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説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2.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3.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4.瞭解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方法——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預習】

(1)藉助工具書,通讀原文。

(2)參考有關資料,對《左傳》在先秦文學史中的地位及《左傳》的語言特色有所瞭解。

(3)初步瞭解故事情節,特別注意對燭之武這個中心人物的把握。

(4)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及難點。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

人們常用“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來形容那些縱橫捭闔的外交家,用“不戰而屈人之兵”來形容那些高明的謀略家,這並非溢美之詞。相信大家學習本文將會感受到這種風采。

一、檢查課前預習

1.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同矣)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給。句意是:秦國的外交使臣經過鄭國,鄭國可以供給他們所缺少的物資糧秣等物。)

(3)秦伯説。(説,同“悦”。句意是:秦穆公聽了很高興。)

(4)失其所與,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國,不是聰明。)

2.字音

氾fàn南佚yì之狐夜縋zhuì而出

瑕xiá闕quē秦杞qǐ子逄páng孫

3文常本文選自《左傳》,《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敍事詳細的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他還作了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春秋三傳”

二、課文探究

1.解題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記公元前630年鄭國燭之武利用秦、晉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説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説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衞鄭國,迫使晉國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説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衞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以及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2.時代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導致事情發生的原因有二點。其一,鄭國曾二次得罪過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跑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時晉、楚之戰中,鄭國出兵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告終。後鄭國雖然即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鄭伯甚至與晉侯“盈于衡雍”,但最終沒有感化晉國。其二,晉秦兩國聯合圍攻鄭國,是因為晉秦都要爭奪霸權,均需要向外擴張,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自然要尋找這樣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所以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3.熟悉課文,達到背誦,特別注意把握課文的支撐句(自主學習):

①秦、晉圍鄭,……且貳於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還也。

4.瞭解主要人物(自主學習)

燭之武是中心人物。雖然“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但在國難當頭,深明大義,以捍衞國家主權的使命感隻身赴敵營,以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鄭國的危機。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説服了秦伯,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識英雄的伯樂。“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説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夠的瞭解,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預見性。

鄭伯,勇於自責者。當鄭國所處危險境地,需燭之武退秦師時,燭之武卻流露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的滿腹委屈與牢騷。面對此,鄭伯先是“是寡人之過也”以自責,從諫如流,情真意切,並欲揚先抑,設想假如鄭國滅亡的話,對燭之武也無好處,這種透徹的分析,誠意的表白,終於感動了燭之武,使之臨危受命,義無反顧赴敵營。

5.全文中心寫了件什麼事?故事情節是怎樣展開的?(合作探究)

全文以燭之武説退秦軍為中心。全文故事情節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秦晉圍鄭,既點出了戰事爆發的原因,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又為下文“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第二部分,燭之武臨危受命。鄭國君決定通過外交途徑來解除危機,佚之狐向鄭伯推薦了燭之武。鄭伯自責,情真意切感動燭之武,燭之武以國家利益為重,決定隻身見秦伯。

第三部分,燭之武説退秦師。

燭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認鄭國處在危亡的境地,把這件事放在一邊不再談。然後一面説明秦國滅鄭則無益而有害,舍鄭則有益而無害。一面舉出事例,説明晉國不可信賴,秦國不應與晉國共事,晉國得到鄭國,必將進而損害秦國。燭之武利用秦、晉兩國的矛盾,根據事理和事實,把秦滅鄭和秦與晉共事的害處分析得十分透徹,終於説得秦穆公不僅撤兵回國,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鄭防禦晉。

第四部分,晉師撤離鄭國。

當晉國的盟軍秦國成為鄭國的盟友後,晉侯毅然撤軍。説秦伯而退晉師正是燭之武所要達到的目的。

6.學生討論交流。

討論題:簡析燭之武的形象?

志士勇士辯士

總結本文是一篇記述古人辭令的散文。鄭國被晉、泰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命説退秦軍。他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説辭,使説服了秦君。撤出圍鄭的軍隊,並派兵助鄭國防守,致使晉軍不得已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這篇文章,讚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去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鬥爭的複雜性。

本文燭之武的話雖系外交辭令,但説得透徹在理,實事求是,層層深入,簡明得體,令人信服。與戰國時代縱橫家的危言聳聽是不一樣的。《左傳》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這些複雜曲折的意思記載得十分清楚,這種精煉的文筆很值得學習。

三、課後作業翻譯全文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2

教材:高一人教版必修1第二單元第四課

教學目標:

1、瞭解《左傳》的文學常識,掌握文中出現的文言現象

2、掌握一些文言實詞,如“軍、遠、鄙、東道主、行李”等。

3、學習燭之武臨危受命、大智大勇的愛國精神。

4、瞭解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教學重難點: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實詞及文言語法現象

學習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方法,如擺事實、講道理

教學方法:誦讀法、講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説一説

歷史上有名的口才出眾之人(如, 藺相如、諸葛亮、鄒忌、唐雎等)

二、填空並解題

燭之武 退秦師 加一個字,使之能概括課文內容。(可填“勸、智”等)

燭之武退秦師,關鍵詞是“退”,意思是“使……退兵”

三、《左傳》與左丘明簡介

1、聯繫國中九年級《曹劌論戰》所介紹的《左傳》知識

我國第一部敍事詳細的編年體著作《左傳》,也叫《春秋左氏傳》,作者左丘明

2、春秋三傳 《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3、《左傳》與《國語》的區別

《國語》是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寫此作時,左丘明已雙目失明,他是史家的開山鼻祖。《左傳》重記事,《國語》重記言

四、追溯歷史背景

春秋五霸

晉(晉文公) 齊(齊桓公)

宋(宋襄公)

秦(秦穆公)

楚(楚莊王)

晉國簡史

晉獻公 → 晉惠公(夷吾)-----朝濟而夕設版焉(得罪秦)

↘ 晉文公(重耳)-----經過鄭,鄭對之不善

↘大女兒(秦穆公夫人)

晉襄公

晉靈公(晉靈公不君 用彈弓射行人 煮熊掌不熟殺廚師)

五、正音,理清故事梗概,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以問題串講、品析課文

1、(1-2)自然段,鄭伯是如何説服燭之武的?(用課文原句回答,並翻譯)

2、(3)自然段,燭之武用哪些事實和事理説服秦伯退兵的?其中哪一點最關鍵?

一共有五點

A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過已鄙遠,君之其難也。”(注意“執事、縋、鄙、越”等)

B 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子薄也。(注意“焉、陪、厚、薄”)

C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注意“舍、東道主、行李、共”)

D 且君嘗為晉軍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子所知也。(注意“賜、許、朝、夕、濟、設、版”)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注意“何厭之有、封、肆、闕、焉、圖”)

二、思考:

分析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方法,哪些是擺事實,哪些是講道理?最為關鍵的一點是什麼?

A和 D是擺事實

B C E 是講道理

最關鍵的一點是E 因為秦最擔心的是對方的強大而威脅到自己的霸主地位。

第三課時

一、討論:晉文公為什麼不願向秦軍進攻?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失其所與,不知

4、以亂易整,不武

注意“微夫人、敝、所與、知、易、武”, “吾其還也”的“其”

二、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為主,現代漢語則以雙音詞為主。解釋課文中下列單音詞,體會這一特點。

朝、亡、厭、國、戍、夕、危、師、及、辭

三、思考並討論:呂祖謙《東萊<左傳>博議》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離。秦、晉連兵而伐鄭,鄭將亡矣,燭之武出説秦穆公,立談之間存鄭於將亡,不惟退秦師,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燭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晉親鄭,棄強援、附弱國;棄舊恩、召新怨;棄成功、犯危難。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詎能若是乎?秦穆之於晉,相與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結之厚也,一怵於燭之武之利,棄晉如涕唾,亦何有於鄭乎?他日利有大於燭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從之矣!

四、作業

背誦課文,並閲讀《左傳》一書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3

【設計説明】

主要把握以下三點:

1、是從文章中獲得背景,訓練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膽取捨,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讀,做到重點突出。

3、是通過寫頒獎辭這一小作文形式,讓學生對燭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從閲讀中積累寫作素材,最為關鍵的是內化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決閲讀了卻不知道不會用材料的難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體會燭之武遊説的藝術。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體會燭之武遊説的藝術。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人曾説過,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一個人僅憑其三寸不爛就勸退敵人的百萬強師?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燭之武退秦師》。共同瞭解一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傳奇人物:燭之武。

二、簡介《左傳》

三、初讀感知

1、解決生詞:

貳(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縋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孫(páng)

2、放名家朗誦,請同學們聽清字音,聽準句讀,聽出語氣。

3、背景感知:

自由誦讀一遍,在朗讀的過程中思考一個問題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個國家?並且找出三國之間的糾葛,並造成什麼後果,並從原文中找出依據。

(明確):

涉及到了晉、秦、鄭三國。

(板書)一個三國的簡略地圖:秦──晉──鄭

(依據: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晉鄭之間: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晉秦之間: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

後果: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補充):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

這一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出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晉楚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讀燭之武勸説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師過渡)是啊,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南。在這危如累卵,命懸一線的危機時刻,燭之武不戰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燭之武,你會怎麼勸説?

(明確):因為之前已經讓學生在初讀感知中瞭解了三國的糾葛,所以學生會直接告訴秦王,之前晉國對秦國食言,點撥學生,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晉君聯合,想滅掉鄭國,鄭國派使者來説晉國的種種不是。那麼自己會怎麼想?肯定是挑撥離間,直接更見堅定自己與晉國的盟友關係,那麼這樣做只會失敗不會成功。

⑵ 那燭之武究竟怎麼做才贏得了秦國的信任呢,請同學們齊讀燭之武勸説秦王的部分。給大家五分鐘結合課下注釋,畫出文中重要的知識點,並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

(解決疑難):學生提問,老師點撥字詞。

譯文: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就煩勞您手下的人了。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説,也沒有什麼害處。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築城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有什麼滿足的呢?現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裏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受益,希望你考慮這件事。

⑶ 討論:

剛才通過串通文意瞭解到,燭之武也提到了晉國和秦國的過節,但是他是直接提出來的嗎?那麼之前燭之武還説什麼了,有什麼好處?

(明確):這一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自己從文本譚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體分析:

①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説我們鄭國已經知道自己要滅亡了,讓秦伯放低警惕,並且讓秦伯有一種優越感,知道鄭國已經知道自己快亡國了,而他是鄭國即將的擁有者。

②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用鄭國、秦國、晉國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國幫助晉國滅掉晉國,自己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只是給對方增強國力。讓秦伯這時清醒的看到自己的處境,讓秦伯必須重新審視一下這一場戰爭的必要性。

③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在用利益誘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過鄭國呢,我們鄭國還會提供給你們國家的往來使者所缺乏的東西,潛台詞就是既然滅亡鄭國給你帶不來好處,而且鄭國還能幫助到你,還是放棄攻打鄭國比較划算。

④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這時在提出秦國的同盟國也並不是那麼忠誠值得信賴,用事實告訴秦國,以前晉國不就早上剛得到幫助,晚上就築成拒秦。讓秦伯和晉君之間產生隔閡。

學習《燭之武退秦師》一文,燭之武,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小國使臣,隻身赴敵營,面對大國之君,不卑不亢,從容辭令,強大的秦晉聯盟在其如簧巧舌下,瓦解無存。燭氏憑伶牙俐齒,委婉入情,句句刺入秦伯的心窩,頗令同學們為之心折。趁興致正濃,我將事先印好的《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阪橋》的節選部分,發給大家。為激活氣氛,我還模仿説書人口吻,朗聲讀道:

卻説文聘引軍追趙雲至長阪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飛乃厲聲大喝日:“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慄。曹操急令去其傘蓋。回顧左右日:“我向曾聞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言未已,張飛睜目又喝日:“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慨,頗有退心。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目:“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於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逃奔。正是: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一時棄槍落盔者。不計其數,人如潮湧,馬似山崩,自相踐踏。後人有詩讚日:長阪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

讀過聽過之後,學生中有人躍躍欲試:“我們也寫幅聯,寫首詩。”一聽學生有了反應,我趁熱打鐵:“杜甫曾雲: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燭氏退敵,的確令人折服。作為後人,我們有些同學亦按捺不住詩興,想有聯頌曰,有詩讚日。可咱們會撰聯寫詩嗎?其實,這有何難,學就是了。”於是我趁機將對聯的基本常識介紹給了學生。由於積極性高漲,再加之我藉助的是關於解縉的“門對千棵竹短無,家藏萬卷書常有”的妙趣故事來講析,大家聽得異常認真。最後我説:“張翼德退曹軍與燭之武退秦師,同是退敵,卻各有巧妙不同。比較二者特點,請撰寫個對比聯。燭氏退敵,妙在三寸不爛之舌強過百萬之師,咱也模仿《三國演義》贊張飛的模式,來個‘後人有詩讚曰’的形式。老師回去也寫,咱們比比看好嗎?”

