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必備)角的認識教學設計15篇

(必備)角的認識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角的認識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角的認識教學設計15篇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會根據角的度數區分直角、鋭角、鈍角、平角和周角,並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關係。

②培養學生實際操作和觀察比較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建立各種角的概念。

難點:區別周角與射線,平角與直線。

突破方法:通過教具的演示和學生的實際操作來建立清晰的概念。

教具學具:課件,活動角,紙扇,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找找生活中的“角”(課件出示生活中的有關角圖片)

師:“我們已經學過角,你知道角的哪幾部分組成的,它們各部分名稱?”

學生説出角的有關知識,教師出示角各部分名稱。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我們理解並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來度量,角有很多種,今天我們就學習角的分類。(板書:角的分類)

1.認識平角。

(1)課件演示平角,讓學生觀察並説説這個角有什麼特點?(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了。)

(2)請你指出這個新的角的邊和頂點各在哪裏?(頂點沒有變動,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了。)

(3)這個角是多少度?(180度,因為是兩個直角組成的或者用量角器量一下。)

(4)教師指出: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這樣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度。(板書)

(5)請學生用活動角操作,旋轉一根硬紙條,使其成為直角,再旋轉成一個平角。

(6)你能説説平角與直角有什麼關係嗎?(一個平角等於2個直角。)

板書:1平角=2直角

(7)下面圖形哪個是平角?(出示ppt)

引導學生明確:圖①是一條線段,它有兩個端點,也就不是平角;圖②是兩邊在一條直線上,而且有一個端點,所以它是平角。

2.認識周角。

(1)教師演示。

把摺扇慢慢打開,讓學生看清扇子把轉動了一週,也就是兩條邊重合了。

(2)教師課件出示周角的演示過程。

讓學生看出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週,知道了周角的畫法。

(3)學生操作。

把自己活動角的一條邊,旋轉一週,兩條邊重合了。

(4)師指出: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看出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週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度。(板書)

讓學生指出周角的頂點和兩條邊,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兩條邊重合了。明確周角是兩條射線重合。

(5)你能説説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係嗎?

引導學生明確:1周角=2平角=4直角(板書)

3,角的分類

直角

鋭角

鈍角

平角

周角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做一做

2.判斷正誤.(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指名彙報。)出示幻燈片

3、量一量,算一算

4、看圖填一填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五、板書設計:

角的分類

直角=90°,平角=180°,鋭角<90°,90°<鈍角<180°,周角=360°

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2

【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4—6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1、讓學生經歷由實物上的角抽象為幾何圖形的角的過程,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名稱,能正確指出物體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圖形中辨認角。感知角是有的大小的,能夠直觀區分角的大小。

2、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增強動手操作的能力。

3、讓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通過直觀感知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並體會角的大小與邊的關係。

教學過程:

遊戲導入:

一、遊戲導入,感知角

1、引出角

談話:同學們,在平面圖形的王國裏,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平面圖形? 遊戲:老師這裏有一個袋子,裏面有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圓等平面圖形,誰能閉上眼睛,在裏面摸出圓來?

(學生紛紛舉手。)

指一名學生上台來摸。學生摸出後,加以激勵。隨後提問:如果讓你

們來摸你也能摸出來嗎?(生齊答:能!)

師:你們都這麼確定能摸出圓來,請問有什麼竅門嗎?

(學生答:因為別的圖形都有角,可是圓邊上都是滑滑的,沒有角。) 師:同學們真有辦法!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這個新朋友“角”,角也是平面王國裏的一個成員。(板書:認識角)

2、找角

師:剛才同學們都説除了圓,其餘的圖形中都有角,那麼我們就先拿出三角形,請你把角找出來。

指名學生在三角形上找角。

(學生找角只摸頂點。)

教師示範指角:剛才同學們摸的是角的一部分,正確的摸角方法應該是這樣的:(教師從頂點出發摸兩條邊)。

讓學生用這樣的方法重新摸三角形的三個角。

師:現在讓我們到生活中去找找角吧!

二、建構模型、抽象角

1、 抽象角

(課件出示例題情境圖)

師:同學們看一看,你能在哪些物體的面上找到角?

(學生自由的找角,並全班進行交流。)

師:將這些物體面上的角移下來就成了數學上的“角”。(教師邊説邊點擊課件從剪刀、三角形、鬧鐘上抽象出角。如圖:)

2、畫角

師:(教師邊示範邊講解)下面看一看老師怎樣畫角?先畫一點,再從這點出發畫兩條直直的線,再在裏面畫一條弧線,就成了角。(教師分別在黑板上畫出以上三個角。)

3、角的組成

師:同學們觀察一下老師畫的三個角,都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全班交流得出: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教師板書:如圖)

邊 邊

頂點 頂點 頂點

邊 邊 邊

提問:角的邊又有什麼特點呢?(兩條邊必須是直直的。)追問:如果有一條邊是彎的行不行?

4、練習

判斷:出示“想想做做”的第1題。

判斷時讓學生説一説是怎樣判斷的。在追問:你能指出角的頂點和邊嗎?

5、做角“想想做做”的第2題。

用兩根小棒搭出一個角,並指出它的頂點和兩條邊。

學生操作,指名到視頻展示台上操作,全班交流操作情況。

三、操作探究,比較角

1、認識角有大小

(1)談話:我們的這個新朋友真的很調皮,它還會變化呢!

出示一個分針和時針夾角很小的鐘,然後轉動分針和時針,使夾角逐漸變大。提問:分針和時針形成的夾角發生了什麼變化?

教師再轉動分針和時針,使夾角變小。

提問:現在這個角又發生了什麼變化?這説明了角怎麼樣?(板書:角有大小。)

(2)課件出示例題2中的三個鐘面。

讓學生比較那個角最大,那個角最小,並説説是怎麼比較的。

全班交流彙報。(學生可能是觀察邊叉開的程度,也可能數格子,都肯定鼓勵學生。)

2、 做角活動

(1) 談話:角有大小,那麼角的大小跟什麼有關呢?我們來做個實驗。 用準備好的材料做活動角。

(2) 同桌每人做一個角,比一比誰的角大。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發現憑觀察難以比出大小的角,讓這兩位學生上台全班進行比較。

引導學生用重疊法比較。

多媒體課件演示用重疊法比較的過程,讓學生觀察。

(3)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説説你發現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與什麼無關。

(4)引申

A、“想想做做”第3題。

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這樣的.角?(剪刀、扇子)引導學生把扇子和剪刀

慢慢打開或合攏,觀察扇子和剪刀中角的大小的變化。

提問:你發現了什麼?

B、“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明確題意。

學生活動,教師巡迴指導。

提問:你發現折出的角中,那個最大?那個最小?指給同桌看。

四、全課總結,拓展角

1、談話:這節課我們認識了那個圖形?

如果你是角,你打算怎樣介紹自己。指名學生作角的自述。

2、拓展:看到同學們這麼聰明,角娃娃非常高興,要出個腦筋急轉彎:4-1=?,課後試着把一張長方形紙剪掉一個角,看還剩幾個角?比比誰的剪法多?

3、實踐作業:找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找一找,摸一摸。

【教學反思】

其實,“角”對學生而言並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然而,在學生的心裏眼裏,“角”的概念與我們數學中“角”的概念就不盡相同了。而怎樣使學生經驗與新課的教學完美結合呢?上述案例又如何體現教師的教學理想的呢?

一、 生活性與實踐性的有機結合

遊戲的導入引出“角”,然後教師點題説明本節課就來認識“角”,從生活實際引入,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使得學生對新知的認識有一種親切感,不是突如其來,讓人摸不着頭腦的東西。同時因

為他們對角並不陌生,也就增加了學生學習新知的信心。“摸角”和到生活情境中“找角”以及後來的“做角”給了學生實踐操作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學會展現自己並有機會展現自己,在實踐中探索新知。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培養了他們願意嘗試的勇氣和實踐探索的精神。

二、科學性與準確性的完美統一

“角”對學生並不陌生,“摸角”便是檢驗學生對角的認識程度,學生頭腦中的角是一個模糊不確定的概念,讓他們摸就是讓他們知不足。雖然只摸了頂點,但得肯定他們的摸法有可取之處(摸的是角的一部分),然後再引導他們如何正確的進行摸角。這樣的設計既照顧到學生的心理,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又使他們在放鬆自然的情緒中來科學的認識角,明白數學中的“角”是區別與我們先前所認識的“角”的。而在摸角的示範上教師也作了推敲,從頂點出發摸兩條邊,在畫上小弧線。這樣的做法並不是隨意之舉,因為教師們都知道:角是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的平面圖形,畫射線就得從頂點開始。在後來的畫角中教師也滲透了這一點。之後再讓學生説一説摸邊時的感覺,得出角的兩條邊都是直的。

