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5篇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5篇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掌握《左傳》的體例、別名和先秦散文的特點。

2、概括全文內容,培養學生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歸納本課詞類活用的類型、古今異義字和通假字等。

4、歸納本課出現的文言特殊句式:介賓短語後置句、賓語前置句、判斷句。別動句和省略句。

5、學習燭之武急國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鄭伯引咎自責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實詞、虛詞等文言知識。

教學難點

對古今異義詞、被動句的掌握。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導入:

曾有詩這樣稱讚三國時期的一員虎將::“長阪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大家知道這員將軍是誰嗎?(張飛)張飛他在羅貫中筆下有萬夫不擋之勇,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耳。喝退曹操的虎狼之師,不足為奇。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書生,他居然也能憑一己之力退敵,救國於危難。(板書課題: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左傳》)

一、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左傳》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敍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作者左丘明,記敍了東周前期240多年前的歷史,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內容,具有研究先秦歷史的史料價值,又有很大的文學的價值。《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敍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左傳》是一部編年體史著,什麼是編年體呢?我們可以從字面意義看其特點。編年體就是按照年代的發展來組織、記敍歷史事件的體例。如《春秋》、《資治通鑑》等。先秦歷史散文除了編年體外,還有國別體和紀傳體兩種形式。國別體是區分不同的國家,再按照時間的發展分別敍述歷史事件的一種文體。如《國語》、《戰國策》等;紀傳體則是司馬遷開創的以記敍人物為主要內容的文體。比如《史記》、《漢書》等。

補充:《春秋》三傳

《左傳》全稱是《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傳(zhuàn,解説義),由此看出,《左傳》是對孔子編著的《春秋》的詮釋,解説。另外還有兩本書也是對《左傳》的闡發《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因此我們把這三本書叫做“《春秋》三傳”。

二、講解生字、詞

氾(fan)南佚(yi)名夜縋(chui)而出若不闕(que)秦

杞子(qi)楊孫戍之(shu)失其所與,不知(zhi)

三、整體感知

(1)閲讀分析課文第一段:

〔問〕“侯”“伯”是什麼樣的職位?(第一段包含什麼文化常識?)

明確:春秋時期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個爵位,等級依次有高低。

〔問〕“以”是什麼用法?它還有哪些用法呢?

明確:“以”是因為的意思,它還有“根據”(田家侯之,以興農事)、“把”(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來”(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問〕第一段中兩個“於”的用法是否相同?試具體説説它們各是怎樣的意思?

明確:不同,前一個是“對”,後一個是“向”。

〔問〕第一段中兩個“軍”字是什麼意思?它用法是什麼用法?

明確:都是名詞作動詞,駐軍。

〔問〕晉侯、秦伯為什麼圍攻鄭國?

明確:因為鄭國不敬重晉侯,又依附楚國。

〔問〕你認為晉軍和秦軍出兵的理由是否正當呢?

明確:不正當,鄭國的做法是出於為自己的國家安全着想,並沒有不對的地方。

〔問〕作者開頭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明確:為後文寫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伏筆。

本段用簡要的文字交代了晉軍、秦軍伐鄭的原因,為下文燭之武退秦師設伏,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寫法。這是故事情節的開端部分。

(2)分析第二段:

〔問〕第二段中四個“之”是什麼用法?怎樣翻譯?

明確:第一個是代詞,代佚之狐的意見;第二個“之”是取消句子獨立性,結構助詞;第三個“之”是結構助詞“的”;第四個“之”是代詞,代鄭伯。

〔問〕第二段中的人物稱呼怎麼理解?

明確:“公”對諸侯王的稱呼;“臣”是官員。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稱,“子”是對別人的敬稱;“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謙的稱呼。

〔問〕這一段作者既有對燭之武的直接描寫,又有對他的間接描寫,請指出來。

明確:通過“佚之狐”來寫燭之武是間接描寫,説明燭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餘是直接描寫,表現燭之武自謙,通情達理、忠誠愛國的品質。

〔問〕鄭伯有着怎樣的品格?通過寫鄭伯也可以表現燭之武,這種寫法又叫什麼?

明確:鄭伯的.自責表現了他的大度和坦誠;這種寫法是側面描寫,起襯托作用。

本段寫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及燭之武臨危受命。這是故事的發展部分。

(3)作業:

練習一(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複習第一課時內容。

(1)翻譯1。2段。

(2)背誦並説説前四段大意。

二、分析閲讀第三段:

〔問〕本段中的三個“亡”字意義和用法有何不同?

明確:第一個“亡”是滅亡、亡國之意思,動詞;第二個和第三個都是消滅,使……滅亡的意思,作使動詞。

〔問〕“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與“且君嘗為晉君賜矣”中的兩個“為”字的意思是否相同?“為”字還有哪些用法?

明確:不同,前者是當作的意思;後者是給予的意思。這兩處都是動詞。“為”還有的用法是:①為了(故為之説,以俟乎觀人風者得焉)②做(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③認為(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④叫做,是(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問〕本段中“東道主”“往來”“行李”等與現代漢語是否相同?

明確:“東道主”“行李”跟現代漢語不同,“東道主”是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是出使的人。“往來”則與現代漢語相同。

〔問〕這一段有三個通假字,請找出來,具體説明。

明確:“共其乏困”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給;“何厭之有”的“厭”通“饜”,意思是滿足;“秦伯説”中的“説”通“悦”,意思是高興。

〔問〕燭之武是怎樣勸服秦伯的?

明確:燭之武説話站在秦國的利益上,説明鄭亡對秦國的重大影響,使秦伯不敢參與“圍鄭”。

〔問〕燭之武勸説秦王用了哪些道理?

明確:①鄭亡對晉有利,對秦反而有害。②晉國受了秦國恩怨,反而對秦有防範之心。③鄭國滅亡後,秦國也將受到晉國的侵略。

這一部分集中筆墨表現燭之武的口才和聰明智慧。這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

三、分析閲讀第四段:

〔問〕“微”在文中的意思是什麼?我們曾經在哪一篇課文學過這個詞?

明確:沒有的意思;曾經在《岳陽樓記》中學過這個詞即“微斯人,吾誰與歸”。

〔問〕“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的用法是什麼?我們還學過它的用法嗎?

明確:“因”的用法是介詞,意思是依靠。它的用法還有:①於是(定伯因復擔鬼,鬼無重)②根據(因地制宜)

〔問〕“以亂易整”中的“易”的意思是什麼?這個詞還有哪些用法?

明確:“易”的意思是代替;此外“易”字還有:①變更(寒暑易節,始一返焉)②容易(人之為學有難易乎)③改換(一客數敗,嗤其失算,欲易置之)。

〔問〕晉文公的性格在最後一段得到了充分的表現,説説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講求仁愛、機敏聰慧,有長遠眼光的人。

這一段寫晉軍撤退,鄭國解圍,這是故事的尾聲。

四、改寫練習:

四人合作(每人一段)用現代漢語把本文改寫成的一篇小説(記敍文)或者評書。

五、作業:

課後練習2、3。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2

教學要點

1、瞭解《左傳》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瞭解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歷史史實。

3、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正音,藉助註釋梳通文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入

1995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説:“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這個故事可謂是“一夫敵百萬之師”的現代版。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無數這樣的人物:張儀、蘇秦、諸葛亮。今天我們將去拜訪他們的“祖師”,請同學們翻到《燭之武退秦師》。

2、《左傳》其書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記敍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敍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為後世敍事散文樹立了典範。“傳”意為註釋,《左傳》為給儒家經典《春秋》所作的註釋性文字。《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與《公羊傳》、《谷粱傳》合稱“春秋三傳”。

3、史書體例

①通史:不間斷地記敍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②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左傳》。

③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敍的歷史,如《戰國策》。

④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⑤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於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

⑥紀傳體:通過記敍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

4、相關資料(在課文賞析中涉及到時給學生做補充)

(1)、秦立晉君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裏克殺了晉獻公的庶子夷齊、卓子。並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後又派人迎接獻公次子夷吾,夷吾採納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

(2)、惠公背約

公元前650年,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

(3)重耳過鄭

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

(4)鄭楚結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晉楚爭霸中原,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之“貳”。

《燭之武退秦師》發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僅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可以説是城濮之戰的餘波。

二、課文學習

1、師範讀課文。

2、生自由誦讀課文。(注意字音、停頓。)

3、生齊讀課文。(師點撥字音、停頓。)

4、生結合課文註釋初步梳理課文。(邊輕聲朗讀,邊梳理)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基礎培養目標:理解古文的字詞句。

2、思想培養目標:顧全大局,大公無私的品質。

3、能力培養目標:培養説話技巧。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通過全文體會社交的技巧性以及説話的邏輯性。

2、特殊句式(狀語後置句、賓語前置句、省略句)、詞類活用。

【教學設想】

1、本文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對往後文言文的學習有極大影響。一開始可以先引入歷史故事提高學生的興趣,接着開始講解課文大意,讓學生對課文有總體的掌握。

2、首篇古文,應該注重字詞句講解,為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奠定基礎。

3、本文邏輯性比較強,充分體現口才能力。通過學習課文,可以讓學生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口才技能。課堂上可以適當引入一些學生熟悉的例子,加深對課文理解。

【預習安排】

1、對照譯文通讀課文,給不認識的字詞注音。

2、複習第一課時學習的課文,自己翻譯學過的部分,第二課時的時候檢查。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國中已經學過《曹劌論戰》了,問學生是否記得出處。學生答出自《左傳》。繼而説明今天的課文《燭之武退秦師》也是出自《左傳》。有關《左傳》的內容,請同學們先看課文註釋①。

接着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鄭國做了兩件有愧於晉國的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是楚國大敗。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仍未感化晉國。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攻鄭國呢?秦晉歷史上合作關係一直很好;秦也有向外擴張的慾望,也要爭奪霸權,於是秦晉聯合也就成了必然了。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間的戰爭。一方是以晉國為主的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就想到了當時的大國,也就是秦國。

下面我們來學習《燭之武退秦師》,看看燭之武是如何退秦師的。

二、請同學集體先讀一遍課文。要注意下面這些字詞的讀音。有些是古今讀音不同,有些是不常用。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縋(zhuì)而出

亡鄭以陪(bèi)鄰 共(gōng)其乏困 闕(quē)秦

秦伯説(yuè) 逢(páng)孫

三、講解課文

1、下面來看看課文。同學們先聽老師讀第一段,並思考這段講的是什麼事件。

第一段(秦晉圍鄭)

哪個同學來回答一下:這段講的是什麼事件?(秦晉兩大國聯合起來圍攻鄭國。)

第一句①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侯,就是晉文公,秦伯就是秦穆公。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因為。其,代詞,代指鄭國。禮,禮節。貳,從屬二主。“無禮於晉”是倒裝句,應該是,於晉無禮。這就是狀語後置句。同理,那“貳於楚”是什麼結構呢?這個也是狀語後置句。哪位同學來翻譯一下: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沒有用禮節對待晉國,而且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

②晉軍函陵,秦軍氾南。軍,名詞作動詞,駐軍。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晉軍駐軍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水的南面。

在這個危急的關頭,鄭國怎麼辦呢?老師帶領同學來看第二段。讓同學們集體讀第二段。

2、第二段(臨危受命)

師:同學們,這一段注意講的是什麼呢?

