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我的教學故事(優秀)

我的教學故事(優秀)

我的教學故事1

20xx年,迎着初秋的暖陽,我已經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一年了。一年的時間,説長不長,但説短也不短。在這一年裏,身為一名班主任老師,我盡我自己最大的能力,始終以一顆熱忱的心温暖着學生,用我的真誠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人生的華章。回望這一年,和學生相處的點點滴滴,讓我心生感激之情,感激這幫孩子給了我一個難忘的“第一年”。

我的教學故事(優秀)

立足本職獻青春,讓生命在工作中增值

眾所周知,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然而,要做好這份最光輝的職業,卻不是那麼的簡單。初次接手四年級,面對一羣處於孩童與“小大人”之間的孩子,除了興奮,更多地是一份無措、一份擔憂。44個孩子,背後就是44個家庭的期待,而我,方踏上三尺講台,有能力來管好他們嗎?能讓孩子們都喜歡我,喜歡我這門課嗎?就是在這樣的徘徊、遲疑中,我開始了我的本職工作。

教育,就是一朵花去澆灌另一朵花的過程。孩子其實是這世界上最單純的動物,他們渴望被愛,渴望被重視。孩子也是這世界上最敏感的動物,你的一個眼神、一句話語,在他們稚嫩的心中會留下無法抹去的痕跡。“用心去愛孩子”,是我在迷惘中找到的方向標,這就如同燈塔給航船指明瞭航線般,讓我看到了光明與希望。

在正式接手這個班之前,熱心的前班主任已經將班裏的情況向我透了底,我也在開學前的大掃除中得知——班裏有部分孩子很想當班委,但是以前都是老師委任的,所以總也輪不到他。面對這一情況,我內心進行了“天人交戰”:有人説過“最好的管理模式就是希特勒的獨裁製”,如果我這學期沿襲以前的班委體制,我將會省下很多訓練班委重組的時間,在工作中會輕鬆很多。但是,這對另一部分要求自己提高的孩子卻是極不公平的。老師的一切就應該是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累點、苦點又算得了什麼呢?陶行知先生的話讓我毅然決然地採用“毛遂自薦”進行了班委改選......雖然,將新班委培養起來的過程很辛苦,可是,我樂在其中。大半個學期下來,效果也比較喜人,班委有了新鮮血液的注入,煥發出勃勃生機,學生間由於都是民主選舉的,大家對班委的工作也很配合,整個班級呈現出積極向上、團結向上的新風氣。這更讓我明白了:我的辛苦,值得!雖然在他們的成長中,我們也許要付出更多,但你得到的,遠比你付出的要快樂很多、很多。

當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很煩心,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當你走上講台,看到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當你看到你的學生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變,當你被學生圍着快樂的談笑,當學生把你當成最好的朋友,當家長打電話來告訴你,孩子變了,變的懂事聽話了…… 那快樂是從心裏往外湧的,那份滿足是無以言表的,這時,你會覺得付出的再多,工作的再苦,那也是心甘情願的。因為,我的生命有了新的價值!

用真情換真心,成為孩子們的貼心人

教育需要心靈的溝通,而一個高高在上,固守“師道尊嚴”這冰冷教條的老師,只會讓學生望而生畏、敬而遠之。在接手我現在這個班級的.第一個月,班裏一名男生的爸爸因車禍去世了,才十一歲的孩子就沒有了爸爸,這對孩子的影響將會多麼巨大,這孩子以後肩上揹負的擔子將會多麼沉重!孩子在請了一個星期假後回來上課了,看着孩子稚嫩的臉上多出了那麼一絲漠然,我的心也隨之疼痛。孩子講話沒以前多了,孩子活動時不愛玩了,孩子作業開始馬虎了……這一點點的改變,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一個週末,孩子媽媽有事晚來接孩子,讓他在教室做作業,我覺得這是一個契機,一個我跟孩子交流的時機。我從孩子最近的學習情況入手,然後慢慢地轉向孩子的生活,問及孩子爸爸的時候,孩子哭了……看着眼前的孩子,我沒有過多言語,而是讓他盡情地哭,因為我知道,這樣的宣泄對孩子來講,是最真實的情感表達。孩子情緒平復後,我個孩子講了一個故事——《陰影是條紙龍》,一個淺顯但卻又讓人回味的故事。孩子聽完後,沉默地低下了頭,等他再次抬起那顆倔強的腦袋時,我分明看到了他眼神中一閃而過的堅定。以後,我每隔幾天,就會給他看一篇小故事,每個小故事都有自己的深刻含義。慢慢地,孩子恢復了往日的笑容,只是這笑容比同齡孩子更多了一份剛毅......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我懂得要用愛來武裝自己,只有愛學生,把他們當自己的孩子般來關心、呵護,才能讓孩子的成長之路充滿陽光。

一位教育家講過這樣的話:“對於國小教師的要求的第一點是由衷地熱愛兒童,最好的老師,並不是傳授知識最多的教師,而是最熱愛自己學生的老師。”在這一年的教學生涯中,我也深深體會到,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就是“愛”,愛是工作成功的關鍵。作為班主任,我們更應該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來愛。我們應該像孩子們的媽媽、姐姐般,去理解、尊重他們的興趣、愛好和要求,去關心他們,愛護他們,以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只有這樣,每當我們看到孩子們的些微進步、點滴成績,才會發自真心的興奮、雀躍。而他們小小的煩惱、挫折,我們也才能細心發現,從而及時地幫助他們,為他們排憂解難。

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所説:“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想在教學上獲得成功,必須重視情感投資,用師愛感染學生,時常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接觸,成為學生的貼心人。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的增加,感悟生活的同時,相信我對“奉獻”一詞會有更深一步的認識。“一個學生一朵花,我要讓我的花園裏開滿花。” 我堅信:“青春在奉獻中閃光,生命在工作中增值,身為教育第一線的工作者,只要是對學生好的,那我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的教學故事2

“愛是一縷金色的陽光。”曾經,有一縷陽光照亮了我幼小的心靈,把我從一個懵懵懂懂、終日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轉變成了語文學科的尖子生,讓我如痴如醉地愛上了語文。這縷陽光,來自我國小五年級的語文老師——危先知老師。危老師貌不驚人,行不出眾,他與別的老師最大的不同就是和我們在一起時,他更多地像一位慈愛的母親。這縷師愛的陽光,讓我感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也讓我懂得:做老師就是要全身心地去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

十年以後,我有幸登上講台,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在剛剛踏進教室的那一刻,看着台下學生們一張張稚嫩可愛的小臉,我就對自己説:我要做一名像危老師一樣的好老師,用自己全部的熱忱和愛心去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靈。

愛孩子,首先就是要充分地理解孩子。怎樣去理解孩子呢?蘇霍姆林斯基説:“只有那些始終不忘記自己也曾是一個孩子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老師。”是啊,只要“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孩子”,就容易理解孩子,理解是愛的別名。

