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分數教學設計

分數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分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分數教學設計

分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運用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地進行觀察與操作、猜想與驗證、比較與分析等活動,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感受“轉化”思想在解決新問題中的價值。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設計理念

1、更換問題情境,精心設計探究題,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挑戰性,計算的方法更加開放。

2、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認知的衝突中加深對計算算理的理解。

3、知識的背後體現方法,讓知識不再是一種沉重的負擔;方法的背後隱含思想,讓方法不再是一種笨拙的工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從學生熟悉的情境中生成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並揭示課題。

1、情境:同學們,再過幾天就到什麼節日了?我想你們一定盼望很久了吧?為了渲染出更歡樂的節日氣氛,學校手工小組的同學決定做40面彩旗,裝扮我們的校園。

2、信息:男同學已經做好了20面,如果用分數來表示,他們完成了這批任務的幾分之幾?女同學做好了16面,又完成了這批任務的幾分之幾?

3、問題:如果只用這兩條有關分數的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用什麼算式來解答?

4、揭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樣的計算,給一個恰當的名稱。

二、感知體驗

1、初步感知,根據以往做加法的經驗,直覺猜測並質疑。

(1)猜測:第一題是一道分數加法(1/2+2/5),根據以往做加法的經驗,你認為結果可能是多少?你是怎麼想的?其他同學也是這樣認為的嗎?

(2)質疑:科學探究從來不會、也不應該只停留在猜想這一步上,它需要我們作進一步的驗證!所有的同學都深入地再想一想,3/7對嗎?你們是從什麼地方看出它的結果不可能是3/7的?

2、深層體驗,利用已有的知識,自主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如此看來,直接相加的這個經驗不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新問題了。

它究竟等於多少呢?同學們自己先獨立思考,在稿紙上寫下自己的解法,然後在小組內交流。

三、互動交流。

1、學生彙報、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預設的方案:通分、化成小數、化成整數。

2、在不同方法的比較中突出“轉化”思想,優化算法。雖然方法不同,但思路卻差不多,都是(轉化)。比較各種不同的轉化方法,你更喜歡哪一種?説説原因。

3、完成異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實現方法的遷移。你能像加法一樣,用“通分”這種方法這種方法計算出這道減法的結果嗎?(1/2—2/5)

4、提醒學生驗算,強調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分。

(1)驗算:我們學計算,一方面要學會計算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借計算來養成認真做事的好習慣。分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和以前學的整數、小數加減法驗算一樣。這道加法怎樣驗算?減法呢?

(2)約分:作為結果,能約分的應該怎麼辦?

5、從更新的視角解決整數與分數的減法問題,突出分母相同的必要性。

(1)問題:那麼你能不能算出還剩下這批任務的幾分之幾?(1—9/10)

(2)深化:分母為什麼用10,而不用其它數呢?

四、建構生成

1、説一説,明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注意點。

2、塗一塗,進一步理解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

練習十四第1題,將圖中的劃分線去掉,由學生思考應平均分成幾份,在對比中明確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

3、練一練,在鞏固計算方法的同時增強應用意識。

(1)練習十四第3題,在原題的基礎上加上“其它海洋的面積大約是地球表面的2/15”這個條件再解答。

(2)練習十四第4題,先從圖中隱去小軍家的位置。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通過計算,你還能知道什麼?

如果小軍家離學校1/5千米,那麼他從家到體育館要走多少千米?他的家還有可能在哪?這時,他從家到體育館又要走多少千米?

4、比一比,讓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必要的計算技能。

(1)兩人計算接龍:( )→-1/3→+1/2→( )

(2)三人計算接龍:( )→+1/6→+1/2→-1/3→( )

五、拓展延伸。

上面一組題中有規律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律?

分數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①使學生理解帶分數的意義,會讀、會寫帶分數;能正確地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

②培養學生總閲讀數學材料的能力。

③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的方法。

一、創設情境

1.判斷下面各數哪些是真分數,哪些是假分數?

2.觀察以上假分數,根據分子能否被分母整除這一特徵,假分數可以分成幾類?

分子是分母倍數的分數--整數

板書:假分數

分子不是分母倍數的分數

3.分子是分母倍數的分數化成整數。

學生獨立練習,集體訂正。

二、揭示課題

像這樣分子不是分母倍數的假分數又可以改寫成怎樣的數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板書課題)

三、探索研究

1、認識帶分數的.意義及讀寫方法。

(1)出示例2圖③,向學生指出:這是我們昨天認識的假分數。從圖上可以看到是由(就是2,教師把黑板上的圓片翻一面成2個整圓)和合成的數,可以寫成2。2就是帶分數。

(2)觀察2,它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

2

板書:整數部分分數部分

(3)提問:什麼是帶分數?

板書:由整數和真分數合成的數叫做帶分數。

(4)認識帶分數的讀法。

①2讀作:二又五分之一。

②練習。讀出下列各帶分數。

1536

2.學習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的方法。

(1)自學例4,把和這兩個假分數化成帶分數。

(2)組織學生討論。

①把和這兩個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的方法是什麼?根據分數單位的個數怎樣想?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怎樣化?

②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改寫的方法是什麼?

歸納: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用分母除分子,不能整除的,商就是帶分數的整數部分,餘數是分數部分的分子,分母不變。

(3)練一練:把複習題第1題中分子不是分母倍數的假分數化成帶分數。

(4)引導學生總結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者帶分數的方法,並讓學生閲讀課本第99頁最後一段話。

四、課堂實踐

1、教材第100頁“做一做”。

2、練習二十一第4、6題。

3、用分數表示下面各題的商,能化成帶分數的就化成帶分數。

五、課堂小結

1、什麼是帶分數?帶分數有什麼特徵?

2、帶分數與假分數的關係是怎樣的?

3、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者整數的方法是什麼?

六、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一第5、7、8、9題。

分數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瞭解分數的產生,讓學生理解單位“1”不僅是一個物體,許多物體也可以看成單位“1”。

2、學生能掌握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分數。

3、能用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係

4、學生能知道某一個量是整體的幾分之幾。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數單位的含義.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分數單位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分數的意義。

二、揭示目標:這節課的目標是什麼呢?請看:(出示學習目標),這個目標能當堂達到嗎?:

三、自學指導:請同學們打開書第45-46頁,認真看課本內容邊看書,並思考以下問題

1、什麼情況下用分數表示。

2、分數四分之一表示什麼

3、什麼叫單位“1”

4、什麼是分數單位?

五分鐘後比一比,誰自學最認真,誰能做對檢測題。

四、先學

一)看書(看一看)

學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確保每一名學生都在緊張的自學。

(二)檢測(做一做):

1、完成課本46頁做一做,指明學生板演,其餘學生做練習本上。(要求字寫的大小適中,字體端正。)

2、教師巡視發現錯例,準備二次備課。

五、後教

(一)更正:

觀察黑板上的題,發現錯誤的進行更正。(不同顏色的粉筆)

1、看做一做的第1空,若對,問:認為對的舉手?為什麼?若錯,問:為什麼錯了?

2、看做一做的第2空,若對,問:認為對的舉手?為什麼?若錯,問:為什麼錯了?

3、看做一做的第3空,若對,問:認為對的舉手?為什麼?若錯,問:為什麼錯了?

4、看做一做的第4空,若對,問:認為對的舉手?為什麼?若錯,問:為什麼錯了?

