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優選)《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優選)《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優選)《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

拜讀了著名教育學者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這本書的第76條,怎樣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兒童這一小節之後,我深受有觸,受益匪淺。

我們平常所謂的學習困難的兒童,都會不同程度的出現學習困難,功課不及格,落後於別人,不會思考,理解力差,缺乏好奇心,求知慾和好鑽研的精神等等。而這些所謂的困難,大部分和在兒童早期所受的教育和周圍條件有關,他們在童年時期,沒有從自己周圍的人那裏獲得對她的發展來説應該獲得的東西,沒有從自己的父母那裏學會如何對周圍的事物好奇,甚至如何去發問,他們就是在這個年齡時期——一歲——七八歲,頭腦開始變得遲鈍。

那麼我們作為老師應該怎樣去補救他們呢?我認為是在尊重他們的基礎上去引導他們。第一,引導他們學會思考,無論這些兒童感到如何困難他都應該學會獨立去思考,引導他們讓書籍和語言進入他們的精神世界,成為他個人的財富。第二,引導他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由於他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前期在父母那裏沒有有效獲得,那裏,老師引導的時候,就應該從最簡單的'“為什麼”開始引導。我們不斷的把物品、事物、現象展現在兒童面前,讓孩子們靠自己獨立的努力看見和發現了哪些東西?讓兒童區察覺事物和現象中那些最細微的差別和變化,思考各種因果關係。這種思維的訓練,要經常出現,不斷對學生進行刺激,慢慢形成一種自覺的,長期的行為,只有學生感到驚奇的時刻出現了,那麼他的學習才會是積極的有效的。

比如我們現代教學運用的多媒體手段比較多,學生容易只看表面,不愛發問,那麼老師在出示一張圖片,一條小短視頻,甚至僅僅是一段課文的內容時,就要引導學生看文這些內容你有什麼想要問的,這個問題,對愛發問的學生比較簡單,對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就比較難了,這時,可以讓能發問的學生問,讓不能發問的學生回答,這樣即使他們暫時回答不出來,但是他們卻能夠從其他同學那裏學習到發問的思維方式,可以知道,學習當中,先好奇發問,在帶着問題去學習的道理,通過這種方式,不斷刺激,鍛鍊兒童思維,進而培養他們愛鑽研的精神。

用這種發問與觀察的思維訓練的方式,代替強迫學生死摳課本,再加上老師的愛心與耐心的等待,就一定能迎來學困生那豁然開朗花開怒放的時刻。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2

給我們每一位教師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議。讀了這本書後,我能夠體會到思索的快樂;知道了寬容也是一種精神。書中的一些精闢的理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何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一直是困擾我們每位教師的一個問題。()因為低效率的課堂總是枯燥乏味、浪費時間,而高效益的課堂總是受到大家的喜歡。學生喜歡高效益的課堂,家長歡迎高效益的課堂,教師也因課堂的高效益而愉悦。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將成為我們不斷探索、改進的一個課題。這本書讓我對這一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教師要有個性。學生喜愛人性化教師。什麼是人性化?人性化就是他的行為都符合人的特性。法國作家拉封丹有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試,看誰能反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風首先發威,行人為了抵禦北風侵襲,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拂,頓時,行人覺得春暖衣厚,始則解開鈕釦,繼而脱掉大衣。雖然目前已經禁止了體罰,但並不意味着教育的進步,老式教育的4件寶:嚇唬、激將、督促、冷漠,嚴重扼殺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給學生自由的心裏空間,教師要讓“愛”象南風一樣徐徐吹拂過孩子的心田,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激發孩子主動學習,學生成績才會好起來。做一個現代化的老師,絕不在追求物質性的“現代時尚”,而是用理性“照亮”自己的人性,並讓自己的人性煥發奪目的光彩。

同時教師還“應該”成為學生的領導者。教師將不僅僅是知識傳授者,也不僅僅是班級管理者,而更是班級這一學習羣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好教師的許多特質,特別是一些非權力特質,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和尊敬,他們自然而然地就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領袖、偶像和領導。領導與管理者的區別在於,管理者的工作僅僅控制人的行為,而領導還將引導學生的心靈與精神的提升;管理者一般使用外部強化手段來控制人,領導則可以進入學生內心,使之自覺追隨,並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一生。

