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平移”教學實錄與評析素材

“平移”教學實錄與評析素材

“平移”教學實錄與評析

“平移”教學實錄與評析素材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41頁。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觀察、體驗,理解生活中的平移現象。

2. 學會平移物體,同時學會數物體之間是平移了幾格。

教學重點

平移現象的感知、理解。

教學難點

物體之間平移了幾格的數法。

教具、學具

課件,每小組一顆象棋棋子、一個果奶瓶、一顆棋子、一大張貼有一個小房子的方格紙、1個小房子圖片,每人一張練習紙。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講的平移是新教材中增加的一部分內容,它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現象,從數學的意義上講,它還是一種基本的圖形變換,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掌握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本節課主要是使學生通過觀察、體驗,理解生活中的平移現象,並學會平移物體,同時學會數物體之間平移了幾格。掌握這種最基本的數法,也是本節課的難點。圍繞這些目標,我們確定瞭如下的設計思路。

1. 創設情境。鑑於平移這部分知識比較抽象,難以用語言總結它的概念,課的開始便設計了一個玩一玩的活動:讓學生想辦法用象棋的棋子,使其不離開桌面就擊中果奶瓶。以遊戲的形式引入,學生興趣倍增,而且體驗深刻。繼而教師引導學生回想棋子的運動,棋子的運動其實就是平移。這樣讓學生在體驗、感知中走入新課,比較自然、形象。

2. 分層次理解平移現象。讓學生在遊戲時體驗過程(玩一玩),其實就是學習平移的第一層。第二層:(看一看)用課件形象地出示一組平移現象,讓學生一邊觀察欣賞,一邊體會平移現象的特點(就是物體本身不改變方向的移動)。同時,讓學生用規範的動作表示這些物體是怎樣運動的,更加深學生的理解。第三層:(找一找)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來舉例,找出生活中的平移現象,感受平移現象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第四層:(移一移)讓學生學會動手平移物體。也分以下幾個層次:(1)自由平移。給學生一顆棋子平移,得出平移的方向可以上、下、左、右、斜着等。(2)有條件的平移。讓學生把棋子往上平移3倍。(3)換為小房子圖片(由點變成了形),讓學生先往右平移6格,再往左平移5格,考查學生在方格里平移物體的能力。(4)數一數平移了幾格,實現由具體到抽象的過渡。這是本節課要突破的一個難點。我們是這麼設計的:教師動手平移,讓學生幫老師數一數是平移了幾格。學生肯定會有爭議,引出矛盾衝突,然後放手讓學生小組討論解決,學生可能會以小房子不同的地方作為參照物,説出不同的數法。最後教師昇華,達成共識:要想數出物體平移了幾格,只要作個記號,數一數記號平移了幾格就可以了。遇到問題的時候,放手讓學生小組討論解決,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應用拓展。同樣本着趣味性和讓學生在活動中練習的原則,設計了填一填、塗一塗、找一找三個練習:(1)用做記號的辦法數出小樹平移幾格。(2)把向右平移4格後得到的小船塗上顏色。(3)找出可以平移到紅色小魚位置的魚。做課本練習,鞏固理解平移。

4. 課堂小結的設計,嘗試讓學生總結所學內容,培養他們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促使他們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找出學習中存在的不足,為以後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過程

一、玩一玩

師生交流:同學們,喜歡做遊戲嗎?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玩遊戲,高興嗎?

生:高興!

師:好。下面先聽老師説明遊戲的要求:現在每個小組都有一顆象棋棋子,1個果奶瓶,老師都已經擺好位置了(果奶瓶放到桌子的中間)。要求:棋子不能離開桌面,從桌子的一頭開始,想辦法擊中果奶瓶,各小組可以先商量商量,怎樣才能又快又穩地把目標擊倒。(小組商量)

師:大家已經商量好辦法了,接下來咱們就玩遊戲,每人擊一次,輪流擊,一邊玩,一邊觀察:棋子擊果奶瓶的時候是怎樣運動的?比一比哪一組玩得好,要看仔細。

比賽開始!

(學生活動)

師反饋遊戲情況。

師:把瓶子擊倒的同學請舉手。老師向你們表示祝賀!

老師想請教你(找一個舉手的學生):能告訴老師和同學你是怎樣擊的嗎?

