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關於歷史説課稿模板集合6篇

關於歷史説課稿模板集合6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歷史説課稿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歷史説課稿模板集合6篇

歷史説課稿 篇1

  一、教材地位

新編教材《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第二章"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共有8節,反映了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國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這個階段,是中國近代社會急劇變化的時期。教材主要涉及中國社會的政治格局、經濟結構、階級關係的新變化;中國人民的抗爭;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加劇等方面內容。頭緒多,內容豐富。

《洋務運動》是本章的第二節。洋務運動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產生,進行了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實踐,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對中國社會的軍事、經濟、教育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學習本節教材,有助於理解以後教材中涉及的中國近代新的生產方式的產生,以及早期維新思想的出現、抵禦外來侵略等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和理解洋務派、頑固派、洋務運動的時間、主要代表、口號、主要內容,洋務運動破產的原因等基本內容。

2、德育目標:

通過對洋務運動發展過程的瞭解,認識順應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過理解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意識。

3、能力目標:

通過對洋務運動產生的背景的歸納,培養學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過對洋務派和頑固派的對比,培養學生比較事物異同的能力;通過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培養學生運用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重點:洋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主要內容和失敗原因。

難點:全面、正確地評價洋務運動。

  四、教具:學生學習提綱,自制課件。

  五、教學方法

主要採取"導讀—共析—鞏固"的互動式教學方式。教師以設疑、析疑為主;學生以閲讀教材、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為主。在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的多邊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

  六、教學過程:

1、問題導讀:教師依據教材,設計了幾個問題,要求學生帶着問題閲讀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①洋務運動的主要目的是什麼?洋務派與頑固派的主張有什麼不同?②歸納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③洋務運動為什麼會破產?如何評價洋務運動?

2、異同比較:①在閲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歸納洋務運動的背景:a、內憂外患,為維護清朝封建統治;b、外國技術逐漸傳入;c、慈 禧太后採取支持的策略;d、總理衙門的推動。②師生共同分析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a 、不同點:對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的態度不一樣;d、相同點:都是為了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3)補充説明洋務派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3、學生歸納:檢查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的筆記,對洋務運動的"分期、口號和主要內容"是否完整歸納出來,並請學生簡要回答:(1)兩個階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強";70至90年代"求富".(2)主要包括創辦軍事工業、創辦民用工業、籌劃海防、舉辦新式教育等四個方面。然後教師扼要地點明軍事工業的性質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業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

4、深入分析:依據教材內容的提示,要求學生結合已知知識,對洋務運動破產的四個原因展開分析,重點理解"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就讓國家富強起來,這是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進一步認識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和中國封建頑固勢力的阻撓和破壞,是推進中國近代化進程的障礙。

5、客觀評價:洋務運動最終是破產了,但它對中國近代社會所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引導學生客觀地、辯徵地對洋務運動加以評價,這是十分必要的。教師重在提示:要從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兩方面去分析;切入點是洋務運動的目的、實踐及其影響。

  六、板書設計:(略)

  七、練習鞏固:

i. 小結:目的——主要內容——結果

ii. 佈置作業:P39問答題第二題、P40閲讀與思考

中學歷史説課稿(三)

説教材

1、 地位和作用

本課內容在中國古代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一,體現中國古代兩種社會現象:戰爭和民族融合;其二,春秋戰國處於社會形態的過渡時期。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形成,所以爭霸戰爭的性質有着根本區別,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其三,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融合對於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而春秋戰國時期的民族融合則是中國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第一次高峯。

2、 本課具體內容及大綱的要求

本課內容在編排上明顯的顯現為前後銜接的兩大塊。第一塊是春秋戰國紛爭,內容詳細地敍述了春秋時期爭霸的背景、目的、概況及戰國時期的爭霸戰爭;第二大塊是民族融合。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出現的民族融合的第一次高峯。融合的主要方式有經濟文化交流和頻繁的戰爭,而且地位非常重要,因為它為後來秦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

大綱對本課的要求,一是要求學生掌握教材基本內容,能夠辨證地分析這一時期的戰爭;二是讓學生形成一種觀念,即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要求學生正確認識戰爭是民族融合的一種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3、重點和難點

根據上述分析,確定本課的重難點如下:

本課重點是齊桓公稱霸和戰國七雄爭霸的格局;

本課難點是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春秋爭霸戰爭與戰國兼併戰爭的不同特點,客觀辨證地評價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的歷史作用。

4、教學目標:依據大綱的要求,結合大學聯考考試説明,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知識、情感、能力三個層次。

(1) 知識目標:"春秋"、"戰國",春秋爭霸背景和特點,春秋爭霸的基本情況,戰國七雄割據的形成,戰國兼併戰爭,春秋戰國時期的民族融合。

(2)能力目標:①理解掌握春秋戰國時期政治局面的基本特點和發展線索,

②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認識、評價、分析春秋戰國時期一系列戰爭的性質、特點、影響、作用。

(3)情感目標:①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奴隸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的時期,封建制取代奴隸制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封建社會的國家;

②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給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災難,但客觀上削弱了奴隸主貴族的實力,有利於新興地主階級勢力的發展;

③一些大諸侯國之所以能夠稱霸,是因為實行了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改革;

④戰爭是民族融合的途徑之一,春秋戰國的一系列戰爭,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統一的步伐。

