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關於老師教學設計

關於老師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老師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老師教學設計

關於老師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出師表》在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的第六單元,該單元的課文大部分選自歷史著作,學習這些文章不但可以增長曆史知識,還可以受到古人的智慧、勇氣、節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勵。 《出師表》就文體來説,是一篇臣子向帝王陳情言事的表,情詞懇切,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敍和敍事,表達流暢而自然,言辭中肯而聲情並茂。主要讓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忠於蜀國、忠於劉備父子的感情;理清君臣職分,表達竭誠圖報的心情。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本文文質兼美,情理交融,實在不可多得。教學應該學生讀、背、悟、思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體會到諸葛亮的“表”情達意。

二、學情分析:

本次執教的班級是九年級7班,九年級的學生對於古文的學習與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也積累了相當的古文詞彙,但本文較長,文言詞彙居多,理解起來也不太容易。九年7班的學生平時上課較為活躍,但缺乏思考,看過《三國演義》的學生寥寥無幾,對諸葛亮的瞭解更是知之甚微,因此對於讓學生體會諸葛亮這篇《出師表》所流露出來的真摯感情有一定的難度。

本節課是第三課時,前面兩課時已經把課文的註釋基本疏通了,這是為了讓學生更地理解課文,分析諸葛亮是如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積累重點文言字詞含義。

2、瞭解課文寫作背景,瞭解諸葛亮“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表現手法。

3、感受諸葛亮質樸無華、精煉懇切的語言風格,感知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格精神。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感知文章內容,積累重點文言字詞含義。

2.難點:瞭解諸葛亮“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表現手法,感受諸葛亮質樸無華、精煉懇切的語言風格。

五、教學課時:

第三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温故知新: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疏通完《出師表》的字義,基本瞭解了文章的.大意。現在來檢測一下大家對文章重點字詞是否已經掌握了。 (PPT出示重點字詞) 光、義、刑、遺、諏 開張 痛恨 感激 卑鄙 驅馳

開張聖聽 引喻失義 陟罰臧否 作奸犯科 裨補闕漏 斟酌損益

【學生活動】:翻譯以上重點字詞,並朗讀。

(二)通讀課文,感知內容:

1、一向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的諸葛亮為何要在出師之前寫下《出師表》?

明確:①後主劉禪:昏庸無能。

②政治局勢: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師成功的關鍵:保證國內政事穩定,需安排好各種事宜。

2、劉備千叮嚀萬囑咐地向劉禪提出了哪幾點意見?請在文中找出相關的一句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學生活動】:學生小組討論思考,而後回答。

明確:一是開張聖聽;二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三是親賢臣,遠小人。 (1-5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提出建議。)

(三)品讀課文,“表”情達意:

1、同學們,如果是你向別人提建議,你會採取什麼樣的方法讓對方接受你的建議呢?

2、諸葛亮是如何讓劉禪接受他所提的建議的呢?

大家是否有注意到,文中有一些反覆出現的字眼,你能夠找出來嗎?你能從中讀出什麼? 如:

(1)①然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②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③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先帝”在整篇表中出現了13次,這不僅是表達對先帝的懷念,更是讓自己提的建議“名正言順”,更有説服力,讓後主劉禪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

(2)誠宜開張聖聽 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3)不宜妄自菲薄 不宜偏私

(4)愚以為宮中之事 愚以為營中之事

5)願陛下親之信之 願陛下託臣討賊興復之效

明確:這些口吻體現諸葛亮對後主劉禪的不放心、諄諄教導、殷殷期盼、不是父子勝似父子。

【學生活動】:揣摩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以上相關的句子。

3、白帝城託孤,劉備説:“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諸葛亮完全可以取而代之,但他並沒有這樣做。那是為什麼呢?(閲讀6-7自然段)

通過對往事的追述,表達了自己出師的緣由是“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想以感情打動後主,讓出師“名正言順”,讓後主體會先帝創業的艱難,以聽取自己的建議。

【學生活動】:揣摩作者的心情,感情地朗讀以上相關句子。

4、教師總結:

本文語言質樸、精煉懇切,不用典,無比喻,處處是作者作為臣子與長輩對後主劉禪的真情流露。字字有情,句句有意,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後來文天祥,陸游每每讀到表文,總是潸然落淚。(PPT展示資料)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

四、佈置作業。

1、背誦《出師表》

2、課外閲讀《諸葛亮傳》

關於老師教學設計2

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很多老師在利用多媒體優化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方面嚐到了不少甜頭,而今天我想説的是自己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一些心得體會。