去年上半年,我擔任二年級語文和班主任工作。在一天中餐後,班裏有一名叫劉陽的同學放在自己課桌裏的30元錢不見了。我經過暗地調查,確定這錢是班裏成績最差的小剛拿了。當時,我非常生氣,真想拉住他説:“你成績不好也就算了,怎麼還偷錢呢?”又想在上課時把他叫到講台上,當着全班同學的面逼他把錢交出來,再狠狠地批評一頓,也好讓同學們都知道偷錢是一件多麼不光彩的事情。可是,我冷靜下來後馬上想到:如果我是小剛,在偷拿了別人的`東西后,心情會怎樣?老師當眾批評了我,我又會怎樣?我會因丟了臉而改掉這個壞毛病嗎?好像不太可能!這麼一想,我便有了主意。

下課後,我把小剛叫到了辦公室,語氣温和地問他:“小剛,你知道劉陽丟錢的事嗎?”小傢伙滿臉通紅地看着我,不知該如何回答。我摸了摸他的頭,接着説:“老師在想,一定是哪位魔術師把劉陽的錢變到了別人的口袋裏,但不管這錢到了誰的口袋裏,這個孩子都一定會把錢還給劉陽的。你説是這樣嗎?”聽了這話,小剛抬起頭,支支吾吾地説:“老師,這錢……在……在我的……口袋裏。”“是嗎?”我開心地笑了,“它被變到了你的口袋裏?你願意讓老師去把它還給劉陽嗎?”“願意!”“好,老師決定讓錢在你口袋裏的這件事成為咱們之間的一個小祕密,但你要保證以後再不發生這種事,行嗎?”“行!”小剛的笑臉如一朵綻放的紅彤彤的花兒……

事後,我告訴班上的同學,是一位小朋友撿到劉陽的錢後交公了。從此以後,班上再沒有同學丟東西了,不僅如此,小剛的學習興趣一天比一天濃厚,成績也逐漸提高了!是啊,世上沒有落後的孩子,只有失敗的教育。對於有缺點的孩子,需要老師多一些關愛,多一份寬容和理解。

愛孩子,還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鼓勵與表揚,人生百態,每個人都有他最愛聽的話。愛聽好話,愛聽建議,愛聽讚美。一句好話可以使一個人充滿温暖,充滿快樂。我現在所教的四年級學生賀飛翔曾讓以前教他的所有老師“頭痛。”上課時,他注意力特別不集中,不是把玩學習用品,就是拉拉前面女生的辮子,扯扯旁邊男生的耳朵。老師們苦口婆心地教育過他,疾言厲色地責罵過他,但這種師生之間的“戰爭”總是以老師無可奈何地搖頭苦笑而告終。對於他的事,我早已耳聞,知道了他的“厲害”,我決定換一種方式對待他。

第一天上課前,我走進教室,假裝不認識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説:“看你這樣子就知道你是個懂事的孩子,老師想請你幫個忙,給我介紹一下班裏同學們的情況,重點説説哪些同學最聽話,哪些同學最調皮,可以嗎?”賀飛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説:“××最聽話,成績也最好。××是個調皮的孩子。我……我也有些調皮。”“是嗎?你覺得自己是個調皮的孩子?”“老師,我也想改,但就是上課時管不住自己!”“沒關係,只要你想改就好,以後老師在上課時用眼神或手勢提醒你,但你一定要改哦!”“一定改!”

有了這師生之間的“約定”,賀飛翔的改變非常明顯。上課時,只要他坐端正了,我就會給他一個讚賞的眼神;如果他舉手回答問題了,我就會向他豎起大拇指;作業做好了,我就會當堂表揚他。就這樣,他越來越守紀律,越來越愛學習,勞動也積極了。對於他的這些變化,學校裏其他老師都感到不可思議——他們可沒想到這個所謂的差生也是渴望表揚和讚賞的!

教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讓我深深地懂得了:沒有誠摯的愛就沒有教育。在愛的力量面前,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在愛的陽光沐浴下,沒有不茁壯成長的小苗。讓我們將自己的愛心化作陽光,化作雨露,灑向孩子們稚嫩的心靈之園!

我的教學故事3

我是一名數學老師,經常向有教學經驗的老師請教,通過聽課、學科聊天等多渠道向他人學習,試着將其他老師一些教育舉措運用到我教的班級。尊重每個學生,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自我意識。但是當我積極投入到工作中的時候,我發現教育學生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我們班有個男生,長的也非常的可愛。他活潑,聰明,但是他紀律很差,上課坐的不端正,喜歡和周圍的小朋友交頭接耳,還不時的插嘴,講話,大笑,歎氣,總之你很難想象這麼可愛的男孩自控能力會這麼差。有一次,我上數學課的時候,他總是在重複我説過的話,我很耐心的對他説學生上課要專心聽講,不能隨便講話,兩遍過後他還是不聽,而且在下面紀律越來越差,我生氣了,讓他站了起來,但是他站不直,還不時的轉來轉去,影響其他小朋友上課。我心裏想:這樣不行,我的數學課還得繼續上啊。所以我就讓他站到門口去。我以為這樣就沒事了,就繼續上課。可沒上了幾分鐘,我發現全班學生都在偷偷的笑,眼睛也沒有看着老師,而是朝向了那個男孩子。我很驚訝,往那裏望了一眼,我竟然發現他很開心的在那裏轉圈,跳舞。“天哪, 二年級的學生怎麼會這樣的啊,膽子怎麼會這麼大的啊,罰站了居然還敢跳舞。”記得我小的時候,只要是被老師點名批評了,我都要哭的不敢來上學了。這件事過後,我越來越覺得事情要馬上想辦法解決。以前,我每次找他談話都是教育他,批評他,告訴他做錯了哪些。這次我改變方法了,我不以老師的身份與他交談,不再一味的批評他,而是以他朋友的身份與他談心。我對他説我想與你做朋友,我們之間可以談談心,什麼都可以説的,你願意嗎?他張大了眼睛望着我,對我點了點頭,説了一句:好。然後我就耐心的'問他:為什麼你上課要講話呢?他低着頭不語。我又問:那你知道上課是不能隨便插嘴的嗎?他回答了:知道。我剛想再説些什麼的時候,他對我説:老師,我下次一定不再講話了。我對他笑了。現在,他真的改了,上課坐的端正,思想力也集中了,紀律也進步了許多。雖然還時不時的插插嘴,但只要我稍稍看他幾眼,他馬上就會坐的端端正正的聽我講課。 二年級的學生需要的不是老師的不斷批評,而是更多的關愛與耐心。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沒有水就沒有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教師,愛心最重要。教師在不經意的日常生活中流露出對學生的情感,學生感受到的就是一種巨大的愛。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老師要善於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有人説過這樣的一句話:“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創造一個奇蹟;老師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也許會扼殺一個人才。”老師習以為常的行為,對學生終身的發展也許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做一名老師應該經常回顧自己以往的教育歷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個遺憾,刺傷了多少顆童心,遺忘了多少個不該遺忘的角落!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會學會了自信。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書,是一朵需要耐心澆灌的花,是一支需要點燃的火把。他們的心理脆弱,情緒易波動,充滿愛的關懷,會改變一個學生的行為。反之,哪怕是一次不當的批評,也可能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

