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二年級下冊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二年級下冊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下冊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下冊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二年級下冊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 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運算。

2、 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

3、 讓學生認識除號,瞭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 談話,出示情景圖。

2、提出問題:大熊貓想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應放幾支? 請小朋友想一想。

3、開展活動,解決問題。

(1)指名請學生上台演示。鼓勵學生有多種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 也可以是兩支兩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無論怎樣分,結果都是一樣的,每個盤子裏放( 3 )支竹筍。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剛才我們通過平均分幫助大熊貓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這樣的問題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種方法。

揭示課題:除法

二、民主導學

1、任務呈現

問: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放三支,是平均分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像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以前我們學過加、減、乘法,它們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老是再給你們介紹一個符號,它就是“÷”,讀作:除號。寫時先畫一條橫線,再上下各一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

每人獨立在練習本上寫一寫除字,然後組內互查,幫助寫錯的訂正。

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個盤子裏放( 3 )支竹筍。可以用算式12÷4=3表示,讀作:12除以4等於3。你能結合題目説一説12、4、3各自代表的含義嗎?

小組內互相讀一讀12÷4=3。

2、自主學習

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

3、展示交流

生:我們小組來彙報:12代表12支竹筍,4代表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3代表每盤放3個

師:那12個蘋果,平均分成4盤,每盤三個,用算式怎麼表示?12根小棒呢?由此你發現了什麼?

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生:算式都是12÷4=3。我發現:把12個東西平均分成4份,每份3個都用算式12÷4=3表示。

師:那15÷5=3 表示什麼含義呢?

師: 你能編一個用12÷4=3計算的題嗎?

二年級下冊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2

上課意圖:學生在學完“除法的初步認識”後,很多孩子在解決問題時都是直接利用乘法口訣計算,對除法算式表示的含義不夠明確。例如,同樣是用15÷3=5這道算式計算“一共有( )個桃子,平均放在( )個盤子裏,每份( )個”和“一共有( )個桃子,每個盤子裏( )個,分成( )盤”時,對兩題的理解混淆不清,即對於“將誰平均分、平均分成幾份、求出的是幾份”這些問題理解不透。這節課,我們將試圖溝通“除法”和“減法”之間的聯繫,引導學生理解減法是一種“分”的運算,而除法又是“分”中的“等分”運算,加深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把知識教“薄”。

教學目標:

1.梳理比較“等分除”與“包含除”,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

2.經歷自主表徵的過程,在對比中溝通減法與除法的聯繫。

3.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深人理解除法的意義,溝通減法與除法之間的聯繫。

教學準備:

課件、小磁片、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質疑,自主表徵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除法。(板書:21÷3=口)等於幾?怎麼驗證它是對的?

引導學生畫一畫、分一分、算一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在作業紙上。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畫一畫、分一分、算一算的表徵過程,化抽象為具體,在交流比較中進一步明確算式表達的含義。)

二、溝通交流

1. 交流反饋自己的想法

(1)乘法口訣

(2)分一分,投影展示學生分一分的情況。

把21個圓平均分成3組,每組7個。小磁片展示,板書:21÷3=7(個)

師:誰還有不一樣的方法?

把21個圓,每組分3個,能分7組。小磁片展示,板書:21÷3=7(組)

2. 辨析,理解除法意義

師:兩道算式中的“3”表示的意思一樣嗎?分別表示什麼意思呢?對照兩幅圖説一説。

師:還有沒有不同的方法呢?可以用減法算式表示嗎?

師:你是怎麼想的?

師:減了幾個3?

(設計意圖:在交流中,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注重肯定學生的回答,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在對比中,讓學生直觀感知兩個“3”的不同意義,進一步明確“包含除”和“等分除”的聯繫與區別。)

3.對比,溝通減法與除法的聯繫

師:觀察減法算式和除法算式,這兩道算式之間有聯繫嗎?

小結:每次減3,減了7次等於0,説明21裏面有7個3,像這樣從一個數裏連續減去相同的數,就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你們更喜歡哪種表示方法呢?為什麼?

現在,我們從21個圓片中每次移走不同個數的'原片,(第一次拿走4個,第二次拿走5個,第三次拿走6個,第四次拿走6個)你能用一道減法算式表示嗎?

這道算式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呢?為什麼?

(設計意圖:同一題材的情境便於比較,有利於直觀感受數學事實,有助於學生感悟除法和減法之間的內在聯繫。從學生呈現的答案,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建立了除法和減法的關係橋樑,突破了難點。)

三、編題,鞏固意義

自主編題

根據21÷3=7,你能編一道數學問題嗎?