二、説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

選擇任何教學方法的落腳點,都是為了指導學生的學,即指導學生學會,指導學生會學,也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

(1)本節課易採用問題解決與談話方式,教師通過設計思考題,設置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分析歷史現象,理解歷史概念,認識歷史現象的本質;

(2)採用電教手段輔助教學;

(3)採用綱要信號法,以結構式的板書,體現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的歷史知識;

(4)在具體教學內容的處理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閲讀法,根據提綱研讀教材,進行自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前置補償

引導學生回顧奴隸社會形成、發展、繁榮和瓦解過程,並對學習本課知識進行知識測評及補償,同時又為學習本課做好鋪墊,順理成章地導入新課。

(二)思維引導

1、分析標題,確定主題

從分析標題中,可得出本課的兩個主題:戰爭和民族融合

2、總結線索,明確任務

(1)春秋戰國紛爭:背景→目的→概況→評價

(2)民族融合:周邊少數民族→融合方式→作用

(三)認定目標:

學習具體內容之前,集中出示學習目標,師生共認;具體過程中,始終以目標為綱;教學小結時回扣目標,充分發揮"目標"的定向作用。

(四)過程整合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這一時期奴隸制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諸侯爭霸戰爭是春秋戰國時期政治活動的主要內容。在教學中應該指導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認識這一時期的歷史現象:

1、齊國管仲改革與齊國經濟發展、齊桓公霸業首成的關係,強化經濟決定政治和重要人物對歷史發展作用的認識;

2、正確認識春秋戰國戰爭頻繁與社會進步的關係。馬克思主義認為:戰爭是社會不同階級或國家或國家集團之間為了某種經濟和政治目的而進行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領導的武裝鬥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戰爭有進步與反動,正義與非正義之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辨證地分析這一時期的戰爭。

(以下"教師"簡稱"師")

(一、春秋時期爭霸戰爭)

師: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可以設計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

(1)東周分為哪兩個時期?

(2)春秋戰國的起止年代?

(3)"春秋""戰國"名稱的由來?

(4)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特徵是什麼?(學生回答:略)

春秋時期,奴隸制走向瓦解,一種舊制度的瓦解孕育着一種新制度(封建制)的誕生。請同學聯繫前面所學知識歸納小結我國奴隸社會發展的基本線索。(我國奴隸制形成於夏,發展於商,強盛於西周,瓦解於春秋)

春秋是我國奴隸制瓦解時期,這一特點表現在政治上就是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多媒體展示春秋列國形式圖)結合圖和教材內容,讓學生思考回答:

(1)分析諸侯爭霸的背景;

(2)歸納諸侯爭霸的基本史實;

(3)管仲改革與齊桓公霸業首成的關係;

(4)楚王問鼎反映的實質問題是什麼?

(5)春秋爭霸戰爭反映在政治領域中的實質問題是什麼?在學生討論回答基礎上教師歸納。

(諸侯爭霸的歷史背景:第一,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漸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由過去"禮樂征伐由天子出"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周天子失去了對諸侯的控制。這是爭霸產生的前提。第二,春秋時期,生產力發展(鐵器、牛耕的使用),各諸侯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這是大國爭霸產生的直接原因。第三,狄人南下,楚人北來,與中原諸侯國發生衝突,為大國爭霸提供了可乘之機,大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號發動戰爭。)

學生簡述齊桓公稱霸、晉楚爭霸、吳越爭霸的情況。並回答(3)(4)(5)問。

在此基礎上,多媒體展示材料題,引導學生對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做出正確評價。

在評價春秋爭霸戰爭時,有人説:"春秋無義戰".有的人引用列寧的一段話作評:"歷史上常常有這樣的戰爭,它們雖然像一切戰爭一樣不可避免地帶來種種慘禍、暴行、災難、痛苦,但它們仍然是進步的戰爭,它們促進了人類的發展,加速破壞極端有害和反動的制度。"聯繫春秋爭霸史實,評述以上觀點。(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1)春秋爭霸戰爭是為了掠奪土地、人口和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為了滿足奴隸主貴族擴張和掠奪的私慾,因此戰爭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痛苦,因此"春秋無義戰"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卻忽視了爭霸戰爭的客觀作用;

(2)列寧的話適合於春秋爭霸戰爭的評價。爭霸戰爭雖有破壞性,但它客觀上促進了社會進步。第一,春秋爭霸戰爭為新興地主階級的發展提供了條件。要爭霸,就要富國強兵。因此,齊桓公、晉文公、越王勾踐等進行改革,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同時削弱了舊奴隸主貴族的勢力,為封建地主階級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第二,爭霸過程中大國吞併小國,實現了地區性局部統一,為後來的秦統一提供了前提。第三,爭霸戰爭中,華夏族建立的國家同其他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交戰,使得華夏族與其他各族接觸頻繁,促進了民族融合。

(二、戰國時期兼併戰爭)

師:經過春秋時期的戰爭,到戰國時,諸侯國因為數不多,在歷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是齊、楚、燕、、晉、秦幾個大國。經過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並立局面。(教師可演示三家分晉圖,知道學生讀圖,瞭解七雄是從春秋列國演變而來的,並掌握七國的地理位置和國都。)