我們做老師應該努力欣賞着他們水晶般的心靈;更要保護着他們玻璃一樣易碎的自尊。在與孩子一次次磨合的過程中,我慢慢學着寬容,學着理解。學生對我們教師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我們真心一點,平等一點,賞識一點,他們就會心滿意足,“言聽計從”。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努力地蹲下身子與學生對話,也努力着去用自身的行動,去影響他們。

我的教學故事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口語交際與習作訓練(二)《書》

教學目標:

1、能講出“我”和書之間的故事。

2、培養學生閲讀能力,評析能力,傾聽能力,寫作能力。

3、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寫出“我”和書之間的故事,把“我”和書之間的故事寫得既清楚又能吸引人。

教學難點:

寫出“我”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了什麼。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

遊戲:想象力大比拼(規則:男女生分成兩組,每組派一名選手上台用肢體表演老師給出的詞語,其他同學猜,猜對錶演組獲一分。)

張牙舞爪

哈哈大笑

唉聲歎氣

愁眉苦臉

膽小如鼠

手舞足蹈

昂首挺胸

二、導入新課

1,師:小魚喜歡大海,因為每一朵浪花都講了一個動情的傳説;小鳥喜歡天空,因為每一片白雲裏,都流傳着一個美妙的故事;我,喜歡讀書,因為每一本好書裏都藴含着一個深刻的道理。在每一個安靜的夜晚,手捧一本書,便是我最快樂的生活。無意間接觸了動物作家沈石溪的'作品,改變了我對動物的看法

師:同學們,你們怎麼看待老虎?生:??

師配樂聲情並茂讀一段精彩選文(金葉子救六指頭)師:想不想知道金葉子和六指頭後來怎麼了?2,“搶書”

師:喜歡這本書嗎?想看的同學準備搶書了,老師發口令學生搶書

三、小試身手

1,(“搶書”遊戲結束)請同學們用一個詞或一句話描寫一下,剛才搶書的場景或你的心理感受

2,寫一寫剛才搶書的場景

3,生展示讀,教師作適當評價,鼓勵學生寫出新意,寫出細節,寫出真實感受。

四、口語交際訓練

1,同學們剛才搶書的場景,讓我看到了你們對書的興趣,老師這裏也有一幫小書迷(幻燈孩子們讀書場景圖片)

師:即使光線如此暗淡,看他們讀得多入迷??看到這些場景,你是否感覺似曾相識,此時你們一定也想説一説你和書之間的故事吧

2,説説你喜歡的書(幻燈口語訓練要領提示)3,暢所欲言。

五、習作訓練

1,你們這麼喜歡書,那麼和書之間一定發生了許多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我和書的故事”(幻燈“習作要求”)。

2,明確習作要求:?你和書之間發生了什麼事?(主角是“我”和“書”,什麼事)?為了把你和書之間的故事寫得清楚、生動、吸引人,注意採用多種記敍方式、方法,儘量寫出新意。?寫完後,小組交流,看誰寫得最有意思。也可以互相提提建議,爭取把文章修改得更好

3,讀範文

4,開始習作練習

六、展示+評價

請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請學生互相評價,提修改建議,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寫出新意,寫出真情實感,培養學生“改”習作的習慣。

七、總結

一篇好的文章是要寫出新意,與眾不同;寫真人真事,舒真情實感;好作品也是改出來的。也希望同學讀更多的書,讓自己的表達能力更好,只要堅持,相信明天我們班會成長起來一批小作家。

八、佈置作業:

課後進一步完善習作

我的教學故事5

今天,對大班情緒識別活動《我的心情》進行了執教,主要要達到以下兩個目標:1.能夠在觀察、感知中,瞭解人的基本情緒特徵。2.願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情,知道好心情的重要性。我設計的環節是這樣的:一、出示表情圖片,瞭解人的基本情緒特徵——喜怒哀愁。二、體驗情緒特徵——情緒配對。三、內化遷移情緒特徵——幼兒分享與表情圖相對應的事情。

在設計此次活動的時候,我主要考慮到了以下幾個小細節:

1.看錶情猜心情。我讓孩子們看四個表情,然後根據這四個表情來猜測不同的四種心情,當孩子們不能根據表情猜測心情的時候,我通過自身的表情及心境表述,讓孩子們能夠理解。

2.事件心情巧配對。我細心尋找了4張有具體事件的,分別代表4種心情的圖片請孩子們進行觀察、講述,然後進行情緒配對,並在孩子們回答正確後出示相應的表情,讓孩子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並且讓他們將情緒和具體事件進行了聯繫,明確了發生不同的事情會產生不同的情緒,並且能夠將事件和情緒進行較好地配對,遷移了經驗,有了初步的情緒體驗。

3.繪畫分享情緒。在這個環節中,我為孩子們提供了四種情緒的圖畫紙,每一種情緒都用一種彩色紙:粉色代表喜、紅色代表怒、藍色代表哀、綠色代表愁,還在每張紙上貼上了相應的表情圖,並讓孩子們進行選擇並繪畫相應的事情。每組分別投放了4種表情的情緒圖畫紙,主要是為了杜絕同組孩子進行相互間的模仿;每組只投放了5張圖畫紙,主要是為了幼兒人手一張,拿到什麼畫什麼,避免選擇的時間浪費,同時也是為了孩子們能夠描述自己的任何心情,避免孩子們一味地選擇“喜”這種他們比較熟悉的情緒進行講述。

4.情緒巧轉移。當孩子們講述了自己的心情故事後,我用一個問題巧妙地轉移了孩子們的情緒:那你最喜歡哪種心情呢?為什麼?孩子們的經驗告訴他們,“喜”是他們最喜歡的`事情。而且這時候我也巧妙地説了一句:“剛才老師發現很多小朋友都想畫自己開心的事情,看來,開心的事情最令你們難忘啊!”這樣一來,孩子們的情緒馬上就轉移到了“喜”。

5.巧編心情故事書。最後,我自己設計了一本心情故事書,尊重每個孩子的描述,將每個孩子的心情故事都放進了故事書裏面,讓孩子們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也為整個活動進行了梳理。最後一句:“我們還會有很多其它的心情,下次,我們也把它畫到我們的心情故事中裏去。”很好地為此次活動進行了延伸,也讓孩子們明確到除了喜怒哀樂,我們還有其餘的情緒,為下一個活動做好了鋪墊。

整個活動下來,我覺得自己設計的活動環節層層遞進,小結清楚,並且能夠將幼兒的經驗進行提升。教學重點把握較好,並且能夠耐心地等待孩子,幫助孩子主動學習。不過由於時間倉促,“心情故事書”製作不夠精細,以至於插入故事圖片的時候不是很順利,需要改進。

我覺得這個活動適合大班初期的孩子,隨着孩子年齡地增長,在大班下學期,可以加入情緒調節這一塊,讓孩子們在進行情緒識別的基礎上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繼而調節他人的情緒,讓整個活動更加飽滿。