小結:不管是分什麼,只要每份分得一樣多,我們都可以用除法表示,除法就是平均分。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打開思維,用生活中的實例表示21÷3=7,進一步鞏固出除法的意義,有利於學生把握除法的本質)

四、總結,回顧意義

學了這節課,你對除法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設計意圖:讓學生暢所欲言,及時梳理知識,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結合板書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

二年級下冊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教科書P34的例1、例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知道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解答。

2、使學生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

2、正確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準備:磁性板,學生每人一套學具。

課的類型:新授課。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通過實物演示,知道平均分的含義。

教師講故事:(提出要求:要求同學們認真聽,聽完故事後要回答老師的問題)從前有一個媽媽,她生了兩個孩子,這兩個都非常貪吃,有一天媽媽買來6個蘋果,分給兩個孩子吃。她第一次是這樣分的;哥哥分1個弟弟分5個,哥哥説:“不行不行,弟弟更多,再分過。”然後媽媽又從弟弟那兒再拿一個給哥哥;哥哥還説:“不行不行,弟弟更多,再分過。”這樣媽媽又從弟弟那兒再拿一個給哥哥。這時哥哥看到弟弟和他一樣多,高興地笑了。

提問:故事裏媽媽把6個蘋果分了幾次?是怎麼分?板書:6分成1和5;6分成2和4;6分成3和3。為什麼哥哥最後高興的笑了呢?(因為他們分的一樣多)一樣多還叫什麼?(同樣多)

小結:像這樣分的同樣多(一樣多),我們叫它為“平均分”。教師板書:平均分。

怎樣進行平均分呢?

教師拿出6支鉛筆,請3個同學到講台前面,教師把6支鉛筆分給3個同學,每人要分得同樣多,(請同學們注意分的過程)

第一次分,每人分給1支鉛筆。教師問:“分完了嗎?”學生回答後,教師再接着分。

第二次分,每人分給1支鉛筆,教師問:“分完了嗎?”(分完了)

教師讓全體同學觀察,這3個同學每人分得幾支?學生回答:“每人分得2支。”教師問:“每人分得同樣多嗎?”“同樣多”。這就叫做“把6支鉛筆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2支”。學生跟讀一遍。

二、教學案例1。

現在請每個同學從學具裏拿出是8的物體,放在自己的桌上,然後把8個物體分成4分,而且每份要分得“同樣多”,讓每個學生都動手擺一擺,分分看,教師巡視,瞭解學生擺的情況。

學生擺完後,教師指定一名學生在講台桌上演示分的過程,並説一説怎樣分的?(學生:先拿出4個正方體,每份放1個:再拿出剩下的4個正方體,每份放1個),教師讓全體同學觀察:“每份分得同樣多嗎?每份是幾個?”

教師指出:這就是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2個。

三、學習“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教學例2,出示“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裏,每盤幾個?”(邊口述題目,邊拿出3個桃和3個盤子)

“平均放在3個盤子裏是什麼意思?”(就是每盤放得同樣多)

“把6個桃放在3個盤裏,每盤放得同樣多,應該怎樣放?”學生回答後,教師再向學生演示平均分的`過程,因為要平均放在3個盤子裏,因此,先要拿3個,每盤裏放1個。然後提問:“分完了嗎?”

教師再把剩下的3個桃,每盤放1個,提問:“分完了嗎?”“每盤放幾個?”“是不是每盤同樣多?”“這樣分東西的方法叫怎樣分?”(平均分)

像上面這樣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裏,都是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在數學裏我們要用一種方法─除法來計算。(板書課題:除法的初步認識)

“÷”叫除號,指導書寫:先畫一橫線,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兩點要對齊。

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個?這道題的除法算式怎麼列呢?(邊談話邊寫),要分的桃是幾個?把“6”寫在除號前面(板書:6÷);把6平均分成幾份?把“3”寫在除號後面,每份是幾?把這個“2”寫在等號後面,教師指着“6÷3=2”説明:這個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指導讀出算式,6除以3等於2,再指名一兩名學生説出算式的意思,並讀出算式。

打開教科書,引導學生看p40上小朋友分桃的圖先要學生説説圖意,再指導學生用連線的方法,把右圖中剩下的3個桃分完。

四、課內練習

1、做教科書P41“做一做”中的題目。

2、做練習十二的第1、2題。

五、説一説你學會了什麼?

