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略)

教學重點:

1.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定義、方向、週期和地理意義。

2.二分二至日太陽照射情況的差異。

3.五帶的劃分及特徵。

教學難點:

1.由於地球的自轉所產生的地方時差。

2.二分二至日太陽照射情況的差異。

3.四季的形成。

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媒體演示法、啟發式教學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地球儀若干、手電筒若干

課時安排:

2課時。建議第一課時講地球的自轉及地理意義、公轉的方向和週期;第二課時講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教學過程:

[導入]日月星辰的東昇西落、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自然現象。那麼大家知道這些現象的形成原因嗎?學習本節內容後,同學們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書]第二節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的自轉

[展示]課件:地球的自轉

[教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並思考:地球是繞什麼在不停地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怎樣?(地軸。自西向東)(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加以歸納,並講述自轉的週期)

[教師]這有一個地球儀,哪位同學能上來給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轉?(請2-3名學生上講台演示)

[提問]日出日落現象是怎樣產生的?日月星辰為什麼不西升東落?(由於地轉的自轉;因為自轉是自西向東)

[演示]教師用手電筒照射地球儀,演示晝夜的產生,並講解產生的原因;然後再轉動地球儀,演示晝夜更替,並講解產生的原因。

[提問]地球自轉一週,地球表面就完成一個晝夜交替,其經歷的時間是多少?(大約是24小時)

[活動]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6人,每組一個地球儀,一個手電筒,完成:

①正確演示地球的自轉,注意晝夜是怎樣交替的。(培養學生的動手、觀察能力)

②在圖上找到中國北京、美國紐約、日本東京,並在地球儀上作好記號。

[討論]

①當北京是白天時,紐約、東京哪個是黑夜,哪個是白天?(紐約是黑夜,東京是白天)

②北京和東京哪個地方先見到太陽?這説明哪個地方時間早?(東京。東京時間早)

③東邊的地方和西邊的地方哪個時間早?(東邊)

④教材圖1.18:在同一時刻,姨媽和暢暢互致問候時,為什麼會有時間上的差異?如果暢暢中午12點打電話給姨媽是否合適?為什麼?(由於地球的自轉導致東邊比西邊的時間早。不合適,因為這時紐約正是半夜)(學生討論後回答,教師略作講解)

[教師]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不停地公轉。

二、地球的公轉

[展示]課件:地球的公轉<一>

[教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並思考:

地球繞什麼在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是什麼?(太陽。自西向東)(學生回答,教師略作歸納,並講述公轉的`週期)

[教師]請同學們再觀察思考:地球在公轉的過程中地軸是傾斜的還是豎直的?地軸指向是否發生了變化?(傾斜的。沒有)

[展示]課件:地球的公轉<二>

(教師用鼠標控制,當地球公轉到二分二至日點時,單擊鼠標,使地球“停”下來,再單擊使該區域放大,指導學生觀察太陽直射的緯線,然後完成下表。)

節氣

日期

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及緯度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教師]地球繞太陽不停地公轉,太陽的直射點就在地球表面不斷地移動,這對地球表面的冷熱狀況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提問](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常識入手,激發學生的慾望)

①一天當中,早晨、中午、晚上我們感覺什麼時候最熱?這與太陽光的照射有什麼關係?(中午。陽光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得到的熱量就越多。)

②一年當中,我們這裏最熱是什麼時候?最冷是什麼時候?這與陽光的照射又有什麼關係?(7月,因為此時陽光照射地面角度大。1月,因為此時陽光照射地面角度小。)

(學生回答後,教師加以歸納,然後指導學生讀教材圖1.19,“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表)

北半球的季節

月份

北半球得到光熱的多少

[提問]南半球的季節與北半球有何不同?(相反)

[討論](分小組)(①是生活中的地理,②是拓展知識)

①我們這裏一年當中白晝時間一樣長嗎?什麼時候長,什麼時候短?為什麼?(不一樣。夏季較長,冬季較短。由於地球的公轉)

②如果地球不是傾斜而是豎直的,地球表面有無四季變化?(沒有)

[教師]地球是個很大的球體,在同一時間,緯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陽光照射的情況也不同,冷熱就有差別。人們根據太陽熱量在地表的分佈狀況,把地球表面分成了五個帶。

三、地球上的五帶

(讀教材圖1.20“地球上的五帶”,請各小組完成)

①在圖上找出地球上的五帶,並找出它們之間的分界線。

②中國主要屬於什麼帶?還有小部分屬於什麼帶?湖南屬於什麼帶?(北温帶。熱帶。北温帶)

③完成下表:

五帶

範圍

有無陽光直射

得到的太陽光熱多少

四季變化情況

熱帶

北温帶

南温帶

北寒帶

南寒帶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火山和地震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火山和地震是由於地球內部的運動造成的;

地球內部的運動會引起地殼運動,從而形成山脈、高原、裂谷和海溝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變化有時是迅猛激烈的,有時是緩慢不易覺察的。

過程與方法:

閲讀資料,瞭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樣改變地形地貌的;

做板塊運動的模擬實驗,想象和理解地球內部的運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地球內部是不斷運動的,地形地貌也是不斷變化的。

教學重點

地球內部的運動使地表形態發生不斷的變化,這種變化有時是迅猛激烈的,有時是緩慢不易覺察的。

教學難點

地球內部的運動會引起板塊運動,板塊運動影響和改變着地形地貌。

教學準備

分組器材:有關火山和地震的資料、橡皮泥等。

教師演示:地球儀,火山和地震對地形地貌影響的課件、反映地殼板塊運動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前在講台前擺放一隻地球儀)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各種各樣的。反映在這地球儀上,我們通常説藍色代表(海洋),黃色代表(高原),綠色代表(平原)。像這些高高隆起的地方往往就是一座一座的(高山)。那麼,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不是一成不變的呢?大海永遠是大海,陸地永遠是陸地呢?

(的確如此地球並不是一個平靜的世界,內部外部都在不停的運動着,變化着。)揭題

二、瞭解火山和地震

1、火山改變地形

地球內部的運動我們見過嗎?

師,是的,我們誰都沒有看見過。那我們又如何知道地球的內部是運動着的呢?請看大屏幕:1963年一艘漁船漂泊在漫無邊際的大西洋中,忽然間有漁民看到遠處海水洶湧翻滾,轉眼間升騰起數十丈煙柱,瀰漫了整個上空。結果一晝夜之間在海面升起了一座蘇爾特塞島。為冰島共和國增加了一塊新的土地。

誰來説説大西洋海域裏發生了什麼?(火山)(板書:火山)從哪裏看出來?(海水洶湧,有濃煙產生)火山爆發的結果是什麼?(產生了小島)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次火山,你決定用哪個詞?(猛烈)(板書:猛烈)為什麼?

小結:如此可見,火山帶給地球表面的地形變化是多麼猛烈啊!我們再通過一段視頻,讓同學們感受一下震撼的火山爆發。

2、地震改變地形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組衞星拍攝的照片。這是同一個區域不同時期拍攝的兩張照片。可能不是很清楚,老師做一些大概的描述:這是蜿蜒曲折的河流,兩邊是高山,在高山的峽谷間是城鎮與村莊。現在請同學們比較兩張照片上地形地貌有什麼不同。

(河流堵塞;山體滑坡;村莊掩埋了,公路塌陷了。)小結:一句話,這裏的地形地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是哪兒呢?(屏幕出示:四川省青川縣)同學們應該明白是什麼原因造成地形變化如此猛烈吧?(板書:地震)(課件:細節)

這次地震不但傷亡慘重,而且使當地的地形地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又如:(課件出示)2007年4月2日所羅門羣島發生里氏8級地震,在引發海嘯造成人員傷亡的同時,將一座名為拉農加的島嶼突然“拔高”了3米,島嶼周圍的珊瑚礁受到影響露出水面。

這次地震又使地球表面的地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老師再來介紹一次地震:1920年,在寧夏的一個地方也發生了劇烈地震,地面出現了許多長達幾米到幾十米的裂縫(課件出示:裂縫),從山上崩塌下來的泥土、石塊把長約2500米的河流堵塞,很快就形成了一個湖泊(課件出示:湖泊),這就是由於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3、小結。

由此可見,每次強震過後,都會改變地球的地形地貌。你們還知道哪些因為火山爆發或地震而形成的地形地貌嗎?(補充課件:富士山、唐家山堰塞湖、火山錐、斷層)

三、地球內部運動與地形變化關係

每年全球有震感的地震不少於上百次、火山不少於50次。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火山和地震的呢?