通過剛才的解答,我們可以看出,(總結)一堆糖可以看作是一個整體,可以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數,所以分數單位也不相同。(學生一分鐘時間記憶)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分數的意義,知道了一個物體或一些物體可以看作單位1,把這個整體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學生記憶並板書)

七、當堂訓練

1、課本63面練習十一第1、2、3題。(必做題)

2、有三個小盒裏面裝有小棒,我從第一個小盒中拿出一根小棒,這一根小棒是這個整體的五分之一,我從第一個小盒中拿出二根小棒,這二根小棒是這個整體的.五分之一,我從第一個小盒中拿出三根小棒,這三根小棒是這個整體的五分之一。你能猜出每個盒子裏面原來有幾根小棒嗎?那你能不能説一説這三個五分之一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嗎?(思考題)

八、板書設計

分數的意義

一個物體或一些物體可以看作單位1,把這個整體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的重點就是分數的意義。考慮到如果讓我自己概括分數的意義,概念中“一份”我也會把它納入到“幾份”中去,讓學生自主、完整地概括出這一概念幾乎不可能。因此我主要是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各個分數的產生,使學生在回顧的過程中感受、理解、提煉出分數意義的模型,結合教師的板書補充,逐步形成分數的意義。而對於分數單位的教學,我是在分數的意義教學之後,讓學生通過看書,再通過嘗試回答,去理解。在多次回答“它的分數單位是多少?它裏面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之後,學生勢必會有一些發現,再請學生概括出分數單位、分數單位的個數與分數分子、分母的關係,使學生在數學技能方面得到發展。

在設計練習時,我着重圍繞本課重點既分數意義的理解進行安排,既安排了完成書本上的習題,也設計了一道綜合性、生活化、滲透數學思想的習題。首先是讓學生在具體的實際生活問題中理解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其次是使學生感受到同一個分數,“單位1”的量變化,所對應的數量也隨之變化。並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感受到“單位1”的量的變化是如何影響分數所對應的數量的變化的。二是發展學生數感,培養學生的估計能力,其實也滲透深化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三是滲透數學思想,極限的思想。引導學生在現實的問題情景中,通過想象,體會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學生數感的發展需要專項的訓練,但更需要教師課堂教學進行長期的、適時地滲透進行,數學思想、數學文化更是如此。這不是一蹴可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

但是回顧整課的教學,還是存有一些遺憾。比如一些細節上處理還是不夠好。在新授部分將許多物品作為整體呈現時還是需要用一些符號使學生深入感受到將它們看作一個整體,在學生看書過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導和指導。還有就是練習的量還是較少,學生在技能層面發展不夠。

分數教學設計4

第一課時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1)

教學內容:教材第80頁例1、“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四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使學生在聯繫已有的知識經驗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感受“轉化”思想在解決新的計算問題中的價值,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挑戰性,體驗成功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1、出示例1,指名讀題,並要求根據題意列式

提問:為什麼這樣列式?(啟發學生解釋自己列式的思考過程)指出:這是一道分數加法算式。因為相加兩個數的分母不同,所以把它叫做異分母分數的'加法。(板書:異分母分數的加法)

2、提出問題:以前我們曾經學過同分母分數的加法,那麼異分母分數的加法該怎樣計算呢?

指導分小組操作:折一折,塗一塗,分別表示出1/2和1/4,再看看1/2和1/4相加的和是多少。

學生分組操作,教師巡視

交流:您能根據操作的情況説出1/2和1/4的得數是多少嗎?

追問:你是怎樣看出1/2和1/4的得數是3/4的?把塗色部分看作3/4時,原來的1/2被看作了幾分之幾?想一想,計算1/2+1/4時,先要做什麼?

明確:計算1/2+1/4時,先要把1/2和1/4通分,把它們轉化成同分母的分數。

要求:按剛才討論的方法,完成例題中的填空。

3、交流學生填空、計算的情況

討論:把1/2和1/4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的過程應用了什麼知識?(分數的基本性質)概括地説,這個過程就是把這兩個分數怎樣?(通分)

二、教學“試一試”

1、提出要求,讓學生獨立進行計算

2、學生完成計算後,組織討論:

(1)例題學習的是異分母分數的加法,5/6-1/3是計算異分母分數的——(減法)(在已經板書的“異分母分數的加法”後添上“和減法”,完成課題的板書)

(2)計算5/6-1/3時,先要做什麼?想一想,通分的目的是什麼?5/6-1/3的得數是多少?作為得數3/6和1/2,哪個更簡潔?應用什麼方法可以使3/6化成1/2?

指出:計算結果如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3)你是怎樣計算1-4/9的?你是怎樣想到把1轉化成9/9的?

指出:計算1減幾分之幾時,先要根據減數的分母,把1轉化成與減數同分母的假分數。

3、提出:你會驗算上面的兩道題嗎?你打算怎樣驗算?

交流後:讓學生各自驗算,確定上面兩道題的計算結果。

4、引導學生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1)提出要求: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要注意什麼?

(2)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明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計算後要自覺進行驗算。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

2、做練習十四的第1-4題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學習的是什麼內容?你能把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經驗和體會説給其他同學聽聽嗎?

第二課時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2頁的練習十四的第5-9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正確、靈活地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初步學會估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使學生進一步在解決新的計算問題中,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挑戰性,體驗成功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估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通分練習(口答)

5和310和79和38和520和1535和7

2、計算練習(指名板演)

1/5+3/103/5-3/8

二、探索規律

1、出示練習十四第5題,學生自己讀題觀察。

1/2+1/31/9+1/101/4+1/71/5+1/8

1/2-1/31/9-1/101/4-1/71/5-1/8

2、交流觀察後發現。

分數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冊第108-109頁例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能應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把分數化成小數,並能靈活地選擇適當的方法把分數化成小數。

2、使學生理解並掌握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特點,能判斷一個分數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3、通過教學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等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分數化小數的方法,並能根據分數的特點選擇合理、簡便的.方法把分數化小數。

教學難點:

分數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特徵。

教學理念

分數化成小數的基礎知識有兩個:

一是分數的基本性質,二是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係。

教學時先通過複習幫助學生回憶學過的舊知,然後逐步把學生引入到知識的最近發展區,製造認知上的衝突,使學生處於積極的思維狀態,並在知識的分化處進行適當的啟發、引導,讓學生在討論、交流的研究中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實現自主學習。

教學設計:

教學步驟

教師的活動過程

學生的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

一、複習鋪墊

1、把25、8、12、33分解質因數。

(板書:25=5×5;8=2×2×2;12=2×2×3;33=3×11)

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的教學設計

師:你能把上面的這些數乘以幾個質數,使它們的積是10、100、1000、……嗎?

師:哪些數可以變成是10、100、1000、……?哪些不可以變成10、100、1000、……?

2、歸納概括

師:你有沒有發現其中的規律嗎?這個規律是什麼?

師:這是什麼道理呢?

師:下面的數乘以一個或幾個質因數能變成10、100、1000、……嗎?

6、15、20、16、50、8、125、48、60

3、你會把下列分數改寫成小數嗎?

師: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是什麼?

1、學生口答。

2、學生研究回答:

生:一個數只有質因數

2、5,就能乘以幾個質因數變成10、100、1000、……;含有2和5以外的質因數的數不可以。

3、學生口答。

這個複習的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什麼樣的數可以乘以一個數變成10、100、100、……,為下面學習一個分數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數作好知識上的準備。

二、研究能轉化成十進制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

分數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第三單元《分數的再認識》第34、35頁

教學目標:

1、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分數,發展數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結合具體的情境,進一步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3、通過學生參與具體操作活動,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

教具學具:課件、果子、圓片等

教學過程:

師:今天很高興又和大家一起來上數學課。數學數學,顧名思義,就是數的學問,所以在我們新學期的第一單元就接觸了很多的數,比如:因數、倍數、奇數、偶數、質數、合數、、、、、而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種數,以前我們也是知道它的,請大家在我的描述中進行快速搶答:它分上下部分,並且中間有一條線隔着、、、、、、

(學生馬上做出反應)是分數

師:今天我們就要再認識認識分數

(板書)分數的再認識

師:之前,老師想先講一個故事,想不想聽?

