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教材第59~60頁和例1、例2。

【教學目標】

1、認識鐘面、時針、分針,掌握整時、幾時半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這些時間。

2、能結合現實生活了解時間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時間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師準備

學生準備:一隻實物鐘錶、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入

師:請小朋友們先來猜一個謎語:沒腳能行走,説話不用口,它説是幾點,人人都遵守。學生猜出是鐘錶後,師告訴學生,鐘錶在生活中用處非常大,下面我們看看這樣一幅圖。

用出示主題圖。

師:仔細觀察這幅圖,你從圖上看到了什麼?

學生甲:我看到了公雞在叫,小朋友起牀了。

學生乙:我看到了牆上有作息時間表,還有……

師:大家都看到了圖上的小朋友正在起牀,你知道這個小朋友什麼時候起牀?(早上)你從哪裏知道的?

學生甲:我看到大公雞在叫。

學生乙:我看到……

師:這個小朋友要按時起牀,就需要知道時間。在生活中我們主要靠什麼知道時間的?(鐘錶)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鐘錶。(板書課題)

二、觀察鐘面,認識整時、幾時半

(一)觀察鐘面

師:互相觀察自己帶來的`鐘錶,説説你看到了什麼。

學生觀察後,回答略。

師:老師也為大家帶來了一些鐘錶。

用出示各種各樣的鐘表。

師:這些鐘錶哪些地方不同?

學生討論後回答。

學生甲:它們的形狀不同,樣式不同……

學生乙:有的鐘表有12個數,有的沒有。

師:這些鐘錶雖然各不相同,但它們都能表示什麼?(時間)它們靠什麼表示時間呢?(指示電子鐘)這種靠什麼表示時間?(數字)(指示剩下的鐘表)那這一類呢?(指針)

放大顯示一個鐘:師介紹時針、分針後,學生進行撥針小比賽。

(二)認識整時

1.認識7時

顯示77頁例1的三個鐘面,放大顯示7時鐘面。

師:看看這個鐘面的分針、時針分別指在哪裏?(板書:看分針、時針。)

學生:這個鐘面的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7。

師:議一議這個鐘面表示多少時間。(板書:議。)

如果學生能説出是7時,則鼓勵學生説出“你是怎樣知道的?”並明確告訴

學生:“在生活中也能學到很多知識。”

如學生不能回答,則直接告訴這是7時,並出示電子錶顯示的時間。

師:看看早上7時圖上的孩子在幹什麼?(起牀)想想(板書:想。)每天早上的7時你經常幹什麼?

學生甲:我在起牀。

學生乙:我開始上學了。學生丙:我開始……

師:再想想你周圍的人,每天早上7時經常做什麼?

學生甲:我爸爸在洗臉、刷牙。

學生乙:我奶奶在……

師:如果沒有鐘錶告訴你是早上7時,你怎樣判斷大約是早上7時了呢?

學生甲:如果我聽到公雞叫,天也亮了,我想可能7時了。

學生乙:如果我看見小朋友們揹着書包上學,我會覺得大約是7時了。……

師:這樣學會用周圍的環境來判斷時間,小朋友們每天都能準時上學了。

2.認識12時、4時

用顯示12時、4時的鐘面。

師:我們就用同樣的方法來認識第二、第三個鐘面分別表示多少時間,教學過程基本與認識7時相同,但主要以學生認識為主。

3.歸納認識整時的方法

師:剛才我們認識的7時、12時、4時都是整時。你會認整時了嗎?請小朋友們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組交流自己的看法。

學生先獨立思考後小組交流,再組織彙報。

學生: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師:你們覺得他説得對嗎?(對)師也贊同他的意見。同學們還知道哪些整時?它們的分針指在哪裏,時針又指在哪裏?

請學生説一説,並在鐘面模型上撥一撥。

(三)認識幾時半

顯示9時鐘面。

師:這是幾時?(9時)請小朋友們注意觀察,(顯示:分針轉到6,時針轉到9與10之間)這時的時針和分針的位置發生了什麼變化?

學生:分針轉到6,時針轉到了9與10之間。

師:現在鐘面上表示的時間還是整時嗎?(不是)像這樣的鐘面還有兩個。(顯示3時半、8時半的鐘面)

師:請小朋友們用我們剛才認識整時的方法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發現生活中有規律的排列現象。

2.能發現給定事物中的簡單排列規律,運用自己的發現解決問題。

3.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身邊的事物,發現和欣賞生活中有規律的美。

教學重點:

運用自己的發現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發現給定事物中的簡單排列規律,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小朋友們,在講新課之前,老師想讓你們回答一個問題:星期天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帶你到什麼地方去呢?