教師應兼具有真善美的人類精神氣質。現在的學生比我們做學生時要見識豐富,他們的觀念也要比我們更超前,視野也比我們開闊,並希望他們能夠打心眼裏產生崇敬,那簡直是不可能的。教師與學生的隔膜其實是很深的。我認為教師征服學生並不一定要與學生一樣時尚和前衞,教師征服學生的應該是人類永恆的極具吸引力的精神氣質。這精神氣質嚴格地講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一定要分的話,姑且能將它分為真、善和美。在教學中,要做一名理性的教育者,用個性吸引學生,帶有一切人性的優點和弱點,這樣的教師才是最有魅力。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3

寒假裏,我抽空閲讀了蘇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讀了此書,感覺雖然現在的教學設施和教育環境相比以前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但蘇霍姆林斯基光輝的教育理念對現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説,不但絲毫不顯過時,還尤顯重要。讀着此書,我感覺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我的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教學中的煩惱,給我指點迷津,書中給教師提出了多條建議,每一條建議都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讓人閲讀過後,掩卷長思,令人感觸頗深,獲益匪淺。

書中談到了關於教師的時間問題,我深有同感。確實,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也只有24小時啊!我們每天都要備課、課前準備、上課、課後輔導,還要抽出時間來開展校園活動及參加各級各類的比賽和課題研究等等。教師和所有的人一樣,有自己的社會活動,既要做家務,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這些都需要時間。那麼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裏來呢?帶着這個問題與困惑我仔細閲讀了這一章節。

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對啊!我們不能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們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裏,學校所發的那本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知識的海洋裏,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只有多讀書,我們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與淺薄,只有讀書我們才能充實自己,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提高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只有在書本中與大師們交流才能進一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實在太少。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所以,讀書吧!經常讀書和思考,能夠使人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作出思考,併為自己指引正確的方向,豐富理論經驗。因此,要多讀書。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自己的青春吧,立足於三尺講台,培養出祖國鮮豔的花朵!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4

近日又拿起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讀了很多,想了不少,但,系統的回顧,説不好,就一些想到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我們的教育目的可以説是為了“促進人的社會化”,我們的孩子將來都是要走向社會的,必須在受教育期間教會他們適應社會生活,使他們從“自然人”變化為“社會人”。但就我們的過渡效果來看,並不是那麼有效。社會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不強,走上社會,發現他們的所學不及所用,往往都是從頭學起,給他們的感覺是,唉!那麼多年的.書白讀了,只是拿到了一張進入社會的文憑通行證。現在有許多家長讀書觀的改變也不是空穴來風,“考不上學不等於沒有好工作,學習不好不等於將來掙錢少”。因為在社會、家長看來我們生產的產品不適應社會需求。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做了很多抑制孩子童真、天性的事,從孩子讀書的第一天起,我們即在讓我們的孩子快速的成人化。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競爭是多麼激烈,競爭很殘酷,因此,你們從小必須好好讀書,在班裏、學校就要和別竟爭,強烈的競爭意識把整個班級社會化了,用成人的語言教育天真的孩子。我們樂於用成人世俗的實用的功利的眼光來判斷孩子的是與非,阻止了他們出於天性的“美夢”。一切所謂的科學教育教學方法手段都應是必須符合孩子天性的,當我們認真反思我們的教育教學,就會發現我們有太多出於主觀願望卻違背客觀規律的事,太多的做法都在剝奪孩子們享受童年的權力。有人主張關起門來教學,關起門來讓孩子們做夢,讓老師成為學生的朋友,用他們的語言,理解他們的思維,尋找適合他們的方法。我們需要的不是孩子成人化,我們需要的是教師兒童化。