小結:今天我們從動手分東西,學會了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的方法,還學會了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六、提出假設

做出總結:學了這課,如果你是那倆個孩子的媽媽,你知道應該怎樣分才能分得同樣多嗎?

二年級下冊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認識除號,會寫、會讀除法算式

2、經歷分一分、説一説等數學活動,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體會所學內容的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除法算式與平均分活動的關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喜歡大熊貓嗎?熊貓館的飼養員叔叔每天都要給可愛的熊貓寶寶們準備新鮮的竹筍,我們一起數一數,看看今天一共準備了多少個竹筍。(課件出示竹筍)

你能把這12個竹筍平均分給4只可愛的熊貓嗎?看看每隻熊貓可以得到幾個。用你們手中的圓片代替竹筍,用4個圓圈表示盤子,將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動手分一分。

(教師巡視,分好後,前後兩個同學互相説一説,你是如何分的,分的結果如何,擊掌結束)抽學生上黑板彙報分的結果。

(小眼睛,看黑板)用課件呈現分的過程

請大家回憶我們的操作過程,結合圖説一説這幅圖表示的含義。(根據學生髮言,板書: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放3個)

全班一起説

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能幹,幫飼養員叔叔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這樣的.問題,你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方法——除法(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

思考: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放3個,是不是平均分的問題?

在數學上,像這樣平均分的問題,我們都可以用除法表示

二、新授

老師為你帶來了一個新朋友,他叫除號,來,跟他打打招呼:除號,你好

除號的寫法,用尺子畫一條平直的線,上下兩個圓點要對齊

自己在練習本上寫兩個(注意你的寫字姿勢)

“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放3個”到底該怎麼用除法算式表示呢?

(1)要分的竹筍的總數是(12),把12在這個總數寫在除號前面

(2)平均分成幾份呢?(4份)把4這個份數寫在除號後面

(3)每份是幾個(3個)把3這個每份數寫在等號後面

12÷4=3

(4)回憶過程。(看誰的耳朵最會聽)

(5)指生説、同桌互相説(搶答,給自己鼓鼓掌)

(6)1659年,瑞士數學家拉恩在他的《代數》一書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條橫線把兩個圓點分開,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6)12÷4=3這個除法算式表示的就是(拉長聲調,提示注意)“把12平均分成4分,每份3個”

(7)指生複述、男女生比拼

(8)這個除法算式怎麼讀呢?

讀作:12除以4等於3(齊讀3遍、快問快答)

(9)數學書第15頁練習三第1題(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説的對不對)

三、闖關

1、做一做第1題

(1)誰能説説這幅圖表示的含義?

(2)課件出示:把15條魚平均分成5份,每份3個

(3)在這個平均分的過程中,總數是15,份數是5,每份數是3,所以除法算式是15÷5=3

(4)在這道題中,15÷5=3表示把15條魚,平均分成5分,每份3個,你能在説一件事,也可以用15÷5=3嗎?

2、做一做第2題

(1)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分,每份(5)個

動手分一分

指生説在這道題裏,總數是幾,份數是幾,每份數是幾,除法算式是什麼

(2)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2)個

動手分一分

指生説在這道題裏,總數是幾,份數是幾,每份數是幾,除法算式是什麼

2、獨立完成練習三第2題

3、獨立完成練習三第3題

四、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對,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餓哦們認識了除法,知道到了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用到除法,下節課我們繼續研究。作業:回家幫媽媽分水果,並列出除法算式。

二年級下冊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課本P13頁,例4,練習三第1、2、3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

3、讓學生認識除號,瞭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教學重點: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教學準備:情景圖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情景圖。

2、提出問題:大熊貓想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應放幾支?

請小朋友想一想。

3、開展活動,解決問題。

(1)指名請學生上台演示。鼓勵學生有多種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兩支兩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無論怎樣分,結果都是一樣的,每個盤子裏放()支竹筍。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温故知新,為引入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引入除法

談話:剛才我們通過平均分幫助大熊貓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這樣的問題能不

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種方法。

揭示課題。除法

問: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放三支,每盤放得同樣多,是

平均分嗎?