生:佚之狐向鄭伯推薦燭之武,讓他去見秦君,希望他能説服秦伯退兵。

第一句①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佚之狐,鄭國的大夫。鄭伯,鄭國國君。若,假如。使,派遣。見,拜見。用伯樂與千里馬的故事來説,佚之狐是(伯樂),而燭之武是(千里馬)。大家翻譯:鄭國處於危險之中,假如派遣燭之武拜見秦伯,(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撤退。這裏的“師必退”説明了佚之狐對燭之武怎樣?非常瞭解和信任。這也從側面表現了燭之武的才能。

②公從之。從,應該,同意。鄭伯同意了。

③(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辭,推辭。師:燭之武的態度是怎樣的?生:推辭。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已,同“矣”,意思就是這兩個字的音和義是一樣的,都是語氣詞。我請一位同學來翻譯,誰來:燭之武推辭説:“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也不能有什麼作為了。(燭之武覺得懷才不遇,心裏有埋怨。)

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是,代詞,代替前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這件事。而,連詞,表順承,才。是也,這是一個判斷句。過,過錯。翻譯:鄭文公説:“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才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這件事。

師:鄭伯是如何説服燭之武的.?他是降低的身份責怪自己,勇於承認錯誤,態度誠懇,然後告訴他應以國家為重。於是,燭之武只得“許之”。

師:這裏説明燭之武是怎樣的人?

生:國家危難的時候燭之武不顧私人恩怨,勇於為國家貢獻自己。

3、第三段(説退秦師)

(1)、大家先朗讀第三段,説出大概段意,並給本段劃分層次。(分段有利於理解段意,理清層次)

本段的重點在“説”,説辭雖僅有一百多個字,一節緊扣一節,層層深入。大家先來劃分層次。(劃分層次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結構,體會燭之武的説話技巧。)可分四層:(教師可以邊劃分邊講解課文)

(1)“秦晉圍鄭,鄭既知之矣”——態度誠懇,動之以情。

(2)“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因為秦、晉目前尚是盟國,燭之武的措辭是委婉而謹慎的,他沒有立即指出秦、晉聯盟的虛偽性,卻巧妙地點明秦、晉畢竟是兩國這一事實。這樣既符合實際,又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晉聯盟的基礎,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

(3)“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説明舍鄭會對秦國有益。如果説第三層是分析危害動搖秦伯的話,這一則是引誘秦伯了。假如燭之武繼續挑撥秦、晉關係,很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因此,他換了一個角度,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攻鄭還是友鄭,秦王當然要權衡利弊了。

(4)“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在經邊一番拉攏引誘後,燭之武不失時機地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説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挑撥秦晉兩國的關係。然後又從歷史説到現實,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這個事實。

(2)接着進入字詞句講解。

①夜縋而出。説明秦晉完全包圍了鄭國,連城門也打不開了。進一步説明兵臨城下的嚴峻形勢。側面寫出燭之武的英勇表現。

②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既,已經。

③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而,順承,來。以,介詞,拿、用。與上面哪個句子相似?無禮於晉。是什麼結構的?狀語後置句。執事,對方的尊稱。句子省略了賓語,敢以之煩執事。請一位同學翻譯該句子: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的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

④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越,越過。以,介詞,把。鄙,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鄙;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地)焉,為什麼。翻譯: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舍,放棄。東道主,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同“供”其,代詞,出使的人。乏困,缺少的東西。哪個同學來翻譯一下?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做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麼害處。恩,翻譯得好。

⑥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為,給予。賜,恩惠。許,答應。朝、夕,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而且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晉惠公曾經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晉惠公在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這是您知道的。

⑥夫晉,何厭之有?夫,句首語氣詞。和,什麼。厭,通“饜”,滿足。語序應該是,有何厭。賓語前置。之,賓語前置的標誌。哪個同學翻譯這句?

⑦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東、西均為方位名詞作狀語,向東、向西;封,名詞活用作動詞,作疆界。已經向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邊擴大它的邊界。闕,侵損。焉,哪裏。之,代詞,指土地。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將從哪裏得到呢?

⑧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以,順承,可譯而。損害秦國而有利於晉國,希望您還是多多考慮這件事。唯,句首語氣詞,表示希望。之,指闕秦以利晉這件事。

⑨秦伯説,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説,痛“悦”。戍戍守。之,鄭國。秦伯很高興,與鄭國訂立盟約,委派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於是秦國就撤軍了。

(3)老師帶領學生返回學習這一段,分析燭之武的説辭,結合晉、秦、鄭地勢圖,分小組合作,討論燭之武的論辯藝術。這樣可以更加清晰明瞭交談的程序。

A、説理的邏輯結構:坦言滅亡→亡鄭於秦無益→亡鄭利晉→賜晉無利→闕秦利晉

B、從哪些角度進行説理:

正面説理:越國以鄙遠……君之薄也。

反面説理: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君亦無所害。

史實説理: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之所知也。

C、用了哪些策略:

以退為進:鄭既知亡矣……敢以煩執事。

利益引誘誘: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君亦無所害。

離間計:夫晉,何厭之有……將焉取之。

4、第四段(迫晉退兵)

①晉國大夫子犯請求襲擊秦軍。請,請求(請求允許我做某事)。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沒有。如不是秦國國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這個地步。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因,依靠。敝,損害。任,仁義。與,同盟者。知,通“智”。易,代替。武,武德。依靠過別人的力量而去損害別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國,是不智;用衝突來代替聯合,是不武。

5、在瞭解大意的基礎上再誦讀,加深印象。接着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分類總結的字詞句用法。分類如下:

(1)重要實詞:

①貳:從屬二主②鄙:邊遠的地③許:贊同④微,如果沒有。⑤陪,增加。⑥闕:侵損,削減。

(2)虛詞

①以其無禮於晉 (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 (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把,介詞)

①今急而求子 (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 (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 (錶轉折,連詞)

①子亦有不利焉。 (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 (疑問副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副詞,怎麼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問代詞,哪裏)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 (兼詞,於此)

(3)詞類活用

①晉軍函陵 (名詞作動詞)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使鄭亡,動詞使動用法)

③鄰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④越國以鄙遠

(鄙,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鄙;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

地)

⑤朝濟而夕設版焉 (“朝”、“夕”,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

⑥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東”、“西”均為方位名詞作狀語;封,名詞活用作動詞,作

疆界。)

(4)通假字

①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

④秦伯説 (説,通“悦”)

⑤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

(5)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

(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6)文言句式

①以其無禮於晉 介詞結構後置

②佚之狐言於鄭伯曰 介詞結構後置

③夫晉,何厭之有? 賓語前置,“有何厭”。

④是寡人之過也。 判斷句。

6、完成課後作業。老師可以用提問學生或者集體討論的方式完成。

7、結語

回去自己再總結課文重點字詞句的用法,自己歸類,加深記憶。鼓勵學生提高自己的口才技能。

附件

教後記

1、師姐點評:

教態自然,聲音響亮,與學生有互動環節,能夠調動課堂氣氛。但是上課內容有點亂,板塊連接突兀,不連貫。動作有點僵硬,體態語言欠缺。説話不夠順暢,時有停頓。建議:講課的時候放開點,笑容多點,多與學生接近;不能總是看着教案,也不能讓學生看出你的緊張

第一次修改:導入部分更加精講,避免學生瞌睡。教學用語進一步改進,儘量使用專業術語,不能總停留在一直出現的話語,學生聽多了也煩。比如,那個,嗯等口頭禪。教案熟讀,避免照本宣科。見過修改,板塊連接沒有太大的起伏了。

2、唐老師指點:

態度嚴肅,教態自然。板書有待提高,但結構清晰。跟學生有互動,眼神交流。但是背台了,這個犯了大忌。對文本還不夠熟悉,依賴於教案。

點評加改正:1、首先讓學生熟讀課文,但不能漫無目的。開場白要渲染氣氛,使用適當的語言激勵他們,讓他們進入角色,為下文作鋪墊。

2、學生讀書時老師走到中間去,讓他們有親近感,有互動。也可以檢查自己板書是否有錯別字,大致的結構該怎樣排版。

3、整體感知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想辦法換方式讀課文。理解的前提是記憶。講完一段後也要讓學生讀,可以把他們的思路理清楚。字詞句講解也是有必要的。因為他們還沒有全部掌握基本的知識,缺乏一定的引導,自制能力也不強。

4、每一個課時應該是完整的,必須讓學生對課文有整體的理解。如果中斷了,下一節課是很難接上去的,記憶裏面已經分層次了。一般第一課時的時候要把文章的整體內容串起來,為後面的學生奠定基礎。

5、板書。可以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清晰。

6、學會揚長避短。如果你普通話不標準,你可以多板書或者用課件。如果你不學富五車,你可以説話幽默。如果你不漂亮,你可以有氣質,有親和力。如果你學得不夠精通,不要往吭裏面跳。

3、課前發言:

一位中學老師提倡學生學習詩歌,辭藻要求華麗。使用比較優美的語言寫作文,在大學聯考很容易得考分,既符合考試的要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文筆,提高學生修養。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我覺得提倡學習詩歌是一個不錯的建議。現代的學生都不懂得詩歌的格律、欣賞等問題。平常學生不接觸,考試才臨時用,肯定在短時間內難以理解。而且作為一箇中國人,我覺得知道一些詩歌的原理不為過。我就很羨慕會寫詩的人,覺得她們很有韻味,寫的文章比較有文采,用詞很靈活。但是不能過多追求辭藻華麗。這樣就顯得矯揉造假了。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4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2、學習《左傳》刻畫人物的方法。

3、掌握“若”、“説”、“辭”等文言詞語的含義和用法。

【教學設計】

1、介紹文學文化常識,學生自讀自譯一課時;

2、教師指正譯文,引導學生理解思想內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佈置預習:請學生熟讀全文。

第一課時

一、《左傳》及其背景介紹

1、作者:相傳是魯國的史官左丘明,但文獻不足,説法不一。

2、體例:是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通史。

3、“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説《春秋》而作。

4、內容:

以《春秋》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詳細記述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上起魯隱公元年,下至魯哀公二十七年。

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地記載了整個春秋時代各國所發生的事件,及一些生活瑣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

5、地位:

是我國最早最完備的編年史,是先秦著名的文學作品,是歷史散文的典範。

二、請學生自讀課文,並試圖口譯全文

1、重、難點句子解釋:

⑴ 我年輕時尚且不如人,現在老了,做不成了。

⑵ 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

⑶ 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就煩勞您手下的人了。

⑷ 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不必要滅掉鄭以增加鄰邦晉的土地呢?

⑸ 假如放棄滅掉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的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短缺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説,又沒有什麼害處。

⑹ 晉國有什麼滿足的呢?

⑺ 秦國受損而晉國收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2、請學生試着完成課後第三題,教師指正:(略)

三、小結

四、佈置作業

熟記常用字詞的意義和用法。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一節課的內容

二、本文的結構

1、請學生在此基礎上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晉圍鄭。

第二段:燭之武臨危受命。

第三段:燭之武退秦師。

第四段:晉師撤離。

三、人物形象

1、問:本文的主要人物形象是誰?(燭之武)

2、問:第二段為什麼要寫他發牢騷,這會不會影響英雄的完美形象呢?