(生回答老師的問題,學生可能會説出各種各樣的地方,如:遊樂園、廣場、超市等等。)

哪個小朋友能説一説,我們遷安市都有哪些超市呢?(東安、東購、家樂等等),今天,咱們市又有一家超市開業了,咱們去看一看吧,(出示超市開業的情景圖)。

二、教學新課。

1、大家看,來的人可真不少,這家超市給你什麼印象?能給大家談一談嗎?

(生回答老師的問題,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超市的佈置很有規律,顯的很美。引導學生尋找其他的有規律的佈置。(對錶現好的學生給一個小笑臉或小星星給予鼓勵。)

2、小朋友們,剛才佈置超市的時候,一個工作人員臨時有事,可他的工作還沒做完,我們幫幫他,好嗎?(學生肯定會很樂意幫忙)(出示掛燈籠的圖)。教師提出大頭蛙的問題,請一名學生幫忙完成。引導學生説出該怎樣掛,為什麼這樣掛。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練習第一題,説明題意。學生觀察圖片的規律,然後動手完成貼圖片的活動。

2、出示練習第二題,説明題意。學生觀察圖片上顏色的規律,然後動手完成塗顏色。

3、添加一個課本中沒有的題目。如:動物園召開運動會,看!小動物們排着隊伍來了,(出示製作的情景圖)。咦!怎麼這麼不整齊?快看一看怎麼回事?哦!原來是有的小動物還沒來呢?看看還缺誰?引導學生根據已有排列的隊伍來判斷缺誰,並將小動物的圖片貼到正確的位置。進一步加深對本課知識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教材中的.練習題都是以圖片的形式出現的。我想,應該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小活動:小朋友們,今天下午我們有一個表演,我們要先組織一下隊伍。哪個小朋友能幫幫老師?教師先排一部分:一個男生一個女生,一個男生一個女生。然後選一名同學幫忙排隊,看一看他是否按規律排列。

小結:這節課我們都學到了什麼知識?(生談一談自己的收穫和體會)。我們發現了生活中有規律的排列能給我們美的感覺。在這裏,我想到本單元的教學是讓學生去發現有規律的排列,從而發現有規律的美。可是在實際生活中有好多的事物是沒有規律的,但他們也是美的,如:彩虹的顏色很美,但它的排列沒有課本中這樣的規律。在教學中,我們也可以設計一些這樣的問題:(出示彩虹圖)你認為它美嗎?看一看學生的想法。如果他們認為彩虹美,我們可以説明並不是只有有規律的事物才是美的,有的事物沒有規律,但他們也是美的;如果有的同學認為彩虹不美,我們可以這樣對學生説:説不定將來有一天你能用運用科學知識將彩虹改變成你喜歡的顏色,那就好好學習吧!以次來激勵學生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五、佈置實踐作業。

回家觀察生活中有規律的排列,下節課一起交流。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教材第32~33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會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拼組圖形,通過圖形拼組深化學生對圖形的認識。

2、在圖形拼組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想象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會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拼組圖形。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學具。

【教學過程】

一、拼組圖形

師:我們在前面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你知道嗎?用這些圖形可以拼組出一些有趣的圖形,同學們願意來試一試嗎?

學生:願意。出示圖1的帆船。

師:怎樣拼組呢?我們先來看一看這條帆船,如果讓你用你手中的圖形來自己拼一個帆船,想想你會用到哪些圖形?為什麼?

學生:我會用到三角形,因為帆船上的兩頁帆很像兩個三角形。

師:老師注意到你説的話中用了兩個字“很像”,能給大家解釋一下你為什麼用這兩個字嗎?

學生:我覺得帆船上一兩頁帆像三角形,但不是標準的三角形。

師:對了,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物體都像我們學過的一些圖形,但都不是標準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圓,所以我們在圖形拼組時,要想象這些物體和我們學過的哪些圖形相似。同學們會想象嗎?

學生:會。

師:繼續想象。

學生:我會用到長方形,兩頁帆中間的桅杆就很像一個很小但是很長的長方形。

學生:我會用到長方形和三角形,在帆船的底部的中間就很像一個長方形,旁邊就像兩個一樣的三角形,把它們拼在一起就像帆船的底部了。

師:(出示拼組好的帆船圖)書上已經拼組好的帆船圖,你看看是不是和你們説的是一樣的?都用到了哪些圖形?

學生:用到了三角形和長方形。和我們分析的基本一樣。

師:看來同學們的分析是正確的,帆船的兩頁帆本來不是三角形,可它很像三角形,所以我們在拼組帆船的時候,就把它看成三角形來進行拼組。所以我們在拼組圖形的過程中,要抓住它像什麼,再來進行相應的拼組,這樣才能用我們手中的圖形來完成我們有趣的拼組。

師:那是不是圖中的每一個小細節、小東西都需要我們原封不動地拼組出來呢?