我的教學故事6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百年教育,教師為本。”一語道出教師在學校中的重要地位,教師應究教育規律,掌握教育科學,講究教育藝術,掌握教育的時機與技巧,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教師必須樹立好第一印象。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教師的天職。第一節課就應該叫出班上所有學生的姓名,一是為了方便教學,二是表示一種尊重,一種責任心。教學講究情感互動。第一節課就能把學生的名字脱口而出,對學生的心理是很震撼的。你就得用心去打動學生,學生才會尊重你。這是教育的功力之一。

二、注重德育工作,加強三生教育、思想教育。首先讓學生知道什麼是“三生教育”,就是生命、生存、生活。其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而讓他們真正學會了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學會了立足社會的生存技能和能夠幸福生活的學生,這樣他們的內心一定是充滿激情、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的,他們的心態是才會是良好的、充滿陽光的。去年我教的一個學生揚丹成績一直很好。但到了九年級上學期,她爸爸不幸離開了人世。這個女孩子哭得死去活來,在加上家裏爺爺、奶奶整天與母親吵。她便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與讀書的勇氣。在我們的勸説下,人是回到了教室裏,可整個人還是恍恍惚惚的,成績是一落千丈。後來在我多次耐心的開導和教育她。我對她説:“如果你爸爸在天有靈的話,他肯定不想看到你這個樣子,他給了你生命就是要你好好珍惜它,你對他最好的報答就是要好好學習,將來做個有用的人。當然現在家裏的問題你沒有能力管,就不要想它,等你有能力的時候再管吧。”聽了我的這番話,她終於相通了。把悲痛化作力量,不久成績就趕上來了,整個人也精神了,七月份她考入了州一中。還要對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教育他們要用中學生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教育他們要為人誠實,與同學相處要團結友善,互相幫助;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作風和學習習慣。而且在教育管理學生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七年級學生剛剛來,衞生習慣一點都不好,我們教室裏經常有人吐痰和亂仍紙。當教師的不能總是説學生埋怨學生,除了説服教育以外,我還用實際行動做表率。我在教室裏吐痰就用紙包起來再仍進垃圾籮裏,我用過的廢紙也是放進垃圾籮裏,久而久之,學生看你這樣做了,他們也跟着你做了。所以我們班的衞生做得特棒。身教勝於言教,潛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三、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這才是現代教育的脊髓。我們班的班委是半年輪換制、班長負責制、競爭上崗制。當然班委也是由競選而得,半年一到,自動解除。然後開始重新競選,但是重新競選的班委必須是過去沒當過班幹部的。於是,三年下來,幾乎每個學生都有做班幹部的機會,都有鍛鍊自我管理能力的機會。教師則注重引導,教給他們方法。同學們的口號是:班上給我一個舞台,我要還班上一個精彩。所以不管是班上的還是學校的`活動都搞得是有聲有色的。

四、應積極協調好學生的各種關係,幫助學生尋找學習的動力。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沒有持續的動力,讓學生保持一種學習的熱情是困難的。因此需要幫助學生尋找學習的動力:有一個女孩,家裏特貧困,又沒有母親,父親呢眼睛看不見,還有一個弟弟在讀國小,這孩子心裏很苦。成績不錯,但她有兩個擔心,一是考取讀不起,二是擔心父親沒有人照顧。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給她找了一個好心的贊助,又拜託鄉親們照顧她的父親。給這個孩子解決了後顧之憂。告訴孩子現在你得努力學習來感謝贊助和幫助你的人,你也只有讀好書才能改變家裏的狀況,你才有能力照顧好你的父親和你的弟弟。老師又經常鼓勵、激勵她,後來這孩子學習的勁頭更大,信心更足了,人也變得開朗了。現在在州一中就讀。

總之,教師的教育是塑造學生心靈的藝術,是一項十分艱苦細緻的工作。

我的教學故事7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三年級學生而言,參與學習意識能力和自控學習能力差,學習興趣不高,其學習動機需要教師激發和調動,所以教師要為學生創設熟悉與感興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所以我特別注重寓教於樂。

我喜歡把整個教學過程用一個故事、一件事情為主線或闖關形式連接起來。經過很多年的實踐,我發現這種形式學生最喜歡,情緒最高漲,效果很不錯。例如,在教學“加減法的估算”的時候,我設計了一個我們藝芳國小運動會的情境。藝芳為了舉行運動會,體育老師買回一些體育器材,出示一些卡通畫,根據你們的生活經驗猜一猜,這些器材大概要多少錢?一開始就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明白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緊接着要學生估算購買體育用品的總錢數、參加三項比賽的人數、拉拉隊的人數、吃飯的人數。最後,老師為了慶祝比賽的'勝利,帶學生去婁底石馬公園划船,請學生設計租船方案並估算哪種方案合算。整個設計由淺入深,把數學知識巧妙融合在運動會中,學生興趣很高,由被動變成了主動。學生都説這樣的數學課堂像故事課、遊戲課。當學生不想下課了,説明他們已把你的課堂當成了一種享受。

本學期,我擔任的是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聰明的學生一教基本上能掌握,當然這樣的學生在啟航班也有十多個,感覺很安慰;由於學生沒有經過篩選,其智商的發展本身就存在着差異。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屢説屢忘,怎麼教他都一臉茫然,每個班都有這樣的學生,於是心中的怒火不知不覺就燃燒起來。在藝芳推行“1+1”課堂模式以來,在教學中要理論聯繫實際,讓學生去觀察、去思考、去動手操作,培養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熱情,讓他們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知識,學習數學知識充滿着無窮的樂趣。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的做法是:讓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係貫穿教育教學的始終。

“親其師而信其道。”只有師生情感融洽,學生才會敢想、敢問、敢説。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總是微笑面對學生,從不板着臉上課,更不對學生大聲訓斥,力求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平時的教學中,儘量用動作去表示,儘量讓學生學懂,學透,能夠做到舉一反三,知一曉十,還要能夠用“聯想”去學習。例如,我在教長度單位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時,讓學生伸出大拇指説“千米”,伸出食指時説“米”,伸出中指時説“分米”,伸出無名指時説“釐米”,伸出小指時説“毫米”,而且還依次説出他們之間的進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釐米=1000毫米,1分米=10釐米=100毫米,1釐米=10毫米。隨着時間的推移,學生就學會了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和單位之間的互化。在以後的日子裏,如學習面積單位、重量單位、人民幣單位、體積單位,只要掌握單位之間的進率以後,就能夠“聯想”到長度單位的手法和長度單位進率以及單位之間的互化,這樣學生學起來就非常容易。

作為數學教師,我們要儘可能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教學素材,找到實施生活化數學課堂的突破口,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讓學生在充滿濃郁生活氣息的“故事”中快樂地學習數學。

我的教學故事8

——掌聲之後的思考

我悄聲走進教室,此時離上課時間還有四、五分鐘。教室裏真吵!講台下分明是一羣炸了營的小螞蚱。我足足盯了他們有一分鐘,可我的學生們仍然各“忙”各的,對我熟視無睹。我不禁有些氣惱,“師道尊嚴”何在?

