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過秦論》教學設計

《過秦論》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過秦論》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過秦論》教學設計

《過秦論》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讀準字音,重點字詞正確書寫。

3、積累並掌握本課中的重要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點。

4、能正確翻譯文言文。

 【重點】

積累並掌握本課中的重要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點。

【難點】

能正確翻譯文言文。

【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學習文言文中句子省略成分、詞性轉變、一詞多義的知識。

思維發展與提升:學習課文從史實對比中引出結論的寫作方法,瞭解文中議論和記敍的關係。

審美鑑賞與創造:鑑賞文章的結構美和論證美。

文化傳承與理解:瞭解賈誼政治主張的進步性和侷限性;瞭解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及施“仁義”的現實意義,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教學時間】共2課時

 【教學進程】

一、導入新課

宣室求賢訪逐臣,

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

——李向隱《賈生》

翻譯:漢文帝在宣室求問被貶謫的賢臣,

賈誼的才華和格調更是無可比倫。

談至深夜漢文帝挪動雙膝靠近他,

可惜他不垂詢民生卻是窮究鬼神。

二、作者介紹

賈誼(前200年—前168年),漢族,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賈誼少有才名,十八歲時,以善文為郡人所稱。文帝時任博士,遷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謫為長沙王太傅,故後世亦稱賈長沙、賈太傅。三年後被召回長安,為樑懷王太傅。樑懷王墜馬而死,賈誼深自歉疚,抑鬱而亡,時僅33歲。司馬遷對屈原、賈誼都寄予同情,為二人寫了一篇合傳,後世因而往往把賈誼與屈原並稱為"屈賈"。

賈誼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深受莊子與列子的影響。散文的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評論時政,風格樸實峻拔,議論酣暢,魯迅稱之為"西漢鴻文",代表作有《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其辭賦皆為騷體,形式趨於散體化,是漢賦發展的先聲,以《吊屈原賦》、《鵬鳥賦》最為著名。

三、寫作背景

春秋以來,戰亂頻仍,加之秦統一後的暴政、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社會經濟遭受了五百年來的特大破壞。農民大量流亡異鄉,不得耕作;還有些為生計所迫,賣妻鬻子或自賣為奴。戰亂使人口鋭減,商業蕭條,奸商囤積居奇,物價昂貴,米一石萬錢,馬一匹達百金。新建立的西漢政權,府庫空虛,財政困難。史載當時:“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人民非常需要休養生息。針對這種現實,為鞏固西漢政權,賈誼借“過秦”以“規漢”,主張施行仁政,“與民休息”

五、解讀標題

《過秦論》,原文分為上、中、下三篇。全文着重從各個方面分析秦王朝的過失,故名為《過秦論》(指責、批評秦的過失)。旨在總結秦速亡的歷史經驗,以作為漢王朝建立制度,鞏固統治的借鑑。《過秦論》被魯迅譽為“西漢鴻文”。

過秦:指出秦的過失

論,表明文體是一篇議論文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為了帝王享受而橫徵暴斂;為了修城造宮而濫徵民力;為了鉗制思想而焚書坑儒;為了防止人民反抗而實行嚴酷的刑罰,終於導致農民大起義,秦朝迅速滅亡。

六、新知講解

1、讀準字音(注意字形)

2、分段講解

研讀第一段

原文: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固:形作名,險要的地勢

以:表目的

席捲、包舉、囊括:併吞。“席、包、囊”名作狀語,像……一樣

八荒:八方荒遠之地。宇內、四海、八荒均指天下

內:在內,名詞作狀語

務:致力於

外:名詞作狀語對外

鬥:使動用法,使…爭鬥

【譯文】秦孝公佔據殽山,函谷關那樣險固的地方,擁有雍州一帶那樣遼闊的地方,(秦國的)國君臣子牢固據守來(窺探)周王朝,有併吞天下,佔領海內,控制全國的意圖,吞併八方的野心。在這時,商鞅輔佐秦孝公,在國內建立法律制度,致力於耕種紡織,修造防守進攻的武器,對外實行連橫,來使諸侯各國相鬥。於是秦國人毫不費力地取得了黃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研讀第二段

原文: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既沒:已經,通“歿”死

蒙故業:已有的基業

遺策:前代的策略

南:名詞作狀語向南

舉:攻佔、攻取

膏腴:肥沃

會盟:古代諸侯國之間聚會而結盟愛:吝惜

以致:以是連詞表目的,致:招致、招引。

約:結

合從:通“縱”

相與為一:互相幫助,成為一體

【譯文】孝公死後,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繼承已有的基業,沿襲前代策略,向南攻取漢中,向西吞併巴、蜀,向東割取肥沃的地盤,向北佔領要害的郡邑。諸侯恐慌害怕,開會結盟,謀求削弱秦國的辦法。不吝惜奇珍貴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饒的土地,用來招致天下的優秀人才,訂立合縱盟約,結成一體。

原文: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之眾。

者:語氣助詞表停頓

明智:英明

忠信:誠實,講信義

愛:愛護

賢:賢能的人

重:重用

離:使…離散

兼:兼有,集聚

眾:部眾,即軍隊

【譯文】:在這時,六國的賢能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這些人替他們謀劃;有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這些人溝通他們的意見;有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這些人統率他們的軍隊。

原文: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

於是:在這時

為:替

之徒:這一類人

制:統率

兵:軍隊

【譯文】:在這時,六國的賢能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這些人替他們謀劃;有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這些人溝通他們的意見;有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這些人統率他們的軍隊。

原文:嘗以十倍(於秦)之地,百萬之師,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嘗以:曾經;用,憑藉

師:英明

叩關:誠實,講信義

延:愛護

逡巡:賢能的人

費:重用

而:使…離散

困:兼有,集聚

【譯文】:他們曾經用十倍於秦國的土地,上百萬的軍隊,攻打函谷關,進攻秦國。秦國人打開函谷關的大門來引敵深入,九國的軍隊,卻遲疑徘徊起來,不敢進去。秦國沒有消耗一支箭、一個箭頭,可是天下的諸侯已經精疲力竭了。

原文: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

於是:順承連詞,這樣

爭:爭着

賂:賄賂

弊:通“敝”,睏乏、疲憊

漂櫓:使…漂浮;盾牌

因利乘便:憑藉有利的形勢

請服:請求屈服

淺:短

【譯文】:這樣一來,合縱解散,盟約失效,六國爭着割地去賄賂秦國、秦國有多餘的力量利用他們的弱點來制服他們,追逐逃走的敗兵,使百萬敗兵屍橫遍地,流的血能讓盾牌浮起;秦國進而憑藉這有利的形勢,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劃分山河的區域、強國請求降服,弱國前來朝拜。待到孝文王、莊襄王依次繼位,他們執政的時間很短,秦國沒有什麼大事。

研讀第三段

原文: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奮:振興策:馬鞭子

六合:天地四方

敲撲:行刑時用的棍杖,短的叫“敲”,長的叫“撲”。

鞭笞:用鞭抽打

以為:以之為的省略

委:託付、交付

卻:使動用法,使退卻

【譯文】:等到秦始皇即位後,他發展前面六代君主遺留下來的功業,揮舞着長鞭來駕馭各諸侯國,吞併了東周和西周,相繼滅掉了諸侯各國,登上最尊貴的皇帝寶座來統治天下,用嚴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勢震懾四海。

【譯文】:向南攻取了百越的土地,把它劃為桂林那和象郡;百越的首領低着頭,頸上捆着繩子,把自己的性命交給了秦的下級官吏。秦始皇於是又派蒙恬在北方修築長城,守衞邊境,擊退匈奴人七百多裏;胡人不敢再到南邊來放牧、六國的勇士不敢拉弓射箭來報仇雪恨。

原文: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道:法則、制度

黔首:秦朝對百姓的稱呼。黔,黑色。秦朝百姓用黑色頭巾包頭,故稱“黔首”。

隳:毀壞

信:可靠

以為:以之為的省略

帝王:名詞用作動詞,做帝王

【譯文】:接着他就廢除古代帝王的治國方法,燒燬了各學派的書籍。以使百姓變得愚昧;毀壞著名的城邑,殺害英雄豪傑;收繳天下的兵器,把它們集中在咸陽,去掉刀鋒和箭頭,用來鑄成十二個銅人,以便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從此以後,憑着華山當做城牆。藉着黃河當做護城河,上據着億丈高的城牆,下臨着不可測量的深淵,把它們作為堅固的防禦工事。

【譯文】:優秀的將領手執強有力的弓弩,扼守着險要的地方,可靠的官員、精鋭的士卒,握着鋒利的武器,緝查盤問過往的行人。天下已經平定,按秦始皇的想法,自認為關中這樣險固的地方,堅固的城池方圓千里,這正是子子孫孫稱帝稱王萬代的基業啊。

研讀第四段

原文: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殊俗:不同的風俗,指邊遠地區。

甕牖繩樞:用甕做窗户,用草繩系門扇,形容家裏窮。

氓隸:指下層百姓。氓,民。隸,低賤的人

遷徙之徒:被徵發的人。

中人:平常的人。

躡足:置身,參與。

行伍:代指軍隊。古代兵制,五人為伍,二十五人為行。

阡陌:本指田間小路,這裏指田野。田間南北向的路為阡,東西向的路為陌。

雲集響應:“雲”“響”均為名詞作狀語,像雲一樣,像回聲一樣。

贏:擔負。

景:同“影”。名詞作狀語,像影子一樣。

【譯文】:秦始皇死後,他遺留下來的威風仍然震懾着邊遠的地區。雖然這樣,可陳涉不過是個用破甕作窗户,用草繩系門軸的窮人子弟,是農村被僱傭的種田人,又做了被徵發戍邊的士兵;才能比不上普通人,既沒有孔子、墨子那樣的賢德,又不像陶朱、猗頓那樣的富有;置身於守邊的'隊伍當中,突然奮起在田野之間,

【譯文】:率領着疲憊無力的士兵,指揮着幾百人的隊伍,掉轉頭來進攻秦王朝;砍削樹木作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天下的百姓像浮雲一樣彙集合攏,像回聲那樣應和他,許多人擔着糧食如影子一樣跟着他。崤山以東的英雄豪傑於是一齊行動起來,使秦王朝迅速覆滅了。

研讀第五段

原文: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之君也;鋤櫌棘矜,非銛於鈎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小弱:形容詞用作動詞,變小,變弱

非尊於:不比……尊貴。於,介詞,比。下面幾句中的“於”與此義同。

銛:鋒利。

度長絜大:量量長短,比比大小。絮,衡量。

萬乘:兵車萬輛。表示軍事力量強大。

序:安置使有序。

朝:使動用法,使……朝見。

有:同“又”。

一夫作難:指陳涉起義。作難,起事。

【譯文】:秦朝的天下並沒有變小變弱,雍州的地勢,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還是從前那樣。陳涉的地位,並不比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的國君尊貴;農具和木棍並不比鈎戟長矛鋒利;

【譯文】:被徵發戍邊的士卒,並不比九國的軍隊強大;深謀遠慮,行軍用兵的策略,也比不上先前九國的謀士。但是,成功與失敗大不相同,功業也完全相反,這是為什麼呢?假使讓崤山以東的各諸侯國跟陳涉量量長短、比比大小,比量彼此的權勢力量,那簡直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了。

【譯文】:然而秦國憑藉狹小的地盤,發展到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勢,統治八州,使本來跟自己地位相同的各國諸候都來朝見,已有一百多年了;此後才將天下作為一傢俬產,把崤山、函谷關作為宮牆;而陳涉一人發難就使秦朝滅亡,連秦王本人都死在人家手裏,被天下人恥笑,這是什麼緣故呢?就是因為不施行仁義,攻取與保有天下的形勢截然不同啊。

3、文言文現象

一詞多義

因遺策(沿襲,動詞)

因利乘便(趁着,介詞)

因河為池(憑藉,依據,介詞)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的,結構助詞)趙奢之倫制其兵。(這,指示代詞)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詞)

聚之咸陽(到,動詞)

非及向時之士(趕得上,追得上,動詞)

及至秦始皇(到,介詞)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在北方,方位名詞作狀語)

追亡逐北(敗北的軍隊,原為動詞,在此用作名詞)

趙奢之倫制其兵(統率,動詞)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動詞)

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動詞)

趙奢之倫制其兵/行軍用兵之道(軍隊,名詞)

收天下之兵/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斬木為兵(兵器,名詞。)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丟失,丟掉,動詞)

追亡逐北(逃亡,動詞。在此用作名詞:逃亡的軍隊)

吞二週而亡諸侯(使滅亡,使動用法。)

包舉宇內(舉起,拿走,動詞)

西舉巴、蜀(攻取,動詞)

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勢形作名)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鋒利,形容詞)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險要的地理位置形作名)

固守以窺周室/自以為關中之固(牢固地,牢牢地)

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堅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徹(頑固)

詞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像用席子、包裹、口袋一樣)

內立法度外連衡而鬥諸侯(在國內對國外)

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南、向西、向東、向北等)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像雲彩那樣像回聲那樣像影子那樣)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在北方)

2、名詞作動詞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做帝王)

履至尊而制六合(本意為鞋子,此處意為登上)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用甕做用繩子系)

執敲撲而鞭笞天下(用鞭子打,用竹杖敲,引申為“奴役”)

將數百之眾(率領,帶領)

4、形容詞作動詞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變小變弱)尊賢而重士(看重)

5、動詞作名詞

追亡逐北逃跑的士卒(潰敗的軍隊)

6、形容詞作名詞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險固的地方)

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堅固的屏障)

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勢)

尊賢而重士(賢德的人)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豪傑)

通假字

1、合從締交“從”通“縱”,合縱之策

2、贏糧而景從“景”通“影”。作狀語,像影子一樣

3、鋤耰棘矜“棘”通“戟”,武器的一種

4、百有餘年矣“有”通“又”

5、秦有餘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困頓

6、陳利兵而誰何“何”通“呵”,呵問

7、孝公既沒“沒”通“歿”,死

8、外連衡而鬥諸侯“衡”通“橫”,連橫之策

古今異義

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因河為池)古:黃河今:泛指河流

山東豪俊並起古:崤山以東今:指山東省

贏糧而景從古:擔負今:輸贏的“贏

九國之師古:軍隊今:軍隊的一個編制單位

流血漂櫓古:盾牌今:划船的工具

文言句式

(一)判斷句

①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②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二)被動句

①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②為天下笑者,何也?

(三)賓語前置句

①陳利兵而誰何。

②崤函之固,自若也。

(四)狀語後置句

①謫戌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②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之君也。

(五)省略句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之)為桂林、向郡。

②鑄以(之)為金人十二。

③倔起(於)阡陌之中。

④威振(於)四海。

⑤身死(於)人手。

⑥委命(於)下吏。

七、課後練習

1、對下列句中標紅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務:致力,專力從事

B、惠文、武、昭襄蒙故業蒙:遭受

C、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納

D、振長策而御宇內振:舉起

答案:B

解析:蒙:繼承。

2、下列對文中有關常識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二週:在東周王朝最後的周赧王時,東西周分治。西周都鞏,東周則都於河南東部舊王城,史稱東西二週。

B、陶朱:即春秋時期越國的范蠡。他幫助越王勾踐滅吳後,離開越國到陶(今山東定陶西北),自稱陶朱公。他因善於做生意而致富,所以後人常以“陶朱”為富人的代稱。

C、八州: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揚州、梁州。古時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國分居其他八州。

D、連衡:秦國採用的一種離間六國的策略,使它們各自同秦國聯合,從而各個擊破。

答案:A

解析:西周都於河南東部舊王城,東周都於鞏。

3、請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賈誼在《過秦論》中用排比的手法描寫秦始皇武力統治天下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歷史上,秦始皇派遣大將蒙恬北逐匈奴獲得勝利,使得匈奴長時間不敢南下進攻中原。《過秦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就是對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③《過秦論》中敍述秦始皇遣精兵良將鎮守四方重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過秦論》中描寫陳涉起義時一呼百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③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④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八、作業佈置

1、再次誦讀課文,正確翻譯課文。

2、完成課後練習題。

《過秦論》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賈誼對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及其意義侷限。

2、理解對偶、排比等的作用,掌握如何在翻譯中恰當處理修辭格的知識。

3、背誦全文(重點是3、4、5段)。

(二)、能力目標:

1、掌握實詞“制、亡、利、固、遺、度”、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提高文言文閲讀能力。

2、學習善於敍事、精於論斷的特色,引導學生正確處理敍議關係,提高議論文寫作能力。

3、品評鑑賞本文廣用排比、對偶,極力渲染誇張的特點,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4、學習課文從史實對比中引出結論的寫作方法。

(三)、情感目標:

1、瞭解作者借古諷今、勸諫漢文帝施仁政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進步意義。

2、學習作者“以史為鑑”“古為今用”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背誦課文,理解並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2、結合課文詞句的特點,歸納文言詞法句法知識,逐步掌握文言字詞句運用規律。

三、教學方法:

1、誦讀法。基於學生對這段歷史有所瞭解,宜採用以朗讀帶動文意疏通,以背誦帶動對作品的鑑賞,寫作特色、語言特點的分析鑑賞皆融於誦讀中。

2、評品法。從品評鑑賞的角度,通過設置幾個鑑賞點來激活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讓他們具體賞析該文寫作的獨到之處。

四、教學設想:

1、預習指導:藉助註釋、工具書等了解時代背景、作者簡況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課文講授:指出歷史侷限,略講二世滅亡原因、歷史人物及史實。指導課外閲讀(如小説《東周列國志》,基本事件多見諸其書)。

3、文言翻譯:主要知識點。藉助《導學教程》單元提要解決疑難問題,獲取新知識。

4、反覆誦讀:體會嚴密邏輯、優美文辭、磅礴氣勢、透徹説理。背誦全文或後三段。

五、教學時數:3教時。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預習全文,疏通文句,瞭解大意。

2、學習課文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賈生》(李商隱):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漢文帝渴求賢臣,坐在宣室裏徵求賈誼的意見,賈誼的政治才幹無與倫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虛前席,不向賈誼徵求社稷大計卻問及鬼魅神仙。此詩選取宣室召見、夜半虛前席兩個細節,揭示出賈誼似受恩遇實則不遇的實質。)

《賈誼》(毛澤東):賈生才調世無倫,哭泣情懷吊屈文。樑王墜馬尋常事,何須哀傷付一生。

(賈誼懷才不遇,空有抱負,曾深情吟詠出《吊屈原賦》。樑王落馬而死,本是尋常之事,賈誼又何必為此自悲自責,抑鬱而終呢?)