學生:不是,我們拼組的時候抓住的是比較大的東西進行拼組,那種很小的就沒有必要了。

師:老師已經明白你們的意思了,你們是説抓住事物比較有特徵性和代表性的東西來進行拼組,並不是每個小細節都要進行拼組。

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怎麼進行拼組圖形了,你們就照着這個圖來拼組一個帆船,開始。

學生自由地進行拼組帆船,老師巡視指導拼組過程。師拿一個小組的拼組帆船來展示,作適當的表揚和建議。

師:老師這裏還有一棵樹和一條魚,你們來看看,它們的各個部分又像什麼?你會用什麼圖形來進行拼組?

讓學生自由地發表他們的看法。

師:同樣看看書上已經拼組好的圖形,看看和我們的分析是不是一樣的。

學生自己總結分析的圖形和書上用的圖形有什麼區別?哪種更好,為什麼?

師:知道了魚和樹怎麼拼組了,現在我們來看看哪個小組拼組這兩個圖最快並且最像,現在開始。

學生在兩個圖形對比的基礎上,進行模仿,動手操作。

師:把你們拼組好的圖形擺放在桌上,我們一起來評一評,看看誰拼得最好。

二、給圖形取名字

師:同學們已經會拼組圖形了,下面這些小朋友也拼組了一些圖形,你會給這些拼組好的圖形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嗎?出示一些拼組好的圖形,如太陽、小房子、小汽車等。

師:首先要想一想這些圖形像什麼?然後再給它取名字。

學生討論後,抽學生彙報。學生彙報時允許學生給同一幅圖取不同的名字。比如同樣是一幢房子,有的學生取名為小房子,有的學生取名為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家,有的'學生取名為温暖的小屋。然後師可以讓學生評一評,看誰的名字取得最好。

三、拼圖形講故事

師:小朋友會講故事嗎?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聽。抽一個學生講故事。

師:小朋友講的故事真好聽,你能把這個故事的主要人物拼擺出來嗎?比如龜兔賽跑這個故事裏的小白兔怎樣拼呢?小烏龜又該怎樣拼呢?

師指導學生拼出小白兔和小烏龜。

師:這樣看着小白兔和小烏龜你能給大家講一個龜兔賽跑的故事嗎?

學生看着拼圖講故事。

師:小朋友能不能像這樣先拼擺圖形再講故事呢?下邊小朋友自己想一個好聽的故事,拼出故事中的一個情節,然後給其他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

學生活動,師作必要的指導。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次活動,你有哪些收穫?學生回答略。

師:看來同學們的收穫都不小,下邊依靠我們集體的力量,全班同學來完成一個大的拼圖。

學生拼圖,師給予必要的指導。拼好以後,師給予學生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全班學生可以圍着拼圖跳一個舞,活動在學生的歡呼聲中結束。

課後反思:

長方形,三角形,想想你,正方形,教學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課本第8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欣賞、操作、交流等活動,發現圖形中的一些簡單排列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

3、在探究規律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感受到規律能創造美,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圖形排列的簡單規律,掌握找規律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能夠表述發現的規律,並會運用規律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利用比賽,感知規律

記憶比賽:男女生分別記憶兩組數據,得出有規律的好記,沒有規律的不好記。得出規律的重要性,引出課題:找規律.

二、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數學小精靈聰聰聽説我們學習找規律,也來到了這裏。他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説呀,在這春暖花開、春暖花開的.季節,光明國小一一班的小朋友去公園聚會了!他們把會場佈置得可漂亮啦!同學們又蹦又跳玩得可開心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師: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麼?

生:小朋友、燈籠、彩旗、小花。

首先研究裝飾物是怎麼排列的。

三、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 彩旗是怎麼排列的?(黃紅、黃紅)

我們就把這一面黃旗和紅旗看作一組。(板書:一組)

2. 接下來講解小花、燈籠的排列方式。

3、小朋友隊伍的排列。

小結:像彩旗、小花、燈籠和小朋友的隊伍,都是按都是按順序為一組,一組一組重複排列的,而且至少要重複3次,像這樣的排列我們就説它是有規律的。

四、學以致用,擺出規律

小組合作,作品展示。

五、智力闖關,應用規律

六、聯繫生活,找出規律

七、情感教育,總結本課

八、教學反思: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複習認數方面的基礎知識,進一步理解百以內各數的含義,強化數數能力以及運用數進行交流的能力。

2、能正確計算整十數加整十數或一位數,以及相應的減法。

3、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百以內數的含義,運用學過的數正確進行交流、表達。

教學資源:

計數器、鐘面、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認數方面的基礎知識

1、第1題:看圖及計數器,完成填空:

( )個十和( )個一合起來是( )。

( )裏面有( )個十和( )個一。

2、第2題:

(1)十位上是5,個位上是0的數是( )。

(2)個位上是8,十位上是7的'數是( )。

(3)十位上是( ),個位上是( )的數是( )。

3、第3題:

(1)讓學生在兩分鐘內完成這題。

(2)交流:指名幾人説説是怎樣想的。

二、鞏固解決問題的練習,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1、第4題:

(1)實物投影出示表格

(2)要求學生怎樣求出括號裏的數。

(3)學生計算。

(4)交流。

2、第5題:

(1)學生獨立計算。

(2)交流: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

三、全課總結,課堂練習

1、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練習:

(1)( )個十和( )個一合起來是( )。

64裏面有( )個十和( )個一。

98裏面有( )個一和( )個十。

(2)按規律填數:

5、10、15、( )、( )、30、( )、( )、( )、( )

2、4、( )、8、( )、12、( )、( )、( )、( )

50、60、( )、80、( )、( )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通過十幾減9的練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內退位減9的口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填數計算,並講一講上下兩行有什麼聯繫?

(1)9+xx=15(2)9+xx=18

15-9=xx18-9=xx

(3)9+xx=14(4)9+xx=17

14-9=xx17-9=xx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4題。

(1)出示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2)讓學生獨立口算出每一個算式的答案,並將他們對號入座。

(3)教師任意選擇一題讓學生説一説你是怎樣想的。

2.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3題。

教師將l0、14、13、17寫在黑板上,然後教師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動(不必按順序),卡片對着十幾就算十幾減9。

教師還可以隨意在黑板上指題,全班每一個學生舉數字卡片表示得數,這樣能激發學生做題的興趣,有利於提高學習的效果。

3.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6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理解題意,口頭敍述畫面內容。

(2)提問:這道題告訴我們什麼條件,要我們求什麼?

(3)請學生列式,並複述口算過程。

4.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8題。

(1)讓學生獨立理解題意,敍述畫面內容。

(2)讓學生通過畫面內容想一想:這道題可以提什麼問題?

(3)學生任意選擇獨立完成。

三、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5題。

2.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

春季,教學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感知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繫,促進計算能力的提高。

2、在觀察操作中經歷學習過程,逐步發展探究,思考的意識能力,重視算法多樣化。

3、能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實現數學的價值,發展學生的數學意識。

教學重難點: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會十幾減6、5、4、3、2的計算方法,同時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引導:在美麗的森林裏,住着聰明機靈的小老鼠和可愛的小兔子,他們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太陽真好,小老鼠跑去

和小兔玩,看見小兔子正在採蘑菇呢!

提問:仔細看圖,你從圖上知道了些什麼?

學生答:

1.共採了11個蘑菇。

2.灰蘑菇有6個。

3.藍蘑菇有5個。

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1)一共有多少個蘑菇?6+5=11

(2)一共有11個蘑菇,其中灰蘑菇有6個,藍蘑菇有幾個?11-6=5

(3)一共有11個蘑菇,其中藍蘑菇有5個,灰蘑菇有幾個?11-5=6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合作探究

(1)11-5,你是用什麼方法算的?小組討論交流。

方法一:5+6=1111-5=6

方法二:10-5=55+1=6

方法三:11-1=1010-4=6

從11開始往前數。

(2)你認為哪種算法最容易?

2、嘗試運用。

計算11-612-313-4

(1)提問:你是怎麼算的?能用最容易的'那種算法來算嗎?

(2)交流算法。

三、練習鞏固

1、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交流時讓學生説説題目的意思?

2、想想做做第2題。讓學生觀察每組題目,比一比相同與不同的地方,再算一算。

3、想想做做第3題。算算比比

4、想想做做第4題。讓學生看題,説説題目的意思,然後獨立完成在書上。

5、想想做做第5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

集體交流時説説用什麼方法做的,為什麼要這樣做?

四、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知道怎樣計算十幾減6、5、4、3、2嗎?

板書設計:

十幾減6、5、4、3、2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教材第49~5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對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2、溝通本單元知識的內在聯繫,幫助學生形成整體認知結構。

3、讓學生掌握一些整理知識的方法,養成及時整理所學知識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溝通本單元知識的內在聯繫。

【教學過程】

一、回顧全單元知識

師:第四單元的學習內容我們已經全部學習完了,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引導學生説出本單元學習的知識包括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一位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師:在這些加減法算式的學習中,我們強調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哪句話?

引導學生説出強調得最多的一句話是“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加減”。

師:對了,不管是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還是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我們都非常強調“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加減”,我們把這句非常重要的話板書在我們黑板的中間,然後我們再圍繞這句話進行知識的整理和複習。

板書: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加減。板書課題:整理和複習。

二、複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師:請同學們口算第73頁第1題。

學生口算後,抽一個學生彙報答案,並抽一、兩個題目讓學生説一説自己的口算過程。如65+3,要這樣想,5+3=8,60+8=68。

師:在口算過程中,你覺得哪幾點比較重要?