一日,在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路上又累又渴,於是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摘果子,(把之前準備好的標識擺上)不大一會三人騰雲駕霧回來了。唐僧很高興説:“你們辛苦了,我這裏只有一個餅分給你們三人吃吧。”同學們,你們説應該怎樣分才公平啊?

生:平均分成3份,每人分得1/3。

師:你能説説這個1/3的含義嗎?

生:把一個餅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3。

師:你們對三年級所學習的分數知識掌握的還是很紮實的,那就讓我們繼續:

他們三位美滋滋的吃完後,分別把自己的“戰利品”送上,(老師做動作:拿出果子)。這時唐僧説:“你們把各自摘到的果子的二分之一拿出來吧,其餘的就算獎賞你們的啦!”

該怎麼拿呢?誰想扮演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

請三位同學上來

師:請你們分別按照師傅的指示拿出各自摘到果子的1/2。而在下面的同學仔細觀察。

孫悟空4個 沙和尚4個 豬八戒3個

板書:

1/2(部分)

你們發現什麼問題了嗎?

學生質疑:

師:他們拿的都是全部果子的1/2,但拿出的個數卻有的一樣多,有的不一樣多,這是為什麼呢?請想一想,然後小組交流一下。

生:可能是拿錯誤

(直接讓那個孩子上來驗證)

生:認為是因為整體不同。

師:別的同學也是這麼想的嗎?現在大家的意見都認為是總數不一樣,也就是整體“1”不一樣,是嗎?(板書)

下面就請他們來揭示到底總數是多少!全部的1/2又是多少?

孩子一一進行彙報!

板書補充

板書:

“1”(整體) “ 1/2”(部分)

8 4

8 4

6 3

師:

情況1、相同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相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相同。(板書)

情況2、真的是不一樣多,一袋果子的1/2表示的都是把這一袋果子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但由於分數所對應的整體不同,所以1/2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一樣。所以:相同一個分數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不一定相同,而這一切都取決於…

生:整體的大小

(板書)

“1”(整體) “ 1/2”(部分)

8 相同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相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相同 4

8 4

6 相同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 3

相同一個分數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不一定相同

師:請各組選出自己組人數的1/2並起立。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每組總人數都是12人)每組都是6人。

説明:相同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相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相同。

同學可以自由串組後再進行該活動

説明:相同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

師生:相同一個分數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不一定相同,而這一切都取決於整體的大小。

師:請大家看大屏幕(課件出示書中的“説一説”)他們看的.頁數一樣多嗎?

生:不一樣多,因為一本書厚,另一本書薄,兩本書的總頁數不一樣,所以他們的1/3也就不一樣。

師:那麼哪本書的1/3頁數多呢?

生:厚的那本。

師:你同意嗎?為什麼?

生:因為它本身的頁數就多,而在同為1/3的條件下自然厚的那本書的1/3頁數多了!

師:他説的對嗎?

生:對。

師:誰能再説一説,看能不能比他説的更清晰準確。

師: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而你們正用實際行動完善自己的語言,使語言表達的更加清晰準確,老師真的為你們的進步而高興。下面就請拿出咱們事先準備好的小圓片,同桌之間對自己所擁有的圓片在同一個分數條件下進行比較。

(小組活動、彙報)

再次強調,並希望出來那個亮點!

練習1:書後第1題

練習2:書後第2題

練習3:書上的畫一畫(之前就給孩子作為思考)

練習4:書後第4題

總結:

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分數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人教版國小數學第三年級上冊教科書第91—93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幾分之幾,會讀、寫幾分之幾。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平均分和分數的意義,會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分和分數的意義,會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課件、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教學預設

設計分析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話説西天路上,唐僧師徒不光要忙着降妖除魔,還忙着研究數學問題呢,你們想一起去看看嗎?

有一天,師父把四個桃子給悟空和八戒當晚飯,悟空説:“師父,八戒每次都多吃,這次請您給我們分吧,一定要公平。”同學們你們説一説,怎樣分才公平呢?(平均分)

課件出示:4個桃子分給兩個人,怎樣分才公平,每人分幾個?

2個桃子平均分給兩個人,每個人分幾個?

1個桃子平均分給兩個人,每個人分幾個?

分數對學生來説是一個全新的內容,在第一次接觸時難免會有些陌生,心情會有些緊張。而且前面又沒有相關的知識為這個單元做鋪墊,所以在上課新課之前我用學生非常熟悉的、非常喜歡的西遊記中的人物來創設一個學習情境。情境的創設有三個目的:一、可以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不知不覺的進入新課;二、通過這個情境引入我們這節課中的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平均分”;三、在平均分的過程中產生衝突:當一個桃子平均分給兩個人時,每人半個,那半個桃子在數學中該用哪個數來表示呢,從而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探究新知,解決問題

1、認識二分之一

(1)課件演示:把一個桃子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桃子的二分之一。

(2) 一邊回憶分桃子的過程,一邊對應出示分數線、分子、分母和完整的分數二分之一。象二分之一這樣的數我們把他叫做分數,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並齊讀課題。

(3)另一半用什麼表示呢?

兩個二分之一一樣大嗎?

為什麼呢?

2、認識三分之一:

(1)這時沙和尚也來了,他也想吃桃子,那這一個桃子分給三兄弟該怎樣分呢?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2)課件演示把一個圓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用三分之一來表示。3個三分幾之一合起來就是1

3、完成教科書第93頁“做一做”第1題。

4、認識四分之一

(1)四分之一你能折嗎?學生獨立折。

(2)摺好塗色表示四分之一,彙報交流。

(3)折的方法不同,形狀也不同,為什麼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過這一折,學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5、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比較

(1)折過了四分之一,你還能用折一折的方法創造出一個新的分數嗎,取一份用分數表示嗎?

學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們通過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數很興奮。

(2)折出了這麼多的分數,你覺得誰折的分數大?

大部分學生都認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並且還説了理由:32比8大,當然1/32大。一些學生髮現越折越小了,覺得1/32是最小的。(這時教師也不表態 )

(3)故事:

豬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豬八戒前去探路,誰知去了好久也不見回來。於是派孫悟空去找。原來豬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剛咬第一口,悟空就從天而降。孫悟空説:“我吃西瓜的 二分之一。” 八戒心裏一直想多吃點,聽了高興極了,説:“我可要吃四分之一。”學生這時候就議論紛紛了,到底誰吃的多呢?這下大部分同學認為孫悟空吃的多,因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認為豬八戒吃得多。

課件演示:分西瓜(通過直觀演示:大家一致認為四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並且學生髮現:平均分的份數多了,它的每一份就小了。)

(4)回到摺紙時的分數比較,1/8和1/32的比較,這時候,同學們都笑了,原來不能直接用32與8的比較來比較分數的大小,學生認識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數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5)做一做第2題,打手勢。

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説,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所以在認識二分之一、三分之一時,通過課件演示來幫助學生理解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意義。

通過對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初步認識,學生對分數已有了一些模糊的認識,學生在這時對新知識的求知慾是最強的。在這個時候設計一個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環節,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折一折、説一説、想一想更深刻的認識分數的意義,理解分數產生的過程。

在學生折了四分之一的基礎上,讓學生用折一折和方法產生更多的分數,在產生新分數的過程中對分數物意義進行滲透和拓展。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你覺得哪個分數最大?學生根據以前的知識經驗很容易得到分母大的分數大。教師在這時不急於下結論,故意給學生一個伏筆。

學生在這時注意力已經不太集中了,學生經過前面的學習會有些疲勞。這時我又用了西遊記中的兩個學生最喜歡的角色來解決本節課中的第二個難點。通過孫悟空和豬八戒二個吃西瓜的故事並用課件展示實物圖讓學生直觀理解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越小,也就是分母越大,分數越小,分母越小,分數越大的道理。

在把學生創造出來的分數任意的挑出來讓學生進行比較,鞏固比較方法。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十二第1題,獨立完成,全班交流,並説説是怎樣想的。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十二第2題,理解題意,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判斷方法。

3、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十二第3題,獨立完成,彙報結果,並説説比較的方法。

4、拓展運用。

填一填,課件展示。

把本節課所學的內容進行鞏固和拓展。通過看圖、讀一讀、寫一寫、説一説、比一比等活動,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和比較同分子分數大小的方法。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想説説什麼?

