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歷史説課稿模板集合七篇

歷史説課稿模板集合七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歷史説課稿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歷史説課稿模板集合七篇

歷史説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筆墨丹青》。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設計理念等六方面來談談對本課的構思過程,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一、教材分析

1、本課的地位與作用:《筆墨丹青》是嶽麓版“文化發展歷程”第二單元第八課的內容。本課在內容上透射出中國傳統的宇宙觀、自然觀、人生觀,在形式上獨樹一幟,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課學習,瞭解中國古代藝術多姿多彩的風貌,培養學生體驗美、發現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豐富生活內容,培養藝術情操。

2、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中國古代繪畫的發展歷程及成因。

(2)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古代藝術的內容,使學生逐步理解藝術的特點和表現形式。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中國古代的藝術比較感興趣,但對古代藝術的瞭解僅在於感官,對古代藝術背後所傳承的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瞭解較少。透過學習古代藝術名作,有助於學生認識中華文明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地位。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熟悉中國古代繪畫史上著名的畫家和作品,掌握中國傳統繪畫的歷史發展脈絡,理解傳統繪畫的藝術特色;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德育目標--提高學生自身的藝術修養,激發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

四、教法與學法

為了豐富課堂內容,提高課堂效率,本課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展示歷史畫卷,並融入時代內容,使課堂有“聲”有“色”。在教法上,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1、演示法:利用中的圖片、視頻等手段對中國古代繪畫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2、情境法:創設情境,增強學生的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感,培育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 3、學生活動法:學以致用,提升能力。

由於學生的學習風格存在差異,我採取多樣的學習方法: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互評法學習等。

五、教學過程

下面我重點談一下教學過程。這一過程包括四個環節,分別是導入新課,講授新課,構建整體知識框架,佈置作業。

1、導入新課(大約需要5分鐘)

(截取奧運會開幕式上展示畫卷的部分視頻.)播放視頻.

在華麗的場景與優美的意境中,一幅中國畫卷以流動的方式展示出來。隨着主持人對中國畫風的介紹,教師提出問題:中國繪畫的歷史源遠流長,它起源於何時?有哪些特點?從而將學生帶入本課內容。

2、講授新課(大約需要30分鐘)

第一步:走近和感受中國繪畫

通過多媒體分別展示從新石器時代到明清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讓學生感受遠古繪畫的質樸,戰國漢代的誇張浪漫,魏晉時期的以形寫神,盛唐的氣象萬千,宋元明清的活潑、張揚,並讓學生結合課本總結各個時期的時代特徵及繪畫特點。

這部分內容我通過以下5個問題貫穿起來

①起源時期的繪畫具有什麼樣的形式、風格和內容呢?----------------------起源

②聯繫戰國時期和漢代的時代背景,為何帛畫主題及形式呈現出這樣的風格?--成熟

③從魏晉時期到宋元明清的文人畫各有何特點?----------------------------發展

④民間風俗畫的興起和哪些因素有關?------------------------------------豐富

⑤從課文的介紹中,能否概括出中國古代繪畫的基本特點?

第二步:品味中國文人畫風格

文人畫是北宋以後中國畫的主要藝術形式,通過多媒體展示體現文人風格的三類畫: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體驗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畫家的精神風貌,進一步理解文人畫不求形似,追求神似,注重意境和個人主觀性情的抒發等特徵,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第三步:學生活動

根據課後“閲讀與思考”中宋代宮廷畫院出過的考題,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設計自己的畫面,並一起交流評論,比較誰的構思最接近傳統文人畫的標準,提高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3、構建整體知識框架,突出知識主幹(大約需要5分鐘)。

新石器時代繪畫

一、繪畫藝術的起源 戰國時代繪畫

兩漢時期繪畫

興起背景

魏晉文人畫

二、從顧愷之到吳道子 特點

背景

唐朝繪畫 特點

代表

背景

宋代文人山水畫

三、文人意趣 特點

元代文人畫特點

明清文人畫特點

背景

宋代民間畫興起

四、民間風情 代表作

明清民間畫

4、佈置作業(大約需要5分鐘)

解析與探究---欣賞宋代的兩幅作品,結合所學知識,提取它們藴含的歷史信息。

六、教學理念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的教學理念是:圍繞一個核心:以時代背景為核心,理解各個時期繪畫的時代風貌;突出一個重心:以學法為重心,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提高學生主動性;提升一種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昇華一種情感:激發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增強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昇華。在積極愉悦的課堂氛圍中實現教學相長。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支持。