我們面對自己的學生,想盡各種教育方法,因材施教,“駿馬能歷險,耕田不如牛”,揚其長避其短,讓每一位學生從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我認為不管成人還是孩子,在管理方式方法上萬變不離其宗,即人性化管理,但做到很難。人們常説,看看我們的學生,每一個都那麼有個性,那麼有天分,為什麼到了社會上都不見了個性,不見了聰明才智,都平庸的一個模樣。不管孩子還是成人,評價做到不憑印象,不抱成見,不以點蓋面,不偏愛,不求全,難。有容人之量,虛懷若谷,從善如流,更難。我們可以去做,不求百分百,只求盡力。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5

前段時間讀了李希貴老師的《做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收穫頗多,最近在讀鄭傑老師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一書,讓我對於教師這個行業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其中有兩點讓我感悟很深,一是對美好的事物應保持敏鋭。書中説,一個享受現世幸福的人,就要對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鋭。這樣你才會發自內心地愛孩子,並因為愛而滿心歡喜。不是缺乏美好的事物,也許缺乏的只是我們的心境和胸懷。

確實如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有時候可能會因為學生的表現不好,成績不好而對這個學生的評價不太好,其實這是不對的,我們只是看到了事情的其中一面,而沒有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沒有發現那些“美好的事物”。我們應該敞開胸懷去看我們的學生,接納我們學生的一切,畢竟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他自己獨特的一面,優秀的一面,我們應該敏感地去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並加以“利用”,使其更好的適用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應該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敞開胸懷,讓我們置身於一個充滿美好事物的世界中。

二是要繼續學習。書中説,學習可能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它使學生親近你,使你永葆活力,使你有魅力。最終,因為學習,你擁有你的工作,你將學習與工作合在了一起,甚至你的美好生活有一大半在工作中實現了。能勝任你現在的工作,是你繼續學習的唯一重要的理由。

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普通人都明白要一直學習的重要性,更何況是我們教師,曾經在教育界非常流行的一句話説,“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這句話就是讓我們繼續學習的最好解釋。在信息高速發達,社會快速進步的今天,這句話更加適用。

如果老師沒有足夠豐富的經驗,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學生。教師經過長時間的專業學習,應該説,都已經把自己的一桶水裝滿了,裝滿了這桶水並不表示萬事大吉,新時期的教師更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隨時“添水”、“換水”,不要使自己的一桶水成為“陳年老水”。在信息時代知識更新迅速的今天,老師僅僅滿足於原有的一桶“陳年老水”,不及時的對自己的一桶水更換更有營養價值的“優質礦泉水”和“活水”是不可取的.。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努力繼續學習,更好地勝任我們現有的工作。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人的精神財富,《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確實值得一讀,尤其是從事教育的工作者們。從這本書中,一名普通教師的我,讀出了很多人生哲理,教育智慧,也讓我深思。我相信,如果你也一起分享了這本書,作為教師,你是快樂的,作為你的學生,他們的生命也會非常精彩。以上只是我的幾點感想,其實書中的每條建議都帶給我不同的感受,我想我現在最應該做的是將這些教育智慧賦注於教育實踐中,努力成為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6

《給幼兒園教師的101條建議 語言教育》一書反映了當代幼兒教育實踐的需要,給我們幼兒教師新的啟發,其中在日常生活篇中提到的“家園配合進行語言教育”,讓我頗有感想。幼兒的語言是通過對周圍環境的模仿而獲得的,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對孩子起着帶頭作用,所以幼兒園與家長應當為幼兒創設並引導幼兒接觸一定的語言環境,在與環境的互動過程中加強語言訓練,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我們班的幼兒有很大一部分平時都是爺爺奶奶帶的,而大多數爺爺奶奶在與幼兒的交談中使用的`都是方言,像我們班的彭雅倫,他總是習慣把“老師”叫作“老西”,把“擦嘴巴”説成“卡子博”,老師糾正了他很多次效果都不是很明顯。還有我們班的朱子軒,有一次他吃完飯對阿姨説要去“嘔把把”,阿姨半天都沒弄明白,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他説的“嘔把把”是“大便”的意思。由於朱字軒的爸爸媽媽都是外地的所以他的普通話帶着明顯的“地域性”,可能短時間很難糾正的過來。那究竟如何做好幼兒的語言教育呢?