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一次梳理,加深對學習內容的印象。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分數的概念是在整數的基礎上擴展的,是從實際生產、生活和學習實踐應運而生的,是從平均後不能用以前的數來表示物體的個數時產生的。教材的顯示也非常突出 “平均分”這一中心概念。平均分是產生分數的重要依據,因此在教學時應當充分強調和重點突破。從設計意圖來看,教材非常強調“數形結合”,學生初學分數,思維的支撐點應該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實物,因此在教學時應當珍惜圖形的功能和作用,發揮其效應,在教學時應當從直觀入手,通過學生對具體的分析、直觀的事和物的分析,來抽象出分數的概念。本節課的內容主要是建立分數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並學會比較同分子分數的大小。在完成這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後,我再次回想我和教學過程,體會很多。現就我對這一節課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

一、創高情境,製造衝突,引入分數產生的必要性。,人教新課標三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與反思

分數對學生來説是一個全新的內容,在第一次接觸時難免會有些陌生,心情會有些緊張。而且前面又沒有相關的知識為這個單元做鋪墊,所以在上課新課之前我用學生非常熟悉的、非常喜歡的西遊記中的人物來創設一個學習情境。情境的創設有三個目的:一、可以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不知不覺的進入新課;二、通過這個情境引入我們這節課中的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平均分”;三、在平均分的過程中產生衝突:當一個桃子平均分給兩個人時,每人半個,那半個桃子在數學中該用哪個數來表示呢,從而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的思維從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領域。

二、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

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説,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摺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在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時,儘管學生在正方形紙上這出了幾個幾分之一的分數,並且用分數表示出來,但是學生在比較分數大小的時候,還是受到整數認識的影響,認為1/32比1/8大,於是課件顯示豬八戒分西瓜的過程,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分的份數越多,一份就越小。從而使學生內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數大小的比較這一知識。

三、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幫助學生理解

對於國小生來説,數學學習往往是他們自己生活經驗中對數學現象的一種“解讀”。在教學中,如果能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他們喜聞樂見的素材喚起其原有的經驗,那麼學起來必然親切、有趣、易懂了。學生的好勝心理強,教師在學生認識了1/4.紙上折了1/4後,誰還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數,學生動手積極性很高,紛紛折出了其它分數。當問誰折的分數大的時候學生就更願意比了。起初,學生對分數的比較這一知識停留在比較表面、比較膚淺的水平上。他們用整數的大小比較方法來比較分數,教師也不做出判斷,而是利用學生喜歡聽的故事,將知識藴於故事中,在聽故事、看課件演示中,使學生主動得構建自己的知識,而不是被動地去接受知識。當回過頭來再比誰折的分數大的時候,學生都笑了。而教師也不必再多説什麼,學生已經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認識。

在整個課堂預設時,想的比較完美,事實上在真正上這堂課的時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學環節還有待完善。在試講時,前面理解分數的意義時,我反覆強調“平均分”,學生也意識到這個“平均分”的重要性,在前面的語言表述中也不忘加上“平均分”三個字。但在後面的判斷對錯時,有一個三角形,不是平均分的,也用三分之一來表示,好多孩子都認為是對的。我問一個學生是怎樣想的。孩子説是把這個三角形平均分成了三份,其中的一份就用三分之一來表示。我馬到成上明白了,學生只是把平均分當做一個詞來用,並沒有在實際的情境用實際理解。我再次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找到了問題的關鍵,原來,我只顧着強調“平均分”,並沒有回過頭來再讓學生比較每一個三分之一是不是一樣大了。再次教學時,我先説三分之一的意義,再説還有哪些部分也能用三分之一來表示,再回過頭來問:每一個三分之一都一樣大嗎?為什麼?學生就會説:是,因為是把這個圓平均分成了三份。通過這樣的調整後,學生再判斷對錯時,只有個別學生出錯了。由此可見,教學還是要多想、多實踐、多反思、多總結。

還有就是從整體上認識分數,對三年級學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過高,在折分數操作時是否需要及時的比較等等,這些地方也是需要我們在教學時反覆琢磨的。我想只有一次次積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實而有效的數學課。

分數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91、92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直觀認識幾分之一,初步形成關於幾分之一的表象,會讀寫幾分之一。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比較、判斷等能力。

3.促進學生提高主動參與、互相合作的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幾分之一。

教學難點:

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操作能力、觀察能力。

教具準備:

月餅實物圖、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誘趣激學

導語:“同學們,孫老師早就知道我們學校的學生個個聰明機智,反應很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個小比賽:比比誰的手勢快。”(聽問題出手勢。)

師説問題。

1.有6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幾塊?手勢表示。

2.把兩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又分幾塊呢?手勢表示。

3.把一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多少呢?手勢表示。

[第3個問題學生可能知道,但在用手勢表示時可能不知所措。]

引導:我看到大家的手勢有點亂,有的同學可能知道,但不能用手式表示出來,是不是這樣呀?好,別急,先用語言告訴我每人分多少?

生:把一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到這塊月餅的一半。

[如果學生表述不清楚,教師進行引導]

板書:一塊月餅 一半

引導:那我們先來看看這塊月餅的一半是怎麼得來的?

課件演示:將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塊。

問:是這樣分吧?誰能説一説我們是怎樣分的,得到的是這塊月餅的一半呢?

學生回答,教師進行適當引導,關鍵是認識“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引導:把這塊月餅平均分,也就是使分得的兩塊大小相等,這樣就得到這塊月餅的一半。那這塊月餅的一半還能不能用以前學過的數來表示?

學生會回答:不能。

引導:像這樣的“一半”不能用以前學過的數表示了,這就是剛才同學們不能用手式表示的原因。有誰知道這個數怎麼表示嗎?

學生能答出:二分之一。

板書:二分之一。

引導:二分之一,用數字可以怎樣寫呢?老師在黑板上寫,看和你想得一樣嗎?

教師板演。

問:誰看清了老師是怎樣寫的?指導學生書寫,適當指導。

引導:知道這是什麼數嗎?(生:分數)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分數。(揭示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情境教學,在複習“平均分”的基礎上,從每份是整數過渡到每份不是整數,自然引出分數。前兩個問題是為了激活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後一個問題對學生髮出了挑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誘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分數對於學生來説是全新的,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學生從“實際發展水平”向“潛在發展水平”的橋樑,學生的思維從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領域。所以從學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確一半是怎麼分的,從而引入用一個新的數來表示物體的“一半”。]

二、凸現主體,順思導學

1.認識圖形的。

引導: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表示。(出示一個圓形)老師這有一個圓形,誰能表示出它的呢?