明確:這一番牢騷使他的.形象更顯得有血有肉。

3、概括這個形象的特點:

⑴ 長期得不到重用;

⑵ 發牢騷,真實的存在;

⑶ 義無反顧奔赴敵營的勇氣和信心;

⑷ 胸有成竹,對矛盾瞭如指掌;

⑸ 言辭委婉曲折有感染力。

四、寫作特色

1、伏筆與照應:

秦、晉圍鄭的原因(矛盾小)──退秦軍(伏筆)

“秦、晉圍鄭”,“國危矣”──“夜縋而出”

“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秦、晉聯合,貌合神離,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2、波瀾起伏:

大軍壓境,危在旦夕──燭之武是希望──長期不用,辭──許之,退秦師──晉欲攻──晉退

3、詳略得當:

詳:燭之武推辭;燭之武退秦師;晉文公令退兵原因。

略:其他經過。

五、字詞總結

1、通假字:“已”通“矣”;“共”通“供”;“知”通“智”。

2、古今異義:

⑴ 東道主: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主持某項活動的主人。

⑵ 夫人:古,那人;今,妻子。

3、一詞多義:

⑴ 軍:名,軍隊,軍隊的編制單位;量詞;動,駐紮。

⑵ 其:代,第三人稱代詞,指示代詞,“那”,“那些”;連,“如果”,“假使”;句中語氣詞,表祈使語氣;形容詞詞頭,無義。

⑶ 焉:代,相當於“之”,疑問代詞,“怎麼”,“哪裏”,“什麼”;兼詞,“於何”,在哪裏,“於此”,在這裏;副,相當於“乃”、“則”、“就”;語氣詞;形、副詞詞尾,……的樣子。

六、小結

七、佈置作業

完成本課 《課課練》。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5

目的要求:

1、掌握《左傳》的體例和特點。

2、概括全文內容,歸納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

3、學習燭之武急國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鄭伯引咎自責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閲讀文言文的能力,積累文言詞語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語法現象。

2、結合時代背景,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

教學難點:

對古今異義詞、被動句的掌握。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

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則情形,不知大家還記得否?

如血殘陽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戰袍,胯下一匹膘壯大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將立於長板坡當陽橋頭,但見他髭鬚倒豎,怒目圓睜,厲聲喝道:“燕人張翼德在此,誰來與我決一死戰?”再看對面,滿山遍野,旗幟遮天,陣前一面書有斗大的“曹”字的戰旗正迎風招展。原來是曹操的軍隊列陣在此。但見對面那些戰旗被武將的斷喝亂了分寸,出現了一片慌亂。武將又大喝:“張翼德在此,誰與我決一死戰?”對面曹軍的後陣竟出現了混亂。武將見此,又大喊:“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又如何?”話音未落,只見曹軍中有一戰將(夏侯傑)墜於馬下,百萬曹軍如退潮的海水般“譁”地退後十幾裏。請問這個軍官是誰?

張飛!桃園三結義之一的張飛!對,就是張飛。他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武夫的形象,喝退百萬雄師,倒也不足為奇。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細語中退卻百萬雄師,使自己的國家免於覆亡的厄運的。

二、板書課題,介紹《左傳》

1、瞭解《左傳》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敍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作者左丘明。它記敍了東周前期240多年的歷史、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內容,既具有研究先秦歷史的史料價值,又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詳略合宜;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2、《春秋》三傳

《左傳》全稱是《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傳zhuàn,解説義,由此看出,《左傳》是對孔子編着的《春秋》的詮釋、解説。另外還有兩本書也是對《春秋》的闡發——《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因此我們把這三本書叫做“《春秋》三傳”。

三、分析課文

1、秦晉為何圍鄭?(用原文回答)開篇交待這些有何作用?

説明這次圍鄭主要是晉國想報復鄭國,從而擴大其勢力;而秦、鄭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利害衝突,且兩國軍隊分地駐紮,這就為下文燭之武成功地離間秦、晉提供了條件,為下文的展開埋下了伏筆。

2、文章寫燭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後“受”,有什麼作用?

這段文字看似閒筆,卻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燭之武的境況,是一個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評鄭伯不能用人,但在關鍵時刻,作為國君尚能接受規諫,誠懇負責,勇於自責。三是點明燭之武深明大義,以解國難為重。這一內容粗線條地勾勒出燭之武的形象,為下文寫他奔赴國難的義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鋪墊。

3、鄭伯是怎樣説服燭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語句回答)

4、燭之武是怎樣説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語句回答並作分析)

(1)以退為進;(2)曉之以弊;(3)許之以利;(4)巧施離間。

5、鄭伯説服燭之武使秦和燭之武説服秦伯退兵有何異同?

同:都從對方的切身利益出發。

異:鄭 伯:直截了當 燭之武:迂迴曲折

6、晉文公為何不願攻秦?(用原文語句回答)

從本題和第4題可以看出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有何特點?這對你有何啟示?

提示:

(1)略

(2)都以本國利益為中心。

(3)從中可以看出,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仇敵,只有永恆的利益。古代如此,現代亦然。

7、晉文公最後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你怎樣看待晉文公的.退兵?

其實,“不仁”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才是實質。“知”通“智”,這個“智”,是理智,就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以亂易整,不武”,勝負之數,難以意料。晉的退兵,説到底,也是一個“利”字起作用。

8、拓展激趣:

一九五五年,着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説:“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一個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個師嗎?今天我們學習了《燭之武退秦師》一課,相信同學們會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的。

9、階段小結:

秦晉圍鄭,鄭危在旦夕,“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佚之狐的力薦可謂慧眼識英雄。燭之武臨危受命,夜縋而出,智説秦君,秦穆公心悦誠服,秦軍乃還。晉文公面對風雨突變,亦毅然去之。鄭國終於轉危為安。

全文處處注意伏筆照應,故事情節波瀾起伏,繁簡得當,有始有終,層次井然,燭之武的智勇及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溢於字裏行間。

四、人物形象分析

1、燭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請結合原文語句分析這一藝術形象。

明確:愛國,睿智超羣,能言善辯。

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返顧;在強秦面前,燭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他的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着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義無返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都值得我們學習。

2、燭之武是如何巧退秦師的?

先討秦歡心——以退為進;陳亡鄭利晉——以害動秦;

主存鄭利秦——以利誘秦;責晉貪不義——大功告成。

本文寫的是鄭國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勢下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動。燭之武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見到秦穆公之後,既非據理質問,又不苦苦哀求,而是以超此事件之外的姿態,動之以“利”,曉之以“理”,終於使趨“利”而來的秦兵,不僅立即避患而“退”,還反過來“與鄭人盟”,派軍隊留守鄭國,幫助鄭國抗晉。

秦國為什麼要行軍千里,與晉國合打鄭國呢?理由很簡單:為了一個“利”字。既然秦國是為“利”而來,那麼,燭之武便迎合其心理,從為秦國利益着想的角度,力勸秦國退兵,點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國國君。

第一,“亡鄭”於秦無利可圖。“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秦在西,鄭在東,中間隔着晉國,秦要跨越晉國,把鄭國的土地納入自己的版圖,作為自己的邊邑,這是很難辦到的。“亡鄭”之後,鄭國的土地不為秦所得,反為晉所有,結果是“鄰之厚,君之薄也”,從而提醒秦國不可“亡鄭以陪鄰”。

第二,“舍鄭”於秦可得實惠。“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舍鄭”,就是放棄攻打,不滅鄭。這是燭之武從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議。鄭國在秦國的東方,以此可作為“東道主”,那麼秦國使者往來,遇到資糧不足,鄭國便可盡地主之誼,給予供給,讓秦有利可圖,得到實惠,這有什麼不好呢?

第三,晉君不可信。20年前,晉公子夷吾流亡時期,秦穆公接夷吾入秦,然後幫助他返回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惠公,所以説,“君嘗為晉君賜矣”。當時,夷吾曾把晉的焦、瑕二邑許給秦國,作為酬謝。但他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設版築城,修建工事,與秦國對抗。晉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與之共事,決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損秦利晉不可為。晉君慾壑難填,已經在東邊向鄭國開

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邊開拓,“若不闕秦”到那裏取利呢?從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損秦以利晉”的蠢事。

春秋無義戰。燭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晉聯盟,説退秦師,又保全了鄭國的利益。

五、文言知識梳理:

(一)古今異義詞

(1)行李: 古義:出使的人 今義:出門帶的包裹

(2)夫人: 古義:那人 今義:妻子的尊稱

(3)以為: 古義:把…作為 今義:認為

(4)東道主: 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義:請客的主人

(5)去: 古義:離開,距離 今義:與“來”相對的動作

(二)詞類活用

(1)晉軍函陵 軍,名詞活用作動詞,駐紮

(2)既東封鄭 東,名詞作狀語,在東邊;封,使動用法,使…成為邊疆

(3)越國以鄙遠 鄙,名詞的意動用法,以…作為邊疆,把…作為邊境

(4)與鄭人盟 盟,名詞活用作動詞,訂立盟約

(5)退秦師 退,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撤軍、退兵

(6)闕秦以利晉 利,名詞的使動用法,使…得到好處

(7)越國以鄙遠 遠,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偏遠的地方

(8)若不闕秦 闕,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虧缺

(9)肆其西封 肆,形作動詞,擴張

(10)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作動詞,損害

(11)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亡,使動用法,使…滅亡

(三)特殊句式

1、狀語後置句:

①以其無禮於晉 於晉無禮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於君有益

③且貳於楚也 且於楚貳也 ④佚之狐言於鄭伯 於鄭伯言

2、賓語前置句:

①何厭之有? ②有何厭?

3、省略句:

①晉軍函陵 晉軍(於)函陵

②敢以煩執事 敢以(之)煩執事

③辭曰:臣之壯也 (燭之武)辭曰

六、結合課文內容分析本文結構特點

1、課文雖短,但在敍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

文章注意伏筆與照應的地方較多,如:

①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説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説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説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②“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的有關內容。

③“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2、本文敍事波瀾起伏,請結合課文,談談這樣寫具有怎樣的藝術效果。

文章開頭寫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於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由此渺茫。而鄭伯的自責,又使故事有了轉機,增添了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後,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係頓時又緊張起來。晉文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

課文就是這樣有張有弛,曲折有致,生動活潑,頗具感染力。

3、敍寫戰爭是《左傳》所長,應對辭令也是《左傳》中富有文學意味的一部分。

春秋時期,諸侯國往來頻繁,使臣是否善於辭令,不但關係到個人的榮辱,而且關係到國家安危。本文是記述、表現辭令的名篇,全部説辭僅125字,卻從四個不同角度,縱橫捭闔,將利害得失剖析得淋漓盡致。燭之武緊緊抓住秦穆公對晉人的戒備心理,從亡鄭以陪鄰,層層推進,一直説到闕秦以利晉,始終圍繞着秦晉間的利害衝突展開攻心戰。雖是竭盡挑撥離間之能事,卻句句在理,字字動心,絕無故弄玄虛、危言聳聽之嫌。

小結:組織嚴密,曲折有致,首尾呼應。

七、佈置作業

1、歸納本課的文言文知識。

2、課後練習第二、三題。

附:板書設計:

燭 之 武 退 秦 師

《左 傳》

一、秦、晉圍鄭,點明原因,為下文作鋪墊。

佚之狐舉薦賢人

二、燭之武臨危授命 燭之武牢騷滿腹

鄭伯情真自責

一層:欲揚先抑,提出問題

二層:亡鄭對晉有利

三、燭之武説退秦師 三層:友鄭對秦有利

四層:歷史上,晉過河拆橋

現實中,晉貪得無厭

四、晉師撤離鄭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6

教材:高一人教版必修1第二單元第四課

教學目標:

1、瞭解《左傳》的文學常識,掌握文中出現的文言現象

2、掌握一些文言實詞,如“軍、遠、鄙、東道主、行李”等。

3、學習燭之武臨危受命、大智大勇的愛國精神。

4、瞭解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教學重難點: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實詞及文言語法現象

學習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方法,如擺事實、講道理

教學方法:誦讀法、講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説一説

歷史上有名的口才出眾之人(如, 藺相如、諸葛亮、鄒忌、唐雎等)

二、填空並解題

燭之武 退秦師 加一個字,使之能概括課文內容。(可填“勸、智”等)

燭之武退秦師,關鍵詞是“退”,意思是“使……退兵”

三、《左傳》與左丘明簡介

1、聯繫國中九年級《曹劌論戰》所介紹的《左傳》知識

我國第一部敍事詳細的編年體著作《左傳》,也叫《春秋左氏傳》,作者左丘明

2、春秋三傳 《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3、《左傳》與《國語》的區別

《國語》是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寫此作時,左丘明已雙目失明,他是史家的開山鼻祖。《左傳》重記事,《國語》重記言

四、追溯歷史背景

春秋五霸

晉(晉文公) 齊(齊桓公)

宋(宋襄公)

秦(秦穆公)

楚(楚莊王)

晉國簡史

晉獻公 → 晉惠公(夷吾)-----朝濟而夕設版焉(得罪秦)

↘ 晉文公(重耳)-----經過鄭,鄭對之不善

↘大女兒(秦穆公夫人)

晉襄公

晉靈公(晉靈公不君 用彈弓射行人 煮熊掌不熟殺廚師)

五、正音,理清故事梗概,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以問題串講、品析課文

1、(1-2)自然段,鄭伯是如何説服燭之武的?(用課文原句回答,並翻譯)

2、(3)自然段,燭之武用哪些事實和事理説服秦伯退兵的?其中哪一點最關鍵?