指導學生説出口算中比較重要的幾點是:

(1)要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減;

(2)如果是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一般先加減十位上的數,再加減個位上的數;

(3)在加減個位上的數時,不要忘記十位上數的加減結果。

師:在口算中,同學們歸納的3條都非常重要,如果哪一條弄錯了,整道題就要口算錯,我們看看這樣兩道題,分析一下它是在哪個地方算錯了。出示:6+33=93,56-20=54,67-43=4,32+16=8。

學生討論後回答,讓學生明白第1,2小題是沒有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減,第1小題把個位上的數加到十位上去了,第2小題是把十位上的數對着個數上的數減;第3,4題是忘記了加減十位上的數,只把個位上加減的數寫了上去。

師:所以我們在口算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以上幾點。另外你猜一猜剛才老師出這些錯題是哪個小朋友做的嗎?告訴你們,是一個粗心的小朋友做的,他一邊做口算題一邊看電視,所以才有上面這些錯誤,從這件事中你知道些什麼?

引導學生説出在口算時要特別專心,這樣才能正確地口算出結果。

師:對,這一點也非常重要。下面請同學們看着第2題,專心地用你們掌握的口算方法算出每顆小芽上兩個數的和與差。

學生口算後,抽學生回答結果,全班集體訂正。

三、複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師:在這個單元我們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以外,我們還學習了用豎式計算的方法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用豎式計算34+43時,該怎樣寫豎式呢?同學們試一試。

學生用豎式計算34+43,計算完後抽一個學生的作業在上展示,讓學生説一説寫豎式計算的過程,全班訂正計算結果。

師:在用豎式計算的時候又要注意些什麼呢?

指導學生説出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一是要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加減;二是一般從豎式的個位上的數加減起。

師:同學們歸納的這兩點都非常重要,是不是每個小朋友在計算時都注意了這兩個問題呢?請同學們看着第73頁上的第4題,檢查這些小朋友寫的豎式對不對,如果有錯誤,錯在什麼地方?把第73頁上的第4題的圖展示在上,然後抽學生一道題一道題地判斷,找出錯誤的原因後,讓學生用正確的豎式加以改正。

師:剛才我們檢查了這些小朋友的作業,他們錯誤的原因都是相同數位上的數沒有對齊,有的把個位上的數對到十位上去了,有的把十位上的數對到個位上去了,從中你知道些什麼呢?

引導學生説出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加減非常重要。

師:請同學們在計算中要高度重視這個問題。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掌握的計算方法完成第73頁第3題,題目要求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下面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結果。

學生計算後,抽學生彙報,先抽用口算方法的學生説一説口算結果,再抽兩道題要求學生説一説具體的口算過程;然後抽用豎式計算的學生把自己計算的豎式在上展示,抽兩道題讓學生説一説自己的計算過程。

師:同學們都會計算了,下面請小朋友們用你們掌握的計算方法幫助小袋鼠找自己的媽媽。

出示第74頁第5題,學生計算一道題上連一條線,抽兩道題讓學生説一説自己的計算方法。

師:看來小朋友們學得不錯,下面請同學們獨立完成第74頁第6,7題。

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後全班集體訂正。

四、解決問題

師:通過學習同學們掌握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和用豎式計算的方法。下面我們用掌握的這些計算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出示第75頁第8題的。

師:圖中告訴我們什麼條件,要求什麼問題?學生回答略。

師:要求鵝比鴨多多少隻,應該怎樣想?

指導學生説出要求鵝比鴨多多少隻,就要把鵝的只數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和鴨同樣多的只數,另一部分是比鴨多的只數,算式列成36-20。

師:用你們喜歡的計算方法算出結果。

學生計算後,集體訂正。然後問

學生:“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指導學生從兩數和的方面提出數學問題並

指導學生解答。

師: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問題,同學們看一看第75頁第9題,書上提出了哪些數學問題?怎樣解決?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這些問題中哪些是用我們現在掌握的計算方法能解決的?哪些是用這些方法還不能解決的?都可以提出來,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留到下個單元去解決。

學生先獨立解答書上的問題,然後自己看圖提問題來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集中起來,留到下個單元解決。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複習了什麼內容?用哪些方法可以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通過這節課的複習你有哪些收穫?學生回答略

課後反思: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初步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重點:

初步正確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特別注意過九的數。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教具準備:

計數器、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複習數位表: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麼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個、十、)對!

“那麼怎麼樣用計數器表示11?”(指名回答,説一説數位表示的意思)

(二)導入:

“剛才表示的數都是20以內的數,如果是20以上的`數又應該怎樣表示呢?誰知道24這樣用計數器表示?”