指名嘗試,用陰影表示其中的,並寫在圓上。

引導這名學生説一説是怎樣得到圓的的,加深學生的認識。

2.創造圖形的。

引導:在同學們的桌上有一個長方形,請你想辦法表示出它的。

學生自主嘗試。

指名彙報、展示不同的折法,強化認識。

引導:同學們想一想,雖然我們折的方法不同,得到的每一份的形狀也不同,為什麼都能用表示呢?

重點理解:把長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

問:在剛才同學們的回答過程中,有一個詞是很重要的,誰聽出來了?

隨學生回答重點標註“平均分”。

問:為什麼這個詞最重要呢?説説你的想法。

重點強調:只有平均分才能得到分數。

3.判斷:下面圖形中塗色部分用表示對嗎?

注重學生説理的指導。

[設計意圖: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順應學生的思維,回味並理解的意思,進而引導學生由對具體月餅的認知過渡到對圖形的的認知,提高了學生抽象概括能力。這樣安排既遵從了知識發生發展的規律,也適合兒童學習數學的認知規律。把知識的教學以恰當的活動形式作為載體,形象直觀,一舉多得。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學習新知,在學習新知中鍛鍊了能力。以遊戲自創的形式折出不同形狀圖形的,建立的表象。鞏固了對所學分數的進一步認識,為後面學習做好鋪墊。]

三、遷移類推,引導探學

1.認識。

引導:剛才把一個月餅、一個圓平均分成了兩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出示一個圓,通過對摺平均分成4份,貼到黑板上)像這樣,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給其中一份塗色)每份是它的幾分之一呢?

學生能答出。

指導學生敍述完整: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板書:四分之一。)

問:寫成數字形式誰會寫?(指名板書。)

問:誰能上來指一指哪裏也是這個圓的呢?(學生上前指。)

2.探究。

引導:同學們現在又認識了,如果讓你們自己表示出一個圖形的,能不能做到?老師有兩個要求,一是從紙袋中任選一種圖形,表示出它的;二是折完後可以和小組同學交流你的發現。

學生先獨立思考,之後在小組交流。

指名代表小組彙報、展示。

重點理解:只要是把圖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學會遷移類推。應用剛才的得來,推導得到。這一環節可以説教師順思而導,學生順思而學,既引導學生學會“思”,再順着學生的“思”進行指導、點撥,讓學生的“思”得到昇華和提高,從而使知識得以解決。通過學生的.“思”而發揮學生的學,開發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真正學會學習。對於國小生來説,數學學習只靠觀察和思考是不夠的,往往要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來領會書本上的概念、公式、意義和法則。學生的實踐操作安排,其最大的特點是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手腦並用的活動中去,為學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思維的廣闊空間,這樣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索性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在本環節中,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解決問題。一方面,有利於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讓他們的創造性儘可能地發揮出來。]

四、自主探究,應用促學

1.判斷分數。

師:(指黑板上的分數)像、這樣的數,都是分數。那你們能不能判斷下圖的塗色部分能用分數表示嗎?如果能是多少?

2.寫分數。

下圖塗色部分是整個圖形的幾分之一。

3.看分數塗色。

4.找分數。

同學們不僅認識了分數,還會判斷分數。現在我們去遊樂園,看看在那裏能不能找到分數。(課件出示主體圖,指明學説,其他學生評判。)

你還能再説出這樣的一個分數嗎?

5.創分數。

引導:拿出長方形紙,先想一想你能表示出它的幾分之一,然後試一試。

6.動腦筋。圖中的各塗色部分分別是大正方形的幾分之一?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情況。以學生的直接經驗和生活信息為主要內容。練習形式由簡到難,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實踐性、生活性、研究型和參與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儘量讓學生獲得研究問題的方法和經驗,加深對分數的認識,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五、全課總結,疏理評學

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穫。通過這節課,疏理一下自己在知識、能力方面都有哪些提高。

[設計意圖:總結部分好比一幕話劇的結尾,其意義與序幕、高潮一樣,畫龍點睛更是絲毫不能忽視。讓學生疏理一下在知識、能力方面有哪些提高和收穫。把課堂內容和課堂總結融為一體,使課堂的開始引人入勝,總結釦人心絃,整個教學過程達到協調完美。]

分數教學設計9

一、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新課程要求下,數學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枯燥的、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形式,而是應該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學生在觀察、操作與交流等數學活動中,逐步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

本節課我在學生對分數初步認識的基礎上,以學生髮展為立足點,以自我探究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使學生觀察、操作、口頭表達等能力得以培養,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以開發與增強。

二、教材分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四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並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理解不僅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許多物體看作的一個整體也可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進而總結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三、學情分析:

學生在四年級已經認識了分數,對分數的各部分名稱已經瞭解,並且知道分數是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進行平均分。在以往有關分數的教學中,感覺同學們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不是很清楚。學生也覺得分數這個東西很抽象,存在理解的誤區。學生對於分數的感知很少,好多就是靠背下來的,沒有親身體會過分數的真正含義。由於分數與“除法”、“比”都有着直接的聯繫,意義不理解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後續學習。

四、設計思路: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智慧的生成需要一個理想的“融爐”,而這個融爐就是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具有挑戰新問題情境的結合體。因此,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通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

五、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認識分數,理解單位“1”及分數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經歷分數形成的過程,探索分數的意義,充分感知體驗分數概念中的各要素,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數學文化,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單位“1”,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了,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麼?(出示西瓜圖)現在要把這個西瓜合理的分給每一個同學,應該怎樣做?(平均分)每位同學得到多少?

對於這個分數你有哪些認識?(關於這個分數,我已經知道了)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導入,引發學生對舊知的回顧,明確分數的各部分名稱。】

(二)、理解分數的意義。

1、認識單位“1”

(1)、舉例平均分

師:剛才我們是把一個西瓜進行了平均分,在生活中,我們還可以把什麼進行平均分?(學生舉例)

估計學生會舉出:把一個物體進行平均分

把一些物體進行平均分(如果學生沒有説到一些物體的平均分,教師直接引導:我這裏有一些筆,你能把它們平均分給兩個同學嗎?)

抓住學生中所説的把一些物體進行平均分的事例問:他把什麼進行了平均分?和前面幾個同學説的有什麼不一樣?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2)師小結揭示單位“1”:剛才大家所説的一個物體,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些物體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這些個整體,我們在數學中,我們稱它為“1”。

舉例單位“1”

(3)舉例單位“1”

師:誰能説説我們還可以把哪些想成一個單位1。

老師這裏還有一些句子,讀讀看,它們各把什麼看作單位“1”。

書上練習:上半月完成全月計劃的

工人數佔全廠工人總數的

一條路,已修好全長的

小麗看了一本書的

(4)總結單位“1”

剛才我們列舉了這麼多的單位“1”,老師這裏用一首兒歌概括了,讀讀看:

一條道路一個梨……

一噸稻穀一克米……

一片樹林一羣雞……

都可看做單位“1”。

自己讀讀看。看懂了嗎。這裏的指的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

(5)單位“1”與數字1的比較

師:剛才我們説了那麼多的單位1,那麼單位“1”和以前所學的數字1有什麼區別。

【設計意圖:通過大量的舉例,理解單位“1”,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單位“1”有更深更廣的認識。】

2、揭示分數的意義

(1)集體演示分數

老師這裏有一些筆,想把它平均分給兩個同學,每個同學分到多少?

如果我想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該怎樣做呢?(指生來做)

其中的一份就是,兩份呢?

(2)學生獨立動手操作得到分數

利用手中的材料,你有多少種不同的平均分的方法?可以得到哪些分數?