三、系統性與拓展性的無痕滲透

從遊戲引入角到實際摸角,然後讓學生在例題情境中找角,並運用正確的方法指角,緊接着從物體中抽象出數學中的角(出示角的抽象圖)。一切過渡的自然而巧妙。然後再通過畫角、對比,認識角的共同特點: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並且兩條邊必須都是直直的。最後再通過判斷、做角進一步鞏固角的概念,使學生在頭腦中初步建立角的模型。

這裏充分體現了知識建構的系統性,雖然是很簡單的教學內容,卻藴伏了許多的數學思想。正確的摸角方法、畫角方法滲透了“角是從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為以後更高一級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抽象出的三個角藴伏着“鋭角、直角、鈍角”的概念,拓展了角的外延,為下節課的學習作了必要的準備。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得我們的課堂並不侷限在“40分鐘”,而是給了它更大的拓展的空間。向課外延伸;向生活延伸;向高段學習延伸。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教學內容簡單並不意味着教學的設計簡單,如果我們將這兩個概念混為一談,就大錯特錯了。因此,我們低年級的數學教師應多研讀教材,多系統學習學科專業知識,多研究學生,這樣才能把握低年級的教學特點,使我們的教學更藝術,使學生的學習更便捷。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3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國小數學第七冊第二單元。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理解直角、鋭角、鈍角、平角和周角的概念,知道它們之間的關係,並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依據角的度數區分各種角。

難點:平角、周角的認識及三種特殊角之間的關係。

四、教學方法:

教法:直觀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法。

學法:實踐操作法。

五、教學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一套。

學具:活動角、量角器、長方形紙和圓形紙各一張等。

教學資源:七巧板、量角器、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出示各種不同的角,誰願意説説什麼叫做角?角有大有小,可以用什麼來度量?角的大小與什麼無關?與什麼有關呢?“生活中存在着許許多多的角。正是因為角有大有小,所以需要把角進行分類,下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分類。

板書課題:角分分類。

二、教學新授:

師:“請大家拿出四張卡片,用水彩筆和尺出畫四個不同大小的角。每張卡片畫一個。比一比誰畫的又好又快!”

學生在卡片上畫角。

師:“請組長將大家畫的角收集起來,平鋪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組動作最快!”

組長工作。

師:“下面我們要給這些角分分類。在分類之前,老師要説幾點要求:1、每人先要認真的觀察這些角。2、為了提高我們小組合作學習的效度,分類前組長一定要帶領大家展開充分的討論,確定分法後再分。3、分好後,每組選一名發言人,準備向大家彙報分類的情況。”

小組合作學習,給角分類。教師巡視,做好記錄。

師:“哪一組願意彙報?”

小組彙報,彙報時請其用三角尺驗證。貼出直角。

師:“你們認為他們分的怎麼樣?”

1.認識直角。

通過測量是90度的角數學上稱作直角。

從而得出:直角是90度。板書:直角90度

舉例生活中的直角。

2、認識鋭角

觀察特徵,小結鋭角的定義,並板書。

舉鋭角的例子。從而讓學生髮現鋭角有無數個。

活動角轉鋭角。

3、認識鈍角

觀察特徵,小結鈍角的定義,並板書。

舉鈍角的例子。從而讓學生髮現鈍角有無數個。

活動角轉頓角。

4.認識平角。

(1)、學生動手,把活動角兩條邊放在一條直線上。這樣形成了一個新的角,你知道這叫什麼角嗎?板書:平角

(2)、你指出這個新的角的邊和頂點各在哪裏?(頂點沒有變動,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了。)

(3)、個角是多少度?(180度,因為是兩個直角組成的。)

教師板書:平角=180°

師:你能用你自己的話説説什麼樣的角是平角嗎?

生1:平角就象一條直線,但是有一個頂點。

生2: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

生3:平角的兩條邊成一條直線。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投影出示平角的定義:。)

(4)、教師指出: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這樣的角叫做平角。

(5)、師:我們都知道什麼樣的角是平角了,你能自己擺一個平角嗎?

(學生動手操作,親自體驗)

(6)、通過轉活動角,你們發現平角與直角之間有什麼關係嗎?(一個平角等於2個直角。)

板書: 1平角=2直角

課件出示:圖① 圖②

引導學生明確:圖①是一條直線,它沒有頂點,也就不是平角;圖②是兩邊在一條直線上,而且有一個頂點,所以它是平角。

5.認識周角。

(1)、教師演示。

剛才我們認識了一種特殊的角叫平角,現在我們來繼續玩旋轉角的遊戲,請同學們把活動角慢慢打開,先從射線開始,然後轉成鋭角,再轉成直角,再轉成鈍角,再轉成平角,此時停下來,還能繼續往下轉嗎?

讓學生看角的一條邊轉動了一週,那同學們現在請看看,這角的兩條邊現在怎麼樣呢?也就是兩條邊重合了。現在它還是角嗎? 是角,向這樣的角,我們給它命了個名,叫周角。 誰能説説周角是怎樣形成的嗎?

(2)、師指出: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週所成的角叫做周角(課件出示)。周角=360度。(板書)

(3)、你能説説周角、平角、直角有什麼關係嗎?

引導學生明確:

1周角=2平角=4直角(板書)

(4)、你在生活中見過周角嗎?(摺扇,鐘面上一根針旋轉一週所形成的角,轉門上一扇門旋轉一週所形成的角)

課件出示:時鐘走過12個小時就是一個周角

三、課內擴展,完成習題

1、你能把學過的幾種角按照角的大小,從大到小順序排列嗎?

討論後得出: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鋭角。

2、填空

(1)80°角與( )°角能拼成一個直角.

(2)一個平角與一個鈍角的差,一定是( )角.

(3)一個直角與鋭角的和,一定是( )角.

3、判斷:下面説法對不對?為什麼?

(1)直角總是90°。 ( )

(2)鋭角都小於90°。 ( )

(3)大於90°的角叫鈍角。 ( )

(4)鈍角都大於90°。 ( )

(5)平角是一條直線。 ( )

4.趣味數學。

鐘面上的時針與分針在什麼特殊時刻形成什麼類型的角?(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生活實踐)

四、課堂總結 ,激發預習慾望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大家想不想親自動手畫畫老師指定的角?怎樣畫?請同學們回去預習新內容。

五、作業:畫出不同的五類角各一個。

板書設計:

角的分類

直角=90° 鋭角<90° 90°<鈍角<180°

平角=180° 周角=360°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角的分類》教學反思

關於“角”,學生在二年級已有初步的接觸,但是大都屬於直觀的描述,現在是在二年級的基礎上恰當抽象出圖形的特徵,系統學習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等等。角的分類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平角、周角,根據角的度數分類,區分直角、平角、鋭角、鈍角和周角。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對常見的角的分類的知識,生活中接觸很少,顯得比較抽象。國小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依然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培養。而數學來源於生活,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學習數學的大課堂,是探索問題的廣闊天地,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因此,我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自己捕捉生活素材,然後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使他們獲得主動探究數學的快樂。

總之,關於角的分類的知識,我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根據三角形角、邊的特點給三角形分類,認識各種三角形。

2、經歷操作、分析思考的過程,感悟分類、抽象概念的數學思想。

3、在操作、思考中逐步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能準確地按照三角形角、邊的特點給三角形分類,認識各種三角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

各類三角形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教師準備:

課件、7個有代表性的三角形教具(兩套)、等腰和等邊三角形紙片。

學生準備:

小組:一套7個有代表性的三角形、一張白卡紙、一套三角板。

個人:等腰和等邊三角形紙片、釘子板。

一、激發需要,揭示課題

1、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屏幕出示:三角形圖)同學們,這是什麼圖形?哪位同學願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屏幕出示圖及名稱)

2、師生舉例:生活中你在哪裏見過三角形?老師也收集了一些三角形狀的東西(屏幕出示圖片:三角板,紅領巾,花瓶,積木;自行車,警示牌,房屋,長江大橋;金字塔等)的確,在我們生活中會經常用到三角形。

3、揭示課題:把這些三角形放在一起(屏幕出示更多三角形)。看到這麼多三角形,你有什麼想法?這節課我們就來對三角形進行整理,學習三角形的分類。

二、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一)合作探究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分類活動中。

(二)彙報交流

學情預設:學生分類主要有以下4種、3種或兩種,還可能有其他分類方法。

(1)按角分,分兩類。哪一組先來展示?並説明是按什麼標準來分類的?分成幾類?(2和6都有直角分一類,其他5個沒有直角分一類。)老師用教具把分類展示在黑板上。

(2)按角分,分三類。有沒有也是按角分但不是分成兩類的?(2和6都有直角分一類,1和3都有鈍角分一類,4、5、7全是鋭角分一類。)與剛才不同的是把1和3有鈍角的單獨分成了一類。還有沒有按角分,分得不同的?

(3)按邊分,分三類。除了按角分還有別的'分類標準嗎?分成幾類呢?(2、3、4都有兩條邊相等分一類,5是三條邊相等分一類,1、6、7三條邊都不相等分一類。)老師用教具把分類展示在黑板上。(師擺三排)有沒有按邊分,分得不同的?