每人一聯一詩如數交上來後,果然不錯。如:

張子璐:“智退秦師燭之武;勇嚇曹賊張翼德。”

苗 俁:“張翼德三聲喝破怯人膽;燭之武數言扭轉霸主心。”

侯瑋辰:“張翼德怒吼退雄兵:燭之武妙論動君心。”

劉 博:“雙雄盟兵千萬欲亡鄭: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難。”

一聯聯都準確地抓住了二者退的特點,而且對仗工整。有些同學還真拿出了“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的勁頭來,為一個字的對仗工整苦鎖眉頭,搜腸刮肚。而詩暱,亦不乏佳作。

周維伊:“血腥滾滾捲土來,壯士巧言滿胸懷。三言兩語説君去。一場戰事從此埋。”

楊 夏:“秦晉圍鄭形勢憂,只為晉侯報私仇。幸而鄭有燭之武,退軍不動一兵卒。”

侯瑋辰:“三更秦帳辯聲傳,巧言妙説論利害。一語仿若鋒利劍,割斷兩家百年緣。”

劉 博:“臨危受命身系國,孤身夜出見秦伯。曉以利害裂敵盟,巧舌不負眾人託。”

當我把這些詩、對聯讀給同學們聽的時候,博得了陣陣掌聲。我説:“看看,你們自己寫得的確令人刮目相看吧。後生可畏呀,我都羞於拿出拙作……”一語未畢,“老師別耍賴,昨天説了要比比。”我把自己的詩和對聯拿了出來:

猛張飛長阪橋三聲大喝退曹軍,靠的是勇;

智之武汜南營一番妙語動秦師,憑的是謀。

後人有詩讚日:危亡之際挺身行,寶刀未老史留名。但憑三寸不爛舌,説退秦伯虎狼兵。

爭強好勝的學生們真的評頭品足開了……

原本是一篇平常的文言文教學,我相機引入了同學們耳熟能詳的三國故事,借二者相似點,引出了吟詩屬對的學習,既激發了同學們的興趣,又學到了詩歌知識。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了祖國語言的魅力。豈不一舉幾得。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4

一、檢查學生熟悉程度

燭之武( )退秦師

例如:三寸之舌,妙語,巧施反間計等。

請用簡潔的文字概括各段內容。(每段用四個字概括)

例如:第一段:秦晉圍鄭。第二段:臨危受命。第三段:説退秦師。第四段:迫晉退兵。

二、整體感知

1.點撥關於誦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魏志·王肅傳

“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宋·朱熹

“大抵學古文者,必要放聲疾讀又緩讀,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終身作外行也。” ——清· 姚鼐《尺牘》。

“不動筆墨不讀書。”——古語

2.本段的中心是燭之武説秦君,説辭僅125個字,可以分為幾層?(五層)

鄭既知亡敢煩執事(其益)[益事渺茫]

越國鄙遠亡鄭陪鄰(其害)[錯事可見] [利害之辨]

燭之武退秦師 舍鄭利秦共其乏困(其利)[利事可期]

君為晉賜朝濟夕設(其德)[史事可證] [恩仇之鑑]

東封西肆闕秦利晉(其意)[禍事可測]

3.燭之武為什麼能三言兩語退秦師?其遊説妙在何處?

提示:春秋無義戰。所有的戰爭出發點為“利”。燭之武正是抓住“利”在做文章。

以下分析供參考——

(1)以“利”巧攻心理。

晉國圍攻鄭國,本來不關秦國的事,秦國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秦晉同屬於一個軍事集團的,他們之間有盟約關係,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撈一把,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兩個原因中,第二個原因是主要的,燭之武看準了這一點,緊緊抓住了秦穆公的這一心理,單刀直入:“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燭之武作為鄭國的子民,先講自己國家的處境“既知亡矣”,隱含意思是説鄭國滅亡是既定的事實,所以也無法考慮鄭國的利益了,但鄭國的土地最後被秦國還是晉國得到呢?這還是個未知數。燭之武從這點做文章,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説話,不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還贏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通過讓步假設推理出不攻鄭的好處,以利益來引誘秦伯,讓秦穆公動心;“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希望秦穆公為了秦國的利益不受損害而放棄圍攻鄭國的計劃,言辭懇切,從而堅定秦穆公與晉國毀約的決心。

(2)以“害”巧析形勢。

一從現實狀況來看,“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鄭亡後的情況如何呢?如果秦國得到了鄭國的土地,“越國以鄙遠”,是很難辦到的,即使辦到了,也是不好統治的;如果晉國得到了鄭國的土地,“鄰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話,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薄”。二從發展來看,“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以晉的貪得無厭,讓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險的存在,從而快速作出決策,否則貽害無窮。燭之武説辭切中要害,強而有力,且用反問句來加以突出強調,真是氣勢凌厲,鋭不可當。

(3)以“史”巧施離間。

燭之武挑撥離間的遊説藝術在晉秦圍鄭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場。

燭之武對秦晉兩國關係和矛盾瞭如指掌,他見秦穆公之後,隻字不提鄭國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勢的同時,始終不忘離間兩國關係。如果説在“亡鄭”還是“舍鄭”的利害分析上,燭之武的挑撥離間還是隱性的話,那麼他拿出歷史事實,“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指出晉的過河拆橋、忘恩負義、不可共事,則是赤裸裸地挑撥秦晉關係,以“夫晉,何厭之有?”把火燒得更旺,不僅使秦穆公覺得枉費心機,又頓感危險將至。燭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撥離間了“秦晉之好”,真是妙哉!

燭之武遊説的成功還取決於語言的得體。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小國使臣,面對大國的君主,本是求人,卻能夠不卑不亢,從容辭令,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語重心長,迫使對方就範。可謂是有理有利有節有體,從而出色完成了遊説使命。

燭之武充分陳述了秦晉鄭之間的三角利害關係,準確、深刻而又獨到,不能不令人信服。一是滅掉鄭國對秦並沒好處:“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鄰之厚,君之薄也。”二是不滅鄭國對秦也沒壞處:“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三是晉國的信義有問題:“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四是晉國最有野心,擴張稱霸,是晉國的本質:“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通觀燭之武之論,由“若”、“且”、“夫”三字連貫起來的四層意思,環環相扣,層層相生,如早春的驚雷,醒腦益智,又如搏擊的雄鷹,敏捷有力。這四層意思包含有巨大的智慧力量,因而能給對方以有力的衝擊。一番議論之後,秦穆公是如撥雲霧見青天,不但不再圍攻鄭國,反而命令三位將領留守下來。秦晉聯盟出現裂痕,兩國關係從此漸行漸遠。三年之後雙方在崤山正面交鋒,秦軍三位主帥被俘,士卒無一生還。歸結起來,燭之武的成功之處在於,恰當地把握了當時當地的國情、人情,準確地利用了對方心理,因而,他成功了。燭之武是自信的,他自信有能力引導秦穆公的思路,他自信千軍萬馬也不過彈指一揮間的問題,他的自信來源於對當時國際形勢的洞悉,他的智慧當在眾人之上,他思路清晰,説理透徹,他從容不迫,超然淡靜,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實在是世俗世界生長出來的一株仙花奇草,異香滿面,清爽可人。

三、引導學生分析燭之武這一人物形象

1.你最欣賞燭之武哪一點?

如文章第1段寫國難當頭,燭之武不顧年邁體衰,願受君命,出使秦營,危難之際——“義”

“夜縋而出”——“勇”

面見秦君,一番慷慨陳辭,言簡意賅——“智”

2.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什麼特點?

燭之武的語言,不管是牢騷,還是説辭,都表現了他不僅能言善辯,而且深明大義、機智勇敢。特別是説秦時的舉重若輕、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體現了一位出色的辯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寫。佚之狐的推薦、鄭伯的自責,退秦師的事實,都從側面烘托了這個人物。

3.燭之武這一人物形象給我們什麼啟示?

四、佈置作業

根據課文內容擬幾幅對聯。

如:三寸巧舌力挽狂瀾息國難,一番善言情蕩衷腸罷干戈——燭之武;

秦伯知難而退明時務,晉侯窺利則趨失盟友——秦伯和晉侯;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5

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燭之武退秦師》,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和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1.地位和學情:《燭之武退秦師》是先秦歷史散文《左傳》中的名篇。記述的是秦、晉聯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鬥爭。它是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是學生在高中階段第一次學習文言文,第一次感知高中新課標對學文言文的要求。剛踏入高中的學生,古文學習的興趣還有所缺乏,學習的方法還比較單一。如何指導學生學好,實現由教到不教,樹立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信心,提高學生的興趣,這是一個關鍵。

2.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高中階段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根據課文特點,結合學情和新課標的要求,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瞭解《左傳》有關知識,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閲讀古文的能力和概括能力,學會人物的精彩語言,學會説話的藝術。

(3)德育目標: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時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3.教學重難點:重點:積累本文涉及到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內容。難點:分析燭之武的形象和他的勸説過程。打算設計兩個課時。

二,教法和學法

根據新課標要求教學要求“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應當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諧統一。確立教法:多媒體課件教學,小組情境討論法,點撥法,講授法。

學法:品讀法,質疑法,探究法。

三,教學過程

導入:用ppt演示春秋時期形勢圖和秦晉圍鄭形勢圖,創設情境讓學生直觀感受整個戰爭的局勢。設立這個情境。讓同學們四個人一組,分別充當秦君,晉君,鄭君以及鄭國大臣,自由發揮表演,看看台上的大臣將如何説服秦君。同學們自由發揮完後,引入一個歷史人物燭之武看他是怎樣勸説的,引出文章標題。

初讀文章,整體感知:首先,這篇文章選自《左傳》ppt上展示相關左傳的文學常識,然後播放本文的朗讀視頻,ppt上顯示文中難讀易錯的字音字形,讓同學們邊聽邊標註在書上,大家再齊讀一遍文章。

再讀文章,理解大意:讓大家自由朗讀,對照課下註解理解大意。然後點四個同學起來翻譯全文的四個自然段,根據大家的情況加以糾正,同時點出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文言句式,文言虛詞這些基礎知識。

理清思路,深入解讀:提出以下問題

(1)思考燭之武在什麼情況下“退秦師”的?

(2)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燭之武是怎樣出場的?第二段對錶現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

(3)全班朗讀第三自然段,思考燭之武是怎樣説服秦伯退師的?(學生小組討論,分出層次。每個小組派代表發言,其他組員補充,然後老師總結五步: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鄭知亡矣)二闡明厲害,動搖秦君(鄰厚君薄)第三步:體秦着想,以利相誘四引史為例,調撥秦晉五,推測未來,勸秦謹慎)(

(4)秦伯退師後,晉文公表現如何?體現了晉文公是個怎樣的人?