賈誼“才調”到底如何?讓我們從被魯迅稱為“西漢鴻文”的《過秦論》中尋找答案吧。

二、預習指導:(導學教程、預習提要、知識梳理)

三、研習課文:

(一)、朗讀全文,找出揭示全文中心論點的句子。翻譯這句話,分析其句子結構及關係。

“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

不同文本的譯文:

廣東版《教師教學用書》:“就因為不施行仁義,而攻守的形勢也就不同了。”

湖南版《高一語文跟我學》:“不施仁政,而使秦始皇執政前後攻守的形勢不同造成的啊。”

任志鴻《中學教材優化全析》:“不施行仁政,使進攻和防守的形勢截然不同啊。”

張必東《中學語文備課全書》:“沒有施行仁義,而進攻與防守的形勢不同了。”

《高中語文疑難解析》:“是由於它沒有實施仁義的政治,而攻守的形勢不同了。”

關係:承接或因果。

新觀點: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中“而”的前後不是因果關係或承接關係,而應為轉折關係,“而”應為“然而”。而最好是將“攻守之勢異也”和“仁義不施”調換順序,將這一句理解為“攻守之勢異也而仁義不施”。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朗讀指導:學生朗讀,教師範讀。體會句中的邏輯停頓:

(1)較長的主語和謂語之間要有停頓;

(2)動詞和較長的賓語之間要有停頓;

(3)較長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語之間、較長的聯合成分之間也要有停頓;

這是一般規律。

本段的動詞——“據”“擁”“有”之後要有停頓;“內”“外”之後還應有停頓。下面各段的朗讀指導仍圍繞邏輯停頓進行。

2、參看註釋,翻譯“有席捲……之意,……之心”,説説你從這句翻譯中受到什麼啟發。

明確:

重點講評文言翻譯中一些修辭方式的處理。本段突出強調兩點:

其一,如上節所講,同義疊用的“凝縮”原則;

其二,誇張修辭格的處理,即意譯或添加語詞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譯成“毫不費力地奪取了……”或“拱手之間就奪取了……”

3、從註釋中知道,“席捲”“包舉”“囊括”都有“吞併”的意思,“宇內”“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麼,我們把課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換成“有吞併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為什麼要舍簡就繁呢?

明確:意在突出秦孝公吞併六國、獨佔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對諸侯各國虎視耽耽的情態、咄咄逼人的氣勢。同時也為後文寫孝公之後的歷代秦君的赫赫功業張本(作為伏筆而預先説在前面的話;為事態的發展預先做的安排)為後文寫秦一統天下之後的頃刻覆亡形成對比並作了鋪墊(為了讓後文的意思表達的更清楚、更形象而做的一種烘托,一種陪襯。有時也叫伏筆——在前段裏為後段所做的提示或暗示)。總之,根據表達的需要,這裏的繁筆增加了氣勢;同義短語的疊用,又使敍述生動形象。

4、文章從秦孝公寫起,為什麼不從孝公以前的一國君(如秦穆公)寫起?從本段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這點?

明確:材料是為中心服務的。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而秦的攻奪天下正是從秦孝公開始的。關於這點,本段課文已經明白論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窺周室”告訴我們,孝公在攝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對“周室”亦只是暗中“窺伺”(暗中觀望,等待時機,含貶義。近義詞有:窺視、窺探)。後來由於“商君佐之”,才開始有了“席捲天下”的行動,雖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條件。

四、作業佈置:

1、熟讀課文。

2、書面翻譯第1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習課文第2、3自然段。

3.繼續重點講授文言文翻譯方面的知識。

3.從分析段內層次入手,學習運用材料為中心服務的技巧。

【教學過程】

一、檢查講評作業:(略)

二、研習新課:

(一)、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譯文,其中有些譯得不正確,請指出來,並説説理由。

譯文:秦孝公死後,他的兒子惠文王,孫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業,沿襲前代的政策,在南邊奪取了漢中,在西邊攻取了巴、蜀,在東邊割佔了肥沃的土地,在北邊收復了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明確:好的譯文標準是“信”“達”“雅”,即準確、通暢、優美生動。上面譯文在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個別語詞不準確:“蒙故業”的“故”,澤為“原有(的)”為好;“因遺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東”“北”譯成“在南邊”之類不能準確表現秦的擴張行徑,譯成“向南”“向西”等為好;“收”不是“收復”,和“取”同義。其二,不“達”、不“雅”:對於專名,直接“搬”過即可,不必把註釋當譯文抄在譯文中。譯文對“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處理就有這方面的不足,結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義。

(二)、指名讓學生口譯第2段,其他學生(或教師)訂正。

(三)、第2自然段的層次劃分有下面幾種意見,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

1、4層:

第1層:“孝公既沒……要害之郡”

第2層:“諸侯恐懼……已困矣”

第3層:“於是從散……弱國入朝”

第4層:其餘是

2、2層:

第1層:“孝公既沒……弱國入朝”

第2層:其餘是

3、2層:

第1層,“弱國入朝”,可分三小層:

(1)“孝公既沒……要害之郡”

(2)“諸侯恐懼……已困矣”

(3)“於是從散……弱國入朝”

第2層:“延及……國家無事”

提示:

把孝公之後五位國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這隻要聯繫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寫秦孝公,這是秦攻奪天下的開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國君有共同的特點——“蒙故業,因遺策”,繼續執行孝公攻奪天下的既定國策,雖然孝文、莊襄因“享國之日淺”,無所建樹,但不等於放棄攻天下的“遺策”。總的説來,五位國君是在發展吞併天下的業績。第3自然段寫秦始皇,是秦攻奪天下雄心的實現,即標誌“攻”的階段的結束,下面轉入“守”天下的階段。所以第三種意見似不可取。第二種意見基本合理。作者按時間先後和建樹狀況把五位國君分為兩類來寫:前者評寫,後者略寫,但不管評略,二者的關係是並列的。為了學習方便,我們可以對第一層再分3個小層(分法如第一種意見前3層的劃分)。第一種分法實際上是把第一層的3個小層與第二大層並列,這在邏輯上是有毛病的。

(説明:若有學生問,作者為什麼把前三位國君合寫而不—一獨段分寫?亦可參看上面分析,從中找出答案。)

(四)提問: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層中,3個小層是否都是寫秦的?有人説,第1小層寫秦攻各國,第2小層寫各國攻秦,第3小層寫雙方戰爭結果。這種説法對不對?結合課文加以説明。

明確:還可以有一種理解,3個小層都是寫秦的。第1小層,寫秦對諸侯各個擊破的“攻”。“南取”“西舉”“東割”“北收”,既説明了這點,又説明這種進“攻”所向披靡,任何一個諸侯都難於單獨與之抗衡,從而也説明了諸侯之所以“會盟而謀弱秦”的原因。第2小層,還是寫秦攻諸侯,“攻”取合起來的九國諸侯。九國之師的“叩關攻秦”不過是以攻為守,其實質還是守。面對九國聯軍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時的“君臣固守”,而是“開關延敵”,以“攻”對“攻”。第3小層寫秦擊潰九國之師後的影響,説明其席捲天下之勢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莊襄“享國之日淺”,那麼一統天下的宏圖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實現。

(五)、指名或集體誦讀第3自然段,然後從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誤的譯文,讓學生指出正誤,説明理由。

例句及譯文(例句下A、B為譯文):

(1)振長策而御宇內。

A.舉起長鞭來驅趕天下諸侯。B.舉起長鞭來奴役天下百姓。

(2)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A.用殘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百姓。B.拿着敲和撲這些刑具來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築長城而守藩籬。

A.於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築長城並且守衞邊防。

B.於是派蒙恬去築守像籬笆一樣重要的長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軍隊。把他們集中到咸陽,讓他們銷燬兵刃和箭頭,鑄成十二個金屬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陽,(然後)銷燬這些兵器,鑄成十二個金屬人。

(5)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A(秦始皇)踏着華山作為城牆,憑藉黃河作為護城河,佔據億丈高的城堡,下臨不可測度的深淵,自以為十分堅固。

A.(秦始皇)憑藉華山和黃河,把他們看成城牆和護城河,佔據着這億丈高的華山城堡,其下又緊靠着深不可測的黃河,自以為就十分牢固。

提示:

要做到譯文的“信、達、雅”,起碼要從以下幾點檢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個實詞、虛詞的意義是什麼,譯文中有沒有譯錯的語詞或遺漏的語詞;其二,譯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們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語法習慣;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風格,各種修辭格的處理是否得當。

[附]參考答案

(1)A、B均有誤。A中“御”譯為“奴役”為好;B中“宇內”理解有誤,聯繫下面(2)句可知。(2)A為意譯,正確;B有誤,“敲撲”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為刑罰,修辭問題未處理好。(3)A句正確;B有誤,藩籬比喻邊境、邊防,今人無“像籬笆一樣重要”的比喻説法。(4)A有誤,“兵”不指“軍隊”而指兵器,“之”亦應代指兵器,“鋒鎬”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確。(5)A有誤,原文“踐”不是課文注中的“踐履”(課文註釋有誤),而應是《康熙字典》引《釋文》的“踐,借也”當憑藉講;“城”作城牆、城堡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確。

(六)、提問:第3自然段講了秦始皇“攻”天下的業績和“守”天下的措施。試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寫其“攻”的,哪些是寫其“守”的?

明確:

“士不敢彎弓以報怨”句之後為“守”,“報怨”句和其前為“攻”。“南取百越”北“卻匈奴”仍屬其“井吞八荒”之舉。

(七)、提問:第3自然段在寫秦由“攻”轉為“守”時從哪些方面寫了其“守”的措施,為什麼要寫這些?

明確:

從政治、軍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寫其以暴政來作為“守”的措施。寫這些是為突出中心論點眼務的。

三、佈置作業:

1、背誦第3自然段。

2、書面翻譯課文的最後兩段。

第三教時

【教學要點】

1、研習第4、5自然段,瞭解作者對秦亡原因的見解,評説其進步性及侷限性。

2、學習本文從對比中引出結論的論證方法,進一步加強對文言詞句的理解和翻譯練習。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背誦第3自然段。

2、檢查第4、5自然段的譯文,着重檢查容易誤譯的典型句子的翻澤。

3、誤譯舉例:

(1)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譯文:然而陳涉不過是一個用破甕遮住窗户,用繩子繫住户樞(這樣貧窮人家)的子弟,是甿、隸一類的(耕田)人,而且是被遷謫戍邊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澤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

譯文:(他)又是腳踏在戍卒行軍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縱橫的行途中舉事。

(4)天下雲集響應。

譯文:天下人如同陰雲一樣集聚起來,如同回聲那樣應和他。

(5)崤函之固,自若也。

譯文:崤山與函谷關的險固,自然與以前相同。

(6)非及向時之士也。

譯文:(又)不及九國的士人。

(7)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譯文:一個匹夫發難而天子的七廟被毀壞。

説明:以上譯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參》,其中各有微瑕,試指正如下:(1)“甕牖”解釋如課本註釋,不當“用破甕遮住窗户”講。“甿”即耕田人,課本已有註解,譯文中括號內字多餘。(2)“中人”,課本注“平常的人”,能夠講通,譯文不必標新立異,應儘量與註釋吻合。(3)“躡足”應取引申義,“行伍”譯為“戍卒行軍途中”不妥,整個譯文不符合現代漢語習慣,不達不雅。(4)“雲”譯為“陰雲”與原句所表達情感不一致。(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辭書注“自若”為“像自己原來的樣子,不變常態。”(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6)“向時”應譯出,可譯為“不能趕上先前九國的土人”。(7)“夫”即“人”,“匹”,“一個”的意思,用“一個”限制“匹夫”,沒有必要。“七廟”屬借代,應在譯時直接用本體事物名詞“國家”。

檢查方法:可採用上面辦法或讓學生解釋有關文言詞,可以讓學生讀某句自己的譯文。在此基礎上由學生訂正或老師講評。

二、研習課文:

(一)、第4自然段導讀:

“寫陳涉起義,天下響應,迅速滅秦”。這和“過秦”有什麼關係?作者為什麼要評寫陳涉出身之低下、起義的倉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鈍劣以及“天下雲集響應”的形勢?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在閲讀時必須聯繫上下文,通過比較來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為了幫助同學們學會這種比較,我們先來做如下練習:

1、讀本段和上段有關內容,填寫下表:

地位出身軍隊數量軍隊素質武器狀況地理條件

陳涉

秦始皇

答案:

地位出身軍隊

數量軍隊素質武器狀況地理條件

陳涉甕牖樞之子人,遷徙之徒行伍之間數百疲弊之卒斬木為兵阡陌之中

秦始皇至尊王侯之家萬乘良將、信臣精卒勁弩、利兵、據億萬丈之城、全千里

2、我們之所以將陳涉與始皇作比較,是因為陳涉起義時雖然“始皇既沒”,但“餘威震於殊俗”,説明秦當時國勢未衰。從比較中可以看到,秦滅亡的原因不是因為陳涉力量強大,也不是因為秦國的力量不強大和地理條件發生了變化。

3、從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賢”可以看出陳涉起義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從本段對陳涉的地位、出身等敍述看,陳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説的因為秦“振長策而御宇內”和“隳名城,殺豪傑”,而是因為秦“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4、從第2自然段中,知山東諸侯“會盟而謀弱秦”時,招致人才的辦法是“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土”;從本段“天下雲集響應,贏穆而景從”來看,“山東豪俊並起而亡秦族”的原因,並非是陳涉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振長策而御宇內”“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殺豪傑”等,總之一句話,如下段所説的,是因為秦“仁義不施”。

(二)、第5自然段導讀:

“第五段轉入議論,分析秦滅亡的原因,得出結論。”作者是如何議論的?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議論是用了對比手法。作者如何運用對比手法?用來對比的材料分別見於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結論是什麼?我們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該如何評價這一結論?這些都是我們閲讀時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們仍通過練習來解決這些問題。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這是作者進行比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於國家變小變弱的原因。這句話是對前文敍述事實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斷。這些事實通過文中這些語句可看出來:第1段的“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及“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第2段的:“南取……要害之郡”、“爭割地而路秦”及“宰割天下,分裂……入朝”;第3段的:“吞二週……而報怨”及“踐華為城……誰何”;第4段的“餘威震於殊俗”。

2、陳涉與“九國”的比較,實質上仍是以秦之今與秦之昔的比較。從第2段中我們知道,昔日作為一國諸侯的秦,與擁有“十倍之地,百萬之師”的九國較量的結果是勝而不是敗;而今與陳涉這位不能與九國“同年而語”的甿隸之人較量,竟然失敗!這就告訴人們:一個國家疆域廣大,實力雄厚,未必就是戰勝對手的永遠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麼是決定的因素呢?讀者在對比之後,不能不深思而發出“何也”的問話。

3、如何評價作者關於秦滅亡的結論?

提示:

①從科學性看這一結論是否嚴密,有無侷限性?戰國四君(孟嘗君、平原君等)“寬厚而愛人”,但結果如何?

②從“仁政”的階級內容看有無侷限性?

③從作者主張的客觀效果看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看其是否有進步性。

討論:秦孝公在“攻”天下時,是否施行了“仁義”?

明確:

觀點一:

賈誼所謂“仁義”,仍然是孔孟所説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內立法度”及縱橫家們的“鬥諸侯”。對後者,賈誼在《過秦論》(中)中稱為“酷刑法”“高詐力”,可見在賈誼看來,這並不是“仁義”。賈誼認為“夫兼併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之術也。”這也告訴我們,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賈誼的“仁義”的基礎上。

觀點二:

在作者看來,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就是仁義的開端。“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就是這一結論的依據。早在戰國時期,孟子就對“王道”的圖景作了具體的描繪:“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可以説,“務耕織”就是對孟子“王道”思想中這一內容的高度概括。在這裏,賈誼把“立法度,務耕織”作為秦國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反映了他對“王道”——即仁政的肯定。在賈誼看來,秦國的迅速發展壯大,關鍵在於施行仁政,“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因此才取得了向四方擴張的輝煌業績。文章前兩段沒有具體敍述秦國四代君王的治國之道,而是着力渲染其迅猛發展之勢,正是用所取得的業績來證明治國方略的正確。

興於仁義,亡於暴政,這是賈誼在本文要表達的基本思想,也是本文組織材料的基本思路。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執敲撲而鞭笞天下……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在這一段,作者詳細地描繪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過程和治國之道——在作者看來,秦始皇之所以能夠一統天下,是因為“六世之餘烈”,而不完全是他自己有所作為;歷經二世就遭致滅頂之災,根本原因在於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又“廢先王之道”。“廢先王之道”就是廢仁義,“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就是行暴政,這就註定秦王朝只能是一個短命王朝。

綜上所述,對於《過秦論》的思路,以及文章最後得出的結論的理解,必須注意作者對秦孝公到秦始皇幾代君王治國方略的論述,儘管這些論述比較簡略,但它卻是貫穿全文的一條紅線。也只有這樣理解,才與“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之“施”相一致。

如下圖所示:

秦孝公:立法度,務耕織

惠文施仁義:興

武蒙故業,因遺策

昭襄

始皇:廢先王之道行暴政:亡

結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三、佈置作業:

1、完成“思考和練習”題。關於“思考和練習”第一題;這是關於如何正確理解本文中心論點的思考。我們可從這幾方面確定正確選項:

①從選項的陳述主體和文章論述主體的一致性來判斷,因為文章的中心論點就是作者對評述主體的看法或主張,二者應一致。

②文章的材料是為中心論點服務的,中心論點必須統帥材料,所以應從中心論點與材料是否統一來判斷。從本篇來説,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時是否施了“仁義”。據此,教參答案似欠妥。

2、補充作業:

(1)、翻譯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

(2)、以練習第三題加點字為重點,自制文言字詞卡片,積累知識。

《過秦論》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瞭解王朝興衰:秦王朝興亡過程,分析導致其迅速滅亡的原因。

2.識辨讀史祕籍:文言文主要詞法和句法。

3.體悟古為今用:學習從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角度,運用歷史資料,提出中心論點的方法;注意對“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中心論點的正確理解。

【教學重點】

1.加強誦讀、理解文章結構層次及寫作意圖。

2.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

3.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詞采華麗、千變萬化的語言特點,引導學生識辨積累。

【教學課時】

四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互動設計1]一部戰國史簡直就是一部武林史。幾千年以來,“弱肉強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條法則,但在人類社會,這條法則常常被打破。兩千多年前,當武林盟主秦始王剛做着千秋萬代的美夢的時候,一羣疲弊的農民“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輕而易舉地攻破秦國“金城千里”,導致強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這一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西漢的政治家、文學家賈誼闡述了他的看法。

“過秦”就是“指出秦的過錯”,那秦之過是什麼呢?