一共有五點

A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過已鄙遠,君之其難也。”(注意“執事、縋、鄙、越”等)

B 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子薄也。(注意“焉、陪、厚、薄”)

C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注意“舍、東道主、行李、共”)

D 且君嘗為晉軍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子所知也。(注意“賜、許、朝、夕、濟、設、版”)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注意“何厭之有、封、肆、闕、焉、圖”)

二、思考:

分析燭之武説服秦伯的方法,哪些是擺事實,哪些是講道理?最為關鍵的一點是什麼?

A和 D是擺事實

B C E 是講道理

最關鍵的一點是E 因為秦最擔心的是對方的強大而威脅到自己的霸主地位。

第三課時

一、討論:晉文公為什麼不願向秦軍進攻?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失其所與,不知

4、以亂易整,不武

注意“微夫人、敝、所與、知、易、武”, “吾其還也”的“其”

二、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為主,現代漢語則以雙音詞為主。解釋課文中下列單音詞,體會這一特點。

朝、亡、厭、國、戍、夕、危、師、及、辭

三、思考並討論:呂祖謙《東萊<左傳>博議》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離。秦、晉連兵而伐鄭,鄭將亡矣,燭之武出説秦穆公,立談之間存鄭於將亡,不惟退秦師,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燭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晉親鄭,棄強援、附弱國;棄舊恩、召新怨;棄成功、犯危難。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詎能若是乎?秦穆之於晉,相與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結之厚也,一怵於燭之武之利,棄晉如涕唾,亦何有於鄭乎?他日利有大於燭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從之矣!

四、作業

背誦課文,並閲讀《左傳》一書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7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瞭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3、能理解課文內容、層次結構和人物形象。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着重討論燭之武説退秦師的理由。

2、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閲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在掌握字詞語句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熟讀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1、學生自讀註釋1,瞭解《左傳》情況。

2、教師範讀課文

3、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註釋,翻譯課文,疏通文意。

4、理解重要詞語的含義及用法

⑴掌握實詞:若、鄙、説、辭、知等虛詞:之、以、於等

⑵通假字 無能為也已 已,同“矣”

共其乏困 共,同“供”

秦伯説 説,同“悦”

失其所與,不知 知,同“智”

⑶詞類活用燭之武退秦師 退,使……撤退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亡,使……滅亡

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軍,駐軍

越國以鄙遠 鄙,當作“邑”

⑷古今異義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以為,把…作為;東道主,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之往來 行李,出使的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人

⑸特殊句式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夫晉,有何厭?”

4、翻譯語句: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矣。

若鄭亡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三、瞭解燭之武退秦師的相關背景

背景簡介:

四、研析課文

1、請大家速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秦晉圍鄭的.原因,開篇交待這些有何作用?

明確:

2、提問:鄭伯是怎樣説服燭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語句回答)

明確:

3、燭之武是怎樣説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語句回答並作分析)

明確:

4、燭之武的目的達到了沒有?何以見得?

(板書:秦晉退兵)

5、速讀課文,思考鄭伯説服燭之武使秦和燭之武説服秦伯退兵有何異同?

明確:

6、總結燭之武的形象:燭之武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是一個勇於出使,直入敵營的勇士,是一個機智善辯的外交家。

五、結合課文內容分析本文結構特點

1、提問:全文四個段落,哪些段落詳寫,哪些略寫,這樣安排的好處是什麼?

明確:

2、找出文章中的伏筆與照應文字,並分析表現效果。

明確:

六、小結:由秦晉圍鄭,兵臨城下,鄭國危在旦夕之勢,到秦晉退兵、危機解除,總算是有驚無險。但如果燭之武沒有過人的膽識,沒有非凡的口才,沒有縝密的思考,又怎麼能使秦穆公化敵為友留軍戍守?又怎麼能使晉文公偃旗息鼓未敢妄動?正所謂“五論救鄭國,妙語退秦師”

七、作業:背誦並翻譯課文

八、板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秦晉圍鄭→秦晉退兵

↑ ↑

五 越晉難治——以退為進

論 亡鄭利晉——曉之以弊

救 舍鄭利秦——許之以利 妙語退秦師

鄭 晉人無信

國 晉人無厭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8

教學要點:

1、在誦讀中理解賞析課文。(前2段)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一、整體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師引導大家概述)

2、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語概括)

每組選代表發言,師引導大家篩選歸納:

第1段:秦晉圍鄭。

第2段:臨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師。

第4段:晉師撤離。

二、課文賞析

第1段

(1)、生齊讀第1段。

(2)、師示範串講梳理第1段。(為學生後文的接龍串講做示範)

(3)、留時間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在字詞上得到落實)

(3)、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為後文學生的討論歸納做示範)

貳:從屬二主;軍:名詞活用作動詞,駐紮;

以其無禮於晉:介詞結構後置句,還原後的正常句式應為“以其於晉無禮”。

(4)師引導學生串析本段:

“晉候、秦伯圍鄭”闡明形勢:兵臨城下,形勢嚴峻。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闡明原因:兩事均與晉利害相關,與秦關係不大,秦可以爭取。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闡述兩軍駐紮位置:兩軍分兵駐紮,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為燭説秦埋下伏筆。

(5)師引導學生2分鐘即興背誦本段。

第2段

(1)男生齊讀本段。

(2)女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①“佚之狐言於……師必退。”

A、形象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未見其人,先聞其名(聲)(即“才”)。

B、在此也可窺見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還可窺見鄭伯善納諫的一面。

②辭曰:“臣之壯……也已。”

進一步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滿腹才華,卻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鮮活。

③公曰:“……”許之。

A、鄭伯首先自責,體現了明君風範,然後以國家利益、形勢與個人利益的透徹分析感動了燭之武,可謂善於做思想工作。

B、燭之武最終應允,決定以國家利益為重,隻身去見秦伯,體現了他深明大義的一面。

(3)生質疑問難,師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4)學生討論歸納本段知識點:

“已”:通“矣”,句末語氣助詞;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介詞結構後置句,還原後的正常句式應為“佚之狐於鄭伯言曰”;

辭曰:省略句,補充完整後為“(燭之武)辭曰”;

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也”字表判斷。

(5)師引導學生用5分鐘即興背誦本段。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9

【設計依據與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明確要求“閲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象力和審美力”,“努力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通過閲讀和鑑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閲讀,對優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學習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燭之武退秦師》是《左傳》人物畫卷中較有代表性的一篇,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深明大義、臨危受命、機智勇敢、能言善辯、巧退秦師的燭之武這一人物形象,展示了風雲變幻的春秋時代的社會歷史面貌。教師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以誦讀為主要手段,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人物形象的歷史與現代意義,讓學生了解講話藝術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情和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閲讀水平。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説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3)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4)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閲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同學們都知道謀略在軍事上的重要作用。有時候,一個小小的計謀就可以左右一場戰爭的勝負。明朝的劉伯温就説過:“凡用兵之道,以計為首。”打開中國的謀略寶庫,其能人志士不可謂不多也,比如雙腿殘廢的孫臏、輕搖羽扇的孔明、運籌帷幄的張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燭之武退秦師》,瞭解一下春秋時期鄭國的大夫燭之武是如何運用離間計,瓦解強大的秦晉聯盟而使弱小的鄭國得以保全的。

(巧設懸念,利用閲讀期待,激發學生急於閲讀課文、急於瞭解歷史人物面貌的慾望。)

二、整體感知,瞭解內容

1、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自讀課文,完成以下思考題

(1)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通讀原文。

(汜(fàn)南佚(yì)之狐 夜縋(zhuī)而出

亡鄭以陪(beì)鄰 共(gōng)其乏困

闕(jué)秦秦伯説(yuè)逢(páng)孫)

(2)查找有關資料,瞭解《左傳》在先秦文學史中的地位及《左傳》的語言特色。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史,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左傳》主要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27年(公元前453年)240多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情。它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歷史散文。在文學上和語言上的成就很大。作者善於用簡潔的語句寫出複雜的事物(特別是長於寫戰爭),也善於用極少的筆墨刻畫出人物的細微動作和內心活動,使人物躍然紙上。《左傳》中有許多出色的外交辭令和形形色色、多彩多姿的歷史人物形象,整部《左傳》,猶如一幅人物層現疊出的彩畫長卷,展示了風雲變幻的春秋時代的社會歷史面貌,為後代歷史著作和敍事散文樹立了典範,後代的一些偉大作家如司馬遷等,從中吸取了營養。)

(3)複述故事情節,用自己的語言説説燭之武是個怎樣的人。

(主要是記敍了公元前630年鄭國燭之武利用秦、晉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説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説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衞鄭國,迫使晉國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隻身説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衞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以及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4)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及難點。

2、課堂討論,交流自學所得

3、教師小結

(以上教學環節,從教的角度看,出示明確的學習目標,有利於達到教學的目的;從學的角度看,解決什麼問題,採用什麼方法,達到什麼要求,目標明確,有利於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合作探究,體悟情感

1、梳理課文脈絡

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根據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據文章順序思考、討論、交流下列問題。

(1)本文記敍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麼?(課文題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對文章題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燭之武)是在什麼情況下“出場”的?(是在秦晉兩個大國圍攻一個小小的鄭國,鄭國面臨覆滅的危險情形之下,鄭大夫佚之狐向鄭伯推薦他去見秦伯,以退秦師。)

(3)燭之武為什麼能臨危受命?(一是鄭伯態度誠懇,勇於自責,並曉之以理;一是燭之武深明大義,有愛國思想且腹有良謀、成竹在胸。)

(4)燭之武為什麼能夠説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燭之武善於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言談中又似乎處處都在為秦國的利益着想,從而打動了秦伯,讓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見。)

(5)晉文公為什麼不願向秦軍進攻呢?(主要是晉文公並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隱忍不發,隨機應變。因為如果這時進攻秦軍,晉軍就有可能處於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證明了燭之武説退秦師的成功。)

2、賞析人物語言

讓學生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賞析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處——描寫燭之武説服秦穆公退師的'那段話,教學時,可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如下幾個問題:

(1)燭之武是怎樣一步步説服秦穆公的?這説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寫人物語言方面達到了怎樣的水平?