(5)通觀全文,你認為燭之武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燭之武是個綜合人才:1、志士。燭之武的外交才能通過佚之狐的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一個“退”字,盡顯燭之武的才華。由於長期未被重用,燭之武滿腹牢騷與委屈溢於言辭,以至於以“老矣,無能為也已”來推辭。但鄭伯的一番誠意和對國家形勢與個人利益關係的透徹分析,最終感動了他,他決心以國家利益為重,出使秦師。這足以説明他是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2、勇士。兩方交戰,生死未卜;出使秦師,成敗難料。燭之武“夜縋而出”,勇入秦營,其知難而上、義無反顧的冒險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3、辯士。燭之武在到了秦營之後,面對強敵,不卑不亢,侃侃而談。他先論説滅亡鄭國對秦國有害無益,只是增加了鄰國(晉國)。然後承諾,保存鄭國將會對秦國大有好處,“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這是鄭國請求秦國退兵所施予秦國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對方感興趣,以權衡利弊,又不失本國尊嚴。一番利誘之後,燭之武就從秦晉的歷史關係入手,揭示出晉文公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的本質,公開挑撥秦晉兩國關係;並且用發展的眼光,引導秦伯認識到晉的貪婪會給秦國帶來的危險,這就使秦伯認識到晉是敵而非友,並最終和鄭國結盟。這樣一來,“攻守之勢易矣”。燭之武一字未提鄭國的利益,卻成功説退秦師,充分展現了他的“辯士”形象。“辯士”形象是燭之武形象的核心。所以説,《燭之武退秦師》一文展示的燭之武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是一個勇於出使,直入敵營的勇士,是一個機智善辯的辯士、外交家。

5.課後作業:讓同學們對文章中的文言知識點進行整理,背誦全文以及重點實詞的意思。

四、歸納總結全文

通過這篇的學習,大家對學習高中文言文有了初步的把握,掌握了一些文言的基本知識,燭之武的勸説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短短125個字,卻説了五層意思,説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強的説服力,最後説服秦君避免了戰爭,可見説話藝術是多麼的重要,大家再日常交際中也可以多學學燭之武,站在對方的立場説服對方也方便自己。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6

一、教材分析

《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先秦歷史散文《左傳》,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聯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鬥爭。秦晉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若累卵。受命於危難之際的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盟散約毀,兩支人馬自動撤離的故事。文章讚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去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候國之間鬥爭的複雜性。

二、學情分析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文言文的要求是培養學生閲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積累語言知識。高一教學就是在國中對文言文學習的基礎上繼續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燭之武退秦師》安排在單元的首篇,如何指導學生學好這篇課文,實現“由教到不教”,樹立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信心,這是一個關鍵所在。且新課標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

1、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

2、參照註解,動口動腦,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3、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

三、教學目標

A、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説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2、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並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和概括能力。

B、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師恰當的提升引導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用現代漢語複述課文內容。

C、情感與態度目標:

1、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瞭解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方法——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四、教學重點:燭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

五、教學難點: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六、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探究法

七、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瞭解《左傳》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瞭解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歷史史實。

3、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正音,藉助註釋疏通文章。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劉勰《文心雕龍》評價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此言是否誇大了言辭的作用,這節課我們走近《燭之武退秦師》去驗證一下。危亡之際挺身行,寶刀未老史留名。但憑三寸不爛舌,説退秦伯虎狼兵。

二、解題: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訴我們哪些內容?

1、一人與萬人,力量懸殊,充滿懸念。

2、“退”如加修飾語,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3、核心人物是燭之武;燭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正”(yǔ、養馬的長官),大概相當於《西遊記》裏所説的“弼馬温”吧。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鬚髮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

4、這是一篇敍事性文章。

5、《孫子兵法謀攻》説:“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即是説,用兵之道,最高明者乃以謀略取勝;其次以外交取勝;以兵戎相見,攻城拔池,乃為最下之策。不用通過戰爭的手段,就使別的國家放下武器,停止戰爭,這是戰爭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謀略的正確運用則是達到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這使得本文成為《左傳》中的名篇。

三、關於《左傳》

(先讓學生看文章後面關於《左傳》的介紹)教師補充:“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這是朱彝尊《經文考》中對《左傳》的高度評價。這裏的“左氏”,司馬遷認為是春秋時代魯國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中寫到:“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東漢的班固也持此觀點,但由於文獻不足,《左傳》的作者迄今尚無定論。

但這絲毫無損《左傳》的光輝,它是繼《春秋》之後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而又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左傳》記敍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頗具春秋時代歷史散文的特色。內容豐富,規模宏大,忠於歷史事實,生動、真實地反應了奴隸社會崩潰時期的重大變化,為後人提供了那個時代廣闊多彩的社會生活畫面。統治集團內部的各種矛盾鬥爭,各諸侯國之間頻繁的爭奪戰爭,各種禮儀制度、社會風俗、道德觀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在《左傳》中都有大量記載。

總之,《左傳》無論對後代史學和文學都有極大的影響,在藝術上的成就令人驚歎,為後世敍事散文樹立了典範。

四、教師範讀(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正音)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縋(zhuì)闕(quē)②多音字:朝(zhāo)(例句:朝濟而夕設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孫)。

③通假字:無能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説,與鄭人盟(悦)失其所與,不知(智)何厭之有(饜)。

提問《燭之武退秦師》記敍了春秋時期的一件什麼事?思考:(學生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明確: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隻身前往秦國,説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場戰禍。

五、簡介秦晉圍鄭形勢圖

這是秦國,都城為壅。這是晉國,都城為絳。這是鄭國,都城新鄭。晉鄭彼鄰,秦如攻打鄭國,的確如燭之武所言:“越國以鄙遠。”當時,晉軍駐紮在函陵,即新鄭縣北;秦軍駐紮在汜水南面,離新鄭也不遠。大軍壓境,鄭國危如累卵。《燭之武退秦師》中所記述的就是秦晉攻打鄭國之前展開的一場外交鬥爭。燭之武是這場外交鬥爭的主角,他身負君命,隻身赴秦,説退秦軍,實屬不易。

當時,秦、晉、鄭三國的關係十分複雜,瞭解與次文相關的歷史史實,對我們學好這篇課文十分重要。

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

這一年,晉獻工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裏克殺了晉獻工的庶子夷齊、卓子。並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後又派人迎接獻工次子夷吾。夷吾採納了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以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

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從此出現了裂痕。

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

這一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出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

《燭之武退秦師》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只相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實屬城濮之戰的餘波。

放錄音,學生再次整體感知課文。放錄音後,學生齊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

六、佈置作業

1、反覆閲讀課文。

2、藉助註釋、工具書疏通文章。

3、整理通假字、古今異義、句式、活用等文言知識。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7

一、導入課堂

蘇東坡説過:“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由此可見朗讀是理解的基礎,因此我們嘗試用朗讀來帶動理解要求:一要讀準、二要讀熟,讀懂、三、讀出情感

幻燈展示:三步誦讀法

二、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幻燈展示:第一遍誦讀:讀準字音

我們先來聽課文,一篇文言文中哪些字音是要讀準的呢?看哪些字詞和我們平常的讀音不一樣

1、教師範背課文

要引導學生關注的字音有:縋共闕逢説知多音字通假字生字

幻燈展示:三類字

設計思路:在講解這一部分的時候落實文言中的一部分基礎知識並引導學生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字音和字形都是根據字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來確定的

幻燈展示:以意定音以意寫形

2、學生活動:齊讀課文

古人讀書主張“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業誦數遍,自然上口,永遠不忘”所以,在第一環節中大家一定要做到以上幾點同學們來讀一讀

(教師點評,從字音和感情上引導)你們覺得在感情上和老師的比較有什麼不同?

(評價的語言:字正腔圓,平淡,無起伏,無感染力)

三、讀清句讀,讀懂內容

1、誦讀課文的方法

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首先是要讀懂課文的內容,其次是要學會“抑揚頓挫”什麼是“抑揚頓挫”呢?

那就要通過語氣的輕重,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句中的停頓,來表其心,抒其意,傳其情特別重要的是八個字且把這方法説成“八字誦讀法”吧

幻燈展示:語氣的輕重,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句中的停頓

2、對課文內容的把握

首先看看課文的內容吧,文章説了一件什麼事?

為什麼要去擊退秦師呢?結局如何

板書:秦晉圍鄭

臨危受命

説退秦師

晉軍撒軍

四、處理課文的誦讀

1、第一自然段(教師範讀)

我先來試讀第一段,然後和大家説説我是如何處理的,為什麼如此處理

總的來説本段在介紹故事發生的背景,因此語速較慢其中“無禮、貳、晉、秦、軍”重讀,因為要強調而且“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晉”“秦”之後要略作停頓因為“軍”在此是動詞,當“駐紮”講

同學們來試一試,那一位?

學生活動:找一個男生來試讀,然後全體男生再讀

2、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從三個對話的語氣入手品讀)

國家出現了緊急情況,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啊,於是就有了我們第二自然段的對話大家先試着揣摩一下這三個説話時的語氣,該如何處理那一位來試試

學生活動:找三位男同學分別誦讀

追問:為什麼這麼處理?

提問:僅僅是鄭伯的幾句話就打動了燭之武嗎?

引導學生深入的理解課文如果沒有學生願意站起來的話,教師則從以下角度去啟發:當我們做決定的時候,誰起主要作用別人對你有沒有影響?

在語段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沉重、堅定、胸有成竹的佚之狐;也看到了一個情真意切、心平氣和的鄭伯:更看到了一個在國家危難之時深明大義、義無返顧的燭之武

3、第三自然段(從説話時的技巧入手)(共同探討)(在這一環節中如果學生沒有反應,那教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激發引導:譬如可以把秦、晉、鄭比作三個人,實際上就是孩提時經常玩的遊戲,就如你得罪了同學甲,他就找到他的好朋友同學乙,甲乙分別在你回家的那條路上一頭一尾的“候”你,除了告老師外,你走哪條路,用什麼辦法説服他?先認錯,再瓦解、再誘惑)

我們燭之武是用什麼方法完成自己的任務的呢?説服秦國國君

(1)第一步舍鄭

首先説了什麼?這兒,如何處理?

以退為進,搏得秦君好感,因此説得心平氣和,誠懇可信

學生活動:個體誦讀

(2)第二步亡鄭

接下來説了什麼?

闡明利害,動搖秦君,平緩而又委婉,反問句,語調要略高一些,然後緩而較輕地讀出“鄰之厚,君之薄也”,動秦伯之心

學生活動:個體誦讀

(3)第三步扶鄭

點明秦晉聯盟的虛偽性,接下來又説了什麼呢?

更加誠懇,替秦着想,以利相誘,用中速讀放慢,平緩、誠懇

本環節要落實這些文言知識:東道主,行李,執事

學生活動:個體誦讀

(4)第四步離間

燭之武另換角度,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前快後慢,對其背信棄義和貪得無厭的不屑一顧,激憤速度較前要快,尤其是“夫晉,何厭之有?”“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兩句的反問語氣一定要讀出來

(5)、第四步:

推測未來,勸秦謹慎

最後,順利完成任務,形勢放鬆,語氣平緩

學生活動:個體誦讀

本文章最精彩的第三自然段,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在強秦面前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的燭之武他的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着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義無返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都值得我們後人仰慕!

學生活動:整體誦讀本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的説辭僅125個字,卻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偽,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題,句句打動對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

4、第四自然段(從語氣入手)

事情圓滿解決了,可此時支節橫生有人心中不平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呢?

堅決反對,曉之以理語氣中速而堅定

五、讀出感情

有了對作者想表達情感的理解就完了嗎?不是,還要在誦讀把我們自己的經驗和情感注入過去,讓自己的誦讀更有情感,更有韻味,做到以“情”帶“聲”,“聲”“情”並茂

幻燈展示:以“情”帶“聲”,“聲”“情”並茂

學生活動:師生齊讀課文

六、結束語

燥文言文這扇門的一把鑰匙,讓你們對我們古老的文字產生誦讀的興趣,並享受它給我們帶來的樂趣,讓我們的文言學為一種享受!

