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經典歷史典故20篇

經典歷史典故20篇

經典歷史典故 篇1

歷史典故故事1:甘拜下風的典故

經典歷史典故20篇

原句為“敢在下風”。《左傳·僖公十五年》中記載,春秋時期,晉獻公死後,秦穆公將晉公子夷吾送回國做了國君,即晉惠公。晉惠公以前曾答應過秦穆公,要把黃河環曲南面的五座城池送給秦國。

但晉惠公執政後卻沒有遵守諾言。晉國發生饑荒時,秦穆公曾送糧食給晉國,可後來秦國發生饑荒時,晉惠公卻關閉了兩國的糧食貿易市場。

秦穆公決定攻打晉國,面對強大的秦軍,剛愎自用的晉惠公反而主動下戰書。開戰之時,本就對這場自取滅亡之戰極度不滿的晉國大臣們不但袖手旁觀,而後又處處解救秦穆公於危難之時,直到秦軍俘虜了晉惠公。獲勝的秦穆公表示不殺晉侯。

晉國大臣們紛紛叩頭下拜説:“賢君腳踏后土,頭頂皇天,皇天后土都聽到你的話,我們也敢於在下風頭證實聽到你在上風頭的`講話呀。”“敢在下風”日後便演變為“甘拜下風”。

歷史典故故事2:覆水難收的典故

《拾遺記》中記載,姜太公隱居時,家境窘困。妻子馬氏不願與他共同生活,任憑姜太公如何挽留卻兀自離去。

後來,姜太后在周文王的重用下,聯合各路諸侯攻滅商朝,建起了西周王朝,馬氏見其登臨高位執掌重權,請求重新恢復夫妻關係。

姜太公令人將壺中水全部倒在地下,而後讓馬氏收起,馬氏急忙趴地取水卻只能收到星點泥漿,姜太公此時冷冷説道:“你已離我而去就不能複合,好比這倒在地上的水再難收回。”《漢書·朱買臣傳》也記載了朱買臣與其妻的類似故事。

歷史典故故事3:赴湯蹈火的典故

語出《東漢·晁錯傳》。劉啟繼位稱作漢景帝后,經常聽從“智囊”晁錯的意見。晁錯主張中央集權,鞏固邊防,重農粟的政策,並在一篇奏章中具體提出鼓勵將士保衞邊疆,能打勝仗或堅守不退的就升級,攻破敵人城池或陣地的就獎賞,這樣才能使將士們“冒着敵人的利箭和石炮,甘願奔向滾湯烈火,奮不顧身去拼命”。原句中的“赴湯火”日後漸擴充、演化為“赴湯蹈火”。

歷史典故故事4:扶搖直上的典故

《莊子·逍遙遊》中引用《齊諧》的記述:“鵬遷往南海時,水花被激起三千里高,它的翅膀拍打着颶風上升到九萬里高,它的背如同泰山般大,兩翅如同懸掛在天邊的雲彩,揹負青天乘着六月大風飛向南海。”莊子通過這般描述,主要表現無往而不利的精神境界。

歷史典故故事5:奉公守法的典故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載,趙國大將趙奢原本是個收税小官,某次他來到平原君趙勝家收取田税,管家仗勢欺人,拒付税款,趙奢依照法令殺掉了他。

趙勝聞後怒氣沖天,定要其以命償命,趙奢找上門誠懇地説道:“您是趙國棟樑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應該遵守國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而現在您的管家卻倚仗權勢公然違反國家法令。

如果百姓都拒不付税,那麼天下還會太平嗎?國家還會富強嗎?到那時候,您還會有現在這樣顯赫的地位?若是您能奉公守法,百姓定會以此為榜樣,那樣天下就會穩定,國家就會富強,您怎麼能輕視呢?”趙勝聽後慚愧萬分,當場拜服。

經典歷史典故 篇2

期期艾艾

【出處】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史記·張丞相列傳》鄧艾口吃,語稱艾艾。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言語》

【解釋】形容口吃的人吐辭重複,説話不流利。

【用法】作謂語、狀語;形容口吃

【結構】聯合式

【相近詞】支支吾吾

【相反詞】油嘴滑舌

【同韻詞】猛志常在、飛土逐害、布衣韋帶、優勝劣汰、沉着痛快、意出言外、赤誠相待、吃糠咽菜、萬般無奈、胡孫入袋、......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漢朝初年,汾陽侯周昌跟隨劉邦打天下,劉邦寵愛戚姬,想廢太子立戚姬生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周昌不顧個人安危上殿晉見,結結巴巴不知説什麼為好,就是阻止劉邦廢太子。劉邦非常感動,再也不提廢太子之事

經典歷史典故 篇3

“從善如流”指聽從好的、正確的意見,就像流水向下那樣迅速、自然。

鄭國是春秋時的小國。它為了防禦楚國,和晉國簽訂了盟約。結盟的第二年,楚國即發兵進犯鄭國。晉軍有約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與楚軍相遇,楚軍不戰而退。晉將趙同等人主張乘機攻佔楚國的`蔡地。他們催請欒書元帥下令行動,但“中軍佐”知莊子不讓欒書元帥發兵,説:“楚軍已撤,鄭國轉危為安,我們就不該進攻楚國。”欒書元帥覺得有理,毅然命令大軍撤回晉國。

對此,《左傳》稱讚欒書的舉動是“從善如流宜哉”!

從善如流典故:

晉欒書侵蔡,遂侵楚,獲申驪。楚師之還也,晉侵沈,獲沈子揖初,從知、範、韓也。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詩》曰:‘愷悌君子,遐不作人。’求善也夫!作人,斯有功績矣。”是行也,鄭伯將會晉師,門於許東門,大獲焉。聲伯如莒,逆也。

鄭國是春秋時的小國。它為了防禦楚國,和晉國簽訂了盟約。結盟的第二年,楚國即發兵進犯鄭國。晉軍有約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與楚軍相遇,楚軍不戰而退。晉將趙同等人主張乘機攻佔楚國的蔡地。他們催請欒書元帥下令行動,但“中軍佐”知莊子不讓欒書元帥發兵,説:“楚軍已撤,鄭國轉危為安,我們就不該進攻楚國。”欒書元帥覺得有理,毅然命令大軍撤回晉國。對此,《左傳》稱讚欒書的舉動是“從善如流宜哉”!

經典歷史典故 篇4

【出處】(漢代)劉向《説苑·談叢》。

【釋義】憂:憂慮;樂:享樂。憂慮在天下人之先,安樂在天下人之後。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後。

【歷史典故】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一生功績卓著,成績斐然,做了很多為民眾所稱頌的好事,深受百姓的愛戴。他重視教育,無論到哪裏為官,他都十分熱心興辦學校,培養人才。

一次,他的朋友滕子京被貶到嶽州當官。此處有一名勝,叫嶽陽樓,始建於唐朝,到了宋代已經破敗不堪了。滕子京到達此處後,重新修復了嶽陽樓,范仲淹受他所託寫了一篇《嶽陽樓記》來記頌這件事。

范仲淹在文章中寫道:“我曾經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們的'表現與被貶官的人和失意的文人的態度不同,是什麼原因呢?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裏做高官就為百姓擔憂,不在朝廷上做官就為君主擔憂。這樣看來是在朝廷做官也擔憂,不在朝廷做官也擔憂。既然這樣,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説:‘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後才快樂。’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成長心語】

范仲淹年寫《嶽陽樓記》時已經58歲,被貶謫多次。不管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他始終都沒有懈怠“以天下為己任”的人生使命。現在有太多的人,他們的關注點總是集中在個人利益上,忘記了自己是國家的公民,忘記了對於國家應該有那種關切之情。顧憲成的名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是一個口號,更應該成為我們真正實踐的目標。胸懷天下的大氣,“先憂後樂”的悲憫之心,是我們應該具備的。

