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晝夜時差的教學設計(精選3篇)

晝夜時差的教學設計(精選3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晝夜時差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晝夜時差的教學設計(精選3篇)

  晝夜時差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會做地球自轉形成晝夜現象的模擬實驗;

2、能收集資料,瞭解人類對晝夜現象認識的歷程。

科學知識:

1、知道晝夜的成因。

2、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觀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科學是在不斷髮展的,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是在不斷進步的。

教學重點:

認識晝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及其規律。

教學難點:

通過模擬實驗,認識晝夜交替的成因。

教學方法:

目標教學法

教學準備:

教師——有關光的教學碟片,多媒體課件,投影儀(或者手電筒),地球儀

分組——手電筒,小地球儀。

教學時間: 二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1 、多媒體演示晝夜交替情景。

師: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大家知道是什麼現象嗎?

2 、晝夜變化有什麼規律呢?對此,你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

3 、學生討論交流。

二、學習新課:

[ 活動一:通過模擬實驗,認識晝夜交替的成因 ]

1、你認為晝夜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太陽的東昇西落,太陽不斷的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

2、遊戲:一人從你左邊出現,又在你右邊消失,又在你左邊出現,猜想一下你和這個人是怎樣運動才會產生這樣的現象的?可能有幾種情況?(自轉、圍着你轉)

3、學生討論並交流。

4、那你認為晝夜現象到底是什麼原因形成的呢?

(以上兩種情況,會是哪一種?) (教師記錄下學生髮表的各種可能性)

5、你能設計一個模擬實驗來解釋你們的假設嗎?

(出示地球儀和手電筒)

6、學生討論彙報並上台演示過程。

教師提醒學生幾個注意點:

( 1 ) 根據太陽的東昇西落現象,你認為地球儀應朝哪個方向轉動?

( 2 ) 把投影儀(手電筒)的'光射向地球儀;

( 3 ) 投影儀(手電筒)不能靠地球儀太近,要讓射出的光“包圍”地球儀。

7、學生分組模擬實驗,討論晝夜的成因。

8、分組彙報。

  晝夜時差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對晝夜交替現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釋。

2、和小組同學合作設計模擬實驗,研究晝夜現象產生的原因。

3、和小組同學分工協作,做好模擬實驗。

4、在實驗過程中實事求是,嚴謹認真。

5、對實驗的結果進行合理的解釋。

教學重點:設計模擬實驗驗證假設。

教學難點:解釋地球產生晝夜交替的現象的原理。

 教學準備:小皮球(乒乓球)、手電筒(蠟燭)、白紙、水彩筆、小組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學習:

1、談話:每天早上,太陽從東邊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太陽又從西邊落下……就這樣,白晝和黑夜交替出現。

2、思考:地球上為什麼會有晝夜?晝夜為什麼交替出現?關於晝夜,你知道哪些?還有什麼問題?

二、提出問題:

1、交流:地球上為什麼會有晝夜現象?晝夜現象為什麼交替出現?

2、解釋:哪些情況可能出現晝夜交替?

①地球不動,太陽繞着地球轉;②太陽不動,地球圍着太陽轉;③地球圍着太陽轉,同時自轉;④地球自轉。

3、討論:哪一種解釋是正確的?我們怎樣知道哪種解釋是正確的呢?

三、實驗探究:

1、 演示實驗:

(1)如果讓乒乓球當作地球,手電筒當作太陽,被“太陽”照亮的一面相當於一天中的什麼時間?(白晝),揹着太陽的一面呢?(黑夜)。

(2)在“地球”上貼(或畫)一個小紙人,怎樣才能讓小人在同一地點(例如貼小紙人的地方)出現晝夜交替現象?用實驗的方法檢驗每一種假設。

2、學生分組實驗。

(1)對以上四種假設進行模擬實驗驗證,看這四種假設能不能解釋晝夜交替現象,並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2)小組分工合作進行模擬實驗。

3、交流彙報。

分小組彙報研究結果。

4、討論:

這些解釋你贊同哪一種觀點?為什麼?

四、小結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很多情況都會使地球上發生晝夜交替的現象,晝夜交替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研究,同學們也可以查閲一下相關的資料,看看科學家是怎樣研究得出結論的?把你們的資料和全班同學交流。

  晝夜時差的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對太陽有了初步認識、知道太陽變化規律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地球自轉及晝夜交替的成因。學生對晝夜交替已有豐富的感性認識,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但要他們解釋“為什麼”就感到很困難了。教材主要從四個方面介紹:1、比較思考:晝夜是怎樣形成的?2、模擬實驗:晝夜交替的成因。3、操作發現:不同地點所處的時間差異。4、閲讀了解:瞭解人類認識晝夜交替現象的歷史。

 教學目標

1、會做地球自轉形成晝夜現象的模擬實驗;

2、知道晝夜的成因;

3、意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是在不斷進步的。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晝夜交替的圖片,投影儀、地球儀等。

學生準備:手電筒,小地球儀,蒐集“人類對晝夜交替的成因有哪些不同的觀點”資料。

教學過程

一、比較思考:晝夜是怎樣形成的?

二、模擬實驗:認識晝夜交替的成因

三、研究不同地點所處的時間差異

四、信息交流

1、師:就“晝夜交替”的話題,自古以來人類有哪些不同的觀點。(結合課前蒐集到的知識信息和書上第8頁的內容進行交流。

2、小組討論後班級交流:這些觀點當中哪一種更加可信?找出這幾種觀點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

3、交流:人類對晝夜交替的成因還有哪些不同的觀點。

五、作業

佈置學生寫研究晝夜交替的科學小論文。

設計意圖:瞭解古人對晝夜交替原因的探索,讓學生認識到人類對探索宇宙的艱難歷程,體會到人與自然的關係,從而認識到:科學史不斷髮展的,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是在不斷進步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72yrq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