六、作業:背誦課文

七板書設計

文章脈絡:秦晉圍鄭-------燭之武臨危受命---------燭之武退秦師--------晉師撤離

勸説藝術: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鄭知之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亞里士多德説過:“只有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事物,對適當的人,在適當的時機下,以適當的方式發生的感情,才是適度的最好的感情”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8

[學習重點]

1、瞭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概況。重點了解《左傳》作為先秦歷史散文傑作的基本內容和語言特色。

2、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的知識,以培養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學習難點]

1、掌握正確誦讀方法,養成閲讀文言文的良好習慣,在課餘拓展遷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瞭解燭之武智退秦師的政治活動,鑑賞燭之武的嫻熟而精要的外交辭令。

[文習賞識]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起於魯隱公元年,終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

《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作者相傳為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有人認為它是一部獨立的自成體系具有獨立創見的歷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關春秋時期各諸候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以及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實都有載述,具體面完整地顯示了時代概貌。顯然,傳統天命、禮教思想時有流露,這是歷史侷限性。

《左傳》又具有很高的文字價值。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敍事委婉詳盡,情節富於故事性和戲劇性,描寫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鮮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顯示了作者高超的藝術表現能力。

[整體感知]

本文記述了秦晉聯合攻打鄭國的一個故事。鄭國被秦、晉兩的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説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説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説服了秦伯。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衞鄭圍,迫使晉國也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説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出他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文章中的中心人物燭之武,不計前嫌,受命於危難中,義無反顧奔赴敵營。在大國國君面前,不卑不亢,抓住秦晉間互爭霸權,權利不一致的基本矛盾侃侃而談,句句打動對方。終於説服秦君,解除國難,燭之武的言行,體現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衞國家主權的愛國思想。

課文按故事情節的發展分為四段:第一段寫秦、晉國圍鄭;第2段寫燭之武臨危受命;第3

段寫燭之武智退秦師;第4段寫晉師撤離鄭國。

本文主要寫燭之武説退秦師,因此燭之武的外交辭令是本文記敍的重點,從而塑造了燭之武義無反顧奔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見到秦伯後的胸有成竹,對秦晉兩國關係和矛盾的瞭如指掌,,使他的形象躍然紙上。至於其他方面就寫得較為簡略。文章波瀾起伏,亦張亦弛,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敍事中注意伏筆與照應,從而使結構嚴謹。

[課文重點存儲]

要重視積累,對常用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要寓詞於句,從意義和用法兩方面透徹理解,應牢記:積累是運用的前提。

詞類活用

一、字

1、字音:

①汜,fàn,字的左邊為三點水,故其義必與水相關。指汜水,是位於鄭國境內的一條河流。另外,範字的讀音也是由草字頭下面的汜的讀音而來。

②縋,zhuì,字的左邊為絞絲旁,故其義與繩索、絲綢相關。

意為用繩子拴着人或物從上往下送。其造字法採用形聲構字法,左邊為繩索之形,右邊是其音,縋的讀音就是根據追而來。

③共,本為象形字,下面兩點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個通假字,通供,供給之意,讀gōng。

④闕,形聲字,門為形,闕為聲,讀作quē,意即門户受損。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時,讀páng。

2、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給、供應。讀gōng)

(3)夫晉,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4)秦伯説,與鄭人盟(説,通悦,高興。讀yuè。)

(5)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明智,聰明。讀zhì)

二、詞

1、詞類活用:

①燭之武退秦師(退,使動用法,使撤兵。)

②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軍,名詞作動詞,駐軍。)

③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亡,使動用法,使滅亡。)

④越國以鄙遠(鄙,名詞意動,把當作邊邑;遠形容詞作名詞,遠地。)

⑤領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詞作動詞,變雄厚、變薄弱。)

⑥即東封鄭(東,名詞作狀語,向東;封名詞意動用法,使成為疆界。)

⑦若不闕秦(闕,動詞使動用法,使削弱。)

⑧闕秦以利晉(利,名詞使動用法,使獲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詞用作動詞,損害。)

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詞作名詞,缺少的東西。)

2、古今異義

古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①東道主

今義:請客的主人。

古義: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來。

②行李

今義:出門時所帶的包裹等。

古義:缺少的東西。例如:共其乏困

③乏困

今義:疲勞。

古義: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夫人

今義:對已婚女子的尊稱。

三、特殊句式

1、判斷句

①是寡人之過也(也表示判斷)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斷)

2、省略句

①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汜南(省略介詞於)

②(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

(省略主語燭之武)

③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省略介詞以的賓主之)

3、賓語前置句

夫晉,何厭之有?(有的賓語何厭前置,之作為標誌。翻譯時要調整為有何厭)

4、狀語後置

以其無禮於晉(介賓短語於晉作狀語,後置,翻譯時要調整為於晉無禮)

[典型例題激活]

[例1]下面對文言句式的判斷,相同的一組是()

①夫晉,何厭之有?

②今已服矣,何又求矣?

③諸候有在者乎?

④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②句為賓語前置句,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何作賓語,賓語前置。③為省略句,應為諸候子孫其繼有在者乎?④為判斷句。用者也句式表示判斷。

答案:A

點評:

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式的理解。平時多瞭解文言句子的各種類型(判斷句、被動句、疑問句、賓語前置句、省略句等),根據各類句型的特點和文言句式本身的意思來判斷。

自測題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對的一組是()

A、秦軍汜(sì)南夜縋(zhuì)而出佚(yì)之狐

B、共(gòng)其乏困若不闕(jué)秦許君焦瑕(xiá)

C、秦伯説(yuè)杞(qǐ)子楊孫戍(shù)之

D、逢(féng)孫微夫(fū)人之力不及此失其所與,不知(zhì)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貳:兩個

B、晉軍函陵 軍:駐軍

C、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增加

D、以亂易整,不武 易:替代

3、找出通假字

①無能為也已

②共其乏困

③秦伯説,與鄭人盟

④失其所與,不知

4、下列加點詞語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B、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C、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5下列加點詞語沒有活用的一項()

A、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B、越國以鄙遠

C、既東封鄭

D、鄭既知亡矣

6、句式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A、佚之狐言於鄭伯曰

B、何厭之有

C、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D、以其無禮於晉

7加點詞意義和用法與其他各項不同一項是()

A、鄰之厚,君之薄也

B、行李之往來

C、君之所知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課內閲讀]

閲讀下文完成812題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秦伯説,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8、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夜縋(用繩子拴着從城牆上下來)而出

B.越國以鄙(偏僻)遠

C.行李(出使的人)之往來,共其乏困

D.闕(使缺,損害)秦以利晉.惟君圖之

9、以為的用法不同於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君亦無所害

B.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C.老臣竊以為媪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

D.以為得之矣

10、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不相同的一項是()

例:君知其難也

A、共其乏困

B、又欲肆其西封

C、吾其還也

D、失其所與

11、對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越過晉國而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國君知道那是很困難的。

B、越過晉國而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難的。

C、越過秦國而把遠方的鄭國作為晉國的東部邊境,國君知道那是很困難的。

D、越過秦國而把遠方的鄭國作為晉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難的

12、燭之武的話表現了外交辭令中婉曲這種表達方式的是()

A、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B、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C、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D、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課外閲讀]

閲讀下面文章完成1318題。

介之推不言祿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是乎?與女偕隱。遂隱而死。

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選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13、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外內棄之

棄:厭棄

B、不亦誣乎

誣:荒謬

C、焉用文乎

文:文飾,動詞

D、以綿上為之田

田:田地

14、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的字的意思,判斷正確的是()

①祿亦弗及

②、罪又甚焉

③、盍亦求之

④、焉用文之

A、兩個亦字相同,兩個焉字不同

B、兩個亦字相同,兩個焉字也相同

C、兩個亦字不同,兩個焉字也不同

D、兩個亦字不同,兩個焉字相同

15、母曰:能如是乎?句中的是指代的是()

A、上下相蒙,難與處矣。

B、不食其食,身將隱

C、介之推不言祿

D、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16、對介之推讓祿一事的分析,最確切的一項是()

A、本篇介之推不居功自傲的態度和在榮譽地位面前的謙讓精神。

B、介母三次設問,表明她是一個關心兒子但並不願違背兒子意願的人。

C、本篇頌揚介之推母子不求賞賜,不圖浮名的品行。

D、晉侯是個卑鄙小人,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

17、對文章寫介母三次設問的目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A、誘導兒子追求名利。

B、考驗兒子是否堅決隱退。

C、使文章曲折跌宕。

D、寫介母是個深明大義教子有方人。

18、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下義其罪,上賞其奸。

譯文:

②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譯文:

③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④譯文:

[創新拓展練習]

19、仿照下列句子寫兩句話。

要求:①句式相同。②內容有聯繫意義。

例句:如果愛是左右手,就一隻送給兒童,一隻送給老人。

如果愛是左右手,就一隻送給早春,一隻送給晚秋。

A、

B、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

1、理解下列文言詞語:貳、軍、辭、鄙、陪、共、濟、闕、説、行李、肆。

2、歸納下列文言詞的義項:若、夫、微、之。

3、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重難點:

1、掌握常見的文言現象:實詞、虛詞、古今異義、句式、詞類活用、通假字

2、體會《左傳》的語言魅力。

自主預習

一、瞭解背景

當時的秦國都城為壅,晉國都城為絳,鄭國都城為新鄭。晉鄭彼鄰,秦如攻打鄭國,的確如燭之武所言:“越國以鄙遠。”當時,晉軍駐紮在函陵,即新鄭縣北;秦軍駐紮在汜水南面,離新鄭也不遠。大軍壓境,鄭國危如累卵。《燭之武退秦師》中所記述的就是秦晉攻打鄭國之前展開的一場外交鬥爭。燭之武是這場外交鬥爭的主角,他身負君命,隻身赴秦,説退秦軍,實屬不易。

公元前651年這一年,晉獻公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裏克殺了晉獻公的庶子夷齊、卓子,並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後又派人迎接獻公次子夷吾。夷吾採納了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以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從此出現了裂痕。

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這一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這一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當時,鄭國處作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

二、春秋時期形勢簡圖

三、秦、晉圍鄭形勢圖

四、討論探究

(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及形勢的?這與整個故事發展有何關係?

(2)燭之武為了説服秦穆公退師,採取了哪些高超的攻心戰術?

(3)燭之武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0

《燭之武退秦師》是新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下第一單元第四篇課文。燭之武的時代早已過去,但燭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還啟示着今天的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應該愛崗敬業;即使暫處逆境,也應該不斷磨礪自己,以至終成大器!同時昭示我們應該學習古人那種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燭之武的成功就在於他正確把握天下形勢,並且熟知歷史,洞察秦晉之隙,然後憑他的三寸不爛之舌。生活是一塊磨刀石,只有不斷砥礪自己,才能保持永遠鋭利的鋒芒。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以、而、焉”3個詞語。歸納本文的文言知識。

2、在掌握字詞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3、培養學生初步鑑賞文言文的能力。

4、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精神。

二、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並歸納其規律,積累常見文言字詞,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思維發展與提升:體會人物對話的語氣和特點,欣賞燭之武高超的勸説藝術。

審美鑑賞與創造:體味本文類比推理和比喻説理的方法,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化傳承與理解: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精神。培養積極的人生觀。

1、積累相關文言知識。

2、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於運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學生課前自學,查找相關背景資料,幫助理解文章。

《燭之武退秦師》

一、導入課文,

1)1995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説:“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這個故事可謂是“一夫敵百萬之師”的現代版。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無數這樣的人物:張儀、蘇秦、諸葛亮。今天我們將去拜訪他們的“祖師”,請同學們翻到《燭之武退秦師》。

2)《論語》子路篇中説“一言以喪邦,一言以興邦”,古代有很多有名的謀士如魏徵勸諫唐太宗、鄒忌諷齊王、觸龍説趙太后,這些人都是國家的名臣,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另一位為國努力的謀士燭之武。

二作者及背景簡介。

1、請學生讀註釋1,《左傳》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外交辭令,記事條理清楚,詳略得當;寫人簡潔生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歷代散文的典範。

《左傳》的別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

《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因為《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説《春秋》而作,所以

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

2秦晉圍鄭背景(適時補充給學生)。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鄭有兩事得罪了晉國:其一,晉文公重耳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其二,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出兵幫的是楚國,而此役楚國失敗。

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

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三、讓學生自讀,注意重點字的讀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縋(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 秦伯説(yuè)

四、題解

退:使動用法,

使-----撤退

師:軍隊

五、講解課文

(一)講解第一段

1、誦讀指導: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是本段關鍵一句,語速要較慢,尤其是“且”處應稍作停頓,“也”字要拖長聲音。此句讀完,稍作停頓,再起後句“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晉”“秦”之後要略作停頓。因為“軍”在此名詞活用為動詞,當“駐紮”講。(領讀,齊讀)

2、提問:本段僅25字,卻道出很多內容,有哪些?

明確:①秦晉圍鄭,來勢兇猛;弱小鄭國,危如累卵。②“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既道出了秦晉圍鄭的原因,又暗示鄭國有機可乘,為“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嘗試背誦)

(二)講解第二自然段

1、誦讀指導:

“國危矣”要讀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要讀得堅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是燭之武對只能虛度人生的無可奈何慨歎,要讀出傷感的基調,而鄭伯,面對燭之武的牢騷,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滿,而是從諫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鄭伯之言一定要讀得心平氣和。(領讀,齊讀)

2、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之:助詞,

無能為也已——不能做什麼了。無能:不能。已:同“矣”。

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判斷句)

3、提問:面對為難,鄭國君臣的表現如何?