戰國時期兼併戰爭其政治割據的變化經歷了五個階段:魏國強大獨霸中原時期、魏齊爭霸時期、秦齊互帝時期、齊趙削弱時期、秦國向東方大發展時期(或秦國獨霸時期)。(讓學生簡要了解戰國兼併戰爭這段歷史脈絡。)

(教師指導學生閲讀教材,可設問: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是怎麼回事?其結果如何?你瞭解"將相和"的故事嗎?説説"紙上談兵"的典故。讓學生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小結:戰國時期的兼併戰爭,從本質上看是新興地主階級上台後為了擴大地盤、掠奪人口和社會財富進行的戰爭,但戰爭不以統治階級的意志為轉移,用武力實現統一是這一時期歷史的必然。從這個意義上講,戰國時代的兼併戰爭,也是實現封建國家統一的戰爭。

(三、春秋戰國的民族融合)

師:春秋戰國是我國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時期,同時也是民族融合的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除了中原的華夏族外,四周還生活着其他民族。在北方、東北方有肅慎、東胡、匈奴等草原遊牧民族,在西部地區有烏孫、義渠、羌等民族,在西南地區有巴、蜀、夜郎等民族,在廣大的南方生活着越族。

這一時期,民族矛盾時而激化,長時間的接觸和鬥爭,使矛盾化解,走向融合,形成了以東方的齊國、南方的楚國、北方的燕國、西方的秦國為主的民族融合。這一融合兼併過程,為後來秦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作用)

(課堂小結)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化的大動盪大分化時期,也是民族變動、發展、融合的時期。在民族融合的熔爐中,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形成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而統一大業,將非秦莫屬。

(五)釋疑解難與能力培養

1、解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

2、綜合訓練題(略)

四、板書設計:

這樣設計,線索清楚,簡潔明瞭,體現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便於學生形成知識結構,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知識。

背景

目的

春秋爭霸 概況

評價 背景

促進 民族融合 方式

背景 作用

戰國兼併 經過

作用

歷史説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板書

一、説教材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一歷史必修1的第2課。秦朝開創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政權體制的基礎,對此後我國兩千多年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這一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是如何形成的,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識記秦朝的統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縣制度、秦鞏固統一的措施等知識點。

2)理解郡縣制和中央集權制的概念,皇權至上的特點。

3)運用比較法分析郡縣制與分封制的利與弊。

4)評價秦朝中央集權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在師生問題探究過程中,學習從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學習比較的方法分析歷史問題。學習歷史地辯證地分析歷史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秦朝建立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兩千多年來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在當時是進步的,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認識秦朝統一的重大作用,自覺維護祖國統一。

4. 針對明確的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1)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概念及特點;2)分封制和郡縣制的利與弊。

本課的教學難點:正確評價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三、説學情

高中一年級的學生,通過國中階段的學習,學生對秦始皇及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制度有了初步的瞭解,已經有了初步的歷史認識和歷史評價能力。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在增強,但是在辯證地歷史地分析問題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四、説教學方法

本單元的重點是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本課的重點難點就要圍繞中央集權制度來設置,引導學生對其進行理性思考。評價秦始皇和秦朝鞏固統一措施在國中已經作為重點內容學習、所以本課不在列為重難點,避免與國中的知識點重複,提高學習效率。

1.問題探究互動教學,通過設置探究性題目,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從而實現教法與學法的統一,教服務於學,促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2.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有關史料圖片呈現給學生。

“教是為了不教”。新《課程標準》倡導我們: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因此我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相結合。閲讀思考、合作探究、體驗交流等。注重學習過程中的生成性。

五、説教學過程

我打算用一個課時來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現在就對這一課進行説課

1、新課導入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為激發學生的興趣,先給同學們講述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根據故事和自己瞭解的史實,請同學們回答以下幾個問題:(1)燕太子丹為什麼要荊軻去刺殺秦王嬴政;(2)刺殺失敗後秦王嬴政什麼時候滅了燕國,什麼時候統一天下?

總結學生的回答,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這就是本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2.問題探究,突破重點、難點

問題探究討論:

目的:通過設置探究性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實現師生、生生合作,互動探究,踐行“教的過程就是學的過程”的新課程理念。發揮教師的引導和激發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探究(一):什麼是中央集權制度?秦朝中央集權制度有何特點?(突破重點1)

中央集權制度,要聯繫韓非子的中央集權理論,實現知識的前後貫通;對於這一概念,只要學生能看到中央集權是與地方分權相對立這一點,就可以了。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從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和郡縣制度三個方面考慮它們之間的關係,避免與環節二簡單重複。

探究(二):秦朝為什麼要實行郡縣制度?(突破重點2)

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大臣對實行分封和郡縣討論文字(文字詳見課本第17頁),引導學生從這段史實中獲取有效信息,概括王綰,李斯和秦始皇以及淳于越的不同觀點,比較分封制與郡縣制的異同和利弊,認識秦朝實行郡縣制度是歷史的必然。

在中央集權制度下,郡縣只能服從中央,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據的因素,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具有進步意義。 探究(三):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建立對中國社會發展有何影響?(突破難點)

通過學生討論,結合教材認識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在當時和對後世是具有進步意義以及消極影響。