經典歷史典故 篇5

七夕與乞巧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始於漢朝,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牛郎織女的傳説使其成為極具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節日產生了婦女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陳列花果、女紅等習俗,並遠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

那為什麼現代這麼多人都會認為“七夕”是紀念牛郎和織女愛情故事的“情人節,而不是向織女乞巧的“乞巧節”呢?最大的原因是近年來因受外來文化影響,洋節逐漸流行中國,媒體炒作,七夕節在當代慢慢地演變成“中國情人節”。

“七夕”的由來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着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

“七夕”又是一種數字崇拜現象,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數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日。“七”又是算盤每列的珠數,浪漫而又嚴謹。“七”與“妻”同音,於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與女人相關的節日。

七夕別稱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

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粧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

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

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因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之。

穿針節: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乞巧

七夕的重頭戲主要在女孩的身上!在傳説中,織女的手藝極巧,能織出雲彩一般美麗的天衣。為了使自己也能擁有織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間,遂發展出了一種“乞巧”的習俗。乞巧用的針就分雙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七夕晚上,手拿絲線,對着月光穿針,看誰先穿過就是“得巧”。另一種丟針卜巧的方法,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陽下爆曬,過了一段時間後,空間中的塵土就會在水面上結成一層薄膜。這時把針丟在水裏,有了薄膜的支撐,針會浮在水面上。再看看水中呈現的針影,如果成為雲彩、花朵、鳥獸之形,就是得巧。反之,若呈現細如線、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

有《乞巧歌》曰:“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孃千百歲,乞我姐妹千萬年。”

七夕藴涵的中國愛情文化

牽牛織女的愛情傳説是一個永恆的.悲劇——“河廣尚可越,怨此漢無樑”,“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用西方的語言是“永生的詛咒”。七夕的愛情傳説,最初只是一個離散情人悽苦的忌日,為人嗟歎諱言。縱使後世美好心願的彌補,也難改這個傳説天然而來的悲情。牽牛織女臨水而立,盈盈相顧,一顧三千年。不過,也許悲劇更能讓人懂得珍惜。這個發生在天上人間的久遠故事,告訴着幾千年的人們關於愛戀、思念和別離;在每年的這個日子裏,不論是磐石蒲葦的堅韌夫妻,還是情竇初開的青澀戀人,希望都能一起仰望星空,天河如練,長空如水,我們再口耳相傳那三千年的聚散思戀,同時思索,什麼是愛情,什麼是我們自己的愛情。

愛情是什麼?我不知道。我知道我遇到了他。

曬書

夏季特有的炎熱陽光,促成了一項七夕的習俗——曬書、曬衣。

現代的科學報告指出,日光中所含的紫外線,的確具有殺菌的效果。歷史上關於文人曬書、曬衣的習俗有則有趣的小故事。

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幹什麼,他説:“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乞巧之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記載最早見於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荊楚歲時記》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家人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有:“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説:“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台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乞巧之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説:“”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清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説:“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經典歷史典故 篇6

單騎救主

新野一戰,劉備以少勝多打敗曹操,曹操引五十萬大宮前來報仇。劉備的三千人馬走到當陽縣,突然被曹兵截住,戰到天明才擺脱曹兵的追趕,護衞劉備家小的趙雲發現不見了劉備,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騎,又殺回亂軍中尋找。

趙雲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在一截斷牆後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糜夫人説:見到將軍阿斗有救了,我死而無恨!説完,趁趙雲不注意跳井身亡。這時曹兵向這邊殺來,趙雲含淚推倒土牆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衝。曹將殺來,戰三回合,被趙雲殺死。沒走多遠,又碰上曹將張鎘,戰十餘回合,趙雲奪路而走,不料連人帶馬落入陷井。張鎘挺槍來刺,忽然趙雲的馬平空一路,跳出陷井,張鎘嚇得一個勁後退。趙雲力戰眾將,威武勇猛。

正在山上觀戰的曹操見趙雲勢不可擋,傳令一定要活捉。趙雲利用這個機會衝出包圍,終於將阿斗交給了劉

欲擒故縱

欲擒故縱的意思:擒:捉;縱:放。故意先放開他,使他放鬆戒備,充分暴露,然後再把他捉住。欲擒故縱是兵法三十六計的第十六計。

原文為:“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鬥志,散而後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譯義:逼迫敵人無路可走,它就會反撲;讓它逃跑則可減弱敵人的氣勢。追擊時,跟蹤敵人不要過於逼迫它,以消耗它的體力,瓦解它的鬥志,待敵人士氣沮喪、潰不成軍,再捕捉它,就可以避免流血。按照《易經·需》卦的原理,待敵人心理上完全失敗而信服我,就能贏得光明的戰爭結局。有同名電影《欲擒故縱》。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回:“大人這裏還不要就答應他,放出一個欲擒故縱的手段,然後許其成事。”

欲擒故縱中的“擒”和“縱”,是一對矛盾。上,“擒”,是目的.,“縱”,是方法。古人有“窮寇莫追”的説法。實際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樣去追。把敵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撲。不如暫時放鬆一步,使敵人喪失警惕,鬥志鬆懈,然後再伺機而動,殲滅敵人。

諸葛亮七擒孟獲,就是軍事史上一個“欲擒故縱”的絕妙戰例。蜀漢建立之後,定下北伐大計。當時西南夷酋長孟獲率十萬大軍侵犯蜀國。諸葛亮為了解決北伐的後顧之憂,親自率兵先平孟獲。蜀軍主力到達瀘水(今金沙江)附近,誘敵出戰,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獲被誘入伏擊圈內,兵敗被擒。

按説,擒拿敵軍主帥的目的已經達到,敵軍一時也不會有很強戰鬥力了,乘勝追擊,自可大破敵軍。但是諸葛亮考慮到孟獲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響很大,如果讓他心悦誠服,主動請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穩定。不然的話,南方夷各個部落仍不會停止侵擾,後方難以安定。諸葛亮決定對孟獲採取“攻心”戰,斷然釋放孟獲。孟獲表示下次定能擊敗你,諸葛亮笑而不答。孟獲回營,拖走所有船隻,據守瀘水南岸,阻止蜀軍渡河。諸葛亮乘敵不備,從敵人不設防的下流偷渡過河,並襲擊了孟獲的糧倉。孟獲暴怒,要嚴懲將士,激起將士的反抗,於是相約投降,趁孟獲不備,將孟獲綁赴蜀營。諸葛亮見孟獲仍不服,再次釋放。以後孟獲又施了許多計策,都被諸葛亮識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釋放。最後一次,諸葛亮火燒孟獲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獲。終於感動了孟獲,他真誠地感謝諸葛亮七次不殺之恩,誓不再反。從此,蜀國西南安定,諸葛亮才得以舉兵北伐。

兩晉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圖謀反篡位。晉朝名將石勒聞訊後,打算消滅王浚的部隊。王浚勢力強大,石勒恐一時難以取勝。他決定採用“欲擒故縱”之計,麻痺王浚,他派門客王子春帶了大量珍珠寶物,敬獻王浚。並寫信向王浚表示擁戴他為天子。信中説,現在社稷衰敗,中原無主,只有你威震,有資格稱帝。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説得王浚心裏喜滋滋的,信以為真。正在這時,王浚有個部下名叫遊統的,伺機謀叛王浚。遊統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卻殺了遊統,將遊統首級送給王浚。這一着,使王浚對石勒絕對放心了。公元314年,石勒探聽到幽州遭受水災,老百姓沒有糧食,王浚不顧百姓生死,苛捐雜税,有增無減,民怨沸騰,軍心浮動。石勒親自率領部隊攻打幽州。這年4月,石勒的部隊到了幽州城,王浚還矇在鼓裏,以為石勒來擁戴他稱帝,根本沒有準備應戰。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將士捉拿時,才如夢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縱”之計,身首異處,美夢成了泡影。

孺子可教

【成語】:孺子可教

【拼音】:rú zǐ kě jiào

【解釋】:孺子:小孩子。指年輕人可培養。

【成語故事】:

“孺子可教”這則成語的孺子是小孩子;教是教誨。這小孩子是可以教誨的,後形容年輕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這個成語來源於《史記。留侯世家》,父去裏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

張良,字子房。他原是韓國的公子,姓姬,後來因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隱匿,才改名為張良。

有一天,張良來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橋上散步,在橋上遇到一個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那老人的一隻鞋掉在橋下,看到張良走來,便叫道:“喂!小夥子!你替我去把鞋揀起來!”