明確:①佚之狐出謀劃策,力薦燭之武。②鄭伯從諫如流,情真意切,感動了燭之武。③燭之武面對鄭伯的誠意,深明大義,承擔了赴秦説秦師的重任。(齊讀)

(三)串講第三段。

1、一生範讀本段。

2、學生藉助註釋細細梳理本段。(因為本段集中刻畫了燭的形象、表現出其高超的遊説技巧,所以讓學生細細品味)

3、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①“夜……秦伯”:説明形勢危急,燭不畏危險。

②燭説秦伯運用了高超的攻心術: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坦言知亡,避其鋭氣:鄭既知亡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③秦……乃還:秦權衡利害,決定退兵,但卻派人留守要塞,體現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探究“三巧”遊説藝術

1)以“利”巧攻心理。2)以“害”巧析形勢。3)以“史”巧施離間。

5、學生同桌討論歸納,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鄙:名詞的意動用法;

封:名詞的意動用法;厚: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薄: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乏困: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東:名詞活用做狀語;陪:通假字,通“倍”;

共:通假字,通“供”;厭:通假字,通“饜”;

説:通假字,通“悦”;闕:通假字,通“缺”或“掘”;

5、師引導學生結合燭的遊説步驟即興背誦本段。

(四)串講第四自然段

1、誦讀指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後果作停頓,因“微”是連詞,表假設,為“假如沒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詞,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後要略作停頓。

(齊讀,然後指名學生讀)

2、提問:本文是如何結尾的?

明確:以晉文公再風雲突變中,頭腦前行,毅然撤軍作結。而這也正是燭之武所想達到的目的。

六、嘗試背誦全文

七、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分析燭之武形象

板書

秦晉圍鄭

臨危受命

智退秦師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

晉師撤離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1、集體背誦全文。

2、對文中的文言字詞提問。

二、亮點探究

1.文章寫燭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後“受”,有什麼作用?

探究學習:這段文字看似閒筆,卻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燭之武的境況,是一個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評鄭伯不能用人,但在關鍵時刻,作為國君尚能接受規諫,誠懇負責。三是點明燭之武深明大義,以解國難為重。這一內容粗線條地勾勒出燭之武的形象,為下文寫他奔赴國難的義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鋪墊。

2.晉文公最後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你怎樣看待晉文公的退兵理由?

探究學習:其實,“不仁”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才是實質。“知”通“智”,這個“智”,是理智,就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以亂易整,不武”,勝負之數,難以意料。晉的退兵,説到底,也是一個“利”字起作用。

3.課文雖短,但在敍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請舉例分析這一寫法特點。

探究學習:文章注意伏筆與照應的地方較多,如:①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説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説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説退秦師埋下了伏筆。②“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的有關內容。③“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文章預後瞻前,巧施伏筆,簡練而不失謹嚴,自然而耐人玩味。

三、燭之武形象探討:

提問:燭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請用簡練的語言加以評價。

燭之武的成功就在於他正確把握天下形勢,並且熟知歷史,洞察秦晉之隙,然後憑他的三寸不爛之舌。生活是一塊磨刀石,只有不斷砥礪自己,才能保持永遠鋭利的鋒芒。燭之武到了七十多歲的高齡,仍有滿腹牢騷,可見他的鋭氣未減;仍能建功立業,可見他的才華依舊。此前,三朝為官,滿腹經綸,卻一直不得重用,其間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燭之武在這種懷才不遇的痛苦中,並沒有自暴自棄,更沒有妄自菲薄,而是以驚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圖強,飽讀經書,關心時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終於在人生的最後時刻,也是最為關鍵的時刻,“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完成人生的最後一擊,為自己一生劃上一個完美的感歎號。時代鑄就英雄。燭之武的時代早已過去,但燭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還啟示着今天的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應該愛崗敬業;即使暫處逆境,也應該不斷磨礪自己,以至終成大器!同時昭示我們應該學習古人那種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歸納文言詞語的用法

1、詞類活用、

A.名詞做狀語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在東邊;在西邊)夜縋而出(在晚上,當晚)

B.動詞活用為名詞君亦無所害(害處)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恩惠,好處)

C.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臣之壯也(壯年)越國以鄙遠(遠方,邊遠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東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主語)晉惠公)許君焦、瑕(主語)

夜縋(燭之武)而出(賓語)敢以(之)煩執事(賓語)

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氾南(介詞)

B.倒裝句

以其無禮於晉(於晉無禮──介賓短語後置)

且貳於楚也(於楚從屬──同上)

佚之狐言於鄭伯(於鄭伯言──同上)

何厭之有(有何厭──賓語前置)

C.判斷句

3.通假字

無能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説,與鄭人盟(悦)失其所與,不知(智)

4。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

(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5.完成課後練習,一詞多意

①以其無禮於晉 (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 (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把,介詞)

而①今急而求子 (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 (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 (錶轉折,連詞)

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 (疑問副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副詞,怎麼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問代詞,哪裏)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 (兼詞,於此)

五、課堂小結

六、佈置作業

嘗試把這篇文章改編成課本劇。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1

【設計依據與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明確要求“閲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象力和審美力”,“努力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通過閲讀和鑑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閲讀,對優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學習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燭之武退秦師》是《左傳》人物畫卷中較有代表性的一篇,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深明大義、臨危受命、機智勇敢、能言善辯、巧退秦師的燭之武這一人物形象,展示了風雲變幻的春秋時代的社會歷史面貌。教師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以誦讀為主要手段,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人物形象的歷史與現代意義,讓學生了解講話藝術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情和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閲讀水平。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説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3)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4)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閲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同學們都知道謀略在軍事上的重要作用。有時候,一個小小的計謀就可以左右一場戰爭的勝負。明朝的劉伯温就説過:“凡用兵之道,以計為首。”打開中國的謀略寶庫,其能人志士不可謂不多也,比如雙腿殘廢的孫臏、輕搖羽扇的孔明、運籌帷幄的張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燭之武退秦師》,瞭解一下春秋時期鄭國的大夫燭之武是如何運用離間計,瓦解強大的秦晉聯盟而使弱小的鄭國得以保全的。

(巧設懸念,利用閲讀期待,激發學生急於閲讀課文、急於瞭解歷史人物面貌的慾望。)

二、整體感知,瞭解內容

1、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自讀課文,完成以下思考題

(1)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通讀原文。

(汜(fàn)南佚(yì)之狐 夜縋(zhuī)而出

亡鄭以陪(beì)鄰 共(gōng)其乏困

闕(jué)秦秦伯説(yuè)逢(páng)孫)

(2)查找有關資料,瞭解《左傳》在先秦文學史中的地位及《左傳》的語言特色。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史,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左傳》主要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27年(公元前453年)240多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情。它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歷史散文。在文學上和語言上的成就很大。作者善於用簡潔的語句寫出複雜的事物(特別是長於寫戰爭),也善於用極少的筆墨刻畫出人物的細微動作和內心活動,使人物躍然紙上。《左傳》中有許多出色的外交辭令和形形色色、多彩多姿的歷史人物形象,整部《左傳》,猶如一幅人物層現疊出的彩畫長卷,展示了風雲變幻的春秋時代的社會歷史面貌,為後代歷史著作和敍事散文樹立了典範,後代的一些偉大作家如司馬遷等,從中吸取了營養。)

(3)複述故事情節,用自己的語言説説燭之武是個怎樣的人。

(主要是記敍了公元前630年鄭國燭之武利用秦、晉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説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説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衞鄭國,迫使晉國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説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衞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以及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4)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及難點。

2、課堂討論,交流自學所得

3、教師小結

(以上教學環節,從教的角度看,出示明確的學習目標,有利於達到教學的目的;從學的角度看,解決什麼問題,採用什麼方法,達到什麼要求,目標明確,有利於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合作探究,體悟情感

1、梳理課文脈絡

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根據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據文章順序思考、討論、交流下列問題。

(1)本文記敍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麼?(課文題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對文章題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燭之武)是在什麼情況下“出場”的?(是在秦晉兩個大國圍攻一個小小的鄭國,鄭國面臨覆滅的危險情形之下,鄭大夫佚之狐向鄭伯推薦他去見秦伯,以退秦師。)

(3)燭之武為什麼能臨危受命?(一是鄭伯態度誠懇,勇於自責,並曉之以理;一是燭之武深明大義,有愛國思想且腹有良謀、成竹在胸。)

(4)燭之武為什麼能夠説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燭之武善於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言談中又似乎處處都在為秦國的利益着想,從而打動了秦伯,讓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見。)

(5)晉文公為什麼不願向秦軍進攻呢?(主要是晉文公並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隱忍不發,隨機應變。因為如果這時進攻秦軍,晉軍就有可能處於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證明了燭之武説退秦師的成功。)

2、賞析人物語言

讓學生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賞析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處——描寫燭之武説服秦穆公退師的那段話,教學時,可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如下幾個問題:

(1)燭之武是怎樣一步步説服秦穆公的?這説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寫人物語言方面達到了怎樣的水平?

(2)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燭之武為了説服秦穆公退師,採取了高超的攻心戰術,大體説來分為五步: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鄭知之矣)。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君亦無所害)。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這段説辭,只有125字,表現出燭之武高明的心理戰術和精彩的外交辭令。他看準了秦晉聯合攻鄭各有所圖,而若取鄭則客觀上只會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無利,還會招禍。若秦穆公明白了這一層,就很可能反過來棄晉幫鄭,燭之武抓住了秦穆公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終於打動了對方。而燭之武的説辭更妙之處在於他心裏處處為鄭着想,但口口聲聲説的是為秦,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説辭,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緊逼,句句打動對方,顯示出極強的説服力。這説明作者在描寫人物語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寫外交辭令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3)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及時背誦燭之武的這段説辭,再擴展到熟背全文。

(背誦既是學習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説是目的之一。通過背誦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也可增強文言文語感和積累文言文素材,為提高閲讀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礎。)

四、遷移運用,拓展延伸

1、本文燭之武的話雖系外交辭令,但説得透徹在理,實事求是,層層深入,簡明得體,令人信服。與戰國時代縱橫家的危言聳聽是不一樣的。《左傳》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這些複雜曲折的意思記載得十分清楚,這種精煉的文筆很值得學習。結合本課讓學生討論説話講究藝術的重要性,設一堂口語交際課,題為《説話藝術大家談》。

2、結合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總結正確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分析評價文言文藝術特色的方法和技巧。

①瞭解文章的歷史背景,這對準確地理解,分析和評價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②瞭解作者生平及概況,正確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如作品的思想內容,才能做出正確的分析和評價。

③從內容到結構對文章進行整體把握,這是進行分析評價的c基礎。對記敍性的文章,要重點搞清人物、事件,前因與後果,記敍與議論;對議論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觀點,正確理解觀點與材料的關係。

④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具體地、歷史地、實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義。

(指點學生在閲讀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有效的文言文閲讀方法,使學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掌握學習的方法,從而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目的。)

【評析】

以上教學設計體現了兩個方面的特色:

1、把握文體特點,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每一種文體都有自身的規律,依據文體特點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可以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燭之武退秦師》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的歷史人物傳記,因此,如何引導學生理解燭之武形象及其歷史、現代意義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在本教學設計中,為了幫助學生全面把握這一人物形象,一是引導學生在粗知文意的基礎上,沿着故事情節逐層深入地認識燭之武。二是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技巧,起到“授之以漁”的作用,為學生自學同類作品指點了迷津。

2、注重學生的文言文閲讀實踐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本教學設計中,安排了兩次集中自學的時間,第一次是學生對照註釋並藉助工具書閲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改變了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所採用的逐句串講的方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第二次是讓學生帶着問題定向閲讀,理解課文內容。這些問題都是與理解課文內容緊密相關的。學生根據這些問題從有關片段中尋找答案的過程,就是一個理解、感悟、探究的學習過程,有助於提高學生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瞭解《左傳》的有關知識以及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識,提高文言閲讀的能力。

3、整體把握文章結構,理清思路,根據文意背誦課文。

4、賞析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學習古人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教學方法

1、朗讀法。自始至終以朗讀為教學的手段和依據,運用多種形式朗讀,教師誦讀、學生自讀、學生領讀等,力求做到熟讀成誦。

2、問題導讀法。教學過程中,以設置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把握文章內容,掌握學習的重點、難點。力求以問帶講,以答帶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思維,使其善於動腦,敢於發言。

三、教學重點

1、重點理解“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10個詞語。

2、學習古人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教學難點

領會和學習燭之武的勸説藝術。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1.、導入

聯繫國中所學《曹劌論戰》,學生介紹《左傳》,教師補充材料,《左傳》的有關知識以及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整體把握

(1)解題:理解題意,你會想到那些信息?