(1)對秦朝當時:正由於有一個統一集中的中央政權,秦王朝才能積極開拓疆域,北拒匈奴,南吞百越,有利於我國多民族國家統一發展;正是有一個強有力中央政府,才統一了貨幣、文字、度量衡,才開驛道、修靈渠,從而促進了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進步。

(2)對後世: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確立,建立了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政權體制的基礎,成為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為以後歷代所沿用,並不斷完善與發展。對我國此後兩千多年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消極影響:正是由於秦始皇專權,進行殘酷的統治,激化了階級矛盾,統一的秦帝國迅速土崩瓦解,其暴政也成為歷代的重要的史鑑之一。

(3)引導學生將其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秦朝中央集權制度,不僅要考慮其進步意義,還要考慮其消極影響,不僅看到對當時的影響,還要看到對後世的影響,從而學習歷史地辯證地認識歷史問題。

(4)問題延伸

討論:學習從漢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之後,分析其演變的趨勢是什麼,反映了什麼樣的特點? 目的:學生互相討論,然後回答老師提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課堂小結

秦朝以後,隨着歷史的發展,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鬥爭在歷史上不斷上演,專制的皇權也越來越強化,到明清時期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發展到頂峯,並且也越來越成為中國歷史發展進步的障礙。在今後的學習中,同學們會有更加深刻地認識。

課堂小節不僅僅要總結本節課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將知識能前後引申,讓學生對中央集權制度的發

展歷史有一個大致的輪廓,為今後的學習埋下伏筆。

4.知能訓練,運用遷移

選擇題體現一定的層次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

簡答題:(一)説出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對秦朝和後世的影響?

(二)用稿紙寫下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穫?還有哪些問題?

本環節設置突出對本節課主題的測評,測評(三)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自我測評,所提出的問題課下或下節課有針對性地解決。

5.佈置作業

課下小論文撰寫:

以史為鑑是中國傳統,依靠強大的力量建立起來的秦帝國短短十一年曆二世而亡,成為後世重要的史鑑之一:唐朝柳宗元認為: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衞而為守宰(宰:縣令)??此其所以為得也。不數載而天下大壞,其有由矣: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負鋤梃謫之徒,大呼而成羣。時則有叛人而無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論》)

結合課文,你同意柳宗元的説法?請説説你的理由,200字左右。

本環節要讓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用的信息,根據所學,歸納整理思路,訓練書面表達能力,能説出自己的觀點,表述完整,思路清晰即可,本題目屬於課後“思考與探究”欄目問題,考慮到課上時間緊無法完成,所以安排到課下完成。要求學生當天完成收齊,並檢查評分,選出優秀小論文下節課課堂表揚,做到有佈置有檢查,避免放任自流。

歷史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貞觀之治》是人教版初級中學歷史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的第二節內容。《繁榮與開放的社會》這一單元講述了隋唐時期我國封建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外交等等各方面的情況。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階段。因此,是我國封建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這時候的中國,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國文化對世界特別是亞洲產生了深遠影響。世界學者們公認的“中華文化圈”的總體格局就是這時候形成。所以,學習這一時期的歷史,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熱情。具體到本課,本課介紹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則天統治時期唐朝的政治經濟情況。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和武則天“政啟開元,治宏貞觀”的統治,使唐朝出現了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發達的景象,為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啟盛唐新氣象,應該説,學好《貞觀之治》是學好這一單元和整個唐朝歷史的基礎。

2、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本節課的知識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教學目標為:

1、 知識與能力

①通過學習,瞭解唐朝的建立,貞觀之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基本史實。

②掌握“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材料分析和歷史故事,加深對唐太宗和武則天的認識,培養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採用多媒體展示影視圖片,引導學生自主獲得歷史題材的文學藝術作品與真實歷史之間的關係。

通過分組討論“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通過學習,明白“成由勤儉,敗由奢” 的道理。認識虛心接受他人正確意見的好處。

(2) 從唐朝的強盛中,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為今天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奮發讀書的決心。

3、教學重點:貞觀之治

【依據】唐朝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為鑑的開明思想,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於社會發展,符合歷史發展潮流,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貞觀之治為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奠定了基礎。因此,學生重點掌握這一內容有利於後面的學習和對整個唐朝歷史的認識。以及這一時期我國文化在當時乃至現在世界特別是亞洲的重要地位的理解。

4、教學難點:對唐太宗的正確評價

【依據】對七年級的學生來説,根據時代背景,實事求是的評價一位歷史人物有一定的困難,他們往往會帶着感情色彩,單純的從“好”和“壞”出發,不能客觀的分析,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

二、説教法

課堂是師生互動的雙邊教學的共同體,應將學生置於一種開放、主動、多元化的學習環境中,給學生創造自主探索,發展的空間與機會。同時,新課程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採取多種教學方式,因此,本節課主要採用分組討論法,自主探究法,多媒體展示法,材料分析法。

三、説學情學法

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好奇心和求知慾強,思維活躍,但知識積累較少,所以,

要引導學生觀看圖片、分析資料,自主獲取信息。引導學生閲讀課文,進行分組討論,合作學習。同時,引導學生正確評價唐太宗和武則天,學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四、説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通過課件演示,增加歷史學習的直觀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激活課堂氣氛。

課件演示:《武則天》的影視劇照

師:“影視劇裏的武則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們所熟悉的武則天是怎樣的一位皇帝?”

