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材 >

《狐狸和烏鴉》教材分析

《狐狸和烏鴉》教材分析

《狐狸和烏鴉》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三冊的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隻狡猾的狐狸用奉承話騙取烏鴉一片肉的故事。其中課文第四至第八段講狐狸騙取肉的經過是重點,理解狡猾的狐狸為得到烏鴉叼着的肉,連施三計是課文的難點。抓住描寫狐狸和烏鴉的神態、語言、動作的詞,加深對語言文字內涵的理解,從而領悟道理是突破本文重點、難點的關鍵。另外,課文結尾直截了當地寫狐狸叼起肉回到了洞裏,這實際就是留給教者和學者的一個自由馳騁的天地,根據文章的特點,在教學設計上就要進行巧妙引導,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

《狐狸和烏鴉》教材分析

設計理念

1、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讓學生在自主閲讀中整體感知,自我感悟,形成語感,陶冶情操,自主發展,應是閲讀教學的根本。

2、營造開放的語文教學環境,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充分尊重學生的體驗和感受,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張揚個性,啟迪思維,激發創造潛能。

設計思路和特點

1、注意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倡導新的學習方式。

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作為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者,就必須立足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使學生逐漸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能夠不惟書,不惟上,不惟師,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成為一個獨特的自我。在設計本教學案例時,牢牢確立正確的學生觀,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尊重每個學生的發展潛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説、去做、去演,引導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去表現自我。把教學的過程變革為學生主動參與、相互合作、師(生)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實現教學重心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移,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移。

2、注意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這是學生髮展的根本後勁。語文課堂不應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應充滿鮮活生命力,因為學生作為活生生的個體,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知識底子、自己的生活積累,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會使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多邊性和複雜性。加之新課程標準減少了知識點,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留出了更多的空間,所以,預設的教學目標 在課堂上也要納入很多彈性靈活的成分。本教學設計試圖在活動化的教學時空裏,讓學生學習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融化教材,又能超越教材,給師生營造開放的課堂環境,提供激發靈感、即興創造、超越預設目標的空間。通過想像當時情景,深入理解角色思想,體會不同的情感;通過表演故事,續編故事,放飛學生的思想,任他們在自由創造的廣闊天地裏振翅翱翔,盡顯風采。

3、注意以讀為主的訓練主線,培養和發展學生語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閲讀教學應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閲讀、探究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閲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和獨立性,教師則是學生閲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因此,以讀為主是本教學設計所體現的又一要點。堅持以讀為主線,在教學中採取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思考,並在小組交流、師生互動、合作學習中動口、動腦、動情地去學習朗讀、默讀,引導學生在自主閲讀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語感,同時受到情感的薰陶。

教學目標

1、抓住狐狸説的三次話,體會狐狸是怎樣騙到肉的,烏鴉是怎樣上當的,從而悟出喜歡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

2、在理解寓言的基礎上,能對寓言或寓言中感興趣的人物談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樂於與人交流。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狐狸和烏鴉頭飾。

2、蒐集有關狐狸和烏鴉的信息資料。

教學設計流程

一、故事導入 ,揭題激趣。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然後再輔以多媒體課件,老師用富有感情的語氣講述故事(課文內容)。

聽完故事後,問:你聽懂了些什麼?有什麼問題想問嗎?引導學生對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故事和直觀、形象的課件演示創設了輕鬆、愉悦的課堂教學氛圍,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識規律,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充分展開創造了鮮活的空間,將學生自然地帶入了學習情境,課伊始,趣已生。同時,從學生的自由質疑中得到了信息的反饋,便於適時調整已定的教學流程,體現了教為學服務的宗旨。]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不通、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喜歡的地方要帶上自己的情感,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丟字。

(教學提示:自讀時要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高聲讀、小聲讀、默讀、與同伴齊讀等都可以。)

[設計意圖:自主化的讀書方式,照顧了不同閲讀發展水平的學生的學習要求。]

2、瞭解初讀效果。通過認讀生字卡片和指名讀、師生評讀、集體誦讀等多種形式瞭解自讀效果。

(教學提示:這一環節中,主要在於能使學生將生字讀得準確,將課文讀得通順,重點放在師生共同評讀上,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感。)

三、研讀重點,探究感悟。

(教學提示:本環節,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關鍵,以狐狸説的`三次話為線索,抓住狐狸和烏鴉的神態、語言、動作的詞,通過各種形式的讀,逐步去感受人物的內心活動,從而悟出喜歡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

