了5年,都不知道身邊的好友來自單親家庭。黃蓓佳阿姨的這本書中,對於景物、背景的描寫特別出彩,用了很多優美的詞藻,讓我感覺身臨其境。一些我不認識的字還特請字典幫忙,捧着這本書閲讀,感覺時間過得很快,不經意間一天就過去了。也許是我太着迷了吧。媽媽還説我會情不自禁的把書中的好句子讀出來,我好像並不記得有讀過呀?看來這都是因為投入。這本書中出現的人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問題。黃蓓佳阿姨都抓住了他們的典型特點來寫。主人公趙安迪是個內向,靦腆的'國小五年級學生。

口拙心慈,爸爸不幸去世,他選擇跟只在照片上見過面的媽媽一起生活,使他更加沉默寡言,也更加敏感、懂事。他像一個小大人似的默默地料理着自己的事情,甚至很大氣很男子氣的保護柔弱的媽媽。這個小弟弟,沒有自艾自怨,也沒有撒嬌、任性,就這樣出現在媽媽的生活裏,不遠不近,不亢不卑。

憑着那份天性,和媽媽彼此靠近、彼此温暖、彼此支撐、彼此照顧,那種微妙的、不可抗拒的骨肉親情把他們緊緊的連在一起。弟弟的媽媽舒一眉,漂亮、修長,氣質不凡,身上散發着好聞的橙花的香水味,猶如她優雅的氣質、平靜的表情,總是幽幽的,淡淡的。但我不得不承認她是一位純真、勇敢的媽媽,她雖不大會照顧弟弟,卻十分尊重弟弟,從不過分絮叨、干涉、指責弟弟。遇到問題,最多皺皺眉頭,心平氣和地提出異議和建議。她承認自己脆弱,能真誠的向弟弟表示歉意,並表示要努力做得好些。她的確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媽媽。

外婆,一個慈祥、充滿愛心、做事利落又不辭辛苦的老太太,她毫無條件、滿心歡喜地接受了弟弟,並把他當成心肝寶貝。可兒,活脱脱一個機靈鬼,伶俐蟲,愛嚼口香糖,愛塗畫博客。父母離婚,她選擇有錢的父親,用她媽媽的話説,現在的孩子全是商品社會裏滾大的白眼狼;用外婆的話説,可兒不是省油的燈,可兒後來和繼母鬧翻,又回到媽媽身邊。高個子、有着兩張臉的李輕鬆,在這本小説中,他是我最瞧不起的人。

人前一套人後一套,虛偽,他這種人身為人師,真是敗壞師德。不過,媽媽説,現實生活中還真有這樣的人呢,還不少呢,將來等我長大了,一定要遠離這樣的小人。能幹、勤快、聰明的江東平,雖然他做着很普通的工作,但總能很漂亮的幫弟弟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着實讓人佩服他的聰明才智。啃指甲的張小晨,在江東平的幫助之下,終於改掉了他的壞毛病。生活中,總有不盡人如意的事情發生,我們應該學着向弟弟、可兒那樣勇敢的去面對它,解決它,逃避是膽小鬼做得事情。讀書真是件美好的事,讓我盡情的投入其中。

讀後感的作文 篇8

放下《笑貓日記—那個黑色的下午》這本書,不禁熱淚盈眶,是無聲的大愛感觸了我;是永遠一起的信念感動了我;是無私奉獻的精神感染了我。心中一直迴盪着一首曲子:無論你在哪裏,我都要找到你,手拉着手,生死不離……

你們還記得嗎?20xx年5月12日下午2:28分,一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這場驚動世界的大地震,讓這個黑色的下午,永遠停在了笑貓的記憶中,“親愛的虎皮貓,親愛的孩子們,親愛的爺爺奶奶、黑旋風、阿黃和阿黑,你們在哪裏?”在慘白的陽光下,笑貓走過一片又一片廢墟,踏上了艱難的找尋之路“無論你們在哪裏,我都一定要找到你們,生死不離!”雖然無數人在這裏喪命,但是笑貓一起憑着堅定的信念,找到了震散了的家人,並救了馬小跳的爺爺和許多人,可地震的傷害不只一點點,大白鵝為了救爺爺餓死了,黑旋風又下落不明。可我相信,他們會活下來,因為,他們有愛。

我還記得,這本書的.第二章:那是一位母親,她在無比黑暗的廢墟下,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撐着即將要倒下的房屋,緊緊地抱住自己的孩子,為孩子騰出了空間,當救生員找到她時,她已經死去了,臉上掛着欣慰的笑容,孩子安然無恙地躺在媽媽的懷中,甜甜的睡着,當救生員抱出孩子時,發現了孩子的脖子上掛着一部手機,手機上有一條正在顯示的短信,是那位死去的母親留下的,寫着讓人襟然淚下的一句話:“親愛的孩子,如果你能活下來,一定要記住,我愛你!”救生員被感染了,他們放下孩子,深深地向那位偉大的母親,鞠了一躬。這是一種不能用言語而表達的那種偉大而無私的母愛,正是如此,這是地震沒有摧毀的東西——母愛 讀到這,我深切的體會到那位母親對孩子的愛,其實,我們的媽媽也很愛我們,她們雖然不會這樣的驚天動地,但她們的愛會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中顯露出來。

嘮叨——似乎是每個媽媽的標誌,但這也是她們對我們愛的表現。我的媽媽也是如此,從早上的“快起牀,去洗刷,好好刷牙,來吃飯,洗手”到上午的“快做作業”,再到中午媽媽的一聲令下:“來吃飯,拿筷子,端飯”,還有晚上:“該睡覺了!”處處透露着媽媽對我們的愛、關心。

母愛是迷惘時苦口婆心的規勸;母愛是遠行時一聲殷切的叮嚀;母愛是孤苦無助時慈祥的微笑,我想我很久以後,都會記住,我愛您!

讀後感的作文 篇9

瘦子與胖子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他們倆人去森林裏散步,忽然,一頭棕熊張牙舞爪地向他們跑來,瘦子身體靈巧,很快就爬上樹,而胖子就沒那麼靈巧了,他在樹下叫着,讓瘦子幫自己一把,可瘦子根本就不理他,但最後胖子裝假死,騙過了棕熊,僥倖逃生的胖子很憤怒地離開了瘦子。相信看過這篇故事的人,都痛恨那個瘦子,背叛朋友,這樣的人真可惡。

沒錯,輕視友情的人,確實不是好人,我們看不起這樣的人。你哪怕真是一無所有,但你有一個知心的朋友,那比什麼都好。故事中的瘦子,一個自私的人,他從來沒有真正的朋友,就算有,他也很快就會失去,因為他沒有真心的對誰好。我有一個好朋友,有三年之久的友誼,我們在一起常説知心話,每當我向她訴苦時,她總是安慰我,再告訴我的不對。我們在一起,有時也吵嘴,但最多三天又和好了,有這麼好的友誼,每當想起,我的心都曖曖的'。朋友,就是與你患難與共的人,就是在你困難的時候幫你的人,就是常常告誡你的人。同學們請珍惜你們的友誼吧,因為這是千金難買的寶貝呀!

標籤: 讀後感 九篇 彙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dr4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