多媒體的優點很多,表現在教學上就是通過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和視頻等來輔助教學。比如,課堂的激趣導入、情境朗讀、突破難點的動畫模擬演示、風俗民情的再現、趣味練習設計、單元複習以及專題學習的知識梳理等等,好處不勝枚舉。現就自己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利用多媒體激趣導入,效果事半功倍。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習一篇文章如何導入直接影響到學習的效果。而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文章內容在空間上跨度很大,例如《離騷》這首詩歌是戰國時期的作品,不管是內容還是寫法都離我們相去甚遠。如果按照常規教學,一支粉筆,一本書很難讓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老師上課辛苦,學生也一臉茫然。相反如果能借助多媒體視頻輔助教學,讓學生時空倒轉置身體驗於楚國忠臣報國無門的氛圍當中,那麼對理解這篇文章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通過視頻畫面再現當時的生活情景結合聲情並茂的經典片段朗讀來導入課文,就能立刻把屈原那種“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愛國激情與苦悶傳遞給學生,學生在這憂國的哀傷氛圍中,不用過多講解,就能很好地把握了文章情感基調。從而為我們的教學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新《語文課標》在總目標中明確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能力。”因此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工作。而培養想象力是語文教師一項頭疼的工作,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在很多時候,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就成了一句空喊的口號。如果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則輕而易舉的實現了這一教學目標。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課文《你一定會聽見的》,老師在即將結束課文教學時,通過多媒體播放了音頻——“廚房交響曲”,鼓勵學生細心傾聽廚房發出的這些聲音,在傾聽中想象母親為自己忙碌早餐的情景。我們知道情感是想象力的動力,這樣的設計恰好觸動了學生的情感因子,激發學生急於表達的慾望,進而創造性地鍛鍊了學生的想象力。這樣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促使學生想象的翅膀高飛遠揚,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就不再是一句空話。

三、利用多媒體,動態演示寫作修改。

作文幾乎可以説是語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學要着力於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而要提高語文寫作水平,關鍵是要讓學生自主寫作,自由表達,自主修改。葉聖陶向來反對寫作教學中“學生只管寫,老師只管改”的做法。他説:“教師給修改不如學生自己修改,學生個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而多媒體為學生共同修改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方法是每次寫作由學生推選一篇最好的文章出來共同修改。把要修改的文章輸入電腦文檔,中間設置一條豎線把修改前和修改後的文章隔開,修改前的文章顯示在左邊,修改後的文章顯示在右邊。課堂上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針對需要修改的語句語段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議,而電腦將這過程中學生思維的痕跡及時地以動態演示的方式顯現出來,並且這些思維的痕跡在生生對話,師生對話中逐漸趨於完美,直至得出讓學生一致滿意的文章。這樣利用多媒體輔助,動態演示作文修改,學生在共同修改中取長補短,互相提高,享受到了學習帶來的快樂,這是傳統教學所無法給予的。

四、利用多媒體,單元複習、專題學習輕鬆有效。

葉聖陶先生説過:要學好語文,離不開基礎知識。而語文基礎知識零星分散在每一篇文章中。在學習一篇新的文章時,對於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大多停留在只要能疏通文章內容就停止的階段。要想深入理解,透徹掌握,還得在單元複習,專題學習中歸納運用。而在單元複習,專題學習中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多媒體應成為首選的教學輔助工具。因為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文本、數據、圖象、動畫、聲音等素材提供給學生,既能大容量,高速度的存儲和傳遞相關教學信息,又能比較系統地、完整地呈現語文基礎知識。這樣的學習學生學起來容易理解,輕鬆又有效。

五、利用多媒體,將時政新聞和語文教育緊密結合。

在課改的新形式下新課標極力倡導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而語文與生活聯繫密切,拋開生活去談語文教育不太可能。特別是關乎國家大事,人民生活的時政新聞與語文教育之間更應該找到兩者的鏈接點。例如在《聞一多先生的説和做》這篇文章裏我們認識了言行一致的聞一多先生。可是那段時間學生在學習方面很消極,有畏難情緒。為了教育學生做個言行一致的樂觀者,我特地播放了汶川地震中被困廢墟75小時的22歲少女被解救的視頻。當解救人員來救她時她笑着説:“我很高興我還活着,我相信你們會來救我的。”生死關頭的樂觀深深感染了學生,接着我讓學生就今後如何做個言行一致的樂觀者談了自己的看法。這樣巧妙的利用時政新聞視頻輔佐教學,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六、利用國家教育資源網,把語文課上得有聲有色。

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逐漸退出教學舞台,新課程理念的“自主,合作,探究”正逐漸地成為教學的主流。而國家教育資源網以其“內容豐富,新穎別緻”的'教學資源成為眾多教師必備的教學網絡平台。在這個平台有教學需要的素材、資料、課件、還有專家上的公開課、有寓意深刻的漫畫、有奇形怪狀的文字、還有精妙絕倫的片斷。在這樣的教育資源網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尋找課堂教學中所需要的資源,從而最大化地實現我們的教學設想。例如在國家教育資源網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課件--《阿長與山海經》。該課件包含課文原文、作者簡介、相關資料、相關作品、相關網址以及課文學習、課文練習、還配有聲情並茂的原聲朗讀、疑難解答等環節。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設想有選擇地利用這課件來優化教學過程,把語文課上得有聲有色。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讓自己嚐到了甜頭,不過語文教學應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多媒體只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它只有在語文教學之中找到契合點才會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在教學運用中應把握好度,喧賓奪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巧妙的結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關於老師教學設計3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對學生進行飽含愛心、耐心和細心的教育,呵護稚嫩的童心健康成長外,怎樣去調動這些頑性十足,又充滿探索好奇心的孩子的積極與互動,除了採取多種方法教學外,課後的作業評語的作用也不可忽視。作業評語本着一切着眼於學生的發展,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作業評語的重要性應該隨着人們對素質教育的重視而逐漸被認識。下面我就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語文作業中的評語的'設計。