(該生用棋子示範給同學看,棋子沿着桌面快速地平着擊向果奶瓶。)

師:哪些小組還和這個小組的辦法是一樣的?(幾乎全部的學生都舉手)

看來大家都是選用的這種辦法,那今天咱們就來研究這種方法。

二、學習體驗平移

1. 看一看。

師:回想一下,大家在用這種辦法擊瓶子的時候,棋子是怎樣運動的?

生:棋子是對着果奶瓶很快地滑過去的。

生:棋子是這樣直着出去的。(學生用手勢表示)

生:棋子是平着推出去的。

生:棋子是平平的、直直的運動的。

……

師:同學們説得都很好,生活中還有許多像這樣平着運動的現象,請大家一起來看。

(動畫演示)纜車滑行、小火車跑、小朋友滑滑梯、熱氣球上升、抽屜開關。

(學生觀察)

師:同學們都看到了什麼?

學生描述以上五種現象。

師:你們能用動作表示它們是怎麼運動的嗎?

(學生用動作表示,教師注意矯正。)

引出課題:同學們剛才看到的像小火車跑、小朋友滑滑梯、熱氣球上升,還有咱們玩遊戲時棋子的運動,這些現象都是平移。(板書)

2. 找一找。

師:大家能舉出生活中這樣的平移現象嗎?

生:升國旗。

生:商廈的電梯運動。

生:推窗户。

生:拉窗簾。

生:我們家的自動晾衣架的運動

生:打針的時候針管的運動。(師糾正:注射器推藥時的運動。)

……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生活中的平移現象確實很多。

3. 移一移。

師:剛才同學們説出了那麼多的平移現象。如果讓你來把一個物體平移,你會不會呢?下面請小組長來領學具。(教師發給學生每組一顆棋子,一大張貼有一個彩色小房子的方格紙,一個彩色的小房子)

師:給你一顆棋子你能怎樣平移?請大家在小組內移一移試試。

(學生在方格紙上動手移棋子)

師:哪位同學能上台做一做看看?(一學生上台演示)

得出棋子可以自由平移,上、下、左、右、斜着都可以平移。

師:如果老師提高一下要求,大家還會移嗎?把棋子往上平移3格。

(學生動手平移)

指名平移。一邊移,一邊數。

師:棋子大家都會平移了。其他東西會不會平移呢?看小房子的圖片。(課本41頁圖)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按老師的要求移一移、試一試。先往右平移6格,再往左平移5格。

(學生小組合作一起移動小房子)

指名説説是怎樣平移的。一邊移,一邊數。

師:剛才同學們做得很好,下面老師也想移一移,能給老師個機會嗎?

生:可以。

教師演示小房子往右平移7格。

師:老師把小房子從原來的位置移動到這裏,這是平移了幾格呢?

學生爭論:4格,5格,7格……

師:現在同學們的意見不一樣,到底誰的對?下面咱們就小組一起來研究一下,看一看到底是平移了幾格?(小組邊操作邊討論)

全班交流,達成共識:平移了7格。

師:哪個小組説一説你們是怎樣數的?

生:可以從小房子的煙囱數起,數一數煙囱往右移動了幾格。

生:可以從小房子的屋頂尖數起。

生:還可以從小房子的這條邊數起。

……

師:同學們的辦法可真多,老師聽明白了,大家的辦法就是在小房子上作個記號來數一數,要看一個物體平移了幾格,只要看我們做的記號平移了幾格就可以了。下面我們就用這個辦法試一試。

三、拓展練習

填一填、塗一塗、找一找。

1. 數出下圖小樹分別往什麼方向平移了幾格?

2. 把向右平移4格後得到的塗上顏色。

(展示3個學生塗的結果,説一説平移的方法)

3. 找出可以平移到紅色小魚位置的魚。(課件出示課本44頁第4題)

讓學生親自到屏幕上指一指,並指出是怎樣平移過去的。不能平移的原因是什麼?

四、課堂小結

我們這節課學習了什麼知識?

你能評價一下你自己學得怎麼樣嗎?

你能評價一下你們小組學得怎麼樣嗎?