張良心中很不痛快,但他看到對方年紀很老,便下橋把鞋撿了起來。那老人見了,又對張良説:“來!給我穿上!”

張良很不高興,但轉念想到鞋都拾起來,又何必計較,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謝的話也沒説,轉身走了。

張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想這老人一定很有來歷,果然,那老人走了裏把路,返身回來,説:“你這小夥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後的早上,請到橋上來見我。”張良聽了,連忙答應。

第五天早上,張良趕到橋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氣地説;“跟老人約會,應該早點來。再過五天,早些來見我!”

又過了五天,張良起了個早,趕到橋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説:“你又比我晚到,過五天再來。”

又過了五天,張良下決心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於是他剛過半夜就摸黑來到橋上等候。天矇矇亮時,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橋來,趕忙上前攙扶。老人這才高興地説;“小夥子,你這樣才對!”

老人説着,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給張良,説:“你要下苦功鑽研這部書。鑽研透了,以後可以做帝王的老師。”

張良對老人表示感謝後,老人揚長而去。後來,張良研讀《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漢高祖劉邦手下的重要謀士,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寒酸落魄

寒酸落魄的成語故事説的是范雎隨魏國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須賈懷疑他通齊,回國後魏相。范雎含冤被打傷,改名張祿逃到秦國當上宰相。須賈出使秦國,范雎扮作寒酸落魄的窮人去見他。須賈見他一寒如此送他綈袍,待發現他是秦相時嚇得一再謝罪。范雎沒有殺他。

如臨大敵

【拼音】rú lín dà dí

【典故】到了撫院,又碰了止轅,衙門裏紮了許多兵,如臨大敵。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八回

【釋義】臨:面臨。好像面對着強大的敵人。形容把本來不是很緊迫的形勢看得十分嚴重。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非常緊張

【相近詞】小題大作、如臨深淵

【相反詞】臨危不懼、如坐春風

【押韻詞】乾端坤倪、射像止啼、嘖嘖稱奇、鶴髮雞皮、酣痛淋漓、面命耳提、匡牀蒻席、繼天立極、貧賤不能移、貌合情離、......

【成語故事】唐朝末年,黃巢率軍起義,攻佔了京城長安,唐僖宗倉惶出逃,任命進士出身的鄭畋為鳳翔節度使,讓他堅守鳳翔。鄭畋到鳳翔修造戰車、擴充軍隊、加固城牆,把自己的家產分給士兵,軍隊日夜都如臨大敵,打敗尚讓率領的5萬大軍。

【成語示列】他們全副武裝地散開,如臨大敵。

經典歷史典故 篇7

漢宣帝在位的時候,漢朝又強盛了一個時期。那時候,匈奴由於貴族爭奪權力,勢力越來越衰落,後來,匈奴發生分裂,五個單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一個單于名叫呼韓邪,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ì)單于打敗了,死傷了不少人馬。呼韓邪和大臣商量結果,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帶着部下來朝見漢宣帝。

呼韓邪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于,漢宣帝像招待貴賓一樣招待他,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

呼韓邪單于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他要求漢宣帝幫助他回去。漢宣帝答應了,派了兩個將軍帶領一萬名騎兵護送他到了漠南。這時候,匈奴正缺少糧食,漢朝還送去三萬四千斛(音hú,古時候十鬥為一斛)糧食。

呼韓邪單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漢朝和好。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漢宣帝死了後,他的兒子劉奭(音shì)即位,就是漢元帝。沒幾年,匈奴的郅支單于侵犯西域各國,還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漢朝派兵打到康居,打敗了郅支單于,把郅支單于殺了。

郅支單于一死,呼韓邪單于的地位穩定了。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同漢朝和親。漢元帝同意了。

以前,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

“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

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裏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説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

有個宮女叫王嬙(音qiáng),也叫王昭君,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有見識。為了自己的終身,她毅然報名,自願到匈奴去和親。

管事的大臣正在為沒人應徵焦急,聽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報漢元帝。漢元帝吩咐辦事的大臣擇個日子,讓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

呼韓邪單于得到這樣一個年輕美貌的妻子,高興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説的了。

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多少有點捨不得。他想把王昭君留下,可是已經晚了。

傳説漢元帝回到內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

原來宮女進宮後,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裏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

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她騎着馬,冒着刺骨的寒風,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韓邪單于的閼氏。日子一久,她慢慢地也就生活慣了,和匈奴人相處得很好。匈奴人都喜歡她,尊敬她。

王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她勸呼韓邪單于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打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

王昭君離開長安沒有多久,漢元帝死去,他的兒子劉驁(音ào)即位,就是漢成帝。

經典歷史典故 篇8

不為五斗米折腰【出處】《晉書·陶潛傳》。

【釋義】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歷史典故】

陶淵明,又名陶潛,是東晉著名的詩人、辭賦家和散文家。他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中。他的曾祖父是東晉著名的大將軍陶侃,但到他這代,陶家已經敗落,生活貧困。儘管如此,從小陶淵明還是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博覽羣書,養成不愛慕虛榮、不貪富貴的高潔性格。

義熙元年(405年),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説下,出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潯陽郡的督郵劉雲,以兇狠貪婪聞名遠近,每年兩次以巡視為名向轄縣索要賄賂,每次都是滿載而歸,否則就栽贓陷害。縣吏説:“我們應當穿戴整齊、備好禮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郵。”陶淵明歎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意思是我怎能為了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賄賂獻殷勤。

於是,陶淵明在出任彭澤令八十多天後,就離開衙門,收拾行裝,返回家鄉,從此過起隱居生活。對於官場,他絲毫沒有眷戀之心,反而有一種重獲自由的怡然自得。他每天飲酒寫詩,過着世外桃源一樣的清閒生活。

【成長心語】

名利本為身外物,卻讓許多人樂此不疲地執著追逐,正所謂“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但是,陶淵明做到了,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名利並非人生全部的追求,我們不應為名利而活,被名利驅使。淡泊不是不思進取,不是無所作為,不是沒有追求,而是以一顆純淨的心靈對待生活與人生的慾望和誘惑。在順境中不得意忘形,身處逆境時不枉自菲薄,寵辱不驚,悉由自然。這樣就會使你真正地享受人生,在淡泊中充實自己。

力士脱靴【出處】《唐國史補·李白脱靴事》。

【釋義】力士指的是高力士。形容文人任性飲酒,不畏權貴,不受拘束。

【歷史典故】

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因詩寫得出色,被著名詩人賀知章推薦給唐玄宗。唐玄宗很快在金鑾殿召見了李白。唐玄宗對李白很欣賞,就封他為供奉翰林,要他在宮在寫詩作文。過了一段時間,李白既不見皇帝找他商量國家大事,有沒有分派給他什麼重要公務,卻常常讓他陪皇帝和貴妃遊山玩水,寫“宮中行樂詞”。這和李白治國安邦的志向相差太遠,因此他常常在苦悶中借酒澆愁。