(二) 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一、女皇武則天

1、在課前談話基礎上展示武則天畫像,簡介武則天經歷,強調

唐朝的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出示探究問題:郭沫若評價武則天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為什麼如此評價?

3、學生自主閲讀課文,教師走入學生當中瞭解情況並指導。

4、引導學生概括武則天的政績:一是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5、教師簡評並銜接新知識:武則天的統治,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她確實是個治國之才,不失為一位有作為的皇帝、女政治家。“貞觀之治”的局面出現在誰統治時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治世局面呢?由此進入第二目的學習。

二、貞觀之治

1、 多媒體展示唐太宗畫像,簡介唐太宗其人,然後出示探究問題:

(1)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嗎?

(2)你知道什麼是“貞觀之治”嗎?

(3)你認為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引導學生閲讀課文,分組討論,合作學習,再推選發言人全班交流。在學生閲讀的過程中,教師走入學生當中瞭解閲讀情況並進行指導。

3、教師在學生探究學習的基礎上,因勢歸納出四個方面:

A、唐太宗開明的治國思想

多媒體展示文獻資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學生思考這段話的含義。

教師小結:唐太宗親歷隋末的社會 大動盪,親睹隋朝的覆亡,他以史為鑑,居安思危,深刻認識到君民關係有如舟水,貞觀年間的許多治國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據這一開明思想而制定的。

B、唐太宗開明的治國政策

學生從政治經濟兩方面歸納唐太宗的治國政策,經濟上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戒奢從簡;政治上合併州縣減輕人民負擔。

通過歷史故事,學生明白“成有勤儉,敗由奢”的道理。

教師簡述:這些開明的治國政策,有利於社會的發展,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促成了“貞觀之治”的出現。

C、唐太宗善於任賢納諫

見賢思齊:在唐太宗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他虛心接受他人意見的優點,生活中,你們有沒有因接受他人正確意見而受益非淺呢?請舉例説明。(讓學生説身邊的事情,可以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同時也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師簡述:唐太宗以其氣度贏得賢才諫臣的支持,保證唐朝政治穩定和各種政策的施行,對治世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樣的道理,生活中,善於接受他人的意見,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

4、治世局面的形成

多媒體展示兩段資料:

“(貞觀初期)茫茫千里,人煙斷絕,雞犬不聞,道路蕭條。”

——《貞觀政要·納諫》

“(經過唐太宗一段統治後)天下大稔,流散者鹹歸鄉里,米鬥不過三四線,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東至於海,南極五嶺,皆外户不閉,行旅不齎糧,取給於道路焉。”

——《資治通鑑》

學生討論兩段資料的含義,對比説明唐太宗治國政策所起到的作用,及治世局面的形成。

5、學生歸納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除了開明的政策外,還有哪些原因?

(設此問題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的思維活動,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為下一步學生學習唐朝歷史作鋪墊。)

學生觀察敦煌壁畫“唐朝雨中耕作圖”,感受經濟繁榮景象,認識到治世局面的形成離不開人民的辛勤勞作。

師:正是唐太宗實行的一系列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才使得唐朝開始富強,你

是如何來看待唐太宗的統治呢?

三、試評價唐太宗的統治。

提出問題1:“通過學習,唐太宗給你們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説説你們的想法。”

四、教師小結

在學生自由發言的基礎上,強調評價歷史人物,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看他對歷史發展尤其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唐太宗的開明思想及開明政策,促進了唐朝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到武則天統治時期,仍然繼續唐太宗的政策,為唐朝進入鼎盛時期——“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難怪郭沫若先生評價她“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五、課後探究

本課重點是“貞觀之治”主要人物放在了唐太宗身上,對武則天的學習與探究相對不多,無法滿足學生對武則天強烈的好奇心,所以,課後佈置一道探究題給學生。

1、出示圖片:無字碑。武則天留了一塊無字碑給後人,她認為她的千秋功過應由後人評説,你怎麼看?

七、板書設計

一、女皇武則天

1、政績:“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2、原因:(1)重視發展農業生產

(2)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二、貞觀之治

1、原因:(1)唐太宗開明的治國思想

(2)唐太宗開明的治國政策

(3)唐太宗善於任賢納諫

(4)廣大勞動人民的努力

2、內容:經濟上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戒奢從簡。

政治上合併州縣減輕人民負擔。

3、影響:為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礎。

歷史説課稿 篇4

一、 概説:

英中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它是中國和西方兩條不同的歷史發展軌跡的必然交匯。它既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始,也是中國人民奮起抗爭、探索富強的開始,戰爭使得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又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準備了客觀條件。中國近代史發展的三條線索都可以在本課找到源頭,它決定了中國近百年的歷史走向,是本冊書中的重要章節。這節課的特點是內容龐雜,聯繫廣泛,既有貫穿古、近代的縱向聯繫,又有溝通中、外的橫向聯繫,還有戰爭、政治、意識形態之間的相互關係,理論要求較高。

本課主要敍述英中戰爭的起因和經過,共三目:第一目介紹了英中戰爭前夕的中國和世界形勢,揭示英中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第二目敍述英國和中國的禁煙運動,説明英中戰爭的直接原因;第三目略述英中戰爭的經過。(以上是對教材的分析)