二、整體感知

[互動設計2]作者和背景

1.賈誼,西漢人,是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十八歲能誦詩書,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吳公愛其才,召置門下。後吳公做廷尉,向漢文帝推薦,賈誼二十多歲時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為太中大夫,後遭大臣周勃、灌嬰等陷害,貶為長沙王太傅。後又做樑王太傅,樑王墮馬而死,賈誼自認為是自己失職,最後抑鬱而死。

2.賈誼生活的西漢初期,由於經過五百多年的戰爭破壞,社會經濟凋敝,人口減少,所以賈誼認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評論時政,《過秦論》就是為宣傳這種主張寫的。《過秦論》有上中下三篇,這裏選的是上篇。魯迅曾稱讚本義為“西漢鴻文”。

[互動設計3]誦讀學習

點撥:文中的鋪排,要讀出氣勢,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對比,要讀出情感,抑揚有別,褒貶分明;深責時,要義正詞嚴;惋惜處,要讓人警醒。

[互動設計4]梳理結構

崛起(1)

擴張(2)

統一(3)

(4)

三、合作探究

[互動設計5]秦國成長史

1.讀史密籍

第一段重點文言知識

△詞類活用現象

名詞作狀語: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像……一樣

內立法度……外連衡而鬥諸侯對內;對外。

動詞使動用法:外連衡而鬥諸侯使……相鬥

△通假字:外連衡而鬥諸侯通“橫”

第二段重點文言知識

△找出文中古今異義詞語。

(1)以致天下之士來招納

(2)不愛珍器吝惜

(3)於是六國之士……在這時

(4)流血漂櫓盾牌

(5)秦人開關延敵打開關隘

(6)制其弊睏乏

△找出文中通假字。

孝公既沒“歿”:死約從離衡“縱”;“橫”

△解釋下列詞語的意義

兵:收天下之兵(兵器)制其兵(軍隊)

制:趙奢之倫制其兵(統率)制其弊(制服)

延:開關延敵(迎擊)延及孝文公(延續)

愛:不愛珍器(吝惜)寬厚而愛人(愛護)

因:因遺策(沿襲)因利便乘(趁)

△找出文段中的同義詞:

取、舉、割、收——攻取;屬、徒、倫——一類人,等人。

△按要求找出詞性活用的詞語

(1)名詞作狀語:南取漢中:向南。

(2)動詞使動用法:流血漂櫓:使……飄浮。

(3)動詞作名詞:追亡逐北:逃跑的軍隊。

(4)形容詞作名詞:尊賢而重士(賢良之人)因利乘便(有利條件)

(5)形容詞作動詞:會盟而謀弱秦:使…變得弱小。

2.説史析文

◇“戰國七雄”指的是哪些武林高手?在地理分佈上和國力上有什麼特色?(備地理分佈圖)

點撥:齊、楚、燕、趙、韓、魏、秦、(宋、衞、中山)

羣雄分佈圖:除秦外,其它各國在東部呈縱向排列,秦在西部與各國呈“扇”形之勢。

高手特點:武林小地主——楚,版圖最大(轄兩湖一帶,望不盡湖光山色、魚米洞庭!)

武林財神爺——齊,貨殖最富(搶佔有利地形——今山東半島一帶,一邊條條大路通四方,一邊靠海吃海,錢財滾滾而來!)

武林硬漢——秦,兵力最強(一路打將過來,在戰鬥中成長!)

◇什麼叫“連橫”和“合縱”?秦國是怎麼做的?

秦國之所以能成為強國,得益於“精修內功,強攻外敵”。內外兼修,才能成為天下第一的武林高手!

秦國城堡:“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佔據有利地形,嚴加把守,正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修練內功:商鞅變法(政策要好)、務耕織(飯要吃飽、衣要穿暖,才能有強壯的士兵)、修守戰之具(兵器要利害,磨刀不誤砍柴功)

修練外功:連橫(殺人不見血)

(1)連橫的實質——秦國的“反間計”(不唯強攻,要用智取!新的外交政策誕生新職業——“縱橫家)

從地理位置上解釋,引入屈原放逐投江的故事(歷史的悲劇)

“外連衡而鬥諸侯”——使諸侯相鬥!

連衡的結果:“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南取漢中,北收要害之郡”

“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會盟”達成的協議——合縱

(2)合縱的產生——夢醒時分(九國:我們上當了!)

連衡的結果就是產生合縱原因:

“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南取漢中,北收要害之郡”

“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合縱!

合縱部隊:“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之眾”

合縱選才:“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合縱分工:人才濟濟,訓練有素

春秋四君子:“魏有信陵、楚有春申、趙有平原、齊有孟嘗”

謀士(門客制度):“有……為之謀”

外交:“有……通其意”

統帥:“有……制其兵”

(3)兵臨城下,秦國的策略是——開關延敵(來呀,來呀,我索性打開城門,看你敢進不敢進?諸葛亮“空城計”不是沒來由的)

九國之師:“逡巡不敢進”(這秦國,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這麼多國家的部隊,幹嗎要我打頭陣?最好現成撿個便宜——且等待,且觀看)

秦國:“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九國之師坐失良機,一發呆釀成千古恨!)

合縱的結果:“於是縱散約敗,爭割地而略秦”(奴才相:不是我要來打的,我和你多好啊,怎麼會來打你呢?送你百城,饒我一命,至少保我個全屍吧!)

秦國:痛打落水狗!(殺殺殺——“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

馬到成功!(且看我——“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一代武林盟主就要誕生!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馬上就要橫空出世!

[互動設計6]始皇稱霸史

1.讀史祕籍

口頭翻譯文句。辨析下列句子翻譯正誤。

(1)振長策而御宇內。

A.舉起長鞭來駕馭天下。B.舉起長鞭來奴役天下百姓。

(2)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A.用殘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百姓(借代,應用引伸義)。B.拿着敲和撲這些刑具來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築長城而守藩籬。

A.於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築長城,守衞邊防。B.於是派蒙恬去築守像籬笆一樣重要的長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軍隊。把他們集中到咸陽,讓他們銷燬兵刃和箭頭,鑄成十二個金屬人。

B.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陽,(然後)銷燬這些兵器,鑄成十二個金屬人。

(5)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A.(秦始皇)憑藉華山和黃河,把他們看成城牆和護城河,佔據着這億丈高的華山城堡,其下又緊靠着深淵。

B.(秦始皇)足踏華山,把它當作城牆,憑藉黃河,把它作為護城河,佔據着億丈高的城堡,下臨深不可測度的深淵,作為堅固(的防禦工事)。

2.讀史析文

▲一代武林盟主橫空出世!

姓名:贏政

職務:始皇帝

強勁登基:“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強勢出擊:1.南取百越之地——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統編)

2.北築長城而守藩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國防)

強權整頓:1.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四海之內,唯我獨尊)

2.隳名城,殺豪傑——砸碎那舊世界,殺掉那把兄弟。絕後患,誰敢與君王稱兄弟?

3.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繳械繳槍,防患於未然

4.踐華為城,因河為池——天時地利,金城千里

5.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哪怕一隻鳥也甭想過!

始皇美夢: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互動設計7]秦朝的滅亡史

PK台:

秦二世(極強)——陳涉(極弱)

對手歷史記錄:

出身: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

身份:遷徙之徒

智力:才能不及中人(無墨翟仲尼之賢,無陶朱猗頓之富)

對手現狀:

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

對手武器: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對手粉絲:

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業餘粉絲)

山東豪俊並起(專業粉絲。項梁、項羽,注意下集《鴻門宴》哦)

PK結果:

極弱挑戰極強,結果——強者亡矣!

四、整合評價

[互動設計8]且觀賈眼看史

賈眼看史,用心良苦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唐魏徵雲: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賈誼:太過執着的才子

18歲成名——洛陽少年,才氣橫溢

21歲博士——少年得志,鋒芒畢露

22歲大夫——人緣不佳,遭人誹謗

33歲隕世——鬱鬱寡歡,英年早逝

賈生

毛澤東

賈生才調更無倫,哭泣情懷吊屈文。

樑王墜馬尋常事,何需哀傷付一生。

所著政論文有《過秦論》《陳政事疏》《論積貯疏》,辭賦《吊屈原賦》。

△論史以諷今

西漢初期,經歷了春秋戰亂到楚漢戰爭,社會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土地荒蕪,人民流亡,人口減少,經濟凋敝。

賈誼的《過秦論》正是針對這種現實而寫。他希望漢統治者能吸取秦滅亡的教訓,推行“仁政”以求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即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

△藝術手法賞析

“雄俊宏律”“通篇一氣貫注,如一筆書,大開大闔”,是古今第一“氣盛”之文。

1.構思奇特,結構整飭。

2.“極化”對比,雷霆萬鈞。

3.駢偶鋪陳,錯落有致。

賈誼散文開兩漢政論風氣之先,扣緊時代脈搏,篇篇鍼砭時弊,説理透闢曉暢,深刻犀利,言詞激切,理足氣盛。影響所及,非但兩漢,下及唐宋奏議,駢文莫不受其遺澤。

[互動設計9]課文小結

1.寫作特色:《過秦論》是史論,文章總論了秦的興起,滅亡及其原因,鮮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其目的是提供給漢文帝作為改革政治的借鑑。文章氣勢磅礴,筆力雄渾。大量運用對比、排比、對偶、誇張等修辭手法,秦興秦亡波瀾起伏,那力透紙背的説理,那援引史實的分析,那酣暢淋漓的鋪張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強的説服力和感染力。

2.借古諷今: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古為今用,對於這個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賈誼就説過:“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他的史論《過秦論》通過總結秦不施仁義二世而亡的教訓,來諷諫漢朝統治者。他這樣做,是希望漢文帝以秦朝為借鑑,施行仁義,以免蹈秦朝的覆轍。這是賈誼站在封建統治階級的立場,為他們謀畫“長治久安”之道,事實上只能是一種幻想。

五、拓展延伸

[互動設計10]賞析

焚書坑

章碣

竹帛煙銷帝業虛,

關河空索祖龍居。

坑灰未冷東山亂,

劉項原來不讀書。

點撥:這首詩就秦末動亂的局面,對秦始皇焚書的暴虐行徑進行了辛辣的嘲諷和無情的譴責。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採納丞相李斯的奏議,下令在全國範圍內蒐集焚燬儒家《詩》、《書》和百家之書,令下之後三十日不燒者,罰作築城的苦役,造成中國歷史上一場文化浩劫。

焚書坑據傳是當年焚書的一個洞穴,舊址在今陝西省臨潼縣東南的驪山上。章碣或者到過那裏,目之所觸,感慨系之,便寫了這首詩。

詩一開始就接觸主題。首句用略帶誇張的語言揭示矛盾:竹帛化為灰煙消失了,秦始皇的帝業也就跟着滅亡了,好像當初在焚書坑裏焚燒的就是他的嬴氏天下。這一句夾敍夾議,明敍暗議,有實有虛。“竹帛煙銷”是實寫,有形象可見。“竹帛”是古代書的材料,這裏指書。“帝業虛”是虛寫。這種虛實相間的表現手法極富韻致。

次句就“帝業虛”之意深進一層,説是雖然有關河的險固,也保衞不住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宮殿。“關河”主要指函谷關與黃河,當然也包括其他關隘、河流,如散關、蕭關、涇河、渭河、崤山、華山等。賈誼《過秦論》:“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也。”説“關河”,便概括一切可以倚恃的地理險阻。秦都咸陽四周雖有這許多關山河川包圍着,但仍然鎖守不住,所以《過秦論》又説:“秦人阻險不守,關樑不闔,長戟不刺,強弩不射。楚師深入,戰於鴻門,曾無藩籬之艱。”再堅固的“籬笆”也擋不住起義軍隊的長驅直入。詩以“關河空鎖祖龍居”一句總括了整個秦末動亂以至秦朝滅亡的史實,言簡意深;並且以形象示現,把“帝業虛”這個抽象的概念寫得有情有景,帶述帶評,很有回味。“祖龍”指秦始皇。這裏不用“始皇”而用“祖龍”,決非單純追求用典,而是出於表情達意的需要。《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一項傳説:始皇三十六年,有神人對秦使者説:“今年祖龍死。”使者回報始皇,始皇聽了,好久不講話,過後自作解釋説:“祖龍者,人之先也。”秦始皇一心要做子孫萬代諸“龍”之祖。而今江山易主,“祖龍”一詞正話反用,又添新意,成了對秦始皇的絕妙諷刺,而且曲折有文采,合乎詩歌用語韻味。

第三句點題,進一步用歷史事實對“焚書”一事做出評判。秦始皇和李斯等人把“書”看成是禍亂的根源,以為焚了書就可以消災弭禍,從此天下太平。結果適得其反,嬴秦王朝很快陷入風雨飄搖、朝不保夕的境地。“未冷”云云是誇張的言辭,旨在突出焚書行為的乖謬,實際上從焚書到陳勝吳廣在大澤鄉首舉義旗,前後相隔整整四年時間。

末句抒發議論、感慨。山東之亂持續了一個時期,秦王朝最後亡於劉邦和項羽之手。這兩人一個曾長期在市井中廝混,一個出身行伍,都不是讀書人。可見“書”未必就是禍亂的根源,“焚書”也未必就是鞏固“子孫帝王萬世之業”(《過秦論》)的有效措施。説“劉項原來不讀書”,而能滅亡“焚書”之秦,全句純然是揶揄調侃的口吻,包含着極為辛辣的諷刺意味。從“竹帛”寫起,又以“書”作結,首尾相接如環,顯得圓轉自然。

議論性的詩歌,既要剖析事理,又要顯示意象,委實很不容易。這首詩採用了近乎喜劇的表現手法:揭示矛盾,使秦始皇處於自我否定的地位。這樣寫表面似乎很委婉,很冷靜,其實反對的態度和憎惡的感情十分鮮明。如果説這就是“怨而不怒”的表現,那麼,它也不失為一種成功的藝術手法。

六、研討練習

見課後研討與練習P53三、四

《過秦論》教學設計4

【目的要求】

1、瞭解課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觀點:賈誼的反對暴政、提倡仁政的觀點,這種觀點同西漢初期提倡“與民休息”政策的關係。

2、學習從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角度,運用歷史資料,提出中心論點的方法。

3、重點理解文言文翻譯的要領並培養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文的能力。

4、掌握本課的文言實詞。

5、體會本課敍事時極力鋪張渲染,議論時使用對比論證的寫作特點。

【要點難點】

1、本文選自《新書》,個別字句從《史記》和蕭統《文選》。《過秦論》是賈誼的議論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過秦”即“言秦之過”,指出秦亡國的過失。論,一種文體,古文中的所謂“論”,是論斷事理,它包括論政,論史等文字。

《過秦論》是史論,文章總論了秦的興起,滅亡及其原因,鮮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其目的是提供給漢文帝作為改革政治的借鑑。文章氣勢磅礴,筆力雄渾。大量運用對比、排比、對偶、誇張等修辭手法,秦興秦亡波瀾起伏,那力透紙背的.説理,那援引史實的分析,那酣暢淋漓的鋪張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強的説服力和感染力。

2、作者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少時即以博學能文稱於郡中,二十餘歲召為博士,曾做太中大夫。他主張政治改革,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重視農業生產,以鞏固封建國家。他的改革主張遭到一些貴族和大臣的打擊、誣陷,死時僅33歲。賈誼的文章氣勢雄偉,暢達,辭賦以《吊屈原賦》、《鵩鳥賦》為最。政論文以《過秦論》、《論積貯疏》等文章膾炙人口。後人編纂了他的政論文集《新書》十卷。

3、本文結構特點採用逐層推進法。在用佔全文大半的四段篇幅敍述秦國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實後,在篇末點明論點。論點的出現不僅水到渠成,勢成必然,而且在以上史實的對比中更加清晰,突出。

4、本文基礎知識點:

⑴注意對“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中心論點的正確理解。特別是第五自然段對比分析處應認真理解。其幾項力量的對比是:陳勝、九國、秦國、秦朝。但“一夫作難而七廟隳”,強秦亡於陳涉,其結論推出中心論點。這種順理成章,極有説服力的寫法應仔細體檜。