“無聲勝有聲”——打造師生情感交流的平台

作業,不僅是師生間教學信息的相互反饋,而且是聯繫和溝通師生感情的橋樑。在作業中教師可以覺察到學生的思想和自主學習情況,從評語中學生也能領悟出教師對他是否關心、有信心和責任心。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作業評語加深師生情感的交流。儘可能把祝福、問候、關切、激勵、真誠、信任之情化作甘甜的泉水,去滋潤學生的心田,引起師生教與學的共鳴,達到教與學兩者的和諧與統

而把教師的評語搬上學生的作業本,就給師生的互動開啟了一個交流的平台。本學年我接了一個新的班級。剛開學時我不認識幾個學生,有時認識也叫不出名字來,就在我為這個而焦急萬分時,作業評語為我和學生的交流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平台。如張子怡同學,剛開始我對她並不熟悉,一次作業交上來後,我發現其質量比上一次要差得多,

關於老師教學設計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讀“稻”、“藏”、“催”三個字。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習難字“熟塘報落岸”。

2、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的特點。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讓學生觀看一段關於的錄像片,然後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跟有關的課文,教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一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出新詞。藉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後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藉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在讀生字的過程當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藍天池塘岸邊電報運動場熟了當作底下金子往下落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説一説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藍:上面是“草”字頭,下面的“監”字第一筆是豎。注意與“籃”字區分。

塘:左右結構,部首是“土”字旁,右邊是“唐”字。“唐”字的第七筆是豎,要出頭。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

熟: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左上是一點一橫,左中是口;左下是“子”,第三筆要寫成提;右上是“丸”字;下面是四點底。報:左右結構,右邊的筆順是:橫折鈎豎橫撇捺落:上下結構,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洛”字,這是一個上形下聲的形聲字。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詞意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説一説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5)認讀“稻”、“藏”、“催”三個字。

稻:稻子,水稻。農作物的一種,我們吃的大米就是水稻脱殼後的米粒。

藏:捉迷藏,藏起來。就是躲着不讓找到的意思。催:急着、催促的意思。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説説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後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四、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範字,而後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關於老師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按照一定的順序認真觀察畫面,看懂圖意,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的的特點,知道是收穫的季節,感受到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比較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的特徵。

2、使學生知道是果實成熟的季節,葉子發黃落下,候鳥南飛等一些自然現象發生在。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抓住的特徵,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意思。

2、體會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教師和學生一起做摘蘋果的遊戲。誰摘下了蘋果,就帶着同學們讀生字。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藍天池塘岸邊電報運動場

熟了當作底下金子往下落

二、學習課文

1、從整體入手學習,教師伴着音樂範讀。

(1)讓學生邊聽邊在文中標出自然段。

(2)思考:到了,自然界的景物有哪些變化?

2、教師結合學生的發言,出示相應的插圖,學生一邊看插圖一邊讀課文,圖文對照。

3、逐段學習課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一邊看課文一邊標出共有幾句話。

(2)讓學生説一説每句話的意思,談一談讀懂了什麼?第一自然段寫來了,天又高又藍,還有一朵朵白雲。教師板書:天:藍高雲:白

(3)教師出示句子讓學生進行比較:藍天上飄着幾朵白雲。高高的藍天上飄着幾朵白雲。

A、學生讀一讀這兩個句子

B、體會這樣寫的好處。使學生知道加上“高高的”使句子更具體。

C、指導朗讀,突出藍天的特點。

(4)讓學生觀看畫面,欣賞的天空。

(5)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結合語言文字體會的美麗,讀出語氣。

讓學生自己練習,而後指名讀,大家進行評價。

第二自然段:

(1)小聲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麼,怎麼樣?,稻穀熟了,一片金黃,像是鋪上了一層金子一樣。

(2)讓學生在書中畫出喜歡的語句,談看法,體會糧食豐產的景象。

(3)指名讓學生談想法,相互交流。

(4)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歸納

“一眼望不到邊”説明稻田所佔面積大,是好大一片,使人看不到邊際。“黃澄澄”是寫稻田的'顏色,這是稻子成熟的表現,説明了糧食的豐產。“鋪了一地金子”説明稻子長得好,滿地都是,用比喻的方式表明稻子成熟。板書:稻田:一眼望不到邊,一片金黃。

(5)師小結:,稻子成熟了,大地一片金黃,遠遠的看不到邊際,就像是金子灑滿地,面對這一切你會想到什麼,讓學生運用讀的方式,體會那種豐收的喜悦。而後指名讀,進行評價。

第三、四自然段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

A、讀這兩個自然段。

B、想一想,告訴我們什麼?

結合課文中的插圖和有關語句談一談大自然的變化。

(2)各小組交流學習情況

一片一片樹葉從樹上落下,小魚藏在落葉下邊把落葉當作了傘,小螞蟻在落葉上爬來爬去,來回跑着,把落葉當作了運動場。燕子看到了落葉,把落葉當作了電報,它們要到南方去過冬了。板書:黃葉:落下來。小魚——傘小螞蟻——運動場燕子——電報

(3)師小結:這些語句使我們感受到:來了,自然界裏的小動物,小昆蟲們那種歡快的心情,還有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4)練習朗讀,邊讀邊體會小動物、小昆蟲們那種歡快的心情,還有那特有的迷人景色。

注意指導:

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A、學生讀一讀這兩個句子。

B、體會這樣寫的好處。使學生知道加上“一片一片的”能夠説明樹葉是怎樣落下來的,是一片接着一片往下落,陸陸續續的感覺。)