(2)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燭之武為了説服秦穆公退師,採取了高超的攻心戰術,大體説來分為五步: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鄭知之矣)。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君亦無所害)。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這段説辭,只有125字,表現出燭之武高明的心理戰術和精彩的外交辭令。他看準了秦晉聯合攻鄭各有所圖,而若取鄭則客觀上只會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無利,還會招禍。若秦穆公明白了這一層,就很可能反過來棄晉幫鄭,燭之武抓住了秦穆公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終於打動了對方。而燭之武的説辭更妙之處在於他心裏處處為鄭着想,但口口聲聲説的是為秦,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説辭,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緊逼,句句打動對方,顯示出極強的説服力。這説明作者在描寫人物語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寫外交辭令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3)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及時背誦燭之武的這段説辭,再擴展到熟背全文。

(背誦既是學習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説是目的之一。通過背誦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也可增強文言文語感和積累文言文素材,為提高閲讀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礎。)

四、遷移運用,拓展延伸

1、本文燭之武的話雖系外交辭令,但説得透徹在理,實事求是,層層深入,簡明得體,令人信服。與戰國時代縱橫家的危言聳聽是不一樣的。《左傳》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這些複雜曲折的意思記載得十分清楚,這種精煉的文筆很值得學習。結合本課讓學生討論説話講究藝術的重要性,設一堂口語交際課,題為《説話藝術大家談》。

2、結合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總結正確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分析評價文言文藝術特色的方法和技巧。

①瞭解文章的歷史背景,這對準確地理解,分析和評價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②瞭解作者生平及概況,正確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如作品的思想內容,才能做出正確的分析和評價。

③從內容到結構對文章進行整體把握,這是進行分析評價的c基礎。對記敍性的文章,要重點搞清人物、事件,前因與後果,記敍與議論;對議論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觀點,正確理解觀點與材料的關係。

④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具體地、歷史地、實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義。

(指點學生在閲讀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有效的文言文閲讀方法,使學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掌握學習的方法,從而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目的。)

【評析】

以上教學設計體現了兩個方面的特色:

1、把握文體特點,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每一種文體都有自身的規律,依據文體特點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可以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燭之武退秦師》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的歷史人物傳記,因此,如何引導學生理解燭之武形象及其歷史、現代意義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在本教學設計中,為了幫助學生全面把握這一人物形象,一是引導學生在粗知文意的基礎上,沿着故事情節逐層深入地認識燭之武。二是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技巧,起到“授之以漁”的作用,為學生自學同類作品指點了迷津。

2、注重學生的文言文閲讀實踐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本教學設計中,安排了兩次集中自學的時間,第一次是學生對照註釋並藉助工具書閲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改變了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所採用的逐句串講的方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第二次是讓學生帶着問題定向閲讀,理解課文內容。這些問題都是與理解課文內容緊密相關的。學生根據這些問題從有關片段中尋找答案的過程,就是一個理解、感悟、探究的學習過程,有助於提高學生閲讀文言文的能力。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0

【設計説明】

《燭之武退秦師》是一篇短小但內容豐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內容豐富體現在一文中知識點眾多,二情節精彩,燭之武的人物形象鮮明。因此,在設計課堂時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識點,又要體會燭之武的説辯藝術。我主要把握以下三點:

1、是從文章中獲得背景,訓練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膽取捨,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讀,做到重點突出。

3、是通過寫頒獎辭這一小作文形式,讓學生對燭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從閲讀中積累寫作素材,最為關鍵的是內化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決閲讀了卻不知道不會用材料的難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體會燭之武遊説的藝術。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體會燭之武遊説的藝術。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人曾説過,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一個人僅憑其三寸不爛就勸退敵人的百萬強師?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燭之武退秦師》。共同瞭解一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傳奇人物:燭之武。

二、簡介《左傳》

三、初讀感知

1、解決生詞:

貳(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縋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孫(páng)

2、放名家朗誦,請同學們聽清字音,聽準句讀,聽出語氣。

3、背景感知:

自由誦讀一遍,在朗讀的過程中思考一個問題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個國家?並且找出三國之間的糾葛,並造成什麼後果,並從原文中找出依據。

(明確):

涉及到了晉、秦、鄭三國。

(板書)一個三國的簡略地圖:秦──晉──鄭

(依據: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晉鄭之間: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晉秦之間: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

後果: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補充):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

這一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出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晉楚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讀燭之武勸説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師過渡)是啊,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南。在這危如累卵,命懸一線的危機時刻,燭之武不戰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燭之武,你會怎麼勸説?

(明確):因為之前已經讓學生在初讀感知中瞭解了三國的糾葛,所以學生會直接告訴秦王,之前晉國對秦國食言,點撥學生,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晉君聯合,想滅掉鄭國,鄭國派使者來説晉國的種種不是。那麼自己會怎麼想?肯定是挑撥離間,直接更見堅定自己與晉國的盟友關係,那麼這樣做只會失敗不會成功。

⑵ 那燭之武究竟怎麼做才贏得了秦國的信任呢,請同學們齊讀燭之武勸説秦王的部分。給大家五分鐘結合課下注釋,畫出文中重要的知識點,並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

(解決疑難):學生提問,老師點撥字詞。

譯文: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就煩勞您手下的人了。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説,也沒有什麼害處。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築城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有什麼滿足的呢?現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裏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受益,希望你考慮這件事。

⑶ 討論:

剛才通過串通文意瞭解到,燭之武也提到了晉國和秦國的過節,但是他是直接提出來的嗎?那麼之前燭之武還説什麼了,有什麼好處?

(明確):這一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自己從文本譚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體分析:

①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説我們鄭國已經知道自己要滅亡了,讓秦伯放低警惕,並且讓秦伯有一種優越感,知道鄭國已經知道自己快亡國了,而他是鄭國即將的擁有者。

②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用鄭國、秦國、晉國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國幫助晉國滅掉晉國,自己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只是給對方增強國力。讓秦伯這時清醒的看到自己的處境,讓秦伯必須重新審視一下這一場戰爭的必要性。

③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在用利益誘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過鄭國呢,我們鄭國還會提供給你們國家的往來使者所缺乏的東西,潛台詞就是既然滅亡鄭國給你帶不來好處,而且鄭國還能幫助到你,還是放棄攻打鄭國比較划算。

④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這時在提出秦國的同盟國也並不是那麼忠誠值得信賴,用事實告訴秦國,以前晉國不就早上剛得到幫助,晚上就築成拒秦。讓秦伯和晉君之間產生隔閡。

⑤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進一步在點出晉國的貪得無厭,現在晉國得到的是鄭國,不久的將來他得到的就是秦國,這時秦伯聽了之後,也是大冒冷汗,後果確實不堪設想,徹底打消滅掉鄭國的想法。

(總結):燭之武以退為進,讓秦伯不設防;讓事實説話,用三國地圖明確指出秦國沒有利益可圖;再點出不滅鄭國還能讓秦國受益;適時的點出晉國也是個靠不住的;更進一層指明晉國的狼子野心,讓秦伯看清攻打鄭國是對自己有害而無一利。

⑷ 最後燭之武勸説的結果是什麼?

(明確):

“秦伯説,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揚孫戍之,乃還。”

知識點:“説”通悦,“乃”是才。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知識點:微:沒有夫人:那人因:憑藉敝:損害與:結交,親赴

其:祈使還是

譯文: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藉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代替聯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

2、分析燭之武的形象:

燭之武聽説國家危難時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評燭之武?燭之武有着怎樣的形象?

(明確):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沒有直接接受説秦的使命,而是發了發牢騷。燭之武並不是不愛國,歲月給了燭之武太多的落寞與不甘,他只是略微對自己的懷才不遇表示不滿。作用是豐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飽滿,更真實可信。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返顧,他有着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着想的愛國主義精神,義無返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從他與秦伯的交鋒看出他的沉穩與敏鋭,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

五、作業

1、按照文言現象歸納重點知識,背誦全文。

2、結合老師補充的有關燭之武的內容,結合他的精神,給燭之武寫一段頒獎詞。

(補充):歷史上對燭之武的記載:

《史記》裏有簡單的幾句:“鄭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於秦”、“乃間令使謂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燭之武成了無名英雄。

《東周列國志》裏説他“鬚髮盡白,佝僂其身,躊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對他的評價是:“口懸河漢,舌搖山嶽。”從其後來的表現看,此言不虛。

(示例):

燭之武,鬚髮盡白,仍心懷天下;其貌不揚,卻機智聰慧。能瞭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為進,步步深入,逞抱負於交鋒,息蝸爭於頃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書】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秦──晉──鄭

  示弱臣服以退為進

  亡鄭利晉曉之以弊

  舍鄭利秦以利誘之

  晉言無信製造隔閡

  晉國無厭點醒秦伯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1

【教學設想】

1、由於學習文言文要付出比現代文更多的認識努力,因此通常同學們對文言文大都敬而遠之。調查顯示,多數同學都不大瞭解所學文言文的內涵,不瞭解那些隱藏在陌生語言下面的更深層次的人類的智慧,筆者力求引導學生走進文言文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燭之武退秦師》一文中説辭語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導學生意識到這一點,就可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逐步改變其對文言文的看法,培養起對文言文的閲讀興趣。

2、《燭之武退秦師》的故事背景對同學們來説非常陌生,可以讓學生親自查找資料,從而培養學生的收集篩選材料的能力和自讀能力。

3、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把課堂還給學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學過程中,更多是學生的小組討論,教師適當的給以點撥,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培養了學生交流協作的能力。

4、誦讀是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課自始自終以誦讀為教學手段和依據,在誦讀中賞析課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語文課堂應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因此結尾設計討論發言就是讓學生樂於探討並且有話可説,學有所得,並能學以致用。

6、背誦一直是學生一個頭疼的問題,所以筆者儘量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背誦課文,減輕學生的負擔,增強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瞭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閲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4、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5、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流程】

生朗讀預習→師範讀→生朗讀梳理→師引導生朗讀賞析→生朗讀鞏固→師引導生朗讀背誦

【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瞭解《左傳》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瞭解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歷史史實。

3、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正音,藉助註釋梳通文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1995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説:“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這個故事可謂是“一夫敵百萬之師”的現代版。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無數這樣的人物:張儀、蘇秦、諸葛亮。今天我們將去拜訪他們的“祖師”,請同學們翻到《燭之武退秦師》。

2、《左傳》其書《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記敍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政外交等大小事實。《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敍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為後世敍事散文樹立了典範。“傳”意為註釋,《左傳》為給儒家經典《春秋》所作的註釋性文字。《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與《公羊傳》、《谷粱傳》合稱“春秋三傳”。

3、史書體例:

⑴ 通史:不間斷地記敍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⑵ 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左傳》。

⑶ 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敍的歷史,如《戰國策》。

⑷ 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⑸ 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於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

⑹ 紀傳體:通過記敍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

4、相關資料:(在課文賞析中涉及到時給學生做補充)

⑴ 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晉獻公卒,晉國陷入內亂。晉國大夫裏克殺了晉獻公的庶子夷齊、卓子。並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後又派人迎接獻公次子夷吾,夷吾採納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

⑵ 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

⑶ 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

⑷ 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4月,晉楚爭霸中原,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之“貳”。《燭之武退秦師》發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僅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可以説是城濮之戰的餘波。

二、課文學習

1、師範讀課文。

2、生自由誦讀課文。(注意字音、停頓。)

3、生齊讀課文。(師點撥字音、停頓。)

4、生結合課文註釋初步梳理課文。(邊輕聲朗讀,邊梳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在誦讀中理解賞析課文。(前2段)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師引導大家概述。)

2、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語概括)每組選代表發言,師引導大家篩選歸納:

第1段:秦晉圍鄭。

第2段:臨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師。

第4段:晉師撤離。

二、課文賞析

第1段:

1、生齊讀第1段。

2、師示範串講梳理第1段。

(為學生後文的接龍串講做示範。)

3、留時間學生質疑問難。

(讓學生在字詞上得到落實。)

4、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為後文學生的討論歸納做示範)貳:從屬二主;軍:名詞活用作動詞,駐紮;以其無禮於晉:介詞結構後置句,還原後的正常句式應為“以其於晉無禮”。

5、師引導學生串析本段:“晉候、秦伯圍鄭”闡明形勢:兵臨城下,形勢嚴峻。“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闡明原因:兩事均與晉利害相關,與秦關係不大,秦可以爭取。“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闡述兩軍駐紮位置:兩軍分兵駐紮,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為燭説秦埋下伏筆。