説一説數的組成。

(學生討論,教師指名回答)

寫作:24讀作:二十四)

(三)新課:

1、想一想應該怎麼樣用計數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個十和2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上撥4,在個位上撥2。

寫作:42讀作:四十二

2、(1)教師撥珠子:十位4顆,個位3顆

“請問珠子表示的數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書:寫作:43

全班齊讀“十位是4,個位是3,所以讀作四十三”

讀作:四十三

3、練習鞏固:

(1)接撥珠子,分別用指名答、開火車答、全班齊答等方式。過九的數:39,49,59,69,79,89,99、

(2)教師讀數,學生聽數並動手寫數,再全班對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説數,另一個人在聽寫本上寫數,要求寫數和讀數都要寫出來。每人説3個數。

(4)鞏固練習

1、個位是7,十位是4,這個數是( )。

2、65的6在( )位上,表示( ),5在( )位上,表示( )。

3、一個兩位數,從右邊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這個數是( )。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讀數和寫數。(板書:讀數、寫數)其實方法和20以內數的讀寫都是一樣的。不知道小朋友們是否都熟練掌握了100以內數的讀寫呢?好我們現在來做練習。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10

設計説明

本課的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採取了下列方法:

1.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

由於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思維仍處於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而問題中出現的數目較大,在教學中,讓學生動手操作,進行分一分、圈一圈、畫一畫等活動,使學生在頭腦中構建並形成表象,逐步理解並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在教學中,當學生完成探究時,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彙報,使學生理解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促進學生動腦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小棒 圓片

教學過程

⊙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複習鋪墊。

課件出示:45裏面有(  )個十和(  )個一。

63裏面有(  )個十和(  )個一。

由3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數是(  )。

由7個一和5個十組成的數是(  )。

(學生自主讀題,教師指名回答)

2.導入新課。

師:剛才我們複習了數的組成,這節課我們要利用數的組成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板書: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在上新課之前複習數的`組成,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接下來利用數的組成解決問題作鋪墊。

⊙操作探究,學習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46頁例7,理解題意。

師: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麼?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

學生看圖,閲讀文字,彙報自己瞭解到的信息。

2.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1)動手操作,探究解題方法。

師:你能用什麼方法解決呢?動腦想一想,動手試一試吧。(出示課堂活動卡)

(學生討論、操作,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2)彙報交流,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師:現在請想出答案的同學説説你是用什麼方法解決的。

預設

生1:我用58根小棒代替58個珠子,10根10根地數,數出10根就捆成一捆,最後捆出了5捆,還剩8根,所以58個珠子能穿5串,還剩8個。

生2:我在書上圈一圈,每10個珠子圈在一起,能圈出5份,還剩8個,所以能穿5串,還剩8個。

生3:我想58裏面有5個十和8個一,所以能穿5串,還剩8個。

(3)回顧反思,檢驗解題結果。

師:怎樣驗證你們解答的是否正確呢?

學生交流後師小結:10個穿一串,5串是50個,再加上剩下的8個,正好是58個,解答正確。

3.思維拓展,豐富解題策略。

課件出示:想一想,如果5個穿一串,這些珠子能穿幾串?

(學生討論、交流,彙報解決問題的策略)

方法一:利用例7中出現的策略解決。

5個5個地圈,58裏面有11個5,能穿11串,還剩3個。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教材第44頁例1。

【教學目標】

1、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探索不同的算法,繼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索發現能力。

3、讓學生體驗到探索發現的樂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

【教學準備】

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師:我們在前面學習過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下面請同學們用你們掌握的計算方法算一算.43+5=47+2=6+51=4+22=43+50=47+20=60+51=40+22=

學生獨立完成後,抽學生説一説自己是怎樣算的,重點要求學生説出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

師:我們在學習兩位數加整十數和兩位數加一位數時,就要求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了,這節課我們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看我們原來掌握的計算方法在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中適不適用。

板書課題。

二、教學例1

出示第67頁的例1。

師:從圖中知道些什麼?

引導學生説出從圖中知道班上男生有23人,女生有25人。

師: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同學,應該怎樣列式?

學生:23+25。

師:為什麼要用加法計算?

學生:因為這是求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和。

師:怎樣計算23+25呢?我們還是先用計數器來計算,同學們用計數器計算已經有經驗了,老師就不再提示,同學們自己計算。

學生用計數器計算,師作必要的指導,然後抽學生彙報。

學生用計數器邊演示邊彙報:我先在計數器上撥上第一個加數23,然後在這個數上加25,先在個位上加5,再在十位上加2,這樣我就知道23+25=48了。學生彙報到這個地方時,師追問:“你為什麼要把5加在個位上,2加在十位上呢?”讓學生意識到,這裏的5是5個一,個位上的數就表示多少個一,所以應該對着個位加;25中的“2”表示2個十,十位上的數就表示多少個十,所以應該把2加在十位上。

師:你們覺得在兩位數加整十數和一位數時強調的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這個計算方法在這裏適用嗎?