(4)按邊分,分兩類。兩類的:有邊相等的分一類,無邊相等的分一類;與剛才不同的是把5分到兩條邊相等一類。還有沒有按邊分,分得不同的呢?同學們,除了按角分和按邊分還有別的標準嗎?若有,要展示判斷。

(三)初步研究按角分的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同學們即會定標準又會操作,將三角形按角分了類,還按邊分了類。我們先來看按角分的三角形,第一組三角形的角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一個角是直角,另兩個角是鋭角)(屏幕出示圖文)叫什麼名字?你在哪裏知道這個名字的?

(2)鈍角三角形。再看第二組三角形的角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一個角是鈍角,另兩個角是鋭角)(屏幕出示圖文)什麼名字?

(3)鋭角三角形。再看第三組三角形的角又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三個角都是鋭角的三角形)(屏幕出示圖文)三個角都是鋭角的三角形是(生:鋭角三角形)。

(四)猜三角形活動

事實上,三角形的個數遠遠不止這幾個,按角分的三角形,除了這三種,還有別的種類嗎?(學生可能回答有或沒有,也可能疑惑不回答)看來大家意見還不夠統一,不過沒關係,我們一起來做個猜三角形的活動後大家就明白了。

(1)猜直角三角形

①順猜:袋子裏裝着三角形,只露一個角請猜是什麼角三角形?説説你的想法。有沒有不同的?(若有猜鋭角或鈍角三角形的,追問:你是怎樣想的?其他同學的意見呢?讓正確的反駁。)

②反證:三角形中有了一個直角,還會有第二個直角嗎?如果有兩個直角會是什麼樣子呢?想象一下。(屏幕出示:兩個角是直角的演示圖■)你發現了什麼?有了兩個直角還能圍成三角形嗎?師小結:説明三角形中有了一個直角,還會有第二個直角嗎?(不會)有一個直角還會有鈍角嗎?(屏幕出示:第二個角是鈍角演示圖■)師小結:説明三角形中有了一個直角還會有鈍角嗎?(不會)也就是説三角形中有了一個直角後,另外的兩個角既不可能是直角也不可能是鈍角,另外兩個角一定是鋭角。

③簡潔:(屏幕出示:有一個角是直角,另兩個角是鋭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你能把這句話説得簡潔些嗎?(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猜鈍角三角形

誰來猜是什麼角三角形?説説你的想法。(屏幕出示:有一個角是鈍角,另兩個角是鋭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誰又能把第二句話説得簡潔些?(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3)露一個鋭角猜三角形

還想猜嗎?(鋭角三角形)有沒有不同的?(直角三角形)還有沒有不同的?(鈍角三角形)三種情況都有可能嗎?誰來説説你是怎樣想的?師展示:同樣大的一個鋭角所在的三角形可能是鋭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還可能是鈍角三角形。什麼是鋭角三角形呢?改成“有一個角是鋭角”行嗎?改成“有兩個角是鋭角”行嗎?為什麼?必須三個角都是鋭角的三角形才是鋭角三角形。

(五)三角形中至少有兩個鋭角

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鋭角三角形雖然名稱不同,但都有什麼角?(鋭角)各有幾個鋭角?(2個3個)三角形中有2個鋭角或3個鋭角,可以怎麼説?(三角形中至少有兩個鋭角)誰能解釋一下至少在這裏是什麼意思。

(六)研究按邊分的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

①概念、通過按邊分類,我們發現三角形的邊還有特殊的情況。第一組的三角形的邊有什麼特點?取個什麼名字?板書:等腰三角形。什麼是等腰三角形?(屏幕出示: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各部分名稱。這兩條相等的邊就是腰,另一條邊是底。兩腰之間的夾角是頂角,剩下的兩個角是底角。(直角橫放)哪位同學上來給大家邊指邊介紹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師小結:不管怎樣擺放,相等的兩條邊才是腰。請標出8號三角形各部分名稱。

③驗證底角相等。除了兩腰相等,等腰三角形還有什麼特徵呢?請用8號三角形去發現吧!你發現了什麼?怎樣發現的?(量)還有什麼方法?(對摺)請生邊展示完全重合邊驗證底角相等。

(2)等邊三角形

第二組三角形的邊有什麼特點?什麼名字?(等邊三角形)板書:等邊三角形。什麼是等邊三角形?(屏幕出示: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也是正三角形。除了三條邊都相等,等邊三角形還有什麼特徵呢?請用9號三角形去發現吧!怎樣發現的?還有什麼方法?請生展示對摺兩次傳遞相等的方法。

(3)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關係

什麼是等腰三角形?什麼是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呢?看來意見又不統一雙方各派一名代表發表意見。

師小結:等腰三角形的條件是兩條邊相等,等邊三角形具備兩條邊相等的條件,等邊三角形還具備三邊相等的特點,所以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彈性活動,落實建構

1、其實這些三角形還可以用釘子板來圍一圍,請你圍一個喜歡的三角形。

2、通過圍,你覺得哪個三角形最容易圍,哪個三角形最不容易圍?

3、猜老師喜歡哪樣的三角形,揭示等腰直角三角形: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P42面角的分類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1直角=90度,1平角=180度,1周角=360度。以及鈍角與鋭角的度數範圍;並且能根據角的度數區分這幾類角,理解這幾類角的關係。

2、使學生經歷動態認識各類角的形成過程,結合角的度數建構起各類角的概念表象,完成從直觀到抽象的認識過程。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豐富的數學基本活動經驗。

重點:學生能清楚鋭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度數,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

難點:利用旋轉明確角的旋轉概念,通過旋轉理解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上面畫的都是什麼圖形?什麼叫做角?

説説角各部分的名稱。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2、你能根據大小將這些角分分類嗎?(生:直角、鈍角、鋭角。)

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認識了直角,知道了比直角小的角叫鋭角,比直角大的叫鈍角。那我們的三角板上的幾個角分別是什麼角?(生:鋭角和直角。)

3、請你量一量直角是幾度?(生:90度)板書:直角=90度

我們通過測量知道了直角的度數是90度。這個90度的直角,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由一條射線繞着他的端點旋轉90度後形成的圖形。

4、你能用這種方法表述出一個鋭角嗎?同桌交流一下。

誰來説一説怎樣旋轉?鋭角的度數是多少呢?

(生:只要小於90度。)説明鋭角是小於90度的角。板書:鋭角﹤90度

我們剛才研究了直角和鋭角的形成過程。照這樣想,鈍角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它的度數又會是多少度呢?請大家先思考一下,然後同桌交流一下。

(生:鈍角大於90度)板書:鈍角﹥90度

二、探索新知,平角、周角的認識

1.認識平角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旋轉至180度位值),請同學們觀察此時組成的角有什麼特點,兩條射線的狀況是怎樣的?

預設1:兩條射線變成了一條直線;

預設2:兩條射線組成的角是180度;

預設3:這是最大的鈍角;

預設4:這個角有兩個直角大;……

當一條射線繞着它的端點旋轉180度後,它已經不是鈍角了。它有一個新的名稱叫做平角。

請大家觀察,從圖中我們可以知道怎樣的角是平角?

(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1平角對於多少度呢?(平角=180度)板書:1平角=180度

你能畫一個平角嗎?(生畫,一名學生上台畫。)畫的.對不對?你覺得應該注意什麼?

(必須標明頂點和角的符號,再標上180度)

現在你覺得鈍角是多少度呢?(生:大於90度,又小於180度的角是鈍角)板:﹤180度。

2、認識周角

如果這條射線繞着它的端點旋轉一週,它是角嗎?(生:是個角,也有頂點和兩條邊,只不過兩邊重合了。)這個圖形同樣是一個叫做周角。根據剛才的演示,你們知道什麼樣的角是周角?(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週,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周角等於多少度呢?(周角等於180度)板書:1周角=180度

你能畫一個周角嗎?試試看,應該注意什麼?

(標上角的符號和度數)

3、探索角的關係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不但回顧了鋭角、直角和鈍角這三位老朋友的關係,而且又認識了兩位新朋友——平角和周角。現在想請你根據他們的度數特點,表示出他們之間的關係,你有辦法嗎?請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完成。

預設1:鋭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預設2: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鋭角

預設3:1周角=2平角=4直角

三、鞏固練習

通過大家的一起探究我們還知道了這五位朋友的關係。如果讓你根據剛才的探究來應用一下,你願意嘗試嗎?

1、判斷2、口答

3、看圖填一填

四、小結

通過剛才的練習,同學們學習的非常棒!

那你能總結一下今天你的收穫嗎?