(2)介紹時代背景: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記述公元前630年鄭國燭之武利用秦、晉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説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説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衞鄭國,迫使晉國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説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衞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以及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3.課堂教學

第一步,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選一名學生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再選一名學生評論優缺點,概括你所聽懂的故事。

齊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讀清節奏,讀清句讀。對照註釋,結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畫詞句疑難點。提出疑難字詞。

第二步,內容研讀(在學生充分閲讀課文的基礎上,設計問題串連全文,並適時的採用不同形式讓學生誦讀文章。學生在思考的同時加強討論與交流,把握課文內容。)

(1)學生齊讀第一段,思考:燭之武在什麼情況下“退秦師”的?為什麼攻鄭?

提示:秦晉圍鄭,鄭國危如累卵。聯繫時代背景,這一段25個字介紹了哪些內容?找出重點詞:貳、軍、於

(2)一學生領讀第二段,找出重點詞句如“辭” “之”“然鄭亡,子亦有不利已”。

討論:燭之武是怎樣出場的?這一段對錶現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

提示:此段為側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薦,道出了燭之武卓越超羣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場時,就引起了讀者極大的關注。

(3)由男生齊讀第三段。

本段字詞較多,要求翻譯課文,解決字詞障礙。如“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鄙、陪、敢、濟、肆、闕

全體同學考慮:燭之武是如何説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説辭僅125個字,卻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偽,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從地理到歷史,步步深入主題,句句打動對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術,動之以利,曉之以理。

(勇)退:燭之武關鍵時刻深明大義,不計得失,舍小存大,顧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縋而出,知難而上,義無反顧。

(巧)退:既有運籌帷幄、瞭然於胸之計謀,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辭。

可看出燭之武是一個怎樣的人?A.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B.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 C.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4)學生齊讀第四段,解決字詞如“與”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討論:晉侯在秦軍撤退時為什麼不乘機襲擊秦軍?本段對故事情節的發展有何作用?

提示:主要考慮到“仁”“知”“武”的道理。

4.精讀課文,體會課文敍事特點

(1)伏筆與照應: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敍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説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説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晉軍函陵,秦軍氾南”,為下文燭之武“夜縋而出”,出使並説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2)波瀾起伏:這篇課文充滿了波瀾,顯得生動活潑。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於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後,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係頓時又緊張起來。晉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3)詳略得當: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是怎樣説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説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後,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簡得當,層次井然。

5.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如累卵。受命於危難之際的燭之武,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盟散約毀,兩支人馬自動撤離。燭之武成功地勸説了秦君,憑一己之力,解救了鄭國,其勸説的藝術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提示:主要從燭之武的勸説藝術進行分析總結。燭之武的一段説辭,曉之以利害,動之以感情,言辭巧妙。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啟示:尊重他人,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對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們評在價燭之武時,有的説他是一個“志士”,有的稱讚他是一個“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個“辯士”,也有人説他具備這三種人的特點。請發表一下你的看法。

6.作業

(1)儘量背誦。

(2)歸納文中詞性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現象。

(3)我國古代著名學者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曾高度評價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燭之武退秦師再次印證了“舌頭”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外交是第二戰場。對此,你感受如何?請聯繫你所瞭解的史料寫一段文字,不少於300字,題目自擬。提示:可以結合史料從“口才”的作用等角度入手,闡述自己對“口才”的認識。具體史料可以聯想到毛遂義正詞嚴,説服楚王與趙國締約;藺相如用三寸之舌,捍衞了趙王的尊嚴;諸葛亮舌戰羣儒等。

【板書設計】

秦晉圍鄭 秦晉退兵

五 越晉難治 妙

論 亡鄭利晉 語

救 舍鄭利秦 退

鄭 晉人無信 秦

國 晉人無厭 師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3

【學習重點】

1、重點詞語──若、説、辭、鄙、微、之。

2、熟讀並背誦默寫課文。

3、學習燭之武的説服技巧。

【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一冊課本P97《怎樣學習文言文》:多朗讀;多背誦;勤做練習;勤查工具書。

2、人民教育出版社譚桂聲《熟讀成誦培養語感》摘錄。

學習文言文,只有以多讀熟讀為基礎,才能形成和提高文言文閲讀能力。學語言,關鍵是練,不需要多講。教學文言文要少講多讀,擺脱“滿堂灌”的解經式教學方法。應當樹立這樣的觀念,誦讀也是連,而且是特別重要的練。不僅教師的講要以學生的誦讀為基礎,學生的練也要以誦讀為基礎。因此一定要把誦讀作為基本的教學環節與詞義、句意、文意的訓練有機的結合起來,恰當的安排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它在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後複習中,特別是課堂教學中的作用。要改變那種講完課文之後才要求誦讀,只把誦讀作為記憶課文的方法的做法。教學文言文,必須讓學生多朗讀多背誦。這裏所説的“多”有兩個意思:一是誦讀的篇數多,凡是教材要求背誦的文言文都要熟讀會背,基本課文尤其要背熟;二是讀的遍數多,每篇文言課文都要反覆朗讀,達到熟讀成誦,值得注意的是,背誦應是反覆朗讀到自然結果,而不是硬記。熟讀、背誦的要求看起來簡單,但真正做到並不容易。誦讀訓練不僅要指導方法,而且要嚴格要求,關鍵是讓學生長期堅持,養成習慣,樂此不疲。

3、國中曾學過選自《左傳》的《曹劌論戰》。高2002級五冊還學過選自《左傳》的《殽之戰》;高中一冊《語文讀本》:P233《左傳·鄭伯克段於鄢》、P235《左傳·晉公子重耳之亡》。

4、我國古代的幾部編年體史書:

⑴ 《春秋》,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相傳孔丘依據魯國史官所編的《春秋》加工整理修訂而成);

⑵ 《左傳》,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記事詳明的編年史(相傳春秋時期左丘明所著);

⑶ 《資治通鑑》,我國古代最大的編年體通史(北宋歷史學家司馬光主編)。

5、“春秋五霸”──春秋時代先後稱霸的五個諸侯,通指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莊王。

6、“二十四史”(見課本P88)

指舊時稱為正史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即:《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後漢書》(南朝范曄)、《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自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藥)、《周書》(唐令狐德棻fēn等)、《隋書》(唐魏徵)、《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唐書(舊唐書)》(五代後晉劉昫xù)、《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五代史(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脱脱等)、《遼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明史》(清張廷玉等)。

二、作者作品

1、作者:《左傳》的作者,相傳為春秋時魯國史官左丘明。但由於文獻不足,迄今尚無定論。

2、編年體歷史著作:《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敍事詳細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為“十三經”(十三經:《易經》、《書經》、《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之一。因為《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説《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當然,也有人認為《左傳》是一部獨立的自成體系的歷史著作。

《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起於魯隱公元年,終於魯哀公二十七年)。記事比《春秋》詳細而具體(字數近二十萬,超過《春秋》本文十倍)。《春秋》和《左傳》原本各自成書,到晉代杜預作《春秋經傳集解》,始把兩書合在一起。

《左傳》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地記敍了整個春秋時代各諸侯國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同時也較為具體地描繪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政治狀況。作者在選才、描寫和評論時,往往帶有自己的褒貶和愛憎。作者以其敏鋭的觀察力,深刻的認識和高度的文學修養,對許多大小歷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動的記述。

3、先秦著名的文學作品:《左傳》不僅是我國最早最完備的編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學作品,成為歷代散文的典範。《左傳》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例清楚,敍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三、背景材料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曏(xiǎng,從前;舊時)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子人九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

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四、結構層次

(一)晉、秦圍鄭(1段)

(二)燭之武臨危受命(2段)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4

文本分析:

《燭之武退秦師》被選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二章中國古代記敍散文部分,古代記敍散文則或是記敍古代各國政治、外交的風雲變幻,或是記敍傑出人物的英雄事蹟,文章結構嚴謹,敍事委婉曲折。面向的對象是高中一年級學生。本文選自《左傳僖公十三年》,是敍事散文名篇,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有助於提高同學的古文閲讀和鑑賞能力。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熟讀課文,疏通生字詞,把握文章大意。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積累文言常識;(教學重點)

2、瞭解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歷史史實;(教學難點)

(二)過程與方法

3、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正音,藉助註釋疏通文章。

4、能夠學會抓住關鍵詞,概述文章敍事脈絡,化繁為簡,提高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5、領略燭之武的才華和品德。

教學層次設計

一、導入(2分鐘)

二、文學常識(8分鐘)

三、相關史實及背景介紹(15分鐘)

四、初步感知課文(15分鐘)

五、作業及五分鐘機動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去年紅極一時的清宮劇《甄嬛傳》同學們看過了嗎?在最後一集的時候,已經成為皇帝的四阿哥弘曆還是擔心自己的皇位,不放心六阿哥。他當時是怎麼跟太后説的,你們還記得嗎?對,他用了《鄭伯克段於鄢》這個故事來暗示。大家知道嗎?這篇文章其實來自於《左傳》。這本書記敍了春秋時期大量的歷史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燭之武退秦師》。在本文開始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些基本文學常識。

二、文學常識

1、本單元學習的是古代記敍散文,那麼什麼是散文(體裁)呢?

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散文是與詩歌、小説、戲劇並稱的一種文學體裁,文學體載包括雜文、隨筆、遊記等。是最自由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制,也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行文體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個或多箇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敍、論理等方式表達。

2、中國古代散文可以分為哪幾類呢?

先秦時期散文主要有兩種: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古代記敍散文源自於先秦歷史散文,主要為編年體、國別體、紀傳體三類。《左傳》是第一部敍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是《資治通鑑》。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國語》,另一部《戰國策》。第一部紀傳體史書是司馬遷的《史記》,班固所著的《漢書》是斷代史史書。

3、《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左傳僖公十三年》。那麼《左傳》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它記敍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頗具春秋時代歷史散文的特色。內容豐富,規模宏大,忠於歷史事實,生動、真實地反應了奴隸社會崩潰時期的重大變化,為後人提供了那個時代廣闊多彩的社會生活畫面。統治集團內部的各種矛盾鬥爭,各諸侯國之間頻繁的爭奪戰爭,各種禮儀制度、社會風俗、道德觀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在《左傳》中都有大量記載。《左傳》無論對後代史學和文學都有極大的影響,在藝術上的成就令人驚歎,為後世敍事散文樹立了典範。

4、春秋三傳:

《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説春秋而作,被稱為“春秋三傳”。

三、相關史實及背景介紹

同學們先齊聲朗讀一遍,疏通生字詞,注意語氣和停頓。(基本解決字詞讀音,停頓)

接下來,我請一位同學來講講本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好,下面我們先從地圖上分析一下當時各國之間的關係。這是秦國,都城為壅。這是晉國,都城為絳。這是鄭國,都城新鄭。晉鄭彼鄰,秦如攻打鄭國,的確如燭之武所言:“越國以鄙遠。”當時,晉軍駐紮在函陵,即新鄭縣北;秦軍駐紮在汜水南面,離新鄭也不遠。大軍壓境,鄭國危如累卵。《燭之武退秦師》中所記述的就是秦晉攻打鄭國之前展開的一場外交鬥爭。燭之武是這場外交鬥爭的主角,他身負君命,隻身赴秦,説退秦軍,實屬不易。當時,秦、晉、鄭三國的關係十分複雜,瞭解與此文相關的歷史史實,對我們學好這篇課文十分重要。

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

這一年,晉獻工卒,晉國陷入內亂。公子夷吾出逃,後以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以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派兵護送他回國並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

沒想到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就反悔了,拒絕割地。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從此出現了裂痕。

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

文中提到的晉文公重耳曾在外流亡十九年,期間經過鄭國,鄭文公不太看得起他,所以沒有以應有的禮遇接待他。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

公元前632年,晉楚之間發生了一場城濮之戰,楚軍大敗。晉文公一躍成為春秋霸主之一。當時,鄭國地處兩國之間,又因為曾經無禮於重耳,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人到晉國請罪求和。於是,晉與鄭結盟,也就是鄭國承認了晉國的霸主地位。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

《燭之武退秦師》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只相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實屬城濮之戰的餘波。

四、初步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先請全班齊聲朗讀。通過課前的預習,相信同學們對於本文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我們先從文章標題看起,燭之武退秦師,“退”是“使…退”的意思。全文也是圍繞着這一“退”字展開的。下面,請同學們回答我幾個問題,看看你們預習的怎麼樣。

1、燭之武是誰,他為什麼要退秦師?

