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比多少教學設計15篇

比多少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比多少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比多少教學設計15篇

比多少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教科書6-8頁練習一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初步學會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第6-7頁的主題圖、學具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小兔蓋房子的動畫。誰能根據我們看到的動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通過講故事、看動畫,你學到了什麼?能用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説一説嗎?

二、合作探究

小組交流,並説出你發現了什麼?

一隻兔子搬一塊磚,沒有剩餘的磚。

一隻小豬扛一根木頭,還剩一根。是誰多誰少?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比一比。板書課題

三、應用拓展:

説説生活中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四、比誰聰明:

出示一串紅、黃相同的珠子,讓學生判斷,哪種顏色的珠子多?

五、小結:

你們今天學到什麼知識?數學王國有許多奧祕,你們願意探索嗎?

六、作業設計:

課本第8頁3、4題。

比多少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4、培養學生的操作、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主動參與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點:知道"同樣多"的含義。會正確進行"多、少"的比較。掌握比的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會比較多個物體的多少。掌握自己認為適用的好的比較方法。

教學方法:情境演示、啟發式教學、小組研討,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及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1、多媒體課件展示小豬、小兔蓋蓋房子的情境動畫。

學生觀看動畫,用所看到的動畫內容講小故事給同學們聽,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中。

2、談話導入:請小朋友看一看,在我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麼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比較多少。

板書課題:比多少

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1、小組合作,觀察動畫處,組內交流。説一説動畫片裏的故事都講了什麼?

小組交流:有4個蘿蔔、3個蘋果、4只小兔、3只小豬、4根木頭、4只小凳……

2、引導觀察,初步感知"同樣多"

⑴、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麼?有多少呢?(學生數一數)

⑵、問:小免去搬磚,有幾隻小免,有幾塊磚,小免和磚誰多?你是怎麼知道的?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嗎

⑶、問:這樣一個對着一個,都沒有多餘的,我們就説小免和磚的塊數怎麼樣?(一樣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

板書:4=4學生書空並齊讀老師介紹等號

⑷、學生動腦筋:看看,動畫片裏還有什麼和什麼"同樣多"?

⑸、動手操作:學生用學具袋中的物品擺"同樣多"的物品

比如説:圓片和三角形

3、理解新知

⑴、小免和小豬比,誰多,誰少呢?

學生操作:用圓片代表小兔,用正方形代表小豬在桌子上擺一擺。

小兔:

小豬:

學生彙報結果老師演示:小兔比小豬多。也就是幾比幾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

板書:4>3大於號

3<4小於號

小組讀寫大於號與小於號

⑵、同桌相互説一説:動畫片中還有什麼比什麼多或什麼比什麼少?

小結

三、鞏固就用,深化拓展

1、找朋友,把同樣多的連起來。

2、同桌合作,擺學具卡片,邊擺邊説。

⑴、一個同學擺,同桌擺的和他同樣多。

⑵、同桌合作,一個擺的多,一個擺的.少。

思考:想一想,怎樣擺,我們才能一眼就看出誰多誰少呢?

⑶、説説生活中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3、比一比,誰多誰少。誰最多,誰最少呢?

3、動腦筋:誰能用最少的時間分清圖片裏物品的多少呢?

考考你的眼力:

4、填一填:

A:7○34○93○35○810○1

B:2>□6>□6=□□=8□<9

5、試一試(四杯水的深淺不一樣)

模擬活動:把4塊同樣的糖放入相應的4杯水中,讓糖溶化。請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麼知道的,請你説給大家聽。

四、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比多少",知道在比較時,一定要一個對着一個比,就會得到正確的結果。

板書:

比多少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2、通過操作、觀察,初步體驗數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比較的方法,會正確的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小兔頭圖片,小豬頭圖片,磚塊圖片,木頭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1、聽故事,《小豬幫小兔蓋房子》。同學們,大家好!你們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動畫片嗎?(喜歡)你們最喜歡動畫片裏的誰呢?大家異口同聲地説:“喜羊羊。”今天呀老師就把這個貴賓請到了我們的課堂,大家高興嗎?(出示課件:喜羊羊),它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非常好聽的童話故事,下面就請欣賞童話故事《小豬幫小兔蓋房子》,(多媒體播放小白兔、小豬蓋房子的動畫課件,進行助人為樂的思想教育)

2、引導觀察,初步感知。

師: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看着這個畫面,你能從中發現數學問題嗎?

生1:圖上有4只小白兔、3只小豬、2條魚。

生2:有1張桌子、4把凳子。

生3:桌子上還擺有3個蘋果、4根蘿蔔。

生4:小豬扛木頭、小白兔搬磚。

師:同學們觀察真仔細,聽的'真認真。今天我們就和喜羊羊一起來學習比較多少。(板書課題:比多少)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教學“同樣多”

(1)、師:請同學們再仔細觀察這個動畫課件,圖上有幾隻小兔?每個小兔搬多少塊磚?(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貼小兔頭圖片、磚頭圖片。)

(2)一隻小兔搬一塊磚,有沒有多餘的磚頭?有沒有多餘的小兔?學生回答後教師説明:像這樣一個對着一個,小白兔有4只,水泥磚也有4塊,都沒有多餘的,我們就説。小白兔的只數和水泥磚的塊數同樣多(或一樣多)。(板書:和同樣多。)