教師解釋:科學家們對地震和火山都進行了跟蹤調查。慢慢的他們發現這與地球內部運動有關。地球內部分地殼、地幔、地核三層(課件出示)。地殼是有巖石組成。它包括巖層上面所有的陸地和海洋。我們人類及一切有生命的物體都生活在地殼上。往下是地幔。地幔主要有流動的物質巖漿組成,我們看到的火山爆發時的巖漿就是從地幔噴射而來。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壓力也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質就像一鍋煮熱的粥,在不斷的運動,促使地球的表層運動,造成地球表層的變化。

許多科學家認為,組成地球外殼的巖石圈原來是一個整體,後來地球內部運動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幾塊,形成了現在的大陸板塊。(課件出示:有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美洲板塊、及我們國家所在的亞歐板塊。)這些板塊就如同漂浮在湖泊上的樹葉也在運動着,唯一不同的是運動很慢,我們不易察覺。這一學説稱之為大陸漂移説。開始很多人質疑不相信。可慢慢的找到了很多很多的證據證明這一學説。(板書:大陸漂移説)

1、探究喜馬拉雅山的形成

現在我們來仰望一座高山。它是(喜馬拉雅山)世界最高的山。瞧,科學家們在這作座高山上發現了什麼?(出示:喜馬拉雅上上發現的各種海洋生物化石。)

的確,許多證據表明喜馬拉雅山曾經是海洋,你們推測推測:喜馬拉雅山是如何產生的?

科學家們認為它是怎樣產生的呢?請讓我們關注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從圖上我們能清楚的看到他處在哪兒?(出示:地形圖)

它正處在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師:注意這交界處。我們剛才知這兩個板塊是運動着,它們之間會發生(碰撞)碰撞會發生什麼現象呢?我們來做一個模擬實驗。(用擠壓兩本書做實驗,發現兩本書中間隆起了。)聯繫喜馬拉雅山是怎樣形成的。兩個板塊碰撞,交界處就會抬升,隆起。(板書:碰撞高山)其實這個抬升過程是很緩慢的。是經歷了幾百萬年的地殼運動才造就了今天如此偉岸的高山。同學們相對於地震、火山改變地形的猛烈,這樣的板塊碰撞改變地形要來得(緩慢)。(在碰撞前加上緩慢一詞)

根據科學家測定偉岸的喜馬拉雅山現在每年還在以0.33——1.27釐米上升的速度上升。這説明什麼?(印度洋板塊還在撞擊亞歐板塊。)

2、預測非洲大陸的未來

瞭解了高山的崛起。我們一起到非洲大陸隨同科學家預測這塊神奇大陸的未來。

科學家們在衞星傳來的非洲大陸照片驚訝的發現了一條大裂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生:(讀圖及相關文字)在非洲大陸的衞星照片上,科學家驚訝的發現有一條大裂縫。縱穿非洲東部。裂谷寬約幾十至200公里,深達1000至2000米,谷壁如刀削斧劈一般。總長超過8000公里。張裂的平均速度為每年2釐米~4釐米。

科學家們把它稱為地球的`大傷疤。為什麼會產生如此的裂谷呢?(原來大陸板塊除了相互的碰撞,自身也會在巖石圈脆弱的地方產生分離。東非大裂谷就是一個典型。)也讓我們來做一個模擬實驗吧。(用不同顏色的橡皮泥疊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層,學生從兩端往外拉,橡皮泥斷裂,模擬巖層斷裂和錯位。)那麼預測一下,幾百萬年之後,非洲大陸會出怎樣的情境?

(裂谷會更大。非洲大陸分成兩塊。)

師;老師告訴你們,你們很很能幹,你們的預測和科學家預測幾乎相同。一起來看看科學家的預測。(屏幕出示)

小結:大陸板塊分離產生裂谷。那麼在海洋深處板塊分離會產生?(海溝)

(板書:分離裂谷、海溝)。這樣的地形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是很(緩慢)的。

四、總結延伸

1、地球上海陸的形成和分佈、陸地上大規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地殼運動的結果。

2、地殼內部的運動能使地表形態發生不斷的變化,有的猶如火山、地震一樣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馬拉雅山年復一年的隆起般緩慢而令人難以察覺。

3、地球內部的運動能引起地形地貌發生改變,但還有另外一種緩慢的,在短期內難以察覺的力,也在影響着地形地貌的變化。那就是流水、風、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們是怎樣影響着地球表面的呢?我們將在以後的學習中進行探究。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3

學習目標:

1.利用地球儀演示和多媒體動畫,掌握地球自轉、公轉的基本特徵。

2.通過地球儀演示和講解,並聯系生活實際,分析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從而加強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聯繫生活實際現象和讀圖分析,掌握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從而學會運用相關圖表來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速度的變化規律;黃赤交角的影響。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前邊兩節課我們瞭解了地球的宇宙環境,這節課我們將立足地球本身,探討地球的運動。

第三節地球的運動(板書)

在國中時我們曾學過一些地球運動的知識,那麼你知道地球的運動有哪兩種基本形式呢?

學生回答:自轉和公轉運動。

我們先一起回顧地球的自傳運動和公轉運動的基本特點。

一、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

由國中所學的知識我們瞭解到,地球的自轉是指地球繞其自轉軸的旋轉運動,自轉軸就是地軸.它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

演示 教師轉動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運動。轉換地球儀的觀察角度,分別從北極和南極上方觀察轉動的地球儀。

提問 描述從北極看和南極看到的地球自轉狀態。

學生回答

演示利用多媒體動畫再次演示地球自轉的運動方向,在圖一中畫出地球自轉的正確方向.

圖一

提問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樣知道地球自轉了一週?地球自轉一週的時間是多少呢?

學生回答

剛才同學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轉一週的時間隨觀測參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們一般以太陽和天空中的恆星為參照物,相應的週期我們分別稱之為太陽日和恆星日。

演示和講解

運用“太陽日和恆星日”多媒體動畫分析“恆星日與太陽日圖”中恆星日與太陽日的關係。

圖1圖2圖3

如圖1:假設遙遠的恆星(小圓)和太陽(S)同時對着地球上的一點P,設地球只自轉而不公轉,那麼地球在E1處自轉一週(電腦顯示P點繞圓運動一週)。

如圖2先以恆星作參照,動畫顯示恆星日的長度。

動畫的過程是:地球一邊自轉(即P點繞圓心運動),一邊由E1向E2運動(公轉),當地球到達E2點停止,此時P點剛好對着恆星。

提問

此時地球是否自轉了一週,自轉的角度是多少,以什麼作參照?

學生回答

點擊鼠標,電腦畫出SE2的連線和E2與恆星的連線,標出“恆星日”)從E1到E2,地球自轉了360°。而因為以恆星作為參照,地球從E1到E2的時間間隔就是“恆星日”,時長23時56分4秒,是地球自轉的真正週期。

投影恆星日與太陽日比較表格,填寫恆星日內容

圖3以太陽作參照。在圖2中可看出,地球在E2處時,P點還未兩次對着太陽,即以太陽作參照時,地球自轉還不到一週360°。

演示動畫:地球繼續自轉(即P點繼續繞圓運動),但地球同時繞太陽公轉到E3處時,動畫暫停,P點兩次對着太陽。

提問

從E1到E3,相對太陽來説,地球是否自轉了一週,自轉角度是多少?