五、板書設計:

角的分類鋭角﹤90直角=90 90﹤鈍角﹤180平角=180鋭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教學反思

關於“角”,學生在二年級已有初步的接觸,但是大都屬於直觀的描述,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對常見的角的分類的知識,生活中接觸很少,顯得比較抽象。國小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依然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培養。

我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自己捕捉生活素材,然後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關於角的分類的知識,我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使他們獲得主動探究數學的快樂。

在角的分類教學中,平角和周角是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容易把它們和射線、直線混為一談。所以在教學時,我以直角為突破口引出旋轉角的概念,直角是由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90度形成的圖形。讓學生旋轉出鋭角,周角,旋轉至180度來突破平角,教學周角時,我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學具轉動的邊,木條繞着它的一端轉了一圈,由此得出一週角是360度。我緊緊抓住角的特點講解平角和周角的特殊性。並注重和射線、直線的對比區別。在角的畫法教學中,我採取的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畫,在畫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體會和歸納畫法。學生因為有用量角器量角的經驗,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的學生可以達到目標要求。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在操作、觀察和交流活動中掌握角的分類,加深對鋭角、直角、鈍角的認識,能正確地進行判斷,掌握直角、平角和周角間的大小關係。

2、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掌握角的分類及各種角的畫法

教學準備:

每人一個活動角、量角器、圓形紙片。

教學過程:

1、操作引入各種角

(1)教師出示活動角:你們會玩這個活動角嗎?

(2)學生演示。

(3)轉動活動角的一條邊,就能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4)自己動手操作,把你轉出的角畫下來。

(5)學生活動。

(6)教師巡視,選擇一些呈現在黑板上。

2、辨析平角和周角

(1)教師演示平角和周角,問:有沒有同學轉到這兩種圖形?這兩種圖形是不是角,為什麼?

(2)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3)得出結論:這兩個圖形也是從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也是一條射線繞着它的端點旋轉而成的,所以這兩個也是角。

3、引導分類、整理

(1)黑板上現在有這麼多不同的角,你能把它們分分類嗎?

(2)學生活動。

(3)全班交流:説説你是怎麼分類的,並説明分類的理由。

(4)形成板書

鋭角

直角

鈍角

平角

周角

小於900

等行900

大於900,等於1800

等於3600

小於1800

(5)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4、研究特殊角之間的關係

(1)今天我們第一次認識了平角和周角,在我們認識的.五種角中,直角、平角、周角都是比較特殊的角,讓我們進一步來認識它們。

(2)提問:對於這幾個特殊的角,你已經有哪些瞭解?

(3)引導發現: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4)體驗:這三個特殊的角,我們還可以用我們的手臂來表示,想一想,怎樣用我們的手臂來表示90度、180度、360度?聽口令,大家一起來用手臂表示這三種角。

(5)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圖中的角各是什麼角?你還能在生活中找到這樣的角嗎?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照着書本上的提示,動手摺一折,並回答題中的問題。

5、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第16頁1、2題,第17頁1、3題

教後反思:

1、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根據集體備課中實小陸主任的建議,我把角的分類和畫法的兩課時分為第一課時角的分類,第二課時角的畫法。通過這樣安排,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活動,在活動中認識角和把角進行分類。

2、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普遍,鋭角、鈍角、直角在

以前已經初步學習過,而平角和周角也有一部分學生已有所瞭解,所以一開始就有學生用活動角轉出了平角、周角,而且也知道平角是180度、周角是360度,教師只要強調一下這兩種角的畫法就可以了。這樣既節省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又不會讓學生覺得這些知識已經掌握而不好好學。

3、搭建學生髮揮的平台,要充分信任學生

在角的分類中,根據以往上課時的經驗,我擔心學生不能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但學生的思維很活躍,提出了各種各樣分類的方法和理由,平時在我眼中不太願意思考的學生也都積極參與,出乎我的意料。我想,教師只要搭好學生自由發揮的平台,學生就會創造出智慧的火花。

4、為智慧的生長而教

我們的教學不只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而且要讓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我們,只要把握好教學內容的實質要求,並在教學中還原教學要求,真正使學生能經歷、感受、操作、交流、思考、實踐,我們的教學就會充滿智慧,這不正是新課改所要求的嗎。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7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1、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誰知道角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這也是我們判斷是不是角的重要依據。

2、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角,請你在我們身邊找一找,指給大家看。(先指頂點,再指兩條邊)

3、你們看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角可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一同給他們分分類。板書:角的分類

二、探索新知。

認識平角;

1、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把扇子,摺扇上也能找到角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扇子打開)你有發現麼?指指:(頂點、兩邊)是呀!扇柄就是角的兩條邊。

2、繼續觀察,(扇柄成直線)扇柄成一條直線還是角麼?為什麼?指指頂點和兩邊。

3、我們用活動角演示一下,我們固定一邊旋轉另一邊,直到兩條直線成一條直線,誰直到這種角的名字?想想,人們為什麼稱它為平角。

4、我們來看平角的畫法,()誰來指指平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5、想想平角有多少度?怎麼證明呢?平角和直角有什麼關係?

6、你在生活中見過平角麼?

認識周角:

1、剛才我們認識了一種特殊的角,我們再來開摺扇,這樣還是角麼?為什麼?指指頂點和兩條邊。

2、拿出活動角,我們固定一邊,旋轉另一邊,直到轉一週,兩邊重合。誰知道它的名字,我們來看看它的畫法。指指它的頂點和兩邊。

3、周角有多少度?你是怎麼知道的'?它和平角有什麼關係?和直角呢?

4、生活中你見過周角麼?

角的分類:

1、接下來我們來進行一個畫角的活動,在紙上任意畫一個角,大小不定,也可畫剛學過的角。

2、幾名同學所畫的角已經展示到黑板上了,想不想給這些角分分類,為了便於説明,我們給他們編上序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哪幾個角是一類?為什麼?

3、彙報討論結果,為什麼這樣分?

4、直角多少度?怎樣證明?鋭角度數上有何特點?鈍角呢?

5、下面我們來利用活動角來擺角,我們認識了哪幾種角?誰來説一説,大家用活動角擺出來(最好按一定順序説)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8

課標要求:

結合生活實例,直觀認識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讓學生經歷從實物抽象出角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發展符號感及空間觀念。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認識角,感受角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在探索角的活動中體驗成功。

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二年級學生,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什麼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心。關於角的知識,在生活中,許多物體中存在着“角”,學生對它也是相當熟悉,我在課前也瞭解過,他們的認識大多停留在“一個物體的邊沿,或是有轉角的地方,就是角。”而這些就是學生已有的經驗,也是本課的學習起點,正確選擇學生的學習起點,對於知識的學習將產生積極的影呵: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主動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培養學生形成以交流與探究為特徵的學習方式。

學習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直觀認識平面圖形中的角,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直觀操作活動,瞭解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評價任務:

1.交流式評價:通過自主探究、提問操作、交流分享完成學習環節一、二、三;交流對角的認識,完成目標1。

2.結合試一試環節,利用師生交流、生生交流,根據學生的反應,檢測目標2。

3.小結性評價:學生通過個人探究及小組內分享對角的認識以及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交流討論完成學習環節四,檢測目標1。

資源與建議:

1.在本節內容中,學生將第一次接觸角的概念。角作為一個抽象的圖形,與學生頭腦中想象的生活中的牆角、桌角不盡相同,本節內容學習的是平面上的角。教科書在主情境中首先呈現了三個學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剪刀、鐘錶、紅領巾。剪刀張開的兩個刀刃、鐘面上的兩根指針及紅領巾的兩邊都可以組成“角”,教科書特意在三個物品上用紅線描出了角的圖形,並向學生介紹這些都是角”,這個過程是讓學生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是直觀認識角的活動之一。之後,教科書又通過第一個問題讓學生嘗試“自由”畫角,第二個問題認識角的頂點和邊,第三個問題在圖形中辨認角,從多角度幫助學生加強對角的認識。“試一試”則藉助操作活動,直觀體會角的大小與張口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的特徵。

2.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是直觀地認識角,知道角的各個組成部分,並能辨認哪個是角哪個不是角,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學習難點是通過大量的感性經驗積累,建立起角的概念。可以通過學習環節二、三讓學生直觀感受什麼是角,採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等學習方法,指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探究、合作等方式,去發現、再創造新知識,從而啟發思考,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

3.本節課教學需要準備:課件(帶有各種角的物品)、教具三角尺一套。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三角尺,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麼?(出示三角板)

師:你知道,三角板為什麼叫做三角板嗎?

(生:因為它有三個角。)

師:那你知道什麼叫做角嗎?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角。(課題:認識角)

師:我們先來摸一摸角,説説你摸到的是角的什麼樣的?

(生:角是直的,是尖尖的。)

師:你還能在三角尺上找到其他角嗎?(同桌相互指一指)。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角

1.找角

師:看看這幅圖上的三件物品,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嗎?

(出示剪刀、三角形、鐘面三個圖片)。

學生指一指。

將其中的角從圖上描出來,你發現角有什麼特點?