歷史説課稿 篇2

  一、教材地位

新編教材《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二章"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共有8節,反映了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國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這個階段,是中國近代社會急劇變化的時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國社會的政治格局、經濟結構、階級關係的新變化;中國人民的抗爭;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加劇等方面內容。頭緒多,內容豐富。

《洋務運動》是本章的第二節。洋務運動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產生,進行了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實踐,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對中國社會的軍事、經濟、教育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學習本節教材,有助於理解以後教材中涉及的中國近代新的生產方式的產生,以及早期維新思想的出現、抵禦外來侵略等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和理解洋務派、頑固派、洋務運動的時間、主要代表、口號、主要內容,洋務運動破產的原因等基本內容。

2、德育目標:

通過對洋務運動發展過程的瞭解,認識順應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過理解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意識。

3、能力目標:

通過對洋務運動產生的背景的歸納,培養學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過對洋務派和頑固派的對比,培養學生比較事物異同的能力;通過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培養學生運用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重點: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主要內容和失敗原因。

難點:全面、正確地評價洋務運動。

  四、教具:學生學習提綱,自制課件。

  五、教學方法

主要採取"導讀—共析—鞏固"的互動式教學方式。教師以設疑、析疑為主;學生以閲讀教材、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為主。在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多邊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

  六、教學過程:

1、問題導讀:教師依據教材,設計了幾個問題,要求學生帶着問題閲讀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①洋務運動的主要目的是什麼?洋務派與頑固派的主張有什麼不同?②歸納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③洋務運動為什麼會破產?如何評價洋務運動?

2、異同比較:①在閲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歸納洋務運動的背景:a、內憂外患,為維護清朝封建統治;b、外國技術逐漸傳入;c、慈 禧太后採取支持的策略;d、總理衙門的推動。②師生共同分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a 、不同點:對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的態度不一樣;d、相同點:都是為了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3)補充説明洋務派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3、學生歸納:檢查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的筆記,對洋務運動的"分期、口號和主要內容"是否完整歸納出來,並請學生簡要回答:(1)兩個階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強";70至90年代"求富".(2)主要包括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民用工業、籌劃海防、舉辦新式教育等四個方面。然後教師扼要地點明軍事工業的性質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業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

4、深入分析:依據教材內容的提示,要求學生結合已知知識,對洋務運動破產的四個原因展開分析,重點理解"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就讓國家富強起來,這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進一步認識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和中國封建頑固勢力的阻撓和破壞,是推進中國近代化進程的障礙。

5、客觀評價:洋務運動最終是破產了,但它對中國近代社會所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引導學生客觀地、辯徵地對洋務運動加以評價,這是十分必要的。教師重在提示:要從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兩方面去分析;切入點是洋務運動的目的、實踐及其影響。

  六、板書設計:(略)

  七、練習鞏固:

i. 小結:目的——主要內容——結果

ii. 佈置作業:P39問答題第二題、P40閲讀與思考

中學歷史説課稿(三)

説教材

1、 地位和作用

本課內容在中國古代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一,體現中國古代兩種社會現象:戰爭和民族融合;其二,春秋戰國處於社會形態的過渡時期。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形成,所以爭霸戰爭的性質有着根本區別,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其三,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融合對於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而春秋戰國時期的.民族融合則是中國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第一次高峯。

2、 本課具體內容及大綱的要求

本課內容在編排上明顯的顯現為前後銜接的兩大塊。第一塊是春秋戰國紛爭,內容詳細地敍述了春秋時期爭霸的背景、目的、概況及戰國時期的爭霸戰爭;第二大塊是民族融合。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出現的民族融合的第一次高峯。融合的主要方式有經濟文化交流和頻繁的戰爭,而且地位非常重要,因為它為後來秦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

大綱對本課的要求,一是要求學生掌握教材基本內容,能夠辨證地分析這一時期的戰爭;二是讓學生形成一種觀念,即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要求學生正確認識戰爭是民族融合的一種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3、重點和難點

根據上述分析,確定本課的重難點如下:

本課重點是齊桓公稱霸和戰國七雄爭霸的格局;

本課難點是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春秋爭霸戰爭與戰國兼併戰爭的不同特點,客觀辨證地評價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的歷史作用。

4、教學目標:依據大綱的要求,結合大學聯考考試説明,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知識、情感、能力三個層次。

(1) 知識目標:"春秋"、"戰國",春秋爭霸背景和特點,春秋爭霸的基本情況,戰國七雄割據的形成,戰國兼併戰爭,春秋戰國時期的民族融合。

(2)能力目標:①理解掌握春秋戰國時期政治局面的基本特點和發展線索,

②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評價、分析春秋戰國時期一系列戰爭的性質、特點、影響、作用。