2、秦師有同夥嗎?他們之間關係怎麼樣?

3、燭之武為什麼不是選擇退晉軍而要退秦師?

4、燭之武是怎麼退秦師的?有沒有用什麼計謀?

全文分為四段,每一段都十分簡短,卻意思非常清楚。你們能不能用更簡短的話來概括每一段的大意?

五、作業

下節課我們將對本文進行更加細緻的分析,請同學們課後細讀課文,找出文中出現的古今異義的字詞,“之、以、於、焉”字,看看它們有幾種意思。

六、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中常見虛詞的用法,詞類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2、瞭解和欣賞古代記敍散文的敍事藝術;

(二)過程與方法

3、學生質疑,教師點撥法,解決文言文詞句方面的知識;

4、反覆朗讀,體會燭之武高超的語言藝術和敍事藝術;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5、以古鑑今,通過文章中分析各國攻伐與結盟關係的實質來反思當下。同時,從國家之間的分分合合來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教學層次設計

一、導入及回顧(5分鐘)

二、文本分析(25分鐘)

三、欣賞敍事藝術(10分鐘)

四、五分鐘機動時間及作業佈置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介紹了本文的相關歷史背景,對文章頁有了大致瞭解。下面請同學們先朗讀全文。上節課結束的時候,我要求你們找出古今異義的字詞,我請同學來説説,找到了那些。好,看來大家課後還是看了書的。那麼,看到課後習題二,解釋這些詞的意思。

行李、以為、夫人、去、東道主

二、文本分析

一)通過檢查,發現同學對上節課知識的掌握還不錯,希望沒有記住的同學在早自習的時候多花點時間記住。這節課我們將深入學習本文。

第一自然段

(齊讀)“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是本段關鍵一句,語速要較慢,尤其是“且”處應稍作停頓,“也”字要拖長聲音。後句“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注意斷句。“晉”“秦”之後要略作停頓。因為“軍”在此名詞活用為動詞,當“駐紮”講。

(領讀,齊讀)

提問:本段僅25字,卻道出很多內容,有哪些?

明確:①秦晉圍鄭,來勢兇猛;弱小鄭國,危如累卵。②“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既道出了秦晉圍鄭的原因,又暗示鄭國有機可乘,為“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第二自然段

(齊讀)“國危矣”要讀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要讀得堅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是燭之武對只能虛度人生的無可奈何慨歎,要讀出傷感的基調,而鄭伯,面對燭之武的牢騷,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滿,而是從諫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鄭伯之言一定要讀得心平氣和。

提問:面對為難,鄭國君臣的表現如何?

明確:①佚之狐出謀劃策,力薦燭之武。②鄭伯從諫如流,情真意切,感動了燭之武。③燭之武面對鄭伯的誠意,深明大義,承擔了赴秦説秦師的重任。

第三自然段:教師重點分析燭之武退秦師這一段(齊讀)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示弱。鄭已經知道自己抵不過秦晉的軍隊,房地姿態,減輕秦伯的戒心)以退為攻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翻譯)

(滅鄭對秦國沒有好處,即使因一時意氣滅亡了鄭國,也難以維持在鄭國的統治)

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翻譯)

(鋪陳利弊,滅鄭國除了對秦國沒有意義之外,相反會帶來不利,會增加晉國的實力。會使自己在與晉國的較量中居於不利地位)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進一步陳述了留鄭的有利,將利害關係展現在秦穆公面前,讓他知道是否該選擇攻打鄭國。)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分化瓦解。若只是鋪陳利弊,讓秦國考慮退兵,秦穆公或許會考慮到與鄭國的同盟關係,不好獨自先退兵,但是,燭之武重提晉文公背信棄義之事,使秦穆公減少了對維持同盟關係的顧忌,同時考慮同盟的可信度。)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翻譯)

(從根本上説明鄭國滅亡後,秦國也會深受其害,秦國幫助晉國攻打鄭國,只不過是幫晉國增加領土,這是燭之武誰退秦師的最關鍵的一點,仔細為秦穆公分析當前的局勢,讓他明白秦,晉,鄭三國所處的地位與利害關係。)

闕秦以利晉,為君圖之。

(燭之武説動秦穆公之後,並不是直接請求秦穆公退兵,“為君圖之”是讓秦穆公仔細考慮,但其實結果已經知曉,燭之武用這種方法維護了秦穆公作為君主的決斷權,不會讓別人以為是燭之武讓秦伯退軍,秦伯就聽從,而是在陳説利弊後,由秦穆公自己做出決定。)

燭之武請求敵國退軍但又不失其氣勢,以退為進,層層推進,不是一味的請求退軍,而是站在秦國利害關係的基礎上進行勸説,並援古例今,全方位的考慮各方面的情況。

第四自然段

(齊讀)“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翻譯)“微”後果作停頓,因“微”是連詞,表假設,為“假如沒有”之意,曾經在《岳陽樓記》中學過這個詞即“微斯人,吾誰與歸”。“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詞,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後要略作停頓。

提問:晉軍為什麼沒有追擊秦軍?

明確:從仁、智、武三個方面考慮。

(齊讀課文)我們已經將全文過了一邊,請問同學還有沒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請舉手提問。

二)、總結:

1、重點虛詞

“之”字的用法。

1)代詞,在句中做定語或賓語。例:許之

2)連詞。○1連接定語和中心語,表領屬關係或修飾關係,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例:寡人之過也○2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使主謂結構變成偏正結構,在句中充當主語、賓語或狀語。例: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瞭解了“之”的用法後,我希望同學能真正理解。

提問:請同學找出文章中的“之”字,並判斷屬於哪一種用法。

(作代詞:1.許之;2.若不闕秦,將焉取之?3.為君圖之。4.楊孫戍之。5.子犯請擊之。6.亦去之。7.何厭之有(注意:這裏是做代詞,復指“有”前面的賓語。

“的”:1.寡人之過也。2.因人之力而敝之

取消句子獨立性:1.臣之壯也。2,鄰之厚,君之薄也。3.行李之往來4.君之所知也)

(第二個重要的是“以”字的用法,“以”在文中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以”字的用法。

1)介詞,表原因,相當於“因”“因為”

2)介詞,“用”“拿”,表示動作行為以某物為工具或憑藉

3)連詞,連接兩種行為,表示前後關係。

4)(下面,請同學根據講解,判斷下面“以”字屬於那種用法)

以其無禮於晉。敢以煩執事。以亂易整,不武。越國以鄙遠。焉用亡鄭以陪鄰。

(○1.屬於第一種用法○2○3屬於第二種用法.○4○.5屬於第三種用法)

“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錶轉折,連詞)

“於”字用法

1)表處所、時間

2)介紹涉及的對象。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怎麼能)

2、詞類活用

1)使動用法——所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之怎麼樣”的意思,即此時謂語動詞表示的動作不是主語發出的,而是由賓語發出的。

1.燭之武退秦師(使退)

2.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使滅亡)

3.闕秦以利晉(使獲利)

2)名詞用作動詞

1.晉軍函陵(駐紮)

2.越國以鄙遠(邊邑,這裏用作動詞,使成為邊邑,使動用法)

3.既東封鄭(疆界,這裏用作動詞,使成為疆界,使動用法)

3)形容詞用作動詞

鄰之厚,君之薄也(變雄厚,變薄弱)

(瞭解了一些詞語的用法之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本文的一個特殊句式,這個句子在多文言文中都會出現,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3、特殊句式

①以其無禮於晉介詞結構後置。②佚之狐言於鄭伯曰介詞結構後置。

③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有何厭”。④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

(“何”是有的賓語,“之”在這裏作代詞,復指“有”的賓語,同樣用法有我們在國中學過的“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

三、欣賞敍事藝術,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經過我們對《燭之武退秦師》這一文的詳細解讀,請同學歸納一下本文采用了那些技巧:

1.用人物對話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呈現故事發展矛盾。

有鄭文公與燭之武的對話,有燭之武與秦穆公的對話。燭之武對鄭文公的話裏有話;對秦穆公説的話,完全看到了秦、晉間的矛盾,看到圍鄭對秦、晉的利害關係,所以能打動秦穆公。最後寫子犯請擊秦軍,晉文公不同意,這裏預伏後來的秦晉殽之戰。本文中的故事是發生在秦晉圍攻鄭國的緊張氣氛下,通過佚之狐之言引出燭之武出場。燭之武與鄭伯的一段對話既可以看出燭之武曾經懷才不遇的悲憤,也可以看出面對國難時,燭之武不計前嫌,為國效力。燭之武説秦穆公這一段更是通過燭之武的言辭,講故事發展推向高潮,並同時鋪陳出了春秋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攻交伐謀的本質。

2.敍事精煉,語言簡潔。

燭之武如何説服秦伯是文章的主體,因此,文章着重對此進行了描寫。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知道,雖然只有短短百字左右,但是,卻將秦,晉,鄭三國利害關係分析的非常明朗,並且抓住人物的心理,敍事有理有據,非常全面。

例如其他的敍事技巧:伏筆,照應等,並舉例論證相關觀點。重要的是同學自己根據文章進行的有依據的分析。

四、作業

假如晉國單獨對鄭出兵,鄭伯要你去説服晉侯,你會怎麼説?就此寫一段勸説詞。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5

教學設想

1、由於學習文言文要付出比現代文更多的認識努力,因此通常同學們對文言文大都而遠之。調查顯示,多數同學都不大瞭解所學文言文的內涵,不瞭解那些隱藏在陌生語言下面的更深層次的人類的智慧,筆者力求引導學生走進文言文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燭之武退秦師》一文中説辭語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就可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逐步改變其對文言文的看法,培養他們對文言文的閲讀興趣。

2、《燭之武退秦師》的故事背景對同學們來説非常陌生,可以讓學生親自查找資料,從而培養學生收集篩選材料的能力和自讀能力。

3、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把課堂還給學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學生的小組討論,教師適當的給以點撥,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培養了學生交流協作的能力。

4、誦讀是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課自始自終以誦讀為教學手段和依據,在誦讀中賞析課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語文課堂應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因此結尾設計討論發言就是讓學生樂於探討並且有話可説,學有所得,並能學以致用。

6、背誦一直是個讓學生頭疼的問題,所以筆者儘量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背誦課文,減輕學生的負擔,增強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説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2、掌握文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二)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準確識別運用

(三)情感目標

1、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瞭解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方法——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燭之武的人物形象;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難點: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解決辦法:

1、注意與已有知識聯繫,國中已學過《曹劌論戰》,對《左傳》有了一些瞭解,要在此基礎上有所拓展。要使學生有意識地關注《左傳》在先秦文學史上的地位,並自己參看有關書籍。

2、引導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流程

學生朗讀預習→教師範讀(或聽錄音)→生朗讀梳理→師引導生朗讀賞析→生朗讀鞏固→師引導生朗讀背誦重點段落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瞭解《左傳》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瞭解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歷史史實。

3、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正音,藉助註釋梳通文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入

1995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説:“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這個故事可謂是“一夫敵百萬之師”的現代版。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無數這樣的人物:張儀、蘇秦、諸葛亮。今天我們將去拜訪他們的“祖師”,請同學們翻到《燭之武退秦師》。

2、《左傳》其書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記敍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敍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為後世敍事散文樹立了典範。“傳”意為註釋,《左傳》即是給儒家經典《春秋》所作的註釋。《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與《公羊傳》、《谷粱傳》合稱“春秋三傳”。

3、史書體例

①通史:不間斷地記敍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②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左傳》。

③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敍的歷史,如《戰國策》。

④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⑤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於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

⑥紀傳體:通過記敍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

4、時代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導致事情發生的原因有兩點。其一,鄭國曾兩次得罪過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跑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晉、楚之戰中,鄭國出兵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告終。後鄭國雖然即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鄭伯甚至與晉侯“盈于衡雍”,但最終沒有感化晉國。其二,晉秦兩國聯合圍攻鄭國,是因為晉秦都要爭奪霸權,均需要向外擴張,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自然要尋找這樣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所以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5、主要人物介紹

燭之武,是中心人物。雖然“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但在國難當頭,深明大義,以捍衞國家主權的使命感隻身赴敵營,以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鄭國的危機。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説服了秦伯,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識英雄的伯樂。“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説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夠的瞭解,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預見性。

鄭伯,勇於自責者。當鄭國所處危險境地,需燭之武退秦師時,燭之武卻流露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的滿腹委屈與牢騷。面對此,鄭伯先是“是寡人之過也”以自責,從諫如流,情真意切,並欲揚先抑,設想假如鄭國滅亡的話,對燭之武也無好處,這種透徹的分析,誠意的表白,終於感動了燭之武,使之臨危受命,義無反顧赴敵營。

【知識鏈接】

燭之武是不是姓燭名之武?