(課件演示:出示剪刀、三角尺、鬧鐘等物體中的大小不同的角)

從生活中的物體表面抽象出角。

師:誰能找出這些物體中的角?學生一個一個指。

師:如果把這些實物上的角搬下來,就成了下面的圖形角。

(課件出示抽象出角)

師:像這樣的一些圖形,就叫做角。

2.搭一搭

你能用你的小棒搭一個角嗎?同桌互相評一評對不對。

(師巡迴指導)

3.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老師畫了一個角,同學們一起來看看。(出示課件)

(1)尖尖的地方我們叫它“頂點”(板書)

直直的,我們叫它“邊”(板書)

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板書:一個頂點,兩條邊)

(2)介紹角的記法和讀法。

用給角起名字的方法來介紹角的記法和讀法。

師:在角的兩條邊中畫一條弧線,寫上“1”,這個角就是角1,寫作:∠1,讀作:角1。(板書)

練習

判斷下面圖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二)畫角

1.師:小朋友想不想自己畫一個角?把你畫的角標上頂點和邊,並且給它改個名字,看看它應該記作什麼。

(師邊看邊指導)

2.畫角時應該注意:先畫頂點,再畫邊

(三)比較角的大小

1.玩一玩

師:老師今天還做了一個角,老師的這個角還會變呢!

這個角能變大變小,我們把這個角叫做“活動角”。你們想不想也來玩玩這個活動角呢?

佈置遊戲要求:拿出活動角,邊玩邊思考:要使角變大,只要怎樣?要使角變小,要怎樣?

(抽同學來演示)

2.我們怎麼讓角變大變小的呢?

合攏角的兩邊,角就變小;拉開角的兩邊,角就變大。

師:角的大小跟什麼有關呢?

(動畫演示角的兩條邊變長)

師:角的大小發生變化了嗎?

生:沒有。

(動畫演示角的張口變化)

師:角的大小發生變化了嗎?

生:角的張口變大,角變大;角的張口變小,角變小。

總結:角的大小跟兩條邊叉開的程度(角的開口大小)有關。

3.比一比

(1)你能看出上面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為什麼?

(2)比較兩個三角板的大小

三、課堂練習

1.數一數圖中有幾個角?

2.一張正方形紙有4個角,如果有剪刀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

(動手操作,小組交流)

四、總結延伸

1.你有什麼收穫?

五、板書設計

認識角

記作:∠1

讀作:角1

作業設計

回家後向爸爸媽媽展示你今天所學到的知識,找出生活中物體上的角,並指給他們看。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9

教材簡析:

認識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蘇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初步認識角的含義,體會角的基本特徵,並感知角的大小。共安排了兩個例題:第一道例題是在觀察實物的基礎上抽象出角的圖形,認識角的形狀,教學角的各部分名稱。隨後的試一試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進一步體會角的基本特徵。第二道例題是觀察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轉動所形成的角,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並通過觀察直接判斷角的大小。接下來的試一試讓學生通過做活動角進一步體會角的大小的含義。想想做做安排了四道題,大體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2題,意在進一步幫助學生建立角的正確表象。第二部分為第3、4題,意在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並提高對角的大小的'直觀判斷能力。

它是在學生已經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以及一些常見多邊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為學生在第二學段繼續認識角、角的度量、角的分類等知識作好鋪墊;同時也可以為學生繼續學習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積累感性經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

3、學會用尺子畫角.

4、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5、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集體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從實物角逐步抽象出幾何角,並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準備:

三角板、硬紙條、圖釘、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

1、師問:平常大家喜不喜歡看動畫片?今天上課之前,老師就先請大家看一個動畫片(課件播放幾何王國動畫片)

2、師:動畫片看完了,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這些圖形分別叫什麼?這幾個圖形中有一個新朋友角,它也是幾何圖形的一種.那到底什麼是角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

3、在學習這節課之前們先來明確本節課的目標,請大家一起來讀學法指導。

二、小組探究合作

請大家以學法指導為方向,以你們的提前預習為基礎。三人為一組,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合作完成你們手中的小組探究合作卡。

三、小組交流展示

展1:

探究一:認一認角各部分的名稱。

展2:

探究二:畫一畫角。

展3:

探究三:找一找教室中你看到的各種角。

展4:

探究四:判一判角。

展5:

探究五:數一數每個圖形有幾個角。

展6:

探究六:比一比角的大小。

展7:

探究七:想一想紅角的藍角相等嗎?

四、談談收穫

1、每一組的展示都很精彩,相信大家的收穫也不少,接下來誰來談一談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根據大家的收穫,在幾何王國中還有這樣一首兒歌,請你們看一看。

教學反思: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悟知識,體驗知識是本節課的最大特點。在教學設計上,我做到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力求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師恰到好處地引導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形成,發展的全過程。

1、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做到了內容多但有結構、有層次。

本節課的教學容量相對來説較大。要教會學生指角、認角、找角、比較角、分辯角等許多知識。但我力求做到多而不亂,並儘量給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2、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整個教學過程力求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給他們留下足夠的思維空間和活動餘地,讓他們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於是,我在課堂中始終貫穿認一認,找一找,畫一畫等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操作、探索,成為學習的主人,加強學生動手操作以及培養初步實踐能力的培養。把能力培養納入課堂中。

3、在練習的設計上注重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拓展。

首先,練習的設計能緊緊圍繞教學的重,難點。其次,注重了趣味性和探索性。也通過課件直觀演示,增強形象感,直觀感。這些都是為了進一步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當然,任何課堂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 比如對學生整體照顧的不夠,尤其是在學生展示環節。當學生在個別問題的回答上語言表述還不完整不精確時,老師沒有及時指出和糾正。在練習的反饋上也不是很透徹和全面。另外教師的語言也有不恰當之處。教師在在課堂教學中的靈活性還有所欠缺,駕馭課堂的能力和教學機智還有待提高。這些都有待於今後的不斷積累和探索,相信自己一定會有所提高。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10

[設計理念]:

“角的分類”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四年級第一學期的學內容,本課的重點是知道周角、平角、直角的度數和鋭角、鈍角的度數範圍,能識別這些角;通對角的分類,能準確地認識直角、平角、周角、鋭角、鈍角。考慮到分類這一現象生活中到處可見,把學習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生活和經驗基礎上,讓數學帶上生活味,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滲透分類的思想;同時通過問題模塊,為學生的思維提供了時間和空間,充分展示和發展他們的思維與語言達能力。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角的分類”。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平角和周角。

2、知道平角、周角、直角、鋭角、鈍角間的關係。

3、培養學生實際操作和觀察比較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明確建立各種角的概念,理解直角、鋭角、鈍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關係。

難點:認識平角和周角。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今天我們來繼續認識角。(板書:角)

(二)學習新課

1、認識平角

我們已經知道,一條射線繞着它的端點旋轉,就能形許多不同的角。現在老師手中有把扇子,當扇子旋轉到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時,就隱藏着這樣一個圖形(多媒體演示摺扇圖1),它是角嗎?請大家談談自己觀點。

指名回答,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從角的概念來分析是否是角。

2認識周角。

老師手中還有一把扇子,扇子的一邊繼續旋轉一週,隱藏着另一個圖形,這時還是角嗎?同學們再談談你的看法。

3、角的分類

(1)我們把新認識的角放到角的大家族中,(投影:出示一堆角三個鋭角、一個直角、一個平角、一個周角、三個鈍角),讓學生感覺凌亂,你想知道些什麼?指名錶達自己的想法。

同學們在下面議論什麼呢?你現在最想幹的是什麼?

(我想知道它們每個角的度數;還有它們的各自的名稱;我覺得很亂,可不可以分一分類等。)

好,今天我們就通過角的分類來進一步瞭解這些角。(教師板書課題:角的'分類)觀察一下,它們可以分為幾類?把你認為是一類的角的序號寫在一塊。

教師觀察分類情況。

讓幾個小組的代表上黑板將貼紙分類。

(2)通過觀察我發現大家對這三個特殊角比較感興趣,這樣吧,我們先研究者幾個特殊的角吧。(將直角、平角、周角移開成一列)對於這幾個特殊角,你有哪些瞭解?

同學們,你怎麼知道平角是180°,周角是360°?下面拿起你準備好的白紙,跟老師一起來驗證吧。

①學生動手,用準備好的長方形紙先橫着對摺,再豎着對摺。

提問:折出的角是什麼角?(用筆標出直角)這個角是多少度?

板書:直角90°

②把剛才折成的直角紙打開來,如右圖。兩個直角組成我們新認識的角,它叫平角,這個角有什麼特點?這個新的角的邊和頂點各在哪裏?它是多少度?

教師指出: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這樣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

板書:平角180°

繼續問:你還在哪裏見過這樣的角?

③請你們用自己的活動角操作,旋轉一根硬紙條,使其成為直角,再旋轉成一個平角。

你能説説平角與直角有什麼關係嗎?(一個平角等於2個直角。)

板書:1平角=2直角

④把自己活動角的一條邊旋轉一週,兩條邊重合了。

教師指出: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看出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週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度。

板書:周角=360°

你能説説周角、平角、直角有什麼關係嗎?