C、教師和學生一起用實物演示。

D、指導朗讀,突出落葉的特點。大家評議。

三、組織學生觀看的錄像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

四、佈置作業

1、看圖説説圖的意思。

2、在小組內練習朗讀課文,而後互評。附:板書設計

關於老師教學設計6

一、説教材:

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數學》一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的《統計》。這節課是在學生對用數槓進行統計,100以內數的數數和寫數的一定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為此,我設定了:

1、認知目標:

(1)能將信息整理分類。

(2)能對每類的對象進行統計並將結果登入表內。

(3)會在格子紙上畫簡單的統計圖。

2、情感目標:

(1)通過信息的整理、分類,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2)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將數學知識融入日常生活。

3、思維拓展目標:

使學生通過學習,初步瞭解統計的優點,會對生活中的簡單事例進行統計。

二、説教法學法:

一年級的學生對統計的認識非常的淺薄。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本來是用學生的生日作範例,進行統計認識的教學。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日並不瞭解,也不感興趣!所以,我利用書本第55頁的小調查作為新授的切入口。從學生喜愛的水果入手,引起他們的興趣與注意力。從學生自己的需求出發,作為一項遊戲來完成信息的整理、分類與統計。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發揮他們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總體設計:

這節課,我安排了兩個環節。

1、詳細對學生喜愛的水果進行統計。

第一個環節是這堂課的重點。我來重點説一説我設計的教學環節。

在開始時,第一個步驟是通過實物的出示。用擺放在桌子上的水果,對學生進行感官上的刺激,使他們很快投入到注意的狀態中。通過對個別學生最喜愛的水果的'調查,體會到用數學的樂趣。並請回答的學生嘗一嘗水果,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隨着學生都要吃水果,自然地引入第二步驟。

第二步驟是通過要分這些水果給學生,首先要知道每人喜愛的水果,再進行分配。從此開始新授內容的探究。又通過學生自己的討論,運用舉手表決或排隊分組等形式進行,完成了對所需信息的整理和分類以及統計表的填寫。這樣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把新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

第三步驟是請學生根據統計表來繪製統計圖。通過教師繪製一條到學生小組完成一條到最後每人在書上繪製一條。通過統計圖很清楚看出信息的多與少。突出了統計圖的優點。

2、學生自己對生日進行統計。

這一環節在前面環節的基礎上,估計學生沒有什麼難度。只要按照第一環節的步驟,一一分析、逐步深入,就可以完成了。把它作為鞏固練習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統計的認識。 以上就是我對《統計》節課的説課。

關於老師教學設計7

【預期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兒、九、無4個字,認識2種筆畫和4個偏旁。

2、認真朗讀課文,認真傾聽課文,感受四季的不同特點,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3、通過觀察、朗讀、想象,鏈接生活抓住季節特點創編小朋友眼中的四季,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設計要旨】

1、課標解讀:

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學生是有靈性的生命個體,他們對課文中的人、事、物都會有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教師應尊重學生這種感受,本課教學中讓學生轉換穀穗雪人等不同的角色朗讀並熟讀成誦就是加深體驗、培養語感的有效途徑。鏈接生活,豐富生活體驗,發展兒童語言。生活是兒童語言的發源地,利用課前收集圖片、兒歌及課堂中多媒體課件展示,鼓勵學生生生的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四季美麗的風光,鏈接了課堂與生活的距離,使沒有實踐條件去認知各種季節的同學也有了真實的感知,引導悟讀像尖尖這樣的疊詞語言特色創編詩化語言,凸現學生個性思維與個性表達,教育迴歸了生活。

2、內容分析:

本首兒歌通過草芽、荷葉、穀穗、雪人這四種代表春、夏、秋、冬的事物的描述,表現了四季的不同的景色。兒歌採用擬人的手法,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學生一定愛朗讀,也愛背誦。插圖色彩明麗,能引起學生觀察的興趣。

3、學情認識:

這首兒童詩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的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不同的特徵。

由於兒童生活經驗匱乏,他們對於四季中的景物往往不能準確地區分。為此在教學時要讓學生通過與家長溝通、課件展示季節情景、課堂多向交流,把四季有關的資源引入課堂,再進行認真的朗讀認真的傾聽,感受四季不同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另外,詩歌中有幾處的語言形態對於剛完成漢語拼音學習,語言知識還不夠豐富的兒童會造成閲讀理解過程中的障礙,例如穀穗彎彎,他鞠着躬説這一句對於學生來説,是很難理解到詩歌是在形象、生動地介紹成熟的穀穗的樣子;對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頑皮地説中的頑皮一詞,學生也會是有理解的困難。這一切都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於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予以突破。4、經驗介紹:

新教材的識字量大,如果一味地把生字集中在一起教學,天長日久勢必使學生失去了學習漢字的興趣。本課識字以分散識字語境識字為主,把11個漢字分解成三塊出現,開始是賞景識字,自然習得。再是説説印象最深的景以短語的形式出現來貫穿識字是、雪、肚、葉、圓,最後把對、説、就三個漢字放到品讀四季景中識字。這樣的識字是在語言的實踐學習中進行,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能力三維教學目標為一體,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課前準備】

能展示四季風光的課件、生字卡片、課堂收集有關四季的圖片與兒歌等。

【教時安排】

2教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四季風光,初步感知四季特點(賞景識字)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一年有哪幾個季節嗎?