有一天,皇帝又召見李白,請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詔書。恰巧李白剛剛喝完酒,東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眯着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見站在皇帝身邊的一個太監正在很不友好地盯着他。這個太監叫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寵信的太監,權力很大,皇太子叫他“阿哥”,王公大臣們稱他“阿爹”,四方的奏事都要經過他的手,文武百官沒有一個不巴結他的。李白其實早就看不慣高力士的所作所為了,於是趁着這天的酒性對皇帝説:“皇上,我有個小小的請求,不知您準不準?”皇上因為急着要李白寫詔書,便着急地説:“你有什麼要求,儘管講。”李白説:“我剛喝了點酒,因此無法像平常那樣很恭敬地寫文章。請皇上准許我穿戴隨便一點,這樣我才能把這篇詔書寫得符合您的要求。”皇上想了想,摸着鬍子説:“既然這樣,我就准許你隨便一點吧。”於是,李白伸了個懶腰説:“我穿的鞋太緊了,要換一雙鬆一點的便鞋。”皇帝便立即叫人給他取雙便鞋來換。李白趁機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腳一伸:“給我把鞋脱了!”高力士看看伸在他面前的腳,又看看玄宗毫無表示,只好順從地給李白脱下靴子。

這一次,李白可給那些受高力士欺負的人出了口氣,但高力士平時作威作福搞慣了,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侮辱,這件事使他很憤怒,於是他就經常在唐玄宗面前説李白的壞話。唐玄宗對李白漸漸冷淡下來。李白在這樣的環境裏再也待不下去了,只得離開長安,再次到外地遊歷。

【成長心語】

李白的一生,懷抱治國的遠大理想,但抱負始終未能實現。這個典故充分顯示了他不畏權貴,堅持自我本色的偉大人格。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句,更把詩人的一身傲骨展露無遺。孟子曾説:“富貴不能婬,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每個人都應該堅決捍衞自己的尊嚴,不能為了所謂的榮華富貴而趨炎附勢,媚勢取寵,犧牲人格和尊嚴而求取的富貴是永遠為人所不齒的。

克己奉公【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祭遵傳》。

【釋義】克己:約束自己;奉公:以公事為重。剋制自己的私心,以公事為重。比喻一個人對己要求嚴格,一心為公。

【歷史典故】

祭遵,字弟孫,東漢初年潁陽人。祭遵雖然出身豪門,但生活非常儉樸。他從小就喜歡讀書,知書達理,賢孝博學。

公元24年,劉秀攻打潁陽一帶時,祭遵前去投奔,劉秀便將其收到帳下。劉秀髮現祭遵為人正派,做事講究原則,便任命他為軍市令,負責軍營的法令,管理軍紀。祭執法嚴明,不徇私情,為大家所稱道。

有一次,劉秀身邊的一個小侍從犯了罪,祭遵查明真相後,依法把這名小侍從處以死刑。劉秀知道後,十分生氣,欲降罪於祭遵。有人勸諫劉秀説:“嚴明軍令,本來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堅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對,這樣號令三軍才有威信,保證以後再也沒人敢以身試法了。”

劉秀聽了覺得有理,笑着説:“這個侍從死得太妙了,他一個該死的人讓我看到了我的營帳中的兩個賢人。”於是,他不但沒有降罪於祭遵,還提升他為刺奸將軍。後來,祭遵因屢立戰功,又被封為徵虜將軍,潁陽侯。

祭遵為人廉潔,為官清正,做事謹慎,克己奉公,常得到劉秀的賞賜,但他將這些賞賜都拿出來分給了手下的人。他生活十分儉樸,家中也沒有多少私人財產,即使在安排後事時,他仍囑咐手下的人,不許鋪張浪費,只要用牛車裝載自己的屍體和棺木,拉到洛陽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成長心語】

“克己”,便是要對自己有要求,有一個時刻不能鬆懈的標尺。貪、嗔、痴,這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誘惑,但不同的人在誘惑面前的表現卻大不一樣。剋制自己的慾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這應是我們對自己的最起碼的要求。“奉公”,是一種為自己所在的團體貢獻力量的義務,是一種維護自己所在團體的公平與公正的義務。以法律和法規為行事的準則,以共同利益為行為的目標,以眾人的幸福為己任,這樣的人生才有價值。

立木為信【出處】《史記·商鞅列傳》。

【釋義】商鞅為推行新法而取信於民的方法。比喻只有言出必行。

【歷史典故】

戰國七雄中,秦國在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諸侯國落後。但自從秦孝公即位後,他重用衞國人商鞅變法強國,使秦國一躍成為七國之中最強者。

商鞅在變法前,深知推行新法的困難,為了讓老百姓相信自己,他想出了一條妙計。他命人在京城南門立了一根三米長的木杆,發佈公告,誰能把這根木杆扛到北門去,就賞十兩黃金。

這一舉動引來了許多老百姓,他們圍在一起議論紛紛。其中一個人説:“這根木杆誰都扛得動,哪兒用得着十兩黃金呢?這其中一定有問題!”另一個人説:“大概是跟我們開玩笑吧,不會是真的。”圍觀的人都認為商鞅的立約不可信,所以無一人去扛木杆。

商鞅見狀,便把賞金加大,説道:“如果有人能把這根木杆扛到北門去,我就賞給他五十兩黃金。”商鞅的話音未落,百姓又開始譁然。有人嚷道:“大人真會開玩笑,這麼簡單的事,哪會賞那麼多黃金呢?”現在,人們反而更加懷疑了,誰也不敢去扛那根木杆。

過了一會兒,人羣中走出來一個人,抱着試試看的態度,説:“我可以把這根木杆扛到北門去。”只見那人蹲下身子,扛起木杆,邁開大步,向北門走去。圍觀的人們也尾隨着他,想看個究竟。那人到達北門後,商鞅立即叫人拿了五十兩黃金,交給了他。老百姓紛紛稱讚商鞅是守信之人。商鞅以信折服了秦國百姓,他制定的新法頒佈後,得到順利推行。

【成長心語】

商鞅變法重在誠信,所以立木為例取信於萬民,説明了他做事的決心和勇氣。其實,不只他變法如此,生活中凡是都應以信為重。信用是衡量一個人品格好壞的標準。信守承諾的人,會贏得眾人的信賴。古語有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做人就要言出重如泰山,不會輕易改變,如果把説出的話當兒戲,説了不做,言出不行,則會失去很多人對自己的信任,自身形象在別人心中也將大打折扣。

烽火戲諸侯【出處】《史記·周本紀》。

【釋義】古時候,遇到敵情,就在烽火台上點燃曬士的狼糞,靠“狼煙”傳遞情報。戲:戲要。用烽火台上的狼煙戲要各地諸侯。比喻人沒有誠信。

【歷史典故】

周幽王,又叫姬宮涅。他在位時,不理朝政,喜好美色。有個叫褒響的大臣勸説周幽王應該以國家大事為重,周幽王不但不聽,還把褒響關了起來。褒家的人為了把褒響救出來,就在鄉下買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姑娘,起名褒姒,教會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來,獻給周幽王,替褒響贖罪。

周幽王十分寵愛褒姒,可是褒姒自從進宮以後,就沒有笑過一次,整天悶悶不樂。周幽王送她各種珍奇禮物,想盡各種古怪的辦法叫她笑,都沒有成功。於是周幽王説:“有誰能讓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賞他一千兩黃金。”這時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他説:“大王可以跟娘娘上驪山去玩幾天。到了晚上,咱們把烽火點起來,讓附近的諸侯見了趕來,上個大當。娘娘見了許多兵馬撲了個空,肯定會笑的。”周幽王很高興:“好極了,就這麼辦吧!”