引導學生明確(板書):1周角=2平角=4直角

(3)今天你們表現的都很棒!真不錯。(將移開的角歸位)下面我們來看剩下的這些角,同學們,你説這位同學分的合不合理?他是按什麼標準分的?獨立思考。

我們來看這一類角,它們和直角的關係怎樣?你能説出它們的名稱嗎?這一類呢,它們和直角的關係怎樣?有補充的嗎?

從同學們的介紹和圖中顯示,直角、平角、周角都只有一個角,而鋭角、鈍角有三個。對嗎?鈍角呢?平角,周角呢?

好了,這幾類角我們都瞭解了,誰來説説它們之間的關係?

總結關係:鋭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現在大家還感覺亂嗎?

(三)鞏固反饋:

1`指出下面的角各是哪種角

∠1是( ) ∠4是( ) ∠7是( )

∠2是( ) ∠5是( )

∠3是( ) ∠6是( )

2、口答。

(1)80°角與( )°角能拼成一個直角。

(2)一個平角與一個鈍角的差,一定是( )角。

(3)一個直角與鋭角的和,一定是()角。

3、已知∠1的度數是124°,你能求出其他角的度數嗎?

知識延伸:兩條直線相交形成四個角,相對的兩個角互稱為對頂角。圖中∠1與∠3,∠2與∠4為對頂角

4、今天的表現都不錯,下面我們再來挑戰一下自己吧,已知∠3的度數為40°,你能求出∠1的度數嗎?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2、通過“找一找”“摸一摸”“認一認”“擺一擺”“指一指”“做一做”等活動,直觀認識角。

3、通過“比一比”活動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直觀認識平面圖形中的角。

教學難點:學會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猜物導入:

這個盒子裏有一樣東西,是什麼呢?老師不告訴你。我請一位同學上來,請你用手摸一摸有什麼感覺?然後告訴同學們,讓大家猜猜看是什麼東西?那你猜是什麼東西?

(出示五角星)你知道它為什麼叫做五角星呢?哪五個角?誰上來指一指?我們今天就要來認識一下角。(板書:認識角)

二、感受特徵:

活動一:找一找

(出示紅領巾)這是我們同學每天佩戴的紅領巾,它上面有角嗎?有幾個角?誰上來指一指。(課件展示)

(出示鍾)你能在這兒找到角嗎?在哪裏?(生説)你上來指一指。(課件展示)

(出示剪刀)這上面有角嗎?在哪裏?師示範指一指。跟老師一起指一指。

除了這些,你還能找到哪些地方有角呢?(生説)你能用手指給大家看一看嗎?

我們找到了這麼多角,那你能用小棒擺一個角嗎?

老師把它畫到黑板上,看老師是怎麼畫的?

活動二:認一認

(指着黑板上的角)我們把尖尖的這一點叫做角的頂點,從這個頂點出來的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標出角的各部分名稱)跟老師一起説一下。用手指一指你剛才擺的這個角的頂點在哪裏?邊在哪裏?

一個角就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同時在電腦中演示畫角的過程)

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個角,用手摸一摸角的頂點和兩條邊,你有什麼感覺?這兩條邊是(直直)的.。

這兩條邊之間的部分就是這個角,我們可以用“)”標出角。角有個專門的符號:“∠”,同學們覺得這個“∠”的符號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什麼比較像?它們完全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為了方便記錄和説出這個角,我們可以用序號1來表示。記作:∠1。讀作:角1。

都認識角了嗎?

活動三:指一指

(嘗試練習:判斷下面圖形是不是角,是角的説出角的各部分名稱,不是角的説出為什麼,如何使它變成角?)

下面各圖中有很多角?請你用“︵”標出來。(實物投影)你可以把它標在書上67頁的指一指。

三、比較大小:

看樣子,同學們已經認識了角。

活動一:做一做

現在請同學們拿出學具袋,用裏面的材料做出一個角。

慢慢轉動角的兩條邊,看看角有什麼變化?(角的兩邊張口越大,角越大。)

活動二:比一比

⑴比較下面兩個角的大小,大的畫“√”。

哪個大?同意嗎?一眼就可以看出是紅色的角大。除了用眼睛看,你還有別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嗎?都認為這個角大嗎?那你發現比兩個角的大小,其實就是比這兩個角哪個角的(張口大)。那現在呢?看樣子,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

那這兩個角誰大呢?為什麼?

⑵大小三角板比較

王老師手上有一塊三角板,你手上也有一塊三角板,你覺得老師手上三角板的這個角和你手上三角板的這個角比的話,誰大?為什麼?

(3)同桌兩人每人撥一個角,然後比一比兩個角哪個大,哪個小?

四、動手實踐

在發現角的這麼多祕密後,你能用自己的身體創造一個角嗎?

五、總結收穫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哪個新朋友?如果你是角,你會怎麼跟大家介紹你自己呢?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12

教材內容解讀

本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角的基礎上學習的,是今後進一步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礎。

教學目標

1、藉助三角尺感知角的度數。

2、認識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單位,對1°角的大小有直觀的認識。

3、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會畫指定度數的角。

4、經歷從實物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鋭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

5、通過操作、交流等活動過程,知道鋭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之間的大小關係。

6、體驗角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重點難點

重點:會用量角器度量角並能畫出特定度數的角,掌握角的分類及各種角之間的關係。難點:畫角的方法。

學法指導 動手操作 合作探究

活動程序與教師提示活動內容

教學過程:

一、直觀感知角的大小

師:仔細觀察課件,你發現了什麼?

(課件演示:剷鬥臂上形成的各種角)

師:剷鬥臂在工作的時候,形成的角有多大?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角的度量和畫法)

師:回顧我們以前學的測量知識,根據測量線段的長度,以及計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方法,大家猜測一下計量角的大小的方法應該是怎樣的?

師:同學們的想法都很好,但是有一點,測量出來的角的大小,都不是太準確,為了測量的更準確一些,我給大家介紹一個學習用具——量角器。

一、角的測量

﹙1﹚認識度量單位

學生討論並回答

生1:我用三角尺上的角來測量。發現形成的角有三個∠1那麼大。

生2:我用三角板上的∠2來量,比2個∠2大一些。

生3:我用折出的∠3來量,有5個∠3那麼大。

生4:我用折出的∠4來量,比2個∠4小一些。

認識1°角:(多媒體) 出示一個圓,分成360份,然後分為二個半圓,把這樣的一個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對的角度就是1度角,

活動程序與教師提示活動內容

下面聽小電腦博士的介紹。

板書: 10 =1度

﹙2﹚認識量角器

談話:剛才我們已經把一個半圓分成180等份,就得到這樣的一個圓形,請同學們想一想,它和那個學習用品比較像———————量角器

(1)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説一説對量角器的認識。

(2)小結(課件演示或用教具演示)

同桌相互操練。

3、角的度量

出示120度角。那麼怎樣來量角的大小呢?

(1)自學嘗試。

A、邊自學書上第26頁上半部分的內容,邊自己也學着量一量。

B、量的時候想一想,你量角的步驟是怎樣的?

(2)指名彙報,教師演示。

(3)提醒注意:由於量角器有兩圈刻度,讀刻度時,要根據測量角的方向選擇合適的刻度。

4、畫角

談話:給你一個角的度數,你能畫出來嗎?

(1)嘗試畫一個40度的角

(2)小組內交流畫法。

(3)總結畫角的方法,課件演示。

(4)再練習畫幾個角。

三、角的.分類和各種角之間的關係

在不同位置着色閃動。而度就是角的大小單位,通常我們用10 表示1度

(1)學生拿出量角器仔細觀察,看看有什麼發現?

﹙2﹚①半圓的圓心是量角器的中心。

②內圓的數字稱為內刻度線, 外圓的數字稱為外刻度線。

③以右邊的00 為起點,起點處的00 這條刻度線是內刻度00 的刻度線。

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小組溝通,在全班交流。

學生通過度量和討論:

直角是90度

平角是180度 1平角=2直角

周角是360度 1周角=2平角

鋭角<90度 90度<鈍角<180度

活動內容

(1)量一量下面各角的度數,你有什麼發現?

(2)小組討論、交流,最後全班反饋總結。

四、全課總結

談話: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何收穫?