2、老師要帶小朋友去欣賞四季美麗的風光,想去嗎?不過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就是在欣賞的時候小朋友要一邊用眼睛看,一邊用腦子想一想,你都看到哪幾個季節來到了我們身邊?

3、播放四季風光片。(小朋友可真會欣賞!)

4、交流:第一張畫面是哪一個季節?春天你喜歡嗎?請你美美夢地讀一讀春天。(它們兩個是好朋友,讀的時候要緊緊地挨着,再讀一讀。)第二幅畫面是哪一個季節?請你讀一讀,開火車讀。第三幅畫面是哪一個季節?誰來讀?(好像涼爽的秋風吹來了!)第四幅畫面又是哪一個季節呢?請你讀。這位小朋友讀出了不怕冷的樣子。

5、揭示課題,組織學生齊讀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四季的兒童詩。板書:四季

(讓學生從圖片聯想生活來感知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觀察圖中整體感知四季的景物,培養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初讀課文,再次感知四季不同特點(説景識字)

1、我們的課文中也有美麗的四季風光,現在就請小朋友打開課文,認認真真地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來學習,邊讀的時候把今天要認識的漢字娃娃用圓圈圈出來。

2、讀好的小朋友與小夥伴交流一下,哪些生字朋友你已經認識了讀給小夥伴聽,説説你是怎麼認識的?還不認識的交流交流用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們?

3、課文中的四季,哪一個季節的景色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指名説。

春天:

⑴請你讀一讀。

讀出春天剛長出的`小草嫩嫩的感覺?

⑵剛長出的小草又嫩又好看,小草一鑽出地面對小鳥説什麼呢?誰來當一當小草讀好:我是春天。他哪個字的讀音特別準?

夏天:

⑴請你看圖讀一讀。你剛才靜靜地聽這位小朋友讀,你聽出荷葉有什麼特點?

⑵誰再來讀,課件點出圓字,在生活中你還看到過什麼圓圓?

⑶這個短語中還藏着一個生字娃娃,誰認識?點出葉字。你在哪兒認識的葉,你知道他還有哪些好朋友?

秋天:

⑴指名讀。他讀出了秋天的什麼特點?

⑵誰也來當一當秋天的穀穗,讀一讀。

冬天:

⑴誰來讀一讀這個短語?

⑵大肚子是什麼樣的?誰來做一做大肚子?誰來邊做動作邊讀一讀,讀出雪人的神氣!讀出雪人頑皮的樣子,不怕冷的精神!哪位小朋友已經認識了這個肚字?你是怎麼記住它的?

4、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娃娃。

5、與同桌交流已經認識的生字娃娃。

6、再讀課文,想一想:哪個季節的景色留下最深的印象?

7、讀正確短語,並在交流中認讀部分生字:是、葉、圓、雪、肚、。學生評讀是否讀出四季不同景物的特點。

(學生在課前及生活中已經初步感知了景物與四季的特點,在這個基礎上初讀課文説景,有助於瞭解景物與四季之間的關係,學習交流識字並積累語言,同時課本知識與課外知識相聯繫,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視野。)

三、再讀課文,品讀四季不同特點(品景識字)

1、選擇一個喜歡的季節自由讀。

2、指名選擇喜歡的季節讀。説一説:你為什麼喜歡?讀出你的喜歡的季節的特點。

3、選擇性讀句,讀出四季不同的特點。認讀對、説、就3個生字。

4、重點品讀春天的詩句:

⑴讀出春天的特點。

⑵説説怎麼知道春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⑶欣賞春天的美景。

⑷我當小詩人,創編寫春的詩句。交流。

5、四人小組合作朗讀《四季》。

(鼓勵學生讀好喜歡的季節的詩句,立足於學生對春天的瞭解,在充分感知的前提下,在品讀課文詩句的特點中,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和創編寫春的詩句,基於兒童文化發展兒童語言。)

四、遊戲中鞏固識字悟規律(遊戲識字)

1、我們來到四季果園,請小朋友摘果子。課件演示:學生讀出水果上的生字的音,然後點一下,水果就自然摘下。

2、這些生字娃娃為什麼穿不同色彩的衣服?(按左右、上下、全包圍三種結構來分類本課的生字。)

⑴摘四季果子。交流生字娃娃為什麼穿不同顏色的衣服?

⑵打汽球。鞏固難字就。

抓住學生的心理,用遊戲的方式來鞏固識字,悟出漢字上下、左右、全包圍等不同的構字規律。

關於老師教學設計8

一、教材及網站資源分析:

《海底世界》是人教版第六冊的一篇科普知識性課文,它以生動有趣的筆法,從光和聲兩方面描述海底的景象,從動物、植物、礦物等三方面介紹海底的物產,從而讓人們認識到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進一步激發廣大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對於本課可採用網絡環境下的問題探究學習,它使本課有了豐富的外延,主要學科是語文,還涉及到地理、環保、社會、科學等方面的學科知識。

1.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在多媒體網絡環境的作用下,幫助學生了解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過程與方法:利用校園網,互聯網絡自主查尋收集資料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海底世界;完成學習報告,培養高級思維能力和信息蒐集、處理和加工的能力;在學習平台上進行小組協作的形成性評價,培養自我評價能力。

⑶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在網絡環境的作用下,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習的意識。

2.教學重點、難點

利用網絡,瞭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

3.網站資源分析:

本課的難點是瞭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但僅僅從語言文字上了解,顯得是那麼蒼白,因此,我從Internet上搜集了有關資料,結合語文教學的特點,站在學生的角度製作了這個主題網站。

《海底世界》是根據人教版課文《海底世界》製作的專題網站。該網站試圖以人性化的設計,充分考慮學生利用網站開展學習活動的需求、方式、效果,來開闢出網絡環境下語文教學的新陣地。

二、教學方法與手段:

以“建構主義”教學思想為主要指導,充分利用主題網站,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索式學習。

三、學法指導:

1.學生狀況分析:

知識水平:能讀懂文本並能依據特點情景展開合理想象。學習能力:基本能進行合作學習,深入探究新知。信息素養:基本能作普通的電腦操作和上網搜找資料。

2.學法指導:

本課採用了在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獲取知識。

在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情感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質疑,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問題。小組協作利用專題網站進行關於海底植物、海底動物、海底礦產、海洋樂園等方面的探究,解決感興趣或想要了解的問題,完成學習報告。

四、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課題

激情談話,激發學生興趣,由此引出課題。針對課題提問,自主初步瀏覽網站。

(二)自由讀文正字音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2.教師點評。

(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1.自主學習第2、3自然段。

A.提出任務:你認為海底世界“奇異”在哪裏?把有關的語句粘貼下來。

你最喜歡哪幾句話?粘貼下來,並讀一讀。學習自主學習,教師巡視、輔導。

B.師生交流

(1)交流“奇異”的語句。

(2)交流最喜歡的語句。

指導朗讀:

你認為如何讀?

C.教師小結。

過渡:海底不單景色奇異,而且物產豐富,不信我們又去看一看。

2.合作學習4—6自然段:

A.提出合作任務

4—5自然段從哪些方面寫出海底世界物產豐富的特點?你們小組最喜歡讀哪個自然段,並想一想為什麼?小組討論:你們還知道哪種動物的活動方式?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學習)

B.學生3人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輔導。

C.師生交流:

交流問題。(指名回答)

板書:動物植物礦物

交流問題。請小組朗讀。

交流第4自然段:你們為什麼喜歡這個自然段?哪些語句體現動物的多?(三萬種)作者重點抓住哪方面寫?(活動方法)你最喜歡哪種動物的活動方法?你們還知道哪種動物的活動方法?(多媒體展示動物的活動方式,通過豐富的視聽效果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D.教師小結。

3.迴歸整體。

圍繞板書,引讀最後自然段。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四)網絡探究我能行

1.教師介紹網站相關內容

2.提出探究方向。

3.介紹學習報告和評價標準。

4.學生自主探究,解決感興趣的問題。

5.交流彙報。

6.教師小結。

五、設計思路

這一節課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工具性,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創設一種接近真實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接近實際的仿真情境中學習,完成對問題的理解對知識的運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建構新知識的能力。同時要培養學生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信息交流、協作、探究,最終分享信息的能力。通過分小組自主、協作學習,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討論交流,自由發揮,自由想象,多種不同觀點的碰撞與交流,更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關於老師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掌握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讓學生理解“真美”和“真糟”兩種評價方式的積極作用和不足之處。

4、培養學生自讀自悟,質疑問難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對“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兩種不同評價的理解。

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大體瞭解課文內容。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生字、新詞。

小組學習、小組彙報,組內發現易錯生字,加以強調。

3、組織朗讀練習。

二、朗讀課文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作業:熟讀課文,鞏固生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2、上一節課,同學們已經瞭解了課文,告訴大家,你都知道了什麼?

3、學生交流。

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二、瀏覽課文,理清層次。

根據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將課文分為“童年的故事”和“後來的認識”兩部分

三、學習第一部分(1—14自然段)

1、學生默讀1—14自然段,邊讀邊想你都讀懂了什麼?從課文中體會到了什麼?

2、學生交流

3、結合具體的語句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學習第二部分(15—17自然段)

1、學生默讀15—17自然段,提出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

2、學生質疑(可能提出的問題):

3、以學定教,合作探究。

4、班內交流,引導學生着重理解兩種不同形式的愛。

5、相機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並銘記在心。

五、聯繫實際談感受。

在本文作者看來,愛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慈愛,一種是嚴愛。在平時生活中,你有過同樣的感受嗎?

六、談話總結

學生交流。

同學們,生活的道路上常會有“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樣的事,只要我們正確對待,學會平衡,就會與愛同行,揚帆遠航!

七、自選作業:

(1)同學之間相互推薦有關親情的文章進行閲讀。

(2)自由組合,把1—14自然段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

(3)聯繫自己的實際,以“愛的啟示”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關於老師教學設計10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下面針對具體的細節方面該如何把握進行説明。

首先,主體要明確(課題),即要在開始的正中間寫上《×××》教學設計,如,《桂林山水》教學設計。即(正中間)

然後,就可以開始真正的教案內容的設計了。

教案內容一把包括課型、課時、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用具、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以及教學反思幾大部分。更多河南特崗教師備考資料點擊登錄河南特崗教師招聘網。

一、課型(課的類型)

這部分設計比較簡單,主要根據這節課的教學任務來看,是新授課、檢查課還是複習課,直接羅列就可以了。一般情況下有新授課、複習課、實驗課、實習課、檢查課、測驗課、綜合課、活動課等。