(3)小組合作,找一找,除了小白兔的只數和水泥磚的塊數同樣多外,還有什麼和什麼同樣多呢?(引導學生找出小豬隻數與蘋果個數、小白兔只數與蘿蔔個數等同樣多)

(4)操作(教科書“做一做”第1題)

a、教師引導學生擺“同樣多”。教師擺六塊橡皮後,請學生對着橡皮擺鉛筆,要求鉛筆和橡皮擺得同樣多。指1名學生到投影儀上擺,其他學生在課桌上擺。最後學生看自己擺的和投影儀上擺的是否一樣。

b、全班學生獨立擺“同樣多”。(擺5個蘋果,擺的梨片要和蘋果片同樣多。)

2、教學“多些、少些、同樣多”

(1)、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已經知道了兔子和磚頭同樣多,那你們知道小豬和木頭分別有多少嗎?現在就請同學們拿出學具在桌面上動手擺一擺。

反思:

在教學本課時,要重點利用教材情境圖,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並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通過擺一擺、數一數、比一比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學會比較物體的多少,重點學會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在教學中有令人欣喜的地方,如在學習“同樣多”是,學生的觀察能力真令人佩服,課上學生除了説“小兔和蘿蔔同樣多,小豬和蘋果同樣多......”還觀察到“橋和房子同樣多”。

比多少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運用重疊對應、並放對應、連線對應等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比較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水果、碗盤、彩色釦子、操作板、彩筆、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開火車進教室。師:每個小朋友坐了一張椅子,還有椅子多嗎?比一比,小朋友和椅子誰多?誰少?

2.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課。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副畫,小朋友看漂亮嗎?圖畫裏有誰?我們來聽一聽圖畫裏的故事好嗎?(師清講故事一遍)

師:小朋友來猜一猜,是紅蘿蔔多還是白蘿蔔多呢?用什麼辦法可以知道誰多誰少?(請幼兒上來示範比較)

小結: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可以用重疊對應、一一併放對應的方法。

3.師:花園裏紅花和黃花誰多誰少?用什麼方法來比?(師重點介紹用連線對應比較)

4.分組操作:第一組裝水果,比較水果和盤碟誰多誰少?第二組比較不同顏色的扣子誰多誰少?第三組用連線比較兩種動物誰多誰少?

5.小結: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可以用重疊對應、一一併放對應、連線對應的方法,還有其他又快又好的方法嗎?比如:老師這裏有一袋紅花片,一袋綠花片,誰能用最快最好的方法分出誰多誰少?

課後反思:

一、取得的效果分析。

1、比較多、少、一樣多,是小班數學活動感知集合類的內容,也是平時生活中經常運用到的,如何更好的讓孩子更好的掌握和學習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一樣多,是我們關注的事。本次活動重視的一個環節是操作活動,如何在數學活動中優化操作材料,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用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表現出來,使幼兒能隨機地感知數學、走進數學,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呢?我在材料提供時,充分考慮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本活動中採用重疊對應、並放對應、連線對應方法讓孩子在操作中學習比較。第一組裝水果,比較水果和盤碟誰多誰少?第二組比較不同顏色的扣子誰多誰少?第三組用連線比較兩種動物誰多誰少?這三組材料難易不一樣,我讓幼兒輪換組活動,讓幼兒都去嘗試操作練習,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而且這些富有娛樂性的材料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能有興趣地反覆多次地進行練習。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參與積極性,孩子人人都能參與,既鞏固了孩子的知識,又獲得成功的體驗,一舉多得。

2、本次活動重點突出,教師重視了每個環節的小結表述,數學概念清楚,明瞭。

3、課堂氣氛活躍,幼兒輕鬆愉快地獲得了知識。

二、改進策略。

1、掛圖出示比較傳統,用課件比較生動形象。

2、教學過程中,當孩子的回答有偏差時,教師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思維,然後順應孩子的思維再引入,效果會更好。

比多少教學設計5

教學要求

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正確比較兩個物體的大小、多少。

經歷“比一比”的過程,同時與他人交流比較的方法,並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

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養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具體情境中,能夠正確比較兩個物體的大小、多少。

教學難點

經歷“比一比”的過程,同時與他人交流比較的方法,並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

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註

一、創設情境

(課件出示情境圖)

今天是一(1)班的小明的生日,他給好朋友們準備了好吃的東西。

二、新授

1、比大小。

説一説,你有什麼發現?

指導學生觀察,按序號説一説幾號最大,幾號最小?幾號比幾號大?幾號比幾號小?

你還能比較那些物體的大小?

小結比大小的方法,指導學生體會大小是相對的。

2、比多少。

思考:哪杯裝得最多?哪杯裝得最少?

交流探究。

指導學生觀察發現:第二杯裝得最多,第三杯裝得最少。

3、比較兩個不同形狀的杯子,誰裝得多?

你還能比較那些物體的多少?

小結比多少的方法,指導學生體會多少是相對的。

三、鞏固練習

(課件出示情境圖)

四、課堂小結

説一説我們今天學了什麼?

五、作業設計

完成教材“練一練”習題。

觀察三塊蛋糕,想一想,哪塊最大?哪塊最小?