⑵注意到一詞多義詞的正確理解。特別是:亡、制、兵、策。

⑶掌握以下詞類活用的詞:席、囊、弱等。

【寫作背景】

漢文帝時期,是封建時代的所謂“盛世”,即舊史家豔稱的“文景之治”的前期。這時,由於秦末衰敝的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對安定,社會呈現出繁榮的景象。但是隨着社會財富的增加,統治階級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長”(賈誼《論積貯疏》),權貴豪門大量侵吞農民土地,逼使農民破產流亡,“賣田宅,鬻子孫”(晁錯《論貴慄疏》),以至“易子而咬其骨”(賈誼《論積貯疏》)。同時,刑罰苛重,民不聊生。漢文帝“外有輕刑之名,內實殺人”(《資治通鑑》卷十五),表面上廢除肉刑,實際上只是改換一些殺人的名目而己。

苛重的壓迫剝削和酷虐的刑罰,使階級矛盾日漸激化。而漢文帝周圍一些權貴卻對此視而不見,麻木不仁,説什麼國家“已安已治”。這使得懷有改革時政抱負的賈誼深為不安。為了向漢文帝説明政治形勢的嚴重性,他從關乎漢王朝興亡的角度,寫了著名的《陳政事疏》,又名《治安策》,從正面論析時勢,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同時還寫了《過秦論》,通過論史諷喻,委婉地批評當時的政治,用秦王朝滅亡的教訓,振聾發聵(kuì愧),以引起漢文帝及上層統治者的警覺。

《過秦論》教學設計5

【設計意圖】

《過秦論》是一篇內容非常豐富,語言極有特色的史論。學習本文的主要目標,是理解秦之過及借鑑意義,明確對比論證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詞句。本設計突破傳統的“讀文章─—講字詞─—譯文句”的教學程式,抓住中心,精選語段、詞句,設計若干討論題,激發興趣,訓練思維,教學生學會自讀文言文。

【設計提要】

本設計在學生對照註釋預讀課文的基礎上分三步設疑討論:1.由標題引入第5段,討論對比方法及結論的產生;2.從秦攻守之勢的不同,討論秦興亡史的演變,理清文章思路;3.討論“仁義不施”的表現及作者的寫作旨意。在討論中,強調教師點撥,精簡知識講授;強化誦讀自學,重視語言知識,將理解文意與理解語言緊密結合,突出教學重點,突出思維訓練。

【設計實施】

1.層層對比揭秦過。

[設疑討論]“過秦”,即言秦之過。作者以秦的興亡史實為基本依據,採用對比方法,層層推進,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過失,這充分體現在第5段議論中。朗讀第5段:(1)將段中涉及到的秦國、秦朝、九國(山東之國)、陳涉四種力量用數學符號“〈”連結排列起來;(2)按例句“‘秦人開關延敵……而天下諸侯已困矣。’這是秦國的實力與九國之師相比”,從本段中找出包含(1)其餘三項對比的句子;(3)説明作者是如何在對比分析中歸納出結論的。

[明確](1)四種力量的對比可以表示為:陳涉〈九國〈秦國〈秦朝。(2)“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大……不可同年而語矣。”這是山東九國之師與陳涉相比;“秦以區區之地……而朝同列。”這是秦國與統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後以六合為家……何也?”這是最強大的秦與最弱小的陳涉相比。(3)從對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陳涉起義時,面對的是最強大的秦朝。一個“何也”,水到渠成,把焦點逼示出來:“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點撥]作者議論秦的.過失,首先肯定地理條件沒有變,接着採用多項對比的論證方法,層層推進。最詳細的是陳涉與九國的對比,從各個角度對比,極言陳涉弱小;其次是秦國與統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強調秦朝的強大。九國與秦的對比包含在上面第二個對比中,不夠明顯,但例句從課文第2段找來明顯的句子,已經明確。不能忘記陳涉與秦朝的對比。對比得出的結論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訴我們秦亡的原因,也點明瞭課題“秦之過”。當然,“秦之過”主要是“仁義不施”而非“攻守之勢異也”。充分利用課文註釋理解詞句,注意連用“也”字的語氣及其強調作用。

[説明]這一段議論是全文的重點,需要反覆朗讀與全面理解。抓住對比即抓住了重點綱目;用數學公式來表示課文內容,激起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積極思考;緊扣原句,促使學生細讀課文,理解文句詞語,抓住重要句子、重點詞語。學生學習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過程,也是自學文言文能力提高的過程。

[板書]

2.攻守勢中看興亡。

[設疑討論]“攻守之勢異也”,是對文章1~4段秦興亡史實的概括議論,先從第5段中分別找出一句話概括“攻”與“守”的史實;然後自讀1~4段,説説哪些段寫“攻勢”,哪些段寫“守勢”,並從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興”或“亡”的史實。

[明確](1)“秦以區區之地……而朝同列”議論的是“攻勢”;“以六合為家,殽函為宮”議論的是“守勢”。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層“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寫“攻勢”,第3段第二層寫“守勢”。

(3)興:“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強國請服,弱國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攻”是以雍州之地為本,採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個天下為本,採取了更為嚴密的措施:秦從諸侯變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強大,結果卻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點撥]“攻”指依靠權謀武力,擴張土地,奪取天下,吞併六國;“守”指採取種.種措施鞏固政權,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層的七字排偶句,寫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統一六國的巔峯。“興”指秦國強大起來,不能用表達措施的句子來表明,而要選擇能夠表現一個階段強大的句子。

[説明]該討論題一方面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抓住中心句引發開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閲讀語段,篩選信息,學習歸納。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學生認真自讀課文,正確理解文言詞語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識。

[板書]

3.秦過為鑑可治國。

[設疑討論]秦的過失主要是“仁義不施”,請從課文中挑出秦“仁義不施”的語句並加以解釋,説説秦的過失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明確](1)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

(4)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5)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

(6)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秦在奪取天下的過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國慘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已經藴藏着導致失敗的尖鋭矛盾。秦統一天下,攻守之勢轉化以後,不但不施仁義,反而變本加厲,用嚴酷的刑罰奴役百姓,迅速導致大規模起義,致使帝王之業土崩瓦解。這一史實充分顯示出民心向背對治國的重要性。賈誼採用鋪張渲染的手法言秦之過,是借秦作鑑,猛敲警鐘,勸諫西漢統治者施仁政。

[點撥]“仁義不施”,換種説法是“施行暴政”,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現,在固守天下中表現得尤為厲害。主要體現在治國措施中。

[説明]將“仁義不施”這一抽象道理具體化,訓練了學生篩選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維深刻性訓練、鑑賞評價訓練、語言訓練都得到落實。

[板書]

[總評]文言文教學要提高教學效率,首先要“減肥消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積極思維,學會自讀。本設計突破“字字落實,串講課文”的傳統教法,從標題入手,抓住全文中心句和重點語段,在論證方法、論據材料和寫作主旨三方面設置討論題,注意“意”“言”結合,創設啟發思考、指導讀書的情景,讓學生在讀書和思考中理解文意,掌握字詞,培養自讀能力,為本單元其他課文的講讀或自讀提供了一個教學思路。

高一語文《過秦論》原文

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之眾。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師,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秦王既沒,餘威震於殊俗。陳涉,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銛於鈎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之家,殽函為官;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過秦論》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品讀語言,欣賞文章鋪張揚厲、氣勢沛然地進行説理的藝術特色

2、過程與方法:從誦讀中體會本文詞采華麗、千變萬化的語言特點,感受政論文磅礴的氣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古人深邃的思想認識賈誼對秦代暴政的批判——“仁義不施”是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瞭解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瞭解作者借古諷今、勸諫漢文帝施仁政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進步意義

教學重點:

分析文章氣盛的原因,感受文章的氣盛

教學難點:

欣賞文章鋪張揚厲、氣勢沛然地進行説理的藝術特色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疏通了文意,檢查一下同學們掌握的情況温顧

二、品讀文本

師:過秦論中論是?議論文,可以有敍有議,可以發表觀點

過:指責推究……的過失

秦的過失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師:齊讀課文1、2段,讀的過程中注意感受文章的語言特點

生:有氣勢或氣勢酣暢、磅礴

師:很好,換句話説也就是文章氣盛請找出你認為氣盛的句子來,並思考為什麼氣盛呢?可從句子在語言表達上的特色和效果來回答

生: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你讀一讀,讀出氣勢來)(四個動賓短語組成排比句,説明秦孝公有兼併天下的野心,增強氣勢)

師:文中多處運用了這種手法,請同學們試着找一找

生: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找得很好,你讀一讀)(用四個動詞寫出秦國領土擴張,國力日趨強盛的氣勢)

生: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重士,……之倫制其兵

(有同學説這幾句人名太多,讀起來很拗口,雖然有鋪敍但似乎氣勢不夠酣暢嘛!)(這些人物距離今天時代久遠,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但當時他們都是傑出人物,是戰國星空中璀璨耀眼的明星,他們的名字在當時都如雷貫耳,鋪陳排列在一起顯得更有聲勢,讀起來自然很有氣勢)(這種排比鋪陳手法讀起來自然很有氣勢,我們一起讀出這幾句的氣勢來)

生: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四個動詞渲染秦始皇消滅六國平定天下的氣勢,這情景和唐朝詩人誰的詩句很接近?李白的《古風》: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你把這幾句再讀一讀,讀出這幾句的氣勢來)

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之君也;鋤耰棘矜,非銛於鈎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你來讀一讀)(突出了陳涉之弱,反襯消滅秦國之輕而易舉,感覺秦從強大無敵走向崩潰的一瀉千里和迅速,顯得有氣勢)

師:秦孝公一統天下時“席捲”、“包舉”、“囊括”、“併吞”和秦開疆拓土的“南取”、“西舉”、“東割”、“北收”的排比鋪陳述讓我們感受到秦國國力上升時的氣勢如虹;“為之謀”、“通其意”、“制其兵” 讓我們感受到九國運籌帷幄調動兵馬時的磅礴氣勢;四個動詞渲染出始皇的凌厲之氣;陳涉“非尊於”、“非銛於”、“非抗於”、“非及向時” 讓我們感覺秦從強大無敵走向崩潰的迅速這些層層鋪排的語句節奏與秦勃興速亡的節奏協調相應,全文句式又長短相間,讀來鏗鏘有致,朗朗上口,富有氣勢和節奏感

這種極盡鋪陳排比和渲染誇張之能事的寫法,就是賦的寫法150多年的歷史,眾多的國家、君主、人物和事件作者寫來遊刃有餘這種賦的手法使文章縱橫捭闔,自由馳騁,酣暢淋漓,文采飛揚,增強了論證力量,文章自然氣盛氣勢充沛了,自然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筆鋒鋭不可擋,咄咄逼人,讀起來有勁頭,有説服力,而且有欲罷不能之感由此我們知道了文章氣盛的原因,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用寫賦的手法來寫説理散文[板書]

師:賈誼作為政論家,他知道僅憑飛揚的文采還不足以深深觸動漢文帝他還用什麼手法來説理?

生:對比手法

師:很好!為了使文章更具有説服力和震撼力,賈誼還運用表現手法中最具有衝擊力和震撼力的對比手法文章運用對比的哪些地方讓漢文帝警醒和震撼?或者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漢文帝哪些地方會讓你警醒和震撼?

生:陳涉與九國的對比;(你把這幾句話讀一讀)(第六段,突出了雙方的尊卑、才能、軍隊和武器的懸殊,強調陳涉之弱)(唉,不夠有味道,再讀,讀出味道來)

生:秦朝與陳涉的對比;(你把這幾句話讀一讀)(第五段,極寫陳涉的條件之差,再寫他亡秦之速,和前兩段秦之強形成鮮明的對比,以陳涉之弱反襯秦更弱)

生:秦與九國的對比;(齊讀)(第二段先寫六國人才之多,士兵之多,後寫他們在秦人面前的窩囊相,對比反差非常強烈,寫諸侯之強,反襯秦國實力更強)

生:秦國本身的對比(先強後弱、先盛後衰、先興旺後滅亡;秦的勃興與速亡形成對比;藉助於史實本身的前後對比,秦在“攻”去取天下過程中,幾乎所向披靡,而在守衞天下時擋不住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的陳涉之眾)(恐懼——鎮定從容;秦無亡矢遺鏃之費——天下諸侯已困矣;)

師:各用一個形容詞來概括雙方的特點當你讀到這,你會想些什麼?

生:尊與卑,大與小,強與弱,敗與成,攻與守[副板書]

生1:成敗異變,功業相反或強大的秦朝卻輸給了陳涉或仁義不施

生2:強大的`九國輸給了秦國,強大的秦朝卻輸給了陳涉秦國贏得了天下,天下並沒有變小變弱,秦朝卻丟了天下,強秦卻亡於微不足道的陳涉之手,因為仁義不施,作為皇帝應該以警醒和震撼

師:很好尊的、強的一方輸給弱的、小的一方,對比的結果出人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答案令人信服相信這些鮮明的對比給了漢文帝以警醒和震撼,因為歷史已經給了我們答案:文景之治

師:我們自然也就知道了用這麼多對比,用意是

生:希望漢文帝以秦為鑑,施行仁政,與民休養生息,使國家長治久安告訴漢文帝打天下可以用武力,而守天下卻必須靠仁義(馬上可以打天下,不可以治天下)

師:本文從九國與秦國、陳涉與秦朝、陳涉與九國、秦國本身攻時的形勢與守時的形勢,多側面、多角度地反覆進行對比

這一時期的歷史本身就是驚心動魄的,加上幾種對比不僅交織在一起,而且貫穿文章的始終,使得文章結構宏偉,氣勢磅礴跌宕起伏,震撼力強語氣激昂有力,文章氣勢酣暢文章氣盛的原因,仿照前面概括一下:用全篇對比到底的手法寫出論點,這也正是本文精彩之處[板書]把一種對比寫好已屬不易,作者把幾種對比寫得清晰更見作者功力一種對比已經讓人震撼,四種對比更是振聾發聵。

《過秦論》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與要求】

1、學習本文用事實作根據論證中心論點的寫法。

2、瞭解議論文中議論和記敍的關係。

3、瞭解文言句子中省略成分和詞類活用現象。

4、瞭解賈誼的政治主張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佈置預習】

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者和背景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著名的文學家。年少時有才,被孝文帝破格提拔為太中大夫,參與政事,深受器重。後遭權貴嫉妒排擠,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後轉為樑懷王太傅。終因懷才不遇,年僅33歲就抑鬱而死,司馬遷寫《屈原賈生列傳》。

背景:

1、戰國末期與社會歷史概況:

戰國時代,隨着宗法制度的解體,各國先後進行改革。魏,李悝的變法;楚,吳起的變法;韓,申不害的變法;秦,商鞅變法。

秦過逐漸強大,於前221年滅齊,統一天下。施用嚴刑苛法,橫徵暴斂,大興土木,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2、西漢初期的社會狀況:

西漢初年,經歷春秋戰國楚漢戰爭500多年的戰爭,社會經濟受到極大的破壞。賈誼的《過秦論》正是針對這種社會現實而主張實行“仁政”的,給百姓以休養的'機會,以求經濟大發展,社會的穩定。

二、破題

“過秦”即言秦之過,是指責秦的過失的一篇政論文。

三、分析課文的一、二段

第一段:寫秦孝公統一天下的雄心和基本國策及秦開始強盛。

對內:商鞅變法,發展生產,擴充軍備。

對外:實行“連橫”,各個擊破。

第二段:寫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業。

第一層:寫三代秦君的功業。

第二層:寫列國合力對付秦國。

第三層:九國兵敗,臣服於秦。運用對比,反寸秦國的強大。

第四層:一筆帶過孝文王和莊襄王,過度到下文。

小結。

四、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3、4、5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分析課文

1、請同學朗讀第三段:

第三段:寫秦始皇的功業,即統一天下的勢如破竹和鞏固天下的各種措施。

第一層:寫秦始皇的“攻勢”。

詳細鋪敍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至高無上的皇權,並正面鋪敍中現出暴政的“魔影”,為下文的“仁義不施”埋下伏筆。

第二層:寫秦始皇的“守勢”。

實行愚x政策,採取嚴密的防範措施。運用排比和誇張手法,展秦盛極一時的氣勢,以反寸下段秦的迅速滅亡。

第四段:寫陳勝起義的情況和秦的結果。

極力詳述陳涉出身低微,起義倉促,士卒弱小,兵器劣鈍--平凡之極。

“然”字一轉,突出了“小”但不可忽視,正因為人們恨秦,故仁義不施而使整個天下都是秦的敵人,終使秦王朝的守勢狼狽不堪,為主題的昭彰作了鋪墊。

第五段:分析秦滅亡的原因,得出結論。

第一層:指出秦的天下並沒有縮小(呼應開頭)。

第二層:將陳涉的實力和九國對比,呼應3、4段,設問導出結論,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張,即:提倡仁政,反對暴政。

第三層:將陳涉與秦國實力對比,得出結論“仁義之不施……”。

三、歸納

1、對比手法的運用:

⑴ 秦國與九國實力的對比;

⑵ 秦國與秦朝的實力的對比;

⑶ 陳涉與九國的實力的對比;

⑷ 陳涉與秦朝的實力的對比。

2、本文是史論,敍多於議,形象議論法。

3、語言生動形象:

⑴ 華麗的詞藻;

⑵ 鋪排的氣勢;

⑶ 排比的運用。

四、佈置作業:

完成本課《課課練》。

《過秦論》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與要求】

1、學習本文用事實作根據論證中心論點的寫法。

2、瞭解議論文中議論和記敍的關係。

3、瞭解文言句子中省略成分和詞類活用現象。

4、瞭解賈誼的政治主張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佈置預習】

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者和背景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著名的文學家。年少時有才,被孝文帝破格提拔為太中大夫,參與政事,深受器重。後遭權貴嫉妒排擠,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後轉為樑懷王太傅。終因懷才不遇,年僅33歲就抑鬱而死,司馬遷寫《屈原賈生列傳》。

背景:

1、戰國末期與社會歷史概況:

戰國時代,隨着宗法制度的解體,各國先後進行改革。魏,李悝的變法;楚,吳起的變法;韓,申不害的變法;秦,商鞅變法。

秦過逐漸強大,於前221年滅齊,統一天下。施用嚴刑苛法,橫徵暴斂,大興土木,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2、西漢初期的社會狀況:

西漢初年,經歷春秋戰國楚漢戰爭500多年的戰爭,社會經濟受到極大的破壞。賈誼的《過秦論》正是針對這種社會現實而主張實行“仁政”的,給百姓以休養的機會,以求經濟大發展,社會的穩定。

二、破題

“過秦”即言秦之過,是指責秦的過失的一篇政論文。

三、分析課文的一、二段

第一段:寫秦孝公統一天下的雄心和基本國策及秦開始強盛。

對內:商鞅變法,發展生產,擴充軍備。

對外:實行“連橫”,各個擊破。

第二段:寫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業。

第一層:寫三代秦君的功業。

第二層:寫列國合力對付秦國。

第三層:九國兵敗,臣服於秦。運用對比,反寸秦國的強大。

第四層:一筆帶過孝文王和莊襄王,過度到下文。

小結。

四、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3、4、5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分析課文

1、請同學朗讀第三段:

第三段:寫秦始皇的功業,即統一天下的勢如破竹和鞏固天下的各種措施。

第一層:寫秦始皇的“攻勢”。

詳細鋪敍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至高無上的皇權,並正面鋪敍中現出暴政的“魔影”,為下文的“仁義不施”埋下伏筆。

第二層:寫秦始皇的“守勢”。

實行愚x政策,採取嚴密的防範措施。運用排比和誇張手法,展秦盛極一時的氣勢,以反寸下段秦的迅速滅亡。

第四段:寫陳勝起義的情況和秦的結果。

極力詳述陳涉出身低微,起義倉促,士卒弱小,兵器劣鈍--平凡之極。

“然”字一轉,突出了“小”但不可忽視,正因為人們恨秦,故仁義不施而使整個天下都是秦的敵人,終使秦王朝的守勢狼狽不堪,為主題的昭彰作了鋪墊。

第五段:分析秦滅亡的原因,得出結論。

第一層:指出秦的天下並沒有縮小(呼應開頭)。

第二層:將陳涉的實力和九國對比,呼應3、4段,設問導出結論,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張,即:提倡仁政,反對暴政。

第三層:將陳涉與秦國實力對比,得出結論“仁義之不施……”

三、歸納

1、對比手法的運用:

⑴秦國與九國實力的對比;

⑵秦國與秦朝的實力的對比;

⑶陳涉與九國的實力的對比;

⑷陳涉與秦朝的實力的對比。

2、本文是史論,敍多於議,形象議論法。

3、語言生動形象:

⑴華麗的詞藻;

⑵鋪排的氣勢;

⑶排比的運用。

四、佈置作業:

完成本課《課課練》。

《過秦論》教學設計9

【教學目的】

1、知識教學點:

⑴ 瞭解課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觀點:賈誼的反對暴政、提倡仁政的觀點,這種觀點同西漢初期提倡“與民休息”政策的關係,瞭解主張在當時條件下的進步意義及其歷史侷限。

⑵ 掌握課文中常用實詞、虛詞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識。

⑶ 誦讀全文,把握語氣,正確傳達課文主旨,與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誦讀的基礎上順暢地背誦最後三段。

2、能力訓練點:

⑴ 學習從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角度,運用歷史資料,提出中心論點的方法;注意對“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中心論點的正確理解。特別是第五自然段對比分析處應認真理解。其幾項力量的對比是:陳勝<九國<秦國<秦朝。但“一夫作難而七廟隳”,強秦亡於陳涉,其結論推出中心論點。這種順理成章,極有説服力的寫法應仔細體檜。

⑵ 理解課文中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並結合單元知識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譯中恰當處理修辭格的知識。

⑶ 體會本課敍事時極力鋪張渲染,議論時使用對比論證的寫作特點。

⑷ 重點理解文言文翻譯的要領並培養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滲透點:

⑴ 瞭解賈誼的政治主張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⑵ 教育學生不應只着眼於秦之興衰,而應學習作者把研究歷史與指導現實相結合的可貴精神,從而明白“以史為鑑”“古為今用”的意義,達到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目的。

4、美育滲透點:

瞭解課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觀點。

【教學重點】

1、瞭解秦王朝興亡過程,分析導致其迅速滅亡的原因。

2、學習課文先敍史實後分析歸納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線”(時間的縱線)“點”(某一時間段的鋪陳拓展)結合的安排結構的方法。

3、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

【教學難點】 以敍史來對比論證。

【學法指津】

讀。本文始終是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安排層次先後的,氣勢充沛,一氣呵成。初讀時不要中斷,不要旁及其餘,以形成整體感。

理。在讀的基礎上劃分結構,理出頭緒。用列表形式表示出秦的興亡過程。如:

1、孝公:崛起。

2、“五王”:強大 興(攻)

3、始皇:統一。 4、二世:滅亡。 亡(守)

5、亡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析。即是對內部層次的理解。第一段,要抓住客觀條件、主觀因素、施政方針三方面進行分析;第二段,要注意領會作者極寫諸侯約從反秦的強大陣容和不可抗衡的聲勢的意圖(用以反襯秦之強大,為下段寫秦統一全國已成定局蓄勢);第三段,分析秦創建大帝國之後怎樣轉入守勢,從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第四段,要明確作者寫陳涉亡秦而採用寓褒於貶的寫法的用意(秦民心喪盡,自取其禍);第五段,分析內部層次以及與全篇的關係(①從不同的角度將陳涉之眾與九國之師進行對比,提出問題。②歸納中心論點,解決問題。在第二層次中,均有與上文相照應的句子:前4句照應一、二段,中間5句照應三、四段,最後照應“成敗異變”二句,順勢回答了第一層留待解決的問題)。

誦。即是深入領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驟。誦讀時一定要注意語氣。文中的鋪排,要讀出氣勢,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對比,要讀出情感,抑揚有別,褒貶分明;深責時,要義正詞嚴;惋惜處,要讓人警醒。本文雖為史論,但語言上明顯地帶有賦的特色,誦讀時要細加品味。

【教學設想】

1、通過預習指導,使學生藉助課文的註釋、工具書和參考資料瞭解時代背景、作者簡況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講授課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張的歷史侷限時,不必在什麼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徵博引,同時對文中涉及的歷史人物及史實,也不要過多介紹。可在課外指導學生讀點通史或歷史故事(如《東周列國志》,雖是小説,但基本事件多見諸其書)。

3、文言文翻譯,是本單元主要知識點。在研習新課中要有意識設計必要的討論題,引導學生用單元知識短文所講的道理來解決疑難問題,獲取新知識。

4、本文邏輯嚴密,文辭優美,可利用錄音等手段指導學生反覆誦讀,在讀中體會文章氣勢之磅礴,説理之透徹。在熟讀基礎上背誦課文的後三段。

【課時安排】 三課時。(1、讀課文並落實字詞;2、指導翻譯;3、背誦。)

【教學步驟】第一教時〖教學目標〗 1、教師範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朗讀節奏,依據朗讀節奏推知意羣,進而理解詞句意義。

2、學生自讀課文。逐段讓學生提出自己難以理解的詞句,教師點撥學生猜度詞義,並將重點詞語形成板書。

3、學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義基礎上朗讀課文,通過糾正學生朗讀節奏的錯誤,指導學生正確理解作品內容,檢查學生對詞、句的理解、掌握。

4、指導學生在筆記上總結重點實詞、虛詞、通假字、詞類活用現象、重點文言句式。

〖教學要點〗

1、預習全文,疏通文句,瞭解大意。

2、學習課文第一段。第一段:寫秦孝公統一天下的雄心和基本國策及秦開始強盛。對內:商鞅變法,發展生產,擴充軍備。對外:實行“連橫”,各個擊破。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聽説過“弱肉強食”這一成語吧,在自然界這似乎是一條法則,但在人類社會,這條法則常常會被打破。在兩千多年前,秦朝國力還是那樣的不可一世,一場農民戰爭就打破了開國者千秋萬代的夢想,這一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西漢的政治家、文學家賈誼為我們闡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過秦論》。“過秦”就是“指出秦的過錯”,那秦之過是什麼呢?

1、關於作者: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西漢著名政論家、文學家,最早的漢賦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眾著稱。20歲時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張,表現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漢文帝的賞識,召為博士,不久提升為太中大夫。後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議,觸犯權貴,被謫為長沙王太傅。四年後被召回,為文帝寵子樑懷王太傅。樑王luo馬而死,賈誼以為是自己失職,哭泣歲餘,抑鬱而終,年僅33歲。

賈誼在政治上有遠見卓識,能洞察隱微,善於總結歷史經驗教訓,能抓住當前社會主要問題、預見未來隱患,作出精闢分析,提出有效對策。他的政論散文《過秦論》《陳政事疏》(也稱《治安策》)《論積貯疏》等,體現了新興地主階級政治家的遠見卓識、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改革現實的堅決態度。故劉向把他比為古之伊尹、管仲。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為主,主張國家應以民為本,施行仁政,重視禮樂,嚴明等級;同時也雜有法家運用法術勢,力主中央集權,削弱諸侯權勢和道家的貌似曠達實為消極等思想。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張上是積極進步,富有進取精神的,而在對待個人不幸遭遇方面則表現為悲觀失望。他的文章峻拔鋒利,鍼砭時弊,淋漓酣暢,有戰國縱橫家的風格,他的賦作趨向散文化,所以有“開漢賦之先聲者”之稱,對後世散文創作很有影響。其文章,辭賦以《吊屈原賦》、《鵩鳥賦》為最,明人輯有《賈長沙集》,另傳有政論文集《新書》十卷,散文作品有《過秦論》、《鵬鳥賦》、《吊屈原賦》等。他的為人,很為司馬遷推崇,司馬遷把他和不同時代的屈原相提並論,撰寫了《屈原賈生列傳》。

2、本文選自《新書》,個別字句從《史記》和蕭統《文選》。《過秦論》是賈誼的議論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過秦”即“言秦之過”,指出秦亡國的過失。論,一種文體,古文中的所謂“論”,是論斷事理,它包括論政,論史等文字。

3、時代背景:

戰國時代,隨着宗法制度的解體,各國競相改革。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徹底,功效卓著,秦國空前強大起來,於是以秦統一為主線的多年的兼併戰爭開始了。如齊魏馬陵之戰、秦趙長平之戰等,連年征戰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最後秦終於兼併了六國。

秦統一天下之後,對百姓橫徵暴斂,濫施嚴刑苛法;對異族大肆興伐。它的暴政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民怨沸騰,終於在秦二世元年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隨着人民起義的風起雲湧,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也是歷時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結束了。

西漢初年,經歷春秋戰國楚漢戰爭500多年的戰爭,社會經濟遭受了五百年來的特大破壞。農民大量流亡異鄉,不得耕作;還有些為生計所迫,賣妻鬻子或自賣為奴。戰亂使人口鋭減,商業蕭條。奸商囤積居奇,物價昂貴,米一石值萬錢,馬一匹達百金。新建立的西漢政權,府庫空虛,財政困難。史載當時:“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人民很需要休養生息。針對這種現實,為鞏固西漢政權,賈誼借“過秦”以“規漢”,規勸漢文帝吸取秦王朝不施仁政導致覆亡的教訓,防止重蹈覆轍。主張施行仁政,“與民休息”,以求經濟大發展,社會的穩定。當然,賈誼所説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統治階級立場上的,不可能包括消滅剝削、消滅階級壓迫等內容,這是歷史的侷限、階級的侷限,我們不能苛求。

二、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朗誦帶,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讀音:

腴(yú) 軫(zhěn) 鏃(zú) 萬乘之勢(shèng) 恬(tián) 比權量力(liàng) 藩(fān) 孝公既沒(mò) 笞(chī) 召滑(shào) 俯首繫頸(xì) 踐華為城(huà) 勁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 墨翟(dí) 躡足行伍(háng) 牖(yǒu) 甕(wèng) 朝同列(cháo) 將數百之眾(jiàng) 度長絜大(duó) 一夫作難(nàn) 2、讀全文後回答,這一篇史論的主要觀點是什麼?如何理解這句話?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句話是對秦王朝所犯過失的總結,秦王朝“仁義不施”結果導致亡國。

3、從全文看,“攻守之勢異也”,“攻”“守”的不同形勢在課文中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攻之勢”體現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強大──鼎盛。“守之勢”體現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統一天下到覆滅。

三、研習新課

1、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⑴ 朗讀指導:放錄音或教師範讀本段,注意語勢,體現秦王朝勢力的崛起,突出秦國地利(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政通(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等的優勢。同時讓學生體會句中的邏輯停頓,從而明白較長的主語和謂語之間要有停頓,動詞和較長的賓語之間要有停頓,較長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語之間、較長的聯合成分之間也要有停頓,這是一般的規律。本段的動詞──“據”“擁”“有”之後要有停頓;“內”“外”之後還應有停頓。下面各段的朗讀指導仍圍繞邏輯停頓進行,教案不再贅述。

⑵ 參看註釋,想想“有席捲……之心,……之意”作何翻譯,説説你從這句翻譯中受到什麼啟發。

重點講評文言翻譯中一些修辭方式的處理。突出強調兩點:

其一,同義疊用的“凝縮”原則;

其二,誇張修辭格的處理,即意譯或添加語詞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譯成“毫不費力地奪取了……”或“拱手之間就奪取了……”

⑶ 從註釋中我們知道,“席捲”“包舉”“囊括”都有“吞併”的意思,“宇內”“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麼,我們把課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換成“有吞併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為什麼要舍簡就繁呢?

意在突出秦孝公吞併六國、獨佔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對諸侯各國虎視耽耽的情態、咄咄逼人的氣勢。同時也為後文寫孝公之後的歷代秦君的赫赫功業張本,為後文寫秦一統天下之後的頃刻覆亡形成對比並作了鋪墊。總之,根據表達的需要,這裏的繁筆增加了氣勢;同義短語的疊用,又使敍述生動形象。

⑷ 文章從秦孝公寫起,為什麼不從孝公以前的一國君(如秦穆公)寫起?從本段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這點?

材料是為中心服務的。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思考和練習”一已讀到),而秦的攻奪天下正是從秦孝公開始的。關於這點,本段課文已經明白論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窺周室”告訴我們,孝公在攝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對“周室”亦只是暗中“窺伺”。後來由於“商君佐之”,才開始有了“席捲天下”的行動,雖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君臣固守”)的條件。

⑸ 秦孝公在“攻”天下時,是否施行了“仁義”?

賈誼所謂“仁義”,仍然是孔孟所説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內立法度”及縱橫家們的“鬥諸侯”。對後者,賈誼在《過秦論》(中)中稱為“酷刑法”“高詐力”,可見在賈誼看來,這並不是“仁義”。賈誼認為“夫兼併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之術也。”這也告訴我們,孝公的“攻”,不是建立在賈誼的“仁義”的基礎上。

⑹ 集體朗讀第一段。

四、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書面翻譯第1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習課文第2、3自然段:

第二段:寫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業。

第一層:寫三帶秦君的功業。

第二層:寫列國合力對付秦國。運用對比,反襯秦國的強大。

第三層:九國兵敗,臣服於秦。

第四層:一筆帶過孝文王和莊襄王,過度到下文。

第三段:寫秦始皇的功業,即統一天下的勢如破竹和鞏固天下的各種措施。

第一層:寫秦始皇的“攻勢”。詳細鋪敍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至高無上的皇權,並正面鋪敍中現出暴政的“魔影”,為下文的“仁義不施”埋下伏筆。

第二層:寫秦始皇的“守勢”。實行愚民zheng策,採取嚴密的防範措施。運用排比和誇張手法,展秦盛極一時的氣勢,以反寸下段秦的迅速滅亡。

2、繼續重點講授文言文翻譯方面的知識。

3、從分析段內層次入手,學習運用材料為中心服務的技巧。

〖教學過程〗

一、研習新課

1、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⑴ 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譯文,其中有些地方譯得不正確,請指出來,並説説理由。

譯文:秦孝公死後,他的兒子惠文王,孫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業,沿襲前代的政策,在南邊奪取了漢中,在西邊攻取了巴、蜀,在東邊割佔了肥沃的土地,在北邊收復了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好的譯文標準是“信”“達”“雅”,即準確、通暢、優美生動。上面譯文在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個別語詞不準確:“蒙故業”的“故”,澤為“原有(的)”為好;“因遺策”的“策”,指的是策略;“南”“西”“東”“北”譯成“在南邊”之類不能準確表現秦的擴張行徑,譯成“向南”“向西”等為好;“收”不是“收復”,和“取”同義。其二,不“達”、不“雅”:對於專名,直接“搬”過即可,不必把註釋當譯文抄在譯文中。譯文對“惠文、武、昭襄”及“要害之郡”的處理就有這方面的不足,結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義。

⑵ 指名讓學生口譯第2段,其他學生(或教師)訂正。

⑶ 第2自然段的層次劃分有下面幾種意見,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

① 分4層:“孝公既沒……要害之郡”是第1層,“諸侯恐懼……已困矣”是第2層,“於是從散……弱國入朝”是第3層,其餘是第4層。

② 分2層:“孝公既沒……弱國入朝”是第1層,其餘是第2層。

③ “弱國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層,分法如第一種意見前3層的劃分;“延及……國家無事”應單列一段。

把孝公之後五位國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這隻要聯繫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寫秦孝公,這是秦攻奪天下的開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國君有共同的特點──“蒙故業,因遺策”,繼續執行孝公攻奪天下的既定國策,雖然孝文、莊襄因“享國之日淺”,無所建樹,但不等於放棄攻天下的“遺策”。總的説來,五位國君是在發展吞併天下的業績。第3自然段寫秦始皇,是秦攻奪天下雄心的實現,即標誌“攻”的階段的結束,下面轉入“守”天下的階段。