(3)情感目標:①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奴隸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時期,封建制取代奴隸制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封建社會的國家;

②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給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災難,但客觀上削弱了奴隸主貴族的實力,有利於新興地主階級勢力的發展;

③一些大諸侯國之所以能夠稱霸,是因為實行了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改革;

④戰爭是民族融合的途徑之一,春秋戰國的一系列戰爭,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統一的步伐。

二、説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

選擇任何教學方法的落腳點,都是為了指導學生的學,即指導學生學會,指導學生會學,也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

(1)本節課易採用問題解決與談話方式,教師通過設計思考題,設置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分析歷史現象,理解歷史概念,認識歷史現象的本質;

(2)採用電教手段輔助教學;

(3)採用綱要信號法,以結構式的板書,體現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的歷史知識;

(4)在具體教學內容的處理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閲讀法,根據提綱研讀教材,進行自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前置補償

引導學生回顧奴隸社會形成、發展、繁榮和瓦解過程,並對學習本課知識進行知識測評及補償,同時又為學習本課做好鋪墊,順理成章地導入新課。

(二)思維引導

1、分析標題,確定主題

從分析標題中,可得出本課的兩個主題:戰爭和民族融合

2、總結線索,明確任務

(1)春秋戰國紛爭:背景→目的→概況→評價

(2)民族融合:周邊少數民族→融合方式→作用

(三)認定目標:

學習具體內容之前,集中出示學習目標,師生共認;具體過程中,始終以目標為綱;教學小結時回扣目標,充分發揮"目標"的定向作用。

(四)過程整合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這一時期奴隸制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諸侯爭霸戰爭是春秋戰國時期政治活動的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應該指導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認識這一時期的歷史現象:

1、齊國管仲改革與齊國經濟發展、齊桓公霸業首成的關係,強化經濟決定政治和重要人物對歷史發展作用的認識;

2、正確認識春秋戰國戰爭頻繁與社會進步的關係。馬克思主義認為:戰爭是社會不同階級或國家或國家集團之間為了某種經濟和政治目的而進行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領導的武裝鬥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戰爭有進步與反動,正義與非正義之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辨證地分析這一時期的戰爭。

(以下"教師"簡稱"師")

(一、春秋時期爭霸戰爭)

師: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可以設計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

(1)東周分為哪兩個時期?

(2)春秋戰國的起止年代?

(3)"春秋""戰國"名稱的由來?

(4)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特徵是什麼?(學生回答:略)

春秋時期,奴隸制走向瓦解,一種舊制度的瓦解孕育着一種新制度(封建制)的誕生。請同學聯繫前面所學知識歸納小結我國奴隸社會發展的基本線索。(我國奴隸制形成於夏,發展於商,強盛於西周,瓦解於春秋)

春秋是我國奴隸制瓦解時期,這一特點表現在政治上就是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多媒體展示春秋列國形式圖)結合圖和教材內容,讓學生思考回答:

(1)分析諸侯爭霸的背景;

(2)歸納諸侯爭霸的基本史實;

(3)管仲改革與齊桓公霸業首成的關係;

(4)楚王問鼎反映的實質問題是什麼?

(5)春秋爭霸戰爭反映在政治領域中的實質問題是什麼?在學生討論回答基礎上教師歸納。

(諸侯爭霸的歷史背景:第一,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漸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由過去"禮樂征伐由天子出"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周天子失去了對諸侯的控制。這是爭霸產生的前提。第二,春秋時期,生產力發展(鐵器、牛耕的使用),各諸侯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這是大國爭霸產生的直接原因。第三,狄人南下,楚人北來,與中原諸侯國發生衝突,為大國爭霸提供了可乘之機,大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號發動戰爭。)

學生簡述齊桓公稱霸、晉楚爭霸、吳越爭霸的情況。並回答(3)(4)(5)問。

在此基礎上,多媒體展示材料題,引導學生對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做出正確評價。

在評價春秋爭霸戰爭時,有人説:"春秋無義戰".有的人引用列寧的一段話作評:"歷史上常常有這樣的戰爭,它們雖然像一切戰爭一樣不可避免地帶來種種慘禍、暴行、災難、痛苦,但它們仍然是進步的戰爭,它們促進了人類的發展,加速破壞極端有害和反動的制度。"聯繫春秋爭霸史實,評述以上觀點。(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1)春秋爭霸戰爭是為了掠奪土地、人口和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為了滿足奴隸主貴族擴張和掠奪的私慾,因此戰爭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痛苦,因此"春秋無義戰"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卻忽視了爭霸戰爭的客觀作用;