小組內先説一説,然後全班交流。

學生觀察,小組內交流,相互説一説自己的想法。

討論交流,發表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

動手操作驗證。

小組內先説一説,然後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比較。

獨立完成。

板書設計

過生日

比大小、比多少

比多少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感知100以內的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2、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估計,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等多種能力,培養數感。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教具、學具準備

小棒、卡片、金魚圖等。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0頁。

一、舊知回顧,揭示課題

1、數的組成(個別回答)。

a.3個十和6個一是( )。

b.7個十是( )。

c.8個一和7個十組成( )。

2、比較數的大小。

39○36 69○96 50○50+7

説出比較的方法。今天繼續來學習“比多少”書課題)。

二、遊戲導入,引出新知

下面我們做個“猜猜看”的遊戲,好嗎?在老師手中有一些小棒,猜一猜大約有幾根?(出示小棒。)

生1:我猜大約有70根。

生2:我猜大約有36根。

生3:我猜大約有100根。

生4:我猜大約有40根。

生5:我猜大約有21根。

……

師:大家的答案有這麼多,有的猜的答案又相差很多,到底誰猜的較準確呢?下面就這樣,我們先數出一部分(先數出10根),讓學生了解到l0有這麼多,再觀察其餘的小棒,做第二次估計。

師:10根是這麼多,請小朋友再猜一猜老師手中有多少根小棒。

生:有50根;有40根;有45根;有30根……

師:這次小朋友猜的比較集中,大約在30~50根之間,到底這一把有多少根小棒呢?我們一起數一數。(小棒有48根。)

師:為什麼第一次猜時,有的人猜得數量與48相差那麼多,第二次猜時,就比較接近40根呢?(學生互相討論討論,發表意見。)

生:第一次我們是亂猜的,第二次我們先看到了10根的多少,然後再猜的。

師:對,我們在第一次猜時,沒有什麼作參考,憑感覺胡亂猜的;而在第二次猜數時,我們以10根的多少作參考。結果猜得數與準確答案比較接近。

小結:所以今後我們在估計物體的多少時可以先找出參照物,然後再估~估,就比較接近正確答案了。

師:你還有別的方法來幫我們進行估計嗎?(學生有合理的方法,給予肯定。如,以5根為例;以20根為例……)

三、多種情景,深化新知

1、出示3捆小棒:第一捆是10根,第二捆是48根,第三捆是1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小棒,是15根。隨意抽出2捆小棒作比較,讓學生説都發現了什麼?

師:10根與48根比較。怎樣呢?

生:10根比48根少。

師:對,説的很好。那l0根與15根呢?

生:10根比15根也少。

師:對,10根比48根少,10根比15根也少。這少的程度一樣嗎?誰能説的再清楚些。

生:10根比48根少得多,10根比15根少得少。

師:這位小朋友用的“少得多”這一詞非常好,“少得少”習慣上我們説“少一些”,誰再説一説。

生:10根比48根少得多,10根比15根少一些。

師:誰能反過來講一講,該怎麼説呢?

生:48根比10根多得多,15根比10根多一些。

師:同位互相説一説。

師:上節課我們是用符號來表示兩個數的大小關係的,即10<48,lo<15,48>10,15>10,今天我們用語言來描述,同樣也能表示出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2、接下來我們去水族館參觀一下好嗎?

出示金魚圖,讓學生先估一估每種金魚的條數(黑金魚10條,花金魚15條,紅金魚60條),用一句話描述出它們之問的大小關係。

生:紅金魚比黑金魚多得多;黑金魚比花金魚少一些……

四、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1、接下來我們去花店走一走(出示第40頁“做一做”),你都看到了什麼?學生分小組,每個説一句話完成第(1)題,(2)、(3)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再交流訂正。

2、師:今天小朋友都能用一句話來表示出兩個數量間的大小關係。想一想,在我們身邊你能用語言描述出某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係嗎?

生:我們班的小朋友有48人比老師的2人多得多。

生:我們班的男生人數比女生多一些。

生:我的紅鉛筆有2枝比黃鉛筆5枝少一些。

小結

今天小朋友又學到了新本領,在今後比多少時,我們不僅可以用“>”“<”或“一”這些符號來表示,還可以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來描述兩個數之問的大小。教學反思:新課伊始,採用“猜猜看”的.遊戲活動切題,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輕鬆自然的進入課堂,便於教學的展開。

教學反思

本課首先採用“猜猜看”的遊戲活動切題,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輕鬆自然的進入課堂,便於教學的展開。

第二、多種情景,活用知識。

課中的“猜小棒”“參觀水族館”“到花店走一走”等豐富的情景,都為學生靈活的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提供了良好空間,使學生無拘無束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採用不同的手段(如可以用關係符號或語言來描述兩個數的大小關係,以至於拓展到兩種事物間的大小關係也可以用語言來描述)處理生活中數學問題。

第三、學科交融,關注情感。

本節課目的是讓學生會用語言來描述兩個數間的大小關係,由於是一年級的學生,文學功底並不豐厚,有用詞不當之處,老師應較委婉的給以糾正,關注學生情感的渲染,在學科交融間,淡化數學課的枯燥性、抽象性,給數學課增添文學色彩,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多姿多彩。

第四、尊重學生,提高能力。

課堂始終處在學生的立場上,在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中,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意見,尊重學生的意願,讓學生選擇適合於自己的方法。此外,還給學生提供充分交流、充分合作的空間,在共同學習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使學生的多種能力都得到培養與提高。

不足之處:由於學生基礎較差在對比、分析方面做得不好,學生用語言來描述兩個數間的大小關係,由於是一年級的學生,文學功底並不豐厚,有用詞不當之處,學生對回答問題不夠主動,課堂氣氛也不夠活躍。