生談發現

全班交流

達標測評:

1、火眼金睛辯對錯

①三個角組成一個平角,這三個角一定都是鋭角。 ( )

②把一個10度的角放大5倍打印出來,得到的角是50度。 ( )

③角的兩邊畫出的越長,角就越大 。 ( )

2、填一填

(1) 1周角=( )直角,( )直角=1平角

(2)周角是平角的( )倍

板書設計: 角量與畫角

度“°”

點重合

邊重合

找刻度、定點

再畫射線

畫角:先畫頂點;再畫其中一條邊;最後確定另一條邊。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22~23頁,第24頁“想想做做”第1~3題。

【教材簡析】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學習可以加深和拓展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積累一些認識圖形的經驗與方法。例題1首先提供現實背景讓學生從中找三角形,並説説生活中看到過的三角形,從整體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讓學生動手做出一個三角形,從而體會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並抽象出圖形,進而介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形成三角型概念。例題2則是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關係,發現三角形兩條邊的長度和大於第三邊。教材還安排來“想想做做”,讓學生通過畫圖、觀察、操作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認識三角形;讓學生經歷合作探究的過程,自主發現三角形的三邊關係,並能利用關係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2、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發現、創造、交流等有趣的數學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理解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3、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判斷、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其產生對生活的理性思維的數學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三角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探究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係。

【設計思路】

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對於一個知識點更多的是關注它是什麼,而忽視它為什麼是這樣。因此在教學中添加了從以前學過的舊知識“角”中引出三角形,找到新舊知識間的生長點。在教學三角形的特徵後,回過來讓學生給三角形取名,讓學生明白“三角形”名稱存在的理由。既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又加深了學生的知識理解。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

1、圖形王國裏有許多圖形,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認識一個新的圖形(板書:認識)

2、你想通過這堂課的學習,瞭解這個新圖形的哪些方面呢?

【設計意圖:認識圖形正如認識人一樣,一般要知道它的名稱、形狀、特徵。三角形的名稱和形狀,學生以前的學習中已經初步認識,本課教學的重點在認識三角形的特徵。課前活動通過把“人”“物”進行關聯,有助於學生明白需要認識三角形的哪些方面。】

二、聯繫實際,引入課題

1、同學們,趙老師要來看看誰的眼睛最亮,誰的記性最好,準備好了嗎?

2、多媒體出示長方形、直角三角形、正方形、鋭角三角形、圓。(2秒後隱去)提問:剛才出現的圖形中哪種圖形最多?再看一遍

3、繼續看下去,多媒體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2秒後隱去)

提問:和第一次比少了什麼圖形?再看一遍

4、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三角形。(補充板書:三角形)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認識了三角形的名稱和形狀,通過這樣一個“比眼力”和“比記性”的遊戲活動,既讓學生一下子集中了注意力,又巧妙地在“多”與“少”的比較中一下子推出了“主人公”——三角形。】

5、(出示例題1的圖片)你能在這張圖片中找到三角形嗎?

在我們身邊你能找到三角形嗎?(指名説)在教室裏你能找到三角形嗎?

6、談話:生活中的許多物體上都有三角形,一起來看看。

【設計意圖:從在遊戲中找平面圖形中的三角形,到找實際照片中的三角形,到找身邊生活中的三角形,強化了學生對三角形的視覺印象。】

三、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感受三角形的邊角特徵。

(1)談話:剛才同學們在生活中找到了許多三角形,,那你能用老師提供的材料想辦法做出一個三角形嗎?(小組活動)誰來説説你是怎麼做的?

(2)交流:誰來説説你是怎麼做的?

①用小棒擺的。(你用了幾根小棒圍成的?)(板書:3根小棒)

②在釘子板上圍的。(把橡皮筋分成了幾段?)(板書:3段)

③沿三角尺的邊畫的。(你畫了幾條首尾相接的線段?)(板書:3條線段)

④用直尺在方格紙上畫的。(你畫了幾條首尾相接的線段?)(板書:3條線段)

(3)同學們真棒,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做出了三角形。請看黑板,這個圖形認識嗎?請説出角各部分的名稱。你能把它變成一個三角形嗎?(指名到黑板上畫)

(4)你會把角變成一個三角形嗎?由角的各部分名稱,你能説説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嗎?(板書:3條邊、3個角、3個頂點)

(5)通過剛才的做一做和現在的變一變,你知道三角形有哪些特徵?現在你知道為什麼這個圖形的名字是三角形了吧?

(6)你認為還可以給它取個什麼名字?(板書:三邊形)

不過啊,我們生活中還是習慣叫它三角形。

【設計意圖:在學生做三角形活動中,更多的是讓學生在彙報怎樣做三角形中能夠關注到三角形的構造。通過讓學生把以前學過的角變成三角形的環節,溝通了知識之間的聯繫,讓學生明白三角形不僅可以來自生活的抽象,還可以來自知識的演變。更重要的是,從角過渡到三角形,學生很容易得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另外,讓學生自己思考三角形名稱的由來,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藉此進一步強化了三角形的邊角特徵。】

2、鞏固與過渡

(1)同學們會做三角形了,下面我們要在點子圖上畫出兩個不同的三角形。(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師拿學生作業交流:你是怎麼畫的?(畫三角形時我們可以先確定它的三個頂點。)

(2)這三個點能畫在同一條直線上嗎?看來啊,只要三個點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兩兩相連就能夠畫出三角形,那麼是不是任意的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呢?

3、研究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

(1)談話:老師給大家準備了長度分別為10釐米、6釐米、5釐米、4釐米的四根小棒,任意選三根圍一圍,看看能否圍成三角形。可以把每一次所用小棒的數據記錄在作業紙的表格中。

(2)交流:誰來説説你選了哪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嗎?

(3)同學們每次都是選三根小棒,為什麼有的能圍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圍成三角形呢,這裏面又有怎樣的奧祕呢?我們先來觀察這個三角形(6cm5cm10cm)。

(4)仔細觀察,比較三根小棒的.長度,説説你有什麼發現?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引導學生髮現:6+5>106+10>55+10>6

(板書:三角形兩條邊長度的和大於第三邊)

(5)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來看這個三角形(4cm5cm6cm)的三條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關係?

指名交流:4+5>64+6>55+6>4

(6)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三根小棒為什麼不能圍成三角形?(出示6cm4cm10cm)

(7)出示(4cm5cm10cm):指出:再次説明兩條邊的長度和要大於第三邊,但現在有兩條邊的長度和等小於第三邊,所以不能圍成三角形。

請同學們思考:在判斷任意的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三角形時,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兩邊之和都算出來和第三邊作比較?

【設計意圖:探究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係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讓學生憑藉自己的探索發現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既理解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學生也能對這部分知識有深刻的印象。可謂一舉數得。】

三、綜合練習,鞏固深化

1、老師這裏還有幾組線段要請同學們來判斷一下能不能圍成三角形。下面我們要採取搶答的形式,老師説開始,你就可以站起來回答,看看哪位同學的反應最快。好嗎?

①6cm9cm3cm②7m6m5m③4dm10dm8dm

【設計意圖:此題採用搶答形式,強化了學生自覺運用三角形圍成的快捷判斷方法的意識。其中,變化了數據後的單位名稱,用意是擴大知識的應用範圍。】

2、放學後老師還要去趟少年宮,請看(出示地圖),從學校到少年宮有幾條路線?走哪一條路最近呢?你是怎麼想的,能用今天的知識來解釋嗎?

3、拓展

(1)有一個活動角,已知這條邊是2cm,這條邊是5cm,請問第三條邊可以是幾釐米(填整數)?

(2)如果一個三角形的最短邊是5cm,另外兩條邊可以是幾釐米?

(3)如果三條邊的和是5cm,三條邊分別是幾釐米?

【設計意圖:這一題是開放題,有效地訓練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另外,第(1)小題的設計與新授過程中“由角演變成三角形”這一教學環節相呼應,又使他們進一步體會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

四、全課總結

剛才同學們都想了解新圖形的名字、樣子、特徵,現在都瞭解了嗎?誰願意把你瞭解的知識介紹給同學聽一聽。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徵和特性,。

2經歷度量三角形邊長的實踐活動,理解三角形三邊不等的關係

3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培養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讓學生樹立幾何知識源於客觀實際,用於實際的觀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學難點;

懂得判斷三角形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一個三角形的方法,並能用於解決有關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或表面是三角形?請收集和拍攝這類的圖片。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讓學生説説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三角形的。展示學生收集的有關三角形的圖片

2播放錄像

師:接下來來看老師收集的到的一組有關三角形的錄像資料。

3導入新課。

師:我們大家認識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來簡單,但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用處,看來生活中的三角形無處不在,三角形還有些什麼奧祕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三角形的認識)

三、師生互動引導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義:

1活動。要求:(1)每個小組利用教師事先為其準備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條線段,利用這三條線段擺一個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個小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組擺不成的。)

2學生拼圖時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請同學一起來觀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圖案(展示學生所擺的圖)

請同學們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學生會認為(1)、(2)、(3)(4)為三角形,但對(2)、(3)(4)有爭議]

師:那你認為怎麼樣的圖形才是三角形?到底這幾個圖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學們可以從書上找到答案!請學生閲讀課本的內容。

板書:三條線段圍城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斷圖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斷:下面圖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師問:除了三角形概念,書中還向我們介紹了什麼?

(1)三角形的邊、角、頂點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課件出示自行車、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圖片,為什麼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決這個問題,下面我們先做個試驗: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教具,讓學生試拉它們,並思考,你發現了什麼?