學生回答:自轉了一週多。

點擊鼠標顯示連線和“太陽日”。太陽、地面上某地點、地心第一次“三點共線”到下一次“三點共線”(注:“三點共線”是指地面上某點位於地心與太陽的連線上)的時間間隔為一個太陽日。從E1到E3的時間間隔稱一個太陽日,長24小時,其自轉的角度是360°59′。

完成表格內容,總結比較太陽日與恆星日的差異

任何一種圓周運動,總離不開角速度和線速度。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

提問

什麼是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呢?

地球在單位時間內自轉的角度叫做地球自轉的角速度。

提問

根據地球自轉的週期,可以計算出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大約為每小時多少度?

學生回答:15°/小時。

地球表面除南、北兩極點外,任何地點的自轉角速度都一樣。根據地球自轉週期360°/24小時推算,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大約是15°/小時,1°/4分鐘,1′/4秒。但南、北極點無角速度,即南、北極點的角速度為零。

我們再看看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是怎樣的。

地球自轉時,某點在單位時間內轉過的距離(弧長),叫做該點的自轉線速度。

(投影)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圖

提問

讀圖説出地球自轉線速度有什麼分佈規律。

學生回答

地球自轉線速度的大小因緯度而異(離地軸的距離即圓周運動的半徑不同,半徑越大,線速度越大),赤道處最大(1670千米/小時),自赤道向兩極漸小,兩極的線速度為零。在南北緯60°處,自轉線速度為赤道處的一半。

我們已經探討了地球自轉的規律。而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在繞日公轉。那麼地球公轉又有什麼樣的規律呢?

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叫做地球的公轉。

提問

結合前面我們剛剛所學的地球自轉運動,説説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描述地球公轉的規律呢?

學生回答:可從地球公轉的軌道、方向、週期和速度等方面來説明地球公轉的規律。

演示

多媒體動畫演示地球的公轉運動。在觀看動畫演示時,思考下面四個問題:

地球公轉的方向是什麼?

地球公轉軌道與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一樣,是什麼形狀?

受公轉軌道形狀的影響,地球公轉的速度是一樣的嗎?

地球公轉的週期是多長?

(在演示的同時,講解回答上述四個問題)

地球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

地球公轉的軌道與其它行星一樣,是近似正圓的橢圓形,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每年的一月初,地球距離太陽最近,這個位置叫做近日點,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離太遠最遠,這個位置叫做遠日點。

隨着地球的公轉,日地距離不斷髮生思維的變化,公轉速度也隨之發生變化。在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隨後速度不斷減慢,到遠日點公轉速度達到最慢,之後有逐漸加快,至近日點速度最快。

地球公轉的週期是1個迴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

讀圖思考

閲讀教材14頁圖,思考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數是186天,冬半年的日數是179天,造成這種日數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提示:北半球夏半年地球運行在遠日點一側的軌道位置上,因此公轉速度較慢,日數(公轉所需時間)較長;冬半年運行在靠近近日點一側的軌道位置上,所以公轉速度快,日數少。

二、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板書)

提問

地球公轉時,地軸的北端指向哪顆恆星?

學生回答:北極星

對,地球在公轉時是斜着身子在轉動,地軸的北端永遠指向北極星方向,我們假設地球是正着身子公轉的,地球上會出現什麼現象呢?

地球儀演示

學生仔細觀察,説出現象。

太陽永遠直射赤道,赤道面和公轉軌道面重合

閲讀教材圖1.18黃赤交角與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

讀圖指導

掌握“黃赤交角”的“一軸兩面三角度”

(1)“一軸”指地軸。

(2)“兩面”指黃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3)“三角度”指黃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夾角為23°26′;地軸與黃道平面的夾角為66°34′;地軸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為90°。

在地球的公轉運動過程中,有“三個基本不變兩個變”,是指:

(1)“三個基本不變”:地球在公轉運動過程中,地軸的空間指向基本不變,北極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黃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變,保持23°26′;地球運動的方向不變,總是自西向東。

(2)“兩個變”: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交線、地軸與太陽光線的相對位置是變化的。

鞏固練習

(1)黃赤交角的度數決定了決定了太陽直射點移動範圍,決定了南北迴歸線的緯度。

(2)南北極圈的度數是90°- 23°26′= 66°34′,因此也決定了南北極圈的緯度。

2.太陽直射點

由於太陽的體積比地球大得多,因此可以認為太陽射來的是平行光。

假設:假如地球表面是平面,太陽與地面的關係:均是直射。

實際:地球是球體,表面是球形,因此在球形表面只有一處垂直。

我們將太陽光線中與地球球面垂直的這條光線稱為太陽直射光線,其延長線穿過地心。

我們將太陽直射光線與地球的交點稱為太陽直射點。

在地球公轉運動過程中,由於地球所處的軌道位置不同,太陽直射點的位置也會發生移動。

多媒體動畫演示

觀看多媒體動畫演示地球的公轉運動,並思考以下問題

(1)公轉的四個重要位置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分別是在哪一天前後?

(2)二分二至日時太陽直射地球的哪一條緯線?

(3)説出太陽直射點的運動規律。

邊演示,邊總結結論。

(1)春分3月21日前後;夏至6月22日前後;秋分9月23日前後;冬至12月22日前後

(2)春分太陽直射赤道,夏至太陽直射北迴歸線,秋分太陽直射赤道,冬至太陽直射南迴歸線

(3)太陽直射點是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來回移動的(畫圖講解説明)

鞏固練習

(1)一年中,太陽直射點何時在北半球?提示:從春分到秋分,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

(2)太陽直射點何時在南半球,方向卻是向北移動?

提示:從冬至到次年春分,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但方向卻向北移動。

(3)南、北迴歸線上一年中有幾次直射現象?兩者之間的緯線呢?迴歸線之外呢?

提示:一次。兩次。沒有直射。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4

一、授課教師:

林志(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實驗國小)

二、指導教師:

王仙德(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教研室)

三、教材: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

四、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開始指導學生學習有關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形成和重塑的內容。地球上,地形地貌的形成和重塑有兩個原因,一是地球內部的力量,另一個是地球外部的力量。內力是指由地球的內能所引起的地殼運動、巖漿活動等作用,外力是指地表受太陽能和重力而產生的各種作用,如風化、流水、冰川、海流、波浪、潮汐以及風力等的侵蝕、搬運和沉積作用等。地球上巨大的地貌形態及變化都主要是內力作用的結果。內力創造了地表形態的基本輪廓,即海陸的分異和大的地形起伏;外力則進行雕塑加工。內力作用造成高山盆地,使地面崎嶇不平;外力作用則破壞高山、填平低地,使地面趨於平夷。二者在地形發展方向上是對立的,但又是相互聯繫的統一過程。

本節課主要通過火山和地震的事例來認識地球內部的力量是如何改變地形地貌的。火山和地震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話題,他們也通過各種途徑具備了一些相關的知識。然而對火山和地震怎樣改變着地形,學生可能不很清楚。本課教學正是基於學生這樣的認識基礎進行的。

教科書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火山和地震”;第二部分是“地球內部的運動”本課的教學思路是通過現象尋找原因,從而認識地球內部運動改變地形地貌的事實。教學方式主要是閲讀、交流和講解、模擬實驗。學生所認識的地貌現象是本課教學的起點,僅僅依靠上一節課的教學,學生對地形地貌的種類、特徵認識還是不夠的,課前的資料蒐集活動對本課的教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設定明確的要蒐集的資料任務,使得學生有的放矢。建立在學生對地形地貌的認識基礎上,尋求現象形成的原因,利用火山和地震學生特別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探究,進一步引出地球內部運動對地形變化的影響的探討。最後利用模擬實驗使學生認識到地殼板塊的各種形式的運動形成的地貌。