所以第三種意見似不可取。第二種意見基本合理。作者按時間先後和建樹狀況把五位國君分為兩類來寫:前者評寫,後者略寫,但不管評略,二者的關係是並列的。為了學習方便,我們可以對第一層再分3個小層(分法如第一種意見前3層的劃分)。第一種分法實際上是把第一層的3個小層與第二大層並列,這在邏輯上是有毛病的。

(説明:若有學生問,作者為什麼把前三位國君合寫而不一一獨段分寫?亦可參看上面分析,從中找出答案。)

⑷ 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層中,3個小層是否都是寫秦的?有人説,第1小層寫秦攻各國,第2小層寫各國攻秦,第3小層寫雙方戰爭結果。這種説法對不對?結合課文加以説明。

還可以有一種理解,3個小層都是寫秦的。第1小層,寫秦對諸侯各個擊破的“攻”。“南取”“西舉”“東割”“北收”,既説明了這點,又説明這種進“攻”所向披靡,任何一個諸侯都難於單獨與之抗衡,從而也説明了諸侯之所以“會盟而謀弱秦”的原因。第2小層,還是寫秦攻諸侯,“攻”取合起來的九國諸侯。九國之師的“叩關攻秦”不過是以攻為守,其實質還是守。面對九國聯軍的“攻”,秦不再是孝公時的“君臣固守”,而是“開關延敵”,以“攻”對“攻”。第3小層寫秦擊潰九國之師後的影響,説明其席捲天下之勢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莊襄“享國之日淺”,那麼一統天下的宏圖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實現。

2、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⑴ 指名或集體誦讀第3自然段(有條件的可跟隨錄音讀幾遍),然後從本段挑出典型的例句,附上或正或誤的譯文,讓學生指出正誤,説明理由(可用小黑板出示例句,口述所附譯文)。

① 振長策而御宇內。

A、舉起長鞭來驅趕天下諸侯。

B、舉起長鞭來奴役天下百姓。

明確:A、B均有誤。A中“御”譯為“奴役”為好;B中“宇內”理解有誤,聯繫下面②句可知。

② 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A、用殘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百姓。

B、拿着敲和撲這些刑具來鞭打天下百姓。

明確:A為意譯,正確;B有誤,“敲撲”是借代用法,代指刑具,引申為刑罰,修辭問題未處理好。

③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

A、於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築長城並且守衞邊防。

B、於是派蒙恬去築守像籬笆一樣重要的長城。

明確:A句正確;B有誤,藩籬比喻邊境、邊防,今人無“像籬笆一樣重要”的比喻説法。

④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軍隊。把他們集中到咸陽,讓他們銷燬兵刃和箭頭,鑄成十二個金屬人。

B、收集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陽,(然後)銷燬這些兵器,鑄成十二個金屬人。

明確:A有誤,“兵”不指“軍隊”而指兵器,“之”亦應代指兵器,“鋒鏑”是借代,代指兵器;B正確。

⑤ 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A、(秦始皇)踏着華山作為城牆,憑藉黃河作為護城河,佔據億丈高的城堡,下臨不可測度的深淵,自以為十分堅固。

B、(秦始皇)憑藉華山和黃河,把他們看成城牆和護城河,佔據着這億丈高的華山城堡,其下又緊靠着深不可測的黃河,自以為就十分牢固。

明確:A有誤,原文“踐”不是課文注中的“踐,踏。”(課文註釋有誤),而應是《康熙字典》引《釋文》的“踐,借也”當憑藉講;“城”作城牆、城堡為好,“固”的理解亦不妥。B正確。

提示:要做到譯文的“信、達、雅”,起碼要從以下幾點檢查:其一,文言文中的每個實詞、虛詞的意義是什麼,譯文中有沒有譯錯的語詞或遺漏的語詞;其二,譯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們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語法習慣;其三,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風格,各種修辭格的處理是否得當。

⑵ 第3自然段講了秦始皇“攻”天下的業績和“守”天下的措施。試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寫其“攻”的,哪些是寫其“守”的。

“士不敢彎弓以報怨”句之後為“守”,“報怨”句和其前為“攻”。“南取百越”北“卻匈奴”仍屬其“井吞八荒”之舉。

⑶ 第3自然段在寫秦由“攻”轉為“守”時從哪些方面寫了其“守”的措施,為什麼要寫這些?

從政治、軍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寫其以暴政來作為“守”的措施。寫這些是為突出中心論點眼務的。

二、佈置作業

1、背誦第3自然段。

2、書面翻譯課文的最後兩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研習第4、5自然段,瞭解作者對秦亡原因的見解,評説其進步性及侷限性。

第四段:寫陳勝起義的情況和秦的結果。極力詳述陳涉出身低微,起義倉促,士卒弱小,兵器劣鈍──平凡之極。“然”字一轉,突出了“小”但不可忽視,正因為人們恨秦,故仁義不施而使整個天下都是秦的敵人,終使秦王朝的守勢狼狽不堪,為主題的昭彰作了鋪墊。

第五段:分析秦滅亡的原因,得出結論。

第一層:指出秦的天下並沒有縮小(呼應開頭)。

第二層:將陳涉的實力和九國對比,呼應3、4段,設問導出結論,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張,即:提倡仁政,反對暴政。

第三層:將陳涉與秦國實力對比,得出結論“仁義之不施……”。

2、學習本文從對比中引出結論的論證方法,進一步加強對文言詞句的理解和翻譯練習。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背誦第3自然段。

2、檢查第4、5自然段的譯文,着重檢查容易誤譯的典型句子的翻澤。

⑴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譯文:然而陳涉不過是一個用破甕遮住窗户,用繩子繫住户樞(這樣貧窮人家)的子弟,是氓、隸一類的(耕田)人,而且是被遷謫戍邊的征夫。

指正如下:“甕牖”解釋如課本註釋,不當“用破甕遮住窗户”講。“氓”即耕田人,課本已有註解,譯文中括號內字多餘。

⑵ 才能不及中人。

譯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指正如下:“中人”,課本注“平常的人”,能夠講通,譯文不必標新立異,應儘量與註釋吻合。

⑶ 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

譯文:(他)又是腳踏在戍卒行軍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縱橫的行途中舉事。

指正如下:“躡足”應取引申義,“行伍”譯為“戍卒行軍途中”不妥,整個譯文不符合現代漢語習慣,不達不雅。

⑷ 天下雲集響應。譯文:天下人如同陰雲一樣集聚起來,如同回聲那樣應和他。

指正如下:“雲”譯為“陰雲”與原句所表達情感不一致。

⑸ 崤函之固,自若也。譯文:崤山與函谷關的險固,自然與以前相同。

指正如下:“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辭書注“自若”為“像自己原來的樣子,不變常態。”(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⑹ 非及向時之士也。 譯文:(又)不及九國的士人。

指正如下:“向時”應譯出,可譯為“不能趕上先前九國的士人”。

⑺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譯文:一個匹夫發難而天子的七廟被毀壞。

指正如下:“夫”即“人”,“匹”,“一個”的意思,用“一個”限制“匹夫”,沒有必要。“七廟”屬借代,應在譯時直接用本體事物名詞“國家”。

檢查方法:可採用上面辦法或讓學生解釋有關文言詞,可以讓學生讀某句自己的譯文。在此基礎上由學生訂正或老師講評。

二、研習新課

1、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

⑴ 第4自然段導讀:如課本“預習提示”所言,“寫陳涉起義,天下響應,迅速滅秦”。這和“過秦”有什麼關係?作者為什麼要評寫陳涉出身之低下、起義的倉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鈍劣以及“天下雲集響應”的形勢?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在閲讀時必須聯繫上下文,通過比較來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為了幫助同學們學會這種比較,我們先來做如下練習:

① 讀本段和上段有關內容,填寫下表:

地位 出身 軍隊數量 軍隊素質 武器狀況 地理條件 陳涉 甕牖樞之子人,遷徙之徒 行伍之間 數百 疲弊之卒 斬木為兵 阡陌之中 秦始皇 至尊 王侯之家 萬乘 “良將”“信臣精卒” “勁弩”“利兵” “據億萬丈之城”“全千里” ② 我們之所以將陳涉與始皇作比較,是因為陳涉起義時雖然“始皇既沒”,但“餘威震於殊俗”,説明秦當時國勢未衰。從比較中可以看到,秦滅亡的原因不是因為陳涉力量強大,也不是因為秦國的力量不強大和地理條件發生了變化。

③ 從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賢”可以看出陳涉起義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從本段對陳涉的地位、出身等敍述看,陳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説的因為秦“振長策而御宇內”和“隳名城,殺豪傑”,而是因為秦“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④ 從第2自然段中,知山東諸侯“會盟而謀弱秦”時,招致人才的辦法是“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土”;從本段“天下雲集響應,贏穆而景從”來看,“山東豪俊並起而亡秦族”的原因,並非是陳涉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振長策而御宇內”“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殺豪傑”等,總之一句話,如下段所説的,是因為秦“仁義不施”。

⑵ 小結:第四段寫了強秦的滅亡。“陳涉起義,天下響應”從出身地位、個人素質、起義軍成分武器、起義的影響、起義結果這五方面的鋪敍為第五段內容作了鋪墊。

2、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⑴ 第5自然段導讀:第五段轉入議論,分析秦滅亡的原因,得出結論。作者是如何議論的?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議論用了對比手法,作者如何運用對比手法?用來對比的材料分別見於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結論是什麼?我們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該如何評價這一結論?這些都是我們閲讀時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們仍通過練習來解決這些問題。

①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這是作者進行比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於國家變小變弱的原因。這句話是對前文敍述事實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斷。

這些事實通過文中這些語句可看出來:第1段的“據?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及“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第2段的:“南取……要害之郡”、“爭割地而路秦”及“宰割天下,分裂……入朝”;第3段的:“吞二週……而報怨”及“踐華為城……誰何”;第4段的“餘威震於殊俗”。

② 陳涉與“九國”的比較,實質上仍是以秦之今與秦之昔的比較。從第2段中我們知道,昔日作為一國諸侯的秦,與擁有“十倍之地,百萬之師”的九國較量的結果是勝而不是敗;而今與陳涉這位不能與九國“同年而語”的甿隸之人較量,竟然失敗!這就告訴人們:一個國家疆域廣大,實力雄厚,未必就是戰勝對手的永遠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麼是決定的因素呢?

讀者在對比之後,不能不深思而發出“何也”的問話。

⑵ 既為史論,那麼“論”自然體現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先對比論述九國之師何陳涉之眾的力量,重點是“成敗異變、功業相反”八字。然後歸納中心論點,“然秦以區區之地”以下四句照應第一二段;“以六合為家”二句照應第三段;“一夫作難”三句照應第四段,水到渠成點出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⑶ 集體誦讀第五段:

朗讀指導:“且夫”推進一層領起議論的語氣。以下連用六個“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個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別應重讀“成敗異變,功業相反”。“試使”換假設語氣,讀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語勢由弱到強,逼出“何也”,結句顯志,須用深責的語氣讀出,“仁義不施”是重點,宜一字一頓。

 三、拓展總結

1、文章題目為“過秦論”,在文章中真正指責秦之過的文字有多少?作者為什麼這樣安排作品內容?

(只有全文最後一句。第二問學生不易答出,可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作者在文中設計幾組實力對比?對比的結果是什麼?

秦國與九國實力比較,陳涉與九國賢士、謀臣比較。秦國實力不比九國聯合起來的實力大,但秦統一了中國,陳涉的實力不能與九國君臣相提並論。

請同學們回憶我們在學習現代文閲讀時講到的理清思路的方法,理清本文的思路。思考作者結構安排的獨具匠心之處。

秦的逐步強大──秦統一中國──為鞏固政權在政治、軍事、思想文化方面採取的措施──陳涉起義──對陳涉實力的分析──分析秦滅亡的原因。

秦王朝的實力>秦國的實力>九國中任何一國的實力>陳涉的實力,但陳涉不畏秦王朝的強大,反抗強秦,導致強秦的滅亡,可見強權不能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

文章第一段敍秦之興,第二段敍秦之亡,這兩段的史料敍述佔了絕大部分篇幅,作者卻絲毫沒有議論。但事實勝於雄辯,經過這兩段生動的記述,讀者對秦的盛世轉瞬即逝景況已深深印在腦中,對秦滅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內因導致已有認識,只是還未明確,此時作者將論點擺出,自然令讀者信服。所以金聖歎説:秦過只是末句“仁義不施”之語,便斷盡此通篇文字。這足見文章構思精巧。

小結:説理文中運用大量的篇幅敍事:一是體現了賈誼辭賦家的政論的特色。辭賦慣用誇張的手法敍事狀物,而極力捕敍,又能達到文勢滔滔,波瀾層迭的藝術效果;二是便於讀者瞭解秦“百有餘年”由興而亡的全過程,而從鋪排渲染以及將攻和被攻的雙方的極化對比中看到作者的傾向性。因事見意,理寓事中。

2、寫作特點:

本文是史論,敍多於議,形象議論法。

⑴ 敍事鋪陳對比:

敍事來説理,可以説是本篇最大的特點。課文前四段,按時間順序,詳略有致地概述了秦從攻到守,由興而亡的全過程,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從秦孝公到秦亡國這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概括地説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過程和主要現象,同時還貫穿了作者本人的觀點來説明其所以興衰的關鍵所在。這就幫助我們對這一段歷史事實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因此我感到,要想寫好説理文,必須在善於敍事的基礎上來説理才行。所謂在説理文中的善於敍事,還同一般敍事文不一樣,要善於概括事實,善於描寫事物的大的、總的、突出的方面,善於勾勒整個歷史發展的輪廊等等。只有這樣,只有通過這種敍事的特定手法,以此為説理的基礎,才可能有把握説服讀者。我們説,寫好説理文,主要是靠“論”和“斷”。“論”不能是空論,必須要根據事實立論,即所謂“擺事實,講道理”,道理是根據事實來講清的。“斷”也不能是武斷,必須從大量事實中抽出令人信服的結論來,才是精確的判斷。《過秦論》就恰好有這個特點。他把大量事實擺出來,結果道理可以不講而自明,或少講而大明。

⑵ 用寫賦的手法來寫説理散文:

寫賦是需要鋪張和誇大的,賈誼寫這篇文章可以説通篇都採用了這種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捲天下”四句,“席捲”、“包舉”、“囊括”、“併吞”等詞,基本上都同義;“天下”、“宇內”、“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個意思。同一個意思而一連寫上好幾句,既有排比又有對仗,這就是寫賦的誇張手法。第二、第四、第五等段中,都有類似的句子;不勝枚舉。所謂“鋪張揚厲”,主要就是指的這一類句子。這樣,氣勢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筆鋒鋭不可當,咄咄逼人,讀起來有勁頭,有説服力,而且有欲罷不能之感。

⑶ 全篇對比到底:

本篇精彩處在於作者用了四個方面的對比:即秦國本身先強後弱、先盛後衰、先興旺後滅亡的對比;秦與六國的對比;秦與陳涉的對比;陳涉與六國的對比。幾種對比交織在一起,結構自然宏偉,氣勢也自然磅礴,話也顯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觀形勢的不同,強弱盛衰難易的不同,都從幾方面的對比中顯現出來。

小結:“賈生才調更無倫”,賈誼散文開兩漢政論風氣之先,扣緊時代脈搏,篇篇鍼砭時弊,説理透闢曉暢,深刻犀利,言詞激切,理足氣盛,如《論積貯疏》《治安策》等是;而《過秦論》更以鋪張揚厲,排比渲染、詞采絢麗見長。影響所及,非但兩漢,下及唐宋奏議,駢文莫不受其遺澤。故魯迅評為:“惟誼尤有文采,而沈實則稍遜,如其《治安策》《過秦論》……皆為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漢文學史綱要》)

3、進步性與侷限性:

作者借古諷今,強秦的速亡給後人的啟示是什麼?