(2)列寧的話適合於春秋爭霸戰爭的評價。爭霸戰爭雖有破壞性,但它客觀上促進了社會進步。第一,春秋爭霸戰爭為新興地主階級的發展提供了條件。要爭霸,就要富國強兵。因此,齊桓公、晉文公、越王勾踐等進行改革,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同時削弱了舊奴隸主貴族的勢力,為封建地主階級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第二,爭霸過程中大國吞併小國,實現了地區性局部統一,為後來的秦統一提供了前提。第三,爭霸戰爭中,華夏族建立的國家同其他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交戰,使得華夏族與其他各族接觸頻繁,促進了民族融合。

(二、戰國時期兼併戰爭)

師:經過春秋時期的戰爭,到戰國時,諸侯國因為數不多,在歷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是齊、楚、燕、、晉、秦幾個大國。經過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並立局面。(教師可演示三家分晉圖,知道學生讀圖,瞭解七雄是從春秋列國演變而來的,並掌握七國的地理位置和國都。)

戰國時期兼併戰爭其政治割據的變化經歷了五個階段:魏國強大獨霸中原時期、魏齊爭霸時期、秦齊互帝時期、齊趙削弱時期、秦國向東方大發展時期(或秦國獨霸時期)。(讓學生簡要了解戰國兼併戰爭這段歷史脈絡。)

(教師指導學生閲讀教材,可設問: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是怎麼回事?其結果如何?你瞭解"將相和"的故事嗎?説説"紙上談兵"的典故。讓學生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小結: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從本質上看是新興地主階級上台後為了擴大地盤、掠奪人口和社會財富進行的戰爭,但戰爭不以統治階級的意志為轉移,用武力實現統一是這一時期歷史的必然。從這個意義上講,戰國時代的兼併戰爭,也是實現封建國家統一的戰爭。

(三、春秋戰國的民族融合)

師:春秋戰國是我國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時期,同時也是民族融合的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除了中原的華夏族外,四周還生活着其他民族。在北方、東北方有肅慎、東胡、匈奴等草原遊牧民族,在西部地區有烏孫、義渠、羌等民族,在西南地區有巴、蜀、夜郎等民族,在廣大的南方生活着越族。

這一時期,民族矛盾時而激化,長時間的接觸和鬥爭,使矛盾化解,走向融合,形成了以東方的齊國、南方的楚國、北方的燕國、西方的秦國為主的民族融合。這一融合兼併過程,為後來秦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作用)

(課堂小結)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化的大動盪大分化時期,也是民族變動、發展、融合的時期。在民族融合的熔爐中,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形成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而統一大業,將非秦莫屬。

(五)釋疑解難與能力培養

1、解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

2、綜合訓練題(略)

四、板書設計:

這樣設計,線索清楚,簡潔明瞭,體現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便於學生形成知識結構,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知識。

背景

目的

春秋爭霸 概況

評價 背景

促進 民族融合 方式

背景 作用

戰國兼併 經過

作用

歷史説課稿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方面:

瞭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和政治主張。探討孔子在中國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培養學生透過現象即具體的措施看本質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方面:

(1)結合多媒體中示意的地圖、圖片,複述孔子的主要生平和政治主張。

(2)模擬演説,依據課本和補充的歷史資料,認識孔子與同時代的其他諸子主張的異同。

(3)鼓勵學生多渠道查閲、蒐集資料,以撰寫小論文、發言提綱等形式,對孔子在中外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展開研究性學習。

(4)教師應注重啟發式教學,設計具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並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表現予以及時而恰當的評價。

3.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通過對孔子生平活動的體察,培養學生對事業的堅定信念和對人生目標執著追求的精神。

(2)通過學習與討論,既要看到孔子思想與活動的偉大貢獻,如以禮、仁治國的進步的人文主義思想觀念,興辦私學、有教無類的先進的教育理念,循循善誘、學思相長的先進的教育方法,整理典籍、保存文化的執著追求,也要看到其思想主張的時代特性及其歷史侷限性。

(3)全面認識孔子對我國和世界文化深刻而廣泛的歷史影響,激發學生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感。

【教學重點】孔子的思想核心:禮與仁。

【教學難點】1、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國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

2、孔子提出“禮”、“正名”、“仁”的原因、含義和作用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投影:孔子的故鄉

曲阜是春秋時期魯國的都城,是我國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故鄉。

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孔子的人格和他工作的成績,值得受到中國以及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一位美國學者

為什麼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會受到如此高的評價?讓我們一起走近孔子。

一、孔子其人(板書)

(提出問題)1.孔子一生可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如何概括?