我板起臉,漸漸地,學生中開始互相傳遞着一種表情,他們的眼神中紛紛遊離出一種隱隱的擔憂,那就是課前吵鬧讓老師生氣了,小心老師要丟“炸彈”了,老實點……看到這幕場景,我忽然想起十幾年前,自己也曾因為課前的吵鬧,觸犯了“先生”的尊嚴而“遭遇”嚴厲批評的往事,我一下子釋懷了。這明明是孩童的天性使然,想想學生時代的.我不是也曾祈盼着老師能走進我們的嬉戲中來嗎?此時此地,我又何必繃起一副冷麪孔在小孩子面前“扮酷”呢?

學生顯然被我這副面孔給唬住了,我的心中流出一絲愧意。該怎麼辦呢?想起偶然一次在電視上看李詠主持的《幸運52》,一個“一槍打四隻鳥”的手指活動讓全場歡呼雀躍,我也教給這幫愛動的“小螞蚱”們吧!於是多次示範動作後學生饒有興趣地模仿,儘管有些學生因為手指不夠靈活弄錯了而引來旁邊同學的一陣逗笑,但教室裏始終洋溢着歡樂。此刻,我明顯感受到了師生之間的親近,教室裏仍很吵鬧,我卻已不再為此苦惱。

一陣清脆的鈴聲過後,教室裏安靜下來,我鼓起掌來,並告訴我的學生們,“你們雖然第一次做這樣的手指活動,但你們認真地做了,而且通過鍛鍊,你們的手指將會變得越來越靈活。”小遊戲宣告結束,同學們雖意猶未盡,卻也極爽快地把心思轉移到了課堂上來。

語文課本《掌聲》故事中,殘疾女孩英子在同學們的掌聲中由自卑孤獨變得自信合羣,並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學生在朗讀課文後很受感動,接近尾聲時,我問學生,“人人都需要掌聲,有誰曾經把掌聲送給你,你又想把你的掌聲送給誰呢?”學生沉思片刻後紛紛説出了自己的心聲。沒多久,一個男孩子頓悟似的談起了這堂課前的那段“小插曲”,説他感動於老師在課前送給他的掌聲,因為他的手指太笨了,既看不到“槍”,又打不到“鳥”,惟有老師鼓勵了他。

這個男孩子的話剛一出口,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知道這掌聲既是送給這個小男孩的,也是送給我的。

學生們純真的心靈深深地觸動了我,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我對“師道尊嚴”有了全新的闡釋──教師只有先去尊重每一個學生,行好為師之“道”,才會得到學生們由衷地尊敬,才會有教師的尊嚴。

我的教學故事9

今天開始,我需要重新拾起:探索有效教學的思維,寫我的教學故事。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我想——我看到很多的家庭,因為孩子學習的困難,厭倦學習而傷心;我看到很多的孩子,整天奔命於學習,依然很落後,失去了學習的信心;我看到很多的老師很生氣的樣子,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提不上來呀。

期末考試已經結束,結果揭曉:全班64人,有40人達到了90分以上。(考試成績完全來自他人監考,他人流水作業閲卷,密封的試卷)如果讓那個5分入校的孩子不劃入平均分內,全班平均水平達到了90分以上。那個5分的孩子也得到了36分,這天氣一涼,他在校的時間基本上都是下午才來校,上午就在醫院打針。他媽媽告訴我:“下個學期還是得把他放在別人家,(過去,他就長期放在他人家養)自己太忙,沒有辦法照顧好他。有時看到他整夜喘着粗氣不能入睡的'樣子,真是讓人失去信心……”聽到這些,讓人心顫。

成績的背後,需要讓我思索教與學的思路的發展性和需要補充的之處。

縮小——

這個理念,我還得堅持。所謂縮小的做法,就是把那麼多的需要學習與掌握的語文學科基礎知識,化為一個個小單位,一天一個落實。我堅持做:每天讓孩子們五分鐘過生字聽寫關;五分鐘的背誦積累關;每天二十分鐘的作業指導關。看來,有了這樣的一些小單位的過關活動,對於孩子們的學習不會形成壓力。但對於語文的工具性學科的學習,是很有收效的。

放大——

語文學科,同時是個人文性學科。需要培養孩子們的情感和審美的情趣。這樣的培養工作不是幾個題目所能代替。

我堅持佈置孩子們每天的十五分鐘閲讀積累;我給孩子們每天講五分鐘的故事;開展閲讀課;我和孩子們一起分享班級的故事……這些都是教材以外的任務,我卻放大着去做。

那天,我從山東大學附中的姜姜老師博文中,發現每天的五分鐘“作文播報”時間很有創意,我在複習階段開始嘗試,效果很棒。下個學期,得納入教學常規來凸顯,以便提高孩子們的寫作能力和寫作興趣。

還需要安排時間,每天練好五分鐘的字,也是非常重要的課程。

我的教學故事10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告訴我們,身教勝於言教。我一直遵循孔老先生的遺訓,用自己的行動去教育、感染學生,對語言的力量也心存不屑,但是今天幾個孩子的話讓我重新認識到作為一個教師,有時候言教的力量也是無窮的。

昨天中午一個家長來學校找我,訴説着孩子種種不聽話的行為。我也表示深深的理解和同情,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孩子也就肆無忌憚起來,對家長給予自己的愛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偶存的感恩之心也如流星一樣轉瞬即逝。大多家長對孩子束手無策。

下午第一節課是語文課,我走進教室以後,沒有講話,在黑板上大大地寫上了“母愛”。孩子們都面面相覷,有的孩子問我:老師,要寫作文嗎?”我搖搖頭説:“不是,今天老師要給你講一個母愛的故事,講完以後,我們討論一下有關母愛的話題。”一聽説我要講故事,孩子們都坐正了,屏息凝神的看着我。

在一次圍猴的過程中,有一個大母猴抱着一個小猴突圍出來了。這個母猴突圍的時候,揹着一個別人的猴,自己還抱着一個自己的猴。跑到一棵枯樹上,再沒有地方可跑了。一個獵人拿着槍和另外一個老獵人,兩個人,對着猴就瞄準。正要開槍的時候,這個母猴對他們做了一個手勢,類似於“暫停”的手勢。一個猴能做出這樣的`手勢來,這猴幹什麼呢?它給它那兩個小猴餵奶,這倆獵人就想,它餵奶就等一會兒吧,就讓母猴給小猴餵奶吧。

那小猴可能也不太餓,吃了幾口不吃了。這時候那個母猴就把那些枯樹葉摘下來,把自己的奶水擠擠,擠到這個樹葉上,把這個樹葉放到小猴能夠到的地方,放了很多的樹葉。最後這個母猴面向着兩個獵人,就把自己的臉一捂,它好像在説:開槍吧。這兩個老獵人再也舉不起槍來了,因為他們知道,他們面對的不是動物,是一個母親,從此老獵人再也不狩獵了。