教學大綱要求在學生的高中階段通過學習歷史,從歷史的角度去認識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過學習歷史,使學生能初步運用唯物史觀和辨證思想對社會歷史進行觀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國際活動和國際競爭的意識,提高人文素養。(以上是對教學大綱的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二學生,高二學年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階段,通過國中和高一的學習,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思維,高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已大為提高,學習歷史喜歡深層思考和理性探求。但是對知識的掌握上學生好沒有形成體系,還沒有達到一定的廣度;對歷史現象的認識還沒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深度;分析問題還缺乏活度。(以上是對學生的分析)

基於以上分析、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本節課的特點,我所確定的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是:

1、英中戰爭爆發的必要性和中國戰敗的原因。

2、評價林則徐。

主要採用了階梯設疑法,問題探究的模式。體現"一個為本,四個調整"由淺入深,由難而易,層層鋪墊,步步推進,即考慮內容的邏輯順序,又顧及了學生的心理狀況,用有效的策略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從高度、廣度、深度、活度上開拓學生的思維,也有助於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二、 教學目標説明

確定教學目標的依據:

根據歷史教學大綱的要求,通過學習歷史,從歷史的角度去認識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通過學習歷史,使學生能初步運用唯物史觀和辨證思想對社會歷史進行觀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本着體現"三位一體" 、"一個為本,四個調整"的教學要求,所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目標:①知識點要求牢固掌握。②歷史概念的內涵要正確把握,外延要明確界定。③特別要強調構建知識的整體性、結構性和系統性,教師用多媒體打出知識點。

2、 情意目標:①認識資本主義開放性、擴張性的特點和侵略性、掠奪性的本質。②明白"封閉必然落後,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使學生從歷史的教訓中得到警策,認識改革開放對富國的偉大意義,激發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感。③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的光榮傳統。

3、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英中戰爭爆發的必然性和中國戰敗原因的分析,學會運用聯繫的觀點辨證地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評價林則徐,學會運用唯物史觀和辯證法正確地評價歷史。

以上目標與教學程序緊密結合,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實現。

三、 教學過程説明:

根據以上內容分析,同時針對中學歷史教學中存在一定困難的實際情況,以及以"一個為本,四個調整"的教學思想理念為指導,結合本節課的重點內容——英中戰爭爆發的必要性和中國戰敗的原因。設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過程是;

1、情景導入、新課呈現: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一個這樣的問題:有人説:如果沒有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就不會發生英中戰爭。這一觀點正確嗎?英中戰爭能否避免?為什麼?這一設計是由於它是本節課的啟動環節主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激起同學們的興趣;而且由於本節課的思辨性很強,這個問題的設計正是圍繞着教學的重點、難點,一開始就使學生把思維集中在這兩點上,()問題的解決過程也就是學生掌握知識,深化思維,發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過程。而且這樣設問比直接設問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探究的熱情,誘導學生思考的深入;觀點論證題是大學聯考試題中常見的題型,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加以訓練,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答題技巧。通過給學生時間來討論,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為下一個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2、師生共同探討,深化思維、得出結論。

這是本課的中心環節。既要師生互動,又要生生互動;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都要充分體現。師生圍繞重點難點共同探討,層層推進,互相啟發。問題分三個回合展開。使學生拓展了聯繫的緯度,涉及了世界史資本主義的發展特徵,思維不斷拓寬和深化。這樣也就完成了本節課的智能層次目標,通過英中戰爭爆發的必然性的分析,學會了運用聯繫的觀點辨證地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為了給學生在大腦中留下深刻印象,把思考的問題重新整合一下,教師用多媒體打出英中戰爭前中國和世界的對比:

3、自主學習、獨立講解

在講英中戰爭的過程時,由於它不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學生應該瞭解的內容,教師完全可以放手由同學利用教師所做的課件獨立講解,這樣提高了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地理的空間能力,而且通過英中戰爭過程中林則徐等愛國將領和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的講解,進而完成本節課的德育層次目標。

4、鞏固練習掌握方法

教師設立一道思考題,應如何評價林則徐?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歷史評價方法,即把評價的歷史對象置於當時當地的歷史條件下,辨證地進行評價,強調史論結合。通過評價林則徐,使學生學會運用唯物史觀和辯證法正確地評價歷史和歷史人物方法。

5、概括總結

主要讓學生根據課件及板書提示總結本節課的內容,構建知識的整體性、結構性和系統性,揭示規律,掌握分析問題的技能和方法。

6、板書展示

主要呈現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內容,採用和討論的同步操作,加深印象,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件呈現)

英中戰爭

英中戰爭前夕的中國和世界形勢——英中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

略述英中戰爭的經過。

評價林則徐

四、 評價説明

通過本課教學,學生評價仍然要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評價內容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學生評價

語言表達能力、學習興趣、判斷能力、認識問題的能力

評價歷史的方法

(一)、形成性評價:

評價結果與教學目標相結合,即圓滿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預期目標,學習中,學生態度端正,主動學習,討論合作,拓展思維。

(二)、階段性評價;

每個學生建立一個跟蹤檔案袋,跟蹤記錄,包括每次成績,課堂發言情況,自我活動情況等,還包括教師對學生的綜合性評價。

(三)、教師自我反思評價

教師自我反思評價是客觀、合理的自我總結,對於本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體現了"三位一體" 、"一個為本,四個調整"的教學要求,並注意了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教學方法形成模式,體系完整,體現了新型的師、生關係,注意了學生的知識獲得過程。