(學生活動)

①自學禮樂:15歲時立志學習禮樂,後成為儒士,苦研《詩》《書》《禮》《樂》,在禮崩樂壞的情況下,以傳承禮樂文化為已任。

②從政失敗:50歲時第一次獲得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官至司寇,試圖實現報復。後因和魯國執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③周遊列國:55歲時,孔子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沒被採納。

④獻身文教:68歲時回到重國,整理編訂《六經》,專門從事教育。

(提出問題)2.孔子生活在一個怎樣的時代?這樣的時代對其思想產生了什麼影響?

(學生活動)

(1)時代:春秋社會大變革時代。經濟上井田制崩潰;政治上週王室衰微、諸侯士大夫崛起;階級關係上出現新的變化,傳統禮法秩序受到衝擊,“禮崩樂壞”。

(2)影響:

①提出“克己復禮”,維護舊的禮樂制度。

②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對暴政。

③提出中庸思想,主張將各種思想、原則加以調和,使之互相補充,互相限制。

④提出有教無類思想,開創私人辦學的先河。

二、基本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

(提出問題)3.孔子思想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如何評價?

(學生活動)

A.思想:

(1)“仁者愛人”:核心:仁。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最高準則。“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是孔子給“仁”下的兩個最重要的定義。主張以愛人之心和諧社會人際關係。

評價: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有進步性;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統治。

(1)“克已復禮”:即周禮,要求人們能夠以禮來規範自己的行為,把禮作為立國立身的基礎。主張“克已復禮”,匡正社會秩序。

評價:孔子推崇周禮,恢復周禮,實質是維護搖搖欲墜的奴隸社會規範制度。孔子代表奴隸主貴族利益,違背歷史潮流,體現了思想保守的方面;

追求統一安定、和諧有序的社會局面,使人們生活安定,有積極意義。

(3)“中庸之道”:把倫理範疇的“仁”和政治範疇的“禮”結合在一起,主張處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將各種思想、原則加以調和,使之互相補充,互相限制。

B.教育:“有教無類”

(1)教育對象:“有教無類”,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

(2)教育目標:不僅把學生培養“成人”,而且要培養成“君子”。

(3)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傳身教。

(4)教學內容:孔子晚年整理編撰出“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是我國第一套完整的教科書,五經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裏一直是官學和私學的最基本教材。

三、“萬世師表”——孔子在中國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提出問題)4、孔子在中國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學生活動)

A.對中國:

①大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儒家學説成為幾千年中國傳統社會的主流思想,影響深遠。

②大教育家:改變了以往貴族壟斷文化的局面,為教育的推廣創造了條件。私學的形式也保證了中國文化免受朝代變遷的影響,連續不斷的發展下來。

③“六經”是留給中國最寶貴的遺產,其中五經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傳統政治的理論基礎,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

B.對亞洲:儒家思想成為亞洲許多國家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c.對歐洲:歐洲啟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啟發。

(提出問題)5.今天儒家思想過時了嗎?還有必要提倡它嗎?為什麼?

(學生活動)

1.儒家強調“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思結合“的教育教學思想,對我國當代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有積極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義“、”誠信“等道德倫理觀有助於構建和諧人際關係,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3.儒家強調”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強道德修養,有助於約束和規範市場經濟主體的交易活動和行為,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正常、有序的進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維護了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的發展。

5.儒家主張的”大一統“思想有利於鞏固中華民族的統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現實意義。

(總結歸納)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論,並在教育實踐中提出了啟發式教學等原則。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開創了私人辦學的先河。在思想文化方面,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提出了“仁”和“禮”的學説,主張“仁者愛人”和“克已復禮”。孔子認為要實現“仁”和“禮”就必須遵循中庸之道。在政治方面,孔子周遊列國,兜售“仁”“禮”學説。但孔子的思想代表了當時沒落的奴隸主貴族的利益,主張挽救奴隸制,緩和階級矛盾,他的思想在當時並未受到太多重視,孔子晚年退修詩書。孔子思想經過後來歷代學者的發揚和統治者的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響。

歷史説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動盪的中東地區》是選自人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的一節課。本課內容緊緊圍繞一個主題——中東地區的局勢動盪,按照一條線索中東動盪局面的產生——動盪局面的頻仍——動盪根源的複雜性展開敍述。層層推進,逐步深入。

二戰後,和平與發展逐漸成為世界兩大主題,世界大戰短期內不會爆發,但地區衝突成為影響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中東問題尤為突出,它集中了戰後國際社會的各種矛盾,民族、宗教、政治、經濟、地緣……任何構成混亂與動盪的因子都能在中東發現其淵藪,這也是中東問題至今懸而未決的癥結。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把握中東矛盾的複雜性這一關鍵問題。解決好了這一問題不僅有利於學生對二戰後世界政治局勢的把握,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歷史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中東地區的相關知識學生在地理課中已有所涉獵,這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關於中東問題,多數學生對其動盪表象很感興趣,但由於認知水平的限制,對動盪局勢的成因、後果缺乏理性思考。因此,在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手段,創設歷史情境,讓學生貼近歷史。並設置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問題,啟發學生去思考,達到認識上的提高。