二、課時(一課時/兩課時)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的學習結果,是整個教學設計中最重要的部分。結合新課改以後課程功能的轉變以及教學要求的轉變,教學目標應確定為三維目標,即:

1、知識與技能

主要描述期望從這節課中讓學生獲得哪些知識,掌握哪些技能。比如,(《桂林山水》)

2、過程與方法

主要學生了解學習某節課的過程以及分析問題的方法。比如,(《桂林山水》)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是對主體的一個昇華,達到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以及做事情、學知識的良好的態度即可。(《桂林山水》)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指本節課主要講授的內容是什麼。

例如:有些人在教育教學的改革中標新立異,竟然建議在教學設計、教案中取消重點和難點的'設置,以示“創新”。如果在教學設計、教案中,沒有教學重點此欄目項,那麼看教案的人就不會知道這節課到底要講什麼?還要從教案中自己去提煉。

建議:此欄目項必須保留,不可省略掉。

設置每一節課的教學重點要準確、書寫清晰。教學重點有時常常與節的名稱類同。撰寫的本節課教學重點,往往是本節名稱所含內容的個人解釋性的語言。每個人對同一節課“節的名稱”解釋語言不盡相同。更多河南特崗教師備考資料點擊登錄河南特崗教師招聘網。

設置每一節課的教學難點要根據教學的環境、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精心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應該是(這些)學生在本節課中的難以理解和接受的地方。

對於不同的地區、學校教學環境和學生,教師在講授同一節課的內容時,教案中設置的教學難點也會有所不同。同一個教師所教授的同一節課,在⑴班的課堂教學中,不是難點的地方,在⑻班就有可能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難點是在備課時,由教師根據對不同班級學生的瞭解,以及教學機房設施等條件而設置的。在授課時就有可能發現,課前設置的教學難點,在不同的班級中會有一些偏差,課後在教案的反思部分中需要調整改變,並要及時地總結經驗和教訓,提高自己在備課時,設置教學難點(重點、教學目標)的精度和準確度。

五、教學用具(有的話寫,沒有的話就可以不寫)

六、教學方法

注意:這個可以西安寫出來,然後在進行教學過程設計中如果用到了某種方法,返回來進行補充即可。

七、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注意:一定要有趣,要能體現出新課改的理念,即要有學生的參與。

2、講授新課

注意:一般情況下,講解新課時,如果是第一課時,講解的內容一般包括生詞和對課文的整體感知;第二課時,一般包括對課文的段落分析、重難點的突破以及主題的昇華。

3、鞏固練習

注意:精選練習內容,適當的分配分量、時間,切忌多多益善。

4、總結和佈置作業

注意:總結時一定要引導學生主動總結,而不要直接告訴學生我們這節課學習了什麼;佈置作業要適中,要適當,而且一定要能體現出文章的重難點,即一定要有針對性。

八、板書設計

注意:板書設計很重要,而且板書設計不是對知識點的簡單羅列,而是需要能夠體現出文章的重難點,文中講授的中心內容才可以。更多河南特崗教師備考資料點擊登錄河南特崗教師招聘網。

很多考生認為板書不重要,一定要改掉這個錯誤的觀點,並且在板書設計時要多認真想想,切忌對知識點的簡單羅列。

九、教學反思

(該部分不用寫具體內容,只需羅列在這裏就可以了)

關於老師教學設計11

【設計意圖】

偶然的機會看了《三隻小豬》配樂動畫片,感受頗深。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笨拙可愛的人物形象及與故事情節發展緊緊相扣的跌宕起伏的配樂,令人捧腹。極富音樂語言的樂曲讓我在腦海裏把小朋友們都變成了一隻只可愛的小豬……

【活動目標】

1.通過韻律遊戲,感受樂曲歡快、詼諧的情緒。

2.通過創編搭建不同房子的動作,進一步感受樂曲中跳躍頓挫的節奏。

3.主動參與創編遊戲活動,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錄音機、《三隻小豬》樂曲磁帶,小豬頭飾、小豬尾巴。

2.各種小豬神態圖片,貼有點子的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供幼兒遊戲時用。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幼兒聽音樂自然進入活動室。

二、欣賞樂曲《三隻小豬》

1.老師:你在樂曲中聽到了什麼動物的聲音?捕捉幼兒在聽音樂中的情緒表現,試問幼兒感受到的情緒。

2.老師:你聽到了小豬在幹什麼?

三、觀看情境表演

教師根據音樂的節奏和情緒進行表演,表現出小豬蓋房子時的情形。

1.老師:小朋友在音樂中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2.老師:小豬是怎麼蓋房子的?你看到的小豬們發生了什麼事?先是怎麼樣的,後來是怎麼樣的?