6、師引導學生2分鐘即興背誦本段。

第2段:

1、男生齊讀本段。

2、女生接龍串析本段。

師點撥:

⑴ “佚之狐言於……師必退。”

① 形象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未見其人,先聞其名(聲)(即“才”)。

② 在此也可窺見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③ 還可窺見鄭伯善納諫的一面。

⑵ 辭曰:“臣之壯……也已。”進一步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滿腹才華,卻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鮮活。

⑶ 公曰:“……”許之。

① 鄭伯首先自責,體現了明君風範,然後以國家利益、形勢與個人利益的透徹分析感動了燭之武,可謂善於做思想工作。

② 燭之武最終應允,決定以國家利益為重,隻身去見秦伯,體現了他深明大義的一面。

④ 生質疑問難,師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⑷ 學生討論歸納本段知識點:“已”:通“矣”,句末語氣助詞;佚之狐言於鄭伯曰:介詞結構後置句,還原後的正常句式應為“佚之狐於鄭伯言曰”;辭曰:省略句,補充完整後為“(燭之武)辭曰”;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也”字表判斷。

⑸ 師引導學生用5分鐘即興背誦本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在誦讀中理解課文。(後2段)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3、體會燭之武的遊説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學過程

一、課文賞析

第3段:

1、一生範讀本段。

2、生藉助註釋細細梳理本段。(因為本段集中刻畫了燭的形象、表現出其高超的遊説技巧,所以讓學生細細品味)

3、生接龍串析本段:

師點撥:

⑴ “夜……秦伯”:説明形勢危急,燭不畏危險。

⑵ 燭説秦伯運用了高超的攻心術: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坦言知亡,避其鋭氣:鄭既知亡矣。)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⑶ 秦……乃還:秦權衡利害,決定退兵,但卻派人留守要塞,體現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質疑問難,師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5、學生同桌討論歸納,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亡:動詞的使動用法;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鄙:名詞的意動用法;封:名詞的意動用法;厚: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薄: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乏困: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東:名詞活用做狀語;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厭:通假字,通“饜”;説:通假字,通“悦”;闕:通假字,通“缺”或“掘”;以為:古今異義詞,古意:把……當作;今意:認為。行李:古今異義詞,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時帶的包裹。東道主:古今異義詞,古意: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請客的主人。乏困:古今異義詞,古意:缺乏的東西;今意:精神不好。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還原後應為:有何厭。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介詞結構後置,還原後應為:若亡鄭而於君有益。

6、師引導學生結合燭的遊説步驟即興背誦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齊讀本段。

2、男生接龍串析本段。

師點撥:

晉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實,“不仁”只是一個藉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是實質,“知”是理智,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是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不武”是因為勝負之數,難以預料。所以,説到底,晉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學生討論歸納本段知識點:敝: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知:通假字,通“智”。夫人:古今異義詞,古意:那個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去:古今異義詞,古意:離開;今意:到,往。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斷句。

4、師引導學生即興背誦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學生分小組討論後發言,師引導學生歸納:

1、燭之武:

⑴ 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⑵ 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

⑶ 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2、鄭伯:

⑴ 善於納諫。

⑵ 勇於自責。

⑶ 善於言辯。

3、秦伯:貪婪,自私,不講信用,見利忘義。

4、晉文公:貪婪,但理智,能隱忍不拔,隨機應變,審時度勢,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識才的伯樂。

三、本文的寫作特色

師引導學生討論後歸納:

1、伏筆與照應。

2、波瀾不驚。

3、詳略得當。

四、生小組討論後談學習本課後的啟發

分兩種層面來展開:

1、本文給我們的啟示。

2、結合當今國際國內形勢(比如:世貿談判、朝核問題……)

【附】

1、秦晉圍鄭形勢圖:

2、板書

秦晉圍鄭

燭 臨危受命

之 智退秦師

武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退

退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秦

秦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師

師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

晉師撤離

【教學反思】

一位偉人曾説過“不會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遺產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前途的民族”。史書典籍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所以讀史書就是去了解繼承我們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也明確提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吸收人類進步文化”。並且也明確要求高中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具備初步地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學內容和要求”中也明確規定“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文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所以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是非常必要的。國中的文言文教學主要停留在讀讀背背的層面上,而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註重學生文言文閲讀習慣的培養,引導學生用現代觀念來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設計過程中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為了讓學生與課文達到零距離的接觸與交流,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文言文學習落腳點。進一步達到學有所獲,變“老師強迫我學”為“我想去學”、“我要去學”。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實現了學生、教師角色的還原轉化,所以在老師的導演下,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來,學生普遍覺得在熱烈輕鬆地討論氛圍中收穫不小,並且第一次感到原來古文還可以讓自己學到很多在現實生活中實用的一些知識和道理。這幾堂課上下來,筆者覺得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找到了學習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讓學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學習的方法和規律,可以説預期的目的基本達到。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還是有一些地方還需改進,首先就是學生不知道學習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剛開始讓學生起來賞析時,開始幾乎是在概述故事,後經過點撥才基本明白;其次,學生對文言文的知識點概念模糊,所以在開始歸納知識點時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談啟發時,學生開始時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從何入手,後經引導才明白。這些都説明面對新的學生,必須作好學生的情況瞭解,在備課中切實做到“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2

教學思路設計:

本文所記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晉聯合攻打鄭國前發生的一場外交鬥爭。此前兩年,晉國在城濮之戰中曾經大敗楚國,成為中原霸主。鄭國在戰爭中曾經出兵幫助楚國,因而結怨於晉,這是晉楚聯合圍鄭的直接原因。

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包圍,危在旦夕,鄭大夫燭之武奉命,去説服秦穆公撤圍。他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説服秦伯撤走圍鄭軍隊,並且派兵幫助鄭國防守。最後晉軍也不得不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本文表現了燭之武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計個人恩怨,臨危受命,隻身説退秦軍,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精神,讚揚他善於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敵人的外交才能。

這是一篇古代記敍散文。這些文章或記政治、外交的風雲變換,或記傑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傳的敍事名篇。學習這樣的文章,可以從中領略古人的才華和品德,可以欣賞和借鑑敍事的藝術。文言散文特有一種簡潔之美,學習時要反覆朗讀,悉心體會,要提要勾玄的'方法,抓住關鍵詞語概述文章的敍事脈絡,化簡為繁,提高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學習目標:

1、掌握《左傳》的體例、別名和先秦散文的特點。

2、歸納本課詞類活用的類型、古今異義字和通假字等。

3、歸納本課出現的文言特殊句式:介賓短語後置句、賓語前置句、判斷句。別動句和省略句。

4、欣賞燭之武的言説技巧

5、學習燭之武急國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鄭伯引咎自責的優秀品質。

學習重點:

培養學生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實詞、虛詞等文言知識。

學習難點:

燭之武形象、燭之武的言説技巧。

課時安排:

兩課時

學習設想:

1、文言文教學本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學生對文言文有着一定的畏懼心理。應該利用文言文本身的特點使學生有一種文言文不難學的感覺。本文故事情節性較強,人物形象突出,易於理解。因此在學習中加強對文章的內容的理解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複述能力。

2、加強朗讀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瞭解有關《左傳》的內容

2、把握文章大意,瞭解文章內容。

學習重點:

對文章內容的把握。

學習步驟:

一、導入:

説到戰爭,我們眼前馬上會出現這樣的血腥場景,刀光劍影,硝煙瀰漫,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確實戰爭是殘酷的,戰爭摧毀文明,戰爭讓人喪失人性。但是有沒有辦法阻止戰爭呢?在我國古代就有這麼一位憑三寸不爛之舌勸退百萬之師,輕鬆化解一場干戈的人物,他就是燭之武。他的事蹟記錄在《左傳》裏,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他的事蹟,學習古文《燭之武退秦師》。

1、瞭解《左傳》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敍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作者左丘明,記敍了東周前期240多年前的歷史,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內容,具有研究先秦歷史的史料價值,又有很大的文學的價值。《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敍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2、瞭解先秦散文概貌

《左傳》是一部編年體史著,什麼是編年體呢?我們可以從字面意義看其特點。編年體就是按照年代的發展來組織、記敍歷史事件的體例。如《春秋》、《資治通鑑》等。先秦歷史散文除了編年體外,還有國別體和紀傳體兩種形式。國別體是區分不同的國家,再按照時間的發展分別敍述歷史事件的一種文體。如《國語》、《戰國策》等;紀傳體是司馬遷開創的以記敍人物為主要內容的文體。如《史記》、《漢書》等。

3、《春秋》三傳

《左傳》全稱是《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傳(zhuàn,解説義),由此看出,《左傳》是對孔子編著的《春秋》的詮釋,解説。另外還有兩本書也是對《左傳》的闡發《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因此我們把這三本書叫做“《春秋》三傳”。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感知課文,初步瞭解內容。

師範讀、學生自由讀、在預習基礎上進一步把握文中的一些字的讀音,詞的意思。

集中歸納、加強積累。

(1)、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體會古漢語的特點。朝亡厭國戍夕師危鄙賜濟封

(2)、幾個古今異義的詞:貳東道主行李乏困

(3)、詞類活用:晉軍函陵越國以鄙遠朝濟夕設版鄰之厚,君之薄也。。

2、瞭解文章內容。

學生根據課後練習一,再讀課文,要求先在小組內用自己的話把文章的故事情節複述給組員聽,選出講的最好的一個,與其他組的佼佼者競爭。(學生深入地研習課文,小組內講故事比賽。通過講故事這一環節提高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也為以後學習文言文打下興趣的基礎。)(找兩個小組的優勝者講故事,並對其表現表示讚揚)。

3、梳理情節、概括層意、理清敍事脈絡。

全文四段,主要內容概括為:

第一段:秦晉圍鄭危在旦夕

第二段:深明大義臨危受命

第三段:機智善辯説退秦師

第四段:迫晉退兵化解危局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對先秦的歷史散文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並初步接觸了課文內容,知道鄭國的國家命運危在旦夕,鄭國到底能不能化險為夷,脱離險境呢?我們下節課再細分解。

四、練習。

1、熟讀課文,爭取背誦。

2、完成課後練習三、四

五、板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第一部敍事詳細編年體

《春秋》三傳《公羊傳》國別體

《穀梁傳》紀傳體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3

《燭之武退秦師》是新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下第一單元第四篇課文。燭之武的時代早已過去,但燭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還啟示着今天的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應該愛崗敬業;即使暫處逆境,也應該不斷磨礪自己,以至終成大器!同時昭示我們應該學習古人那種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燭之武的成功就在於他正確把握天下形勢,並且熟知歷史,洞察秦晉之隙,然後憑他的三寸不爛之舌。生活是一塊磨刀石,只有不斷砥礪自己,才能保持永遠鋭利的鋒芒。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以、而、焉”3個詞語。歸納本文的文言知識。

2、在掌握字詞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3、培養學生初步鑑賞文言文的能力。

4、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精神。

二、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並歸納其規律,積累常見文言字詞,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思維發展與提升:體會人物對話的語氣和特點,欣賞燭之武高超的勸説藝術。

審美鑑賞與創造:體味本文類比推理和比喻説理的方法,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化傳承與理解: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精神。培養積極的人生觀。

1、積累相關文言知識。

2、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於運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學生課前自學,查找相關背景資料,幫助理解文章。

《燭之武退秦師》

一、導入課文,

1)1995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説:“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這個故事可謂是“一夫敵百萬之師”的現代版。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無數這樣的人物:張儀、蘇秦、諸葛亮。今天我們將去拜訪他們的“祖師”,請同學們翻到《燭之武退秦師》。

2)《論語》子路篇中説“一言以喪邦,一言以興邦”,古代有很多有名的謀士如魏徵勸諫唐太宗、鄒忌諷齊王、觸龍説趙太后,這些人都是國家的名臣,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另一位為國努力的謀士燭之武。

二作者及背景簡介。

1、請學生讀註釋1,《左傳》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外交辭令,記事條理清楚,詳略得當;寫人簡潔生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歷代散文的典範。

《左傳》的別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

《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因為《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説《春秋》而作,所以

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

2秦晉圍鄭背景(適時補充給學生)。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鄭有兩事得罪了晉國:其一,晉文公重耳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其二,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出兵幫的是楚國,而此役楚國失敗。

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

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三、讓學生自讀,注意重點字的讀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縋(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 秦伯説(yuè)

四、題解

退:使動用法,

使-----撤退

師:軍隊

五、講解課文

(一)講解第一段

1、誦讀指導: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是本段關鍵一句,語速要較慢,尤其是“且”處應稍作停頓,“也”字要拖長聲音。此句讀完,稍作停頓,再起後句“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晉”“秦”之後要略作停頓。因為“軍”在此名詞活用為動詞,當“駐紮”講。(領讀,齊讀)

2、提問:本段僅25字,卻道出很多內容,有哪些?