故事在一片沉默中結束了,我的眼睛分明有一種東西流了出來,教室裏也多了低低的抽泣聲一個孩子首先打破了這一片沉靜,“老師,這個猴子太偉大了。”……

“你長這麼大,你還記得你媽媽為你做過什麼嗎?每個同學説説你記憶中最深的母愛吧!”又一次沉默了。不過這次沉默很快就被那充滿熱情的語言所代替,每個孩子都不甘落後的訴説着母親對自己的關心、愛護,我也從中看到了那久違了的感激。孩子們的故事中一次又一次詮釋着母愛的偉大,它們撞擊着我的心靈,讓我的心在感動中跌宕起伏。

大概孩子們也被《母愛》感動着,在我沒有任何表示的情況下,竟然有這麼多孩子不約而同的把這個故事傳遞給了自己的父母,讓他們的爸爸媽媽也經受了一次感恩的洗禮。從孩子們的激動以及他們父母的淚眼中,我看到了言教那不可忽視的作用。或許就是在這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中,我們會經歷一次次心的洗禮,進行一場場心與心的交流,領會更多從現實中得不到的感悟。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言教的魅力。

老師們,多給孩子們一些心靈的啟迪吧,不要吝惜你的語言,浪費了這本該屬於你的權利。

我的教學故事11

我是一名普通的數學教師,轉眼間已經工作十幾個春秋了。回首這些年的教育之路,我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更沒有值得稱頌的大作為,可是平淡的教學生涯,卻賦予我寶貴的課堂教學經驗。從事數學教學一直是我的一大樂趣。我覺得數學教學是一項非常有趣而有研究意義的工作。在數學課上,有思維比拼,也有對錯辯論,有積極的合作,也有巔峯的對決。看着我的學生在我的教育下一點點成功一點點長大,我感到無比的快樂,無比的幸福。如今的教學和我們兒時接受的教學方式真的是千差萬別,我們機械的模仿和固定的思維已經不能被這些小精靈們所接受和滿足,他們個個使勁渾身解數,在展示自己的個性思維和奇妙方法,像是在演繹精彩而又真實的數學童話故事。不知不覺,挑戰成了孩子們喜歡的學習方式,甚至是挑戰我,已經開始要求我坐到他們中間去聽發言的學生講課。在學生這種研究的`勁頭下,我怎麼可能不被感染,也想好好研究一下這門課的教學,樂在其中,相識恨晚。在實施生本教育的過程中,我多次嘗試、反思、總結,較深的體會有:

記得在教學了“直線、射線、線段”後,我讓同學們通過觀察、比較,接着分組討論,知道了直線、射線和線段之間的區別。看同學們好像都明白了,心想下面就來做個練習吧,要求按照“端點、延伸、可否度量、表示方法”幾項列出表格加以區分。題目大部分同學都做對了,但他們是否真的理解了呢?我靈機一動,給學生們設下了一個“圈套”:“同學們,你們比比看,是直線長還是射線長?”原以為這個問題很簡單,同學們很快會達成共識,但是讓我始料未及的是,我的話音剛落,同學們便開始七嘴八舌地説開了,很多同學都不假思索的説:“直線長!”也有的説:“一樣長!”還有少數説:“射線長!”此時同學們的表現、心情以及他們的心理我都盡收眼底。我不緊不慢地説:“哎呀,只爭不行,請舉手發言,講出你的理由來。”“你看,直線向兩個方向無限延伸,當然是直線長了。”“不對不對,既然都是無限延伸,當然是一樣長。”兩派學生互不相讓,你一言我一語,針鋒相對,相持不下,就是沒有同學舉手。我耐心的等待着,期待着……

正在這時,我看到甘同學皺着眉頭,按捺不住,突然從座位上跳起來激動地説:“不能比較”我的嘴角躍上一絲不易察覺的喜悦:“是嗎?甘同學有自己的觀點,請他説一下,好嗎?”我給他以信任的目光,他在我的鼓勵下,大聲説:“無法比較,就像蔬菜和土豆一樣,這是一大一小兩個概念的比較!”好一個蔬菜和土豆的比喻!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不約而同鼓起掌來,同時個個都仿若恍然大悟的樣子,更有甚者錘足頓胸後悔自己怎麼沒有早一點想到。可是,通過這道題能激發起同學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才是最重要的。於是,我説:“甘同學不但能夠認真思考問題,而且不人云亦云,敢於説出自己的想法,這就正是他與眾不同的一面!”我握着他的手,真誠地説:“你真了不起了,你真是我的好朋友。”學生們流露出羨慕的神情,大聲喊:“老師,我們也是你的好朋友啊!”霎時,一陣歡快的笑聲迴盪在教室裏.....

巧妙預設,精彩便隨之而來。因為巧妙預設,一個精彩的發言,便如一粒小石子激起了孩子們思維的火花。或許有時因為意外而來的小石子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不能如期完成,但是它卻能為孩子們帶來積極的數學學習的情感體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根據他們的需要,充分相信他們,給予他們思維的空間,思考的時間,耐心等待,讓他們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課堂的美,往往來自自由、民主、輕鬆、和諧、信任、相互尊重的課堂教學氣氛。學生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等待點燃的火把。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才是新課改所努力倡導的。精心設計,巧妙預設,學生一定會還以精彩!總的説來,自己懂得數學教學方面的知識還太少,不足以滿足教學的需要,以後的工作中還應多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多研讀教材,深入把握教學核心,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大腦,早日成為一名專業的優秀教師。

我的教學故事12

我是一名平凡而又普通的語文教師,轉眼間已經工作22個春秋了。在這22年的教育生涯之中,我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更沒有什麼值得稱讚的大作為,僅有的就是平平淡淡的教學生活,可正是這入水般的生活給我增添了豐富多彩的顏色,讓我汲取了寶貴的教學經驗。我喜歡從事語文學教學,我把它當做一種樂趣。我愛看着我的學生。

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是神聖的愛。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功能。”我將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件平凡小事與同行們分享。

記得我踏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年,在課堂上,我不厭其煩地一一指出及糾正學生所出現的各類錯誤。一堂課上,幾乎每一個學生我都為他們糾正過錯誤。當時班上有幾名男生,由於接受能力弱一點,糾正的次數甚至達到四、五次。有時候心裏一着急,還免不了批評幾句。

一段時間後,我開始覺得課堂上哪裏不對勁,怎麼氣氛越來越沉悶。回想着課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陷入了沉思,找了學生談話後才知道原因:是我過分“周到”的糾錯,挫傷了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信心。試想,若是自己在學習時,老師也是不停地打斷、糾正,那怎麼不會感到氣餒和受傷呢?那怎麼還能積極愉快地學習呢?比如説,如果人的心理壓力很大,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時,學生所學的知識是不會被吸進大腦。

相反,當你的心理壓力小,學習的效果就好了。在這些教學失誤之後,我不禁思索着補救的方法。對於學生學習實踐的任何嘗試,我們都應該採取鼓勵的態度。同時也告訴學生:“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這沒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我也喜歡你們的錯誤。”從那以後,我常常微笑着、耐心地聽完學生回答,而且及時制止其他同學的嘲笑,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不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和激勵,因為我越來越體會到: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是每個人的天性,更何況是孩子。一句積極的評價就是鼓舞孩子奮發向上的強大動力,孩子建立了信心,對待各種事物的態度就會越加積極。現在,我從學生課堂發言積極,熱烈討論的活躍氣氛中,我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我的教學故事13

