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教學實錄範文

《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教學實錄範文

知識目標:初步認識我國目前的多種分配方式,確立多種分配方式參與的意義。

《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教學實錄範文

能力目標:培養全面系統地看問題,正確認識現實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使學生感受到我國現階段的收入分配製度有利於促進社會財富的增加和社會生產的發展。

教學重點、難點:1、按勞分配是我國個人收入分配的主體。

2、其他分配方式的理解。

  教學過程:

教師出示課件,“切好的蛋糕”圖片,指出如果我們把社會財富比作一塊蛋糕,那麼,把蛋糕做大固然重要,切分蛋糕同樣重要。因為分配好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出人的積極性。我國的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那我國的分配製度是什麼?

學生: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教師出示課件,以“老趙一家人收入”為背景,“趙某一家五口人,趙某承包的責任田每年收入很多;趙某的妻子在馬路邊開了間小店,納税後也有不少收入;趙某的兒子在某國有公司上班,每月除工資、獎金和津貼外,還通過炒股賺了不少錢;趙某的女兒在外資企業上班,每月工資6000元,同時利用雙休日為一傢俬企當技術顧問,報酬是每月1500元;趙某的老母親則把縣城的一間祖屋出租,每月有300元的收入”。學生看並簡要記一些關鍵詞。教師提出要求,自主學習併合作探究:分析趙某一家的收入分別來自何種分配方式。在自主學習時間,教師課巡迴學生中間,幫助答疑解惑。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太能夠理解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含義。教師趁機解惑:生產要素指的是參與分配的勞動、土地、資本、技術、管理、信息、技術等,從這些要素中獲得的分配收入。學生繼續討論趙某兒子、女兒、老母親的不同形式收入。10分鐘後,學生心中都有了答案,開始逐一確認。

第一組學生:趙某本人承包責任田是屬於按勞分配收入。

教師:大家同不同意這種認識?

甲同學:趙某承包責任田是利用土地要素得來的收入,是屬於按生產要素分配。乙同學:趙某是按個體勞動成果分配得的收入,因為趙某是獨立從事生產經營獲得。

其他同學都開始陷入思考中,有所動搖和不解了。

教師:趙某的分配收入屬於按勞分配!為什麼呢?(這時教師可以板書按勞分配四個字,為後面總結做準備)按勞分配的前提是公有制,物質基礎是生產力水平,直接原因是勞動的性質和特點。趙某承包的責任田是屬於公有還是私有?

學生:是集體所有,是公有制經濟範疇。

教師:目前的生產力水平和勞動性質、特點決定了我們不能平均分配,也不能按需分配。根據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可以激勵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體現了勞動者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第二組學生:趙某妻子的小店屬於個體經濟,所以屬於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其他同學都表示認同。

教師:對。

國家是保護合法的個體勞動收入,個體經營者既是勞動者,也是投資者,他們不僅要付出勞動,還要承擔經營風險。(板書個體勞動成果分配) 第三組學生:趙某兒子屬於按勞分配收入。

教師:趙某兒子有兩份收入,要看清楚哦!

甲同學:國有公司上班的工資、獎金和津貼屬於按勞分配。乙同學:炒股是按個體勞動成果分配。

教師:大家同意國有公司上班收入屬於按勞分配嗎?學生:同意!(齊聲)

教師:同意炒股屬於個體勞動成果分配收入嗎?學生:同意!不同意!(教室裏出現了混雜的聲音)

教師:大家可以回想個體經濟的含義,它是以手工勞動為主,具有規模小,投資少,設備簡單,經營靈活等特點。而炒股屬於按生產要素裏的資本要素分配得來的收入。

第四組學生:趙某母親出租房屋屬於按生產要素分配。

教師:按生產要素哪一種?學生:是用房屋得來的收入。

教師:房屋依附於土地上,所以是生產要素裏的土地要素。

第五組學生:趙某女兒的收入有兩份,都是屬於按生產要素分配。

教師:分別是生產要素的哪一種呢?學生:一個是技術要素,另一個不清楚。

教師:外企的`私有制形式決定了趙某女兒的收入不是按勞分配,而是按生產要素分配,是生產要素的哪一種呢?學生:是用勞動得來的收入,是勞動力要素。

教師:同學們分析的很好,老趙一家分配收入多樣化體現了我們國家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讓它們競相迸發,造福於人民。那麼我們為什麼採取這樣的分配方式?

板書:公有制經濟決定按勞分配

多種所有制經濟決定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生產)(分配)

課後交流共享:現在自己家庭收入形式主要有哪些?以前爺爺奶奶輩的主要收入形式有哪些?這種變化給自己家庭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教學反思:

課程設計之初,本着知識點的難度,曾經還添有其他的背景設問,但是流程下來,顯得極不一致,使得課件、思維都有些脱節。於是採用一條主線,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和老師的點撥來展開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這樣的思路相對清晰、簡潔,有利於學生對課堂知識容量的接納;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思考,帶動他們的主動性,激發思維的活躍性;也有利於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掌握學生理解的難度,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發現了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易混點,從而加強對它們的區別。最後以板書形式概況提升理論知識點,有利於減輕學生對多媒體的視覺疲勞而產生的知識倦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4mwj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