3要使平行四邊形不變形,應怎麼辦?試試看。

4那些物體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為什麼了嗎?三角形的這種特性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在今後學習數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多想想,怎樣把數學中的有關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1師:在我們圍三角形的時候,有一組同學的三條線段圍不成三角形,看來不是任意三個小棒就可以圍成三角形,這裏面也有奧祕。

這與它三條線段的長短有關。現在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到底組成三角形的這三條線段有什麼特點?

2學生小組活動:(時間約6分鐘)。

下列每組數是三根小木棒的長度,用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學生每回答一題後就利用電腦動畫進行演示:三條線段是否能組成三角形)

(1)6,7,8;(2)5,4,9;(3)3,6,10;

你發現了什麼?

3學生探討結束後讓學生代表發言,總結歸納三角形三邊的不等關係。學生代表可結合教具演示。

教師問:我們是否要把三條線段中的每兩條線段都相加後才能作出判斷?有沒有快捷的方法?(用較小的兩條線段的和與第三條線段的大小關係來檢驗)。

4得到結論: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電腦顯示)。

教師問: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那麼,三角形的兩邊之差與第三邊有何關係呢?

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下課繼續研究。

5鞏固練習:為了營造更美的城市,許多城市加強了綠化建設。這些綠化地帶是不允許踩的。(電腦動畫演示有人斜穿草地的實踐問題)。他運用了我們學習過的什麼知識?

6(1)有人説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兩米多,你相信嗎?為什麼?

(由學生小組討論後回答。然後電腦演示籃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長,以此來判斷步幅應有多大?)

7有兩根長度分別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長度為3cm的木棒與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為什麼?

(2)用長度為1cm的木棒與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為什麼?

(3)在能擺成三角形,第三邊能用的木棒的長度範圍是

四、反思回顧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認識

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特性:穩定性

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2~23頁。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直觀認識鋭角,直角和鈍角以及掌握了角的度量的基礎上教學的。內容包括角的分類和按給定的度數畫角。學習這些內容,對於進一步學習空間與圖形的知識以及發展空間觀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先教學角的分類。教科書第22頁例題先通過轉動活動角的一條邊,由小到大依次得到大小不同的角,結合出示相應的圖形,給出各類角的名稱,説明不同的角大小範圍或度數,使學生認識分類的標準,掌握不同角的特徵。同時引導學生聯繫不同角的度數,討論發現直角,平角和周角大小之間的關係。

接着教學畫指定度數的角。教科書第23頁例題讓學生按已有的經驗和認識,畫一個60度的角,通過自己的實踐體驗畫角的方法,並和同學交流,讓後着重討論怎樣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初步總結出用量角器畫角的方法。並通過“試一試”讓學生用總結的方法自己畫角,進一步熟悉和掌握用量角器畫角的步驟,學會用量角器畫角。

【學情分析】

學生對於角的大小有了初步的體驗,並知道了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且有部分學生已經知道了量角器,但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説用量角器來測量角幾乎沒有體驗。

【教學目標】

1、瞭解各種角的具體分類方法以及之間的大小關係。

2、使學生會用量角器畫所指定的度數的'角,會用三角尺畫一些特定度數的角。

【教學重點】

1、掌握各種角的分類以及大小之間的關係;

2、能按指定的度數畫角。

【教學難點】

1、能按指定的度數畫角;

2、會運用各種角的分類以及之間的大小關係解決一些問題。

【教具準備】

量角器;用木棍做的能轉動的角。

【教學過程】

一、複習

請同學們説一説量角的方法有哪幾步?量角時要注意什麼?

二、教學新課

㈠教學角的分類——直角 鋭角 鈍角

1、請同學們用量角器量一量兩塊三角尺上的直角和鋭角的度數,然後告訴老師,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鋭角是多少度。直角是多少度?都一樣嗎?鋭角是多少度?一定的嗎?

2、提問:大家覺得角的度數在什麼範圍我們可以把它稱為“鋭角”?什麼樣的角稱為直角?(請學生先用自己的話進行總結。)

3、鈍角呢?拿出活動角,先擺出一個直角,然後把垂直的那條邊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不超過180度,這樣我們就形成了鈍角。提問學生鈍角的範圍概念。(只總結出大於90度,接下去學了平角之後補充完)

㈡教學角的分類——平角 周角

1、拿出活動角,先擺出一個直角,然後提問學生如果把這一條邊按這樣的方向旋轉一直轉到平,(演示)這是不是一個角?這個角從哪條邊到哪條邊? (用手勢指示)包含了幾個直角?(正好兩個)是鈍角嗎?

這一條邊繞它的端點旋轉直至轉平,所成的也是一個角。這樣的角,我們把它叫做平角。(板書:平角180度)提問鈍角的概念還有誰要補充?

2、把這一條邊繼續按這樣的方向旋轉,(演示)當兩條邊重合時,這還是一個角。(用手勢指示:o)

提問:想一想,從剛才開始到旋轉成現在的角,這一邊繞端點旋轉了多少?

指出:這一條邊繞它的端點旋轉了一週,所成的也是一個角。這樣的角,我們把它叫做周角。説明:周角是360。(板書:周角是360)

3、依次演示出直角,鋭角,鈍角,平角和周角,分別讓學生説一説各是什麼角。

4、每個同學自己説一説,什麼樣的角叫做鋭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

5、一起總結各個角的分類。提問學生我們剛剛認識了哪幾類角?這些類別是根據角的什麼來劃分的?這些角分別是多少度。

㈢比較大小關係

提問:周角和平角、直角比,它們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各個角。

㈣練習鞏固

完成想想做做1和2。

二、教學角的畫法

1.自學畫角的步驟。

我們已經能根據角的度數判斷它是什麼角了。如果知道一個角的度數,怎樣畫出這個角呢?指定畫70度的角。請同學們回憶量角的步驟想想看,你認為如何來畫這個角?先請同學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這個角,然後和同桌交流,接着師生共同交流。

2.總結出畫角的步驟。提問:畫角要分幾步?哪幾步?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1)先畫射線;

(2)兩個重合,對準點點;

(3)再畫射線。

3.指定畫120度的角。

交流是否有其它畫角的方法。得出可以利用三角板30度和90度兩個角。

4、提問:利用三角板還能畫出多少讀數的角?

三.練習鞏固

1、幫角分類。

2、畫出指定讀數的角。

四.總結歸納

我們今天學習了哪些內容?從中你學會了什麼?

五.佈置作業

試着藉助長方形和圓形紙板,折出一些特殊的角,量一量,畫一畫。

【板書設計】

角的分類

鋭角 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小於90度 等於90度大於90度小於180度 等於180度 等於360度

畫角步驟:

(1)先畫射線;

(2)兩個重合,對準點點;

(3)再畫射線。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56~58頁《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操作活動中,經歷直觀認識角的過程,知道角的大小與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2.知道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學會畫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長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或生活物品中找到角,激發學生對角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難點

理解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大三角板、圓形紙、活動角。

學生準備:學具袋(內有小棒若干根、吸管、圓形紙、20釐米長的線繩一條)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去數學的圖形王國裏走一走,看看在那裏能學到什麼新知識,獲得什麼新本領,好不好?

(課的引入抓住了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探索學習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

二、引導探究,合作交流。

活動一:猜圖形,揭示角。

1、課件出示四個圖形,每個圖形都被遮住一部分,只露出他們的角,猜猜他們是什麼圖形。

2、根據學生的回答,揭示角,課件演示將角剪下來。

活動二:觀察角,認識角。

1、引導學生觀察每個角的樣子,概括出角都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

2、出示幾個典型的圖形,讓學生判斷是不是角。

(從學生熟悉的四個圖形中引入角,通過三次“指角”,使學生逐步建立了正確的“角”的表象,逐漸滲透了“角是由一點出發,引出的兩條線”這一知識,從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識的滲透,為學生繼續學習角的有關知識做好了鋪墊。)

活動三:聯繫實際,找角

1、 在生活中找角。

2、 在圖形中找角。

課件出示

(讓學生從身邊找角,使學生經歷了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並不神祕,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邊,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意識。在圖形中找角,使學生經歷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

活動四:動手操作,做角。

學生每四人為一組,組長拿出學具袋,小組內每人任選一樣物品做角。

活動五:玩活動角。

1、學生操作:讓其中一條邊不變,轉動另一條邊,有什麼發現?

2、師拿出兩個一樣大的角,但邊一長一短,讓學生比較角的大小。從而體會到教的大小與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通過做角,玩角,讓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體會、理解角的組成和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這些知識點。注重了學生的觀察、操作與體驗,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

活動六:體驗感悟,畫角。

課件演示畫角過程,學生在本上畫角。

三、總結提升,自我建構。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共同編一首兒歌做總結。(板書)

一個角,真簡單,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時,要記牢,先畫頂點再畫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eol3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