當我第一次踏上講台這方略顯狹小實則廣闊的“方寸之地”時,當我能從教師的視角與那一雙雙天真無邪的眼睛交匯時,我是那樣欣喜又堅定地告訴自我:我見到了天底下最美麗的星星!我信誓旦旦地下決心:我要――不,我必須會盡自我的全力把他們雕琢成世界上最美麗的鑽石。

可是,我的夢剛起了個頭就遇到了讓我束手無策的障礙――朱成瑋。Wendy是班級中一個十分“活潑”的孩子。圓圓的腦袋轉動靈活得像個波浪鼓,只是每次轉動的時候總是忘了朝黑板所在的前方停留片刻;大大的眼睛總是在你準備批評他時眨巴出單純無辜的神情;嘴巴的兩大功能――“吃”、“説”,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唯一可惜的是,不高的身材讓他的一舉一動盡在我的眼底。一提起Wendy,我就能如數家珍般倒出一籮筐的缺點。直到那天……

那天,我和往常一樣準備開始新一堂的英語課教學。Wendy是在班長一聲“Standup!”後從桌子底下探出腦袋,拔出身子來的。我壓下了欲噴湧而出的火氣,因為我清楚此時我的任務是把這節課的教學任務完成好。本節課我教學的主題是Myclassroom,要求教會學生幾樣教室裏特有的事物的名稱。當教到“picture”一詞時,我用學生已經學過的顏色、動物等單詞對“picture”進行描述,請學生們在我的描述中猜測“picture”這個單詞的中文意思。我不斷地重複着“picture”的發音並環視教室,期望能在一張張正苦思冥想的臉上找到我想要的答案。可我等到的第一隻舉起的手卻是Wendy。在我無計可施的時候,忽然間我想到Wendy一向是班級中一個被大家打上了標籤的孩子,如果這次他能夠解答問題,或許能讓大家(也包括我)對他改觀,他也能重新燃起學習的熱情。對,這也許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好,讓我們來聽聽Wendy的想法吧!”可之後發生的事就是我始料未及的了。“‘picture’就是桃子被教師吃掉了!”説完了他還一臉期待地看着我,等待着我的表揚。一瞬間,我的憤怒戰勝了我的理智――桃子被教師吃掉了,這簡直就是對我的挑釁,我再也沒有辦法容忍了。“你説什麼?你知不明白此刻是在上課?上課不注意聽講,還胡説

八道,下課以後跟我到辦公室去,此刻你給我閉嘴,不許再説一句話!”我怒不可遏地發泄了一通。

下課鈴一響,Wendy像個小尾巴似的跟着我走進了辦公室。我不想再多説什麼了,而他依舊是那一副無辜的表情看着我。我們就這麼僵持了好一會兒,我的情緒開始平靜下來。説真的,我還真想他這麼説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之後我聽到的那句才幾十字的話對我心靈撞擊的力度直到此刻也還是沉重的。“桃子是peach,教師是teacher,教師把桃子吃掉就是picture。”我想我明白Wendy的意思了:教師和桃子的英語發音各取一半拼在一齊就是picture的發音了。這是十分巧妙的'記單詞發音的方法,這一點是我所沒有想到的,也正是我的“沒想到”而誤會了Wendy。儘管他回答的不是picture的中文意思,在是否仔細聽課上有待商榷,但他不是挑釁這一點是肯定的。那時的我真是無地自容,我為我的無知而慚愧,為我的衝動而慚愧,更我自我作為教師的失德而慚愧。我翻然醒悟後立馬向Wendy道歉,並且在全班學生面前承認了自我的錯誤,肯定了他的聯想記單詞法,並鼓勵他上課要專心聽講,進取動腦。Wendy依舊是那抹單純的神情,只是這次我真的覺得“純”了。在他的眼神裏,我彷彿能看到鑽石的光芒。

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讓我十分習慣一廂情願地把學生進行分門別類,總期望我教的學生都是優等生,而不是細細地去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與不足並加以引導。“真正的水晶在放大鏡下是能夠看到雜質的。如果有人跟你説他的水晶純到了玻璃一樣,那它就是玻璃了”。我開始意識到自我對學生的要求太高了,總期望學生一個個本來就是鑽石,自我只需要做一個剝去包在鑽石外面的膜的人。愛孩子就愛孩子的一切,我覺得我應當讓自我比較全面地去看待我的學生了:其實學生本來就是一顆顆的鑽石,只是有了一些小小的雜質,我的職責是如何讓這些小鑽石更好地映射出太陽的光芒。

讓我們用包容的心去愛孩子的一切吧!

我的教學故事14

大清早,剛一邁進教室,小組長就來彙報:“老師,王春健今天沒寫作業。”這不是第一次了,批評教育成了他的老常菜,他的作業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憑心情。剛坐下,還沒等我回過神兒來,大隊幹部來檢查衞生了,常哲銘又給班級添彩,往我臉上抹黑——扣分了,沒戴紅領巾、名籤,指甲又黑又長。中午,又有人舉報王一雪開小差,不值日,在下操場玩哪……沒解決完這事,又出了那事,就是哪吒三頭六臂也得累得喘不過來氣,甭説我這凡人了。哎,累!費力不見效,費力不討好。我可不想這樣過。

孩子們在一天天長大,思想在一天天成熟,有自己獨立的想法,有時他們也會趁機偷懶,耍些小伎倆了……面對複雜情況,我該怎樣面對呢?首先,應該找原因。王春健的父母離異了,只與一位年邁已高的爺爺在一起,無人看管,無拘無束的日子讓他養成了不愛寫作業,做事懈怠的壞習慣。常哲銘的課桌膛內總是一團糟,找一支筆也得費半天周折,而且不愛講衞生,指甲長度總高居榜首,習慣已成為自然;王一雪在家裏嬌生慣養,職日總是缺席,有點缺少責任心……對於他們的這些“毛病”,我總是直接拿出強而有力的武器——劈頭蓋臉的説教,小到平時這些壞慣的嚴重性,大到將來人生路出現偏差。慢慢地,我發現批評他們的同時,卻離我的目標並沒有更近一步。看着他們那低垂的頭、撲朔的眼神、死死攥緊的雙拳,我明白了,批評雖然是一種直接而顯性的教育方式,但實際效果往往是事與願違。出發點好並不代表效果好,如果不能採取好的教育方式,效果未必好。