像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2、介紹除法算式的讀寫。

(1)以前我們學過加、減、乘法,它們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老是再給你們介紹一個符號,它就是“÷”,讀作:除號。寫時先畫一條橫線,再上下各一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

(2)學生練習書寫除號。

(3)解決熊貓分竹筍的算式寫法。12÷4=3,讀作:12除以4等於3。

3、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

讓學生吧12支竹筍分別平均分成兩份,平均分成三份,並一一寫出除法

算式,再讀一讀。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靈活應用平均分的基礎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在引入除法的'基礎上讓學生參與“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做中學的機會。讓學生通過操作進一步感受解決問題的過程,領悟除法意義。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3頁的“做一做”

(1)自己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彙報。

(4)小結。

2、挑戰園地:

(1)第一關(練習三第1題):“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請6名學生來抽卡,誰抽到哪一張就讀哪一張,讀

得對的老師獎勵聰明星。

(2)第二關(練習三第2題)“小幫手”。

學生動手擺學具並填寫算式,教師巡視。

(3)第三關(練習三第3題)“分西瓜”。

學生先獨立思考並解決,然後交流。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追求快樂的天性,好勝的心理,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性的練習形式,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並運用獎勵措施,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

二年級下冊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

3、讓學生認識除號,瞭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教學重點: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教學準備:

情景圖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預習新課

1、大熊貓想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應放幾支?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分?用圈一圈,畫一畫的方法完成。

(1)、指名請學生上台演示。鼓勵學生有多種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兩支兩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無論怎樣分,結果都是一樣的,每個盤子裏放xx支竹筍。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出示預習單:預習第13頁例4:

1: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放三支,每盤放得同樣多,是平均分嗎?每盤應放幾支?這件事用一個算式能表示出來嗎?

2:説出自己所寫算式的含義。

3:寫出的算式怎樣讀?中間的符號叫什麼?

二、自我檢測

學生預習完後,多媒體出示檢測題,學生在練習本上自我檢測。

(一)讀一讀

12÷3=416÷4=418÷2=9

(二)算一算、説一説。

10條魚,每個魚缸放2條,需要幾個魚缸?

8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熊,每個小熊分幾個?列式解答。

學生預習和檢測的過程教師不斷巡視,發現問題以待解決。

三、交流問題

1、學生説一説在預習和自我檢測中遇到的困惑及不會的問題。

(先由其他學生解答,教師適時點撥、指導。)

2、如學生未有問題,教師結合巡視發現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問:

什麼情況下要用除法列式計算?(平均分時,知道總數,份數,求每份數。)

四、教師講評明確知識

針對交流進行引導:

1、介紹除法算式的讀寫。

(1)、以前我們學過加、減、乘法,它們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老是再給你們介紹一個符號,它就是“÷”,讀作:除號。寫時先畫一條橫線,再上下各一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

(2)、學生練習書寫除號。

(3)、解決熊貓分竹筍的算式寫法。12÷4=3,讀作:12除以4等於3。

3、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

讓學生吧12支竹筍分別平均分成兩份,平均分成三份,並一一寫出除法算式,再讀一讀。

2、課本第13頁的“做一做”

(1)、自己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彙報。

(4)、小結。

五、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六、針對性作業

二年級下冊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認識除號,會寫、會讀除法算式。

2、經歷看一看、説一説、分一分等數學活動,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逐步培養會學習、樂學習、敢於表達的意識。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小棒20根。

教學重點:

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除法算式與平均分活動的關係。

教學過程:

第一步:準備練習(情境導入)

孩子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平均分”的知識,你們都學會了嗎?好,在講新課之前,我們先來熱熱身。請看大屏幕——講述遊戲規則:

請出每組4號回答問題,答對加2分,答錯本組同學補充,只加1分。

請出參賽選手。答題。1號加分。

第二步:出示嘗試題,自學課本。

是啊,小熊貓很高興地把竹筍平均分給了4位小夥伴,可是它又遇到新的難題了,需要好朋友來幫助,誰願意做它的好朋友?(我)

大家真有愛心,可是要想幫助它解決問題光有愛心是不夠的,還要有知識,要學嗎?(要)

請看大屏幕——小熊貓就是被這6道題難住的,不過,你先別急,答案就藏在書裏,如果你找到了它,請把它圈起來,就可以幫助小熊貓了,開始吧!

讀一讀數學書13頁例4,並思考問題:

1、請你用自己的學具代替竹筍試着分一分,到底每盤應放()個?

2、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平均分的過程。

3、你能用算式表示嗎?

4、想一想,12、4、3分別表示什麼?

5、你覺得除號怎麼寫最好看?它表示什麼意思?