他們上了驪山,真的把烽火點了起來。各路諸侯誤以為天子蒙難,紛遣軍隊星夜兼程地前往救駕,但到京城後才發現是個惡作劇。褒姒見此情景就真的笑了。京城裏外,此時已是兵馬雲集,一片混亂,這種狼狽滑稽的場面,被站在高台上的褒姒看見,禁不住哈哈大笑。幽王心花怒放,以後又數度重複這個荒謬的方法,以致無人再相信狼煙信號的意義。

五年後,酉夷犬戎大舉攻周,周幽王連忙下命把驪山的烽火點起來,但是誰也不願再上當了。結果周幽王被殺,而褒姒也被搶走了。

【成長心語

一個帝王無信,最終導致了國破家亡。對個人來説,誠信同樣重要。良好的信譽能給你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誠實、守信是形成強大親和力的基礎——誠實守信會使人產生與你交往的願望,在某種程度上,會消除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使困境變為坦途。誠信是衡量人品的試金石。誠實守信不僅反映出一個人的品行,而且能讓人建立起對家庭、對社會的強烈的責任感。因此,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把誠信當做自己最好的品牌。

曳尾塗中【出處】《莊子·秋水》。

【釋義】原意指烏龜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比喻與其位列卿相,受爵祿、刑罰的管束,不如隱居而安於貧賤。後也比喻在污濁的環境裏苟且偷生。

【歷史典故】

莊子,名周,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抨擊儒墨的權勢觀,鄙棄虛情假意,主張順其自然。莊子曾做過漆園小吏,生活很窮困,卻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請,他是一位非常廉潔、正直,有相當稜角和鋒芒的人。

楚威王仰慕他的才學,想請他來輔佐朝政,多次派使者來請他,都遭到莊子的拒絕。一次,莊子正在濮河上釣魚,楚王又派兩位大夫來請他去做官,他們對莊子説:“大王想將國內的事務勞累您啊!”莊子拿着漁竿沒有回頭看他們,説:“我聽説楚國有一隻神龜,已經死去三千年了,楚王卻把它用錦緞包好裝在匣子裏,藏在廟堂之上。作為一隻龜,是死了留下屍骨讓人尊敬好呢,還是情願活着而拖着尾巴在泥沼中爬行好呢?”兩個大夫説:“還是活着好啊。”於是莊子説:“請回吧!我要在爛泥裏搖尾巴。”使者無言以對。

【成長心語】

莊子不為了富貴當“犬馬”,堅決不被名利鎖束縛的骨氣讓我們敬佩。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在他的內心深處充滿着對當時世態的悲憤與絕望。從他的哲學有着退隱、不爭、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莊子是一個對現實世界有着強烈愛恨的人。

正因為世道污濁,所以他才退隱;正因為有黃雀在後的經歷,所以他才與世無爭;正因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強調率性。與其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貧賤生活中自得其樂,這正是莊子獨特人格魅力的卓越體現。

經典歷史典故 篇9

人面桃花

唐詩人崔護,資質甚美,清明獨遊長安南莊,至一村户,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良久始有一女子應門,捧杯水讓坐。女子獨倚庭前桃花斜柯,姿態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崔護以言挑之,不應。彼此注目久之。崔辭行,女子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遏,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置鎖無人。惆悵之餘,題詩於門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後代詩文中因常以喻男子邂逅一女子,後不復再見的悵惘心情。白仁甫、尚仲賢均有《崔護謁漿》雜劇演此事,明清傳奇中亦有《題門記》、《人面桃花》等劇,皆本此。(典見《本事詩》、《唐詩紀事》及《全唐詩話》等)

經典歷史典故 篇10

典源出處

《史記·封禪書》:“於是作建章宮,度為千門萬户。前殿度高未央,其東則鳳闕,高二十餘丈。”唐·杜甫 《夜》詩:“步檐倚仗看牛鬥,銀漢遙應接鳳城。”趙注:“秦穆公女吹簫,鳳降其城,因號丹鳳城,其後,言京城曰鳳城。”

釋義用法

傳説秦穆公女弄玉吹簫,有鳳凰降臨,於是稱其城為丹鳳城。漢代皇宮內又有樓名鳳闕,後來便把京城稱作“鳳城”,把皇宮稱作“鳳闕”。參見“弄玉吹簫”。

用典形式

【鳳城】 唐·劉禹錫:“鏗鏘楫讓秋光裏,觀者如雲出鳳城。”宋 ·張景修:“章台繫馬,灞水維舟,誰念鳳城人遠。”宋·陸游:“鳳城書到錦江邊,故里歸期愈渺然。”明 ·陳子龍:“中星五夜回龍馭,麗日千門對鳳城。”

【鳳闕】 唐 ·李白:“冠劍朝鳳闕,樓船待龍池。”

【丹鳳城】 唐 ·沈佺期:“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鳳凰城】 唐·李嶷:“朝遊茂陵道,夜宿鳳凰城。”唐 ·杜甫:“由來貔虎士,不滿鳳凰城。”

【丹鳳朱城】 唐·駱賓王:“丹鳳朱城白日暮, 青牛紺潞斐徑取”

經典歷史典故 篇11

經典歷史典故 篇12

【出處】《南史·張融傳》。

【釋義】依附於他人籬笆下。比喻依附別人生活。

【歷史典故】

張融,南朝人,其貌不揚,但才智過人,詩文書畫無所不精,尤其擅長狂草。他的作品不拘常法,獨創一格。其為人處世,清高絕俗,只與有真才實學和真知灼見的人交往,否則即使王公貴族也不放在眼裏。南朝皇帝蕭道成在前朝做太尉時就很賞識他,蕭道成精通武略又文采出眾贏得張融的佩服,於是二人結為好友。蕭道成建立南齊政權當了皇帝以後,兩人還經常在一起探討文學藝術領域裏的一些問題。

一天,兩人又討論起了書法。在評價了幾位著名書法家的特色之後,皇帝評論起張融的書法來,他説:“您的書法頗有風骨,但還缺少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的法度。”張融笑道:“陛下只看到張融缺少二王的法度,卻沒看到二王缺少張融的法度啊。”皇帝聽了心頭一驚,隨後指着張融笑道:“也只能從你嘴裏説出這樣奇怪的話,好,説説你的.理由吧。”張融説:“男子漢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要向孔夫子刪編《詩》、《書》,制定《禮》、《樂》那樣,開拓新路,獨創一格,推出的作品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法度,怎能因循守舊,拾人牙慧,寄人籬下呢?二王的法度我不是沒吸收,但已經轉化為我自己的法度了,遺憾的是二王不能吸收我的法度再行轉化了。”皇帝聽了也不得不點頭佩服。

【成長心語】

張融不仿前人、獨具一格的書法成就為他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對於青少年來説,要學會獨立,能夠捨棄依賴之心。誠然,依賴思想人皆有之,任何人都不可能一點也不依賴他人;而一個人善於尊重別人,善於聽取他人意見,也是無可厚非的。如果什麼事都沒有主見,什麼事都得依賴別人,那就需要注意了。人生的漫漫旅途上,僅僅靠依賴別人是不行的。

只有捨棄依賴之心,鼓起自主自立的勇氣,走出過分依賴別人的誤區,獨立自主地幹好自己的事,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盡好自己的責任,當好自己的主人,那才是生活的強者。

經典歷史典故 篇13

【出處】(元代)魏初《送楊季海》詩。

【釋義】袖:袖子。兩袖中除清風外,別無所有。原指人迎風瀟灑的姿態,後指窮得一無所有。比喻做官廉潔。

【歷史典故】

于謙,字廷益,明朝名臣。他在沒有調入京城前,一直擔任地方官。他為官清廉,對下屬的各級官員要求都十分嚴格,堅決禁止貪贓,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則。

正統年間,宦官王振專權,他作威作福,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每逢朝會,各地官僚為了討好他,多獻以珠寶白銀。而於謙每次進京奏事,總是不帶任何禮品。他的同僚勸他説:“你雖然不獻金寶、攀求權貴,也應該帶一些著名的土特產如線香、蘑菇、手帕等物,送點人情呀!否則,人家會對你有看法,還會找你的麻煩的。”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風趣地説:“只有清風!我當官是為國為民,不是為了某一個人。只要我為官清廉,認真做事,又何需擔心他人?”