把找到的分數和小組同學進行交流,説清你是怎樣找到分數的?

活動材料:6只小狗8只梅花鹿10只蝴蝶4塊橡皮

(3)彙報

學生彙報:

滲透分數單位明確分數單位

同一個單位“1”平均分的份數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數

同樣的分數,由於單位“1”的不同,每份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瞭解分數,理解分數的意義,明確同一個單位“1”平均分的份數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數,同樣的分數,由於單位“1”的不同,每份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

(4)具體環境中理解

老師這裏有一句話,一起來看一看:中橋國小五一班共有學生20人,其中男生13人,男生的人數佔全班總人數的幾分之幾?你是怎樣想的?

(5)揭示意義

師小結:我們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就叫分數。這就是分數的意義。一起讀一讀。(板書)(如果開始學生説不出,在這裏揭示:分母表示什麼?分子表示什麼?)

【設計意圖:學生由具體的事物抽象出語言形式,是思維的一個提升、概括。】

(三)、生活中的分數:

1、用線段上的點表示分數

2、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讀讀看。學生在自由讀題後指生回答。

果品生產是平谷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農民致富的主要來源,平谷建成了大桃、板栗、紅杏、蘋果等8大果品基地,年總產量1.6億公斤,約佔北京市總產量的1/4,連續12年居北京市首位,是全國果品百強區之一。表示把北京市果品總量看做單位1,平均分成4份,平谷的果品總量佔其中的1份。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到分數不止在數學課堂中體現,在生活中也有着廣泛的應用,從而激發對家鄉的熱愛。】

(四)、數學小知識

分數在我國很早就出現了,並且用於社會生產和生活。我國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左傳》中,規定了諸侯的都城大小:最大不可超過周文王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可超過五分之一,小的不可超過九分之一。中國使用分數比其他國家要早出一千多年。所以説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

【設計意圖:數學小知識的介紹,不僅讓學生了解數學的文化發展,更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五)、看書:這節課我們所學的內容是75頁到77頁,完成練習十二的1、2、4、5、8題。

(六)、遊戲下課。

分數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蘇教國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98—99頁例1和“試一試”“練一練”,第100頁練習十九第1—3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體驗百分數的產生過程,初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體會百分數與分數的練習與區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3、使學生能用百分數的知識描述、處理生活中的有關信息,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教學準備:

課前學生根據導學案預習,蒐集百分數,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1、設境

師:(出示課件)請看“新聞播報”,誰來讀。指名讀。

(1).高郵市在郵文化節期間,與外商正式簽約項目數量佔投資項目總數的73.3%。

(2).三垛鎮今年的工業產值是去年的215%。

2、引題

師:同學們認識這些畫橫線的數嗎?(認識)是什麼數?(百分數)

怎麼讀?指名讀。

師:百分數在我們的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板書課題“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二、置身情境,探究意義。

教學例1。(出示課件)

1、探究

(1)、請注意觀察,如果只看投中數,你們認為誰投籃最準?為什麼?

(2)、這種方法公平嗎?(不公平)為什麼呢?指名説。那麼,怎樣找出投籃最準的人呢?小組交流,指名彙報。

(3)、根據學生回答在課件上出示:先求每人投中數佔投球總數的__分之__。各是多少?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師:你們能直接看出誰投籃最準嗎?(不能)有辦法進行比較嗎?(通分)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做一做。

那麼,64/100表示的是的__________佔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

65/10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10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三個數都表示投中數佔投球總數的____________。

(4)、求投中數佔投球總數的百分之幾,而不求幾分之幾,這樣有什麼好處?

(5)、你們課前看到的百分數是像92/100這樣寫的嗎?可以怎樣寫?試一試。

(6)、(出示課件)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的形式,而是在原來的分子後面加上百分號來表示(%)。

(7)、指導寫法:寫百分數時,例86%,按從左往右的順序先寫分子86,再寫%。在寫百分號時,也要注意按從左往右的順序,先寫左上角的`小圓,接着寫斜槓,最後寫右下角的小圓。這樣一個百分數就寫成了。

讓學生練寫這三個百分數。

2、交流

(1)、師:剛才,我們藉助了百分數選中了投籃最準的人;看來百分數真是個好幫手。課前老師讓同學們蒐集生活中的百分數。請同學説一説自己蒐集的百分數。指名説。小組內交流。

(2)、師:我們再來説説新聞播報中百分數的實際意義。指名説。

3、概括:

(1)剛才,同學們説出了一些具體百分數表示的意義。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數叫做百分數呢?

生交流彙報,出示意義,齊讀。

(2)小組討論:

1、百分數為什麼又可以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2、百分數不僅可以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係,還可以表示什麼?

3、為什麼百分數不能用來表示某個具體的數量?

小組交流、指名彙報。

4、對比

完成練習十九第3題。

指名回答。

小組討論:a運用百分數時要注意哪些?

b百分數和分數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小組交流、彙報。

三、組織練習,鞏固提高

(一)、讀讀寫寫

1.讀出下面的百分數(導學案第5題)

指名讀,齊讀。

2.寫出下面各數(導學案第6題,為了方便,可在加一二題,如百分之零點八)

你寫了幾個百分數,同學們能用剛學的百分數説説他完成題數的情況,完成了___%,還剩____%沒完成,希望你能達到100%。

現在請寫好的同學舉手。好,同學們都完成了作業,可以説“這次作業我們班完成了____%。

(二)會讀、會寫,更要會用,請看下題。

3.選擇合適的百分數填空。

50%3.9%120%100%

(1)武寧國小學生每月所用零花錢佔學校買圖書錢數的25%,開展節約活動後,明顯減少,現在只佔( )。

(2)小汽車的速度是卡車速度的( )。

(3)只要同學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這個單元考試的及格率一定能達到( )

(三)讀出下面每一句話,你能體會句中百分數要表達的意思嗎?你又能想到什麼呢?

一本書已看了40%。

自行車廠上半年完成了全年生產計劃的60%。

(四)輕鬆一刻。生活中有許多成語也和數學有關,請看——————妙解成語。

分數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分數連除和乘除複合應用題”這節課的教學是在前面學過的分數乘除一步應用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分數連除應用題和乘除複合應用題,所以在設計複習導入部分作了全面的練習和知識點的概括。本節課的重點是:找準題中的單位“1”和數量關係。難點是:掌握兩類應用題的結構特點,明確數量關係。

在設計“授新課”部分,為了避免學生覺得枯燥,我談話引入本校情況,並對兩道例題做了更改。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注意到適當的“引”和“放”,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計算是次,分析列式是主,所以在設計“練兵場1、2”時,我做了明確要求,男生做1題,女生做2題,這樣學生實際完成了1道題,但在同桌互查和集體訂正的過程中就自然列出了另一題的算式。

鞏固練習階段,我分成了兩個層次,一是基礎練習。設計時題目要求只列式不計算,是為了達到節時高效的目的。二是變式和拓展練習。題目中只有1個單位“1”,目的在於和前面的題目和解法形成對比,使學生養成認真分析數量關係的好習慣。

小結時,師引導學生説內容,説方法,並強調喜歡哪種用哪種,目的在於讓學生在課後“優化算法”。當然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還有許多不足,還望各位老師批評指正,以提高我的教學水平。

教學目標:1、掌握分數連除應用題和乘除複合應用題的結構特點與數量關係,學會分析解答相關應用題。

2、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找準每一步的單位“1”和數量關係。

教學難點:掌握兩類應用題的結構特點,找準數量關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口算天天練。(課件示題,指名口答)

滲透個別算式的知識點。

2、“看誰先找到題中的單位‘‘1‘‘。”指名口答

3、分析分率句,口頭列式解答。

教師小結:題目中已知了分率和單位“1”的量,求分率的對應量要用乘法計算;題目中已知了分率和分率的對應量,求單位“1”的量,要用除法計算。

4、談話引入新課。

東華國小的校園文化生活是豐富的,我們學校也不錯。課前老師還對我校部分興趣小組的人數情況作了瞭解,來一起看。(指名讀題)

問:在這道題中,有幾個單位“1”?這兩個單位“1”的量是已知還是未知?