三、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根據歷史課程標準的要求及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制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瞭解中東地區在地理、交通、經濟方面的重要價值;知道為解決中東問題作出過突出貢獻的歷史人物;掌握中東戰爭的基本概況。

(2)在收集並運用資料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整合資料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樹立小組合作意識;並通過討論中東地區錯綜複雜的矛盾理解中東問題的複雜性,提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通過分析中東戰爭的嚴重後果,認識到衝突與戰爭最終受害的是廣大人民,戰爭不是解決矛盾的最好辦法,樹立和平觀念,認識到生命與和平的可貴。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掌握中東戰爭概況、認識戰爭的嚴重後果

2、理解中東地區矛盾的複雜性

【確立依據】課程標準要求知道中東戰爭,認識戰後中東地區矛盾的複雜性;通過對歷次中東戰爭的分析,不僅可以準確把握中東政治局勢的特點,而且為理解中東問題的複雜性作了鋪墊。而中東地區錯綜複雜的矛盾是中東局勢動盪的重要原因,也是中東問題難以順利解決的癥結所在。

難點:分析中東地區錯綜複雜的矛盾

【確立依據】中東地區戰火頻仍,其原因錯綜複雜,而九年級學生知識儲備有限、理性思維能力不足,讓他們有條理的分析交織在一起的諸多矛盾,存在一定的困難。

(三)教法與學法

本着以學生髮展為主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對本課主要採取以下幾種教法:

1、情境創設法:激發學習興趣、活躍學生思維

2、探究式教學法:設計恰當的問題,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歷史説課稿 篇5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8號考生,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蘇少版國中美術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一課《歷史的畫卷——外國曆史、宗教畫賞析》,以下是我對本課的理解,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加以説明。

  首先教材分析:

《歷史的畫卷——外國曆史、宗教畫賞析》是一節欣賞評述課。教材共向學生展示了十幅外國繪畫作品,大部分作品都以戰爭、歷史和宗教故事為題材。課在教學設計上分為兩個課時來進行,課時一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古希臘時期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畫,課時二主要是學生了解17-19世紀的歷史畫作品並對當時的各個畫派有個初步的認識。整個教學都是圍繞着學生自主學習來進行,教師在教學中主要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讓學生有意識地去欣賞作品、分析作品,最後能感受到歷史畫的獨特藝術美,並通過交流討論從經典名作中獲得審美享受。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之前已經進行了風景畫、靜物畫、肖像畫的欣賞教學,學生對美術作品欣賞方法與要點已有所領會,但歷史畫卻有所不同,它的題材往往是主題性的,內容獨特,意義重大。欣賞中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這一點,要利用多方面的資源,引導學生通過欣賞、感受、分析與討論交流,接受藝術陶冶,提高文化修養。

因為版面限制,所以教材對作品的介紹少之又少,有幾幅重要的作品甚至隻字未提,學生通過瀏覽教材不足以獲得知識上的滿足,所以在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任務,讓他們回家上網查閲資料,以補充教材知識量的不足。

  教學目標分析:

在認知領域,通過欣賞和學習,使學生了解外國曆史、宗教畫的相關知識,着重掌握欣賞的方法和步驟;在技能領域,培養學生參與、合作、互動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在情感領域,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從經典名作中獲得審美享受;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歷史畫欣賞的特殊視角以及相關繪畫的表現形式、語言和風格,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教學過程:

一、首先,我帶領學生對上節課所學的內容進行回顧。

先複習“歷史畫”的概念,

再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欣賞上節課學過的六件繪畫作品,並簡要回顧幾件重要作品的內容,

二、然後,進入新授階段。

在講新課之前我先給學生補充了“浪漫主義”這個概念。

緊接着,開始欣賞法國畫家席裏柯的浪漫主義繪畫《梅杜薩之筏》

三、接下來,欣賞了西班牙畫家的《1808年5月3日夜間的槍殺》、俄國畫家蘇里柯夫的《近衞軍臨刑的早晨》和法國畫家大衞的《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等作品。