(二)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火山和地震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於地球內部的運動造成的。

地球內部的運動會引起地殼的運動,從而形成山脈、高原、裂谷和海溝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變化有時是迅猛激烈的,有時是緩慢不易覺察的。

2、過程與方法:

閲讀資料,瞭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樣改變地形地貌的。

做板塊運動的模擬實驗,想象和理解地球內部的運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地球內部是不斷運動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斷變化着的。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火山和地震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它們是由於地球內部的運動造成的`。

教學難點:通過模擬實驗認識地球內部運動改變地形地貌的事實。

(四)教學準備

分組準備:有關火山和地震的圖片或資料、毛巾、報紙、泡沫塑料塊、彩色筆,等等。

教師演示:地震、火山對地形地貌影響的照片或多媒體課件、反映地殼板塊運動的圖片或課件。

(五)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1、課前資料收集

收集不同的地貌照片以及相關的資料。例如喜馬拉雅山的地貌以及是如何形成的;東非大裂谷是怎麼的,它是怎樣形成的;火山爆發會形成怎樣的地貌;地震對地貌有怎樣的影響,為什麼會發生地震;連綿起伏的山川是怎麼來的等等。

(資料收集活動既是上一節課的課後延伸,更是本節學習活動開展的基礎,有目的地收集本課相關的資料是為了幫助學生在認識本課的難點活動中,能先接觸大量的事實,使得學生能將模擬實驗和地貌改變的事實有深刻的印象。)

2、瞭解火山和地震

1) 師生共同交流收集來的關於火山和地震的資料。

2) 藉助多媒體資料引導學生閲讀分析書本上的三個相關實例。(藉助多媒體或掛圖向學生展示)

(火山噴發的實例最好使用視頻資料,視頻資源與文本資源比較,視頻更能刺激學生的感知,學生對火山噴發的過程認識得更深刻,對地貌變化的認識也更為直觀。海原地震可以藉助地震後地貌變化的圖片。)

3) 説一説火山和地震會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4) 是什麼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學生嘗試解析)

5) 教師講解: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我們知道,地球內部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地殼是有若干個板塊拼接成的。

2、探究地球內部的運動

1) 交流彙報收集的其他地貌資料,教師有意識地篩選出由地球內部運動而形成的地貌,如:褶皺山、斷層山、喜馬拉雅山的隆起、東非大裂谷等。

(模擬實驗的現象並不是真實的地貌,如何將實驗現象和實際地貌在學生的頭腦中“對號入座”是進行模擬實驗達到教學效果的關鍵。對學生收集的相關資料進行交流,使得學生頭腦中的地貌特徵更為豐富明顯,為後面的模擬實驗打下基礎。)

2) 這些地貌也是火山和地震形成的嗎?它們又是什麼原因形成的呢?

3) 學生嘗試解析。

4) 學生閲讀資料

許多科學家認為,組成地球外殼的巖石圈原來是一個整體,後來地球內部運動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幾塊,形成了現在的大陸板塊。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熱粥上的柚皮塊,這些大陸板塊相互碰撞、分離、平移,從而導致地表的巨大變化。如形成山脈、高原、裂谷和海溝等。還會引發火山爆發、地震、海嘯等。

5) 大陸板塊的相互碰撞、分離、平移會形成我們所熟悉的哪些地貌呢?

6) 指導學生做板塊運動的模擬實驗。

實驗一:幾塊不同顏色的毛巾摺疊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層,用手從毛巾的兩端向中間擠壓。模擬板塊的擠壓會形成褶皺。

實驗二:幾塊不同顏色的橡皮泥疊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層,用手從兩端往外拉,橡皮泥斷裂。模擬巖層斷裂和錯位。

實驗三:一塊長方形泡沫塑料塊,側面染出不同的層次表示地層,在上面畫出一條河,然後從中間斜着切開。模擬兩塊巖層的上下錯動、水平錯動等不同的錯位方式。

7) 教師小結:兩個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雄偉的喜馬拉雅山;東非大裂谷是兩大板塊受拉張而形成的斷裂谷。它們也是由於地球內部運動而形成的。

8) 這些地貌的形成也和火山地震一樣迅猛運動後在短時間內形成的嗎?

9) 介紹喜馬拉雅山的資料:

有科學事實證明,喜馬拉雅山從一片海洋橫空出世以後,一直在不斷地上升,然而成為今天的世界屋脊卻是在最近一至二萬年地殼運動的結果。科學家認為這裏的上升速度是一億年以來為0.04釐米/年,五十萬年以來為0.2釐米/年,十萬年以來為1-1、5釐米/年,7000年以來達到4-7釐米/年。有人根據印度板塊的漂移速度計算出喜馬拉雅山目前正在以每年1-2釐米的速度上升着。解放後,我國測量工作者在西藏高原東部進行過重複水準測量,測得那裏的上升速度為每年0.5-1釐米。科學家們斷定,只要印度板的向北漂移俯衝運動不停止,喜馬拉雅山的這種上升運動亦不會止息。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5

1.6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內容緊承第四課《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是和第五課並列的內容。地球自轉為主要原因產生的地理效應在第五課已有了了較為詳細的講述,而地球兩種運動相結合、並以公轉為主產生的地理效應難理解,需要有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這一準備知識,所以,本節課安排在第五課之後。

本課的核心內容是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帶的形成、分佈及其影響。這部分內容與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由此可見本節課的重要地位。

課文中有關四季和五帶的內容不是直接給出的,而是利用前有知識,通過分析其成因得出的,所以本課有兩條線索,可以分為兩部分內容。

本課是按照以下兩條線索組織內容的。

第四課已經學習了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這種迴歸運動造成太陽直射點有兩種變化。一是時間變化,二是緯度變化。這兩種變化就是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這兩種變化又影響到一個地點接受太陽輻射能量的大小。

從時間變化這一線索來看,教材內容把地點(或緯度)作為定量,而把太陽輻射隨時間(或季節)的變化看作是變量。這樣,同一地點不同的時間(或季節),就會有不同的太陽輻射量,據此,地球上的同緯度地帶就可以分出四季。這就是本課的第一部分內容。

本課的第二部分內容是五帶的形成和劃分。這部分內容從地點(或緯度)變化這一線索着眼,把時間(或季節),不同的地點就會有不同的太陽輻射量,據此,地球上不同緯度地區就可以分成五個温度帶。

所以説,本節課的內容體現了“變化”兩個字,教學中也要始終貫穿“變化”這兩個字。

教學設計思路

1.教學設計總體思想

徹底改變“先生講,學生聽”的傳統陳舊的教學模式,運用啟發式。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自學為主線的“三為主”教學原則,達到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科學有機的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重視學生提出的意見,不立刻下判斷,鼓勵學生多看、多聽、多嘗試,去探索和操作;教師專心傾聽學生的敍述,接納學生反應,與學生一起討論,共同評價。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能始終處於興奮狀態,利於知識的內化和學習效果的強化。

2.本課的教學目標

(1)智育目標

瞭解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及緯度變化;瞭解四季的劃分;瞭解五帶的劃分、分佈;理解這是地球自轉和公轉綜合作用的結果;理解四季和五帶的形成;瞭解二十四節氣與農業生產;理解五帶的影響。

(2)能力目標

能根據《二分二至日太陽照射地球示意圖》分析全球各地的晝夜長短狀況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分析同緯度地區不同季節和不同緯度地區相同季節的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能準確畫出《二分二至日太陽照射地球示意圖》(側視圖),並能舉一反三,理解二分二至日太陽照射地球極視圖。