首先,是要“多聽”。 培養幼兒注意的傾聽,這是發展幼兒表達能力的先決條件。幼兒學習語言,首先要學會聽,聽得準確,聽得懂,然後才有條件正確地模仿——説。給幼兒積極創設聽得環境,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幼兒聽錄音故事、聽別人講故事;邀請幼兒談話互相傾聽並交談;帶領幼兒聽多種聲音:樂器的聲音、動物的聲音等讓幼兒聽後模仿,想象,並講出他們聽到的聲音好象在説什麼。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其次,在家庭中家長要以身作則與孩子用普通話交談,積極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孩子樂意講普通話,而且能將“普通話”説好。

第三,當然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還必須要“多練”。 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任務,主要是培養幼兒正確的發音,吐字清楚,豐富幼兒詞彙,並能正確運用。教會幼兒按照漢語語法規則講話。這些內容,都得再語言實踐中學習,掌握。這就要讓孩子多練習,重複的練習,逐漸地掌握。給幼兒提供多練的機會,創造多練的環境。幼兒的發音不準,教師和家長注意及時糾正、練習,就能掌握得快,説得好。

總之,在培養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説,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結合家園共育,幼兒的語言才會健康的發展。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7

《教師的101條建議》還是不錯的,特別是對我們年輕老師來説,很多的建議還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説教學的規劃、職業精神、優秀教師的態度和行為等方面。我們很多年輕教師在教學的規劃方面做得不夠好,所以會導致備課不到位、上課效果不好。另外,剛剛工作的我們對於教師的職業精神也沒有特別好的理解,所以會出現自己情緒控制不好、與家長溝通不好、不能夠很好地隨機應變等情況。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在很多案例的分析上獲得相應的知識和經驗,讓我們在遇到與之類似的情況時,能夠以很好的方法去處理解決。

下面我就談一點自己的看法,書上説如果你不做計劃,那你就是在計劃失敗,這點我是非常認同的。就九年級的體育教學來説,在九年級體育教學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首先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差距很大,其次,學生準備考試的積極性不高。

所以每堂課之前我都是要精心設計,精心準備,既能夠讓成績好的同學積極參與,又能夠讓成績較差的同學得到較好的提高。以跳遠為例,有部分同學能夠輕鬆的跳過2米3滿分線,所以他們在進行立定跳遠練習的時候就會積極性很差,不願意參與到練習中,如果放任他們的話,就會讓那些成績較差的同學心裏有干擾,不能夠很好的參與到練習當中。出現這樣的問題之後,我思考了很多,也看了很多相關的書籍和材料,不斷的摸索,在課上我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最後找到一個效果很好的練習方法:我讓同學們玩包剪錘的遊戲,贏一次的同學向前立定跳遠一次,然後再進行第二次包剪錘,贏的同學再跳一次,這樣看誰先到終點,先到為贏,輸的同學蛙跳到終點之後,再把贏的.同學揹回起點,這樣的遊戲,讓同學們的積極性很高,很多同學在玩了一次之後還要再玩第二次,有的不僅上課玩,下課了他們也會自己玩玩這樣的小遊戲。在這樣的練習之後,再把成績較差的同學留下來單獨進行輔導。而前面的遊戲效果就是我們平時備課需要的,通過一兩個有趣的遊戲或者實驗,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其中。

對於部分積極性不是很高的同學,我通過摸底考試逐個進行談心,必要的時候通過和家長的溝通,讓家長也參與到教育當中來,逐步的讓他們的積極性能夠提高起來,特別是到了第二學期,離考試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我們整個九年級的體育備課組,給成績有待提高的同學家長都發了通知書,然後每個周的五天給他們選擇哪一天來進行補課,我們四位體育老師輪流值班,進行單獨的輔導。通過我們不懈的努力,最終在會考當會考出了很理想的成績,學生口碑也很好。

在看了這本書之後,我的收穫很多,在備課、上課、課後輔導和家長溝通等方面都有了很多的收穫,在今後的教學當中,我會更好的運用理論知識和實際方法來解決問題。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8