3.和幼兒一起講出三隻小豬的故事情節,幫助幼兒理解音樂。

4.師:我們表演的小豬蓋房子和平時的蓋房子有什麼不一樣?(是和着音樂來蓋的。)

四、嘗試創編“蓋房子”情景

1.請幼兒創編蓋稻草房的動作,教師有意識地將孩子的動作誇張昇華,並注意體現出音樂的輕巧。

2.引導幼兒創編蓋木頭房子的動作,教師有意識地將孩子的動作誇張昇華,和着節奏做動作。

3.引導幼兒創編蓋磚頭房子的動作,教師有意識地將孩子的動作誇張昇華,和着節奏做動作。

幼兒可用雙手畫圓的動作跟着節奏表現和泥的情景,當聽到中間小豬的叫聲時,可以做一些擦汗、蹭癢癢、休息的動作,也可讓小豬們模仿抬水的動作,抬着和好的泥運到工地上準備蓋房子用。教師提醒幼兒注意走的動作要跟着音樂的節奏。當聽到結束時小豬的叫聲時,小朋友們可以重複做擦汗、蹭癢癢的動作,還可以將磚頭擺好,做出邊用抹灰板抹灰邊放上磚頭的動作,在音樂中充分體會蓋房子的樂趣。

五、表演遊戲

請幼兒戴上豬頭飾、夾上尾巴,照着鏡子,把自己打扮成一隻小豬。

1.請小朋友們先做豬大哥在三角形場地上蓋稻草房(跟着音樂將報紙撕條成捆,蓋稻草房子)。音樂停後,大灰狼來了,將房子吹倒了,小朋友們跑到豬二哥的木棍房子裏(圓形場地)。

2.再請小朋友們當豬二哥蓋木房子(用報紙捲成筒狀來蓋木棍房子),要求小朋友在蓋的時候動作上有些變化。音樂停後,大灰狼來了,將房子又推倒了,小豬們跑到豬小弟蓋的磚頭房子裏(方形場地)。

3.師:豬大哥怕麻煩,不想用力氣,所以蓋了稻草房,結果他的稻草房被吹倒了。豬二哥也不想走太多的`路去找更堅實的材料,他蓋的木房子被大灰狼推倒了。我們現在要學豬小弟蓋磚房子了,找磚頭要用很大的力氣,還要走很遠的路,我們怕不怕辛苦啊?怎麼蓋磚房子才不能被大灰狼推倒呢?(磚頭和磚頭要緊緊地相連,小豬們用胳膊做磚頭,胳膊拉得緊緊的,非常有力,這樣大灰狼就不會推倒了。)

聽着音樂,豬小弟蓋起了磚房子,磚房子很結實。大灰狼來了又是踢又是推,可是怎麼也推不開,怎麼也踢不倒,就灰溜溜地走了,小豬們開心極了。

4.活動結束:小豬們蓋房子累了,我們休息吧。小豬們伴着舒緩的音樂漸漸睡去…

【活動延伸】

欣賞動畫片:三隻小豬。幼兒做自由表演。

【設計評析】

1.《三隻小豬》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故事,《三隻小豬》的音樂給孩子們展現的就是故事的情節。音樂節奏鮮明,詼諧有趣,十分符合孩子們的欣賞口味。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能夠情緒高漲地參與到活動中去。

2.在蓋房子的活動中,大家通過感受和遊戲,懂得了做任何事情不能怕吃苦,不能偷懶。

3.教師的投入在活動中十分重要,教師模仿小豬動作不能忸怩作態,要把自己看成是一隻小豬,和孩子們一樣遊戲,帶動和感染孩子。

4.由於這一音樂活動是以比較開放的活動形式出現,很多時候是幼兒通過自己的理解來進行表現,所以教師的應變能力很重要,要能跟得上孩子們的思路,並儘可能地走在孩子的前面,支持他們在活動中的表現,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5.教師在活動中應注意提升幼兒的表現力,及時地肯定和鼓勵幼兒做出來的動作,同時規範幼兒在遊戲中的動作節奏。

【資料鏈接】

作品分析:《三隻小豬》是一首非常有趣的管絃樂小曲,主題音樂鮮明,旋律輕巧歡快,音樂形象活潑可愛,很容易讓幼兒產生共鳴,非常適合幼兒欣賞。頓挫跳躍的基本節奏貫穿全曲,詼諧形象的小豬叫聲使整個樂曲生趣盎然。

關於老師教學設計12

1. 該節課教學目標清楚明白、教學內容主次分明,具體,易激發興趣,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練習設計體現知識的綜合運用,結構合理,銜接自然緊湊,形式多樣,重難點把握準確,分量與難度適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學法指導得當, 教材特點與學生實際,是一節成功的課

2、 本節課各種學習活動設計具體、教學過程設計完整有序,既體現知識結構,知識點,又注意突出學生活動設計,體現教學民主、充分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因材施教,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遵循常規但不拘泥,根據學生的`差異和特點, 從具體到抽象對教材進行處理,是一節很成功的課

3、 該節課能以舊引新,教學程序設計巧妙,尋找新舊知識的關聯和生長點,注重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能運用上新穎獨特教學,能找到教材特點及本課的疑點,並恰當處理,在課堂上設疑問難,引導點撥,是一節很有個性特點的課

4、該節課很有藝術,教學安排清晰有序,科學規範。在教材處理上從具體到抽象,化難為易,以簡駕繁突破難點。言簡意胲, 引導點撥學生,學生動口、動手、動腦,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各環節有詳細的練習,科學合理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創新能力的發展。是一節很有個性特點的課 .

5、本節課非常成功,設計突出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全面培養學生素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理念。教師配以親切活潑的教態,能較為恰當地運用豐富的表揚手段,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精心設計練習,並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一節優秀的課。

6、該節課很有創意,教學重難點把握準確,教學內容主次分明,抓住關鍵;結構合理,銜接自然緊湊,組織嚴密,採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對教材把握透徹、挖掘深入、處理新穎,針對學生基礎和學生髮展性目標,設計各種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有條理地將舊知識綜合進行運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oqol1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