“施仁政,行仁政”。

賈誼施行仁義的主張,是從維持封建統治階級利益出發的,但因為它與反對暴政相聯繫,所以符合當時人民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商鞅變法,主張儒法並用,所以它的仁義主張就更帶有進步性。

本文還描述了陳涉起義這一歷史事實,並肯定陳涉起義的必然性、正義性以及它在推翻秦朝統治中的作用與地位。作者不僅看到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失去了民心,而且還看到秦國由日益強盛到統一天下,根本原因在於其行動和當時人民要求統一的願望相一致。可見,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認識到人心向背是國家治亂的關鍵。但他在描述陳涉的平凡時,明顯地表現出對勞動人民的輕視,這是他的階級侷限性。

作者還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統治者的殘暴罪行,但由於階級和時代的侷限,他還看不到封建階級的本性,卻要求封建統治階級真正施行仁義,消除階級矛盾,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這是不可能的。

小結:

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古為今用。對於這個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賈誼就説過:“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他的史論《過秦論》通過總結秦不施仁義二世而亡的教訓,來諷諫漢朝統治者。他這樣做,是希望漢文帝以秦朝為借鑑,施行仁義,以免蹈秦朝的覆轍。這是賈誼站在封建統治階級的立場,為他們謀畫“長治久安”之道,事實上只能是一種幻想。

雖然由於歷史侷限,作者不可能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分析和找出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但這篇文章表現出賈誼對農民起義的力量和意義有所認識,寫出了他反對統治者施暴政於人民。尤其他針對當時現實而論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們學習。

 四、總結

《過秦論》是史論,文章總論了秦的興起,滅亡及其原因,鮮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其目的是提供給漢文帝作為改革政治的借鑑。文章氣勢磅礴,筆力雄渾。大量運用對比、排比、對偶、誇張等修辭手法,秦興秦亡波瀾起伏,那力透紙背的説理,那援引史實的分析,那酣暢淋漓的鋪張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強的説服力和感染力。

五、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題。

2、完成“優化設計”。

《過秦論》教學設計10

知識目標:

1、歸納掌握第4、5自然段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和學習作者在前三自然段的鋪陳渲染的基礎上,運用對比論證得出最後的論點。

能力目標:

1、理解文章結構層次,探究文中“敍”與“論”的關係,學習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

德育目標:

從第5自然段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瞭解借古諷今、實施 仁政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進步意義

教學重點

1.疏通文意,理解和掌握4、5自然段的內容。

2、理解文章結構層次及第五自然段中的對比論證。

教學難點:

注意對“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中心論點的正確理解,鑑賞作者是如何運用對比論證證明自

己的觀點的。

教學過程:

舊課回顧:上一節我們學習了第五單元第一篇課文《過秦論》的第1、2、3自然段,剛才同

學們也朗讀了全文,不知道大家對1-3的內容掌握的如何,請大家看大屏幕(多媒體展示題組),我需要同學們用事實來證明自己(提問學生完成題組訓練,教師考查正音。)

導語設計:

看來同學們掌握的不錯,那麼在前三段課文給我們重現了金戈鐵馬戰國七雄的風

姿,又讓我們看到了開創千古風流的大秦帝國的霸業,我們也知道戰國三百多年的紛爭,打破了古典聯邦王國時代的窒息封閉,這是一個名將輩出,大才如雲,英主迭起的時代。大秦帝國正是產生於這個時代,一步一步,統一了中國。本文題目是過秦論,1-3自然段

卻極言秦王朝日益強盛直至極盛,是否與題目矛盾?作者這樣寫的用意何在?接下來我們學習

第4自然段。

局部探究:

讓學生帶着問題聽教師範讀

疏通文意:

要求學生結合課文註釋,試着自己翻譯課文,提問學生,師生合作翻譯課文。

多媒體展示要求學生在課本上批註

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甕:用瓦罐作??,名→動。繩:用繩子作??,名→動。氓:農民;隸:供人役使的人。遷

徙之徒:被徵發的人。

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一般的人。

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

躡足:投身。行伍:軍隊。倔:通“崛”,突起。阡陌:田野。躡足(於)行伍之間,而倔起(於)阡陌之中。省略句。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兵:兵器。揭:舉起。

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雲:像雲一樣,名→狀。響:像回聲一樣,名→狀。贏:擔着。景:通“影”,影子。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山東:崤山以東。遂:於是。並:一起。亡:使??滅亡,動詞的使動用法。

邊翻譯邊板書引導:

始皇: 餘威震於殊俗

滅亡出身→氓隸之人陳涉才能→不及中人為什麼?(啟發式教學)

兵力→數百疲敝原因何在?(進入第5自然段)

武器→斬木為兵

結果:天下響應,並起亡秦

試着翻譯全段,大屏幕顯示譯文

釋疑:並不矛盾,寫秦王朝的強盛是為了給後文做鋪陳。

師生參照翻譯共同背誦第四段

譯文:秦始皇死後,他餘存的威力還震懾着遠方。然而,陳涉不過是一個用破甕做窗子、用繩子繫着户樞的貧窮人家子弟,是當過僱農供人役使的人,而且是被徵發戍邊的人;他的才能還趕不上一般水平的人,既沒有孔子、墨子那樣賢能,有沒有陶朱、猗頓那樣富有;投身在軍隊之中,突起在田野之間,率領疲弊的士卒,指揮着數百名部眾,轉過身來就進攻秦王朝;砍下樹木作為兵器,舉起竹竿作為旗幟,天下人像雲一樣彙集在他們身邊,像山中回聲般立即應和,揹着糧食如同影子一般跟隨着他。此後,崤山以東的'六國豪傑於是一齊起來,終於推翻了秦朝。

質疑:學習了第4自然段後我們知道秦朝最終還是滅亡了,那麼秦朝經歷了崛起、發展、極盛 、滅亡這樣一個過程,我們不禁要問,秦王朝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曾經是如此的輝煌,但卻猶如一顆璀璨的流星一閃即逝,在坐了僅僅15年的江山就灰飛煙滅,這到底是為什麼?(板書 過??)賈誼想要論的秦之過到底是什麼?帶着2個問題進入5自然段的學習。(板書)

第五自然段疏通文意: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且夫:至於那。小弱:變小變弱,形→動。

自若也

自然還像原來那樣。若:像。

非尊於齊??非銛於鈎??非抗於??

於:比。尊:尊貴。銛:鋒利。抗:強,高。介詞結構後置句

非及向時之士也

及:比得上。

然而成敗異變

異變:不同的變化。

度長絜大,比權量力

度:比。絜:量。

不可同年而語

同年而語:相提並論,也作“同日而語”。

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

區區:形容很小。致:達到。萬乘:萬輛兵車,代指皇帝。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招引,統領。朝:使??朝拜,動詞的使動用法。同列:同地位的諸侯國。

百有餘年

有:通“又”,連接整數與零數。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一夫:一個人。作難:發難。七廟:借代國家政權。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身死(於)人手,省略句。為:被?,何也?固定句式,“??,是什麼原因呢?” 試着翻譯全段,大屏幕顯示譯文

師生參照翻譯共同背誦第五段

譯文:至於説那秦朝的天下並沒有變小變弱,雍州土地之廣,崤山與函谷關的險固自然與以前相同。陳涉的地位不如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的國君尊貴;(他們的)農具木棍不如鈎、戟等兵器鋒利;戍邊的部隊,並不比九國的軍隊強大;他的深謀遠慮、行軍用兵的戰術,並不比九國的謀士高明。然而成功與失敗卻發生了變化,功業出現相反的情況。假使拿崤山以東的各個國家與陳涉的軍隊比較長短,較量一下權勢,衡量一下軍力,簡直不能相提並論。但是,秦國卻憑着當七年級塊小小的地盤,獲得了天子的權勢,統轄了天下的八州,迫使原來同列的六個諸侯國前來朝拜,已有一百多年了;然後又把天下作為一傢俬有,以崤山函谷關作為宮牆;一個普通百姓帶頭起義,卻使秦朝宗廟被毀壞,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上,被天

下人嘲笑,是什麼原因呢?這是由於不施仁義的政策,而使攻守的形勢發生了變化的緣故。

釋疑:秦之過,乃在於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拓展延伸:

攻到守,由興而亡的全過程。以三分之二的篇幅來渲染秦的強盛,這就與秦的迅速滅亡形成強烈的反差。因要“過”秦,便反覆對比:秦先弱後強之比,九國之師與一秦之比,強秦與陳涉之比,九國之師與陳涉之師之比。兩兩比較,處處體現秦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這一重點。以“攻”的時候,秦國所向披靡,鋭不可當;而“守”的時候,竟土崩瓦解,一朝覆亡,由史出論,得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結論。正是厚積而薄發。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過秦論》用佔全文大半的四段篇幅敍述秦國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實,在篇末點明論點。以史實説話,用敍事來説理是史論的特點。

一般的議論文用例與史論的敍事説理不一樣,史論的善於敍事,要善於概括事實,善於描寫事物的大的、總的、突出的方面,善於勾勒整個歷史發展的輪廓等等。只有通過這種敍事的特定手法,以此為説理的基礎,才可能有把握説服讀者。而一般的議論文主要是靠“論”,但所謂“擺事實,講道理”,道理是根據事實來講清的,所以也少不了對事例的敍述,但議論文對例子的敍述應該言簡意賅,敍述的篇幅不能過長,一旦敍議比例安排不當,就有可能造成文體色彩不明。

《過秦論》教學設計11

一、教材分析

《過秦論》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節選自賈誼的《新書》,原著分為上、中、下三篇,這裏選的是上篇。作者通過對秦王朝興起、強盛、衰亡過程的敍述,議論了秦王朝成敗的緣由,以借古諷今。

通過單元提示,我們知道,《史記》和《漢書》等紀傳體史書的出現,標誌着我國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偉大的成就。要通過本單元的學習進一步引導學生欣賞古典文學作品,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其中《過秦論》是本單元的重點課文,學習時,要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着重瞭解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讀和背誦過程中,注意掌握有關的.文言文詞語和文言句式。

二、分析學生

我們的學生現在還延續國中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只滿足於盲目背誦,只顧掃清課本中的文字障礙,無法把課內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學了後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試前只是盲目機械地做題,考試時全憑主觀猜測,越是這樣越是缺乏興趣。針對這一現狀,本課教學將着眼於文學與歷史相融合,借文釋史,借史釋文,把語文與歷史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從歷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語文課本中所涉及的作品為基礎,來説説如何幫助學生實現文史互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閲讀能力。

三、教學目標

1、歸納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文章結構層次,探究文中“敍”與“論”的關係,體會本課敍事時極力鋪張渲染,議論時使用對比論證的寫作特點,學習事實論證、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

3、分析本文的語言特點:多重排比、誇張、對偶、對比、同義疊句的運用,使文章顯得氣勢非凡,而又耐人尋味。

4、瞭解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瞭解借古諷今、實施仁政的意義。

設計依據:高一階段,學生文言知識體系尚待完善,對古代歷史散文接觸不多。因此,教學中要進一步增加文言知識積累,並通過朗讀指導,提高學生的閲讀興趣,培養學生欣賞古代歷史散文的能力,養成思辨的習慣。

四、説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為:

1、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積累文言詞句知識。

2、理解文章結構層次及寫作意圖,賞析本文的語言特點。

本課的教學難點為:

注意對“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中心論點的正確理解。

設計依據:從學生文言知識薄弱的現狀出發,與大學聯考中文言知識比重比較大相結合,主要為學生閲讀其它的文言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教學方法

1、提問討論法

2、講練結合法

3、範讀背誦法

六、教學程序

第二課時的要點是:解讀3、4兩段的文意,詳細深入理解文章結構層次,在此基礎上掌握秦由盛而衰的原因,為準確理解本文主旨———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作準備。

設計依據:《過秦論》篇幅較長,文言知識較豐富,文章豐厚,因此我設計用三課時教學本文。

七、教具安排

用投影儀打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做到心中有數;用錄音範讀課文,使學生受到情景教育,從內心深處產生美感,激發學習興趣。

設計依據:體現教具的直觀性。

八、教學過程

1、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複習,以加深理解,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2、對3、4段的學習仍應結合本地區學生基礎較差的實際,着重從熟讀入手,落實字詞(尤其古文言教學更應如此),在此基礎上深化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3、在複習鞏固與總結過程中,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和課文的完整性,切忌將文章講的支離破碎,影響其藝術美。

九、板書設計

―――――始強(內、外)

【攻】 ―――――日強(締交結盟)

―――――極盛(廢道焚書)

《過秦論》教學設計12

【教學目的】

1、學習運用歷史資料提煉觀點的方法。

2、瞭解本文的語言特色:排偶句的運用。

3、認識賈誼對秦代暴政的批判──“仁義不施”是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文是一篇史論,而大半篇幅用於敍述秦王朝興亡的歷史過程,實際上是以史實作論據,論證秦的迅速滅亡是由於“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因此,教學重點應是最後一段。

史論敍史不同於史傳,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帶有主觀色彩;本文又是用駢體寫的,這種色彩就表現得更為明顯,要講清這一點就很難。此外,還要考慮到本文的背誦量較大,要使學生既能背得順暢,又不增加他們的負擔。

2、教學方法:

課文練習只要求背誦最後三段,也是出於不增加學生負擔的.考慮,但從教學的需要來看,背誦全文是大有好處的。為此,擬採用誦讀教法。

背誦應有嚴格要求,但個別地方可以放寬。如第2段列出九國的順序是“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而第5段則是,“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據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東六大國置前,三小國置後,至於六大國中孰前孰後並無一定的準則。背誦時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順序不可。其次,第2段還列出20個人名,是舉例性的,不過是作此隨手拈出(例如樂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類),背誦時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順序。總之,要從總體着眼,只要不違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計較個別字眼,當然,關鍵的字眼決不容許出現錯誤,這是背誦長文(千字以上)的原則。

3、課時安排:

本文擬用3課時誦讀。

第一課時:簡介作者及《過秦論》寫作意圖,分析全文佈局,誦讀第1、2兩段。

第二課時:誦讀第3、4段。

第三課時:誦讀第5段。

【預習安排】

1、朗讀課文2~3遍,要求字音準確:

補充注音如下:

因利乘便(chéng)殽函(xiào)合從(zòng)翟景(zhái)將數百之眾(jiàng)鏃(zú)笞(chī)膏腴(yú)萬乘勢之(shèng)召滑(shào)

2、思考下列問題:

⑴ 本文是一篇史論,為什麼大半篇幅是敍事?作者這樣敍事有什麼目的?

⑵文章將秦統一全國的過程劃分為幾個階段?為什麼這樣劃分?

《過秦論》教學設計13

【目的要求】

1、瞭解課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觀點:賈誼的反對暴政、提倡仁政的觀點,這種觀點同西漢初期提倡“與民休息”政策的關係。

2、學習從歷史和現實相結合的角度,運用歷史資料,提出中心論點的方法。

3、重點理解文言文翻譯的要領並培養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文的能力。

4、掌握本課的文言實詞。

5、體會本課敍事時極力鋪張渲染,議論時使用對比論證的寫作特點。

【要點難點】

1、本文選自《新書》,個別字句從《史記》和蕭統《文選》。《過秦論》是賈誼的議論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過秦”即“言秦之過”,指出秦亡國的過失。論,一種文體,古文中的所謂“論”,是論斷事理,它包括論政,論史等文字。

《過秦論》是史論,文章總論了秦的興起,滅亡及其原因,鮮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其目的是提供給漢文帝作為改革政治的借鑑。文章氣勢磅礴,筆力雄渾。大量運用對比、排比、對偶、誇張等修辭手法,秦興秦亡波瀾起伏,那力透紙背的説理,那援引史實的分析,那酣暢淋漓的鋪張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強的説服力和感染力。

2、作者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少時即以博學能文稱於郡中,二十餘歲召為博士,曾做太中大夫。他主張政治改革,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重視農業生產,以鞏固封建國家。他的改革主張遭到一些貴族和大臣的打擊、誣陷,死時僅33歲。賈誼的文章氣勢雄偉,暢達,辭賦以《吊屈原賦》、《鵩鳥賦》為最。政論文以《過秦論》、《論積貯疏》等文章膾炙人口。後人編纂了他的政論文集《新書》十卷。

3、本文結構特點採用逐層推進法。在用佔全文大半的四段篇幅敍述秦國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實後,在篇末點明論點。論點的出現不僅水到渠成,勢成必然,而且在以上史實的對比中更加清晰,突出。

4、本文基礎知識點:

⑴ 注意對“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中心論點的正確理解。特別是第五自然段對比分析處應認真理解。其幾項力量的`對比是:陳勝<九國<秦國<秦朝。但“一夫作難而七廟隳”,強秦亡於陳涉,其結論推出中心論點。這種順理成章,極有説服力的寫法應仔細體檜。

⑵ 注意到一詞多義詞的正確理解。特別是:亡、制、兵、策。

⑶ 掌握以下詞類活用的詞:席、囊、弱等。

【寫作背景】

漢文帝時期,是封建時代的所謂“盛世”,即舊史家豔稱的“文景之治”的前期。這時,由於秦末衰敝的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人民生活得到相對安定,社會呈現出繁榮的景象。但是隨着社會財富的增加,統治階級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長”(賈誼《論積貯疏》),權貴豪門大量侵吞農民土地,逼使農民破產流亡,“賣田宅,鬻子孫”(晁錯《論貴慄疏》),以至“易子而咬其骨”(賈誼《論積貯疏》)。同時,刑罰苛重,民不聊生。漢文帝“外有輕刑之名,內實殺人”(《資治通鑑》卷十五),表面上廢除肉刑,實際上只是改換一些殺人的名目而己。苛重的壓迫剝削和酷虐的刑罰,使階級矛盾日漸激化。而漢文帝周圍一些權貴卻對此視而不見,麻木不仁,説什麼國家“已安已治”。這使得懷有改革時政抱負的賈誼深為不安。為了向漢文帝説明政治形勢的嚴重性,他從關乎漢王朝興亡的角度,寫了著名的《陳政事疏》,又名《治安策》,從正面論析時勢,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同時還寫了《過秦論》,通過論史諷喻,委婉地批評當時的政治,用秦王朝滅亡的教訓,振聾發聵(kuì愧),以引起漢文帝及上層統治者的警覺。

《過秦論》教學設計14

【設計意圖】

《過秦論》是一篇內容非常豐富,語言極有特色的史論。學習本文的主要目標,是理解秦之過及借鑑意義,明確對比論證方法和掌握重要文言詞句。本設計突破傳統的“讀文章─—講字詞─—譯文句”的教學程式,抓住中心,精選語段、詞句,設計若干討論題,激發興趣,訓練思維,教學生學會自讀文言文。

【設計提要】

本設計在學生對照註釋預讀課文的基礎上分三步設疑討論:

1、由標題引入第5段,討論對比方法及結論的產生;

2、從秦攻守之勢的不同,討論秦興亡史的演變,理清文章思路;

3、討論“仁義不施”的表現及作者的寫作旨意。在討論中,強調教師點撥,精簡知識講授;強化誦讀自學,重視語言知識,將理解文意與理解語言緊密結合,突出教學重點,突出思維訓練。

【設計實施】

1、層層對比揭秦過。

[設疑討論]“過秦”,即言秦之過。作者以秦的興亡史實為基本依據,採用對比方法,層層推進,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過失,這充分體現在第5段議論中。朗讀第5段:

(1)將段中涉及到的秦國、秦朝、九國(山東之國)、陳涉四種力量用數學符號“<”連結排列起來;

(2)按例句“‘秦人開關延敵……而天下諸侯已困矣。’這是秦國的實力與九國之師相比”,從本段中找出包含

(1)其餘三項對比的句子;

(2)説明作者是如何在對比分析中歸納出結論的。

[明確](1)四種力量的對比可以表示為:陳涉<九國<秦國<秦朝。

(2)“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大……不可同年而語矣。”這是山東九國之師與陳涉相比;“秦以區區之地……而朝同列。”這是秦國與統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後以六合為家……何也?”這是最強大的秦與最弱小的'陳涉相比。