為此他曾作過一首《入京》詩以明志:“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絹帕、蘑菇、線香都是他任職之地的特產。于謙在詩中説,這類東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徵調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禍殃了。他在詩中表明瞭自己的態度:我進京什麼也不帶,只有兩袖清風朝見天子了。

【成長心語】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無疑是對於謙最好的評價了。這是一種瀟灑,同時也是一種氣節。自古以來,官場都是個大染缸,能在裏面潔身自好就已經難能可貴。在保證自身的廉潔之外,還能夠以一人之力,澄清官場這缸渾水,更是難上加難了。正因為如此,于謙能夠成為廉潔的`典範,為世人所敬仰。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要從現在開始以于謙為榜樣,以崇尚美的心態去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慎獨”,將廉潔看做是一種境界、一種修養、一種對自我的約束,將來即便不能青史留名,也要讓自己問心無愧。

經典歷史典故 篇14

【出處】《漢書·蘇武傳》。

【釋義】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鴻雁傳書指通信。後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

【歷史典故】

漢武帝天漢元年,匈奴向漢朝求和,於是,漢武帝就派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蘇武接受任務以後,帶着使團及豐厚的禮物出發到匈奴。不料,反覆無常的匈奴單于不但不感謝,反而受壞人挑唆,把蘇武等人扣押起來,要蘇武投降。金錢、高官厚祿、凍餓折磨,這些都沒能使蘇武屈服,他堅決不投降。沒辦法,單于只好下令將蘇武送到北海邊上(現在的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一帶)去牧羊。並且對蘇武説:“等公羊何時生了小羊,就送你回漢朝去!”公羊怎麼能生小羊呢?用意十分明白,單于是堅決不放蘇武回漢朝了。

北海一帶,荒無人煙,終年白雪覆蓋。蘇武只能以野鼠洞裏的草子充飢。每天,蘇武一邊牧羊,一邊撫弄着出使時漢武帝親手交給他的旌節,心中深深地懷念着自己的祖國。夜晚睡覺時,他將旌節緊緊抱在胸前。就這樣,日復一日,艱苦地度過了漫長的歲月。

後來,漢武帝死後,漢昭帝即位,匈奴又與漢朝議和,但單于仍不讓蘇武回漢朝,還謊稱蘇武已經死了。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千方百計把蘇武的情況告訴了漢朝使者,還為使者想出了一個要回蘇武的`妙計。

第二天,漢朝使者去見單于,按照常惠的計策對單于説:“你們匈奴既然要誠心跟漢朝結好,就不該再欺騙我們。蘇武明明沒有死。有一天,我們皇上在上林苑裏射獵,射下一隻大雁,大雁的腳上繫着一條綢子,那是蘇武寫給皇上的一封信。信裏説他在寒冷的北海地方牧羊,你們怎麼説他死了呢?大雁能帶信,這是天意,你們怎麼可以欺騙天呢?”單于聽了,不覺大吃一驚,只好承認自己説了謊話,而後又説:“蘇武的忠心都感動了飛鳥,難道我們還不如大雁嗎?”説完,他立即向漢朝使者道歉,並答應趕快派人把蘇武從北海地方找回來。

蘇武回到了闊別二十年的京城長安,漢昭帝接見了他們,還叫他到先帝廟裏去拜見漢武帝的靈位,並把那根光禿禿的旌節交還到漢武帝靈前。

【成長心語】

歷史學家吳晗曾寫過一篇《談骨氣》的文章,其中提出做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骨氣。所謂骨氣就是做人要堅持原則,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明是非、知榮辱,不拿原則做交易。一邊是高官厚祿,一邊是赤膽忠心,蘇武用不屈的錚錚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詮釋。

經典歷史典故 篇15

【出處】《晉書·祖逖傳》。

【釋義】中流:河流的中央;擊:敲打;楫:船槳。渡河時在河流的中央拍打船槳。比喻收復失地,報效國家的激昂之氣。

【歷史典故】

祖逖原本出身於西晉末年的北方大族,後來家道中落。在當時的亂世之中,祖逖帶了幾百鄉親來到淮河流域一帶。在逃難的過程中,祖逖主動把自己的車馬讓給老弱有病的人,把自己的糧食、衣服也分給大家。鄉親們都十分敬重他。

不久,逃難的'人羣來到了泗口(今江蘇靖江北)。這時,祖逖手下已經聚集了一批壯士。他們都是背井離鄉的人。大家眼看着自己的家園被外族侵佔,都很憤恨,見祖逖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就推選祖逖做了首領,希望祖逖帶領他們早日打回家鄉去。

當時,司馬睿還沒有即位做皇帝,祖逖曾勸説他領兵收復失地,司馬睿當時並沒有收復中原的打算,但聽祖逖説得慷慨激昂,也不好推辭,就勉強答應了祖逖的請求,並派他做豫州(今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刺史,撥給他一千個人吃的糧食和三千匹布,但不給他戰衣和兵器,還讓他自己想辦法集結士兵。

祖逖帶着隨同他一起來的幾百鄉親,組成一支隊伍,橫渡長江。船到江心的時候,祖逖拿着船槳,在船舷邊拍打,向大家發誓説:“我祖逖如果不能掃平佔領中原的敵人,絕不再過這條大江!”他激昂的聲調和豪壯的氣概,使隨行的壯士個個感動,人人激奮。

到了淮陰,祖逖停了下來,一面製造兵器,一面招兵買馬,等到聚集了兩千多人馬後,才向北進發。當時,長江以北的不少豪強地主,趁中原大亂的機會,佔據堡塢,互相爭奪。祖逖説服他們停止內爭,隨他一起北伐,祖逖的威望越來越高。

祖逖的軍隊一路上得到人民的支持,迅速收復了許多失地。後來,祖逖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部分領土,許多敵軍也陸續向祖逖投降。晉元帝即位後,覺得祖逖功勞太大,於是封他為鎮西將軍以節制其權力。

【成長心語】

孔子説:言必信,行必果。説話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終,絕不能半途而廢。祖狄以他自己的微薄之力實現了自己的誓言,實現了對自己、對眾人的承諾。他也讓我們領悟到了誓言的真諦,它不應該是一種決心,而應該是一種實際的行動與作為。當你想要許下誓言的時候,請先想想你真的願意去做嗎?你真的有能力去做嗎?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去維護誓言的可信度。

經典歷史典故 篇16

【出處】《元史·許衡傳》。

【釋義】不吃無人看管的梨。比喻一個人能排除外界的干擾和誘惑,恪守自己的行為和操守。

【歷史典故】

南宋末年有一個年輕人名叫許衡,因聰明勤奮而在當地頗為知名。一次,許衡獨自趕路,當時正是炎熱的夏天,烈日像火球一樣炙烤着大地。許衡由於長時間趕路而汗流浹背,口乾舌燥。走着走着,他遇到了幾個商販在一棵大樹下乘涼,那幫商販也都又熱又渴,但卻沒有水。

這時,遠處走來一個人,他懷裏捧着一堆梨子説:“前面有梨樹,大家快去摘來解渴。”商販們一聽,趕忙收拾東西去摘梨,許衡卻沒動。

有個商販奇怪地問:“你為什麼不去摘梨呢?”

許衡問道:“梨樹的主人在嗎?”