(3)德育目標

樹立科學的宇宙觀,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和勇於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宇宙觀,理解事物之間是聯繫的,是發展變化的。

(4)重點、難點

重點: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和五帶的劃分。

難點:分析、繪製《二分二至日太陽照射地球示意圖》,理解黃赤交角的變化導致五帶的變化。

3.教學方法

(1)教學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過程,點撥學生,創造條件,創設情境,體現學生的發展,體現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2)精心設計《二分二至日太陽照射地球》多媒體課件,使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利於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窨想象能力的形成,加強知識的內化。

(3)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練習。練習中注意體現學法指導,引導學生從練習中發現規律,使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得到加強和提高。

(4)學習活動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中教師不獨佔整個教學活動時間,同時盡力為學生提供自由、安全、和諧的情境與氣氛。教師主動參丐學生活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並且要鼓勵學生之間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5)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不同角度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做到事半功倍。

(6)德育目標的實現建立在智育目標與能力目標實現的基礎上,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滲透性地受到德育教育。

4.教學手段

投影儀、多媒體計算機、自制多媒體動畫課件。

教學過程

[複習導入]同學們,在第四節課我們學習了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的有關內容,請大家看圖(投影《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圖》),完成下列要求:

1.從冬至日到次年冬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地表如何運動?

2.地表何處獲得太陽輻射能量多?

(學生通過回憶思考,在教師的悉心啟發下,可以得出正確答案)

[教師導學]由圖可知,在太陽直射點上,地表單位面積獲得太陽的輻射能量最多。由於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因地因時而變化,這種變化可以通過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來體現。晝夜長短反映了日照時間的長短;正午太陽高度反映了太陽輻射的強弱。二者結合起來,可以定性地表達某時某地太陽輻射量的多少。

那麼,在地球不停地自轉和公轉,特別是在地球公轉的前提下,地球上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有什麼樣的變化,又產生了什麼樣的地理效應呢?我們本節課來學習有關內容。共3頁,當前第1頁123

(板書:1.6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講述正文]

[課件播放]請同學們觀看動畫《全球各地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此多媒體課件的製作以21頁圖1.26為基礎,以課本上“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文字為畫外音,引導學生視聽結合學習課本知識)

[自學解疑]請同學們閲讀21頁圖1.26《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晝長和正午太陽高度的分佈圖》,回答課本上提出的四個問題。

(學生回答時,要注意做到發揮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學生回答有錯誤時,不要責備批評,要做到正確評價,同時還要鼓勵學生評價學生,共同進步)

(問題的答案:略。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要歸納小結)

[講解導學]剛才三幅圖中的P處,B圖的晝最長,A圖的晝最短,C圖的晝夜等長;

三圖的P處,B圖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大,A圖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小,C圖的正午太陽高度介於A圖和B圖之間。

由圖可以分析得出,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緯度地區,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變化而變化,使得太陽輻射具有季節變化規律,這樣,就形成了四季。

(板書: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

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四季)

[引導自學]關於四季,我國和歐美國家的劃分有同也有異,請同學們閲讀22頁有關內容,

回答下列問題:(投影問題)

1.我國與歐美國家傳統的四季劃分有何相同之處?有何不同之處?

2.我國丐歐美國家四季的起點各是哪個節氣?哪種劃分的季節早?早多長時間?

3.我國傳統四季和歐美國家傳統四季相比較,哪種劃分與各地實際氣候完全對應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這三個問題難度不大,可以作為自學提示,但自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指導,要有評價)

劃分中國

(板書: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四季歐美)

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

[諺語導學]山西省南部農村有這樣一句諺語:“立夏小滿,麥收晉南”,這説明季節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二十四節氣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而且對黃河流域人們的生活和農業生產,具有指示和預告作用。

請大家自學有關內容。

劃分中國

(板書: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四季歐美)

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重要意義

[問題導學]同學們,請大家完成21頁“活動”第一題。

(指導學生完成練習)(投影練習答案)

[分析講解]由剛才的練習可以得出,同一季節,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的變化,使得太陽輻射量在地球表面的分佈具有了緯度分異的規律,這樣,地球表面就形成了五帶。

(板書:晝夜長短的緯度變化

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五帶)

[讀圖自學]在國中地理課本上,已經學過了五帶的有關內容,請同學們自學23頁“五帶的劃分”,完成下表。

(填表過程中點撥學生,體現學法指導)

[歸納總結]通過填表練習和自學,我們對五帶的劃分有了一個簡單的瞭解,同時,也瞭解到五帶的劃分雖然比較簡單,但它是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地球表面地域分異的基礎,意義重大。

(板書:晝夜長短的緯度變化劃分

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五帶意義)

[發展思維]從表中可以看出,五帶的劃分取決於黃赤交角的大小,如果黃赤交角變小,五帶的範圍會有什麼變化?如果黃赤交角變大呢?

(利用圖1.23《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引導學生得出結論:黃赤交角變小時,熱帶變小,寒帶變小,温帶增大;反之,黃赤交角變大時,熱帶變大,寒帶變大,温帶變小)

[佈置作業]

1.讀下圖回答有關問題(箭頭表示太陽迴歸運動的軌跡)。

(1)寫出太陽直射下列各點時的時間。

A B C D

(2)北半球晝長夜短的時間是:

(3)全球晝夜等長的時間是:

(4)南極點太陽高度最小的時間是,此刻,北極點的正午太陽高度是

(5)黨的生日這一天,地球位於公轉軌道的點附近。共3頁,當前第2頁123

2.請同學們閲讀23頁的“二十四節氣”,去生活中調查瞭解二十四節氣的指示和預告作用。

3.當黃赤交角減小為時,五帶的範圍如何變化?當黃赤交角增大為呢?

一、晝夜長短

二、晝夜長短的緯度變化

指導教師點評(山西省長治市教委教研室高級教師王富家)

本節課教學注意從原理入手,引導學生分析四季和五帶的形成和分佈,線索清晰,結構完整,便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學中,能科學地設計課程內容,使之達到結構合理優化,同時,又能創造性地設計課程內容與學生的活動,克服傳統課程中的枯燥乏味的説教。整節課體現了對學生自學能力與想像能力的培養。課堂上,注重營造民主氛圍,給學生的行為、思想以較大的自由度,變傳統的演繹式教學法為現代的歸納式為主、演繹式為輔的教學方法。教學中如能更緊密地和當地實際結合,效果將會更好。

共3頁,當前第3頁123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火山和地震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於地球內部的運動造成的。

地球內部的運動會引起地殼的運動,從而形成山脈、高原、裂谷和海溝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變化有時是迅猛激烈的,有時是緩慢不易覺察的。

過程與方法:

閲讀資料,瞭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樣改變地形地貌的。

做板塊運動的模擬實驗,想象和理解地球內部的運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地球內部是不斷運動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斷變化着的。

【教學重點】火山和地震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它們是由於地球內部的運動造成的。

【教學難點】地球內部的運動會引起板塊運動,板塊運動影響和改變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教學準備】

分組器材:有關火山和地震的資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塊、彩色筆等。

教師演示:火山和地震對地形地貌影響的圖片或課件、反映地殼板塊運動的圖片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會不會發生變化呢?是什麼力量在作用它發生變化呢?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瞭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嗎?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嗎?