投影顯示:介紹古代文化常識——姓名

燭之武——燭表示地名,以邑名為氏。“燭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資料:《鄭通志氏族略》:“鄭人燭之武不得氏,以其居於燭地故,言燭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

投影顯示:古代姓名的由來

1、以祖先祖號或廟號為姓——唐堯虞舜夏商周姬姚姜

2、以國別地名為姓——國別:齊魯韓趙魏秦楚宋衞

地名:東郭南宮西門歐陽

3、以官職或職務為姓——官職:司馬司徒帥尉

職務:巫樂陶屠卜施商

4、以動植物為姓——牛馬龍熊(可能是氏族圖騰)楊柳

5、以數字為姓——伍陸萬

6、少數民族的姓——金翦薩慕容

參考資料:姓氏由來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人數極大的大國,漢族佔絕大多數。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漢民族。故漢民族的姓氏淵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淵源。

姓氏是代表每個人及其家族的一種符號。在今天的社會裏,它沒有什麼意義了。但是,從它的形成、發展、演變的漫長曆史過程來看,它卻是構成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稱。在遙遠的古代,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於人類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姓氏是怎樣產生、發展的?這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涉及到社會學、歷史學、語言學、文字學、地理學、民俗學、人口學、地名學等眾多社會科學,中國第一部解説方塊文字原始形體及字源的文字學專著是《説文解字》。此書作者許慎(約公元58—147年)解釋:“姓,人所生也。因生以為姓,從姓生。”這就是説,人是母親生的,故姓字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時期。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中國的許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這説明我們祖先曾經經歷過母系氏族社會。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內禁婚,子女歸母親一方,以母親為姓。姓的出現是原始人類逐步擺脱矇昧狀態的一個標誌。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為從父,氏反為女子家族之用。後來,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氏的出現是人類歷史的腳步在邁進階級社會。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物。

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姓與氏合一,不再區分,表明姓與氏都是姓,表明個人及其家族的符號。這就是我們今天理解的姓氏含義。

現在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有人統計,文獻記載和現存的共有5600多個。其特點是: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出處具體。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歷史過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劉姓就有五處起源。異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古、吳兩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後裔。中國姓氏的來歷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據徐俊元等三位學者研究,大致有這十多種類別:一、以姓為氏。以遠古部落氏族的標誌符號作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二、以國名為氏。夏、商、週三代,有許多大小諸侯國,各國子孫後代便以國名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韋等姓。三、以邑名為氏。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給同姓或異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邑。卿、大夫的後代或採邑的人,有的便將邑名作為氏。有蘇、上官等姓。四、以鄉、亭之名為氏。有裴、陸、歐陽等姓。五、以居住地名為氏。有東門、西門,東國大夫童刁的孫子以刁氏傳世。周平的庶子,字林開,其子孫以林為姓。七、以次第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為姓,老二以仲為姓。老三、老四則分別姓叔、季。八、以官職為姓。有籍、監、庫、倉、將軍等姓。九、以技藝為姓。從事巫術的人,後代便姓巫。從事冰凌的人,後代以凌為姓,還有卜、陶、匠等姓。十、以諡號為姓。十一、因賜姓、避諱而改姓。十二、爵位稱號及爵係為氏。有皇、王、公、侯、王叔、王子、王孫、公子、公孫等姓。十三、古代少數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來歷,也在上述這十幾種範圍之內。

6、相關資料(在課文賞析中涉及到時給學生做補充)

(1)秦立晉君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裏克殺了晉獻公的庶子夷齊、卓子。並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後又派人迎接獻公次子夷吾,夷吾採納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2)惠公背約

公元前650年,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從此出現了裂痕。

(3)重耳過鄭

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4)鄭楚結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晉楚爭霸中原,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之“貳”。

《燭之武退秦師》發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僅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可以説是城濮之戰的餘波。

二、課文學習

1、師範讀課文(或放錄音)。

2、生自由誦讀課文。(注意字音、停頓。)

3、生齊讀課文。(師點撥字音、停頓。)

4、生結合課文註釋初步梳理課文。(邊輕聲朗讀,邊梳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在誦讀中理解賞析課文。(前2段)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一、整體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師引導大家概述)

2、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語概括)

每組選代表發言,師引導大家篩選歸納:

第1段:秦晉圍鄭。

第2段:臨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師。

第4段:晉師撤離。

二、課文賞析

第1段

第一段講解:兩軍佈陣“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要點:作者交代兩軍佈陣的目的,為下文做鋪墊。同時也為描寫人物埋下伏筆,正是有了這樣的排兵佈陣,説明秦、晉之間還是有一些不信任。才給燭之武説秦伯提供了機會,此處重點給學生點明佚之狐、燭之武兩人的觀察力。從而引出燭之武的形象之一“洞察全局,深入瞭解,精心準備”。此處順便可給學生講講燭之武在這之前在鄭國的職務,管馬官員。

(1)生齊讀第1段。

(2)師示範串講梳理第1段。(為後文的接龍串講做示範)

(3)留時間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在字詞上得到落實)

(4)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為後文學生的討論歸納做示範)

貳:從屬二主;軍:名詞活用作動詞,駐紮;

以其無禮於晉:介詞結構後置句,還原後的正常句式應為“以其於晉無禮”。

(5)師引導學生串析本段:

“晉候、秦伯圍鄭”闡明形勢:兵臨城下,形勢嚴峻。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闡明原因:兩事均與晉利害相關,與秦關係不大,秦可以爭取。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闡述兩軍駐紮位置:兩軍分兵駐紮,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為燭説秦埋下伏筆。

(6)師引導學生即興背誦本段。

第2段

第二段講解:燭之武出場——一波三折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許之。

燭之武出場的原因有三:

1、逮有生之年,施展才華。

2、鄭伯誠懇的態度。為人臣,當為國效力。

3、自己以後在鄭國安身立命的考慮。

(1)男生齊讀本段。

(2)女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①“佚之狐言於……師必退。”

A、形象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未見其人,先聞其名(聲)(即“才”)。

B、在此也可窺見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還可窺見鄭伯善納諫的一面。

②辭曰:“臣之壯……也已。”

進一步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滿腹才華,卻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鮮活。

③公曰:“……”許之。

A、鄭伯首先自責,體現了明君風範,然後以國家利益、形勢與個人利益的透徹分析感動了燭之武,可謂善於做思想工作。

B、燭之武最終應允,決定以國家利益為重,隻身去見秦伯,體現了他深明大義的一面。

(3)生質疑問難,師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4)學生討論歸納本段知識點:

“已”:通“矣”,句末語氣助詞;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介詞結構後置句,還原後的正常句式應為“佚之狐於鄭伯言曰”;

辭曰:省略句,補充完整後為“(燭之武)辭曰”;

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也”字表判斷。

(5)師引導學生即興背誦本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在誦讀中理解課文。(後2段)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3、體會燭之武的遊説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5、人物形象分析。

一、課文賞析

第3段

第三段講解:智退秦師(説退秦師)(重點講解)

講解要點:

1、夜縋而出的原因——攻守、防備之道

2、説辭藝術:

A、人物分析;秦君——唯利是圖,對兩者的稱謂不同,抓住秦伯的性格特點,連用八個“君”字,而對晉只是稱作“晉”、“鄰”。

B、兩國的歷史關係

C、軍隊的位置

説秦過程

①坦言知亡,避其鋭氣。

②亡鄭無益於秦。

③存鄭無害於秦。

④亡鄭有害於秦。

①②③層層深入,論證嚴密;秦、晉、鄭三者均涉及其中。

(1)一生範讀本段。

(2)生藉助註釋細細梳理本段。(因為本段集中刻畫了燭的形象、表現出其高超的遊説技巧,所以讓學生細細品味)

(3)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①“夜……秦伯”:説明形勢危急,燭不畏危險。

②燭説秦伯運用了高超的攻心術:(投影)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坦言知亡,避其鋭氣:鄭既知亡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③秦……乃還:秦權衡利害,決定退兵,但卻派人留守要塞,體現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質疑問難,師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5)學生同桌討論歸納,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

詞類活用: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鄙:名詞的意動用法;

封:名詞的意動用法;厚: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薄: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乏困: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東:名詞活用做狀語。

通假字: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厭:通假字,通“饜”;説:通假字,通“悦”;

闕:通假字,通“缺”或“掘”。

古今異義:

【以為】古意:把……當作;今意:認為。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時帶的包裹。

【東道主】古意: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請客的主人。

【乏困】古意:缺乏的東西;今意:精神不好。

特殊句型:

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還原後應為:有何厭。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介詞結構後置,還原後應為:若亡鄭而於君有益。

(6)師引導學生結合燭的遊説步驟即興背誦本段。

第4段

(1)女生齊讀本段。

(2)男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晉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實,“不仁”只是一個藉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是實質,“知”是理智,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是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不武”是因為勝負之數,難以預料。所以,説到底,晉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學生討論歸納本段知識點:

敝: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異義詞,古意:那個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異義詞,古意:離開;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斷句。

(4)師引導學生即興背誦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學生分小組討論後發言,師引導學生歸納。

1、燭之武:(1)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2)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

(3)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2、鄭伯:(1)善於納諫。

(2)勇於自責。

(3)善於言辯。

3、秦伯:貪婪,自私,不講信用,見利忘義。

4、晉文公:貪婪,但理智,能隱忍不拔,隨機應變,審時度勢,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識才的伯樂。

三、本文的寫作特色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後歸納。

(1)伏筆與照應。

(2)波瀾不驚。

(3)詳略得當。

四、生小組討論後談學習本課後的啟發

1、本文給我們的啟示。

2、結合當今國際國內形勢談。

教學反思

一位偉人曾説過“不會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遺產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前途的民族”。史書典籍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所以讀史書就是去了解繼承我們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也明確提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吸收人類進步文化”。並且也明確要求高中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具備初步地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學內容和要求”中也明確規定“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文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所以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是非常必要的。

國中的文言文教學主要停留在讀讀背背的層面上,而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註重學生文言文閲讀習慣的培養,引導學生用現代觀念來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設計過程中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為了讓學生與課文達到零距離的接觸與交流,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文言文學習落腳點。進一步達到學有所獲,變“老師強迫我學”為“我想去學”、“我要去學”。

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實現了學生、教師角色的還原轉化,所以在老師的導演下,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普遍覺得在熱烈輕鬆地討論氛圍中收穫不小,並且第一次感到原來古文還可以讓自己學到很多知識和道理。

這幾堂課上下來,筆者覺得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找到了學習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讓學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學習的方法和規律,可以説預期的目的基本達到。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還是有一些地方還需改進,首先就是學生不知道學習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剛開始讓學生賞析時,開始幾乎是在概述故事,後經過點撥才基本明白;其次,學生對文言文的知識點概念模糊,所以在開始歸納知識點時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談啟發時,學生開始時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從何入手,後經引導才明白。這些都説明面對新的學生,必須瞭解學生的情況,在備課中切實做到“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

標籤: 武退 秦師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edkvp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