商販們都説:“梨樹的主人不在,但天氣這麼熱,摘幾個梨解渴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許衡認真地説:“梨樹現在雖然沒有主人看管,難道我們自己的心也沒有約束嗎?我心有約束,不是自己的東西,又沒經主人允許,我是絕不會去偷的。”

商販們不理會許衡,紛紛去摘梨。許衡見狀,只好無奈地獨自走了,他忍着炎熱和口渴繼續趕路。而那些吃到梨的商販們則紛紛譏笑他是個愚人,不懂得變通。

許衡恪守自己的原則,不管在什麼環境下都能堅持刻苦學習,終於成為宋末元初著名的學者。

【成長心語】

人需要自律,需要有原則。一個沒有原則的`人成不了大事。人只有時時檢討自己的行為,約束自己的慾望,才能在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中獲得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不斷提高。

經典歷史典故 篇17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釋義】千金:千兩黃金。受了別人一頓飯的恩惠,要用千兩黃金來回報。比喻受恩厚報。

【歷史典故】

韓信,漢七年級位叱吒風雲的統帥。他本是淮陰人,出身貧寒,自幼父母雙亡,而且性格放縱,不拘禮節。他家裏沒有什麼財產,既不可能被推薦做官,又不會經商、種地,一直過着窮困潦倒的生活,常常是有了上頓沒下頓,只得依靠別人救濟度日,這裏混一頓,那裏蹭一餐,許多人都很討厭他。

為了生活,韓信只好到淮陰城的河邊去釣魚。那裏經常有許多老婦人在沖洗絲綿,其中一個老太太見他飢腸轆轆的樣子,就把自己的飯分給他吃,一連十幾天都是這樣。韓信非常感動,便對老太太説:“總有一天我一定會好好報答您的。”老太太聽了很生氣,大聲斥責韓信説:“堂堂七尺男兒,你連自己都養活不了,我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哪裏還希望你的報答啊?”韓信聽了很是慚愧,立志要闖出一番事業來。

他每天專心研究兵法、練習武藝,只等着機會的'到來。秦末戰亂,他輾轉投奔了劉邦的漢軍,做一個負責押運糧草的小官。之後,他認識了劉邦的謀士蕭何,由一名運糧官變成了一名將軍。

在此後的幾年時間裏,韓信幫助劉邦平定三秦之地,取得了對楚作戰的勝利;連續滅魏、徇趙、脅燕,平定齊國;最後,逼項羽退到垓下,自刎而死。此戰之後,劉邦封韓信為楚王。韓信回到楚國後,找到當年分給他飯吃的那位老太太,送她黃金一千兩,以報答當日之恩。

【成長心語】

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記。當你的人生處在最艱難的時刻,一點點小小的幫助,也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因為你所得到的,不只是幫助,更多的是一點光亮、一線希望,它可以為你在無盡的黑暗中,照出一絲光亮;它可以為你在人生的絕境中,提供一線生機。“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無論你處在什麼樣的情境之下,永遠不要忘記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這樣你所擁有的就不僅是一雙援手,還有一種世間獨有的温暖,還有一顆純粹、感恩的心。

經典歷史典故 篇18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出處】《新唐書·魏徵傳》。

【釋義】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

【歷史典故】

魏徵是唐初著名的政治家,敢於直言不諱地向唐太宗提意見,而且多被採納。有一次,唐太宗同魏徵一起討論治國之道。唐太宗問魏徵:“君主怎樣做才能賢明?怎樣叫闇昧?”魏徵答道:“賢明的君主之所以賢明,是因為能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而有些皇帝之所以闇昧,是因為只片面地聽信少數人的話。從前帝堯明晰地向民眾瞭解情況,所以三苗作惡之事及時掌握。帝舜耳聽四面,眼觀八方,故共、鯀、驩都不能矇蔽他。秦二世偏信趙高,在望夷宮被趙高所殺;梁武帝偏信朱異,在台城被軟禁餓死;隋煬帝偏信虞世基,死於揚州的彭城閣兵變,所以仁君廣泛聽取意見,則貴族大臣不敢矇蔽,下情得以上達。”唐太宗聽了,十分贊成。

【成長心語】

唐太宗因為善於納諫,因而成了一代明主。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也應該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全面瞭解情況,才能明辨是非;如果只聽一方面的意見,就會作出錯誤的判斷。一個兼容幷包的人,無論是什麼人的批評或者建議,他(她)都能洗耳恭聽。正如明朝陳繼儒所説:“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積銖累,自成富翁。”一個人不怕犯了錯誤,就怕不肯虛心接受人家的勸告、意見和建議。當局者迷,需要旁觀者來諄諄告誡,方可脱胎換骨、初露鋒芒。

胡服騎射

【出處】《戰國策·趙策二》。

【釋義】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扮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這個典故告訴人們不要故步自封,應學習別人的長處,勇於改革。

【歷史典故】

趙武靈王是戰國時趙國的國君,他是一位很有遠見的國君,面對周邊的諸侯國日益強大,便考慮着趙國的發展前途。國家要強盛,就必須改革一番。

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有一些特別的長處: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作戰時用騎兵、弓箭,與中原的兵車、長矛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於是,為了富國強兵,趙武靈王提出“着胡服”、“習騎射”的主張,決心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

可是“胡服騎射”的命令還沒有下達,就遭到許多皇親國戚的反對。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為由,拒絕接受變法。趙武靈王駁斥他們説:“德才皆備的人做事都是根據實際情況而採取對策的,怎樣有利於國家的昌盛就怎樣去做。只要對富國強兵有利,何必拘泥於古人的舊法。”趙武靈王抱着以胡制胡,將西北少數民族納入趙國版圖的決心,衝破守舊勢力的阻攔,毅然頒佈了“胡服騎射”的政令。趙武靈王號令全國着胡服,習騎射,並帶頭穿着胡服去會見羣臣。胡服在趙國軍隊中裝備齊全後,趙武靈王就開始訓練將士,讓他們學着胡人的樣子,騎馬射箭,轉戰疆場,並結合圍獵活動進行實戰演習。

在趙武靈王的親自教習下,國民的生產能力和軍事能力大大提高,接連打敗了臨近的中山、東胡等國,向北開闢了上千裏的疆域,趙國日益壯大起來。

【成長心語】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是我國古代軍事史上的一次大變革,被歷代史學家傳為佳話。其實,人的一生中,不論在任何領域,都會遇到各個領域的強者,面對這些強者,最重要的是“把起點放低”,取長補短,在學習中不斷地提高自己。有人覺得努力學習很苦,但當你看到自己的進步,理想逐漸實現的時候,即使再辛苦,心裏面也會長存一分甘美,終生回味。

平易近人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

【釋義】平易:原指道路平坦,比喻態度和藹可親。指態度謙和藹,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理解。

【歷史典故】

周公,名姬旦,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因其封地在宗周而得名。周公曾輔佐周武王滅商,武王去世後,成王即位,周公仍然在朝攝政輔佐成王,而讓自己的兒子伯禽代替自己到封地魯國去。

伯禽受封到魯國,三年後才入朝向周公彙報政務,周公問:“為什麼來得這麼晚?”伯禽説:“我變革禮俗,費力不小。比如服喪,必得服滿三年方得去除。”而受封到齊地的太公望(即姜子牙),卻在五個月後便向周公彙報了施政的情況,周公問:“為什麼來得這麼快?”太公説:“我大大簡化了君臣禮儀,一切依從通俗簡易。”周公聽完,感慨地説:“魯國將來必定會北面臣服於齊國,政令如果不簡易平和,人民就不願意接近;政令平易,貼近民眾的生活,人民才能歸附。”

【成長心語】

謙和,是一種人格之美,永遠散發着馥郁之香。為人謙和,人必親之;盛氣凌人,大擺架子,人必遠之。這就是姜子牙斷言魯國將來必將臣服於齊國的原因。其實不僅在治理國家方面,在為人處世方面也是同樣的道理,傲慢只會將自己孤立起來。反之,尊重別人,謙遜温和,人們自然喜歡親近你。