明確:①秦晉圍鄭,來勢兇猛;弱小鄭國,危如累卵。②“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既道出了秦晉圍鄭的原因,又暗示鄭國有機可乘,為“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嘗試背誦)

(二)講解第二自然段

1、誦讀指導:

“國危矣”要讀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要讀得堅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是燭之武對只能虛度人生的無可奈何慨歎,要讀出傷感的基調,而鄭伯,面對燭之武的牢騷,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滿,而是從諫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鄭伯之言一定要讀得心平氣和。(領讀,齊讀)

2、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之:助詞,

無能為也已——不能做什麼了。無能:不能。已:同“矣”。

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判斷句)

3、提問:面對為難,鄭國君臣的表現如何?

明確:①佚之狐出謀劃策,力薦燭之武。②鄭伯從諫如流,情真意切,感動了燭之武。③燭之武面對鄭伯的誠意,深明大義,承擔了赴秦説秦師的重任。(齊讀)

(三)串講第三段。

1、一生範讀本段。

2、學生藉助註釋細細梳理本段。(因為本段集中刻畫了燭的形象、表現出其高超的遊説技巧,所以讓學生細細品味)

3、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①“夜……秦伯”:説明形勢危急,燭不畏危險。

②燭説秦伯運用了高超的攻心術: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坦言知亡,避其鋭氣:鄭既知亡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③秦……乃還:秦權衡利害,決定退兵,但卻派人留守要塞,體現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探究“三巧”遊説藝術

1)以“利”巧攻心理。2)以“害”巧析形勢。3)以“史”巧施離間。

5、學生同桌討論歸納,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鄙:名詞的意動用法;

封:名詞的意動用法;厚: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薄: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乏困: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東:名詞活用做狀語;陪:通假字,通“倍”;

共:通假字,通“供”;厭:通假字,通“饜”;

説:通假字,通“悦”;闕:通假字,通“缺”或“掘”;

5、師引導學生結合燭的遊説步驟即興背誦本段。

(四)串講第四自然段

1、誦讀指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後果作停頓,因“微”是連詞,表假設,為“假如沒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詞,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後要略作停頓。

(齊讀,然後指名學生讀)

2、提問:本文是如何結尾的?

明確:以晉文公再風雲突變中,頭腦前行,毅然撤軍作結。而這也正是燭之武所想達到的目的。

六、嘗試背誦全文

七、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分析燭之武形象

板書

秦晉圍鄭

臨危受命

智退秦師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

晉師撤離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1、集體背誦全文。

2、對文中的文言字詞提問。

二、亮點探究

1.文章寫燭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後“受”,有什麼作用?

探究學習:這段文字看似閒筆,卻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燭之武的境況,是一個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評鄭伯不能用人,但在關鍵時刻,作為國君尚能接受規諫,誠懇負責。三是點明燭之武深明大義,以解國難為重。這一內容粗線條地勾勒出燭之武的形象,為下文寫他奔赴國難的義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鋪墊。

2.晉文公最後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你怎樣看待晉文公的退兵理由?

探究學習:其實,“不仁”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才是實質。“知”通“智”,這個“智”,是理智,就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以亂易整,不武”,勝負之數,難以意料。晉的退兵,説到底,也是一個“利”字起作用。

3.課文雖短,但在敍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請舉例分析這一寫法特點。

探究學習:文章注意伏筆與照應的地方較多,如:①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説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説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説退秦師埋下了伏筆。②“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的有關內容。③“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文章預後瞻前,巧施伏筆,簡練而不失謹嚴,自然而耐人玩味。

三、燭之武形象探討:

提問:燭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請用簡練的語言加以評價。

燭之武的成功就在於他正確把握天下形勢,並且熟知歷史,洞察秦晉之隙,然後憑他的三寸不爛之舌。生活是一塊磨刀石,只有不斷砥礪自己,才能保持永遠鋭利的鋒芒。燭之武到了七十多歲的高齡,仍有滿腹牢騷,可見他的鋭氣未減;仍能建功立業,可見他的才華依舊。此前,三朝為官,滿腹經綸,卻一直不得重用,其間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燭之武在這種懷才不遇的痛苦中,並沒有自暴自棄,更沒有妄自菲薄,而是以驚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圖強,飽讀經書,關心時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終於在人生的最後時刻,也是最為關鍵的時刻,“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完成人生的最後一擊,為自己一生劃上一個完美的感歎號。時代鑄就英雄。燭之武的時代早已過去,但燭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還啟示着今天的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應該愛崗敬業;即使暫處逆境,也應該不斷磨礪自己,以至終成大器!同時昭示我們應該學習古人那種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歸納文言詞語的用法

1、詞類活用、

A.名詞做狀語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在東邊;在西邊)夜縋而出(在晚上,當晚)

B.動詞活用為名詞君亦無所害(害處)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恩惠,好處)

C.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臣之壯也(壯年)越國以鄙遠(遠方,邊遠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東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主語)晉惠公)許君焦、瑕(主語)

夜縋(燭之武)而出(賓語)敢以(之)煩執事(賓語)

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氾南(介詞)

B.倒裝句

以其無禮於晉(於晉無禮──介賓短語後置)

且貳於楚也(於楚從屬──同上)

佚之狐言於鄭伯(於鄭伯言──同上)

何厭之有(有何厭──賓語前置)

C.判斷句

3.通假字

無能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説,與鄭人盟(悦)失其所與,不知(智)

4。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

(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5.完成課後練習,一詞多意

①以其無禮於晉 (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 (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把,介詞)

而①今急而求子 (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 (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 (錶轉折,連詞)

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 (疑問副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副詞,怎麼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問代詞,哪裏)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 (兼詞,於此)

五、課堂小結

六、佈置作業

嘗試把這篇文章改編成課本劇。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4

文本分析:

《燭之武退秦師》被選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二章中國古代記敍散文部分,古代記敍散文則或是記敍古代各國政治、外交的風雲變幻,或是記敍傑出人物的英雄事蹟,文章結構嚴謹,敍事委婉曲折。面向的對象是高中一年級學生。本文選自《左傳僖公十三年》,是敍事散文名篇,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有助於提高同學的古文閲讀和鑑賞能力。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熟讀課文,疏通生字詞,把握文章大意。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積累文言常識;(教學重點)

2、瞭解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歷史史實;(教學難點)

(二)過程與方法

3、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正音,藉助註釋疏通文章。

4、能夠學會抓住關鍵詞,概述文章敍事脈絡,化繁為簡,提高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5、領略燭之武的才華和品德。

教學層次設計

一、導入(2分鐘)

二、文學常識(8分鐘)

三、相關史實及背景介紹(15分鐘)

四、初步感知課文(15分鐘)

五、作業及五分鐘機動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去年紅極一時的清宮劇《甄嬛傳》同學們看過了嗎?在最後一集的時候,已經成為皇帝的四阿哥弘曆還是擔心自己的皇位,不放心六阿哥。他當時是怎麼跟太后説的,你們還記得嗎?對,他用了《鄭伯克段於鄢》這個故事來暗示。大家知道嗎?這篇文章其實來自於《左傳》。這本書記敍了春秋時期大量的歷史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燭之武退秦師》。在本文開始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些基本文學常識。

二、文學常識

1、本單元學習的是古代記敍散文,那麼什麼是散文(體裁)呢?

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散文是與詩歌、小説、戲劇並稱的一種文學體裁,文學體載包括雜文、隨筆、遊記等。是最自由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制,也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行文體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個或多箇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敍、論理等方式表達。

2、中國古代散文可以分為哪幾類呢?

先秦時期散文主要有兩種: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古代記敍散文源自於先秦歷史散文,主要為編年體、國別體、紀傳體三類。《左傳》是第一部敍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是《資治通鑑》。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國語》,另一部《戰國策》。第一部紀傳體史書是司馬遷的《史記》,班固所著的《漢書》是斷代史史書。

3、《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左傳僖公十三年》。那麼《左傳》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它記敍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頗具春秋時代歷史散文的特色。內容豐富,規模宏大,忠於歷史事實,生動、真實地反應了奴隸社會崩潰時期的重大變化,為後人提供了那個時代廣闊多彩的社會生活畫面。統治集團內部的各種矛盾鬥爭,各諸侯國之間頻繁的爭奪戰爭,各種禮儀制度、社會風俗、道德觀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在《左傳》中都有大量記載。《左傳》無論對後代史學和文學都有極大的影響,在藝術上的成就令人驚歎,為後世敍事散文樹立了典範。

4、春秋三傳:

《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説春秋而作,被稱為“春秋三傳”。

三、相關史實及背景介紹

同學們先齊聲朗讀一遍,疏通生字詞,注意語氣和停頓。(基本解決字詞讀音,停頓)

接下來,我請一位同學來講講本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好,下面我們先從地圖上分析一下當時各國之間的關係。這是秦國,都城為壅。這是晉國,都城為絳。這是鄭國,都城新鄭。晉鄭彼鄰,秦如攻打鄭國,的確如燭之武所言:“越國以鄙遠。”當時,晉軍駐紮在函陵,即新鄭縣北;秦軍駐紮在汜水南面,離新鄭也不遠。大軍壓境,鄭國危如累卵。《燭之武退秦師》中所記述的就是秦晉攻打鄭國之前展開的一場外交鬥爭。燭之武是這場外交鬥爭的主角,他身負君命,隻身赴秦,説退秦軍,實屬不易。當時,秦、晉、鄭三國的關係十分複雜,瞭解與此文相關的歷史史實,對我們學好這篇課文十分重要。

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

這一年,晉獻工卒,晉國陷入內亂。公子夷吾出逃,後以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以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派兵護送他回國並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

沒想到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就反悔了,拒絕割地。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從此出現了裂痕。

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

文中提到的晉文公重耳曾在外流亡十九年,期間經過鄭國,鄭文公不太看得起他,所以沒有以應有的禮遇接待他。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

公元前632年,晉楚之間發生了一場城濮之戰,楚軍大敗。晉文公一躍成為春秋霸主之一。當時,鄭國地處兩國之間,又因為曾經無禮於重耳,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人到晉國請罪求和。於是,晉與鄭結盟,也就是鄭國承認了晉國的霸主地位。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

《燭之武退秦師》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只相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實屬城濮之戰的餘波。

四、初步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先請全班齊聲朗讀。通過課前的預習,相信同學們對於本文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我們先從文章標題看起,燭之武退秦師,“退”是“使…退”的意思。全文也是圍繞着這一“退”字展開的。下面,請同學們回答我幾個問題,看看你們預習的怎麼樣。

1、燭之武是誰,他為什麼要退秦師?