讓學生感受到是適用的。

師:所以我們知道在計算加法時要遵守的一個法則“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

師板書“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

師:我們用“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的計算方法在計數器上算出23+25=48。除了在計數器上算,我們還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誰能説一説口算23+25應該怎樣算?

指導學生説出口算23+25時,要先算20+20=40,再算3+5=8,最後把40和8加起來得48,所以23+25=48。

師:看看第67頁中這個小男孩是怎樣算的,他應用的是什麼計算方法?

讓學生髮現小男孩使用的就是口算方法。

師:書上這位老師告訴我們“還可以用豎式算”。同學們以前學過豎式嗎?

學生:沒有。

師:現在老師教你寫豎式。

(師邊説邊板書)先寫上第一個加數23,然後在第二排寫第二個加數25,在寫25時,請同學們告訴我要注意些什麼?

學生:要注意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

師:對了,第二個加數要寫在第二排,而且寫的時候要注意相同數位上的數要對齊,哪個同學來寫第二個加數?

抽學生在黑板上寫25,其他同學給他檢查寫得對不對,主要是相同數位上的數是否對齊。

師:現在兩個加數寫好以後,在第二個加數的左邊寫一個加號,表示兩個數相加,然後在兩個加數下面畫一條線,把加數與得數分隔開。現在我們對齊相加,個位上3加5得8,在個位上寫8,十位上2加2得4,對着十位寫4。所以23+25得48。這樣的豎式同學們會寫嗎?

學生:會。

師: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27+21。

學生計算時,師來回巡視,做必要的指導。然後抽一個學生的作業在上展出,全班同學檢查是否是按豎式的要求寫的',相同數位上的數是否對齊,結果是否加正確了。也就是要求學生從格式、方法、結果三個方面進行檢查。

三、鞏固練習

出示第69頁課堂活動第1題第一橫排的題目。

師:同學們看一看這兩幅小棒圖,你覺得這些小棒在擺放時注意了些什麼?

讓學生觀察後回答,這些小棒都是整捆小棒對着整捆小棒,單根小棒對着單根小棒這樣擺放的。

師:也就是説,這些小棒在擺放的時候,就注意到一個什麼問題?

學生:注意到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師:這樣一齊,我們很容易看出這兩堆小棒的幾個十和幾個一。

請同學們口算出它的結果,把算式填寫完整。

學生口算後填算式。抽一個學生的作業在上展出,全班集體訂正。

師: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43+42,51+33。

學生計算後,抽一個學生的作業在上展出,全班集體訂正。

師:請同學們看一看第69頁第2題,這是一個口算遊戲,同學們明白這個遊戲怎樣做嗎?

指導學生説出這個遊戲的做法是一個學生説出一個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式,另一個同學迅速地口算出結果。

師:你們的理解基本正確,但是要注意的是,這個出題的同學,出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題一定是個位和十位上的數都不進位的,也就是説個位上兩個數相加的和要小於10,十位上兩個數相加的和也要小於10,這樣的題同學們會出嗎?

學生:會。

師:好,同桌的兩個同學開展這個遊戲。學生遊戲時,師作必要的指導。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內容?從中你知道了些什麼?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式時要注意些什麼?學生回答略。

五、課堂作業

第46~47頁練習九第1,2,3題。

課後反思: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12

一、教學內容:

(一)數與代數

1、海底世界——數數

2、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的認識

(1)1—10各數的認識

(2)0的認識

3、走進花果山——10以內數的加減法

(1)10以內數的加法

(2)10以內數的減法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

(4)探索規律

4、海鷗回來了——11—20各數的認識

(1)11—20各數的認識

(2)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5、小小運動會——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1)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

(2)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

(二)空間與圖形

1、誰的手兒巧——認識圖形長方體、正方體、柱和球的認識

2、有趣的遊戲——圖形與位置

(1)左右、前後、上下方位的認識

(2)從不同方位觀察物體的形狀

(三)統計與概率

1、媽媽的小幫手——分類與比較

(1)按指定標準和自選標準分類

(2)比較多少、大小、輕重、高矮、長短遠近、寬窄、粗細、厚薄

2、我又換牙了——統計

(1)簡單的數據整理

(2)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的初步認識

(四)實踐與綜合應用

1、實踐活動找找周圍的數

2、教學廣場找規律

3、數學廣場簡單組合問題

4、實踐活動大蒜有幾瓣

5、雪山樂園——總複習

二、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1)在具體的.情境中能熟練地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認識“〈”、“=”、“〉”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能認識個位和十位,識別十位和個位上數字的意義;

(2)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初步的估算。

2、空間與圖形

(1)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2)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統計與概率

(1)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

(2)通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並從中知道簡單統計的結果,初步瞭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的方法。

4、實踐與綜合應用

(1)加深對20以內的數有關知識的理解

(2)加深對分類與比較及統計方面知識的理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0以內數的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難點:統計