比多少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加法和減法(一)”中的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

[教材分析]

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是在上學期已經學習的從總數裏去掉一部分,求還剩多少的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加深了對減法的理解,讓學生學習根據減法的含義解決實際問題。為以後學習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設計説明]

這節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情景,激發孩子學習興趣。把數學與生活聯繫起來,讓學生在數學操作中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為孩子營造廣闊思維空間。開展遊戲活動,通過生生合作、互動、交流讓每一個學生都在進行個性的數學學習,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課堂上滲透德育教育,充滿人文關懷。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多多少(或少多少)用減法計算。從而會解決日常生活中類似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交流,培養學習數學的情趣以及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複習導入

1. 智慧老爺爺聽説小朋友特別愛動腦筋,心裏可高興。送了份禮物給大家,要想打開禮物,先解開盒上的密碼:

(課件:7比4 6比9 8比3 2比9)

學生口答

2. 打開禮物出現水果。(課件出示)讓學生對兩種水果進行比較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生活中常見事物數量比較,自然導入新課,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為下面解決問題作鋪墊。]

二、引導探索 解決問題

1.數圓片

師:數數信封裏的圓片,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紅圓片13個

生:藍圓片8個

師:根據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提哪些數學問題?

生:紅圓片比藍圓片多多少個?

生:藍圓片比紅圓片少多少個?

生:圓片和紅圓片一共多少個?

[讓學生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思維意識。]

2.擺圓片

讓學生擺圓片,擺出的圓片必須一眼就能看出紅圓片比藍圓片多多少個?

學生擺,教師巡視

展示學生擺的情況,説出擺的方法(一個一個對齊)

[學生在具體的數學實踐活動中,通過動手、觀察感知一一對應,直觀的發現誰比誰多。]

3.領悟算法

(1)讓學生把紅圓片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數量和藍圓片同樣多。

(2)討論:老師:什麼要這樣分?學生:發表意見。

(3)要求紅圓片比藍圓片多多少隻要怎樣?用什麼方法?(反過來問又怎樣列式?)

從(13)裏面去掉和(藍圓片)同樣多(8)個。剩下的是多出的部分。(課件展示)

學生列式

(4)提問:13-8=5可以表示什麼?

教師適當的引導如:13-8=5可表示為:小明有13朵花,小紅有8朵花,小明比小紅多多少朵花?

學生表述,教師評價。

小結:求誰比誰多多少?誰比誰少多少?就是從多的部分裏去掉少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多出的部分(少出的部分)

[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通過手動、口動、腦動、眼動把抽象的理論變得簡單形象,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從而悟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計算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從算式入手“13-8=5可以表示什麼。”把數學與生活聯繫起來,給孩子營造了廣闊的思維空間,既鞏固知識又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三、開展遊戲 設問解答

1. 分6組

2. 交代遊戲規則:

(1)每組選三人抓棋。

(2)抓棋的.人先把自己的名字寫在表格裏,然後每人抓一次,數一數抓棋的個數,寫在自己每名字的下面。

(3)填好表後,每人根據自己組裏填表情況提一個“比多少”的數學問題寫在紙條上,最後把紙條貼在表格裏。

紙條:

表格:

3. 學生抓棋提問,師巡視。

4. 展示學生填表情況,檢查是否有誤?

5. 評選最佳學習小組和最佳合作小組。

[此次遊戲面向全班,讓每一個個人都動手動腦,學生在遊戲中發現問題,設法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發展學生的思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聯繫生活 鞏固拓展

1. 獻愛心

師:小朋友們,老師看到你們在這樣寬敞明亮的教室學習,心理真高興,但是你們知道嗎?在一個偏遠的國小裏有23個小朋友家裏很窮,沒有鞋穿。一些熱心的叔叔、阿姨捐錢給他們買了17雙鞋,還要買幾雙鞋他們才每人都有鞋穿?

(課件再現孩子沒有鞋穿的情景)

學生列式、作答

師:小朋友們,看到他們還少6雙鞋,你們會怎麼做?

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

(課中有的孩子願用自己零花錢為他們買鞋、有的孩子願把自己的鞋給他們、有的孩子還想把他們接過來和自己一起生活......)

教師表揚熱心腸的孩子,同時也教育他們要努力學習,從根本上讓孩子過的幸福。

2. 小小裁判員

教師假裝與大象伯伯打電話,邀請同學們到動物樂園給小動物當裁判。

(課件:動物們採摘的東西情景。)

讓學生給自己喜歡的動物當裁判,説説誰贏了,多采多少?誰輸了,少採多少?

3. 腦筋轉轉轉

小明今年11歲,爸爸今年39歲,十年後,爸爸比小明大( )歲?二十年後呢?三十年後呢?

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比多少,也就是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比多少現象,希望你們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童心是純真的,在數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讓數學課堂邊的更加豐富多彩。邀請同學當裁判員,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使孩子們在玩中用數學。設計這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題,讓學生主動從數學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之感受到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比多少教學設計8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蔬菜食用部位的瞭解。

2.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蔬菜營養。

3.能夠用幾種分類規則對蔬菜進行簡單的分類。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認識了幾種常見的蔬菜。

2.每組3-7種蔬菜,如:白菜、豌豆、黃瓜、絲瓜、馬鈴薯、西紅柿等。

活動過程:

一、小組討論

1.介紹幾種常見的蔬菜的營養的知識。

2.引導幼兒與小組同伴一起觀察桌面上的各種蔬菜,説一説這些蔬菜的顏色,吃什麼部位?有什麼營養?