2、秦師有同夥嗎?他們之間關係怎麼樣?

3、燭之武為什麼不是選擇退晉軍而要退秦師?

4、燭之武是怎麼退秦師的?有沒有用什麼計謀?

全文分為四段,每一段都十分簡短,卻意思非常清楚。你們能不能用更簡短的話來概括每一段的大意?

五、作業

下節課我們將對本文進行更加細緻的分析,請同學們課後細讀課文,找出文中出現的古今異義的字詞,“之、以、於、焉”字,看看它們有幾種意思。

六、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中常見虛詞的用法,詞類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2、瞭解和欣賞古代記敍散文的敍事藝術;

(二)過程與方法

3、學生質疑,教師點撥法,解決文言文詞句方面的知識;

4、反覆朗讀,體會燭之武高超的語言藝術和敍事藝術;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5、以古鑑今,通過文章中分析各國攻伐與結盟關係的實質來反思當下。同時,從國家之間的分分合合來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教學層次設計

一、導入及回顧(5分鐘)

二、文本分析(25分鐘)

三、欣賞敍事藝術(10分鐘)

四、五分鐘機動時間及作業佈置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介紹了本文的相關歷史背景,對文章頁有了大致瞭解。下面請同學們先朗讀全文。上節課結束的時候,我要求你們找出古今異義的字詞,我請同學來説説,找到了那些。好,看來大家課後還是看了書的。那麼,看到課後習題二,解釋這些詞的意思。

行李、以為、夫人、去、東道主

二、文本分析

一)通過檢查,發現同學對上節課知識的掌握還不錯,希望沒有記住的同學在早自習的時候多花點時間記住。這節課我們將深入學習本文。

第一自然段

(齊讀)“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是本段關鍵一句,語速要較慢,尤其是“且”處應稍作停頓,“也”字要拖長聲音。後句“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注意斷句。“晉”“秦”之後要略作停頓。因為“軍”在此名詞活用為動詞,當“駐紮”講。

(領讀,齊讀)

提問:本段僅25字,卻道出很多內容,有哪些?

明確:①秦晉圍鄭,來勢兇猛;弱小鄭國,危如累卵。②“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既道出了秦晉圍鄭的原因,又暗示鄭國有機可乘,為“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第二自然段

(齊讀)“國危矣”要讀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要讀得堅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是燭之武對只能虛度人生的無可奈何慨歎,要讀出傷感的基調,而鄭伯,面對燭之武的牢騷,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滿,而是從諫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鄭伯之言一定要讀得心平氣和。

提問:面對為難,鄭國君臣的表現如何?

明確:①佚之狐出謀劃策,力薦燭之武。②鄭伯從諫如流,情真意切,感動了燭之武。③燭之武面對鄭伯的誠意,深明大義,承擔了赴秦説秦師的重任。

第三自然段:教師重點分析燭之武退秦師這一段(齊讀)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示弱。鄭已經知道自己抵不過秦晉的軍隊,房地姿態,減輕秦伯的戒心)以退為攻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翻譯)

(滅鄭對秦國沒有好處,即使因一時意氣滅亡了鄭國,也難以維持在鄭國的統治)

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翻譯)

(鋪陳利弊,滅鄭國除了對秦國沒有意義之外,相反會帶來不利,會增加晉國的實力。會使自己在與晉國的較量中居於不利地位)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進一步陳述了留鄭的有利,將利害關係展現在秦穆公面前,讓他知道是否該選擇攻打鄭國。)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分化瓦解。若只是鋪陳利弊,讓秦國考慮退兵,秦穆公或許會考慮到與鄭國的同盟關係,不好獨自先退兵,但是,燭之武重提晉文公背信棄義之事,使秦穆公減少了對維持同盟關係的顧忌,同時考慮同盟的可信度。)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翻譯)

(從根本上説明鄭國滅亡後,秦國也會深受其害,秦國幫助晉國攻打鄭國,只不過是幫晉國增加領土,這是燭之武誰退秦師的最關鍵的一點,仔細為秦穆公分析當前的局勢,讓他明白秦,晉,鄭三國所處的地位與利害關係。)

闕秦以利晉,為君圖之。

(燭之武説動秦穆公之後,並不是直接請求秦穆公退兵,“為君圖之”是讓秦穆公仔細考慮,但其實結果已經知曉,燭之武用這種方法維護了秦穆公作為君主的決斷權,不會讓別人以為是燭之武讓秦伯退軍,秦伯就聽從,而是在陳説利弊後,由秦穆公自己做出決定。)

燭之武請求敵國退軍但又不失其氣勢,以退為進,層層推進,不是一味的請求退軍,而是站在秦國利害關係的基礎上進行勸説,並援古例今,全方位的考慮各方面的情況。

第四自然段

(齊讀)“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翻譯)“微”後果作停頓,因“微”是連詞,表假設,為“假如沒有”之意,曾經在《岳陽樓記》中學過這個詞即“微斯人,吾誰與歸”。“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詞,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後要略作停頓。

提問:晉軍為什麼沒有追擊秦軍?

明確:從仁、智、武三個方面考慮。

(齊讀課文)我們已經將全文過了一邊,請問同學還有沒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請舉手提問。

二)、總結:

1、重點虛詞

“之”字的用法。

1)代詞,在句中做定語或賓語。例:許之

2)連詞。○1連接定語和中心語,表領屬關係或修飾關係,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例:寡人之過也○2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使主謂結構變成偏正結構,在句中充當主語、賓語或狀語。例: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瞭解了“之”的用法後,我希望同學能真正理解。

提問:請同學找出文章中的“之”字,並判斷屬於哪一種用法。

(作代詞:1.許之;2.若不闕秦,將焉取之?3.為君圖之。4.楊孫戍之。5.子犯請擊之。6.亦去之。7.何厭之有(注意:這裏是做代詞,復指“有”前面的'賓語。

“的”:1.寡人之過也。2.因人之力而敝之

取消句子獨立性:1.臣之壯也。2,鄰之厚,君之薄也。3.行李之往來4.君之所知也)

(第二個重要的是“以”字的用法,“以”在文中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以”字的用法。

1)介詞,表原因,相當於“因”“因為”

2)介詞,“用”“拿”,表示動作行為以某物為工具或憑藉

3)連詞,連接兩種行為,表示前後關係。

4)(下面,請同學根據講解,判斷下面“以”字屬於那種用法)

以其無禮於晉。敢以煩執事。以亂易整,不武。越國以鄙遠。焉用亡鄭以陪鄰。

(○1.屬於第一種用法○2○3屬於第二種用法.○4○.5屬於第三種用法)

“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錶轉折,連詞)

“於”字用法

1)表處所、時間

2)介紹涉及的對象。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怎麼能)

2、詞類活用

1)使動用法——所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之怎麼樣”的意思,即此時謂語動詞表示的動作不是主語發出的,而是由賓語發出的。

1.燭之武退秦師(使退)

2.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使滅亡)

3.闕秦以利晉(使獲利)

2)名詞用作動詞

1.晉軍函陵(駐紮)

2.越國以鄙遠(邊邑,這裏用作動詞,使成為邊邑,使動用法)

3.既東封鄭(疆界,這裏用作動詞,使成為疆界,使動用法)

3)形容詞用作動詞

鄰之厚,君之薄也(變雄厚,變薄弱)

(瞭解了一些詞語的用法之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本文的一個特殊句式,這個句子在多文言文中都會出現,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3、特殊句式

①以其無禮於晉介詞結構後置。②佚之狐言於鄭伯曰介詞結構後置。

③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有何厭”。④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

(“何”是有的賓語,“之”在這裏作代詞,復指“有”的賓語,同樣用法有我們在國中學過的“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

三、欣賞敍事藝術,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經過我們對《燭之武退秦師》這一文的詳細解讀,請同學歸納一下本文采用了那些技巧:

1.用人物對話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呈現故事發展矛盾。

有鄭文公與燭之武的對話,有燭之武與秦穆公的對話。燭之武對鄭文公的話裏有話;對秦穆公説的話,完全看到了秦、晉間的矛盾,看到圍鄭對秦、晉的利害關係,所以能打動秦穆公。最後寫子犯請擊秦軍,晉文公不同意,這裏預伏後來的秦晉殽之戰。本文中的故事是發生在秦晉圍攻鄭國的緊張氣氛下,通過佚之狐之言引出燭之武出場。燭之武與鄭伯的一段對話既可以看出燭之武曾經懷才不遇的悲憤,也可以看出面對國難時,燭之武不計前嫌,為國效力。燭之武説秦穆公這一段更是通過燭之武的言辭,講故事發展推向高潮,並同時鋪陳出了春秋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攻交伐謀的本質。

2.敍事精煉,語言簡潔。

燭之武如何説服秦伯是文章的主體,因此,文章着重對此進行了描寫。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知道,雖然只有短短百字左右,但是,卻將秦,晉,鄭三國利害關係分析的非常明朗,並且抓住人物的心理,敍事有理有據,非常全面。

例如其他的敍事技巧:伏筆,照應等,並舉例論證相關觀點。重要的是同學自己根據文章進行的有依據的分析。

四、作業

假如晉國單獨對鄭出兵,鄭伯要你去説服晉侯,你會怎麼説?就此寫一段勸説詞。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5

教學要點:

1、在誦讀中理解課文。(後2段)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3、體會燭之武的遊説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一、課文賞析

第3段

(1)一生範讀本段。

(2)生藉助註釋細細梳理本段。(因為本段集中刻畫了燭的形象、表現出其高超的遊説技巧,所以讓學生細細品味)

(3)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①“夜……秦伯”:説明形勢危急,燭不畏危險。

②燭説秦伯運用了高超的攻心術: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坦言知亡,避其鋭氣:鄭既知亡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③秦……乃還:秦權衡利害,決定退兵,但卻派人留守要塞,體現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質疑問難,師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5)學生同桌討論歸納,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鄙:名詞的意動用法;封:名詞的意動用法;

厚: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薄: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乏困: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東:名詞活用做狀語;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厭:通假字,通“饜”;説:通假字,通“悦”;

闕: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為:古今異義詞,古意:把……當作;今意:認為。

行李:古今異義詞,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時帶的包裹。

東道主:古今異義詞,古意: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請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異義詞,古意:缺乏的東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還原後應為:有何厭。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介詞結構後置,還原後應為:若亡鄭而於君有益。

(6)師引導學生結合燭的遊説步驟即興背誦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齊讀本段。

(2)男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晉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實,“不仁”只是一個藉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是實質,“知”是理智,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是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不武”是因為勝負之數,難以預料。所以,説到底,晉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學生討論歸納本段知識點:

敝: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異義詞,古意:那個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異義詞,古意:離開;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斷句。

(4)師引導學生即興背誦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學生分小組討論後發言,師引導學生歸納。

1、燭之武:(1)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2)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

(3)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2、鄭伯:(1)善於納諫。

(2)勇於自責。

(3)善於言辯。

3、秦伯:貪婪,自私,不講信用,見利忘義。

4、晉文公:貪婪,但理智,能隱忍不拔,隨機應變,審時度勢,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識才的伯樂。

三、本文的寫作特色。

師引導學生討論後歸納。

(1)伏筆與照應。

(2)波瀾不驚。

(3)詳略得當。

四、生小組討論後談學習本課後的啟發。

分兩種層面來展開:

1、本文給我們的啟示。

2、結合當今國際國內形勢(比如:世貿談判、朝核問題……)談

附:1、秦晉圍鄭形勢圖

3、板書

秦晉圍鄭

燭臨危受命

之智退秦師

武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

退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

秦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誘

師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

晉師撤離

標籤: 武退 秦師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ld0v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