1、學生自由讀4至8自然段並劃出狐狸説的話。

2、指名一個學生當狐狸,把三句話讀給大家聽。

(教學提示:這一教學環節中,只要求學生把三句話讀出來,而對怎樣讀沒有做具體的要求,因此,學生在讀時對語調的把握比較平淡。這裏,老師要相機發問:狐狸這樣説,能得到烏鴉口中的肉嗎?促使學生深入研讀狐狸所説的三句話。)

[設計意圖:狐狸這樣説,能得到烏鴉口中的肉嗎?看似簡單的一個問題,卻可以達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學生在這一問題的驅動下,自然會去仔細琢磨狐狸説三句話時的不同心理,從而將學習活動變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3、研讀第一句話。

多媒體打出:

您好,親愛的烏鴉!

⑴讀要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來理解,然後在理解的基礎上讀。通過以下兩個問題幫助理解:

a.應該怎樣讀狐狸的話?找出書上的提示。(學生在書中勾劃出:想了想、笑着。)

b.狐狸想了想,究竟想了些什麼?又為什麼要笑着説?

(教學提示一:要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抓住狐狸的動作、神態來探究其心理;教學提示二:引導學生能讀出語味,讀出狐狸在問候時尊敬而又假惺惺的語氣,讀出狐狸饞得直流口水的味道。)

⑵想烏鴉有什麼反應?為什麼不做聲,它可能怎麼想?

(教學提示: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像,能説多少就讓學生説多少。)

4、研讀第二句話。

多媒體打出:

親愛的烏鴉,您的孩子好嗎?

⑴讀讓學生自己先小聲讀讀,看看怎樣讀效果比較好。

(教學提示:要引導學生通過反覆的讀和比較,體會到要讀出親切、關愛的語氣,讀音應略高於第一次。)

⑵想烏鴉有什麼反應?你怎麼看出烏鴉有點動心了?

(教學提示:要提醒學生抓烏鴉的動作看了狐狸一眼來進行合理想像。)

5、研讀第三句話。

多媒體打出:

親愛的烏鴉,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來,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誰都愛聽您唱歌。您唱幾句吧!

⑴讀先小組讀議,然後讓學生扮演狐狸和烏鴉分角色讀。

⑵想烏鴉此時的反應怎樣?(教學提示:引導理解得意極了。)狐狸叼起肉回到洞裏後,烏鴉會想些什麼?

⑶教師演示課件:比較麻雀和烏鴉的羽毛,聽一聽烏鴉的叫聲。(教學提示:引導體會狐狸的用心。)

⑷小組交流評議。

⑸彙報。

(教學提示:小組讀議和交流評議時要讓組內的每個學生都試着讀一讀、説一説,交流各自的體會和想法,然後推選比較好的在全班讀一讀、説一説。)

[設計意圖:在讀中想,在讀中悟,是本節課的重要目標之一。在研讀重點內容時通過指讀、自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演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自我感悟,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陶冶情操,在讀中積累語言。同時,營造開放的教學環境,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看、去想、去説、去演,把教學的過程變革為學生主動參與、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實現教學重心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移,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移。]

四、表演遷移,開發潛能。

1、學生自主推薦,自己找合作伙伴帶頭飾表演。可以根據課文主要內容自由想像,並加入一些動作、表情。

2、評議。引導學生説説好在哪裏,不好的地方可以怎麼改。

(教學提示: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給提供一個創新的機會,展示他們的理解力、想像力、表演才能以及協作能力,開發學生的潛能。)

五、總結明理,擴展延伸。

1、引導總結。學生默讀全文,也可以多讀讀自己感興趣的段落,一邊讀一邊想:學了這個寓言,你有什麼收穫或想法,讀後在小組議一議。

2、小組彙報交流。

(教學提示:談收穫時,可以是悟出的道理,也可以談談對烏鴉和狡猾的看法。對學生回答中出現的獨到見解,老師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多鼓勵。)

3、擴展閲讀。

讓學生互相交流課前蒐集到的有關狐狸和烏鴉的信息,老師也提供自己所蒐集到的資料。

4、續編故事。

以狐狸叼起肉,鑽進洞裏去了為開頭續編故事;或以烏鴉再次見到狐狸為題續編故事;也可以編出自己的關於狐狸和烏鴉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標籤: 烏鴉 狐狸 教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cai/3krpp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