二、集體分享

1.組織幼兒交流小組討論的結果:這是什麼蔬菜?什麼顏色?我們吃它們的什麼部位?

2.提問:你知道這些蔬菜有什麼營養?

3.小結:蔬菜中含有大量水分、多種礦物質、維生素和食物纖維等。這些都是我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因此小朋友們要多吃蔬菜。

三、整理蔬菜

1.出示分類筐,引導幼兒討論:要整理桌子上的蔬菜,要怎麼整理?

2.引導幼兒根據討論的分類規則將蔬菜整理到不同的框子中。

3.組織幼兒互相檢查討論分類是否正確。

活動反思:

班上的孩子都能説出幾種常見的蔬菜名稱,有的孩子認識的'還不少,在活動中我通過讓孩子觀察觸摸實物蔬菜讓孩子觀察裏面,並通過讓孩子聞出味道,梓軒小朋友説:洋葱的味道不好聞,我不喜歡吃洋葱;西紅柿有維生素,我喜歡吃;於是就組織孩子説説喜歡吃的蔬菜及都知道蔬菜都有哪些營養,但是他們對蔬菜的營養及對我們身體的好處還不是很瞭解,只是很籠統的回答蔬菜含有維生素,蔬菜所含的營養成分對幼兒來説確實難度很大,別説孩子,連我們老師都很難掌握,它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

比多少教學設計9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對應和重疊擺放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5個以內)的多少。

2.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多一些、少一些、一樣多的含義。

3.樂於參與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操作卷,操作卡

2.教學準備:PPT;小兔子頭飾4個,小蘿蔔頭飾3個,碗5個,勺子4個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遊戲:幼兒在線上站好,練習1-10唱數,用集體説數

2、集體活動。

(1) 用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

遊戲活動一:小兔子找蘿蔔遊戲引出對應比較多少的方法,請幼兒比一比它們誰多一些,誰少一些,幼兒説出比較結果

(2)用重疊擺放的.方法比多少

遊戲活動二:請小朋友上前做客吃飯,準備勺子和碗,引導幼兒用重疊擺放的方法比較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3)出示PPT,比一比物品誰多誰少

PPT1:杯子和板凳誰多誰少(幼兒回答用什麼方法比較出來的)

PPT2、蘿蔔和茄子誰多誰少(幼兒回答用什麼方法比較出來的)

PPT3、白菜和蘑菇誰多誰少(幼兒回答用什麼方法比較出來的)

3.分組活動

第一組:操作“白菜和蘑菇”,“蘿蔔和茄子”“椅子和杯子”,比較多與少。

第二組:做操作卷。

教師輪流指導,並問幼兒用什麼方法比較出來的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5.延伸:

(1)小豬和鴨子比誰多誰少,並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出誰多誰少

(2)幼兒操作冊比誰多誰少的方法講解

6.為了加深記憶,編兒歌並用手指操的方法記憶比誰多誰少的兩種方法,幼兒多次練習,熟練記住。

比多少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3頁及做一做。

教學目的:

1、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感知100以內的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2、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估計,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等多種能力,培養數感。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教學重難點:

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準確的語言描述100以內數之間的.大小。

教法學法:

利用舊知前一類推引出新知,在通過觀察、示範學習新知,最後總結規律鞏故新知。

教具準備:

例6主題圖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對對子(上、下,前、後,左、右,大、小,多、少)。

2、數數1-100

3、比較數的大小。

65>62 99>20

27>25 85>23

89>86 57>8

完成後讓學生説出比較的方法,引入:今天繼續來學習“比多少”的有關內容。(板書課題)

過度:今天看看誰最愛動腦,觀察的仔細,老師就獎勵他一支鉛筆。

二、探究新知

1、觀察65比62多,99比20多。都是多,多的程度有什麼不同?生……(差距不同)怎樣來形容65與62的差距不大呢?

生……

師:這樣比較小的差距,數學上叫做多一些(板書)

師:65比62多一些。讓學生試着説27和25、89和86。

師:根據上課時我們對的對子,65比62多一些,反過來怎樣説?生試着説一説。62比65少一些(板書)。讓學生試着説25和27、86和89。

2、 99和20的差距大不大?怎樣來形容99與20的差距大呢?

生……

師:這樣差距比較大的,數學上叫做多的多(板書),師:99比20多的多。讓學生試着説85和23,57和8。

師:99比20多的多,反過來怎樣説?生試着説一説(20比90少得多)。(板書)。讓學生試着説23和85, 8和57。

3、 小結:結合板書,什麼時候用多一些、少一些,(差距小時)。什麼時候用多得多、少得多。(差距大時)(板書)

4、看書43頁例6,提問:書中是誰和誰比的?怎樣比的?紅球比藍球多得多,還可以怎樣説?(藍球比紅球少得多)。黃球比藍球少一些,還可以怎樣説?

生:……紅球和黃球比呢?這裏可以用課件投到屏幕上,讓學生回答。

三、多樣練習,深化新知。

1、課本43頁做一做

2、課件展示基本題練習(略)

四、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1、舉生活中的例子:師:今天小朋友都能用一句話來表示出兩個數量間的大小關係。想一想,在我們身邊,你能用語言描述出某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係嗎?