四、具體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注意選取密切聯繫學生生活、生動有趣的素材,構成“情境串”,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形成“問題串”,讓學生經歷“做數學”的過程。

2、注重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意識和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

4、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啟發學生從興趣習慣、合作交流、知識技能、問題意識、發揮潛能等多方面的自我評價與反饋中,逐步培養學生建立自信、認識自我的能力。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

第2——5頁(數一數)

教學目標:

1、在非常和諧愉悦的氛圍中,初步瞭解兒童認數、數數情況。

2、通過觀察等探求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數感,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合學生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物快樂,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對人對物的愛的情感,初步培養學生會聽、會説、會補充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步建立數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及合作與參與的意識。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一台。

教學過程:

a)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拿出一封一份禮物————金龜子的信,讓學生隨着美麗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聽信: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好,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成為一名真正的國小生了,在學校裏,你們將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到許許多多有用的知識,學會許多的本領,會面為一個對社會有着巨大貢獻的人,你們高興嗎?數學書裏都是一些有趣的遊戲和活動,充滿了神奇,學好數學非常有用,它可以幫助你解決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難,你們想學習數學嗎?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們的數學陳老師將會把你們帶進數學的王國裏,讓你們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到那時,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國小生的,你們有信心嗎?

b)認真觀察,小組討論,瞭解數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書中第2——3頁的畫面。

1、這是什麼地方?你認為它美麗嗎?

2、請你説一説:這幅圖是什麼意思?圖上的物體分別有多少?(先小組討論,互相説,教師深入到小組裏瞭解情況,並且在個別組裏探討數數規律,然後再請小朋友説)

3、評價:你認為你們組有什麼優點,別的組呢?

三、繼續觀察,小組交流,瞭解認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材第2——3頁的圖畫

活動形式同第二個環節一樣:觀察——交流——彙報——評價,不苛求學生按怎樣的模式説,讓學生在相互啟迪中自我感知怎樣説好就怎樣説,怎樣説適合自己就怎樣説。

四、操作感知,及時強化

1、數週圍的實物(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數一數學校裏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數字卡片

3、按方位數數

4、開放性練習

猜一猜,想一想、説一説,驗一驗

手裏最多能拿幾根粉筆?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14

一、基本情況分析

(一)、學生們情況分析:

本班16名同學在一學期的一年級學習中積累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如對數字的認識、簡單的加減法運算都有一定的基礎。從同學們的學習和^考~試檢測中發現影響本班學習掌握的因素較多。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方向與位置、認識圖形、100以內的數、認識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三)、認識鐘錶,,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們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們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們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為學生們瞭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悦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們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4、會認讀整時、幾時半,會寫時間,知道珍惜時間。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進行恰當的描述、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們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們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們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們。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作業分層設計。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一年級國小數學下冊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通過十個十個數,認識百的組成,初步感知十進制計數方法。

2.通過百數圖,掌握百以內整十數的加減法。

3.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和方法認識與掌握百的分拆,培養學生積極探索、主動發現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認識百的組成,掌握百以內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軟件,百數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媒體演示裝麪包,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叔叔阿姨是如何裝麪包的。

2.出示10袋麪包,問學生:一共有幾個麪包?你是怎麼數的?

3.引導學生概括:10個十是1個百。

板書:10個十是1個百。

4.追問:誰知道100裏面有幾個十?

5.討論:如何把100這個數放到數位表中呢?

二、展開

出示百數圖:你知道這裏一共有多少個小圓點嗎?

讓學生觀察百數圖,討論自己的數法,並交流。

完成右邊的練習,並一起朗讀。

三、深入

1.在百數圖上我們還可以做加減法呢。

2.用教學軟件“百數圖”依次演示。

3.小組討論:可以用什麼方法做這些題目?

(學生可能會説1個十加1個十等於2個十,2個十是20。或者因為1+1=2,所以10+10=20)

4.在小組內交流:50+10=?50+20=?50+30=?50+40=?

5.出示:40-10=?50-20=?70-40=?30-20=?90-50=?

讓學生自己討論出解決這些題目的方法,然後全班進行交流。

6.小結:這些數都是整十數,我們通過自己動腦筋學會了整十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做題目的時候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做。

7.運用所學知識完成第4題,比一比誰計算的正確率最高。

做完後,和你的小夥伴互相檢查,並説説計算時你是怎麼想的?

8.完成第5題前面3欄,要求在計算正確的基礎上,比一比誰的速度最快。每一小組全對並且最快的小朋友可以做小老師檢查自己小組其他小朋友的完成情況。

9.第5題的後面2欄,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題目中各部分的變化,然後自己再試試看怎麼繼續編下去。

四、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積極思考,並與小夥伴們進行討論,學到了很多知識,你都有哪些收穫?説給大家聽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ql65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