2、師生共同交流收集來的關於火山和地震的資料。教師着重引導學生閲讀分析書本上的三個相關事例。

3、通過剛才的交流和學習,大家都已經知道了火山和地震會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發生變化,那麼是什麼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內部的運動

1、教師介紹。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我們知道,地球內部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嗎?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來越高,壓力也越來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質就像一鍋煮熱的粥,在不斷的運動,驅動地球的'表層運動,造成地球表層的變化。

2、學生閲讀資料。

許多科學家認為,組成地球外殼的巖石圈原來是一個整體,後來地球內部運動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幾塊,形成了現在的大陸板塊。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熱粥上的柚皮塊,這些大陸板塊相互碰撞、分離、平移,從而導致地表的巨大變化。如形成山脈、高原、裂谷和海溝等。還會引發火山爆發、地震、海嘯等。

3、教師課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塊,以及六大板塊間的相互碰撞、分離、平移等運動方式。

4、指導學生做板塊運動的模擬實驗。

實驗一:幾塊不同顏色的毛巾摺疊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層,用手從毛巾的兩端向中間擠壓。模擬板塊的擠壓會形成褶皺。

實驗二:幾塊不同顏色的橡皮泥疊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層,用手從兩端往外拉,橡皮泥斷裂。模擬巖層斷裂和錯位。

實驗三:一塊長方形泡沫塑料塊,側面染出不同的層次表示地層,在上面畫出一條河,然後從中間斜着切開。模擬兩塊巖層的上下錯動、水平錯動等不同的錯位方式。

5、小結。

四、總結延伸

1、地球上海陸的形成和分佈、陸地上大規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地殼運動的結果。

2、地殼內部的運動能使地表形態發生不斷的變化,有的猶如火山、地震一樣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馬拉雅山年復一年的隆起般緩慢而令人難以察覺。

3、地球內部的運動能引起地形地貌發生改變,但還有另外一種緩慢的,在短期內難以察覺的力,也在影響着地形地貌的變化。那就是流水、風、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們是怎樣影響着地球表面的呢?我們將在以後的學習中進行探究。

五、課後活動

注意繼續收集並和同學交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關資料。

板書設計: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7

■學習目標

1.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2.用地理現象説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該學習目標可以分解細化如下。

1.通過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初步建立地球自轉的空間概念,認識地球自轉的特點(繞轉中心、方向和週期)。

2.通過演示、觀察地球的自轉過程,理解晝夜更替、各地時間差異等現象與地球自轉的關係。

3.通過演示地球的公轉運動,初步建立地球公轉的空間概念,認識地球公轉的特點(繞轉中心、方向、週期和地軸傾斜方向)。

4.通過演示、觀察地球的公轉過程,理解中午太陽高低的變化、白晝和黑夜時間長短的變化、四季的'形成、五帶的劃分等地理現象與地球公轉的關係。

5.在實驗演示、觀察思考、總結歸納等探究過程中,逐步樹立求真務實的科學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2.用地理現象説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教學難點】

1.通過演示、觀察地球的自轉過程,理解晝夜更替、各地時間差異等現象與地球自轉的關係。

2.通過演示、觀察地球的公轉過程,理解中午太陽高低的變化、白晝和黑夜時間長短的變化、四季的形成、五帶的劃分等地理現象與地球公轉的關係。

■教學方法

【教法】

創設情景法、實驗探究法、讀圖分析法、總結歸納法、啟發引導法、交流談話法。

【學法】

情景感受法、實驗體會法、地圖觀察法、問題探究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8

【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三課,在本課中,學生將通過資料獲取地球運動的關鍵信息,從而認識地球晝夜交替現象的成因。

活動一:閲讀“地心説”和“日心説”兩大學説的文獻資料得準確的地球與太陽運動信息。

活動二:模擬實驗驗證晝夜交替現象

(一)根據地球與太陽的運動狀態改進原有的地球模型。

(二)通過模擬實驗,觀察晝夜交替現象。

(三)用連續組圖的形式記錄實驗現象進行解釋。

【學情分析】

在前一課學習中,學生髮現解釋晝夜交替現象成因的關鍵在於確定地球與太陽的運動關係,因此本課需要學生依據正確的地球運動再次模擬實驗,最終形成晝夜交替現象的正確解釋。這樣的設計,既體現科學的嚴謹性,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日心説”和“地心説”都是人類認識地球運動以及宇宙的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學説。

2、地球會繞地軸自轉,地球的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

3、地球還會繞着太陽公轉。

科學探究目標

1、學會在閲讀過程中使用文獻摘要,並能通過閲讀文獻獲取地球運動的相關信息。

2、能通過一系列的研究,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自己最終的觀點。

科學態度目標

1、實事求是,勇於修正與完善自己的觀點。

2、有證據意識,知道所有科學觀點都需要眾多證據的支持。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1、知道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與經濟的發展的動力。

2、知道科學技術的進步來之不易。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通過閲讀資料獲得準確的地球與太陽運動的準確信息,並通過模擬實驗驗證晝夜交替現象。

難點:解釋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原因。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學生材料一組

小組:反光效果好的小圓貼片、較硬的鐵線、第1課中學生自己製作的地球模型、手電筒、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聚焦:揭示課題(預設5分鐘)

1、展示班級記錄表,幫助學生回顧上一節課中能解釋晝夜交替現象成因的幾種假設。

2、引導學生説出每種假設的根本區別就是地球和太陽的運動狀態不同,從而聚焦到研究地球與太陽的運動狀態主題中來。

3、揭示課題:人類認識地球運動的歷史(板書)

二、探索:認識晝夜交替現象的成因(預設20分鐘)

活動一:閲讀文獻資料獲得準確的地球與太陽運動信息

1、閲讀托勒密的“地心説”和哥白尼的“日心説”比較他們的觀點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並記錄在活動記錄表中。

2、比較兩種學説,誰的觀點更具説服力,你的依據是什麼?

活動二:模擬實驗驗證晝夜交替現象

1、改進地球模型

a、根據地球與太陽的運動狀態改進原有的地球模型,增加實現自轉的“地軸”(地球有自轉軸且地軸傾斜作為事實直接告知學生即可,不必過度延伸)。

b、在地球模型相對的兩個面上分別貼上1個反光的小圓片,使兩個小圓片剛好分別處於白天和黑夜,為了方便觀察和交流給小圓片編號。

2、學生進行模擬實驗,並從地面觀察的視角來觀察不同的小圓片在地球自轉過程中的晝夜交替過程。

3、用連續組圖的形式記錄小圓片在地球自轉過程中的晝夜交替現象。

三、研討:交流晝夜交替現象的成因(預設12分鐘)

1、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説”和哥白尼的“日心説”的.觀點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比較“地心説”和“日心説”,誰的觀點更具説服力,依據是什麼?

3、再次做晝夜模擬實驗與前一次做晝夜模擬實驗有什麼不同?

4、藉助活動記錄解釋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原因。

四、拓展:(預設3分鐘)

1、你還知道哪些現像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

2、課後收集更多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的資料。

【板書設計】

3、人類認識地球運動的歷史

日心説證據:

1、有長期的觀測數據支持

2、伽利略通過觀測也證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3、傅科用傅科擺證明了地球的自轉

地心説證據:

地球上看

日心説

地心説

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原因是:地球自轉

【活動記錄表】

活動記錄表一:比較異同點地心説和日心説的(填序號)

1、地球是球形的。

2、地球處在宇宙的中心,並且靜止不動。

3、地球是運動的,繞軸自轉,並且24小時自轉一週。

4、太陽處在宇宙的中心,並且靜止不動。

5、日月星辰等所有的天體都圍繞着地球運動,並且每天做一次圓周運動。

6、地球和其它星球都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

地心説

日心説

活動記錄表二:畫出小圓片的亮暗情況

小圓片

自轉前半周

自轉後半周

亮暗

情況

【作業設計】

1、地球上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的原因是()。

A、太陽繞地球轉

B、地球繞太陽轉

C、地球自轉

D、太陽自轉

2、改進地球模型時,穿金屬絲操作方法正確的是()。

A、從南極穿入,北極穿出

B、從下面穿入,上面穿出

C、從北極穿入,南極穿出

D、隨意穿,沒要求

3、下面()圖,小圓片的亮暗情況與實際觀察結果是一致的。

A、

B、

C、

D、

4、下列內容中不屬於日心説的觀點是()。

A、地球是球形的

B、太陽在宇宙的中心

C、地球圍繞太陽轉並且繞地軸自轉

D、地球在宇宙的中心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通過觀察、模擬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概括地球自轉和公轉的一般特點,包括方向、週期、速度、軌跡等。