教室裏的課桌數量和講台數量比,風扇數量和燈棍數量比,學生人數和老師人數比,頭髮根數和眉毛根數比,老師的年齡和學生的年齡比。

2、活動:師:老師上了一節課,累的腰痠背疼,誰來給老師錘錘,指明兩個上來錘,要求,記住自己錘的下數,然後用學過的知識比較一下,老師給學生錘2下,讓學生錘的下數和老師錘的下數比比。

五、 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

六、作業:回家舉個例子,把所學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

思考題:把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和少得多四個詞分類,並説出分類標準。

板書設計

比多少:

65比62多一些99比20多得多。

少一些少得多。

27 > 25 85 > 23

89 > 86 57 > 8

差距小差距大。

比多少教學設計11

設計理念:

1、努力創設情境,體現課堂教學活動化,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以生活中實際問題解決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並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倡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同時讓學生體會與他人合作的必要與快樂。

4、注重算法多樣化,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發表自己的想法,教師尊重學生的想法。

學習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境讓學生感知100以內的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2、指導學生進行正確估計,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等多種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學習重難點: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數之間的關係,感受數學無處不在。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實投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

師:小朋友你知道我們學校有多少個老師?多少個學生嗎?你能用多或少描述教師與學生人數之間的多少關係嗎?

師:仔細觀察周圍還有哪些數量可以用多或少來描述?

學生自由發言

二、探究新知

(一)觀察金魚圖(第一缸是48條紅金魚,第二缸15條花金魚,第三缸10條黑金魚)

1、估一估

a估計第一缸中有幾條紅金魚

b教給估測的方法

即:先數出10條金魚,再估一估魚缸中大約有幾個這樣的10條。

c正確數出魚缸中的金魚條數

2、選擇任意兩缸金魚作比較,讓學生説一説發現了什麼?

生:黑金魚比紅金魚少。

生:紅金魚比花金魚多

、、、、、、

3、教學多得多、多一些

a在學生比較的基礎上教師提問:紅金魚比黑金魚多,花金魚比黑金魚多。這多的程度一樣嗎?誰能説得再清楚些?

學生自由發言

b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同樣是多,但我們還可以把兩者區分開來:可以説:紅金魚比黑金魚多得多,花金魚比黑金魚多一些。

c同桌互説

4、教學少得多、少一些

a師:紅金魚比黑金魚多得多,花金魚比黑金魚多一些,反過來該怎麼説呢?

引導説出:黑金魚比紅金魚少得多,黑金魚比花金魚少一些。

b同桌互説

5、小結:上節課我們是用符號來表示兩個數的大小關係的,即10<48,10<15,48>10,15>10,今天,我們用語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來描述,同樣也能表示出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係。

(二)參觀水族館

出示烏賊圖、蝦、螃蟹圖(烏賊圖16只、蝦76只、螃蟹圖60只)

師:你能用我們剛學過的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來説一説他們之間的關係嗎?

生:蝦比烏賊多得多 蝦比螃蟹多一些 烏賊比蝦少得多 螃蟹比蝦多一些。

(三)想一想,在我們周圍哪一物體和物體數量之間也可以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來説一説。

三、應用、拓展

1、猜一猜

(1)有兩個小朋友做口算題,一個小朋友説:我已經做了35題。另一個小朋友説:我做的比你少一些,你們猜第二個小朋友做了幾題?

a 40題 b30題 c5題

(2)小明今年8歲,爺爺今年65歲,爺爺的年齡比小明的年齡

a小得多 b大一些 c大得多

2、做一做

P書中第40頁的做一做

31朵紅玫瑰 25朵黃玫瑰 78朵白玫瑰 15朵紫玫瑰

(1)根據玫瑰的枝數,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各説一句話。

(2)枝數少於30枝的玫瑰有幾瓶?多於30枝的有幾瓶?

(3) <

3、遊戲

師:剛才大家都學得非常棒!老師獎勵大家來做個遊戲。

(1)師――生互動

遊戲的規則:師先想好一個數寫在白紙上,讓學生猜,根據學生猜的情況,教師提示:這個數比你猜的多得多、少得多或者少一些、多一些。

(2)生――生互動

遊戲的規則:讓一個學生自己想好一個數,然後寫在白紙上,請其他學生猜,根據猜的情況,作恰當的提示:這個數比你猜的多得多、少得多或者少一些、多一些。

四、小結

師:今天你又有了什麼收穫?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比多少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認識關係符號=並理解其含義,知道讀法、寫法,能用詞語(大於、小於、等於)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找一找,數一數,比一比的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符號化思想方法,以及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體會符號的簡潔、明瞭的應用功能,感知符號在數學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以及創新的數學思想。

二、目標分析

比較兩個抽象數的大小,是數概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學習這部分知識是有困難的。教學時,引導學生在已有的一一對應比較多少的方法基礎上來學習,鼓勵學生用不同的形式來表徵比較的結果,並在此基礎上引入和=三種符號及其含義。由於和比較相近,學生難以分辨,教學時,通過學生自己的分辨小方法和教師講授的順口溜以及之後的小遊戲來幫助學生熟悉並且能正確使用這三種關係符號。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區分和記憶和。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和=。

四、教學準備

課件,猴子、梨、桃、香蕉圖片,三種符號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出新知

1、回顧已經學習了哪些數字?(1~5)

2、小猴歡歡今天過生日,它邀請了2位好朋友一起參加生日派對,歡歡的爸爸、媽媽幫它們準備了很多好水果,來看看都有些什麼?(出示圖片)(2根香蕉、3個桃子、4個梨)

師:怎樣擺就能一眼看出誰多誰少?