假期,作為新教師的我讀了《優秀教師的自我修煉:給青年教師的成長建議》,從這本書中作者以一個有多來教學經驗的教育工作者告訴新教師,年輕教師在踏入自己新的工作崗位的時候應該多一點自信,多一點虛心,持一點恆心。有了自信,就會讓自己的潛能釋放到最大化,有了自己的反思,加上自己的智慧,進而創造自己的精彩。告訴年輕教師自己面對的是日益成長的學生,是日後社會建設的主力軍,是全社會的拷問和關注,所以要多讀書,多學習,從身邊學起,從身邊的老教師學起。

本書還告訴我教師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年輕教師要敢於堅持,要有一顆恆心,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本書在第一章指出了年輕教師所面臨的困惑和煩惱,作者舉了很多案例,具體講述了一些新教師所面對的種種問題,例如身份角色轉變所帶來的壓力;新教師如何確立自己的發展方向等。在接下來的一章中,作者就新教師如何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這些建議對於年輕教師的成長有着重要的作用:年輕教師要能夠正確處理事業發展與自身成長的問題,要學會與人溝通和相處,要學會與同事友好相處,要尊敬領導;要讓和自己相處的孩子感受到快樂,為促進自身專業的成長,教師更要將加強理論學習,多讀書。在工作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問題,為了上好每一節課,為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所學的知識內容,上網查資料,請教身邊的老教師,不過有時學生們並不領情,課堂上東倒西歪,我也曾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這種過分“活躍”而沮喪過,心想這些學生與想象中的乖巧可愛真是差別太大了,他們每個都是那麼“活躍”,那麼的.不聽話,上課時總是給你搗亂,真是令人心煩。通過讀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我遇到的這些問題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學到很多方式方法調節自己和管理學生。我這才終於明白了“愛學生”的真諦,不僅僅是愛聽話的孩子,還要愛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他們也是那樣的可愛和聰明,走近學生的心靈,真心對待每一個孩子,成為他們的朋友,這樣就會發現他們身上更多的閃光點,就算他們偶爾的調皮搗蛋,也不會覺得心煩氣躁,只會更覺得他們天真、可愛。

讀了這本書,使我意識到,教育的過程是艱難的,自己在工作當中不能因為這一時的困難和挫折就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要對自己充滿信心,要多與自己身邊的老教師交流,要學會與學生和學生家長相處,為自己樹立一個職業理想並追逐下去,只要有恆心,我相信成功一定會屬於自己,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9

讀過這本書後,確實意識到自己在很多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書中每一條建議都充滿教育智慧,事例生動、分析精闢,啟人深思。從中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在此談談自己的幾點讀書感悟。

當讀到“要思考,不要死記!“這一條時,我的感觸很深。現在的教學就是這樣,對於學生所學的知識,如果學生記不會或者記會但忘記了,教師就會很生氣,讓他們寫10遍,讀20遍。直到他們會了,教師才會罷休,才會滿意。其實,這樣下去,孩子的興趣、積極性就被抹煞了,隨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這裏蘇霍姆林斯基告訴了我們一個好的方法:要思考,不要死記!對於一些難以記住的知識,我們教師要在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它們的同時來解釋這些知識的實質,使知識活起來。讓他們理解記憶,逐漸成為一個愛思考的人,而不是死記硬背。

其實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學會思考!

“學生的興趣是潛在的.,需要教師的精心呵護與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為何剛入學的孩子對學習充滿了好奇與渴望,但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對學習的熱情卻越來越少?可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從而產生厭學心理。因此,教師要從細小方面入手,不可放過任何一個"刺蝟"。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教給孩子學習方法,使他們順利獲取知識,激發學習的動力;同時教師要鑽研教學方法,用科學的教法引領學法。

蘇霍姆林斯基讓我們記住,教育──這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要掌握這一門藝術,就必須多讀書、多思考。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應當好比是你的教育車間裏增添了一件新的精緻的工具。這對我來説,是一個很大的觸動,平時也想讀點書,但有時總以工作累,家庭瑣事多為由,沒能堅持下去。以後,我要制定一個讀書計劃,多讀好書來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把讀書當作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讀好書能夠淨化我們的靈魂,開啟我們的教育良知,鍛造我們的優秀品質。