他們已不再需要教訓,而是需要幫助。我該怎樣幫助他們呢?我的力量已顯得有些單薄了,可我想到他們有許許多多的成長夥伴,集體的力量是無形的、巨大的。因此我結合學校開展的“好習慣伴我成長活動”開展了豐富的'班級活動。我把全班按組分成小隊,每小隊由組長負責與組員共議,為自己的小隊命名,設計隊標,並制定出進步圖表,以貼各種標記的形式來體現小隊的進步。此時,全班孩子行動起來,獻計獻策。有的小隊叫旋風小隊,因為旋風力量強大,橫掃千軍,可以代表我們小隊的必然奪冠的信心,這是隊員對此的詮釋。有的小隊叫烈焰小隊,用熊熊燃燒的火焰做隊標,寓意着小隊就如火焰般燦爛、輝煌。有的小隊叫飛翔小隊,他們希望能展翅高飛,越飛越高。有的叫流星小隊,因為他們想擁有永恆、持久的美麗……有了響亮的名字,孩子們有了更明確的目標。隨即,小隊競爭機制也馬上應運而生,從此小隊間比作業完成情況、比衞生習慣、比文明習慣養成、比紀律約束……小隊中每一位成員的榮辱都與整個小隊息息相關。每週的評比會成了展現自己小隊取得成績的舞台,有的小隊進步了,為獲得了更多的標記而興奮,有的小隊出現問題了,比別的隊少得了標記,全隊人人都為之遺憾,但更多的是互幫互助,期待下一次的評比,再現風采。各小隊之間總是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

正如學者所説:播種下去行動的種子,收穫的是好習慣。不完成作業的人沒有了,因為他受不了內心的譴責和隊內其他成員熾熱的目光。就連課文沒背誦下來,我也不用操心。看吧,課下他正在抓緊時間背誦呢?不願背也不行,你受不了其他成員苦口婆心的督促。每個小隊內成員誰都不願拖整個小隊的後腿,都想為隊爭光,團隊合作意識、集體榮譽感在各小隊之間不斷增強。集體的力量讓他們每個人都自尊、自立、自強。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王春健、常哲銘、王一雪……已不再是我關注的對象,他們與其他同學一起努力,共同進步。集體的凝聚力慢慢匯聚,積極向上的班風逐漸形成。

反思班級管理,班級管理並不能只侷限班主任一人,班級的主體畢竟是孩子們,他們自身的內驅力,才是行動指南。班主任要做好班集體的組織、引導,創設良好的集體氛圍,從目標到方法,旨在以人為本,用集體的力量轉化非團體力量,使之成為推進集體凝聚力形成的助推劑。

1、在小隊合作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增長知識,提高能力。

在整個管理過程中,人人都是小隊的主人,個個都是班級管理的參與者,在小隊內部每個人都要對小隊負責,維護小隊的榮譽利益,這就促使學生首先自己在每一項活動中既要嚴格要求自己,又要積極與同伴合作。在合作中,學生既學會了與他人的溝通交流,又從他人那裏得到了知識上的互補,增長自己的知識,又培養了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2、增強了競爭意識,培養了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心理學認為羣體對個體心理和行為的影響表現在使個體之間產生歸屬感,認同感和得到支持的力量。這是因為任何人都有一種歸屬的需要,總是希望自己能被別人喜歡和接納,而害怕被羣體冷落,正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勝心,個體之間才會有意無意地展開競賽,在班級小隊化管理中不但小隊成員之間存在這種羣體效應,而且小隊與小隊之間也存在這種羣體心理效應。合作小隊的建立促進了小隊內和小隊間的競爭,競爭內容的多樣化,使學生一直處於競爭的環境,努力改變自我,儘量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努力為小隊爭光;在競爭中同隊同學也會時常督促幫助本隊成員努力完成學習任務或本職工作,在競爭的壓力下,小隊成員齊心協力,形成合力,在總體上促進了班級管理目標的實現。

3、學會自我教育,培養自我管理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説:“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實現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自我管理則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標誌。”小隊合作班級管理目標就是實現從管理學生到學生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小隊合作班級管理,把管理權交給了學生自己,學生可以自主地有建設性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雖然在實踐中難免出現一些失誤和波折,但學生可以在這種挫折中學會自我調控,自我勉勵,自主思考,自力更生地解決問題,為學生終生髮展打下基礎。

4、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社會競爭與合作理論認為整個社會都充滿競爭與合作,任何人都處在競爭與合作之中,這一理論反映到教育的班級管理上必然要求培養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小隊合作班級管理,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為了實現小隊及班級的目標,每一個成員每一個小組必然會盡心盡力,羣策羣力,通力合作,發揮特長,從而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在競爭與合作中,每一個個體都得到了鍛鍊,豐富了知識,增長了才幹,身心得以全面發展。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全新的思路開啟了鮮亮的窗口,優化的手段換得了豐碩成果。讓我們在理解與尊重中去迎接新一縷陽光。

我的教學故事15

一連幾天的春雨,滋潤着萬物,大地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今天早晨,我剛到校不久,森(化名)的家長就到學校找我,反映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這是一個年輕的媽媽,丈夫常年在外打工,,管理孩子和處理家庭中的大小事,都由她一人操持着。她説,二十天前,她帶孩子去集貿市場買了一雙黑色鞋子,買回家後,孩子就是不穿,當時鞋是孩子自己挑選的,卻不知道這究竟是為什麼?她嘗試多種方法:好言相勸、表揚、批評、打罵,後來改為穿上新鞋後獎勵,就是征服不了孩子。在管理孩子上,她感到很失敗,向我訴説時,一臉的無奈,眼睛漸漸濕潤了。

不用家長細説,我就明白了緣由。為教育這個孩子,以前我多次找家長談話,瞭解這個孩子的其它情況。他長在一個大家庭中,有很多姑姑、舅舅、姨媽,從小就享受着爺爺、奶奶和長輩們的寵愛,要強的母親總想把孩子培養成頂天立地的'大人物,採取了“拔苗助長”式的教育方法,對待孩子非常嚴厲,非常苛刻,到了上學的年齡,就給孩子制定了許多家庭“守則”:如放學後不準玩;空餘時間必須在家裏讀書、寫字;不準看電視等等。批評孩子時,動不動就説:“你和小華比,為什麼不如他”!可憐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誰不願?家庭中的種種限制和語言暴力長期侵害着孩子的心靈,使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變得越來越脆弱,越來越差,相反,他的逆反心理卻與日俱增,他選擇了與家長作對進行心理髮泄,家長讓他去東,他一定向西……後來,無論家長怎麼説,他就是不聽,連一雙鞋子都不穿。

我勸説了家長,與她談了許多關於教育孩子的話題。家長走後,我想,即使解決這樣的小事,也得想個小策略。

下午大課間,我見他在院子裏玩,把他叫到身邊,下面是對話:

(老師):“近幾天,我發現你變化很大,學習有了明顯進步。是不是?”

(生):笑了笑説:“我不知道”。

(老師):玩的開心麼?

(生):開心。

(老師):“我聽別人説,你在家裏表現也有進步,很多人誇獎你比以前懂事了,是麼?”

(生):笑了笑,點了點頭。

(老師):我聽説你買了一雙鞋子,很好看,有一個家長打聽我這雙鞋的價格?

(生):我知道,化了二十五元錢。

(老師):“是什麼顏色和樣式的?”

(生):細緻的描述了一番(略)。

(老師):這麼好看的一雙鞋子怎麼沒穿來?

(生):待幾天再穿。

(老師):你能明天穿來,我看一下麼?

(生):很高興的説:“行!”

第二天,他高高興興的穿着鞋子來上學。想讓他脱下來,他都不接受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q9mwd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