(3)從對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陳涉起義時,面對的是最強大的秦朝。一個“何也”,水到渠成,把焦點逼示出來:“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點撥]作者議論秦的過失,首先肯定地理條件沒有變,接着採用多項對比的論證方法,層層推進。最詳細的是陳涉與九國的對比,從各個角度對比,極言陳涉弱小;其次是秦國與統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強調秦朝的強大。九國與秦的對比包含在上面第二個對比中,不夠明顯,但例句從課文第2段找來明顯的句子,已經明確。不能忘記陳涉與秦朝的對比。對比得出的結論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訴我們秦亡的原因,也點明瞭課題“秦之過”。當然,“秦之過”主要是“仁義不施”而非“攻守之勢異也”。充分利用課文註釋理解詞句,注意連用“也”字的語氣及其強調作用。

[説明]這一段議論是全文的重點,需要反覆朗讀與全面理解。抓住對比即抓住了重點綱目;用數學公式來表示課文內容,激起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積極思考;緊扣原句,促使學生細讀課文,理解文句詞語,抓住重要句子、重點詞語。學生學習分析和理解文意、文句的過程,也是自學文言文能力提高的過程。

[板書]

2、攻守勢中看興亡。

[設疑討論]“攻守之勢異也”,是對文章1~4段秦興亡史實的概括議論,先從第5段中分別找出一句話概括“攻”與“守”的史實;然後自讀1~4段,説説哪些段寫“攻勢”,哪些段寫“守勢”,並從各段中找一句原句表明“興”或“亡”的史實。

[明確](1)“秦以區區之地……而朝同列”議論的是“攻勢”;“以六合為家,殽函為宮”議論的是“守勢”。

(2)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層“及至始皇……威振四海”寫“攻勢”,第3段第二層寫“守勢”。

(3)興:“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強國請服,弱國入朝;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亡:“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攻”是以雍州之地為本,採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整個天下為本,採取了更為嚴密的措施:秦從諸侯變成了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強大,結果卻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

[點撥]“攻”指依靠權謀武力,擴張土地,奪取天下,吞併六國;“守”指採取種種措施鞏固政權,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層的七字排偶句,寫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統一六國的巔峯。“興”指秦國強大起來,不能用表達措施的句子來表明,而要選擇能夠表現一個階段強大的句子。

[説明]該討論題一方面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抓住中心句引發開去,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閲讀語段,篩選信息,學習歸納。另一方面由意而言,促使學生認真自讀課文,正確理解文言詞語和句子,掌握文言知識。

[板書]

3、秦過為鑑可治國。

[設疑討論]秦的過失主要是“仁義不施”,請從課文中挑出秦“仁義不施”的語句並加以解釋,説説秦的過失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明確](1)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

(4)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5)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

(6)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秦在奪取天下的過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國慘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已經藴藏着導致失敗的尖鋭矛盾。秦統一天下,攻守之勢轉化以後,不但不施仁義,反而變本加厲,用嚴酷的刑罰奴役百姓,迅速導致大規模起義,致使帝王之業土崩瓦解。這一史實充分顯示出民心向背對治國的重要性。賈誼採用鋪張渲染的手法言秦之過,是借秦作鑑,猛敲警鐘,勸諫西漢統治者施仁政。

[點撥]“仁義不施”,換種説法是“施行暴政”,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現,在固守天下中表現得尤為厲害。主要體現在治國措施中。

[説明]將“仁義不施”這一抽象道理具體化,訓練了學生篩選信息、理解文意、理解文句等能力,思維深刻性訓練、鑑賞評價訓練、語言訓練都得到落實。

《過秦論》教學設計15

【教學目的】

1、學習運用歷史資料提煉觀點的方法。

2、瞭解本文的語言特色:排偶句的運用。

3、認識賈誼對秦代暴政的批判──“仁義不施”是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文是一篇史論,而大半篇幅用於敍述秦王朝興亡的歷史過程,實際上是以史實作論據,論證秦的迅速滅亡是由於“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因此,教學重點應是最後一段。

史論敍史不同於史傳,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帶有主觀色彩;本文又是用駢體寫的,這種色彩就表現得更為明顯,要講清這一點就很難。此外,還要考慮到本文的背誦量較大,要使學生既能背得順暢,又不增加他們的負擔。

2、教學方法:

課文練習只要求背誦最後三段,也是出於不增加學生負擔的考慮,但從教學的需要來看,背誦全文是大有好處的。為此,擬採用誦讀教法。

背誦應有嚴格要求,但個別地方可以放寬。如第2段列出九國的順序是“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而第5段則是,“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據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東六大國置前,三小國置後,至於六大國中孰前孰後並無一定的準則。背誦時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順序不可。其次,第2段還列出20個人名,是舉例性的,不過是作此隨手拈出(例如樂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類),背誦時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順序。總之,要從總體着眼,只要不違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計較個別字眼,當然,關鍵的字眼決不容許出現錯誤,這是背誦長文(千字以上)的原則。

3、課時安排:

本文擬用3課時誦讀。

第一課時:簡介作者及《過秦論》寫作意圖,分析全文佈局,誦讀第1、2兩段。

第二課時:誦讀第3、4段。

第三課時:誦讀第5段。

【預習安排】

1、朗讀課文2~3遍,要求字音準確:

補充注音如下:

因利乘便(chéng)殽函(xiào) 合從(zòng)翟景(zhái)將數百之眾(jiàng)鏃(zú)笞(chī) 膏腴(yú) 萬乘勢之(shèng)召滑(shào)

2、思考下列問題:

⑴ 本文是一篇史論,為什麼大半篇幅是敍事?作者這樣敍事有什麼目的?

⑵ 文章將秦統一全國的過程劃分為幾個階段?為什麼這樣劃分?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作者和《過秦論》寫作意圖

賈誼的《過秦論》共有上、中、下三篇。我們學的是上篇,文中概括敍述了秦王朝的興亡過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後指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是它迅速滅亡的根本原因,這是從史實中提煉觀點。到了中篇,作者對這個觀點作了分析,並進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顧“天下之嗷嗷”,繼續實行暴政,“重之以無道”,然後從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則:“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這是作者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責秦王朝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君主──子嬰的過失。

《過秦論》鮮明地表現了賈誼的政治立場。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政論家、文學家。洛陽人。18歲時以能讀詩書、善屬文,為郡人所稱譽,廷尉吳公薦於漢文帝,被任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貶為長沙王太傅。後為樑懷王太傅。32歲時鬱郁而死。

賈誼生活在西漢初期,由於此前經過500多年的戰爭破壞,社會經濟凋敝,人口減少,所以他極力主張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評時政。《過秦論》就是為宣傳這種主張寫的。論“古”是為了説“今”,這是讀本文時首先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

二、粗略分析全文佈局

1、先按表達方式將全文分為兩部分:

⑴ 記敍部分:寫秦王朝的興亡過程(前四段)。

⑵ 議論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最後一段)。

2、再分析記敍部分的層次,可分兩大層。

⑴ 興起的過程(前三段)。

⑵ 滅亡的過程(第四段)。

三、誦讀第1段

在誦讀練習中以提問方式明確本段的內容要點:

1、秦的地理優勢;

2、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統一天下;

3、基本國策(耕戰、連衡)及成果。

史實補充:

1、“外連衡而鬥諸侯”──這是跟上文“內立法度……修守戰之具”相對應而言,其實這是後來的政策。有些“教參”上甚至把它跟連衡政策的創立人張儀聯在一起,這是不正確的,張儀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後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見,史論敍史不同於史傳,重在“會意”。

2、“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記·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而襲奪其軍,破之。秦用商君,東地至河。”“東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這是秦以“詐力”奪取諸侯土地的一個突出的例子。按:這是秦取河西地的開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獻河西地少樑(今陝西韓城南)。

四、誦讀第2段

提問:本段敍述了哪幾位秦國國君時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即孝公之後,始皇之前的五位國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莊襄王死於前247年,其間長達90年,作者是怎樣敍述這90年間的歷史的?

討論後,歸納如下:

1、將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間的事情集中到一點上來寫:秦的領土日益擴大引起諸侯恐懼,以諸侯反襯秦。孝文、莊襄二朝則一筆帶過。這是從總體上看。

2、寫秦擴大領土,按南、西、東、北四個方位説,顯出其軍事力量無比強大;寫諸侯,按“合從締交”“約從離衡”“從散約解”的順序説,並極力渲染其聲勢,以反襯秦人困諸侯之易(“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這是從局部來説的。

3、統觀此段敍史,近乎藝術概括方式,本質是真實的,但客觀的歷史過程並非如此。

史實補充:“合從締交,相與為一”──蘇秦説六國從親,約在前334~前332年之間,其時蘇秦任從約長,並佩六國相印。“秦兵不敢窺函谷關十五年”。這是第一次合從。前318年,蘇秦再次約從六國共攻秦,楚懷王為從長。至函谷關,秦出兵擊六國,六國兵皆引而歸(《年表》中作“五國”)。這是第二次合從。此外,前298年,魏、齊、韓三國曾聯合攻齊。還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國兵敗秦於河外,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內了。從上述史實可以看出,所謂“九國之師”只是一種籠統的説法,這也説明史論敍史跟史傳的不同。

背誦要求:

1、可以從“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之眾”直接過渡到“嘗以十倍之地”;

2、“於是六國之士……制其兵”這一段可略讀。

五、留作業

背誦第1、2段;準備誦讀第3、4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背誦第1、2段。

用提問過渡:本文題目是“過秦”,這兩段説到秦的過錯沒有?(沒有,雖然也表現了秦的“詐力”政策,但在鬥爭中使用“詐力”是每一方都會有的,只是看誰用得更好。)既然如此,這樣寫有什麼作用呢?(為下文作鋪墊,以統一過程中的強大跟後來的迅速滅亡做對比。)所以,下段就先説秦的過錯。

二、誦讀第3段

1、先默讀一遍,説説秦始皇的過錯是什麼。

2、找出寫過錯的那一層(“於是廢先王之道……陳利兵而誰何”)試用幾個字來概括秦始皇的對內政策。(愚民、弱民、以民為敵。)

3、劃分全段層次並答問:

⑴ 首句寫秦始皇統一全國,只有一個意思,卻連用四句來表達,為什麼?

這是中國空前的統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鋪排;極言秦王朝的無比強大。

⑵ 次寫擴大版圖,有什麼作用?

仍是極言秦王朝的強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彎弓而抱怨”一句,是用來烘托秦始皇的威勢,可算是虛寫。如要實解就會出現矛盾,前218年,張良曾僱力士刺始皇於博浪沙,誤中副車。

⑶ 寫秦始皇的對內政策這一層的要害是什麼?

“不施仁義”,為結論張本。

補充解釋:“誰”“何”都是疑問代詞用如動詞,由此引申出“呵問他是誰”的意思。

以上二小層可合併為一層:寫秦始皇對內、對外的政策。

⑷ 末句寫始皇的設想,有什麼作用?

反襯秦王朝滅亡之迅速。

(説明以上內容可以在分層誦讀中依次討論。誦讀和討論是交叉進行的。在全班學生基本成誦之後,再提出下面的問題。)

4、本段在全文結構中有怎樣的作用?

上文寫秦日益強大,為統一奠定了基礎,本段寫統一後的措施説明秦已從攻勢轉為守勢;正因為措施不當,才導致了它的迅速滅亡,所以下段接着寫它的滅亡,作者“過秦”之意盡在其中。

三、誦讀第4段

默讀一遍後概括本段大意:陳涉起義,天下雲集響應,並起亡秦。

提問:開頭寫始皇餘威,有什麼作用?(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作者寫陳涉起義的一段話中,要害是哪一句?(“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這説明了什麼?(全國人民不滿秦王朝的統治。)它為下文哪一句作鋪墊?(“仁義不施”。)

再問“將數百之眾”跟上文哪一句相照應?(“百萬之師”──秦人能打敗九國“百萬之師”,而不敵陳涉“數百之眾”,可以發人深思。)“斬木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應?(“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這説明了什麼?(“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在學生基本成誦後,還可以問:你怎樣看待賈誼對陳涉的評價?

教師小結時主要談兩點:

1、賈誼是對陳涉起義作出高度評價的第一人;

2、階級的偏見也是有的。

四、留作業

1、背誦第3、4段,準備誦讀第5段。

2、下面兩段話均摘自《過秦論(中)》,只要求看懂大意。讀後就以下兩個問題談談自己的體會:

引文(一):“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志,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併兼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孤獨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引文(二):“二世……重之以無道,壞宗廟與民,更始作阿房宮,繁刑嚴珠,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紀,百姓困窮而主弗收恤。然後奸偽並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眾,刑戮相望於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於眾庶,人懷自危之心,親處窮苦之實,鹹不安其位,故易動也。是以陳涉不用湯、武之賢,不藉公侯之尊,奮臂於大澤而天下響應者,其民危也。”

⑴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句話應當怎樣解釋?

⑵ 作者是怎樣分析陳涉起義的?

  第三課時

一、檢查作業

1、背誦課文第3、4段。

2、答問:讀過引文(二)後,再看課文第4段中關於陳涉的`敍述,你認為“甕牖繩樞之子……倔起阡陌之中”這段話的總體意思是什麼?(他不憑藉高貴的地位和傑出的才能,卻很有號召力,就是因為他的奮起反抗符合人民大眾的心願,但“才能不及中人”這句話卻帶有明顯的貶意。)從全段來看,其內容可用引文(二)中哪些字眼來概括?(“民危”“易動”──這就是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而“民危”“易動”,正是暴政所造成的結果。由此自然轉入議論。)

二、誦讀第5段

1、補充註釋:

⑴ “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意謂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政權,其力量是不小的。

⑵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雍州的地勢、殽函的險固,還是原來那個樣子,意謂秦地的優越地形並未發生變化。

⑶ 棘──課本注,“棘”通“戟”。此與上文“斬木為兵”矛盾。按:“棘矜”應合解,即伐棘為矜,矜仗也。“鉏耰”又作:“耰鉏”,是一種農具,類似今之長柄大鋤。這樣解釋,正好跟下文“鈎戟長鎩”對應成文。

⑷ 同年而語──又可以寫作“同日而語”,相提並論之意。

⑸ 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這句説的是秦統一全國以前的事。萬乘,戰國時的大國也稱“萬乘”。同列,秦與山東各國皆諸侯,故稱“同列”“序”“朝”為互文。這句話的意思是,當時秦很強大,所以八州諸侯都來朝拜它。按:從秦孝公到秦統一全國之前,共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説“百有餘年矣”。至“以六合為家,殽函為宮”,才説到秦統一天下。

⑹ 攻守之勢──“攻”,指統一六國以前;“守”,指統一六國之後。

2、劃分層次:第一層(開頭至“則不可同年而語矣”)對比論述九國之師和陳涉之眾的力量。開頭指出秦王朝的優勢仍然存在,這是對比論述的前提。對比則表明陳涉的地位和農民軍的武器及素質遠不如九國之君及其部隊。要害是“成敗異變,功業相反”這八字,是為全文的結句設伏的。第二層(“然秦以區區之地”至結句)照應全篇,歸納中心論點。“然秦”以下四句照應第1、2段,“然後”二句照應第3段,“一夫”三句照應第4段。“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為全文中心論點。

3、誦讀詣導: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説秦之過,一定要讀得有氣勢,表達出作者“過秦”的深意。

⑴ 且夫──推進一層,領起議論的口氣。

⑵ 以下連用六個“也”,用極其肯定的語氣讀。

⑶ 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屬(於)”“非銡(於)”“非抗(於)”和“非及”。(“非及”後其實也可加“於”)。

⑷ “向時之士也”後作一頓,為下句轉折畜勢。

⑸ “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也”後有較長停頓。如去掉“也字”,再增“何也”一句,答案即是全文結句,可見作者有意為下文蓄勢,所以述而不問。

⑹ “試使”三句,重複上文之意,換假設口氣,再作一鉏。

⑺ “然秦”三句作低迴之勢,以下節節升高,至“為天下笑者”達於頂峯,稍作一頓,再逼出“何也”一句。

⑻ “仁義不施”是一篇綱領,用深責語氣讀;“攻守之勢異”用解釋語氣讀,寓“不知天下之勢”之意。

(以上內容都穿插在誦讀過程中説明。)

三、總結全文

1、歸納全文中心:

提問學生:本文的寫作目的是什麼?

借古喻今,勸諫西漢統治者實行仁政以安民。

試從前面的引文(二)中找出一句話來説明。

“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

2、分析本文論證方法:

⑴ 以史實為論據:

問:本文前三段純屬敍史,這跟作者要論證的觀點有什麼關係?

秦統一全國前對諸侯處於攻勢,統一後對全國人民處於守勢,是為了説明“攻守之勢異”這一點的。

問:秦王朝在這不同的兩個時期內所採取的政策有區別嗎?

處於攻勢時期採用的是詐力政策,處於守勢時期採用的是壓迫人民的政策,二者在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

試用引文(一)中的話來説明:

“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

問:“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包含了怎樣的意思?

仁義不施。

⑵ 對比論證:

問:第5段以九國之師跟陳涉做對比,有什麼作用?

九國之師擁有大批謀士、精良武器和訓練有素的士兵無法戰勝秦國,而一羣斬木為兵的農民軍卻戰勝了秦國,這説明秦的暴虐無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

試用引文(二)中的話來説明:‘

“民危”──陳涉的“星星之火”點燃了燎原烈焰。

問:本文還有哪些對比?

秦人“開關延敵”與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的對比;“會盟而謀弱秦”與“爭割地而賂秦”的對比;“序八州而朝同列”與“一夫作難而七廟隳”的對比。(指出:這些對比跟論證只有間接的關係。)

標籤: 過秦論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9o1p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