蘇霍姆林斯基還告訴我們,把困難當作機會。的確,工作中存在許多困難,來自於班級的,來自於教學的,來自於學生的。讀了這段話我豁然開朗,在困難來臨時抱怨是沒有用的,只有鼓足勇氣,迎面解決才是最積極的心態。我們每個人也將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得到鍛鍊,得到發展。

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還要多閲讀好的書籍,多汲取教育家們的智慧和科學的教育方法,不斷豐富自己的學科知識,教育心理學知識,做好一名教師,一名讓學生喜歡和對學生有幫助,能使他們得到最大發展的老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0

有幸閲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完這本書的一部分後我發現,雖然現在教育形勢發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現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説,絲毫不顯過時。讀他的文章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作為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的確是受益匪淺,讀了這本書,就好像有一股清泉不斷衝擊着我的頭腦,讓我的思想在不斷的撞擊中反覆錘鍊,在讀書時,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沉思,對照書中的例子,反思自己平時的教育行為,在不斷的對比與學習中,我常常為蘇霍姆林斯基為了學生成長不惜餘力的精神而感動,也為自己在教育活動中對學生的毛躁與教育方法的粗糙深感羞愧。困惑着我的問題突然間有找到了方向。

最先吸引我的是《從哪兒找時間,一天只有24小時》、《關於做困難學生的工作》因為這是我迫切希望解決的幾個問題,數學專業跨語文教學對於我來説是比較困難的,學校發的練習冊又多,改個作業都要兩節課,甚至第一次的作文我竟然改了兩天,剛開學那段時間每天忙得跟陀螺一樣,不是備課就是改作業,總感覺完成這些工作時間都不夠用。哪還有時間去關注學生生活方面、寫簡書呢?看了後真的對我幫助很大,主要是在思想上、觀念上有了轉變,我也經常抱怨沒有時間,忙;對現在很流行的'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嗤之以鼻。但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話後,觀念轉變了,從心底裏認可了這個道理,只是認為操作起來還是會很困難很困難。希望大家不要讓成績中上游的孩子在短時間裏一下子記住要背的課文,一下子理解這道應用題,不要把他們看得和優秀學生一樣的能幹,這樣只會越學越死,越學越笨。而要更注重鍛鍊他們的思維,發展智力,為他們今後的不斷學習,不斷髮展。

我還了解到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會積極思考中教師在講解一個新的教學內容後,教師問學生:"有什麼問題嗎?"教室裏鴉雀無聲,沒有問題,我以為他可以説出一個所以然,以為新內容學生們都搞懂了。但是當我讓學生複述剛講述的內容的時候,他們都回答得前言不搭後語。

讓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時時不忘己任,努力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時時不忘貼近學生的心靈,給他們發展的空間,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他們的熱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的人才。我們班的孩子的表現慾望都很強,每次搞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説和舉辦故事大會、辯論賽等等,這一點是毋容置疑的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切為了學生!讓我們多學習、多積累,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青椒這個大家庭裏總能收穫滿滿,主講的老師都是各地優秀的教師竭盡所能,努力吧!讓自己和她們一樣優秀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1

讀蘇霍姆林斯基,我讀得並不快,也並不急,但每次捧起蘇霍姆林斯基,總會得到許許多多新的啟迪,總會忍不住玩味再三,當然,用蘇霍姆林斯基來看今天教育中的種種弊端,也會感覺很多很多的遺憾與無奈;用蘇霍姆林斯基來看自己昨天的教育,也會感覺更多的不安與後悔!我自是沒有能力來整體地評價蘇霍姆林斯基,但我努力地思索:蘇霍姆林斯基何以能對教師、對教育產生巨大的影響力?真理總是簡單的。那就是:實在。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一切是為了孩子。就是那麼實實在在的思想。在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我們清晰地感覺到才華的湧動,但我們看不到才華的賣弄;我們清晰地體會到理性的精闢,但我們看不到晦澀的“學問”;我們清晰地看到了生活的豐富,但我們並不感覺紛雜而煩人。《蘇霍姆林斯基選集》第一部,有《給教師的建議》。