6、你會讀這個算式嗎?試着再讀一讀其它算式,如15頁第1題。

第三步:小組交流,全班彙報

活動規則:

1、與小組同學分享你的收穫,如果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請小組同學幫助,弄明白後別忘了説聲“謝謝”。小組每人都彙報自己的學習成果,找出存在的問題。小組同學都發言的`加合作學習分——5分。

老師巡視。

你們解決了哪些問題?哪道題有問題?準備幾號發言。

2、小組彙報學習成果,抽籤決定選題,推薦幾號答題加幾分,答錯扣相應的分數,本組同學補充加1分。

謝謝可愛的孩子們,在你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成功地幫助小熊貓解決了問題,不過,常老師想把這道題難度提高,你敢接受挑戰嗎?(敢)

請看大屏幕——搶答開始。

第四步:教師點撥講解

你們太棒了!從這些題中我們發現平均分可以用除法來表示,除法的運算符號“÷”,它就表示平均分,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新知識。你們學會了嗎?

第五步:第二次嘗試練習

接下來我們進入下一環節——自我挑戰本領強

比賽規則:

老師搖號選答題人,為了我們小組的榮譽,你們可要好好準備呀!自選題目,答對加相應分值。答錯本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加1分。

悄悄告訴你,老師的考題就藏在13頁做一做1、2題和15頁2、3題,自己先在書上答題,好好準備一下!

答題——巡視——搖號——選題——加分

我們看看各個小組都得了多少分?

雖然各組獲得的分數不同,但大家都付出了努力,老師為你們驕傲,最後老師想送大家一句話——爭做小組中最受歡迎的人!有信心嗎?我期待着你的進步!

二年級下冊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認識除號,會寫、會讀除法算式。

2、經歷看一看、説一説、分一分等數學活動,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逐步培養會學習、樂學習、敢於表達的意識。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小棒20根。

教學重點:

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除法算式與平均分活動的關係。

教學過程:

第一步:準備練習(情境導入)

孩子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平均分”的知識,你們都學會了嗎?好,在講新課之前,我們先來熱熱身。請看大屏幕——講述遊戲規則:

請出每組4號回答問題,答對加2分,答錯本組同學補充,只加1分。

請出參賽選手。答題。1號加分。

第二步:出示嘗試題,自學課本

是啊,小熊貓很高興地把竹筍平均分給了4位小夥伴,可是它又遇到新的難題了,需要好朋友來幫助,誰願意做它的好朋友?(我)

大家真有愛心,可是要想幫助它解決問題光有愛心是不夠的,還要有知識,要學嗎?(要)

請看大屏幕——小熊貓就是被這6道題難住的,不過,你先別急,答案就藏在書裏,如果你找到了它,請把它圈起來,就可以幫助小熊貓了,開始吧!

讀一讀數學書13頁例4,並思考問題:

1、請你用自己的學具代替竹筍試着分一分,到底每盤應放()個?

2、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平均分的過程。

3、你能用算式表示嗎?

4、想一想,12、4、3分別表示什麼?

5、你覺得除號怎麼寫最好看?它表示什麼意思?

6、你會讀這個算式嗎?試着再讀一讀其它算式,如15頁第1題。

第三步:小組交流,全班彙報

活動規則:

1、與小組同學分享你的收穫,如果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請小組同學幫助,弄明白後別忘了説聲“謝謝”。小組每人都彙報自己的學習成果,找出存在的`問題。小組同學都發言的加合作學習分——5分。

老師巡視。

你們解決了哪些問題?哪道題有問題?準備幾號發言。

2、小組彙報學習成果,抽籤決定選題,推薦幾號答題加幾分,答錯扣相應的分數,本組同學補充加1分。

謝謝可愛的孩子們,在你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成功地幫助小熊貓解決了問題,不過,常老師想把這道題難度提高,你敢接受挑戰嗎?(敢)

請看大屏幕——搶答開始。

第四步:教師點撥講解

你們太棒了!從這些題中我們發現平均分可以用除法來表示,除法的運算符號“÷”,它就表示平均分,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新知識。你們學會了嗎?

第五步:第二次嘗試練習

接下來我們進入下一環節——自我挑戰本領強

比賽規則:

老師搖號選答題人,為了我們小組的榮譽,你們可要好好準備呀!自選題目,答對加相應分值。答錯本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加1分。

悄悄告訴你,老師的考題就藏在13頁做一做1、2題和15頁2、3題,自己先在書上答題,好好準備一下!

答題——巡視——搖號——選題——加分

我們看看各個小組都得了多少分?

雖然各組獲得的分數不同,但大家都付出了努力,老師為你們驕傲,最後老師想送大家一句話——爭做小組中最受歡迎的人!有信心嗎?我期待着你的進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7ly3o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