  一、課前,我認真備課。

(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並參考美術課程標準我確立了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在認知領域,通過欣賞和學習,使學生了解外國曆史、宗教畫的相關知識,着重掌握欣賞的方法和步驟;在技能領域,培養學生參與、合作、互動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在情感領域,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從經典名作中獲得審美享受;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初步理解歷史畫欣賞的特殊視角以及相關繪畫的表現形式、語言和風格,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二)、在教具使用方面,我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蒐集了大量的文字資料及圖片資料,深層次挖掘教材,精心製作了多媒體課件。

(三)、因為版面限制,所以教材對作品的介紹少之又少,有幾幅重要的作品甚至隻字未提,學生通過瀏覽教材不足以獲得知識上的滿足,所以在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任務,讓他們回家上網查閲資料,以補充教材知識量的不足。

  二、課上,我認真講課。

(一)、首先,我帶領學生對上節課所學的內容進行回顧。先複習“歷史畫”的概念,再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欣賞上節課學過的六件繪畫作品,並簡要回顧幾件重要作品的內容,如意大利畫家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西班牙畫家委拉斯貴支的《勃魯達的投降》和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的《希奧島的屠殺》。

(二)、然後,進入新授階段。

因為這節課涉及了好幾位浪漫主義畫家,學生對“浪漫”這個詞語有些誤解,對浪漫主義繪畫更是一無所知,所以在講新課之前我先給學生補充了“浪漫主義”這個概念。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我把這個概念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文字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並找一名同學讀出來。

緊接着,開始欣賞法國畫家席裏柯的浪漫主義繪畫《梅杜薩之筏》,我把這幅畫作為本節課重點學習的內容。這幅畫取材於1816年7月法國一起嚴重的海難事件,艦長和軍官們只顧自己逃命而將150名乘客拋棄在一張臨時搭制的木筏上任其自生自滅,經過13天的漂流,木筏上發生了一幕幕駭人聽聞的慘劇,最後只存活10人。但是法國政府卻因為懼怕輿論的譴責而對此事採取了息事寧人的態度,引起受難者的不滿,席裏柯在人民有冤無處訴的情況下憤然拿起畫筆,經過走訪生還船員、蒐集素材、現場寫生,最終用18個月完成了這幅震動法國、波及歐洲的“寫實”巨畫《梅杜薩之筏》。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欣賞、理解這件作品,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列出了欣賞提綱,並先讓學生來介紹作者,講述此畫的歷史背景、作品內容,並揭示主題,然後教師再在與畫面相和諧的音樂背景中將此畫的精髓部分娓娓道來,不但進一步深化了主題,而且渲染了氣氛,進行了情境教學。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還向學生講述了有關“梅杜薩”的希臘神話故事,豐富了教學內容。

接下來,我又帶領學生們欣賞了西班牙畫家的《1808年5月3日夜間的槍殺》、俄國畫家蘇里柯夫的《近衞軍臨刑的早晨》和法國畫家大衞的《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等作品。每件作品,都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不同於書上的大畫面,給學生造成視覺上的衝擊力,達到了欣賞的目的;同時,通過語言的表述,給學生以聽覺上的刺激,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為了加深學生對作品的印象,我還向學生介紹了拿破崙和他妻子約瑟芬的奇聞軼事,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為了拓展學習內容,我巧妙設計了“歷史畫能否被攝影作品所取代?”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經過簡短的討論,學生得出結論:歷史畫不能被攝影所取代,因為“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繪畫作品要比攝影更典型,更具有感染力,而且其含義也更為深刻。

(四)、在自我評介方面,我讓學生談談自己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有哪些收穫和心得,歸納有三:第一,通過欣賞書上的繪畫作品,使我們看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和不幸,所以我們應該呼籲世界和平,堅決反對戰爭,並珍惜我們今天所擁有的美好生活。第二,通過學習,我們應該學習畫家所具有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為人民伸張正義的良好品格。第三,我們還應該學習畫家求真務實、刻苦鑽研的敬業精神。

  板書設計

歷史的畫卷——外國曆史、宗教畫賞析

歷史畫——《最後的晚餐》、《勃魯達的投降》、《希奧島的屠殺》。

浪漫主義

欣賞——《梅杜薩之筏》、《1808年5月3日夜間的槍殺》、《近衞軍臨刑的早晨》、《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

歷史畫能否被攝影作品所取代?