五、 説課總結

本科主要以素質教育為目的,結合教材的重、難點及歷史學科特點,注意落實基礎知識,並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着重對學生評價歷史問題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達到了歷史教學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歷史説課稿 篇5

我今天所説的課選自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第16課,題目是《中外的交往與衝突》。

一:教材的地位

眾所周知,明朝是我國古代史的晚期,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晚期。與此同時,西方正經歷着文藝復興資本主義興起。明初休養生息政策的實行 和 君權的加強有利於恢復生產發展,所以鄭和能下西洋開展主動外交。由於封建制度的腐朽,資本主義的強大,明朝中後期開始一直演繹着被動外交的局面,所以本課是一個轉折點,承上啟下,地位非常重要。

二、教學目標

本課內容比較豐富,我對教材進行整理,把它們拗成兩段:一是主動外交,鄭和下西洋;二是被動外交,戚繼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澳門的居住權,在對立中把握教材內容。我們學習歷史要達到“以史為鑑”的目的,基於這種看法,我確定三維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門的居住權等基本史實,掌握明朝前主動後被動的外交概況。

2、過程與方法:本課圖文資料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圖文分析歸納的能力;對航海英雄鄭和和民族英雄戚繼光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綜合評事評人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鄭和下西洋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的壯舉,這種開拓精神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戚繼光抗倭不僅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更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健全的人格。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鄭和能下西洋反映我國當時的造船業和經濟的發達,還有大無畏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學習。“燕過留聲,人過留名”,至今亞非人民紀念鄭和,意義非同一般,需重點掌握。戚繼光抗倭成功是中國人民抵禦外侮的第一次勝利,它的影響也是非同小可。

本課的難點是:空間概念多,學生在世界歷史知識方面的儲備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不便。

四、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比較容易接受感性材料,在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藉助歷史地圖等感性材料來學習歷史。與此同時注意指導學生將優秀人物的品質內化為自己的素養,這樣做都符合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美國有位教育學家説過,告訴我的,我會忘記,給我看的,我會記住,讓我參與的,我會理解。指導學生模擬鄭和下西洋,再談談自己的感受,將知識傳授與思想教育相結合。

五、教學方法

我們常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教材和學情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以下教法:

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本課圖文資料多,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將豐富的圖文資料以直觀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這符合學生心理髮展規律,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更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2、比較法:①將鄭和下西洋和歐洲新航路的開闢進行橫向比較,引導學生得出結論:鄭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②將明前主動後被動的外交概況進行縱向比較,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當時的中國在世界上已經落後了。用比較法有利於加快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進程。

六、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利用多媒體展示西洋圖,點出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印度有關紀念三保的史實,設置問題;三保是何許人物?為什麼會受到那麼多地區人們的紀念?今天就讓我們走近三保,感受他的魅力。設計目的是身臨其境,吸引學生興趣,點題。

(二)、學習新課

環節一,鄭和下西洋。步驟一,瞭解“三保”。組織學生自學小字部分有關三保的資料,思考“動腦筋”鄭和為什麼能實現遠航?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將優秀人物的品質內化為自己的素質。步驟二:鄭和下西洋。師生合作,表格化展示鄭和下西洋的盛況,與西方新航路的開闢進行橫向比較,引導學生歸納鄭和下西洋的影響,培養學生比較歸納能力,在比較中將重點解決。教師小結:明朝初期,休養生息政策的實行君權的加強,有利於恢復生產發展,鄭和才能下西洋展開主動外交。但是由於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資本主義的強大,明朝中後期開始一直演繹着被動外交的局面。

環節二,戚繼光抗倭。步驟一、瞭解倭寇,瞭解戚繼光。組織學生自學相關知識,在正反面比較中體驗民族英雄。步驟二,探討戚繼光抗倭成功的原因。組織學生討論原因,引導學生科學地評人評事,培養學生綜合評人評事的能力,在愛國主義情境中使重點突出。

環節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欣賞音樂《七子之歌》,設置問題:為什麼澳門被稱為“媽港”?組織學生自學,由學生講葡萄牙攫取在澳門居住權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播放“澳門迴歸”的紀實片片段,拉近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增強民族自信心。

(三)、佈置作業:1、組織學生分組分段模擬鄭和下西洋,發揮想象力,創設各種情境,念出相關地名,並談談自己的感受。在知識傳授與思想教育的過程中使難點得以解決。

2、聯繫我國神七發射成功這一熱點問題,請同學們展開想象,如何在新時代下發揚鄭和的航海精神?為此我們還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會給我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設計的目的回到了“以史為鑑”,使學生知、信、行上達到統一。

(四)、課堂小結:明朝前主動後被動的外交概況,主要是封建制度腐朽,資本主義強大的原因。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才能使國家強大,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吧。

歷史説課稿 篇6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就本課內容,我將從説教材、説教學方法、説學情、説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 説教材 1、教材地位