②結合“地球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示意圖”,分析全球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的分佈規律。

③説出黃赤交角的意義。

④掌握黃赤交角和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

通過擬地球自轉、公轉運動,培養觀察力、想象力、動手演示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觀察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地理現象,養成從現象分析成因、探索事物發展變化內在原因的觀念。

學情分析

高一年級學生對地理空間能力分析較弱,仍然以形象思維為主,理性思維有所啟蒙,結合其認知思維特點,以圖像動畫演示為主。

重點難點

重點:地球自轉和公轉的一般特點。

難點:黃赤交角對太陽直射點的影響。

教學過程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

【講授】地球運動

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及意圖

學生活動及意圖

複習導入:

【課堂活動】

課堂模擬:

學生自主閲讀課本

自主學習黃赤交角的相關概念

【課堂活動】

師:國中我們學過地球運動,地球運動有幾種形式?

生:自轉和公轉。

一、地球自轉

1.方向

教師給出三幅圖,一幅側視圖,兩幅俯視圖。請兩位學生上台合作,一位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一位觀察,然後把方向在三幅圖上繪製出來

小結:

方向:自西向東(北半球:逆時針;南半球:順時針)

週期

恆星日與太陽日

講解恆星日的概念,教師繞着一個同學公轉,同時自轉,一週後不只360°。——因為公轉多出了59′。

小結:

週期:恆星日——23時56分4秒

太陽日——24小時

速度

線速度是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單位時間內轉過的弧長。

角速度是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單位時間內轉過的角度。

小結:速度:角速度——15°每時

線速度——由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

(注:角速度和線速度在南北兩極點都為0)

二、公轉

佈置任務:找出地球公轉的基本數據:方向、週期、軌道、速度,具體的值是多少?

1.方向

觀看公轉的視頻,自西向東。

週期

週期:一恆星年(365日6時9分)

速度

播放ppt展示“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

小結: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慢

自轉與公轉的關係——黃赤交角

出示圖片,完成思考題:

1、什麼叫黃赤交角?是如何產生的?

2、請在圖中注出:

地軸、赤道平面、黃道平面、黃赤交角、南北極點。

四、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

觀察動畫或觀察圖片,找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這個時間太陽分別直射哪裏?完成下列表格: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日期

節氣

直射點位置

3月21日

春分

赤道

6月22日

夏至

北迴歸線

9月23日

秋分

赤道

12月22日

冬至

南迴歸線

【結合黃赤交角,思考問題】:

1.迴歸線(2326 ′)是怎樣得到的,迴歸線的含義是什麼?

2.極圈(6634 ′)是怎樣得到的,極圈的'含義是什麼?

完成活動題: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能不能用一個簡圖來表示呢?同學們試一試。

思考:

1.迴歸線以北地區一年有幾次太陽直射?

2.北迴歸線上一年有幾次太陽直射?

3.兩條迴歸線之間的地區一年有幾次太陽直射?

4.南迴歸線以南地區一年有幾次太陽直射?

運用教具、學具演示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畫圖演示

出示材料,學生判斷

問題引導,學生自學

動手體驗理解自傳方向

動身演示,體驗自轉週期的參照點不同

自主學習公轉的特點

閲讀教材

觀看動畫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10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教學基本理念

1、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

七年級的學生對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缺乏理性認識。本節課教學力求體現素質教學的思想。通過活動、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

2、 採用討論比較方法展開“活動”

考慮到學生以前學過一些有關地球運動的知識。採用比較法進行討論,使學生在比較的基礎上了解自轉運動和公轉運動的異同點,有利於知識的掌握,以及比較分析能力的培養。

3、 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教師通過閲讀專業書籍,蒐集一些關於地球運動的資料,對教材中不容易理解的內容加以補充、説明。

知識目標:

1、 知道地球運動的兩種基本形式——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概念、週期、方向。

2、 知道地球公轉引起的晝夜長短的變化和四季的變化

3、 記住南北迴歸線、南北極圈的度數、五帶的名稱和範圍。

能力目標:

1、 初步學會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和晝夜更替現象;初步學會繪製簡略的地球公轉示意圖,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 通過活動用地球儀演示地球公轉,使學生能夠初步理解: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以及四季的變化與地球公轉的內在聯繫。

情感目標:

1、 通過介紹地球運動的形式和規律,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2、 通過講述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1、 地球自轉及帶來的影響。

2、 地球公轉及產生的影響。

教學難點:

1、 地球自轉產生晝夜更替。

2、 地球公轉且地軸是傾斜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產生

①一年中正午太陽的高低變化。

②一年中白晝的長短變化。

地面得到太陽光熱的多少 四季的變化

教學用具:

地球儀、手電筒等。

教學課時 擬用2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感受下列現象

日出日落

日出自東、日落自西

日出日落產生的現象

【講授新課】

一、地球的自轉

學生活動:閲讀教材P9材料“是天轉還是地轉”

學生閲讀後提問:

①、生活中我們感到是天轉還是地轉?

⑵、哥白尼的“日心説”其主要觀點是什麼?

學生回答問題。

今天,我們就學習關於地球運動的一些知識,首先學習地球運動的一種形式——自轉。

演示一: 教師展出地球儀,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並思考:地球是繞什麼在不停地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怎樣?(地軸。自西向東)(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加以歸納,並講述自轉的週期)哪位同學能上來給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轉?(請2-3名學生上講台演示)

板書:1、自轉運動的規律

①概念 繞地軸旋轉

②方向 自西向東

③週期 一天(大約24小時)

(承轉)日出日落現象是怎樣產生的?日月星辰為什麼不西升東落?(由於地轉的自轉;因為自轉是自西向東)

演示二:教師用手電筒照射地球儀,演示晝夜的產生,並講解產生的原因;然後再轉動地球儀,演示晝夜更替,並講解產生的原因。

板書:2、晝夜產生的原因

地球自轉一週,地球表面就完成一個晝夜交替,其經歷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地球的自轉,注意晝夜是怎樣交替的。(培養學生的動手、觀察能力)在圖上找到中國北京、美國紐約、日本東京,並在地球儀上作好記號。

學生討論:

①當北京是白天時,紐約、東京哪個是黑夜,哪個是白天?(紐約是黑夜,東京是白天)②北京和東京哪個地方先見到太陽?這説明哪個地方時間早?(東京。東京時間早)

③東邊的地方和西邊的地方哪個時間早?(東邊)

④教材圖1.18:在同一時刻,姨媽和暢暢互致問候時,為什麼會有時間上的差異?如果暢暢中午12點打電話給姨媽是否合適?為什麼?(由於地球的自轉導致東邊比西邊的時間早。不合適,因為這時紐約正是半夜)(學生討論後回答,教師略作講解)

教師小結:板書3、自轉的地理意義

①產生晝夜交替

②產生地方時差

《地球的運動》説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晚上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地球的運動”,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五個方面來解析我的課堂教學設計。

一、説教材分析

“地球的運動”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三節的教學內容,包括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地理意義三個部分。高中地理課程標準要求通過課堂教學達到分析地球運動地理意義的目的,在知識層面要求明顯高於本章其他教學內容描述地球宇宙環境、説出地球圈層結構等教學要求,我認為本節課應該是第一章“行星地球”的中心內容。我們都知道“談天是為了説地”,在簡單瞭解地球的宇宙環境的基礎上,我們從地球運動這一內容入手來向學生描述整個地球的一般特徵,迴歸“説地”這一地理學的本質要求。