以上是我對本課的説明,請各位評委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歷史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1、説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七單元《戰後世界格局的演變》的最後一課。

隨着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二戰後形成的美蘇兩極格局不復存在,國際形勢趨於緩和,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極化方向發展;加上現代科技的進步,特別是交通運輸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世界經濟出現全球化趨勢,世界正處在向新格局的過渡之中。本課以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為主題,以經濟全球化趨勢出現的主要原因、具體表現和影響為主要內容,反映了世界日益成為密不可分的整體的趨勢。經濟“全球化” 趨勢的出現既是當代世界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和必然結果,又將成為新的世界格局的基礎,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趨勢。因此,本課對戰後世界格局的演變這一主題起到了總結的作用。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離不開中國。通過本課的學習,既可以使學生辯證地看待經濟全球化趨勢,又可以使他們增強面向世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信念與責任感。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具體表現和影響。

因為只有使學生掌握了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具體表現,才能把握經濟全球化趨勢本身的內涵併為學習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做準備。只有掌握了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影響,才能認識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從而理解我國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積極融入世界的原因和意義,才能使學生增強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信念與責任感。

  難點: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也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使發達國家成為最大獲利者,拉大了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使發展中國家面臨巨大的挑戰,凸顯了它給世界發展帶來的弊端。

由於目前對全球化的態度,世界存在着不同的聲音,要求九年級年級學生從利、弊兩方面認識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趨勢,確實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師生共同通過對已有材料進行挖掘和廣泛地收集資料進行必要的探究。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含義和出現的主要原因,掌握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的具體表現及經濟全球化的影響,理解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還要讓學生能通過對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和利弊的分析,增強論從史出的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提高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出現是當代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和必然結果。通過學習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和中國的對策,讓學生理解中國在全球化趨勢的大背景下面臨着難得的機遇與巨大的挑戰,使學生增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的意識,增強面向世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信念與責任感。

  3、過程與方法

材料解析法:通過收集的材料引導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具體表現和影響得出正確的認識。

合作探究學習法:經濟全球化是當今的一個熱點問題,還是一個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問題,已深刻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指導學生自主收集相關學習資料,感受經濟全球化。通過學生自主閲讀教材,收集相關資料,參與對經濟全球化影響的課堂辯論法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在學生辯論後指導學生得出對經濟全球化影響的評價標準:①是否符合生產力發展的標準;②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標準。

中外聯繫法:引導學生聯繫我國改革開放的實際和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對策,理解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歷史説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義和團運動》,它選自人教版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二章第八節,是該節的第一節課內容。

一、説教材

1、教材地位:

從內容上,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抗爭史,本節課內容是農民階級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舊式農民運動的終結。它上承本章的民族危機而出現,它的失敗又開啟了下章民族資產階級革命的新篇章,因此,從結構上,它又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學生能瞭解和掌握反洋教鬥爭的發展;義和團運動興起、發展、高潮、失敗的全過程;清政府對義和團態度的變化。

通過教學,讓學生初步培養閲讀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初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初步學會分析圖片、史料,培養"論出史出"的能力;通過合作探討方案,初步培養小組合作學習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採取自學—設問—引導—探究—總結的模式進行教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義和團運動的興起"的教學,培養學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情感;對義和團運動的"扶清滅洋"口號的學習,以史為鑑,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的思想;而義和團運動的失敗,讓學生再次認識"農民階級無力救中國"的道理。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扶清滅洋"口號的提出

確定依據:"扶清滅洋"口號是義和團運動的基本主張,也是農民階級在民族危機情況下的救國主張,是農民階級侷限性的表現,也是導致其失敗的重要原因,它貫穿本節課內容的始終。

教學難點:清政府對義和團策略的變化。

確定依據:高一年級學生正處於歷史思維能力的形成期,思維能力還不強,對清政府由"剿"到"撫"再到"剿"的政策缺乏完整的掌握,是學生較難分析和掌握的問題。

二、説教法

1、教法選擇:

本課的教學方法以師生互動為主,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為"導演",學生為"演員".

依據: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高一學生的心理特徵,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分析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

2、具體做法:

(1)、採用問題教學法

從激發學生求知慾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角度出發,圍繞本課的重點、難點設置了若干材料、問題,並將材料、問題貫穿於教學之中。學生通過閲讀資料、分析探究、小組討論,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2)、談話教學法

教師提供背景資料,設置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思考,以平等的地位與學生進行交流、對話,通過談話的方式,引導學生思維,激發學習興趣。

三、學法

1、學生情況分析

高一學生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但學習的方法和習慣還有待養成。因此我認為高一年級應當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閲讀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學習,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體現新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凸現中學歷史課程現代公民教育的本質。

2、學法指導

(1)、自主探究學習法

在課前,給學生預習資料,上課時教師扮演學生領路人的角色,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究並自我總結,形成知識結構。

(2)、比較學習法

對重要知識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培養學生的比較思維意識,學生在比較中鞏固知識,培養能力。

(3)、歸結法

由於歷史知識的過去性特徵,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橫向、縱向聯繫至關重要,讓學生有聯繫意識,掌握聯繫學習的方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oll7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