要求學生用所學的知識一一對應的把所有物品排列起來。發現猴子數量和桃子的數量一樣多,梨的數量比猴子的'數量多,香蕉的數量比猴子的數量少。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創設小猴過生日的故事情節有效地激發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舊知和新知搭建了橋樑。

(二)激發興趣,類比遷移

1、認識關係符號

(1)教學=

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説一説誰和誰同樣多?

師:一隻猴子吃一個桃子,桃子夠分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要求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加以説明。3只小猴的數量和3個桃子的數量同樣多,可以寫成3和3一樣多。

師:數量一樣多的情況用符號怎樣表示?

可以讓學生先表達想法,之後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梳理,將3和3一樣多寫成3=3,並認識等號。

總結:當小猴和桃子的數量同樣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來表示,讀作3等於3。由於等號表示的是兩邊的數量相等,所以寫的時候要把兩條線畫得均勻而且一樣長。(板書3=3,等號,讀作:3等於3)

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後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個新認識的符號朋友。

(2)教學

師:一隻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夠分嗎?大家想辦法説明。

預設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出猴子多,香蕉少。

預設2:剛剛猴子的數量和桃子的數量同樣多可以用=來表示。這回猴子的數量比香蕉的數量多,也就是3比2大,可以用來表示,寫作32。

總結:猴子的數量3多於香蕉的數量2,我們就用(大於號)來表示,把3寫在前面,然後寫,最後寫2。讀作3大於2。

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後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第二個符號朋友。

(3)教學

師:分完了桃子和香蕉,現在咱們來分一分梨。一隻猴子吃一個梨,梨夠分嗎?你是怎麼想的?

預設1:用一一對應擺圖的方法比較猴子少,梨多。

預設2:剛剛猴子的數量和香蕉的數量多可以用來表示。這回猴子的數量比梨的數量少,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來表示,寫作34。

總結:也就是説把3寫在前面然後寫上這個符號,最後再寫4。這個是小於號,表示3比4少,讀作3小於4。

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後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第三個符號朋友。

要求學生用學具擺出圖,找到兩個數大小關係,並用所學的符號進行連接。將擺圖的結果寫出來,再與他人説一説。

師:剛剛咱們認識了3個很棒的符號朋友,通過讀一讀和寫一寫,你發現它們身上的優點了嗎?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4)辨析:

大於號和小於號是一對好兄弟,長得很像,該怎麼區分它倆呢?(張着大大的嘴的一邊就是大數,尖尖的小尾巴的一邊就是小數,大數在前面就是大於號,小數在前面就是小於號。)

教師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並教順口溜:大數在前用大於號,小數在前用小於號。大大嘴巴朝大數,尖尖嘴巴朝小數。

2、小遊戲:

(1)介紹遊戲規則

出示兩張數字卡片,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並用或=連接。教師演示遊戲

玩法。教師出示5和3,學生選擇擺在兩個數中間。

(2)同學之間進行遊戲,一人出題,其餘人擺符號。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小遊戲,讓學生感受到=可以表示兩邊的數的大小,還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建立數感和符號意識。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基礎應用

(1)以學生獨立的形式完成教材第17頁做一做第1、2題。

(2)以學生獨立計算的形式完成教材第18頁第3題,數一數,比一比、

2、內化提升

(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19頁、第6題,塗一塗,比一比。

(2)以討論的形式完成教材第19頁的思考題。

提出問題:小猴説得一定對嗎?

(四)全課總結

師:進過今天的學習,大家會用和=嗎?兩個數比較大小,什麼情況下用大於號、小於號或者等號?可能有的同學早就認識和=,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新的收穫嗎?

比多少教學設計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運用重疊對應、並放對應、連線對應等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比較能力。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水果、碗盤、彩色釦子、操作板、彩筆、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開火車進教室。師:每個小朋友坐了一張椅子,還有椅子多嗎?比一比,小朋友和椅子誰多?誰少?

2.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課。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副畫,小朋友看漂亮嗎?圖畫裏有誰?我們來聽一聽圖畫裏的故事好嗎?(師清講故事一遍)

師:小朋友來猜一猜,是紅蘿蔔多還是白蘿蔔多呢?用什麼辦法可以知道誰多誰少?(請幼兒上來示範比較)

小結: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可以用重疊對應、一一併放對應的方法。

3.師:花園裏紅花和黃花誰多誰少?用什麼方法來比?(師重點介紹用連線對應比較)

4.分組操作:第一組裝水果,比較水果和盤碟誰多誰少?第二組比較不同顏色的扣子誰多誰少?第三組用連線比較兩種動物誰多誰少?

5.小結: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可以用重疊對應、一一併放對應、連線對應的方法,還有其他又快又好的方法嗎?比如:老師這裏有一袋紅花片,一袋綠花片,誰能用最快最好的方法分出誰多誰少?