由於課程標準對本節課的教學要求高,教材在本節課中知識量極大,安排了很多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這對教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將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對於剛剛進入高中的學生而言,很多學生對地理學習有非常濃厚的興趣,這對於解決這一教學過程中的難點有很大的好處;但是由於高一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的發展還不夠完善,對地球運動相關知識的理解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同時也與在學生心裏形成地理課就是簡單瞭解世界各地的風俗民情的地理學習觀念形成很大的衝突。因而如何將本節課的複雜的知識簡單化、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説理的知識生活化,把知識量極大的教材轉化為學生能夠理解的模塊,讓學生在現有的知識構架下完成相關知識的重構與理解,完成相關教學要求,而不至於讓本節知識成為學生地理課程學習面前難以逾越的障礙,喪失地理學習的興趣將是教師的重要任務。

二、説教學目標

參考課程標準和對教材的基本內容的分析,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説出地球運動自轉和公轉運動的方向、週期、速度等一般特點,識記太陽日、恆星日、恆星年、迴歸年、國際日期變更線等基本概念

(2)通過讀圖理解地球自轉線速度,角速度的變化特點和地球公轉的軌道以及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狀況

(3)理解黃赤交角的含義和由黃赤交角的存在而造成的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能夠闡述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過程

(4)理解由於地球運動造成的晝夜交替現象和由此產生的地方時和時差現象

(5)學會運用地方時和區時概念進行簡單的地方時和區時的計算

(6)理解由於地轉偏向力的存在而導致的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7)理解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現象及其變化規律

(8)學會分析由於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形成的全球範圍和不同季節之間太陽輻射的分佈不均的機制和由此導致的五帶和季節變化現象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速度和週期相關演示活動的學習,比較並概括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異同

(2)通過小組討論活動,動手描繪太陽直射點的運動軌跡,理解太陽直射點的運動過程

(3)通過對不同區域水平運動物體受地轉偏向力影響而發生偏移現象的圖像的感知,理解地轉偏向力及其作用特點

(5)通過對晝夜長短變化和正午太陽變化的演示動畫和日照圖的判讀,以小組活動的

形式完成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的總結,闡述全球範圍和不同季節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地球運動及其地理意義的學習,能夠解釋生活中的與之有關的例如晝夜交替、四季變化等自然現象,形成科學的宇宙觀和世界觀

三、説教學重難點

參考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和對教材內容的分析並結合高一學生的認知狀況,確定如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教學重點

(1)地球自轉與公轉的異同

(2)黃赤交角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3)晝夜交替和地方時

(4)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5)四季更替和五帶

2. 教學難點

(1)恆星日和太陽日的區別

(2) 遠日點和近日點的比較

(3) 黃赤交角和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4)地方時和區時含義和計算

(5)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6)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四、説教學方法

由於本節內容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多元化而且只是目標的層次要求較高,加上教學內容説理性較強,是整個自然地理教學內容中的典型代表和教學難點,同時學生還未形成成熟的空間思維認知模式,需要教師在認真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採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來完成教學內容。再次我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講解法:由於本節知識説理性質較強,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主要知識點給以準確的解讀,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難度較大的知識概念,進而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

2、演示教學法:由於本節課知識對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要求高,因而需要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和教具演示的形式對地球運動的方向,太陽直射點的南北迴歸運動以及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地理規律性知識進行演示教學,以協助學生構建空間思維的概念。

3、分組討論法和案例分析法:雖然知識的説理性強,但是我們也不能用講授法進行滿堂灌,而應該發動學生積極參與到知識框架的建構過程中來,對一些地理規律的運用發現教學法進行分組討論。

五、説教學過程

由於本節內容知識量大,需要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多,學生學習的難度大,因而將本節內容安排在三個課時內完成,第一課時完成“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和“太陽直射點的移動”的內容,第二課時完成“晝夜交替和時差”和“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的相關內容,第三課時完成“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和“四季更替和五帶”的相關內容。 第二課時: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

1.導入新課

情景導入:16世紀時,“太陽中心説”的創始人哥白尼曾依據相對運動原理提出了地球自轉的理論,可從他提出這一理論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一理論只能停留在讓人們從主觀上接受的水平,直到19世紀才被法國的'一位名叫傅科的物理學家,用他自己設計的一項

實驗所證實,這就是著名的傅科擺實驗。這裏我們不再對傅科擺實驗作深入的研究,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閲相關資料,在課外進行探討,今天我們主要來討論一下到底地球自轉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呢?通過日常生活的積累和國中的地理的學習,大家能舉例説明一下是有哪些現象是受地球自轉引起的嗎?(3分鐘)

(設計意圖:通過向學生講授一個關於地球自轉的證明的例子一方面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知道傅科擺及其作用;另一方面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入地球自轉的影響包括哪幾個方面,通過學生的思考和討論以及教師的補充,讓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能夠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了解本節主要的教學內容是什麼)

2.新課講授:

通過對學生答案的綜合,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即地球自轉引起的晝夜交替、地方時和沿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的三個內容拋給學生,採用總—分—總的模式進行新課教學,帶領學生逐一探討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的三部分內容,以便於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

(1)晝夜交替現象

通過多媒體演示,讓學生觀察晝夜交替現象以及並讓其思考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指出一方面一個不透明不發光的球體,因而有晝夜現象;另一方面因為地球的自轉,在地球上任意地點會出現晝夜交替的現象。這裏採用多媒體演示不同原因形成的現象是不一樣,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晝夜交替現象的成因。然後逐一向學生講述晝夜交替現象中需要逐一地知識和內容,幫助他們理解晨昏線(圈)、晝(夜)弧、晝(夜)長的區別和聯繫,理解太陽日的意義,由於很多內容和知識概念對於學生來説比較新,在這裏主要採用講授法,通過學生觀看日照圖和對不同的知識概念進行判讀的形式完成教學活動。(15分鐘)

(2)地方時

地方時的講解是地球自轉意義中最為困難的一個環節,因而也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用2012年倫敦奧運會比賽時間安排(以當時間進行安排)的實例承轉進入本節內容的學習,指出不同地方的時間是不同的,通過這個實例講解地方時、區時的含義和計算的相關內容,最後提問學生自己喜歡的奧運會節目是什麼,最後分小組對各自喜歡項目的比賽時間表進行時間換算,制定一個以北京時間為基準的時間表,從而完成教學活動。由於地方時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很多學生無法理解為什麼不同地方的時間不一樣,因而需要採用講述法的形式讓學生理解地方時的第一是在同一緯度上,由於東邊的地點比西邊的地點先看到日出和日落,因而在人們的心中就形成時間早遲的區別,所以我們把同一時刻不同經線具有的不同的時間稱做地方時。同時結合多媒體演示來講解不同的經線地方時不同這一概念,進而引出地方時的計算公式,讓學生計算不同經線的地方時。然後指出地方時使用不方便引入區時的概念,和區時的計算,並指出一些地區主要的分區計時方式與區時的區別與聯繫。最後結合例子分組討論完成案例教學活動的內容。(20分鐘)

具體的教學模式如下:

教學實例 解決實例的問題

定義和計算 區時 地方時:定義和計算 幾個重要概念的梳理

(3)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通過一段視頻資料瞭解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全球不同地區的事物發生偏移的現象,借視頻之口向學生講述偏移這種現象,進而帶領學生總結沿水平運動的物體的偏移規律,然

後讓學生完成不同地區物體偏移的練習,熟悉這一方面的內容。(5分鐘)

3.課後小結:

再次總結由地球自轉運動引起的晝夜交替、地方時和沿水平運動的物體的偏移三種現象,讓學生網上查閲資料,瞭解其他由於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提供給學生具體的網址)。

標籤: 教學 地球 運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v5qm0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