評析

“平移”是課程標準新增加的內容,通過這部分知識的教學,要使學生能在具體事例中感知平移現象。教學重點是結合具體事例初步認識平移現象,難點是在方格紙上數出圖形平移後的距離。根據教材的這些特點,我們本着以活動為主線,以突出學生的自主探索和主動構建為核心的原則設計了這節課,教學過程突出了以下兩個主要特點。

1. 數學課堂活動化,把“學數學”變為了“做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縱觀本節課教學的全過程,我們可以發現,每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實際上就是一系列數學活動的有機結合:玩一玩(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初步感知平移現象)看一看、説一説(欣賞動畫課件,初步認識平移現象)找一找(找出生活中的平移現象,進一步感知平移)移一移(動手操作,體驗平移)填一填,塗一塗(鞏固理解平移)。一連串的活動使整個教學過程形成一個動態的教學活動整體。每一項活動都有各自明確的目的,一連串的活動始終緊緊圍繞一個主題──體驗、感悟、認識平移現象。整個活動過程環環相扣,步步深入,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體驗、認識了平移。

例如“玩一玩”,是一個人人可以參與的用棋子擊果奶瓶的遊戲活動,目的是通過活動創設情境,一方面激發起學生高漲的參與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推棋子擊果奶瓶的過程使學生初步感知日常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從課堂效果看,這一活動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因為愛動、好奇、好勝是孩子的天性,通過參加這一人人都可以參與的遊戲,學生興趣高漲、精神飽滿,為後面探索、發現平移現象打下了基礎。同時每個人在玩的過程中都體會到了:要按規則擊倒果奶瓶,棋子是平着、直直的推出去的,潛移默化地初步感知了平移現象。“看一看”“説一説”是藉助一個欣賞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學生在欣賞風景圖片的過程中初步認識平移。緊接着“找一找”,學生人人動腦想、動口説,找出自己身邊、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事例,進一步感知了平移現象。“移一移”則是學生人人動手的實踐活動,教師為學生準備了充足的活動素材,人人動手操作,親自體驗平移現象。並且實踐活動由易到難、步步深入,使學生充分地感知、體驗了平移的概念。最後安排填一填、塗一塗的活動,學生又一次在實踐操作活動中鞏固了對平移的理解。在這一連串的活動中,既有學生的獨立探索,也有小組合作;既有自主發現,也有教師引導;既有學生之間、小組之間的交流,也有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生既動手、動口,又動腦,可以説是實現了師生之間的全方位的多維互動,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教師為學生的充分參與提供了充足的活動時間和空間,為每一個學生創設了均等的參與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體驗了平移現象,把學數學變成了做數學。

2. 準確把握教學要求,突出了學生的體驗與感悟,實現了知識的自主構建。

“平移”是教材中全新的內容,教師能準確把握教學要求,教學過程中通過大量的現實事例,讓學生感知平移現象。平移的概念是抽象的(圖形平移是圖形上所有點的集合,向着一定的方向等距離移動,其特徵是:①平移時,平移物體各點相應的始終點的連線是平行的;②平移時,平移物體的各點移動距離是相等的),如何處理好不講概念還要感悟概念的矛盾,教師做了精心設計,如安排了讓學生觀察平移現象、找現實生活中的平移事例、區分判斷某一現象是不是平移等一系列活動。學生只要能舉出平移現象的例子,説明學生認識了平移,能區分、判斷某一現象是否是平移,説明學生感悟到了平移的特徵,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一系列學習活動自始至終是圍繞增加學生的體驗和感悟來設計的。再如讓學生認識平移距離的活動“移一移”,設計了三個層次;移棋子、給出平移距離移小房子圖片、移小房子圖片説出平移距離。移棋子最簡單,棋子本身只佔一格,棋子平移距離比較容易數出來。而小房子圖片難度加大,因為小房子圖片自身要佔幾個格子,學生容易出現把兩個圖片之間的間隔距離當做平移距離的錯誤現象。到底哪是平移的距離,學生一時難以判斷。這時教師採取的措施是實際操作移一移試一試、説一説你是怎樣移的、你是怎樣數出來的。這裏的動手親自移一移、説出自己的想法,都是為了加深學生的親身體驗和感悟,最後在討論、爭辯中達成共識:可以在某個位置作記號,把一個圖形的移動看成一個點的移動。這步步深入、層層遞進的設計,使學生充分地體驗感悟了平移現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5v2q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