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其中一個類型。(板書課題)

二、新授課

1、教學例4。

1.)師引導學生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係。

2.)我們還可以用線段圖來表示題中的數量關係,生説畫法,師畫線段圖。

3.)師引導,學生確定每一步的算法。

師小結:剛才我們用連除的方法解答了題目中有兩個單位“1”並且都未知時,求其中一個單位“1”的量的這類問題。

4.)你願意根據題中的數量關係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這道題嗎?(指名板演)

2、完成“練兵場1”中的題目。(要求男生做第1題,女生做第2題,然後同桌交換檢查,最後集體訂正。)

更讓老師感興趣的是:我校舞蹈隊人數、英語組人數及我班學生總數三者有個巧合。想知道嗎?

3、教學例5。

1.)出示例題,齊讀題目。

2.)師引導學生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係。

3.)我們怎樣用線段圖來表示題中的數量關係呢?師引導學生完成線段圖。

4.)師引導,學生確定每一步的算法。

師小結:剛才我們用乘除混合計算的方法解答了題目中有兩個單位“1”並且一個已知,一個未知時,求其中未知的一個單位“1”的量的這類問題。

5.)誰還會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這道題?(指名板演)

4、完成“練兵場1”中的題目。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只列式,不計算

要求先獨立做,然後集體訂正。

下面幾道題和前面的稍稍有點不同,敢挑戰嗎?

2、變式練習。

3、拓展練習。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題目中含有兩個單位“1”的應用題,解答這類題我們可以藉助線段圖分析題中的數量關係,可以用算術方法的連除或乘除混合運算的方法計算,還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你喜歡哪種就用哪種。

五、佈置作業

練習十一的2、3、6題。

分數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並掌握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2、經歷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

3、體會算法多樣化的數學思想,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選擇不同的計算方法,熟練地進行小數乘分數的計算。

教具運用: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提綱導學

1、複習導入。

(1)、把下面的小數化成分數。 0。5 0。75 0。2 0。9(2)、把下面的分數化成小數。

3/4 7/8 19/5讓學生説一説小數和分數是怎樣相互轉換的?

2、導學提綱:

(1)、用紅筆畫出關鍵句,題中講的是哪兩個量在進行比較,單位“1”的量和比較量分別是什麼?並相應列出等量關係式。

(2)、嘗試列出算式,看一看列出的算式和我們前邊學習的分數乘法有什麼不同?並嘗試計算。

(3)、怎樣選擇合適的方法計算小數乘以分數?

3、自學設疑

二、合作互動

1、小組討論導綱中的'問題。

2、展示評價。(1)、根據“松鼠的尾巴長度約佔身體長度的可知,應該把松鼠歡歡的身體長度看作單位1”,歡歡的尾巴長度=它的身體長度×3/4,也就是求2。1dm的3/4是多少。

(2)之前學習的是分數乘以整數、分數乘以分數、這節課裏面式子裏出現了小數。

(3)、可以把2。1化成分數,將原式轉化為分數乘分數計算。

還可以把3/4化成小數,將原式轉化成小數乘小數計算。因為2。4是4的0。6倍,所以根據整數乘分數的約分計算,可以將小數2。4與分數的分母4直接用4約分,將分母轉化為1。所以還可以把分數的分母和小數直接約分。小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1)把小數化成分數計算;(2)如果所乘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也可以把分數化成小數計算;(3)小數和分母能約分的,先約分再計算比較簡單。

3、質疑解難:在計算小數乘分數的時候,怎樣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導學歸納:

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麼收穫?

四、拓展訓練

先思考每道題可以用幾種方法來做?哪種方法更簡便?然後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2。美國人均淡水資源量約為1。38萬立方米,我國人均淡

水資源量僅為美國的1/6 。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量是多少

萬立方米?

3、編題自練

佈置作業:練習二”第

2、3題。

分數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

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30-31“百分數的應用(四)”。

教學目標:

1、瞭解一些有關利息的初步知識,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

2、學會合理理財,逐步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利息、本金、利率等概念的含義。

2、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具學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淘氣和笑笑到銀行去,想把自己的壓歲錢存入銀行。但他們對儲蓄知識不瞭解,想向大家請教一下。你能把昨天到做的'小調查向大家彙報一下嗎?(課前佈置學生到銀行去調查年利率,瞭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學生彙報自己的調查結果。可能出現:

生1:我知道儲蓄分活期和定期兩種。在定期存款方式中,又可以分為零存整取和整存整取兩大類。

結合學生所説,師板書:(儲蓄的種類:零存整取、整存整取)

生2:我調查到定期一年的利率是2.52%,定期二年的利率是3.06%,定期三年的利率是3.06%,定期四年的利率是3.69%,定期五年的利率是4.14%.....  生彙報後,師(投影展示)

存期(整存整取)

年利率/%

一年

2.52

二年

2.70

三年

3.06

四年

3.69

五年

4.14

生3:我調查到存款要交利息税,但教育儲蓄不用交税。

生4:把錢存入銀行,取出來時還有一些利息。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瞭解了這麼多知識。存款的種類和時間不同,利率也是不相同的。如果你有300元錢,打算怎麼存款?你是怎麼想的?

生:我想存三年整存整取,時間長一些利息就會多。

生:我存一年的整存整取,如果時間太長,需要用錢時取出來,就按活期存款計算利息了,那樣利息就少了。

師:你知道得真多,活期存款的利率低一些。

淘氣和笑笑決定把自己的300元壓歲錢在銀行整存整取,笑笑打算存一年期,淘氣打算存三年期。他們的存款到期時有多少利息?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理解本金、利息的含義。

(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參與小組的討論。)

師:把你們探討的結果彙報給大家。

生:利息是把錢存入銀行後,取出時多出的部分就是利息。比如2xxxx年存入銀行200元,到2xxxx年就會得到200元多一些,多出的錢就是利息。

2、計算利息。

師:淘氣和笑笑的壓歲錢到期時能有多少利息?我們一起來計算。

(教師給出計算利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並給出年利率表,學生小組合作計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的利息)。

3、學生計算,小組彙報

存一年:存三年:

300×2.52%×1300×3.69%×3

=7.56(元)=33.21(元)

4、反饋總結:

師提問:(以存一年為例),在這裏300元表示什麼?2.52%呢?1又表示什麼?

學生逐步回答後,老師繼續追問:7.56又表示什麼?

師強調:300元就是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板:本金)

2.25%是年利率(板:年利率)

一年是期限(板:時間)

5、介紹利息税的有關常識。

師:從1999年11月1日起,個人在銀行存款所得利息應按20%納税,這就是利息税。國家將這部分税收用於社會福利事業。

師:你能算一算淘氣和笑笑應交多少利息税嗎?

先讓學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學生交流算法。

全班交流時,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7.56×20%=1.51(元)33.21×20%≈6.64(元)

師:那有沒有不用交利息税的呢?只有國債和教育儲蓄是不需要交利息税的。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小明的爸爸打算把5000元錢存入銀行(兩年後用)。他如何存取才能得到最多的利息?