《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是人教版九年級下冊中第一單元《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裏第2課內容,本課在俄國十月革命後發生的,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列寧由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到新經濟政策的過渡,符合蘇俄的國情,它是列寧將馬克思主義與蘇俄實際相結合的典範。斯大林先後完成了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最終形成了“斯大林模式”。本課共有兩個子目。 “列寧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介紹了1921年對蘇俄實施的新經濟政策的背景、時間、內容和意義;第二: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介紹了斯大林實施一、二五計劃所取得的成就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時間、標誌和利弊。

2、 教學目標 a.知識與能力

瞭解和掌握1921年開始實行的新經濟政策、蘇聯的成立、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兩個五年計劃的成就、蘇聯農業集體化、1936年蘇聯憲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確立。在教師的引導下,結合新經濟政策的內容來思考其作用,討論總結蘇聯(蘇俄)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採取的重大舉措,探討斯大林模式對於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影響,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觀察歷史問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b.過程與方法

通過導學案對學生引入有關歷史資料,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已有的能力對歷史事件進行思考、對比和分析,培養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學觀點和知識結構,達到教學目標所要求的知識與能力目標。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介紹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讓學生認識到它是蘇俄當時具體國情的需要,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②通過介紹蘇聯在短時期內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成就,讓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很大的優越性,是被歷史證明了的。

③通過對蘇聯社會主義的探索過程的瞭解,結合中國現代史部分中所學習的新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歷程,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3.教材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是新經濟政策、蘇聯的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教學難點是如何正確評價斯大林模式

二.説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回顧上節課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導入新經濟政策,讓情境走進課堂,打破課堂沉悶的氣氛,給學生一種感官和心理的強烈刺激,引發學生興趣

2.問題式教學法:將知識引入課堂,提出問題,以疑導讀,使學生的思維處於活躍的狀態中.

3.運用導學案教學,讓學生先掌握基礎知識點,然後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設疑、討論、探究,教師參與答疑,從而真正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3.講解法:通過分析、綜合、比較使學生形成歷史概念,揭示歷史規律,突破難點問題.

三、説學情

學習本課的目的在於讓學生認識蘇聯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具有開創性、艱鉅性、曲折性、複雜性,它不僅對蘇聯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而且影響了其他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認真總結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既有歷史意義又有現實意義。

本課主要介紹的是以列寧和斯大林兩位領導人對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的措施和影響。為了讓學生理解新經濟政策,我把上一課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進行了對比,從而讓學生知道這種做法是符合蘇俄國情的,是將馬克思主義與蘇俄實際相結合的典範。對於“斯大林模式”的正確評價,學生不怎麼了解,我創設情境,逐層導入,使學生提高認識能力;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史論結合的學習能力和正確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每個問題都由情境導入,學案概括,提出問題,課堂討論,解決問題五部分組成,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合作意識,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導入新課後進入教學設計部分

1. 列寧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講述新經濟政策時,我通過導學案提出問題(列寧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上採取了哪些措施?),然後學生分組討論,鍛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加強了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讓他們的學習熱情大大提高。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總結:通過糧食税代替餘糧收集制的決議,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通過實施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並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使這一枯燥不易理解的歷史知識,直觀、具體、富有感染力,學生的興趣極大的激發出來,突破教學重點,加深對知識的瞭解,對於蘇聯的成立我設計了讓學生在蘇聯個加盟共和國示意圖上填出15個國家,讓他們認識地理位置,從而理解為什麼要成立蘇聯,是為了恢復經濟,建設社會主義,加強國防,抵抗外來侵略,進一步認識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國際主義政權性質所決定的。

2、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對於蘇聯的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這個重點,我首先設計了問題一:蘇聯怎樣從落後的農業國迅速變成先進的工業國?讓學生回答,引出歷史背景,斯大林放棄了新經濟政策,轉而進行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建設的措施,重點發展重工業,迅速實現了社會主義的工業化。為了強調工業發展速度快發展速度快,我設計了蘇聯的工業化和英國的工業化的表格,分別從時間,開始時的重點部門、社會制度、經濟體制、資金等問題進行了對比,從而認識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為了強調農業集體化這個重點,我準備了材料毛澤東在《論十大關係》中説的話這段材料,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強迫讓農民加入集體農莊所產生的弊端。再對比我國實施的一五計劃,讓學生體會到“學人之長,補己之短”的道理。

如何正確評價斯大林模式是本課的難點。出示鄧小平對兩位領導人進行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的不同看法的材料,並提出問題“列寧的思路”好在哪裏? “後來蘇聯的模式”也被稱為什麼?,組織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其目的是肯定了列寧實施新經濟政策的好處(符合國情,與馬克思主義實際相結合,至今任煥發着強大的生命力),教師提出“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標誌、背景?讓學生認識斯大林模式形成的過程,體會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計劃經濟弊端。通過讀“斯大林模式”利弊,,提出問題:“斯大林模式”給我們什麼教訓?鍛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從而突破這一難點。

3、反饋總結:

教師小結: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俄、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具有曲折性,出現過兩次重大轉折。第一次發生在列寧時期,由新經濟政策代替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第二次發生在斯大林時期,放棄了新經濟政策,實行工業化、農業集體化,確立了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斯大林模式”。讓學生體會蘇聯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具有開創性、艱鉅性、曲折性、複雜性。

學生説心得體會:看問題應當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發展;勞動者是生產力的主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必須切實維護民眾的利益等等。從而達到“以史明理”的目的。

4、課堂測試,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標籤: 説課稿 模板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owknl1.html