書中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啊!確實,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帶着這個問題,我閲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是啊!我們應當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裏,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讀了這些,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在蘇霍姆林斯基面前,很多的忙碌而無為的教師低首沉思,我們教了十年、二十年、幾十年的書,我們對教育產生了厭倦,我們對孩子產生了厭倦,我請你去馬上去打開蘇霍姆林斯基!回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文字裏,你還感覺到教育的幸福!你會感受到教師在創造教育過程中,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斷地得到豐富;你會感受到一個精神世界豐富的教者是那樣的幸福與強大!所以讀了這本書,我想給自己,也給我的同行朋友們説一句:朋友,讓我們讀書吧!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2

讀一本好書就好像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一本好書就像一股清泉,清澈純淨,沁人心脾。為了解決中國小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困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著名蘇聯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以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撰寫了著名的《給教師的建議》。在這本書中,作者以讓人耳目一新的形式和讀者傾心地交談,共提出了一百條建議。其中許多建議都是作者教育和教學的實例,這些建議聽起來毫無刻板説教的感覺。尤其是書中那些深刻的理論分析,對教師開闊視野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

在這本書中,蘇霍姆林斯基揭示了關於閲讀的真理,即學生智力的發展取決於他的閲讀能力,這是他30年的'教學經驗的感受。如果學生學習有困難,成為差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死讀教科書,只是在拼命記住教科書的內容。正是因為學生只閲讀教科書,一點兒都沒有課外閲讀,他的教科書才會讀不好。如果你想讓學生真正減少腦力勞動,你必須讓他們去圖書館,讀更多的書。根據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最好的教育自己的方式就是讀好書,這也是提高自己的方式。他説他堅信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應該從讀一本好書開始。只有當你訴諸內心,自己與自己對話,你才能真正瞭解自己,提升自己。如果一個人想達到思想道德的崇高境界,他應該在書中找到自己的榜樣,並吸收寶貴的精神財富。

蘇霍姆林斯基還建議我們引導並激勵每一位學生去走近他愛好的發源地——也就是他特別喜歡的學科。讓他們積極參與到和這門學科相關聯的各種活動,並思考和這門學科相關的各種問題,以此來確立自己的愛好。這不禁讓我們反思,是否在教學中努力讓學生喜愛自己所教的學科了呢?好像並沒有。更多的只是在完成教學任務,而我們應該意識到教學的本質應該是喚醒學生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道德教育,以及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相信充分尊重學生是真正以人為本的教育。他認為道德教育是人生的一個小細節,是一種體貼的語言,一種眼中的微笑。道德教育不是空洞的佈道或大聲的口號。我們教育孩子去體驗和珍惜他們的情感,去愛,而不是尋找語言去表達或者談論那些不存在的感受。

當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好像有一個睿智的人站在我面前,告訴我應該怎麼做,幫我解決問題,引導我走出迷宮。蘇霍姆林斯基就像一個善良、博學的老人,在教學上給了我很多的幫助,讓我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有所反思更滿懷期待。

今天,整個社會都在強烈倡導人人閲讀,讓我們多讀書,多讀好書。讓讀書成為我們職業素養的一部分,讓讀書成為學生成長的助推劑,讓讀書成為孩子成才的階梯。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才是真正的王道吧!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3

每個人都要不斷地豐富自己的人生,而豐富人生最好的方式就是讀書和旅行。最近這段時間我讀了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讓我對孩子們的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

書中深刻地談到“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這個問題。注意是伴隨各個心理活動而產生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狀態,沒有注意的參加,不可能有比較穩定的心理反映,也就難以完成認知過程。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注意是學習的門户”。因此,注意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在人人注重教育的今天,要想全面開發學生的智力,就必須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對於我現在教的'一年級的孩子們來説,他們年齡小,自制力差,活潑好動,上課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怎樣培養孩子做事精力集中,克服注意力遊移、分散的壞習慣呢?