2、小華把得到的200元壓歲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一年。她準備到期後將錢全部取出捐給“希望工程”。如果按年利率2.52%計算,到期後小華可以捐給“希望工程”多少元錢?

3、李老師把20xx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是4.14%,利息税率為20%。到期後,李老師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李老師交了多少利息税?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分數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邏輯思維能力,並且滲透事物間相互聯繫,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知識技能: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並且能夠靈活應用。

 過程方法:動手操作、觀察、討論

 教學重、難點:理解並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並靈活應用。

 教具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圖(2組)、拼圖畫一幅、實物投影儀。

學具準備:拼圖12組。

教學設計理念:

《新課標》要求,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觀察、思考,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參與知識的發現過程。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選擇了學生喜聞樂見的遊戲形式,在學生人人蔘與的教學情境中,讓學生髮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力求通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新知識的教學,訓練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把所學數學知識應用於實際中。感受數學的價值,本課設計完全從學生髮展為本,在教學中大膽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遊戲情境中,以濃厚的興趣參與學習,激發學生探索數學問題慾望,並訓練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和習慣。

師:請看這幅拼圖漂亮嗎?老師這還有三幅漂亮的圖片(投影展示)可愛的青蛙,朝氣彭勃的太陽,誘人的蘋果,用你們靈巧的.雙手能不能把他們拼出來?請小組合作完成。同學們,準備好了嗎?我宣佈:拼圖比賽現在開始。

請看拼圖要求:1、用所給材料拼成三個完全一樣圖形。

2、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佔整幅圖的幾分之幾,並寫出來。

二、合作交流,探究規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既有張揚個性的獨立思考,又有發揮集體力量的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敢於探索的精神與大膽嘗試的能力,同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既尊重了學生,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主體性。

(一)拼圖,寫分數。

(1)教師組織小組活動,並巡視,參與,指導小組活動。學生拼好圖後寫出分數。

(2)彙報優勝組介紹經驗,並展示作品。(體會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教師貼圖並板書分數。( = = )

(二)找分數間的大小關係。

(1)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找一找每組中三個分數的大小關係,學生獨立思考後與同桌交流方法。

(2)彙報:每組中三個分數大小相等。

比較方法。(1)看圖比較(2)化小數比較(3)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比較(4)……

(三)探究規律

(1)每組中三個分數看似不同,實質大小相等,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繫?小組討論探究規律。

(2)交流自己的發現。①每組中三個分數平均分的份數不同取的分數也不同?②分子,分母都擴大了2倍(3倍)③……

(3)師:分數的分子和分母怎樣變化時,分數的大小才會不變,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

(4)師結合圖依據分數的意義講解變化規律。

(5)小結分數的基本性質:強調“相同”“同時”組織討論:“相同的數”可以是哪些數?

(四)對比分數的基本性質和商不變的性質。

學生對比,説出兩個性質間的區別與聯繫。

三、應用。

設計意圖:本環節所設計是由易到難,緊扣本課的重難點,練習具有針對性、實用性、開放性。通過變式練習讓學生的思維得到訓練,激發探究熱情,培養創新能力。

1、填空

(1)學生獨立思考。(2)交流口答,並説明依據,同時訓練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比較 和 的大小。

四、遊戲"找朋友”。

設計意圖:遊戲的情境,形式活潑,讓學生通過大小相等的分數找到自己的朋友。遊戲規則新穎而恰當,既鞏固新知又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同學們拿出課前老師發給你的紙,紙上所寫分數大小相等的同學,你們是“好朋友”。請學生讀自己的分數,與他所讀分數大小相等的同學舉起來確定後手拉手離場。

,五年級數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設計

分數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依據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的意義,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索,理解和掌握將分數、小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

2.會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在求命中率的基礎上,理解更多生活中的百分率的實際含義,感受百分率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

3.進一步明確百分率與分數的聯繫和區別,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的思維能力。

重點:掌握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

難點:理解生活中百分率的實際含義。

教學過程

課件出示教材第84頁主題圖。

師:王濤和李強是各自籃球隊的主要得分手。在一場比賽後,他們之間有這樣一段對話,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生:王濤是5投3中,李強是6投4中。

師:根據這兩條信息,老師想知道誰的投籃更準,該怎麼比較呢?

學生計算,指名回答。

生1:3÷5=0.6,4÷6≈0.67,因為0.6<0.67,所以李強的投籃更準。

生2:3÷5=,4÷6=,因為<,所以李強的投籃更準。

教師:這兩種算法有什麼相同的地方?(算式相同)都是求什麼?(命中率,即投中的次數佔投籃總次數的幾分之幾)有什麼不同呢?(一個是用小數表示結果,一個是用分數表示結果。)

1.揭示命中率。

師:這種計算的方法,與籃球比賽技術統計中的投籃命中率類似。請從百分數的意義出發進行思考,什麼叫“投籃命中率”?(投籃命中率表示投中次數佔投籃總次數的百分之幾。)

師:該如何計算呢?(投籃命中率=。)

師:這個題目的問題是“他們兩人的命中率分別是多少?誰的命中率高?”。

2.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

師:投籃命中率是一個什麼數?(百分數)你能把剛才的兩種運算結果轉化成百分數嗎? (學生練習,指名回答。)

生1:3÷5=0.6==60%。

師:你是怎麼做的.?(把小數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再化成百分數。)

生2:3÷5====60%。

師:4÷6除不盡,怎麼辦?(除不盡時,通常保留三位小數。)

生:4÷6≈0.667==66.7%或4÷6=≈0.667=66.7%。

師:你能解釋這裏的“≈”和“=”符號的用法嗎?(4÷6除不盡,保留三位小數約等於0.667。然後把0.667這個小數轉化為分母是1000的分數。)

師:這樣我們已經分別計算出了兩個人的命中率,誰更高些?(李強。)

3.引導歸納,得出方法。

課件出示0.667=66.7%。

師:你能理解這樣的表示方法嗎?(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再加上百分號。)

師: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意味着什麼?(把這個數擴大了100倍。)

師:加上百分號意味着什麼?(把這個數縮小了100倍。)

師:我們一起來歸納將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

引導式總結:把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可以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不能轉化的保留三位小數)再化成百分數;

也可以先將分數化成小數,(除不盡的保留三位小數)再將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加上百分號。

師:剛才我們計算的投籃命中率,表示投中次數是投籃總次數的百分之幾。可以表示成投籃命中率=×100%的形式。為什麼要“×100%”呢?

預設:因為求的是百分率,要用百分數的形式表示。在後面添上“×100%”確保結果是百分數的形式。

師:在實際生活中,像上面這樣常用的百分率還有許多。如學生的出勤率、綠豆的發芽率、產品的合格率、小麥的出粉率、樹木的成活率等。你能表示出求這些百分率的式子嗎?(學生練習,指名回答。)

小結:百分率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它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

1.生物小組進行玉米種子發芽試驗,每次試驗結果如下:

試驗次數 試驗種子數 發芽種子數/粒 發芽率

1 300 285 2 300 282 2 300 294 4 300 291

師:從結果中我們可以直接看出哪一次實驗的發芽率最高?哪一次最低?(讓學生感受百分率的實際作用。)

2.把下面的小數和分數改寫成百分數。

1.9910.025 3.你能聯繫實際説一説哪些百分率不可能達到100%,哪些可能達到100%,哪些可能超過100%嗎?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説説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教學反思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利用教師的合理揭示、適時點撥、引導歸納,使學生的探究活動呈現出較強的層次性。這樣的過程既符合學生的思維特徵,又有利於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分析各種百分率所表示的意義,不僅使學生體會到這一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也對求百分率的方法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標籤: 分數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9rq0m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