課後反思:

一、取得的效果分析。

1、比較多、少、一樣多,是小班數學活動感知集合類的內容,也是平時生活中經常運用到的,如何更好的讓孩子更好的掌握和學習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一樣多,是我們關注的事。本次活動重視的一個環節是操作活動,如何在數學活動中優化操作材料,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用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表現出來,使幼兒能隨機地感知數學、走進數學,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呢?我在材料提供時,充分考慮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本活動中採用重疊對應、並放對應、連線對應方法讓孩子在操作中學習比較。第一組裝水果,比較水果和盤碟誰多誰少?第二組比較不同顏色的扣子誰多誰少?第三組用連線比較兩種動物誰多誰少?這三組材料難易不一樣,我讓幼兒輪換組活動,讓幼兒都去嘗試操作練習,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而且這些富有娛樂性的材料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能有興趣地反覆多次地進行練習。充分調動了孩子的參與積極性,孩子人人都能參與,既鞏固了孩子的知識,又獲得成功的體驗,一舉多得。

2、本次活動重點突出,教師重視了每個環節的小結表述,數學概念清楚,明瞭。

3、課堂氣氛活躍,幼兒輕鬆愉快地獲得了知識。

二、改進策略。

1、掛圖出示比較傳統,用課件比較生動形象。

2、教學過程中,當孩子的回答有偏差時,教師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思維,然後順應孩子的思維再引入,效果會更好。

比多少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初步認識“同樣多”、“多”、“少”的含義。

2、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3、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學重點:知道“同樣多”的含義。會正確進行“多、少”的比較。掌握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會比較多個物體的多少。掌握自己認為適用的好的.比較方法。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及圖片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小豬、小兔蓋房的情境圖。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你們看到圖中都有些什麼呢?能和同桌説一説嗎?

師:你們還能在這幅圖中發現有關數學的問題嗎?

學生可能會説:有4只兔子、3只小豬、3個蘋果、4根木頭等等。

二、探究比較方法

1、教師選出學生所説的數量:3只小豬、4根木頭。

要求學生擺出學具。(課件也出示卡片)

師:看到擺出的學具,小朋友有什麼發現?

引導學生説出小豬少,木頭多。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要求學生同桌互説,再指名彙報。

學生可能會説:①數一數,小豬3只,木頭4根,所以木頭多。

②把木頭分給每隻小豬,還多了一根木頭。

教師要求有第②種想法的學生在投影儀上用學具擺一擺是怎樣分的。

學生可能會出現:①把木頭放在每隻小豬旁邊。

②也可能把木頭對齊小豬放在下面。

教師對以上方法進行表揚,用課件演示強調第②種方法。(課件閃爍多餘的1根木頭)

師小結:1只小豬扛1根木頭,還多了1根木頭,我們就可以説木頭——(生:木頭多),也可以説小豬——(生:小豬少)。

2、完成練習一

學生獨立完成後,説説是怎樣比的。

3、教師演示課件:(小豬、木頭圖中多餘的木頭消失)

師:你們又有什麼發現呢?小豬和木頭誰多誰少?

生:小豬和木頭一樣多。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可能會説:1只小豬扛1根木頭,木頭沒有多,剛剛好。

師強調:1只小豬對1根木頭沒有多餘,我們就可以説小豬和木頭同樣多。(課件顯示:同樣多)

學生齊聲説:小豬和木頭同樣多。

(課件重新回到小豬、木頭圖)

師:現在木頭不消失,怎樣做也可以使它們同樣多?

生:小豬再來1只。(課件出示1只小豬與木頭對應)

4、動手操作

①師:這幅圖中還有別的東西可以用“多”、“少”、“同樣多”來表示嗎?

a、指名説幾個。

b、剩餘的要求學生同桌互説。

②引導學生選其中一樣,擺一擺學具卡片。

教師巡視,特別表揚用“一一對應”擺法的學生。

5、指名説説生活中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三、教師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回去跟爸爸、媽媽説一下。

比多少教學設計1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讓幼兒瞭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範。

3、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玩具、毛巾、電話、幾種防火安全標誌。

活動重點難點:

讓幼兒瞭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範。

重點:

防火;

難點:

自救。

活動過程

1、從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兒不能玩、易引起火災的東西,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2、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説出火災的`危害。火不僅能燒燬房子,燒傷人,還會燒燬森林,污染空氣。

3、通過課件,引導幼兒説出預防火災的方法,認識"防火"標誌。

①預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滅的煙頭,見了沒熄滅的煙頭應及時踩滅。

⑤認識"嚴禁煙火"的標誌。

4、簡要説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兒懼怕火的心理壓力。

5、讓幼兒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與技能。萬一着小火了怎麼辦?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間裏?公共場所着火怎麼辦?

6、遊戲:"安全防火自救"遊戲。通過遊戲培養幼兒遇火不懼怕、不慌張,提高幼兒防火自救的能力。活動延伸:認識標誌,設計標誌。讓幼兒為不同的場所設計並張貼相應的"禁止煙火""當心火災"等標誌。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讓幼兒主動探索、尋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隨便説的易引發火災的物品,並讓幼兒自主地説出不能玩的原因。體現《綱要》理念,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活動中,通過看火災錄相及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幾個片斷,使幼兒在大腦中形成表象,並讓幼兒通過觀察、思維、想象,自主做出判斷,豐富幼兒安全防火知識,從小培養安全意識,為幼兒一生可持續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最後,採用遊戲形式,讓幼兒在遊戲中學會自救知識、技能。總之,在整個教育活動中,堅持面向全體,尊重、關注每個幼兒,給所有幼兒提供開放的環境,同他們一同探索,始終做幼兒的支持者、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豐富了幼兒防火知識,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

標籤: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q5y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