夜郎自大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

【釋義】夜郎:漢朝時期西南地區的一個小國。比喻妄自尊大。

【歷史典故】

西漢時期,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它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但是與鄰近地區的國家相比,夜郎這個國家是最大的。所以,從沒離開過自己國家的夜郎國王就以為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一天,夜郎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着前方問:“這裏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為了迎合國王的心意,説:“當然是夜郎國最大了!”過了一會兒,他又抬起頭來,望着前方的高山問:“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回答説:“當然沒有了。”接着,他們來到河邊,國王問:“我認為這是世界上最長的河了。”部下們異口同聲地説:“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後,無知的國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次,漢朝派使者來到夜郎,途中先經過夜郎的鄰國滇國,滇王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比起來哪個大?”使者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樣一個小家,竟然自以為能與漢朝相比。使者到了夜郎國,驕傲、無知的國王竟然也不知天高地厚地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使者心想,夜郎的地盤還不及漢朝的一個郡大,怎麼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呢?於是,使者向夜郎國王介紹了漢朝的情況,但夜郎國的人卻説什麼都不相信。

【成長心語】

很多人都以為自己是人才,至少是某一方面的人才,所以,別人的成績我們一般是看不到的,而自己的成績總會在心裏放大,對回報的期望自然就會越來越高,也就會越來越覺得自己的貢獻沒有被人發現,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正如夜郎國在夜郎國王的心目中是天下第一一樣,人們的自大總是存在。誠然,一個人的身上可以有傲氣與傲骨,但絕不能傲慢和驕傲。先認清自己的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再去審視周圍的世界。別再一味地抱怨自己得不到應得的,也別再歎息自己的才能得不到最好的發揮,那都源於你對自己認識不清。

腳踏實地

【出處】(宋代)邵伯温《聞見前錄》第十八卷。

【釋義】雙腳在地面上踏穩,踏踏實實地做事。比喻做事踏實、認真,作風質樸,不虛浮,不投機取巧。

【歷史典故】

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歷史學家司馬光自幼便聰明機警,且膽識過人,深得周圍人喜愛。有一次,司馬光與幾位小夥伴在一起玩耍,其中一個小夥伴失足掉進了缸中。其他的幾個小夥伴都傻眼了,不知該如何是好,你看我,我看你,都嚇得哭了。唯獨司馬光臨危不亂,操起旁邊的石頭,便向缸砸去,一下就把缸打破了,水“譁”的一聲流了出來,那個小夥伴因此而得救了。

勤學苦讀的司馬光不到20歲便考中了進士。宋仁宗在位時,他已被提升為天章閣待制兼知諫院。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司馬光開始着手編年體史書——《通志》。他花了19年的時間,才完成這部鉅著。書成之後,宋神宗非常高興,將書賜名為《資治通鑑》。司馬光治學嚴謹,一絲不苟,在寫作《資治通鑑》的19年中他始終保持了自己的這一治學風格。對於這一點,不僅司馬光的朋友欽佩不已,就連他的政敵王安石也深為歎服。

邵雍是與司馬光同時代的一位學者。這位老先生淡泊名利,一生不肯入朝為官,曾多次拒絕朝廷的任命。他以畢生的精力研究《周易》,並寫有很多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便是《皇級經世》。邵雍與司馬光交往甚密,他們時常在一起品評朝政、切磋學問。在洛陽時,司馬光、邵雍、文彥博、呂公著等人經常聚首,大家知道邵雍非常善於觀察,特別對面相學有相當的研究,便紛紛向他請教,請他説一説自己的為人。邵雍對文彥博説:“你面相好,是一個為人厚道,但又有些脾氣的人。”司馬光聽了興趣也來了,便問道:“先生,我是一個怎樣的人?”邵雍不假思索地説:“你是個腳踏實地的人啊!”司馬光聽了,不禁感歎:“知我者,唯邵雍也!”

【成長心語】

社會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人們的期望也在變:人們可以不用再為了從一地到另一地要花費太多的時間而煩惱,因為有飛機可以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內實現;人們可以不用再為了找不到書而焦慮,因為有了電腦所有的書都可搜索到……但這個世界的規律卻沒變,吃東西時,還是得一口一口吃;學習時,還是得一點一點地去看;工作時,還是得一步一步地去做……“一口吃不成一個大胖子”,所以,還是腳踏實地地做事為好,這才是明智的選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處】《史記·李將軍列傳》。

【釋義】蹊:小路。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出了一條小路。比喻為人真誠,嚴於律己,就能感動別人。

【歷史典故】

李廣,是西漢時期的著名將領,為漢王朝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戰功。他一生跟匈奴打過七十多次仗,戰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愛戴。

李廣雖然身居高位,戰功顯赫,卻從來不居功自傲。他不僅待人和氣,還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給他的賞賜,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賞賜統統分給官兵們;行軍打仗時,遇到糧食或水供應不上的情況,他自己也同士兵們一樣忍飢挨餓;打起仗來,他身先士卒,英勇頑強,只要他一聲令下,大家個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士兵因此都非常愛戴他,願意在他的部下,聽他的指揮。

李廣能征善戰,衝鋒陷陣,素有“飛將軍”的美稱。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北方防守,抵抗匈奴的侵略。李廣行動快,箭法精,忽來忽走,敵人摸不準他的路子。因此,匈奴人給他起了個綽號叫“飛將軍”。李廣做北平太守時,匈奴人害怕李廣,不敢進犯。

後來,當李廣將軍去世的噩耗傳到軍營時,全軍將士無不痛哭流涕,連許多與大將軍平時並不熟悉的百姓也紛紛悼念他。在人們心目中,李廣將軍就是他們崇拜的大英雄。

漢朝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在為李廣立傳時稱讚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説,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它們不會説話,但仍然會吸引人們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樹下都走出一條小路,李廣將軍就是以他的真誠和高尚的品質贏得了人們的崇敬。

【成長心語】

李廣的一生可謂是奉獻的一生,他雖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但不善言談,只是默默地習兵練武守邊防,他用真誠、高尚、嚴於律己的品德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我們在感慨的同時,也要從中領悟做人的道理。做人最大的難題是管好自己,但是李廣做到了,自律精神的光輝感染了他周圍的人。自律是成功者的共同特徵,如果我們能夠像李廣一樣做到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個人也都能夠獲得成功。

經典歷史典故 篇19

萬死不辭(萬死不辭)

【典故】但有使令,萬死不辭!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

【釋義】萬死:死一萬次,形容冒生命危險。萬一萬次也不推辭。表示願意拼死效勞。

【用法】作謂語;表示願意拼死效勞

【結構】偏正式

【近義詞】視死如歸、出生入死、在所不辭

【反義詞】貪生怕死、畏首畏尾

【押韻詞】麤衣惡食、聰明正直、攬名責實、絆腳石、紇字不識、麤袍糲食、燕岱之石、牡丹雖好,也得綠葉扶持、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浣衣菲食、......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董卓掌握朝中大權,驕橫跋扈,為自己修築宮殿,準備篡位。忠臣王允擔心漢室江山,他問自家歌妓貂禪能否幫他的忙。貂禪説她為大人做事萬死不辭,於是王允將貂禪許配給呂布後,又進獻給董卓,借呂布的手殺了董卓

經典歷史典故 篇20

青錢萬選

唐代著名傳奇小説《遊仙窟》作者張鷟所作詩文,不僅流行國內,日本、新羅使者紛紛購求。他曾八次應試,均登甲科,當時文人員半千説他的文辭如青銅錢,萬選萬中。世人因稱他為青錢學士。後人因以青錢萬選喻文才出眾。晏殊《假中示凌判官寺丞王校勘》詩:“遊樑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典見《唐新語》、《新唐書?張薦傳》)

標籤: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33n1j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