第一讓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效率低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幹着這個,想着那個;一會兒幹這,一會兒幹那。教師要從小培養孩子在某一時間內做好一件事的能力。如給孩子看圖書時,看完一本,再換一本,容易使他們養成注意力分散的習慣。孩子做完一件事情,也能體會到完成這件事的成就感和自豪感,這種愉快也能幫助他們繼續學習,保持注意力。

第二、對孩子講話不要老是重複。有些教師對同一件事情或某一點要求總要反覆交待好幾遍。這樣的孩子入學以後常常忽視教師所講的話。因為他已經習慣於一件事反覆地聽好多遍,當教師只講一遍時,他便當作耳旁風,以為老師也會像父母一樣重複幾遍。漫不經心地聽課使得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學內容,無法遵守老師的要求,自然也談不上理想的學習效果。因此,對孩子談事情只説一遍,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一種好方法。

第三、訓練孩子善於“聽”的能力。“聽”是人們獲得信息豐富知識的重要來源,對於學生來説,誰要是上課善於聽,能理解並記住聽過的東西,誰就佔優勢。因為學校里老師是以講課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師要以通過聽的途徑來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如課餘時間聽小説連播、聽音樂。鼓勵孩子複述或用自己的話概括聽到的內容,從而培養專心聽講的習慣。

對孩子來説,其注意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是通過家長和教師的不斷培養的過程。一個好習慣的養成至少要堅持21天,而一個好習慣的穩定形成最短也需要85天,所以只要能對孩子堅持要求,不斷激勵並加以督促引導,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就容易培養孩子注意力的集中。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4

有幸在偶然的機會下,聽了一次吳老師的數學課,頓時被吳老師的講課風格深深的吸引了,後來便在網上搜了許多吳老師的上課視頻,每節數學課都是風趣幽默,笑聲連連,孩子們在遊戲中在實踐中就學會了數學,我想這就是專家講課的特別之處吧。讀了這本《吳正憲給國小數學教師的建議》更是讓我感受頗深。

吳老師書中的許多教育教學方面的建議都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主要寫了四個方面,第一輯是把教育作為人生幸福的源泉,第二輯是真心與兒童做朋友,第三輯是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第四輯是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課。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第二輯真心與兒童做朋友,其實每次聽吳老師的課,就像一個大朋友帶着一羣小朋友在玩遊戲,吳老師是真心與兒童做朋友,在課堂上用真情交流喚起學生成長的力量。聽吳老師的課你總會聽到她真誠讚美孩子的聲音,“老師為你精彩的發言鼓掌!”“你的方法既簡單又巧妙,向你們學習!”“你的想法很獨特,很有創意!”“你們的發現很偉大,很有可能未來的科學家就在你們中間。”吳老師就這樣一次次的鼓勵着孩子們,孩子們在期待和鼓勵的目光中,一次次體驗到了數學課的快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會發現,孩子們都是想要表揚和鼓勵的,發自內心的去讚揚和鼓勵我們的孩子吧,用真情去喚起學生成長的力量。

第三輯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也讓我感受頗深,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總是迫不及待想把自己知道的都直接傳授給孩子們,忽略了孩子們的主體地位。我們要教給孩子的不僅僅是課本上的數學知識,還有學習數學的能力,因此這就要求我們要讓學習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吳老師提出,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激活經驗,在對比交流中學會反思,在科學探索中求真。吳老師的課就真正的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整節課都是孩子們在動手操作,在交流談論,在互相辯論,就這樣一步步的`引導孩子們探究出本節課的數學知識。孩子們在這樣的課堂上,學會的不僅是數學知識,還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孩子的數學思維方式,這對以後學習數學有極大的幫助。所以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吧,培養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數學知識。

看完了這本《吳老師給國小數學老師的建議》,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吳老師數學課堂的生命活力以及吳老師對教育的熱愛。讓我意識到身為教師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向書本學習,向專家學習,向身邊的老師學習,向學生學習,我會做一個勤學的教師,在教育路上堅定的行走!

標籤: 讀後感 優選 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1w6ry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